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心动过缓,又称心动过缓症,是指心脏跳动频率低于正常水平。在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一般在60-100次/分钟,若低于60次/分钟,则可诊断为心动过缓。
导致心动过缓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如睡眠、体力活动减少等;病理性因素则包括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等。
针对心动过缓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可降低心脏跳动频率。
2. 茶碱类:如茶碱缓释片、氨茶碱等,可扩张支气管,同时具有提高心率的作用。
3. 阿托品:可兴奋心脏传导系统,提高心率。
4. 抗胆碱能药物:如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等,可抑制迷走神经,提高心率。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心脏起搏器植入、射频消融术等。
此外,对于心动过缓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2. 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3.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4. 定期复查,监测心率变化。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