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骨盆痛伴有腰痛是什么原因?

骨盆痛伴有腰痛是什么原因?
发表人:医联媒体

骨盆痛伴有腰痛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过度劳累、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等。

1.过度劳累:长期大量运动或者做重体力劳动,比如弯腰、搬重物以及不正确的姿势,可能会引起运动劳损性改变,从而会引起盆骨痛、腰疼。

2.骨质疏松:长期卧床或营养吸收不良等会诱发骨质疏松,引起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出现盆骨痛、腰疼的症状。3.腰椎间盘突出:这类情况可能会压迫神经根而导致局部的疼痛和麻木,会放射至骨盆和腰部区域。

此外,也可能是盆腔炎、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骶髂关节病变、肿瘤等引起的,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后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科 罗艳霞主任

    王小姐当上妈妈才三周,腰酸背痛就开始缠上她了,严重的时候都疼得弯不下腰来,可因为还得给宝宝喂奶,所以再疼也忍着不敢吃止痛药,后来实在是忍受不了了,便去医院做了个X线检查,令人惊讶的是,王小姐的骨盆全歪向了一边,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王小姐想起来,原来是有一天自己坐在床上转过身去抱孩子时,腰部闪了一下并发出“咯”的一声,可能就是这样造成了骨盆错位,从而导致了以后的腰酸背痛。医生先给王小姐用频谱仪,电脑中频等方法治疗,以达到舒筋活络,顺气止痛的作用,接着用手推拿,她的腰顿时轻松了,经过一个星期左右的治疗,王小姐感觉腰背酸痛的情况好了很多了。

    腰部疼痛是指腰部的一侧或两侧发生疼痛,产后腰痛是妈妈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早期主要表现为腰部发酸、无力、久坐及站后即两侧腰肌部酸痛,久坐起不来,运动后酸痛加重,卧床休息后症状可减轻,一般这种腰痛一个月左右可缓解或消失。倘若新妈妈产后腰痛未见减轻,反而加重,除有酸痛、无力等症状外,还有腰部固定部位的持续性疼痛,运动中及运动后疼痛加重,卧床休息亦不能缓解等的时候,则需警惕了。新妈妈产后腰痛,也是绝不容小觑的。

    新妈妈产后腰痛,到底有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1.内分泌的显著变化:孕妇在整个妊娠及生产期间,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经历了“过山车”的状态。在妊娠期间,激素水平可达正常水平的三倍以上,到了产后,激素水平下降,而机体组织对激素的需要量很大,这种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功能紊乱进而产生了疼痛,如产后容易出现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很多都是与这种内分泌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的。

    2.经历妊娠后一些生理变化未复原:由于孕期脊椎、骨关节的韧带松弛,骨肌肉韧带拉松、拉长,弹性下降,分娩后,盆腔内的组织不会很快地恢复到孕期的状态,子宫也未能完全复位,在一定时间内,连接骨盆的韧带松弛,腹部肌肉也变得软弱无力,这些部位的痛感反射到腰部就可能会引起腰部疼痛。

    3.孕期缺钙:妊娠期间母体为胎儿的发育提供钙、磷等营养成分,其中绝大多数的钙从母体骨组织中动员出来,如果孕期缺钙未能得到及时矫正,分娩后的妈妈就会消耗大量的钙质,再加上生完后坚持母乳喂养,使得妈妈体内的钙质流失加重,使新妈妈在产后的骨组织处于缺钙状态,从而容易引起关节酸痛。

    4.产妇体力消耗过大:产后产妇需要哺育婴儿,昼夜操劳,如果产后不注意休息使身体处于过度疲劳状态,经常弯腰照料宝宝,如给宝宝洗澡、穿衣服、换尿片等,都可导致腰肌劳损,诱发腰痛。

    5.喂养方式不当或产后束腰过紧:给宝宝哺乳的姿势不正确,经常采取不当或不放松的姿势给宝宝喂奶,如侧身、弯腰等姿势,另外,产后束腰过紧,使腰部肌肉总是处于不放松的状态中,也可能造成腰肌劳损而导致腰痛。

