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主动性环境干预治疗在精神医学中的应用

主动性环境干预治疗在精神医学中的应用
发表人:李贺斌

理论基础: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环境即周围的境况,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产生影响。主动性环境干预治疗正是遵循环境心理学和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利用环境中的各种不同刺激来激发患者的自身潜能,这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通常要消除和控制的因素。

当前的环境心理学的理论

1.唤醒理论

该理论认为,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都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唤起,增加人们身体的自主反应。例如,在生理上表现为心率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在行为上表现为行为活跃。

2.刺激负荷理论

又称为环境负荷或刺激过载理论。该理论主要关心环境刺激出现时注意的分配和信息加工过程。刺激负荷理论认为,首先,个体队获得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对同时输入的多种刺激,只能专心加工某一个或几个。其次,当环境提供的信息量超过个体的加工能力时,就出现超负荷现象。

3.行为局限理论 行为局限理论中的“局限”是指环境中的一些信息限制或者说干扰了我们希望去做的事。按照行为局限模型理论,环境提供的信息超出了个体控制能力的范畴,从而对认知活动产生了干扰。它认为,环境对行为的限制包含三个基本的步骤:觉察到对环境的控制丢失、阻抗,以及习得无助感。

4.适应水平理论 

沃尔维尔(Wohlwill)借鉴了汉尔森(Helson,1964)关于感知觉的适应水平理论,提出了环境信息的适应水平理论。根据适应水平理论,奥尔特曼(1975)提出,人们可以通过某些机能来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沃尔维尔认为适应水平理论,可以用于解释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对行为的影响,包括温度、噪音等。适应水平理论常被用于解释人们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及预测什么样的环境刺激最适合与人们。

5.环境应激理论  

环境应激理论认为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能引起个体的反应。塞尔耶(Selye,1956)把心理反应叫做生理应激。后来,拉扎勒斯(Lazarus,1966)又把情绪和行为反应叫做心理应激。因为心理应激和生理应激是相互关联的,人们会对应激物同时做出这两种反应,所以,环境心理学家把它们合称为环境应激理论。

6.生态理论 

巴克的生态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环境处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个体的行为都有一个时间和空间背景,也就是说存在一个整合了的行为情境。生态理论还强调人和环境任何一方的活动都会影响另外一方,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动力关系。

环境对人的影响

 
⑴热与社会行为  绝大多数人多觉得热环境让人不舒适,而且易怒。有研究表明:1.当周围环境温度高时,人际吸引降低。2.在某一区间内,温度的升高增加了攻击性。3.热使利他行为减少。
⑵冷与社会行为 与热的影响相似,当负性情感为中等水平时,随温度的下降攻击性增加;但当负性情感很强时,随温度的下降攻击性减弱。
⑶光照与行为 光照通常比暗使人愉悦,从而使人更愿意做出利他行为。  
⑷颜色与行为 
蓝色和绿色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颜色,也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最佳心理镇静剂。这些色调可使皮肤温度下降1~2摄氏度,使脉搏减少4~8次,此外还可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负担。这类颜色缓和紧张,使人安静,从而使人更冷静地对待现实。 
粉红色给人温柔舒适的感觉。美国《脑与神经研究》报道说,粉红色具有息怒、放松及镇定的功效。因此在加州的拘留所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当犯人闹事以后就将其关入粉红色的禁闭室中,10多分钟后,犯人就会打起瞌睡。
医学方面的资料显示,病人房间的浅蓝色可使高烧病人情绪稳定,紫色使孕妇镇静,赭色则能帮助低血压的病人升高血压。
⑸气味与行为 
香味作为体味的一种延伸,随着香味的改变,心情会不同,而表现出来的态度也就不一样。并且,不同的气味可能引起的生理上的不同变化。有研究表明:茉莉花香可刺激大脑,功能似乎强于咖啡;草气味具有一定的滋补功效;天竺花香味有镇定安神,消除疲劳,加速睡眠的作用;白菊花,艾叶和银花香气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桂花的香气可缓解抑郁,还对某些狂躁型的精神病患者有一定疗效。 
⑹声音与行为
噪音
噪音使人们要求有更大的个人空间,降低了人际吸引。噪音使人的注意广度变窄,不能注意到旁人的需求,因此使助人行为减少。
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师认为情绪可以决定影响人的认知体系。因此,音乐治疗师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力,通过音乐来改变人的情绪,最终改变人的认知。
⑺领地与个人空间 
为了个体的安全、自尊和自由,无论动物或人类都要求占有、控制一定范围及空间内的所有物。这不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习性,更是个体的一种需要。
主动性环境干预治疗正是基于环境心理学和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遵循“以人为本”治疗理念,利用环境中的各种不同刺激来激发患者的自身潜能,这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通常所要消除和控制的因素。
而在精神科治疗中,通过运用环境心理学、行为医学的一般原理,采用因病施治的方式,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兴趣喜好、动力指向等因素,量体裁衣,巧妙运用主动性环境干预治疗,营造适宜的积极的治疗环境来改善患者消极、退缩、懒散抑或烦躁的行为方式,进而可以调整情绪、纠正认知、重塑生活情趣。目前通过小样本的临床实践证明,辅以主动性环境干预治疗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态、适应水平,更好地提高康复率。
 
