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小孩出麻疹可以洗澡吗 ?

小孩出麻疹可以洗澡吗 ?
发表人:医联媒体

小孩出麻疹后一般是可以洗澡的,但要注意用温水洗澡、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传播等。

1.温水洗澡:小孩出麻疹后可以用温水洗澡,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水温,以免刺激皮肤和增加不适感。使用温和的肥皂或洗液轻轻清洁皮肤,洗澡后使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皮肤水分,避免搓擦或摩擦皮肤。

2.注意个人卫生:小孩出麻疹后注意个人卫生,比如频繁洗手,清洁指甲等,不触摸口鼻、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咳嗽和打喷嚏,以减少病毒的扩散。

3.避免感染传播:在洗澡期间尽量避免与健康人群密切接触,以减少麻疹的传播风险。出麻疹后暂时避免去公共场所,比如学校、幼儿园、购物中心等。暂时避免参加集体活动,比如聚会、户外游戏等,以减少传播风险。

孩子患有麻疹或其他疑问,建议咨询儿科医生了解具体注意事项,及时治疗和处理。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麻疹疾病介绍:
麻疹,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麻疹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极易在人群中通过飞沫传播;其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同时伴有皮疹;现阶段暂无特效药,但是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有效的预防。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手足口病和麻疹属于两种不同的传染性疾病,其区别主要在于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不同等。

    1.病因不同: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麻疹则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自限性疾病,传染性较强。

    2.症状不同:手足口病患者常有发热、乏力,手、足、口、臀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表现,如果病情进展快速,还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导致精神差、嗜睡、易惊、烦躁等不适。麻疹患者主要以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全身斑丘疹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糠麸样脱屑为特征。

    3.治疗方法不同:手足口病一旦确诊,需尽快进行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口腔有糜烂时进食流质食物,禁食刺激性的食物。可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重组人干扰素α、利巴韦林等。麻疹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果出现高热可以给予物理降温或退热剂治疗,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频繁或剧烈咳嗽患者,可适当使用镇咳剂或雾化吸入。

    不管是出现手足口病还是麻疹,都需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做好隔离措施,避免传染的出现。

  • 成人得麻疹一般不会有后遗症,但可出现一些并发症,比如中耳炎、喉炎、肺炎、心肌炎以及麻疹脑炎等,孕妇可出现早产情况。

    1.中耳炎:中耳炎是麻疹常见的并发症,这是病毒侵犯耳部导致,严重的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

    2.喉炎:麻疹患者通常会有轻度喉炎表现,如果并发细菌感染,可导致喉部组织水肿以及分泌物增多,会有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以及吸气性呼吸困难等表现,严重的可因喉梗阻窒息死亡。

    3.肺炎: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和细菌性以及病毒性或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有关。

    4.心肌炎:心肌炎也是患上麻疹后常见的并发症,轻者仅有心音低纯、心率增快和一过性心电图改变,严重的会有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5.早产:女性怀孕期间感染麻疹,可能会有早产以及自然流产和婴儿出生低体重的风险。

    成人得麻疹建议及时到医院就医,遵医嘱采用规范的治疗方案,以免延误病情,危害身体健康。

  • 大人出麻疹可通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等方法来解决。麻疹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受麻疹病毒感染引起。

    大人也可患上麻疹,而且大人患上麻疹后肝损坏发生率较高,胃肠道症状也比较多见,比如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通常也会有眼部疼痛的症状。

    成人荨麻疹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 一般治疗:患者平时要多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适宜,如果有畏光症状,室内光线需要柔和。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并且要富有营养,也要注意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同时要保持皮肤以及黏膜清洁。
    • 对症治疗:对于麻疹病毒至今还没有发现特异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以对症治疗为主。比如如果有高热现象,可根据情况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如果有频繁、剧烈的咳嗽,可以使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物治疗,但如果有痰,不建议镇咳。
    • 如果出现了继发性的细菌感染,比如肺炎,需要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大人出麻疹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以免延误病情。
  • 全身起小疙瘩很痒,考虑为荨麻疹、麻疹、湿疹等疾病导致,需要查明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处理。

