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巧妙化解宝宝的任性

巧妙化解宝宝的任性
发表人:药事通

  在育儿过程中,许多家长都会遇到宝宝任性的问题。宝宝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哭闹不止,让家长们头疼不已。其实,想要化解宝宝的任性并不难,关键是要找到原因,对症下药。

  一、宝宝任性的原因

  1. 家庭环境:家人过分娇宠,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导致孩子变得任性和自私。

  2. 好奇心:宝宝好奇心旺盛,喜欢探索未知事物,当遇到禁止或限制时,会表现出任性。

  3. 情绪表达:宝宝还不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能通过哭闹来发泄。

  二、化解宝宝任性的方法

  1. 理性引导:家长要了解宝宝任性的原因,用理性、耐心的方式引导宝宝,避免溺爱和纵容。

  2. 满足好奇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引导宝宝正确探索。

  3. 情绪管理:教宝宝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家长要耐心倾听,给予安慰和支持。

  4. 适当惩罚:当宝宝任性时,家长要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让孩子明白错误,并学会承担责任。

  三、预防宝宝任性的措施

  1. 培养独立性:从小培养宝宝的独立性,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2. 注重情感交流:多与宝宝进行情感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3. 培养良好习惯:培养宝宝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让他们健康成长。

  4. 家长以身作则:家长要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宝宝。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哭闹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哭闹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2024年9月5日,南宁市的王女士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进行了线上问诊。她的宝宝只有36天大,近期出现了睡眠问题和哭闹,引起了她的担忧。经过与医生的交流,王女士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王女士的宝宝在出生后不久就开始表现出不愿意放弃母乳的行为,经常需要30分钟以上才能吃完。同时,宝宝也很容易哭闹。医生初步判断这是由于母乳不足引起的,建议王女士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适当添加奶粉。然而,在添加奶粉后,宝宝的睡眠问题和哭闹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有所加剧。医生进一步询问了宝宝的喂养情况和体重增长情况,发现宝宝的体重增长是正常的,但每次喂养的量可能不够。医生建议王女士增加奶粉的喂养量,并在喂养后适当刺激宝宝,以帮助宝宝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营养。

    在医生的指导下,王女士开始调整宝宝的喂养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调整,宝宝的睡眠问题和哭闹逐渐得到了改善。王女士对京东互联网医院的服务表示满意,并感谢医生为她提供的专业建议和帮助。

  •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调皮捣蛋是常有的事,许多家长会采用“关小黑屋”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但这种方法真的有效吗?

    以《妈妈是超人》为例,冉莹颖的两个儿子经常打架,冉莹颖将他们关进了“爱的小屋”,但孩子们却称之为“小黑屋”。

    在关进小黑屋后,轩轩表现得比较淡定,而皓皓却一直哭泣。冉莹颖坚持等待他们和好后才开门,将两个孩子紧紧拥抱。

    这种“关小黑屋”的方式,又称“冷静法”,是许多家长常用的教育方法。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秋指出,这种方法存在误区。

    首先,冷静法并非简单的隔离。将孩子关进小黑屋,孩子虽然暂时不哭闹,但并不理解父母的做法,反而会影响亲子关系。其次,孩子可能因为恐惧而哭闹不休,导致冷静法失败。

    张秋认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扮演解惑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应放弃不切实际的期望,而是将每一次犯错视为学习的机会,教导孩子如何面对错误,如何管理情绪,如何解决问题。

    她建议,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安抚孩子的情绪:安抚情绪——陪伴接纳——沟通合作。在安抚情绪的过程中,家长可以转移注意力,用深呼吸或凉水洗脸等方式冷静下来。在陪伴接纳阶段,家长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是行为。最后,在情绪平复后,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沟通,简单、明确地告诉他们家长的要求。