参考文献 
「1」张杰,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开封大学学报,2009,6:23-2.
「2」苏彦捷,李佳,编著《环境心理学》
「3」高天,编著《音乐治疗导论》
「4」苏彦捷环境,心理学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心理与健康,2005.5.
「5」绘画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应用
「6」王长虹,丛中,主编《临床心理治疗学》
「7」原著 Arthur E.Jongsma,Jr. 主译 李茹,付文清,抑郁整合治疗方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理发育障碍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焦虑与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类疾患,随着各方面的压力剧增,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虽然是单独疾病,但常伴随出现,超过50%的患者常同 时具有这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但是这种疾病却容易被大家忽视,长此以往,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最近发表于《柳叶刀-精神病学》的文章调查了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157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疾病监测点,有 28140 名成人(≥18 岁)受访者(其中 12537 名男性[44.6%]和 15603 名女性[55.6%])完成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中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 6.8%。其中抑郁症为3.4%,心境恶劣障碍为1.4%,未特定型抑郁障碍为3.2%。 

     

    焦虑与抑郁障碍在中医学中属于“郁病”“脏躁”“梅核气”“百合病”等疾病。中医 认为气机郁滞是此病的关键病机,五脏之中肝居于核心病位,同时与脾密切相关,故临床上 治疗核心为从肝论治,赵献可《医贯·郁病论》中指出木郁乃是五郁之首,治疗应注重疏肝 解郁治疗。

    脾藏意,在志为思。脾在五行中属土,是肝木所克之脏。肝克太过,脾虚气弱则神无所养,可见郁闷寡欢、心境低落、兴趣降低、精力不足等一派神气不足的表现,因此,从肝论 治时也兼顾脾脏。 

     

    从肝论治的现代医学机制

     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主要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神经-内分泌假说、神经 可塑性假说、肠道微生态及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等有关。研究发现,中医调节肝脏功能可在以上这几个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1. 调节肠道微生态 

    肝脏可通过肝肠轴直接或间接影响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进而产生对肠道微生态的 调节作用。这是因为肠道菌群可以借由调节中枢神经传导物质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情 绪功能区域。研究发现,在菌群中双歧杆菌、希腊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等细菌具有明显的抗 焦虑、抗抑郁作用。

    2. 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细胞因子水平 

    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可以参与调节激素分泌、细胞因子、5-羟色胺等多个重要方面,这些与情志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逍遥散改善焦虑抑郁状态

    逍遥散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合济局方》,方含柴胡、白术、茯苓、芍药、当 归、甘 草、生姜和薄荷,是疏肝解郁的代表方剂,可使肝气得舒、气血调和,缓解以肝郁为中心而 出现的各种症状。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逍遥散中柴胡、茯苓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生姜、甘草、薄荷 有兴奋神经中枢作用,白芍具有保护神经、改善睡眠和记忆作用,诸药合用能调节高级神经 活动,使其兴奋与抑制保持平衡,双向调节,标本兼治。

     

    基础研究表明,逍遥散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抑郁动物的抑郁行为,可以增加抑郁动物在旷 场实验中的水平运动距离、垂直站立次数和中央区停留时间。

    抑郁症中脑组织损伤是重要机制之一,其中NLRP3炎症小体便可促使机体出现抑郁,可以通过升高 Caspase-1和IL-1β 水平引起细胞损伤,因此,有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逍遥散可以通过调节 Caspase-1和增加IL-1b来减少焦虑。

     

    此项研究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氟西汀组、MCC950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制备大鼠抑郁模型(每天3小时束缚应激),造模同时给药,持续21天。通过大鼠宏观表征、体质量、糖水消耗实验、旷场实验观 察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 NLRP3 信号通路中 NLRP3、Caspase-1、IL-1β的表达水平。

     

    来源:参考文献[1]

    研究结果提示,抑郁模型大鼠大脑皮层 NLRP3、Caspase-1、IL-1β蛋白及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经各组给药后,各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其中MCC950 组降低更明显,其次是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

     

    来源:参考文献[1]

    证明了逍遥散通过降低抑郁模型大鼠大脑皮层NLRP3、Caspase-1、IL-1β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进而起到保护大脑皮层组织的治疗作用。

    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和激素水平改变,患抑郁症的风险显著增高。目前认为 背侧海马(包含 DG 区)也会参与情绪的调节。研究表明,海马神经组织的炎症,尤其是小 胶质细胞的激活,可能为应激性抑郁障碍的机制之一。 

    在病理状态下,分别通过干扰素-γ、脂多糖、IL-4和IL-13 的诱导刺激极化为M1型小胶质细胞和M2型小胶质细胞,M1 型主要是能够刺激促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进一步介 导炎症反应。

    有研究组通过卵巢切除(OVX)联合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S)建立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模型,观察逍遥散对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药物干预6周后,评价大鼠的焦虑抑郁水平, 检测大鼠IL-1β、IL-6mRNA的水平,以及检测大鼠海马齿状回(DG)区小胶质细胞离子钙 接头蛋白分子-1(Iba-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 

    造模成功后,检测到大鼠Iba-1/iNOS 共表达的阳性细胞增多,且Iba-1和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说明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被活化且向M1极化。

    药物干预结束后,大鼠的焦虑抑郁行为得到了改善,根据各检测指标结果提示,逍遥散可逆转 Iba-1/iNOS 共表达阳性细胞数及其蛋白表达,且下调了炎症因子水平,也进一步的 说明了逍遥散抗焦虑抑郁的作用机制。

    虽然焦虑与抑郁具有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表现为急躁紧张不安等亢奋情绪,另一种表 现为情绪低落等抑郁情绪,但逍遥散可以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的改善焦虑抑郁,达到双 向调节的目的。