    1.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风疙瘩,是由各种食物、药物或其他因素刺激导致的皮肤黏膜小血管暂时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而导致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团块隆起,伴明显瘙痒。可谨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同时外涂止痒药物缓解瘙痒,如炉甘石洗剂。

    2.麻疹:是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咳嗽、结膜炎以及皮肤斑丘疹,所以也会导致皮肤出现小疙瘩和瘙痒感。首先要注意进行隔离,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温度适宜。其次可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如高热可谨遵医嘱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进行退烧治疗;如出现喉炎,可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等糖皮质激素药物。

    3.湿疹:是因为各种炎症因子的刺激,导致患者皮肤出现各种皮损,进而导致全身起小疙瘩和瘙痒的症状。首先需要减少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搔抓等,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鱼虾和咖啡等。可谨遵医嘱,外涂糖皮质激素药膏进行治疗,如氢化可的松软膏、地塞米松乳膏等。

    此外,接触性皮炎、猩红热等,都可能会导致全身起小疙瘩和瘙痒的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鉴别诊断,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治疗。

  • 宝宝出麻疹不止是三个原因导致的,宝宝出麻疹的常见原因有病毒感染、免疫力不足、未接种疫苗、垂直传播、过敏反应等。

    1.病毒感染: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当宝宝接触到感染者的飞沫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时,病毒会进入宝宝体内并引发感染。

    2.免疫力不足:宝宝的免疫系统在出生后逐渐发育,免疫力相对较弱。如果宝宝的免疫力不足,就容易受到麻疹病毒的感染。

    3.未接种疫苗: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有效手段。如果宝宝未接种麻疹疫苗或未按时接种,就会增加患麻疹的风险。

    4.垂直传播:妈妈怀孕期间如果感染了麻疹,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宝宝在出生后患上麻疹。

    5.过敏反应:宝宝被虫咬或虫蛰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进而导致麻疹的出现。如果宝宝出现麻疹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由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 今天在网上无意之间看到一个问答,题目是血脂高在腿上会有什么表现,看到这个问题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伪命题,为什么这样说呢?

     


    1.为什么说依靠腿上的表现判断血脂是否偏高不靠谱呢?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高脂血症,但是他们大多是没有什么明显症状的,特别是在早期,很多人被查出高脂血症也是因为体检。在临床上诊断高脂血症并不是依靠临床表现,而是看抽血检查。如果一个人因为血脂偏高而在腿上有明显的症状,那必然是血脂使得下肢血管发生了病变,但是如果要达到这种程度,那在别的地方肯定也早已经有了提示。


    在之前血脂高的时候,被称之为高脂血症,但是后来发现这个称呼不太严谨。在人体内血脂主要有几大类型,即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前4个升高对人体是不利的。但是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对人是有好处的,因为这种血脂可以清理血管垃圾、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如果它的数值低于1mmol/L那就是对人不利的。


    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可以认为是高脂血症,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高密度脂蛋白是下降的,再用“高脂血症”这个词语就不能诠释血脂异常了。所以现在对于血脂有问题的情况,更多地是称之为“血脂异常”。


    临床上诊断血脂异常主要就是靠空腹抽血检查,一般认为如果总胆固醇大于等于6.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mmol/L,甘油三酯≥2.3mmol/L,高密度脂蛋白<1mmol/L就可以考虑血脂异常的诊断。

     


    2.血脂偏高太久也会在腿上有症状:


    大家可能之前都听过动脉粥样硬化这个必须吧,这个病变的基础就是动脉损伤+血脂偏高。引起动脉损伤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


    人体内有很多的血管,这些血管是分布全身的,既然分布这么广,那就很难避免有分叉、拐弯。当血液流动的时候,经过这些分叉和拐弯的地方,就会产生剪切力和冲击力,这可能会损伤血管。


    另外,别的还有很多因素也会损伤血管,比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喝酒等。血管损伤以后,就会有血脂沉积在血管上面,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就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动脉粥样硬化就如同水壶内壁附着的水垢。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会变得相对狭窄,只不过在早期的时候这些血管还能提供相对充足的血液。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血管就会变得越来狭窄,这个时候血管的供血能力下降,可造成相应部位的缺血缺氧。腿部缺血缺氧以后,就会出现局部的发凉、麻木、疼痛等症状。


    3.如何降低血脂呢?


