当前位置:首页>

发烧了,竟是药物在“捣蛋”

发烧了,竟是药物在“捣蛋”
发表人:全球医疗视野

药物热是临床上常见的发热原因之一,它并非由疾病本身引起,而是由药物使用不当所导致。在众多药物中,抗菌药物是引起药物热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水杨酸类药物、碘剂、苯巴比妥等。那么,如何区分疾病引起的发热和药物热呢?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患者的用药史。在考虑药物热时,需要了解患者是否使用过易引起药物热的药物,例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磺胺、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等抗菌药物,以及对氨基水杨酸钠等水杨酸类药物,还有碘剂、苯巴比妥等。在确定这些药物的使用史后,再结合其他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其次,观察患者的症状。由药物引起的发热并非孤立存在,常常伴随其他症状,如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皮疹、淋巴结肿大等,这些症状与过敏反应相似。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在发热的同时会出现这些伴随症状,但也可能仅有发热存在。

此外,观察体温变化也是判断药物热的重要依据。药物热的体温变化具有特点,例如用药后体温先下降后上升,或者由低烧转变为高烧。因此,在考虑药物热时,需要注意体温的变化情况。

对于由感染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热,停止用药后体温通常会上升;而对于药物热,停止用药或更换其他药物后,体温会逐渐下降。这也是判断药物热的一种方法。

最后,观察病程也是判断药物热的重要依据。药物热导致的发热与药物使用的时间密切相关。如果以前使用过可以引起药物热的药物,再次使用后几个小时就会出现发热症状;而以前没有使用过相同药物的情况,发热一般会在用药后第7~10天才出现。

在判断药物热时,不能仅凭一种症状进行诊断,应该综合考虑。在排除原发性疾病引起的发热后,再考虑药物热的可能性。绝不能将疾病引起的发热与药物热相混淆,以免耽误病情。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药品频道!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