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胆红素数值辨别肝健康程度

胆红素数值辨别肝健康程度
发表人:全球医疗视野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其健康状况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胆红素作为血液中红细胞的代谢产物,其浓度水平可以反映肝脏功能状态。本文将介绍胆红素检查的临床意义,帮助患者了解自身肝脏健康状况。

一、胆红素检查的临床意义

1. 判断黄疸程度:胆红素水平与黄疸程度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胆红素浓度,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黄疸,以及黄疸的严重程度。

2. 区分黄疸类型:根据胆红素水平,可以判断黄疸的类型,如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

3. 辅助诊断疾病:胆红素水平异常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如肝脏疾病、胆管疾病、溶血性疾病等。通过胆红素检查,可以辅助诊断相关疾病。

二、胆红素检查的指标解读

1. 总胆红素:总胆红素是血液中所有胆红素的总量。正常范围:1.71-17.1μmol/L。

2. 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是结合胆红素,主要经肝脏排泄。正常范围:0-6.8μmol/L。

3. 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是非结合胆红素,主要经胆管排泄。正常范围:1.71-10.2μmol/L。

三、如何保持肝脏健康

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摄入过多油腻、辛辣食物。

2.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肝脏代谢能力,增强肝脏功能。

3.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应尽量戒烟限酒。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肝功能指标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肝脏疾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黄疸病疾病介绍:
黄疸是指血清胆红素(serumbilirubin,SB)增高致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颜色变黄)的现象,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17μmol/L,当胆红素在17.1~34.2μmol/L(1~2mg/dl)时,肉眼难以发现,称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2mg/dl)时,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为显性黄疸,即临床上常说的黄疸。黄疸的治疗需要在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受原发病严重程度影响,预后也会有所不同[1,3]。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细心观察至关重要。其中,观察宝宝的面色是了解其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之一。宝宝的面色变化可以反映出他体内发生的各种状况,因此,父母要学会看懂宝宝的面色,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宝宝的面色主要可以分为五种颜色:红、青、黄、白、黑。下面我们来一一解读这五种颜色的含义。

    面色红:宝宝脸色红彤彤的,可能是由于外感风热引起的感冒发烧。此外,宝宝脸色潮红也可能是阴虚内热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宝宝口唇发红,但额头却凉凉的,两颊苍白,可能是脱水引起的症状。

    面色发青:面色发青通常与寒冷、疼痛、瘀血有关。例如,宝宝受寒后会出现打哆嗦、脸色发青、嘴唇发青的症状。此外,宝宝肚子剧烈疼痛时,也可能会出现面色发青的情况。

    面呈黄色:宝宝脸色发黄可能是脾胃虚弱、营养不良的表现。对于新生儿来说,脸色发黄可能是新生儿黄疸的症状。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病理性的黄疸需要及时治疗。

    脸色白:宝宝脸色苍白可能是寒邪侵袭或气血虚弱的表现。对于一些浮肿的宝宝,面色苍白可能是惊厥发生的前兆。

    面色黑:面色发黑通常表示病情较重,可能与肾脏疾病、中毒有关。例如,宝宝肾脏有问题时,面色会发黑;宝宝面色发青、口唇发紫、伴有呕吐,可能是中毒的表现。

    总之,父母要学会观察宝宝的面色,及时发现并处理宝宝的健康问题。如果宝宝出现异常面色,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本文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主任王素梅提供专业指导。

  •   婴儿期是人生中最脆弱、最需要呵护的阶段之一。在这个阶段,婴儿们面临着各种健康问题,其中吐奶和溢奶是常见的现象之一。许多新手父母面对这个问题时会感到焦虑,因此了解溢奶和吐奶的区别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溢奶和吐奶的定义。溢奶是指婴儿在喂奶后,无压力、无喷射性地从口边溢出或吐出少许奶汁,宝宝的面色和情绪基本无变化,吐奶后也不会啼哭。而吐奶则是一种较强烈的呕吐反应,宝宝可能会出现伸脖子、张口等痛苦的表情,胃中的食物被强有力地排出,有时呈喷射性,量较多。

      这两种现象在婴儿期都很常见,主要与婴儿的生理特点有关。婴儿的胃呈水平横位,贲门括约肌尚未发育完全,导致胃内容物容易反流。然而,只要宝宝的精神状况良好,吐后仍有求食欲望,睡眠质量正常,生长发育正常,家长就不必过于担心。

      为了减少溢奶和吐奶的发生,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采取正确的喂奶姿势,如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倾斜状态,避免仰卧位喂奶。

      2. 喂奶时让宝宝的嘴裹住整个奶头,避免留有空隙,减少空气吸入。

      3. 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中间让宝宝休息片刻,避免过度喂养。

      4. 喂奶后及时帮宝宝拍嗝,排出胃内气体。

      5. 喂奶后,将枕头垫高,让宝宝右侧躺下,减少胃内容物反流。

      6. 控制喂奶的时间间隔,一般3小时左右,吐奶频繁者可少量多餐。

      7. 更换奶粉时,按正确的换奶粉方法逐渐添加新奶粉。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 吐奶频繁,量多,呈喷射性,奶有酸臭味或混有黄绿色胆汁。