    6.其他:如产后过早地穿高跟鞋、低温侵袭等,都有可能会导致腰痛的发生。

    专家教你几招招架产后腰痛

    产后腰痛除了可以去医院请专业的医生帮忙处理外,也可以通过在家自己做好保健工作,来减轻这种产后腰痛的不适感。

    1.理疗:目前,医院的一些产后康复机构都有一些理疗可以缓解产后腰痛的不适感。如温热疗法与电脑中频结合治疗的综合应用,可达到活血散瘀、舒筋活络的效果,同时改善肌肉血液循环、组织代谢、止痛镇静及调整肌肉运动功能,对早期病例效果甚佳;应用微波或短波透热疗法可获得较大的热量,对改善深部肌肉血液循环及缓解肌肉痉挛极为有利;超声波疗法除有镇痛、促进局部血循环外,对于有硬结型的腰痛疗效也很好;另外通过推拿按摩可达到舒筋活络,活血散瘀,改善腰肌紧张,缓解腰肌痉挛,缓解疼痛。

    2.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或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做产后康复体操:孕期不要总是躺在床上,应在孕早期就坚持散步等适当的运动,或适当做一些预防腰痛的体操,以加强腰背部的柔韧度,使紧张的腰肌得以舒展,休息之余,可以双手掌揉摸腰背肌肉,同时扭动腰部,以达到舒筋活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腰痛的作用。但切忌过早踏步、走远路,避免提过重或举过高的物体等。

    3.充足的营养及睡眠,在饮食上要多摄入钙质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一些钙剂,恢复钙质平衡。同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睡觉时最好采取侧卧姿势,并经常更换卧床姿势,选择的床垫不宜太软。

    4.不要束腰太紧,注意腰部保暖,切忌太早穿高跟鞋:有些新妈妈产后为保持苗条身材而采取收紧束腰的方法,是不妥当的,因为束腰可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加重病情,腰痛的新妈妈平时要注意腰部的保暖,特别是天气变化时要及时添加衣物,以避免腰部疼痛。另外,产后要避免过早地穿高跟鞋。


  • 小肚子痛腰痛白带很多像鼻涕一样,有可能是排卵期、月经前期以及盆腔炎等因素引起。

    1.排卵期:女性在排卵期由于卵泡液破裂,会对盆腔组织产生刺激,会引起小肚子痛以及腰痛的症状,同时在排卵期由于雌激素分泌水平增高,所以会导致阴道内分泌物增多,引起白带量增多。

    2.月经前期:月经前期由于子宫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现象,所以会出现小肚子痛以及腰痛的症状,同时在排卵前期由于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水平达到高峰,也会导致白带增多的症状。

    3.盆腔炎:盆腔炎主要是由于感染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会导致盆腔组织出现充血水肿,分泌大量的炎性分泌物,从而出现小肚子痛以及腰痛的症状和白带分泌异常。出现以上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的病因,在此期间不要私自用药。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有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白天嗜睡、记忆力减退、晨起口干、夜尿次数增多等,由于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并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甚至出现夜间猝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和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有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或病变、上气道扩张肌张力异常、呼吸中枢调节功能异常这三方面。

     

    若患者存在全身性影响因素或疾病,如处于妊娠期、绝经和围绝经期,或有肥胖、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问题,可诱发本病。

     

    另外,遗传因素可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生几率增加2~4倍,饮酒、安眠药等因素可加重患者的病情。

     

    哪些人好发上呼吸道综合征?

     

    • 好发于中年男性肥胖或超重者;
    • 有此病家族史者;
    • 长期大量饮酒和(或)吸烟者;
    • 上气道解剖异常者。

     

    多因肥胖(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即体重指数大于28kg/m^2)、年龄(成年后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增加,女性绝经期后患病者增多)、长期大量饮酒、吸烟、高血压、上气道结构异常等诱因最终引起本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有典型的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日间嗜睡等症状。查体有咽腔狭窄、扁桃体肿大、悬雍垂粗大、腺样体增生等体征。每7小时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30次以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次/小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如何治疗?

