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乙状结肠造口旁沟疝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并发症,常见于乙状结肠造口手术后。根据统计,大约70%的病例发生在术后恢复期或出院前,也有一部分发生在术后数年。该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急性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
急性肠梗阻是乙状结肠造口旁沟疝的典型症状之一。患者会突然出现脐周和左下腹部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伴随腹胀、呕吐、停止排便和排气等症状。肠鸣音亢进,可听到气过水声。
部分患者乙状结肠造口手术后会出现长期的腹痛和腹部不适。这种情况多是由于乙状结肠旁裂孔较大,导致小肠内容物通过不畅。一旦大量肠襻疝入并经疝环压迫、嵌顿,即可在慢性肠梗阻的基础上,出现急性梗阻表现。
术前诊断机械性小肠梗阻相对容易,但确诊乙状结肠造口旁沟疝较为困难。多在保守治疗失败后实施手术探查时确诊。结合以下症状,可考虑乙状结肠造口旁沟疝的可能性:
对于因直肠癌、直肠外伤行乙状结肠造口手术的患者,在术后肠蠕动恢复期或出院前突然发生急性肠梗阻,表现为突发脐周及左下腹痛,伴随恶心呕吐、不排气排便,病情发展迅速;或手术后有慢性肠梗阻表现,如表现为渐进性腹胀、腹痛,病情发展缓慢等症状。
腹部压痛,以下腹部最明显,肠鸣音亢进,后期则出现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
腹部透视或平片显示小肠积气、液平面等肠梗阻征象。
乙状结肠造口旁沟疝的预防主要是加强术后康复训练,避免过早进行剧烈运动,注意饮食卫生等。
乙状结肠造口旁沟疝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等。手术治疗是治疗乙状结肠造口旁沟疝的主要方法,包括疝修补术和乙状结肠造口移位术等。
乙状结肠造口旁沟疝的预后取决于诊断和治疗时机。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