    这个话题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但是里面确实有一些值得说道的东西。大多数人都知道控制血脂只需要做到清淡饮食、坚持运动、控制摄入的热量,长期坚持下来血脂必然能控制好,这种方式固然正确,但是现实中存在着部分朋友明明有比较好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身材,但是血脂依然超标。这个其实是和血脂高来源有很大的关系,血脂的来源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人体自身合成和食物中摄取,前者是血脂的最主要来源。


    对于那些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都控制不好血脂的朋友来说,可以口服降血脂药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高脂血症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衰老性疾病。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刚出生的时候,看着是水嫩水嫩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含水量是下降的,而体内脂肪的含量相对来说是增加的,所以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实血脂也有升高的趋势。


    虽然血脂最主要的来源是自身合成,但是也不能因此忽略了食物中摄取的脂肪。我们每天都需要吃很多饭,如果吃的太油腻,那血脂也会升高的。


    要想控制好血脂,体重的管理也很重要。人胖了以后,就容易出现血脂的代谢异常,所以减肥就很有必要。但是减肥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很多人虽然也尝试减肥,但是多以失败告终。如果自觉性不够,可以去专门的减肥机构,这些减肥机构的减肥方式相对来说是比较科学的。

  • 6月13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了第23周疫情情况,6月5日至11日北京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16969例,死亡5例。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和梅毒。好消息是报告发病数连续两周下降。

     

    这是自4月24日起,新冠病毒感染的报告发病数已连续7周居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数首位。

     

    从现在诸多的研究数据和流行现状来看,新冠没有季节性。随着人体抗体水平的降低,部分人群可能出现每年2-3次感染。

     

    每6个月或会出现一次感染周期

     

    6月7日,《自然》杂志(Nature)刊登了一篇关于新冠的研究。研究指出,每6个月或将出现一次感染周期,而滚动的感染浪潮会带来出现新变种的风险。

     

     

    “不幸的是,这种病毒的一个新现实是我们会反复感染,”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的流行病学家阿里·莫克达德(AliMokdad)说。“令人担心的是,这种病毒会产生一种新的变种,可以与目前的变种竞争,而且更加严重。”

     

    北京大学免疫学家曹云龙和他的团队发现,2022年12月的主要流行株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5和BF.7,诱导产生的抗体对XBB这类变异株能提供约四个月的保护。

     

    曹云龙在《自然》杂志旗下期刊《Nature Portfolio》刊文中介绍说,考虑到当前个体免疫背景的差异,如抗体水平等,这一波感染预计会持续几个月。今后的感染高峰会逐渐变得平缓,但每个周期会拉长。这是我们当前在美国等国家看到的趋势。曹云龙表示,美国民众依然在感染,只不过不再同时感染。“更平缓的感染曲线也能减轻医疗系统的压力。”


    感染人群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胡洋2023年5月刊文介绍,这两天门诊新冠病人仍然较多,各种病例同时出现,有年轻的轻症患者,有症状较重,但肺部未感染的中老年患者,也有进展成白肺的高危人群,三者比例最近发生了变化。

     

    最近轻症患者比例不再上升,中、重度感染的患者开始增多,比例也相应增高。有一部分去了发热门诊,还有一部分人撑着到门诊来看,做个CT发现新冠肺炎已经占了一大部分肺,再发展下去就可能形成白肺了。

     