      2. 吐出咖啡色液体。

      3. 伴有腹胀、食欲不佳、发热、排便异常、黄疸加深。

      4. 吐奶后出现呛咳、气急、青紫、表情痛苦、使劲啼哭。

      总之,了解溢奶和吐奶的区别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家长更好地照顾宝宝,避免过度焦虑。

  • 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孕妇在孕期食用鹅蛋可以帮助“去胎毒”,从而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然而,这种说法真的靠谱吗?本文将结合医学知识,对孕妇食用鹅蛋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鹅蛋的营养价值与孕期饮食

    鹅蛋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于孕期妈妈来说,适量食用鹅蛋可以补充营养,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

    然而,孕期妈妈的饮食应该注重营养均衡,不能仅依赖某一种食物。过量食用鹅蛋可能导致尿酸升高,增加肾脏负担,甚至引发痛风。因此,孕期妈妈在食用鹅蛋时应该适量,并注意与其他食物的搭配。

    二、新生儿黄疸的成因与预防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皮肤、黏膜出现黄色,这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所致。黄疸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内出现,7-10天内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病理性黄疸则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新生儿溶血、感染、肝功能不全等。预防新生儿黄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保证孕期营养均衡,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和胆固醇。

    2. 多喝水,保持水分充足,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3.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4.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吸烟、饮酒等。

    5. 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三、总结

    孕妇在孕期食用鹅蛋并不能有效预防新生儿黄疸。预防新生儿黄疸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产检,才能确保母婴健康。

  • 精液发黄呈果冻状是男性常见的生殖健康问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可能导致精液发黄和呈果冻状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养建议。

    一、原因分析

    1. 尿道炎:尿道炎是导致精液发黄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菌感染会导致尿道炎症,进而影响精液的正常分泌和颜色。

    2. 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的疾病,炎症反应会影响前列腺液的分泌,导致精液发黄。

    3. 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会导致尿液颜色改变,进而影响精液的颜色。

    4.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抑郁药等,可能导致精液颜色改变。

    5. 生活习惯:长时间久坐、憋尿、熬夜、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精液发黄。

    二、治疗方法

    1. 抗生素治疗: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精液发黄,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2.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精液发黄与湿热有关,可使用清热利湿的中药进行治疗。

    3. 改善生活习惯:调整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多喝水,保持尿液清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三、日常保养

    1. 保持私密部位清洁:勤换内裤,保持私密部位干燥。

    2. 饮食调理: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影响精液质量,应尽量避免。

    4. 保持良好的心态:心理压力过大也会影响精液质量,学会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四、医院和科室

    对于精液发黄呈果冻状的患者,建议及时到泌尿科或男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 肝细胞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颜色变黄,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所致。

    除了皮肤和黏膜的黄染,患者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 皮肤瘙痒:由于胆红素在体内堆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

    2. 疲乏无力:肝脏受损会影响能量代谢,导致患者出现疲劳、乏力等症状。

    3. 食欲减退:肝脏功能障碍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导致患者出现食欲减退、厌食等症状。

    4. 持续发热:部分肝细胞性黄疸患者可能出现持续发热的症状。

    5. 肝区疼痛:肝脏受损可能导致肝区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肝细胞性黄疸的病因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等。针对不同病因,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病毒性肝炎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肝硬化患者需要进行保肝治疗;中毒性肝炎患者需要针对中毒原因进行治疗。

    为了预防和治疗肝细胞性黄疸,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饮酒等不良习惯。

    2. 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3.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肝脏疾病。

    4.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

    5. 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饮食保健方法,帮助患者和家庭了解如何通过饮食来缓解病情。

    一、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概述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水平过高,导致大脑神经细胞受损的一种疾病。胆红素是人体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会通过肝脏代谢排出体外。但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善,胆红素代谢能力较弱,容易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引发胆红素脑病。

    二、饮食保健方法

    1. 食疗方法

    (1)芦笋玉米须粥:芦笋具有清热利湿、健脾退黄的功效,玉米须具有利水渗湿、消肿止痛的作用。将芦笋、玉米须与薏苡仁、粳米一起煮粥,可帮助降低胆红素水平。

    (2)茵陈蛋汤:茵陈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鸡蛋富含蛋白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将茵陈与鸡蛋一起煮汤,可帮助清除体内湿热,缓解黄疸症状。

    (3)牡蛎肉玉米须汤:牡蛎肉具有滋阴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玉米须具有利水渗湿、消肿止痛的作用。将牡蛎肉与玉米须一起煮汤,可帮助降低胆红素水平,缓解黄疸症状。