  • 焦虑与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类疾患,随着各方面的压力剧增,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虽然是单独疾病,但常伴随出现,超过50%的患者常同 时具有这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但是这种疾病却容易被大家忽视,长此以往,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最近发表于《柳叶刀-精神病学》的文章调查了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157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疾病监测点,有 28140 名成人(≥18 岁)受访者(其中 12537 名男性[44.6%]和 15603 名女性[55.6%])完成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中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 6.8%。其中抑郁症为3.4%,心境恶劣障碍为1.4%,未特定型抑郁障碍为3.2%。 

    焦虑与抑郁障碍在中医学中属于“郁病”“脏躁”“梅核气”“百合病”等疾病。中医 认为气机郁滞是此病的关键病机,五脏之中肝居于核心病位,同时与脾密切相关,故临床上 治疗核心为从肝论治,赵献可《医贯·郁病论》中指出木郁乃是五郁之首,治疗应注重疏肝 解郁治疗。

    脾藏意,在志为思。脾在五行中属土,是肝木所克之脏。肝克太过,脾虚气弱则神无所养,可见郁闷寡欢、心境低落、兴趣降低、精力不足等一派神气不足的表现,因此,从肝论 治时也兼顾脾脏。 

     

    从肝论治的现代医学机制

     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主要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神经-内分泌假说、神经 可塑性假说、肠道微生态及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等有关。研究发现,中医调节肝脏功能可在以上这几个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1. 调节肠道微生态 

    肝脏可通过肝肠轴直接或间接影响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进而产生对肠道微生态的 调节作用。这是因为肠道菌群可以借由调节中枢神经传导物质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情 绪功能区域。研究发现,在菌群中双歧杆菌、希腊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等细菌具有明显的抗 焦虑、抗抑郁作用。

    2. 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细胞因子水平 

    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可以参与调节激素分泌、细胞因子、5-羟色胺等多个重要方面,这些与情志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逍遥散改善焦虑抑郁状态

    逍遥散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合济局方》,方含柴胡、白术、茯苓、芍药、当 归、甘 草、生姜和薄荷,是疏肝解郁的代表方剂,可使肝气得舒、气血调和,缓解以肝郁为中心而 出现的各种症状。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逍遥散中柴胡、茯苓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生姜、甘草、薄荷 有兴奋神经中枢作用,白芍具有保护神经、改善睡眠和记忆作用,诸药合用能调节高级神经 活动,使其兴奋与抑制保持平衡,双向调节,标本兼治。

    基础研究表明,逍遥散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抑郁动物的抑郁行为,可以增加抑郁动物在旷 场实验中的水平运动距离、垂直站立次数和中央区停留时间。

    抑郁症中脑组织损伤是重要机制之一,其中NLRP3炎症小体便可促使机体出现抑郁,可以通过升高 Caspase-1和IL-1β 水平引起细胞损伤,因此,有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逍遥散可以通过调节 Caspase-1和增加IL-1b来减少焦虑。

    此项研究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氟西汀组、MCC950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制备大鼠抑郁模型(每天3小时束缚应激),造模同时给药,持续21天。通过大鼠宏观表征、体质量、糖水消耗实验、旷场实验观 察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 NLRP3 信号通路中 NLRP3、Caspase-1、IL-1β的表达水平。

    来源:参考文献[1]

    研究结果提示,抑郁模型大鼠大脑皮层 NLRP3、Caspase-1、IL-1β蛋白及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经各组给药后,各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其中MCC950 组降低更明显,其次是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

    来源:参考文献[1]

    证明了逍遥散通过降低抑郁模型大鼠大脑皮层NLRP3、Caspase-1、IL-1β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进而起到保护大脑皮层组织的治疗作用。

    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和激素水平改变,患抑郁症的风险显著增高。目前认为 背侧海马(包含 DG 区)也会参与情绪的调节。研究表明,海马神经组织的炎症,尤其是小 胶质细胞的激活,可能为应激性抑郁障碍的机制之一。 

    在病理状态下,分别通过干扰素-γ、脂多糖、IL-4和IL-13 的诱导刺激极化为M1型小胶质细胞和M2型小胶质细胞,M1 型主要是能够刺激促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进一步介 导炎症反应。

    有研究组通过卵巢切除(OVX)联合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S)建立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模型,观察逍遥散对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药物干预6周后,评价大鼠的焦虑抑郁水平, 检测大鼠IL-1β、IL-6mRNA的水平,以及检测大鼠海马齿状回(DG)区小胶质细胞离子钙 接头蛋白分子-1(Iba-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 

    造模成功后,检测到大鼠Iba-1/iNOS 共表达的阳性细胞增多,且Iba-1和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说明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被活化且向M1极化。

    药物干预结束后,大鼠的焦虑抑郁行为得到了改善,根据各检测指标结果提示,逍遥散可逆转 Iba-1/iNOS 共表达阳性细胞数及其蛋白表达,且下调了炎症因子水平,也进一步的 说明了逍遥散抗焦虑抑郁的作用机制。

    虽然焦虑与抑郁具有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表现为急躁紧张不安等亢奋情绪,另一种表 现为情绪低落等抑郁情绪,但逍遥散可以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的改善焦虑抑郁,达到双 向调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Xiaoyaosan improves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by regulating the NLRP3 signaling pathway in the rat cerebral cortex [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2020, 7(3): 265-273. [2]基于海马小胶质细胞 M1 型极化研究逍遥散对 OVX 联合 CUS 焦虑抑郁模型大鼠的影响 [J].中国中药杂志,2020,45(20):4964-4970.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内容不得侵犯第三方的合法知识产权,若产生相关纠纷,作者需自行承担。