    总之,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关小黑屋”等简单粗暴的方法,而是要耐心引导,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 宝宝由哭到笑只需10秒钟,这句看似夸张的标题却揭示了年轻父母在面对宝宝哭闹时的焦虑与无奈。事实上,宝宝的哭闹并非无解之谜,掌握一些哄娃技巧,让宝宝从哭鼻子的小恶魔变成微笑的小天使,其实只需10秒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宝宝哭闹的原因。宝宝哭闹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饥饿、尿布湿、困倦、不适、生病等等。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哄娃技巧。

    例如,当宝宝因为饥饿而哭闹时,可以尝试喂奶或给宝宝准备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当宝宝因为尿布湿而哭闹时,可以及时更换尿布。当宝宝因为困倦而哭闹时,可以尝试哄宝宝睡觉。

    除了针对具体原因的哄娃技巧,还有一些通用的哄娃方法,例如:

    1. 轻轻抚摸宝宝的背部或头部,给予宝宝安全感。

    2. 用温柔的声音和宝宝说话,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3. 给宝宝准备一些玩具或安抚物,让宝宝玩耍或安慰自己。

    4. 带宝宝到户外活动,让宝宝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

    5. 给宝宝听轻柔的音乐或故事,帮助宝宝放松。

    当然,在哄娃的过程中,父母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耐心和冷静,避免对宝宝大声呵斥或打骂。

    2. 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及时调整哄娃方法。

    3. 学会与宝宝沟通,了解宝宝的需求。

    4. 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应对各种情况。

  •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对于其未来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婴儿期的感情缺乏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本文将探讨婴儿感情缺乏的原因、表现以及预防和干预措施。

      一、婴儿感情缺乏的原因

      1. 父母缺乏育儿知识:许多年轻父母由于缺乏育儿经验,不知道如何与婴儿进行情感交流,导致婴儿得不到足够的关爱。

      2. 工作压力: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许多父母为了生活压力,将大量时间投入到工作中,无暇照顾婴儿。

      3. 社会环境:城市化进程加快,家庭结构发生变化,许多婴儿失去了与祖父母、亲戚等亲近的人交往的机会。

      4. 护理人员因素:一些家庭聘请保姆照料婴儿,但由于保姆缺乏育儿经验或责任心,导致婴儿得不到足够的关爱。

      二、婴儿感情缺乏的表现

      1. 行为异常:婴儿可能会出现吮吸手指、咬指甲、摇晃身体等异常行为。

      2. 情绪问题:婴儿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易怒等情绪问题。

      3. 认知发展迟缓:婴儿可能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认知能力下降等问题。

      三、预防和干预措施

      1. 加强父母育儿知识普及:通过开展家长学校、育儿讲座等方式,帮助父母掌握育儿知识。

      2. 减轻工作压力:鼓励父母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证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婴儿。

      3.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鼓励家庭成员多与婴儿互动,增进亲子关系。

      4. 选择合适的保姆:选择有育儿经验、责任心强的保姆照料婴儿。

      5. 及时干预:一旦发现婴儿出现异常行为,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新生儿的语言能力似乎并不发达,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但事实上,宝宝们对声音的感知能力非常敏锐,尤其是父母的声音。因此,通过一些简单的语言游戏,我们可以增进与宝宝之间的感情,并为宝宝的语言思维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0岁~1个月:多与宝宝说话。无论是宝宝哭闹还是清醒时,父母都可以用缓慢、柔和的语调与宝宝交流,例如:“宝宝乖,不哭了,让妈妈抱抱你。”“宝宝,我是妈妈,妈妈喜欢你,你是个乖宝宝。”通过重复这些话语,可以为宝宝提供听觉刺激,有助于宝宝日后开口说话,并促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1~2个月:用唱歌、逗乐等方式增进亲子感情。父母可以为宝宝朗读简短的儿歌、哼唱歌曲,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声音,训练宝宝的听觉,让宝宝每次醒来都能处于快乐之中。

           2~3个月:多与宝宝对话。3个月左右的宝宝,有时会发出“咯咯”的笑声,高兴时还能咿呀“说话”,此时父母应以同样的声音应答宝宝,与宝宝对话,激发宝宝的快乐情绪,这对训练宝宝发音,促进亲子间情感的进一步交流有极大的益处。

