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通常由器质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基础疾病引起。部分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情绪激动、饮酒等因素有关。
1. 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预激综合征等疾病都可能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从而引发房颤。例如,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可能导致心脏肥大、心房扩大,进而引发房颤。
2.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对心肌有直接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导致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从而引发房颤。
3. 其他因素:情绪激动、大量饮酒、运动等也可能导致房颤。
房颤患者的心室率不规律,容易形成房内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脑栓塞、肺栓塞等并发症。因此,房颤患者需积极治疗,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形成。
治疗房颤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电生理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等。手术治疗包括迷宫手术、射频消融术等。电生理治疗包括心脏起搏器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
房颤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激动,适当运动,定期复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