    这部分病人多以高危人群多见,其中还有一部分人更为特殊,那就是上次感染并导致肺炎的患者,这部分人如果再次感染出现严重后果的概率比一般人大,这主要是因为上一次感染过的患者一般体内都有抗体,这一次不一定会感染,一旦再次阳性说明体内抗体不足,身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现白肺。

     

    到了6月初,明显新冠感染病例上升趋势没有那么急了,重症患者开始增多,这些病人有的是一感染就很重,有的是撑了几天逐渐加重,最后积在一起来看病,和上次的经验差不多,重症病人增多的时候,大部分该阳的人已经阳过一遍了,病毒流行将走下坡路。

     

    但这一次流行很难像上次一样结束得比较干脆,会持续有一些人被感染,这是由大家的免疫力不同,抗体下降的速度不同决定的。


    专家预判:未来的趋势是“梯次感染”

     

    未来新冠将会呈什么趋势发展?据澎湃新闻报道,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冠的毒力总体会慢慢减弱。“经过三年多的时间,病毒不停在变异,致病性和传染性增强的空间已经很有限了。在事实层面,过去三年,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有一种新的变异病毒广泛传播,但XBB自去年年底出现后,没有再出现大的变异。”

     

    “重复感染应该不会是常态,因为免疫屏障建立起来以后,病毒无法广泛传播。”卢洪洲说。他认为,新冠未来的趋势将是“梯次感染”,“免疫保护期具有个体差异,免疫保护期短的人会先感染,同时期其他的人则不会被感染。例如,100个人中,可能5%的人在感染3-4个月后再感染,10%的在感染5-6个月后再感染,此时之前的5%就不会再被感染了。所以不会形成聚集性病例,未来也不会形成一波又一波的疫情。”

     

    但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仍要继续。“所谓科技抗疫,就是要研发更加有效、长效的鼻喷疫苗,以及更加有效、长效的抗病毒药物,它们对于今后可能出现的变异病毒都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今后的研发方向是长效、通用的疫苗和药物,无论病毒怎么变,都可以发挥作用。”卢洪洲说。

     

    本文综合自:
    ①2023-06-13北京市卫健委《本周疫情(2023年6月5日至2023年6月11日)》
    ②Ye, Yvaine,China's rolling COVID waves could hit every six months — infecting millions,Nature(IF:43.1) Time:2023-06-07
    ③2023-06-12Nature Portfolio《新冠感染周期每六个月一次?专家研判中国疫情》
    ④2023-06-12呼吸科大夫胡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仍然较多,但感染人群发生变化,这些人该注意了》(胡洋)
    ⑤2023-06-14呼吸科大夫胡洋《国家疾控中心数据验证了我前期关于新冠的描述,高峰出现在5月下旬》(胡洋)
    ⑥2023-06-04澎湃新闻《“二阳”比例上升,新冠重复感染,专家:需第一时间使用抗病毒药物》
  • 又到了流感高发的季节,家长们的选择困难症也如期而至。哪怕科普看了一茬又一茬,具体到自家娃身上,依然还是那个解不开的纠结“打还是不打?”

     

     

    其实关于打不打流感疫苗这件事,家长之所以会犹豫再三,无非两个原因:一是不确定是不是真的有预防效果;二是担心疫苗的副作用。

     

    先来说说预防效果,这个可没人能拍着胸脯保证:打完彻底不会得流感。那是纯属瞎说。真要这样流感早就绝迹了不是么。由于流感病毒本身种类就多,每年流行的种类还会变化,并且往往是多种并存,所以本身就不可能防住所有流感病毒。

     

    但是呢,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FDA每年都会根据上一年的流行情况,预测当年可能会流行的4种流感病毒,因此每年的流感疫苗所针对的目标病毒类型都会有微调,以达到准确预防的目的。大家经常听到的“三价”、“四价”之分,指的就是疫苗对抗流感病毒的种类数,三价对抗三种,四价对抗四种,它们的防护效果都很好。

