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用了格列卫以后出现发热症状是怎么回事?

用了格列卫以后出现发热症状是怎么回事?
发表人:医联媒体

发热症状是服用格列卫后副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胃间质瘤的靶向治疗一般情况是使用格列卫,服用格列卫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副反应,但相比大部分的副反应是可以克服和控制的。服用格列卫后的副作用有三种。第一,是脸面部的水肿;第二,是过敏、皮疹;第三,是发生胃肠道的一些反应、发热。出现以上情况,建议到医院复诊。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抑制骨髓功能的发挥,造成白细胞含量下降,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发热疾病介绍: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细菌毒素等)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37.3℃),称为发热。正常情况下体温会有波动,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如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热水浴或进餐后、月经期、妊娠期体温略升高。除此之外,发热就是生病了。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视频简介

     

    作者: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急诊科 主任医师 郭燕华

     

    小儿夜间发热这样做:


    1、要进行体温测量,如果孩子体温在38.5℃以下,家长可以进行一些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浴,头上置些冰袋处理即可。


    2、如体温大于38.5℃,家长要使用药物进行对症降温处理,常用降温药物就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使用时只能用一种,不能两种同时用,一般在服药40分钟到1小时药物起效后,如果孩子体温降下来低于38.5℃,家长可再配合物理疗法;如果服药后患儿体温持续38.5℃以上,甚至39、40℃,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 布洛芬有以下三种用途:1、布洛芬本身是消炎镇痛药,可以用于消炎镇痛。2、布洛芬可以在发热的情况下,作为解热镇痛药。3、布洛芬在有疼痛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来止痛。

  • 视频简介:

     

    作者:至诚金方医馆 中医师 陈啟铭

     

    孩子长高引起的发烧需要吃药吗?不是所有的发烧都是长高引起的 ,发烧是病理现象。

  • 孩子发热需要立刻送医院吗?

  • 做完羊水穿刺几个小时后发热头痛会有事吗,当然不好了,如果门诊做完羊水穿刺出现了发热头痛,一定要挂急诊回去看,炎症会增加羊水穿刺之后流产的风险,所以现在真的发烧头痛赶快到医院去看,要及时进行炎症指标检测。

  • 当我们发热的时候,我们体内是不是会提供更多的能量,那么这个能量来源于我们体内的糖分,来源于我们的葡萄糖来产生的能量,那么当我们的葡萄糖不够了,消耗我们的脂肪,在人体上表现的就是这个人越来越瘦,当然这个是指体温不降的情况下,居高不下而且持续的时间又比较久的,这样的人就会出现面色苍白,然后消瘦乏力这样的一个发热性易耗性的。

  • 发烧“捂汗”好得快?正确退烧应该这样做 #健康相对论 #京东健康 #退烧

  • 视频简介

     

    作者: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急诊科 主任医师 郭燕华

     

    小儿夜间发热硬化这样做:
    1、要进行体温测量,如果孩子体温在38.5℃以下,家长可以进行一些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浴,头上置些冰袋处理即可。
    2、如体温大于38.5℃,家长要使用药物进行对症降温处理,常用降温药物就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使用时只能用一种,不能两种同时用,一般在服药40分钟到1小时药物起效后,如果孩子体温降下来低于38.5℃,家长可再配合物理疗法;如果服药后患儿体温持续38.5℃以上,甚至39、40℃,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病科 副主任医师 苏倩

    真菌感染会引起发热。

    感染是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各种病原体感染均可能导致发热。浅部真菌感染很少引起发热,但深部真菌感染,如曲霉菌感染常与打扫旷置已久的房间、接触霉变食物有关,吸入大量曲霉可导致肺曲霉病,引起发热。引球菌感染主要与接触鸽粪有关,可导致肺炎或脑膜炎;长期留置导尿管可能导致尿路念珠菌感染;由美国中西部旅行或居住史的发热伴肺炎的患者,需留意球孢子菌感染。

    发热了一定要及时就诊,尽量不要自行退热,因为发热时间、发热的规律、发热持续的长短等,都是医生判断发热原因的重要线索,如用退热药或其他药物改变了发热本身的特点,可能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 三伏贴每天贴多久#北京同仁中医科杨红

  • 长个子会发烧吗?这是一个常见的疑问。事实上,没有长个子会发烧这种说法。

    发热是一个症状,而非疾病本身。它是身体对某些刺激(如感染、炎症等)的一种反应。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体温维持在37℃左右。当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或其他刺激时,体温调节中枢会发出指令,增加产热量,降低散热量,导致体温升高,从而引发发热。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长个子时会发烧,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会经历一系列生理变化,包括生长激素的分泌增加。这些生理变化可能导致体温轻微升高,但并不等同于发烧。

    值得注意的是,发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因为发热会导致水分丢失,容易造成脱水。
    • 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 观察体温变化,必要时就医。
    • 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总之,长个子不会直接导致发烧。当孩子出现发热症状时,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其他症状,如咳嗽、流涕、乏力等,以便及时就医。