    作者介绍:吴迪,博士,中医内科学,科研创新项目“中医药防治慢性肠道病 IBS 的研究”,通过临床双盲双模拟RCT研究方案,探讨痛泻安肠方对肝郁脾虚腹泻型IBS。和胃降逆方对 NERD 大鼠 PAR-2/TRPV1 信号通路的影响”,从内脏高敏角度探讨和胃降逆方治疗 NERD 的可能机制

  • 患者出现明显的幻觉、妄想、被控制感等精神病性症状,情感反应,行为活动受妄想和幻觉的支配,影响正常社会功能时,应及时就医治疗。优先考虑去精神心理科,需要行头颅CT、脑电图、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等检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治疗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最有效和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一旦诊断本病,就需要尽早地实施有效的足剂量、足疗程的全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氯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等,严重者需要电休克治疗。

     

     

    一、偏执型精神分裂的药物治疗

     

    氯氮平:氯氮平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该药几乎不引起椎体外系反应及迟发性运动障碍,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过度镇静。粒细胞缺乏症发生概率大约为1%。
    利培酮:利培酮是氟哌啶醇与5-羟色胺受体阻滞剂利坦色林化合而成的新型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主要不良反应为激越、失眠及高泌乳素血症等。
    阿立哌唑:目前唯一用于临床的多巴胺D2受体部分激动剂。其激活作用有利于改善阴性症状和精神运动性迟滞,几乎不影响体重,较少发生椎体外系症状。
    氯丙嗪:该药品的主要作用为抗精神病,主要用于控制Ⅰ型精神分裂症,消除幻觉妄想、兴奋躁动,治疗各种呕吐,也可治疗顽固性呃逆,但对晕动病呕吐无效,用于低温麻醉及人工冬眠。可与镇痛药合用,缓解疼痛,可能引起多系统不良反应,如头晕、口干、心悸、恶心、呕吐﹑便秘。


    二、偏执型精神分裂的其他治疗

     

    电休克治疗:该方法是以一定量的电流通过大脑,引起意识丧失和痉挛发作,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可有效快速缓解精神病性症状。常见的并发症有头痛、恶心、呕吐、焦虑、可逆性的记忆障碍、全身肌肉酸痛等。
    认知矫正治疗:患者存在记忆、注意、执行等认知功能损害,与工作、社会关系、独立生活等领域的功能有密切关系。认知矫正治疗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该治疗的干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反复训练与实践、教授能改善认知的策略等。

     


    三、偏执型精神分裂可以治愈么?

     

    本病能治愈,但较为困难,大约15%的患者可获临床痊愈和良好的预后,大部分患者病程为渐进性发展且反复发作。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初次发病缓解后大约15%的患者可获临床痊愈和良好的预后,另需定期于专科医院复诊,行血常规、肝肾功、药物浓度、心电图等检查。偏执型精神分裂症预后多为慢性化,需定期于专科医院复诊,行血常规、肝肾功、药物浓度、心电图等检查。

  • 电休克对对某些精神疾病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抑郁自杀倾向病人更是立竿见影,被誉为自杀的“杀手锏”。

    然而对电休克治疗的分子机制却知之甚少,新近的一些研究将重点放到精神分裂症与炎症关系上,但电休克对精神分裂症炎症的影响尚无报道。本研究探讨电休克是否可以调节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

    选择 20 名药物耐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招募对应年龄和性别的 20 名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组,检测的炎性因子包括:血浆白介素 4(interleukin-4 (IL-4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TGF-[beta])、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kappa]B (NF-[kappa]B )。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价精神病严重程度,对电休克前后病人血浆炎症因子进行化验分析,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

    结果发现,与健康志愿者相比,精神病患者 NF-[kappa]B 显著升高,但 TGF-[beta]显著降低,而 IL-4 与 MPO 水平并无差异。伴随反复电休克治疗及病情好转,IL-4 与 TGF-[beta]水平显著上升。MPO 与 NF-[kappa]B 没有变化。TGF-[beta]升高但与电休克后病情改善无相关性。作者最后给出的结论是:电休克疗效与 IL-4 and TGF-[beta]等抗炎作用有关,但本研究未发现电休克影响 MPO and NF-[kappa]B 水平。

    这一研究由 Inonu 大学医学院 Kartalci 医生团队完成,发表在最新一期(2016 年 2 月 16 日)《电休克杂志上》。《电休克杂志》是“国际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协会”官方杂志,在美国出版发行,是世界上唯一一本有关电休克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杂志。

  •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敏感多疑,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检查。患者出现由精神病性症状支配进行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行为时应及时就医。患者出现行为激越或木僵状态时应立即就医。此外,偏执型精神分裂症需要与重性抑郁或双相障碍伴精神病性症状、分裂情感性障碍等疾病相鉴别。

     

     

    一、需要做的检查

     

    头颅CT:通过头颅CT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脑器质性疾病,若无,除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脑电图检查:通过行脑电图判断是否存在脑波异常放电,是否存在癫痫,若无,除外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该量表由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及附加症状四个分量表组成。PANSS每一症状条目均从无症状到极严重,按1~7级评分。
    体格检查:通过视诊或者触诊检查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异常的活动或者脑部是否受到外伤等情况。


    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1、ICD-10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F20.9):症状标准:在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等情况下,至少应该符合以下各项症状群第1、2、3项中的一项,或第4、第5、第6项中的两项,并持续1个月以上:思维化声、思维插入或思维被夺取、思维被播散、被害妄想;被控制妄想、影响妄想或被动妄想,或其他形式的怪异妄想;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幻听或持续数周、数月以至于更长时间的其他形式的言语性幻听;除以上所列举的具有特征性的妄想以外,存在任何其他形式的妄想,并伴有任何形式的幻觉;情感反应不协调、情感淡漠、言语缺乏;思维散漫、思维破裂。


    2、排除标准:若同时存在明显的抑郁或躁狂症状,假如不能够证实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先于情感症状出现,不能作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如果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出现在躯体疾病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诊断应参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三、偏执型精神分裂需要和哪些疾病鉴别?