           3~6个月:以游戏的方式叫宝宝的名字。这种游戏可以很好地训练宝宝对特定语言的快速反应能力,并让宝宝知道自己是谁。父母用相同的语调叫宝宝的名字和其他人的名字,叫到宝宝的名字时,注意观察宝宝能否回过头来,如果能,则说明宝宝已经理解了他的名字。此时,父母可以用鼓励的话语对宝宝说:“对了,你就是宝宝,宝宝真聪明。”如果宝宝没有反应,父母要耐心、反复地告诉他:“你是宝宝(或宝宝的名字),我是妈妈。”如果宝宝情绪不好,最后暂停此游戏。

           6~9个月:多给宝宝讲故事。给宝宝讲故事是促进宝宝语言发展与智力开发的好方法,虽然宝宝不一定能够听懂故事的内容,但他却可以从父母神采飞扬的表情中感受到故事的吸引力。父母可以给宝宝买一些构图简单、色彩鲜艳、故事情节单一、内容有趣的画册。在宝宝清醒时,一边翻给宝宝看,一边用清晰而缓慢的语言讲述,同一个故事可以反复地讲。

           9~12个月:教宝宝叫“爸爸”、“妈妈”。父母可以一遍一遍地教宝宝叫“爸爸”、“妈妈”,当宝宝说出“爸爸”、“妈妈”时,一定要亲亲他以示鼓励。之后,再陆续教宝宝“爷爷”、“奶奶”、“叔叔”、“姑姑”等其他人称代词。

           12~15个月:变化语调游戏。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辨识声音的能力,如,父母说“小狗汪汪叫、小猫喵喵叫”时,注意模仿动物叫声的语调有所变化,如小狗的叫声很响亮,小猫的叫声很轻柔。父母还可轻声问宝宝:“小狗怎么叫?小猫怎么叫?”虽然这个时期的一些宝宝还不能说出完整的一句话,但父母可以首先让宝宝感受各种动物的叫声及声调的变化,从高音到低音,从粗音调到柔和调,训练宝宝丰富的语言感知能力。

           15~18个月:打电话游戏。父母可以为宝宝准备几部玩具电话,并经常和宝宝玩打电话的游戏。爸爸妈妈拿着话筒对宝宝说:“喂,是宝宝吗?吃饭了没有?”注意观察宝宝的反映,宝宝若能开口回答,一定要多听宝宝说,鼓励宝宝说出完整的句子。

           18~24个月:玩布娃娃,念儿歌、古诗。准备一个布娃娃,和宝宝一起给布娃娃喂饭、穿衣,照顾布娃娃。游戏时可带一起宝宝念:“布娃娃,起床早,太阳公公把他夸。乖娃娃,娃娃乖,不哭也不闹,来把饭儿吃。”此外,父母还可以游戏的形式,和宝宝一起念儿歌、古诗,讲故事,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父母应根据宝宝的实际发展水平,因势利导,进行适当的调整。

  • 年轻的父母们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吧,您心爱的小宝宝不知为什么哭闹不止,怎么哄也不起作用。通常如果宝宝不停哭闹得话,可能是因为他(她)饿了、累了、太冷、太热或者尿湿了而感觉不舒服。

    但是有时候所有如上问题都解决了,宝宝还是不肯安静下来怎么办呢?其实即使是很小的婴儿也会有他们自己的个性,有些宝宝会比其他宝宝更爱哭闹一些。如果您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烦恼自责,下面教您10种妙招帮您哄宝宝。