    此外,以下内容与原文相关,可拓展文章内容:

    • 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其他生理变化,如生长痛、青春期发育等。
    •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发烧,以及如何测量体温。
    • 常见的发热原因及治疗方法。
    • 发热时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 儿童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 鼻塞、干燥、发热,这些症状让许多人感到困扰。那么,这些症状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可能与以下几种情况有关。

    一、生理因素

    首先,我们来看看生理因素。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因为饮水不足或长时间处于干燥环境中,导致鼻孔干燥。这种情况下,鼻塞、干燥、发热等症状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二、萎缩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由于鼻黏膜慢性萎缩,导致腺体分泌减少。当吸入冷空气或刺激性气体后,可能会刺激鼻黏膜,引起干热不适,并伴有鼻塞等症状。

    三、鼻前庭炎

    鼻前庭炎是一种鼻前庭内及周围弥漫性炎症。有时会引起局部皮肤弥漫性糜烂或溃疡,导致鼻前庭烧灼、干燥甚至瘙痒。

    四、鼻窦炎

    鼻窦炎是副鼻窦的炎症和感染。这种情况下,鼻腔中的分泌物更粘稠,这可能在呼吸时刺激鼻黏膜,并可能引起干热、瘙痒、鼻塞等不适症状。

    五、治疗方法

    那么,如何缓解这些症状呢?以下是一些治疗方法:

    1. 消除原因:如果是秋冬季空气干燥引起的,可以在室内使用加湿器来提高空气湿度;如果是由于环境温度升高引起的,可使用空调适当调节温度;如果周围空气中灰尘过多,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

    2. 药物治疗:外用药物如液体石蜡、鼻腔软膏等,或定期滴注生理盐水,以增加鼻腔的润湿性。此外,也可以使用鼻喷雾剂,这是治疗鼻干燥常用的药物之一。口服药物如维生素B、维生素A、维生素C等,可以加速鼻黏膜代谢,促进上皮细胞的形成,帮助修复受损黏膜,减少局部糜烂和出血。

    3. 按摩疗法: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鼻按摩,有利于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促进黏膜的恢复,缓解鼻干燥症状。

    总之,出现鼻塞、干燥、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 发烧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一种反应,表现为体温升高。发烧的症状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上升期、高热期和下降期。

    1. 上升期:此时,体温逐渐升高,患者可能会出现寒战、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这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导致皮肤血管收缩,血液流向皮肤减少,从而引起皮肤苍白和寒冷感。

    2. 高热期:体温达到峰值,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出汗、呼吸加快等症状。这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继续受到刺激,导致体内代谢加快,产生更多的热量。

    3. 下降期:体温开始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大量出汗、皮肤潮湿等症状。这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开始恢复正常功能,血液重新流向皮肤,帮助散热。

    发烧时,患者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防脱水。如果发烧持续时间较长、体温较高,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发烧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感冒、流感、扁桃体炎、肺炎等。治疗发烧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如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等。

    此外,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也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发烧的发生。

    发烧时,患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 多喝水,以防脱水。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调节室温。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 如果发烧持续时间较长、体温较高,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 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有关。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更高。

    中医认为淋巴瘤属于“瘰疬”、“恶核”等范畴,认为其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邪气入侵,导致气血瘀滞,痰湿内生,最终形成肿瘤。因此,中医治疗淋巴瘤主要以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

    中医治疗淋巴瘤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选用合适的中药进行辨证论治。常用的中药有: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柴胡等。

    2. 中药外敷:将中药煎煮后,用纱布浸透药液,敷于患处,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3. 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

    4. 拔罐治疗:通过拔罐,可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中医三联平衡疗法是治疗淋巴瘤的一种有效方法,该疗法将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拔罐治疗相结合,可以全面调理患者的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除了中医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辅助治疗。

    淋巴瘤的治疗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共同努力,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积极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

  • 孩子积食发热是家长常遇到的问题,特别是6岁的孩子,由于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更容易出现此类情况。

    1. 病因分析:6岁孩子积食发热,通常是由于进食过量或摄入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的。食物在胃中堆积,产生热量,进而引起发烧。

    2. 物理降温:针对积食发热,家长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例如,在孩子的额头敷一条湿毛巾,用温水擦拭全身,特别是四肢、前额、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以帮助散热。

    3.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退烧药如阿莫西林片、感冒清热颗粒等,以及健脾促消化的药物如四磨汤口服液、神曲口服液等。同时,益生菌如布拉氏酵母菌、双歧杆菌等可以帮助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

    4. 腹部按摩:家长可以适当按摩孩子的腹部,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

    5. 调整饮食:在积食期间,建议以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粥、面条等,易于消化吸收。同时,适量摄入蔬菜和水果,促进胃肠蠕动。

    6. 适度运动:带孩子户外散步,增加胃肠蠕动,帮助消化。

    7. 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若温度超过38.5度,应及时使用退烧药,并尽快就医。

    8.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孩子积食发热,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避免过量进食和摄入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细嚼慢咽、定时定量等。