     

     

    1、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部分重度抑郁患者急性发作期也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与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之间的区别,取决于情感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的时间关系,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先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等症状,继而出现关系妄想、言语性幻听等精神病性症状。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妄想、幻听等精神病性症状一般为首发或疾病初期即可出现,以此相鉴别诊断。

    2、短暂精神病性障碍:是指以精神病性症状急性发作(如幻觉、妄想、知觉紊乱)为特征的一种精神障碍,一般与急性应激有关,临床同样表现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需要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相鉴别,但诊断精神分裂症需要有6个月的病程,而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的病程是小于1个月,可鉴别诊断。

  • 妇科炎症其实在一年四季都随时可以发生。但是在夏季,各种阴道炎、外阴炎,甚至泌尿系统的感染的发病率会比其他季节稍高一些,这跟气候、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天气炎热,出汗比较多;有时不能及时补足水分,血液和尿液相对会比较浓缩;饮食和睡眠不太规律,抵抗力会有所下降;夏季的气候比较适合细菌、真菌的滋生,再加上有些女性穿着暴露,使细菌、真菌趁虚而入。以上这些因素都导致女性夏季多发阴道炎、外阴炎及泌尿系统的感染。

     

    除了瘙痒和不适症状外,还有分泌物的改变。正常女性的分泌物应该是无色、透明、无味的,量也比较少,除非在排卵期那几天,分泌物会变得稀薄,或者多一些。

     

     

    私处感染以后,首先的症状就是分泌物(白带)增多了,或颜色改变,由无色透明变成凝乳状或豆腐渣样。或淡黄色,甚至脓性的。

     

    私处瘙痒除了见于阴道炎,还可见于外阴营养不良症(可表现为外阴瘙痒、分泌物减少、外阴色素减退);一些内科疾病,如糖尿病病人抵抗能力比较差,很容易被感染念珠菌性阴道炎,如果反复地真菌感染,也建议到内科查查看是否有糖尿病。

     

    修身的紧身裤、性感的丁字内裤,都有可能成为引发妇科疾病的元凶。原因有三:一,紧身内裤以及丁字内裤多为化纤材质制成,透气性差,穿着这类内裤,阴道分泌液体以及会阴处的汗液无法及时蒸发,如不能尽快清洗,就会给病菌繁殖创造极好的条件,从而引起会阴感染。二,紧身裤容易导致私处高温,又闷又热的环境是霉菌大量繁殖的最佳居住环境;三,走动时,紧身内裤和丁字内裤易对尿道口、阴道、肛门等产生摩擦,导致会阴部充血、红肿甚至破损。

     

    另外,夏季,很多女性喜欢穿塑身内裤,并在内裤外套上丝袜,这种多层穿着方式也是是造成敏感部位闷热潮湿的重要原因。

     

     

    TIPS:

    1、夏季应尽可能选择宽松透气、棉质的裤子,特别是在挑选内裤的时候,应选用棉质等天然面料的内裤,以呵护娇嫩的私处部位。

     

    2、在选择袜裤以及袜带类型的束腰应选择接触敏感部位的地方是透气的网状设计产品。

     

    现象:在人们的观念里,男性似乎总是不如女性注重整洁和个人卫生,清洁卫生是保证男性生殖系统健康的重要一环,需要得到男性的重视。

     

    提醒:讲究生殖器官卫生不只是女性的事,男性也同样应该重视。适度清洁是保障男性生殖系统健康的有效手段。清洁卫生工作做得不够或做得过多,都不利于男性生殖系统健康。清洁不够容易导致炎症,尤其是包皮过长者,要经常清除包皮垢,否则不但对自己有害,甚至有可能把这些不洁物质和微生物传播给别人。有些男性认为清洁的次数越多,越有利于健康。其实这也是错误的观念,清洁过度容易破坏其自身的防御系统,使细菌更容易进入体内。男性也应该留意有关的生理卫生知识!

     

    1、亚急性发作症状:这时候的阴囊潮湿,表现为为阴囊剧烈瘙痒,不思饮食,大便稀,小便黄,有时有水疱轻度糜烂。

     

    2、急性发作症状:多为阴囊皮肤潮湿红、瘙痒、有丘疹,瘙痒挠得多了,能露出光滑的红色皮肤。

     

    3、慢性发作症状:阴囊潮湿瘙痒时断时有,精神紧张、饮酒、食辛辣食物时瘙痒加剧,阴囊皮肤摸起来较硬,皮肤表面颜色呈暗红或紫褐色,这种病是皮肤病之一,又是男科病的一种身材较胖、局部多汗者易患此病,以中老年男性患者居多。