    1. 把宝宝用被子裹好,轻轻的有节奏的拍他(她)的背,节奏要和你的心跳一致。

    2. 让宝宝舒服的坐在或躺在小车里,推他(她)出去散散步。

    3. 让宝宝横卧在你的膝上,轻轻抚摩他(她)的背部,或拍他(她)的脚。

    4. 和你的宝宝一起洗个舒服的热水澡也很有效,可以在澡盆中滴加几滴薰衣草精油。

    5. 洗澡后,轻轻给宝宝按摩,可以涂一些宝宝专用的按摩油,如果没有按摩油,其实用香油(即芝麻油)效果也很好,可以增进婴儿血液循环,改善睡眠状态等。

    6. 抱着宝宝来回走动,小家伙们是很喜欢和大人的这种身体接触的。

    7. 您还可以试试给宝宝放点音乐调节一下气氛,最好是催眠曲或您自己唱给他(她)听也可以。

    8. 带宝宝开车去兜兜风,但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安全,要把他(她)放在汽车安全椅上固定好,以免宝宝发生意外。

    9.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奏效的话,您可以先找个人替您看护一会小宝宝,好让自己喘一口气,休息一下。

    10. 如果您使尽浑身解数,宝宝仍不领情,继续哭闹的话,那可能是宝宝病了,最好带他(她)马上去看医生。

    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一些疾病和情况也可能会导致宝宝哭闹不止,例如肠绞痛、感冒、发烧、消化不良等。如果宝宝持续哭闹,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健康问题。

    此外,宝宝的日常护理也很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宝宝的环境舒适,避免过热或过冷。

    2. 定期给宝宝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3. 注意宝宝的饮食,避免过敏食物。

    4. 定期带宝宝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5. 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确保宝宝获得充足的睡眠。

    总之,宝宝哭闹是正常现象,但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应对。通过以上方法,相信您一定能够帮助宝宝度过哭闹的时光。

  • 婴儿期是人生中最脆弱的时期之一,而婴儿的哭闹更是让新手爸妈头疼不已。宝宝不会说话,只能通过哇哇大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或不适。这让许多新手爸妈感到困惑,甚至有些家长听说,婴儿大哭超过20分钟会伤大脑,这真的吗?

    事实上,婴儿大哭超过20分钟并不会直接伤及大脑。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医生皮尼罗普-林奇在其新书中指出,如果孩子大哭20分钟以上,大脑就会受到损害。孩子大哭不止时,如果不予理睬,他们的确会哭累了自己停下来。但这种失望、压抑的情绪会让他们分泌一种“压抑激素”,对婴儿大脑产生负面影响。如果这样的事情反复发生,将给孩子未来的成长留下阴影。

    南京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梁超表示,“即便大哭超过20分钟,如果没有明显闭气缺氧反应,应该不会伤到大脑这么严重。”按照研究结果,所谓的大脑伤害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所以妈妈不用担心宝宝的大脑会出现不可逆的生理性损伤。

    那么,如何应对宝宝的大哭呢?以下是一些常见情况及建议:

    1. 饥饿

    宝宝的哭声短而有力,比较有规律,渐渐急促,可能是因为他的小肚子饿了。饥饿会让宝宝哭泣,特别是孩子处在疯长的阶段,你喂过奶以后10分钟后他可能就会感到饥饿。饥饿的孩子很容易确定,他会把头主动转向奶水的方向。

    2. 疼痛

    宝宝感到疼痛会手脚乱摇,做鬼脸,大哭大闹。建议看看他身上有没有让他疼痛的肿块或者划痕。

    3. 疾病

    哭泣也许是疾病引起的。生病的孩子会号哭,很难让他安静下来。建议看看他有没有生病的症状,如发烧、气短、腹泻、呕吐、流汗、不吃饭、皮疹或者皮肤颜色异常。如果要检查孩子的体温,要用手摸他的胸部和背部,而不是手脚或额头。如果你觉得有问题,那最好就送医院给医生检查一下了。

    4. 孤单

    几声缓慢而拖长的哭声打头阵,声音较低发自喉咙。经常陪宝宝玩耍,消除他的寂寞感,一般情况下,抱起来就没事了。感觉孤单的宝宝,只要有你在身边,很快就会破涕为笑的。不要把孩子单独留下。拥抱他,然后把他放在能看到你的安全的地方。不要以为宝宝什么都不懂,闲聊、微笑、眼神沟通都对宝宝的成长有好处。

