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皮肤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常见于皮肤表面或黏膜。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引起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征的原因、发病机制以及相关治疗建议。
一、发病原因
1. 结核杆菌感染:结核杆菌是引起皮肤结核的致病菌,包括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这些细菌主要通过皮肤或黏膜损伤直接侵入人体,引起感染。
2.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结核杆菌,如HIV/AIDS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
3. 职业暴露:从事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工作,如医护人员、结核病防治人员等,也容易感染结核杆菌。
二、发病机制
1. 结核杆菌侵入皮肤后,首先被中性粒细胞吞噬,并在其中继续繁殖,随后被中性粒细胞带到体内深部。
2. 早期为中性白细胞反应,伴有坏死区,有大量结核杆菌。
3. 当白细胞破溃后,细菌散出,则又被体内巨噬细胞所吞噬,细菌在巨噬细胞内继续繁殖,因而引起细胞浸润,形成慢性肉芽肿。
4. 致敏的淋巴细胞与结核杆菌或含有结核杆菌的吞噬细胞接触时,即释出一系列免疫效应因子,吸引巨噬细胞聚集在结核杆菌和致敏淋巴细胞的周围,使巨噬细胞活性增强,细胞内消化酶增多,成为激活的巨噬细胞,能把潜藏在细胞内结核杆菌杀死和消灭。
三、治疗建议
1. 抗结核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2. 局部治疗:对于局部皮肤结核,可使用局部外用药,如碘酊、咪康唑等。
3. 支持治疗: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