  • 血糖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但是其含量却需要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如果血糖过高,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那么,血糖高就一定是糖尿病吗?答案其实并非如此。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血糖高。正常的空腹血糖参考值应在3.9-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应小于7.8mmol/L。当空腹血糖值超过7.0mmol/L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值超过11.1mmol/L,我们就会认为是血糖过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它的诊断并非仅仅依赖于单次的血糖测量结果。一般来说,如果连续两次空腹血糖值超过7.0mmol/L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值超过11.1mmol/L,才可能被诊断为糖尿病。此外,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如频繁的尿频、疲劳、口渴、体重下降等,以及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因素综合判断。

    其次,血糖高并不一定就是糖尿病,还可能是糖尿病的前期状态,即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这两种状态的血糖水平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也是糖尿病的高风险群体。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可以有效防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此外,血糖高还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一过性的血糖高,如急性疾病、药物影响、压力大、饮食不当等。例如,感冒、发热等疾病会导致血糖升高;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利尿剂等也会影响血糖;精神压力大时,人体会分泌大量应激激素,导致血糖升高;饮食过于油腻、糖分过高,也会使血糖升高。

    总的来说,血糖高并不一定就是糖尿病,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因素综合判断。如果你发现自己血糖偏高,不必过于紧张,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是否为糖尿病。同时,也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 牙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故出现牙周不适的时候应积极就医治疗,不可拖延。发现牙龈颜色变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质地松软,且刷牙或进食时有牙龈出血,需及时到口腔科就诊。出现牙龈水肿、牙齿松动,且感觉到咀嚼无力或疼痛,需及时到口腔科就诊。

     

     

    一、考虑牙周炎需要做的检查

     

    视诊:检查牙齿缺失移位以及牙菌斑、牙结石、牙龈肿胀的情况。
    探诊:使用钝头带刻度的牙周探针检查牙周袋的位置、深度、类型及内容物等,还可探查多根牙的分叉区,有无深袋及分叉区骨质的破坏。
    咬诊:检查咬合关系和咬合功能,若出现异常需帮助调整咬合关系。
    牙松动度检查:观察牙冠水平位移的方向和幅度确定牙齿松动的程度。
    X线检查:了解牙周骨组织破坏的程度情况。
    菌斑指数:可用2%碱性品红溶液涂布于牙面,等待数秒钟后嘱患者漱口,牙面留有菌斑处染色为红色。


    二、不同类型牙周炎的诊断标准


    1、慢性牙周炎:探诊深度>3mm,附着丧失>1mm。牙周袋表面牙龈有红肿或探诊后有出血。X线片显示牙槽骨高度降低。

    2、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多为青春期前后甚至儿童的乳牙或恒牙,但也可发生于成人。常有家族聚集史。局限型主要侵犯第一恒磨牙和切牙,广泛型累及大部分牙齿。另外,临床上常以年龄为35岁以下和全口大多数牙的重度牙周破坏,作为诊断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的标准。无明显的全身疾病。

    3、反应全身疾病的牙周炎:Down综合征:患者有发育迟缓和智力低下,容貌表现为先天愚型面容,如面部扁平、眼眶增宽、鼻梁低宽、颈部粗短,几乎所有的患儿均伴有严重的牙周炎。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异常的同时,伴有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甚至牙松动丧失。艾滋病:血清HIV抗体阳性,牙周组织破坏严重,可有线形牙龈红斑,龈下菌斑中可检出较多的白色念珠菌。

     


    三、牙周炎、牙龈炎、牙髓炎别再傻傻分不清


    牙龈炎的病变局限于牙龈软组织,而牙周炎则是炎症波及深部的支持组织,如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牙髓炎有自发痛,遇到温度的刺激,可导致疼痛加剧。探诊时患者可感到明显的疼痛感,口腔内可有深龋。另外,牙髓炎发生于牙体深部,牙周炎多局限于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

  • 随着现在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饮食极其不规律,再加上有些工作上的应酬,有时候会过度的饮酒,或者是晚上熬夜消耗体力,这样就无形的给我们的肝脏,造成了严重的压力,如果不及时的检查和治疗,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有些患者等到发现的时候都已经的肝癌晚期了,这样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情。


    肝癌临死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消化道大出血、癌瘤破裂、肝性昏迷等严重状况,下面就肝癌临终前的具体症状,简单做一下介绍。


    (1)严重缺乏食欲

     

    可能癌瘤本身造成的疼痛不适、便秘和情绪紧张抑郁以及肠胃道念珠菌病等有关,对食物缺乏兴趣,并且常因胃、食道下段或肝的肿瘤刺激横膈膜造成时候呃逆现象,在精神和营养的摄取上的匮乏,更加重了癌肿病人的病情。


    (2)严重恶心呕吐

     

     

    是晚期癌症病人常见的症状,可能是治疗造成的的付作用,也可能是癌症侵犯消化或神经系统而造成的,其症状往往比癌症疼痛更令人苦恼。


    (3)肝区疼痛

     

    肝癌晚期的正常组织会受到肿瘤的破坏和浸润,引起对邻近的神经根受到压迫和破坏,局部组织缺血坏死,血液回流受阻,骨与骨膜受到浸润均可造成疼痛。因而,疼痛是晚期肝癌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病状。


    (4)恶性腔内积液

     

    恶性腔内积液是恶性肿瘤的重要并发病,肝癌晚期发生恶性腔内积液的部位有胸腹腔、腹膜腔、心包腔等,若处理不当可致迅速恶化导致死亡。


    (5)呼吸困难

     

     

    是晚期癌症病人比较难以处理的症状,严重的呼吸困难易造成恐惧,而恐惧本身又加重呼吸困难,若没有及时处理易造成休克死亡。


    (6)肝性昏迷

     