  • 孩子入园焦虑是许多家长面临的问题,孩子们在进入幼儿园这个新环境时,会出现各种焦虑症状,如哭闹、逃离、装病、耍赖等。本文将探讨孩子入园焦虑的原因,并给出一些应对策略,帮助家长和孩子顺利度过这段时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孩子入园焦虑的原因。孩子从家庭环境进入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语言环境、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导致孩子感到不安和焦虑。

    针对孩子入园焦虑,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焦虑来源,并给予安慰和支持。

    2.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上厕所、吃饭、穿衣等,让他们在幼儿园能够更好地适应。

    3. 帮助孩子建立人际关系,鼓励他们与其他孩子玩耍,减少孤独感。

    4. 家长要给孩子树立信心,相信他们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5. 与幼儿园的老师保持沟通,共同帮助孩子度过入园焦虑期。

    此外,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对策略:

    1. 讲幼儿园故事,让孩子对幼儿园充满期待。

    2. 提前入园,让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环境。

    3.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他们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4. 宝宝回家后,家长要避免过度关注幼儿园的事情,以免增加孩子的焦虑。

    5. 不要用零食补偿孩子,以免影响他们的饮食习惯。

    6. 不要迁就放纵孩子的耍赖行为,以免养成不良习惯。

  •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脾气是常见的现象,尤其是2-3岁的孩子,正处于独立意识形成的阶段,容易因各种原因产生情绪波动。

    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感到沮丧、愤怒、恐惧、焦虑等情绪,也可能是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遇到挫折、感到无聊等。

    面对孩子的发脾气,家长需要保持冷静,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应对:

    1. 理解孩子的情绪:首先,家长需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发脾气,是否是因为身体不适、心理压力等原因。通过倾听、观察、询问等方式,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

    2. 耐心倾听: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要打断或批评孩子。给予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帮助孩子宣泄情绪。

    3. 避免强化:不要对孩子的发脾气行为给予过多的关注或回应,以免强化孩子的行为。例如,不要在孩子发脾气时给予零食、玩具等物质奖励。

    4. 引导孩子表达情绪:教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我感到很生气”、“我感到很难过”等。避免孩子用攻击性、破坏性等方式表达情绪。

    5. 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通过游戏、绘本、故事等方式,帮助孩子了解情绪,学习如何控制情绪,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6.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保持情绪稳定,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总之,面对孩子的发脾气,家长需要保持耐心和爱心,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导和纠正,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 宝宝便秘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便秘是指宝宝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燥难解,排便时哭闹费力。了解宝宝排便规律是预防便秘的关键。

    首先,家长要了解每个宝宝的排便次数都有个体差异,有的宝宝两天甚至三天大便一次,但排便时无痛苦表情,大便不干结,这种情况可以看作是正常的。

    如果宝宝排便不规律,大便干燥,且哭闹费力,可能就是便秘了。此时,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服用泻药或使用开塞露等,以免造成依赖性。

    预防宝宝便秘,首先要注意保证宝宝每天有足够的饮水量,如早晨起床后空腹饮温开水一杯。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水果如梨和含纤维较多的蔬菜如胡萝卜、白菜、菠菜、芹菜等,适当吃些粗粮如玉米粉、小米、麦片等。

    家长平日要训练宝宝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对于喝牛奶的宝宝,可以在牛奶中加大糖的含量,也可加些米汤,使牛奶蛋白凝块变小。便秘的宝宝不宜吃话梅、柠檬等酸性果品。

    以下是一些治疗宝宝便秘的简便方法:

    1. 按摩法:右手四指并拢,在宝宝的脐周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按摩,每次约5分钟左右。

    2. 肥皂条通便法:用肥皂块削成铅笔粗细、一寸多长的肥皂条,用水润湿后插入宝宝肛门,可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3. 咸萝卜条通便法:将咸萝卜削成铅笔粗细的条,注意不要有棱角,用水浸湿后插入肛门,亦可促进排便。

    预防宝宝便秘,家长要关注宝宝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及时调整,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