     

    有人会问那会不会预测有误呢?全部猜错的几率不大,毕竟事物是有发展规律的,而权威组织获取信息样本的途径,以及研究预测的方法都有保障,推测起来的准确度也更高。即使没有全猜对,那至少对猜中的部分病毒引发的流感,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一点防护没有强吧。

     

     

    至于疫苗带来的副作用,首先要肯定的是疫苗的安全性,能获准上市的疫苗,每款都必须经过一套极为严苛的流程,流程中的每一步,又有更多细致繁琐的规范操作要求和评价标准,以确保最终上市疫苗的安全有效性,所以家长们大可不必担心。

     

    而副作用是所有疫苗都可能出现的,并不只存在于流感疫苗。通常打完流感疫苗后不会有太多不适,偶尔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短暂发热、略感疲惫等症状,也都会很快好转。并且国内注射用流感疫苗,基本都是灭活疫苗,并不会导致很重的流感症状(如持续高热、浑身酸痛等)。

     

    和轻微的疫苗反应相比,流感属于重型感冒,感染后对宝宝造成严重后果的几率更高,危害更大,相比之下还是多防护一些才更明智。所以大家不必太过担心副作用,只要注意避免接种禁忌症就好。

  • 妈妈们聚在一起谈论的最多的是自家宝贝吃饭的话题,但孩子们都不爱吃饭。

     

    有个说法是孩子不爱吃饭,是因为缺锌了导致的,要赶紧给孩子补锌。

     

    说起补锌,和补钙一样,因为宣传深入人。当宝宝不想吃饭时,真就是缺锌吗?宝宝缺锌有什么症状?要怎么补锌?补锌需要注意些什么?

     

     

    不爱吃饭不能用来作为判断孩子缺锌的依据

     

    宝宝缺锌,确实不会好好吃饭,因为锌与唾液蛋白结合成味觉素,会使宝宝保持对食物正常的味觉,如果缺锌的话,会导致宝宝食欲下降。但是,导致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原因太多了,比如食材过于单一,食物不合宝宝胃口,就餐氛围不好,吃饭的时候干扰因素太多,或者饭前吃过太多零食,总是强迫宝宝吃饭等。所以说,缺锌会导致孩子食欲下降,但是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饭,不一定是缺锌导致的。

     

    缺锌了的宝宝有什么表现

     

    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饭,还需要结合其他表现来看是不是因为缺锌导致的。特别是出现以下症状时,急需要注意,妈妈可以带孩子去医院,请医生帮忙判断。

     

    1、头发枯黄、身材矮小;

     

    2、食欲差、厌食、挑食;

     

    3、舌苔厚、有地图舌、口腔溃疡 ;

     

    4、抵抗能力差、反复湿疹、呼吸道疾病感染、经常腹泻。

     

     

    怎么给宝宝补锌

     

    一般情况下,我建议通过食物给孩子补锌。母乳中的锌吸收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建议在宝宝出生后,最好能母乳喂养。除母乳外,含锌量比较丰富的食物有以下几种:

     

    海产品:生蚝、牡蛎、蚌肉、龙虾、蟹等。

     

    肉类:牛肉、猪肉、鸡肉等。

     

    坚果:腰果、杏仁、花生等(建议磨碎后再给宝宝食用,防止呛入气管引起窒息)。

     

    豆类:黄豆、豌豆、扁豆等。

     

    谷物:全谷物、强化早餐谷物等。

     

    乳制品:牛奶、奶酪等。

     

    当然,如果你的宝宝已经严重缺锌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锌。

     

    特别注意,补锌不可过量

     

    宝宝过量的补锌会导致锌中毒,引起呕吐、头痛、腹泻、抽搐等不良症状。还会影响铁的吸收,容易造成宝宝缺铁性贫血。从而导致宝宝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全身乏力,严重地影响了宝宝的身心健康。高锌还会影响钙和镁的代谢。​​​​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