    常为肝癌终未期的表现,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大量利尿剂、电解质紊乱等常可诱发肝性昏迷,因而在肝癌晚期应特别注意。


    通过以上的讲述,详细大家对“肝癌晚期临终前的症状”肯定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注意日常身体的保健和检查工作。我们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要注意下平常的生活,多爱惜下自己的身体,我相信病魔肯定会远离你的。

  • 阴道口很痒的原因比较多,可能是皮肤不洁、外阴白斑、滴虫性阴道炎等因素导致。需根据不同病因,通过清洁、药物等方法进行处理。1.皮肤不洁:如果平时外阴部位清洁不到位,可导致外阴部受到阴道分泌物、经血、尿液以及粪便等刺激,进而出现瘙痒等不适,要注意勤换内裤,做好局部皮肤的清洁。2.外阴白斑:外阴白斑是指出现在妇女阴部皮肤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白色斑块,可表现为阴部瘙痒、皮肤干燥和肥厚等。可外涂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氟尿嘧啶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3.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阴道炎症,以外阴瘙痒、泡沫状白黄色稀薄分泌物为主要特征,可口服甲硝唑或替硝唑进行全身抗菌治疗。其次也可阴道局部使用甲硝唑栓、替硝唑栓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导致阴道口很痒的原因比较多,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 儿童癔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尤其在春季较为多见。癔症是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身体症状,如肢体无力、呼吸困难、言语障碍等,但这些症状并没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在西安春季,由于气候多变,儿童癔症的发生率会有所上升。以下是一些针对儿童癔症的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一、预防措施
    1. 注意气候变化:春季气候多变,家长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2. 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 改善家庭环境: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减少孩子因家庭矛盾、压力等因素导致的心理问题。
    4. 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5. 增强体质: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二、治疗策略
    1.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孩子调整心态,缓解心理压力。
    2.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使用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
    3. 家庭治疗:加强家庭支持,提高家庭成员对儿童癔症的认识,共同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 小儿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表现为儿童对食物的极度厌恶,拒绝进食,导致体重下降、营养不良。在长春夏季,气温较高,儿童出汗多,容易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失衡,从而加重厌食症状。以下是一些家庭预防和治疗策略:
    一、预防措施
    1.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不要让孩子边吃边玩,避免过度依赖零食。
    2. 注意饮食卫生:保证食物新鲜,避免食用过期食品,预防食物中毒。
    3. 增加户外活动:鼓励孩子参加户外运动,增强体质,提高食欲。
    4. 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避免过度关注孩子的体重和进食情况,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出现厌食症状,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二、治疗策略
    1. 调整饮食结构: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2.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孩子消除厌食心理。
    3.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厌食症状。
    4. 家庭支持: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鼓励孩子积极配合治疗。
    三、注意事项
    1. 保持耐心:治疗过程可能较长,家长要保持耐心,鼓励孩子坚持治疗。
    2. 观察病情: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3. 避免过度干预:不要强迫孩子进食,以免加重厌食症状。

  • 儿童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在合肥冬季,由于天气寒冷,儿童活动减少,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以下是关于儿童强迫症的相关介绍及合肥地区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儿童强迫症的症状主要包括: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如担心自己或他人会受到伤害;反复出现的强迫行为,如反复洗手、检查门锁等;以及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感。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

    在合肥冬季,家庭预防儿童强迫症的措施包括:
    1. 保持室内温暖,增加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 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关注儿童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 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规律饮食等。
    4. 引导儿童正确面对压力,学会放松身心。
    5. 家长与儿童共同学习心理知识,提高对强迫症的认识。

    治疗策略方面,合肥地区家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治疗。
    2. 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
    3. 家长与儿童共同制定康复计划,逐步改善症状。
    4. 加强家庭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5. 关注儿童兴趣爱好,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心态。

    总之,在合肥冬季,家庭应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疗儿童强迫症,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 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对社交场合的过度担忧和恐惧。患者害怕在他人面前出丑、被评判或拒绝,从而导致社交回避或逃避。

    社交恐惧症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性格等因素有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

    • 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焦虑或恐惧
    • 担心自己会犯错或说错话
    • 害怕被他人评判或嘲笑
    • 尽量避免社交场合
    • 心跳加速、出汗、颤抖等生理反应

    社交恐惧症的治疗方法包括:

    •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放松训练等
    • 药物治疗: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 社交技能训练:学习社交技巧、提高自信心等

    以下是一些日常保养建议,有助于缓解社交恐惧症:

    • 参加社交活动,逐渐增加社交技能
    • 练习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
    • 避免过度思考他人的想法
    • 寻找支持性的社交圈子
    •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患有社交恐惧症,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通过适当的治疗和日常保养,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儿童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是一种以情感波动、行为异常和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儿童心理障碍。在济南秋季,由于天气逐渐转凉,儿童癔症的发病率会有所上升。以下是针对儿童癔症的介绍以及济南地区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一、疾病介绍
    儿童癔症通常表现为突然的情绪崩溃、哭闹、抽搐、失语、失明等症状,有时还会伴有头痛、腹痛、呕吐等躯体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心理压力、情绪波动、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

    二、家庭预防措施
    1. 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避免过度溺爱或严厉对待。
    2.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3. 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4. 饮食调养:保证孩子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5. 注意季节变化:济南秋季气温变化较大,家长要给孩子适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