    (4)蒲公英稠米汤: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稠米汤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将蒲公英与稠米汤一起煮汤,可帮助清除体内湿热,缓解黄疸症状。

    2. 适宜黄疸儿吃的食物

    (1)西瓜:西瓜具有清热解毒、利小便的功效,适合黄疸患儿食用。

    (2)梨子:梨子具有清热、解毒、消痰的功效,适合黄疸患儿食用。

    (3)猕猴桃:猕猴桃性寒解热,适合阳黄患儿食用。

    (4)山楂:山楂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健胃的功效,适合黄疸患儿食用。

    三、注意事项

    1. 在进行饮食保健的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胆红素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3. 如出现病情加重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承担着调节血糖、储存能量、代谢脂肪、分泌胆汁等重要功能。然而,当肝脏长期受到病毒、酒精、药物等因素的侵害时,就可能发生肝硬化。那么,肝硬化有哪些典型症状?又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一、肝硬化的典型症状

    1. 黄疸:当肝脏受损严重时,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眼睛等部位出现黄疸。

    2. 腹胀、肝腹水:肝硬化导致肝脏功能受损,门脉高压,腹水形成,患者常伴有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3. 肝区疼痛:肝硬化时,肝脏表面布满结节,结节压迫肝包膜,患者可出现肝区疼痛。

    4. 腹泻、便秘:肝硬化影响肠道功能,患者可出现腹泻、便秘等症状。

    5. 肌肉无力:肝硬化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患者可出现肌肉无力、消瘦等症状。

    6. 性激素紊乱:肝硬化影响性激素代谢,男性患者可能出现乳房发育、性功能减退等症状;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不调、闭经等症状。

    二、肝硬化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保肝、降酶、抗病毒等药物治疗,以改善肝脏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2. 生活方式干预: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心态。

    3. 并发症治疗:针对肝硬化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治疗,如腹水、肝性脑病等。

    4. 肝移植:对于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三、预防肝硬化

    1.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因素,戒烟限酒是预防肝硬化的关键。

    2. 预防病毒性肝炎:接种肝炎疫苗,预防病毒性肝炎的发生。

    3. 注意药物使用: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

    4. 合理饮食:保持饮食均衡,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和胆固醇。

    5. 适量运动:保持适量运动,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现象,许多新手妈妈对此感到担忧。那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怎么办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日常护理,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这一情况。

    一、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成因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主要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新生儿胆红素代谢途径与成人不同,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累,形成黄疸。

    二、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以面部、颈部、胸部最为明显。部分新生儿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等症状。

    三、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法

    1. 适当光照治疗:通过蓝光照射,将体内的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促进其排出。

    2. 喂养:坚持母乳喂养,促进胎便排出,减少胆红素在体内的积累。

    3. 补液:保持新生儿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4.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属于“胎黄”范畴,可采取中药、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

    四、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日常护理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新生儿受到感染。

    2. 定期监测新生儿的黄疸指数,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3. 注意新生儿的保暖,避免受凉。

    4. 加强与新生儿的互动,促进其身心发育。

    五、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预防

    1. 孕期加强营养,提高新生儿抵抗力。

    2. 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生儿黄疸。

    3. 坚持母乳喂养,促进胎便排出。

    4. 定期监测新生儿黄疸指数,及时治疗。

    总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并不可怕,只要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做好日常护理,大部分新生儿都能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 血红蛋白尿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表现为尿液中含有游离血红蛋白,而无红细胞或仅有少量红细胞。这种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遗传性疾病、药物反应、感染等。

    治疗血红蛋白尿的关键在于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原发病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如遗传性疾病可通过药物治疗或基因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药物反应则需停用相关药物;感染则需进行抗感染治疗。

    2. 对症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避免劳累、补充水分、碱化尿液等。卧床休息有助于减轻症状,补充水分有助于稀释尿液,碱化尿液有助于防止血红蛋白沉淀形成管型。

    3. 输血治疗: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可能需要输血治疗以纠正贫血症状。

    4. 预防并发症: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等呼吸道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睡眠等。

    5. 定期复查:血红蛋白尿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胰腺癌是一种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和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被忽视,导致诊断困难。早期胰腺癌可能仅表现为腹部不适、疼痛,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黄疸、乏力、消瘦等症状,并伴随消化系统异常。

    胰腺癌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对于可切除的胰腺癌,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辅以化疗和放疗。对于可能切除的胰腺癌,则先进行化疗,再评估手术可能性。对于不可切除的胰腺癌,则以化疗、放疗和支持治疗为主。

    胰腺癌患者饮食应注意营养均衡,选择易于消化、低脂的食物。富含果胶的水果如桃子、菠萝等有助于降低血糖,改善疲劳症状。黑芝麻、胡萝卜等食物也有助于降低血糖。同时,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胰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期间,应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做广播体操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胰腺癌的早期筛查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胰腺癌筛查,包括血清学检测、影像学检查等。

    胰腺癌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多学科合作进行综合治疗。胰腺癌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