    9. 医院科室:若孩子积食发热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通常,此类问题可在儿科就诊,必要时可转至消化内科或感染科。

    10. 总结:孩子积食发热是常见的儿科问题,家长需掌握相关知识和应对措施,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同时,预防胜于治疗,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和健康状况,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 补体C3C4偏高是临床常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之一,它反映了患者体内可能存在的炎症反应。补体C3和C4是血清中的两种重要蛋白质,主要由肝脏和巨噬细胞合成,参与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

    补体C3C4偏高可能由以下几种情况引起:

    1. 感染性炎症: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腹痛、腹泻、尿频、尿急等。此时,患者需要接受抗感染治疗,如使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

    2. 非感染性炎症:如风湿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炎症反应。此时,患者需要使用抗炎镇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3. 肾脏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也可能导致补体C3C4偏高。

    4. 肿瘤疾病:某些肿瘤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等,也可能引起补体C3C4偏高。

    5. 其他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补体C3C4偏高。

    对于补体C3C4偏高的患者,建议:

    1. 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明确病因。

    2. 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抗炎、免疫抑制剂等。

    3. 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4. 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5.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 空调病,又称空调综合征,是指长期处于封闭的空调环境中,由于环境因素和人体自身调节能力不足,引发的一系列不适症状。

    常见的空调病症状包括发热、疲乏无力、头晕头痛、呼吸道疾病等。其中,发热和疲乏无力是较为明显的症状,患者会感到身体紧缩,甚至出现麻木,导致头晕头痛。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严重情况下,空调病还可能引发细菌感染,导致下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消化系统也可能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肌肉受凉还可能导致腰背酸痛。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荨麻疹等过敏症状。

    为了预防和治疗空调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合理使用空调,避免长时间处于封闭的空调环境中。

    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通风,清除室内垃圾。

    3. 多做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照射。

    4.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

    5. 合理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

    6. 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物,保持床单被褥清洁。

    7. 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8. 如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 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体温偏高,尤其是37度左右,是否属于发烧。实际上,小孩子的正常体温范围在36.1度至37.3度之间,因此37度的体温并不算发烧。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真的发烧呢?通常情况下,儿童发烧的标准是肛门温度大于37.8℃,或舌下温度大于37.5℃,或腋下温度大于37.4℃。如果孩子体温达到或超过这些标准,则可以判断为发烧。

    当孩子出现发烧症状时,家长应该首先观察孩子的其他症状,如咳嗽、流鼻涕、呕吐、腹泻等。这些症状可以帮助家长判断发烧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果孩子发烧,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观察体温变化,每2-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
    • 让孩子多喝水,以补充水分。
    •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孩子过热或受凉。
    • 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孩子退烧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发烧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皮疹、持续呕吐等,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此外,家长还应该关注孩子的日常饮食和作息,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营养,以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总之,37度的体温并不算发烧,家长不必过于担心。但家长仍需关注孩子的其他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孩子的健康。

  • 感冒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当病毒侵入人体后,体温调节中枢会被激活,导致体温升高,出现发热症状。

    针对感冒发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治疗措施。首先,可以使用感康、泰诺、速效等退热药物,这些药物通常含有退热成分,如退热净,可以帮助缓解发热症状。

    除了退热药物,还可以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混悬剂等非甾体抗炎药,帮助退热并缓解疼痛。需要注意的是,非甾体抗炎药的剂量有一个上限,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药物过量。

    在严重情况下,可以采用注射用氨基阿司匹林、赖氨酸阿司匹林或小剂量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小儿退热栓、消炎痛栓等肛门给药的药物也可以用于退热。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感冒发热期间,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适当饮用米粥、面食等清淡食物,避免食用高热量、高刺激性的食物。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在就诊时,应向医生详细说明病情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总之,感冒发热是常见的症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日常保养进行缓解。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嘱,注意用药安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尽快恢复健康。

  • 疫黄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中医治疗疫黄以清热解毒、化浊利湿为主。根据不同证候表现,可采取泄火、退黄、开窍、凉血等治疗方法。

    湿毒蕴阻型疫黄主要表现为发热、黄疸、乏力、纳呆等症状,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退黄为主,常用方剂如绵茵陈五苓散、甘露消毒丹等。

    热毒炽盛型疫黄表现为黄疸迅速加深、高热、呕吐等症状,治疗以清热解毒、泄火退黄为主,常用方剂如茵陈蒿汤、黄连解毒汤等。

    湿毒蒙蔽心包型疫黄表现为高热、烦躁、黄疸、神志不清等症状,治疗以清热化浊、解毒利湿为主,常用方剂如菖蒲郁金汤等。

    热毒内陷心包型疫黄表现为黄疸迅速加重、神昏谵语、大便秘结等症状,治疗以清热开窍、解毒退黄为主,常用方剂如犀角散等。

    血热妄行型疫黄表现为高热、黄疸、出血等症状,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退黄为主,常用方剂如犀角地黄汤等。

    除了中药治疗外,还可以采用五绝指针疗法、针灸等辅助治疗。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