    三、治疗策略
    1.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儿童调整心态,缓解心理压力。
    2.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抗焦虑、抗抑郁等药物,缓解症状。
    3. 家庭支持:家长要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为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共同面对困难。
    4. 社会支持:关注儿童癔症患者的心理健康,鼓励他们参与社交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 我是苏婵,一个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工作的医生。我的患者们总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最近有一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一个名叫小明的年轻人来找我,希望续方安非他酮缓释片。他告诉我,他在2024年7月29日被诊断出心理障碍,并一直在服用这款药物。小明的故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就医经历,而是一个关于爱情、失落和自我救赎的故事。

    小明和他的女友小红相恋多年,感情深厚。然而,随着小红的工作压力增大和小明的焦虑情绪加剧,他们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小红最终选择了离开,小明陷入了深深的抑郁中。他的朋友们都劝他去看心理医生,但小明一直拖延,直到他无法承受自己的情绪才来找我。

    在我们的第一次会面中,小明告诉我他曾经尝试过自杀。他的话语让我心痛不已。我立即开了安非他酮缓释片的处方,并建议他定期来医院复诊。几个月过去了,小明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到了新的工作和朋友圈子。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不能放弃希望。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有光明在等待着我们。

    心理障碍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心理障碍的常见症状包括焦虑、抑郁、失眠、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导致自杀倾向的出现。易感人群包括长期承受压力、经历过创伤或丧失亲人的人群。 推荐科室 精神科或心理科 调理要点 1. 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2.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 3. 学习和实践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4. 加强社交支持,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 5. 如果需要,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等。

  • 儿童恐惧症,也称为儿童恐惧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儿童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或情境产生过度的恐惧反应。石家庄春季,随着气温的回升和植物的生长,儿童接触到的环境和事物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可能导致一些儿童更容易出现恐惧症的症状。

    预防措施:在石家庄春季,家长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来帮助儿童应对恐惧症:
    1. 增强儿童的心理素质:通过阅读、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2. 创造安全的环境:确保儿童的生活环境安全,避免可能引起恐惧的物品或情境。
    3. 正面引导:用积极的态度引导孩子面对恐惧,鼓励他们尝试新的事物。
    4. 情绪管理:教会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处理恐惧。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恐惧症状严重,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治疗策略:石家庄春季,针对儿童恐惧症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
    1. 心理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减轻恐惧。
    2.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适当使用抗焦虑药物辅助治疗。
    3. 家庭支持: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恐惧期。
    4. 教育训练:通过教育训练,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
    5. 社会支持: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扩大社交圈子,减轻恐惧感。

  • 我是一名17岁的高中生,最近我发现自己有了很大的变化。起初,我只是觉得自己心情不太好,总是莫名其妙地生气,甚至有时候会对家人和朋友发脾气。后来,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我开始有暴力倾向,经常自言自语,感觉自己像是在跟别人对话一样。这些症状让我非常困扰和害怕,我知道我需要寻求帮助。

    我去了一家当地的医院,医生告诉我我可能患有一种精神疾病,但由于我同时也患有心脏病和烧伤,康复医院不愿意接收我。医生建议我先治疗好躯体疾病,然后再去精神科医院治疗精神疾病。然而,我在汉寿人民医院治疗烧伤时,医生也表示无法治疗我的精神疾病。

    我开始感到绝望,觉得自己被社会遗弃了。幸运的是,医生推荐我去长沙的湘雅附二医院或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的精神科就诊。虽然我担心治疗费用高昂,但我知道我必须尽快接受治疗,否则我的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

    在这段时间里,我也开始关注青少年心理障碍、家庭暴力和网瘾等问题。我发现很多人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而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平台可以为我们提供便捷的咨询和治疗服务。通过这些平台,我可以在家中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帮助,不用再担心因为疾病而被社会排斥。

  • 小儿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以拒绝进食为主要特征的儿童心理障碍。在南昌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儿童户外活动减少,室内活动增多,加上家庭聚餐的增多,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生率有所上升。以下是对小儿神经性厌食症的相关介绍以及该地区相关的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一、疾病介绍
    小儿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心理障碍,通常表现为儿童对食物的拒绝,进食量明显减少,体重下降,生长发育迟缓。该疾病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二、家庭预防策略
    1. 增加家庭沟通: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避免因沟通不畅而引发厌食。
    2. 合理安排饮食:为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多的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增加户外活动: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增加日晒时间,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改善食欲。
    4.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避免家庭成员之间因饮食问题产生矛盾,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出现厌食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干预和饮食调整。

    三、治疗策略
    1. 心理治疗:针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治疗,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改善情绪。
    2. 饮食治疗: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为孩子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逐步增加进食量。
    3. 药物治疗: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为孩子开具一些调节情绪和食欲的药物。
    4. 家庭支持: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为孩子提供全方位的家庭支持。

    四、注意事项
    1.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厌食症状。
    2. 保持良好的家庭沟通,为孩子提供心理支持。
    3. 增加户外活动,促进新陈代谢。
    4. 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为孩子提供全方位的家庭支持。

  • 儿童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在沈阳冬季,由于天气寒冷,儿童户外活动减少,室内活动增多,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儿童的心理健康。以下是一些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一、预防措施
    1.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增强儿童自信心和自尊心。
    2. 加强沟通,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压力,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支持。
    3. 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
    5.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治疗策略
    1. 心理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手段,帮助孩子认识和改变强迫思维和行为。
    2.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等药物治疗。
    3. 家庭支持: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治疗过程,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4. 教育训练:通过游戏、训练等方式,提高孩子的应对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