     

    由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和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根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阻塞程度和全身状况的不同,采用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主要是解除睡眠呼吸暂停、纠正睡眠期低氧、改善睡眠结构、提高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降低相关合并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治愈,为终身疾病,需要终身间歇性治疗。

     

    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成人患者的首选和初始治疗手段,主要适合轻症患者但临床症状明显,合并或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或中重度患者,或经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者及手术前期治疗。

     

     

    手术治疗:目的在于减轻和消除气道阻塞,防止气道软组织塌陷。选择何种手术方法要根据气道阻塞部位、严重程度、是否有病态肥胖及全身情况来决定,常用的手术方法有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鼻腔手术、舌成形术、腭垂腭咽成形术、正颌外科等。

     

    其他治疗:包括体位治疗、口腔矫治器等。

  • 益生菌是指全部有益菌的总称,是具有正面效益的活性微生物,包含乳酸菌、酵母菌等等,其中又以乳酸菌佔了绝大多数。

     

     

    益生菌在肠道内可与致病菌竞争,藉此改善肠道菌丛的平衡。此外,也有助于调节免疫力,更被证实能抑制致癌物质、辅助调节血脂及血压。

     

    肠道好菌为什么会减少呢?

     

    老化及慢性疾病

    随著年龄增长,人体好菌的种类与数量都会减少,间接使免疫能力降低。而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病的发生,也与这些肠道微生物的变化有关。

     

    面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常见慢性病,我们除了服用药物控制,这些有益健康的益生菌,也可帮助人体自然愈合。

     

    西式化饮食

    高热量、高动物性脂肪、高糖份以及加工食品等等,这些都会改变正常的肠道菌丛,不利于肠胃好菌生长。

     

    服用抗生素

    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作用,并不会区分好菌或坏菌,这就会导致肠道内菌丛生态平衡被破坏打乱。如果想要服用抗生素的时候补充益生菌,可以询问自己的医师,给出合理的建议。

     

    挑选益生菌须知

     

    菌种越多不一定是越好

    有些菌种可能互相竞争或排斥,所以菌种的搭配也很重要。打个比方说B菌与LP菌在肠道产生的一些废物,恰巧是LGG菌所需要的食物,所以三者的配合能有益于易生菌定殖于肠道中。

     

    菌数以20亿~100亿较佳

    肠道能容纳的益生菌含量是有限的,过量的菌数可能会影响不同菌种间的作用,使其无法发挥功效。

     

    液态、粉状、固态如何选

    发育中儿童或青少年,可选择液态产品如优酪乳,因为其中含有乳制成分,在补充好菌的同事也能帮助吸收钙质,对于发育和生长也有帮助。

     

    对于一般保健食品,可选择胶囊或粉剂,对于使用上来说也有其便利性。

     

    益生菌是如何帮助人体健康的呢?

     

    人体肠道可视为一个小型生态,裡头不仅住了有益健康的好菌,也包括大量的坏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等。

     

    乳酸菌之所以能促进健康,那是因为他能够在我们的肠内产生一些乳酸,坏菌的特性使他无法在酸性环境来生存,所以说只要提高了肠道内的乳酸菌数量,就能够抑制坏菌,维持肠道生态平衡。

     

  • 你听过“卵磷脂”吗?许多人对它的印象可能来自于疏通乳腺,避免乳腺炎等好处,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实它跟心血管疾病也有所关联。但事实上,关于卵磷脂的研究仍有许多争议。那我们首先要认识什么是卵磷脂,对于乳腺的疏通也有好处?

     

    什么是卵磷脂呢?

    卵磷脂又称为磷脂胆碱(简称 PC),是一种磷脂质,1846 年从鸡蛋中发现,因此才得名“卵”磷脂。其成分包含磷酸、胆碱、脂肪酸、甘油、磷脂、糖脂与三酸甘油酯。

     

    卵磷脂广泛用作食品添加剂,乃至于药物。生活中很多的天然食材就含有卵磷脂,比如瘦肉、豆类、绿色的蔬菜、鸡蛋和动物的内脏,而一般用于制成营养补充品的卵磷脂,则大多来自于大豆或向日葵。

     

    在严格定义下,卵磷脂只单指 PC,但磷脂质底下还包含脑磷脂(简称 PE)、磷脂酰丝氨酸(简称 PS)等等不同种类的磷脂。在一般提及卵磷脂时,有时候会将包含 PC 以外的磷脂质一概而论,但本文主要针对 PC 作讨论。

    卵磷脂好处有哪些呢?

    血管清道夫——卵磷脂可助胆固醇代谢

     

    众所周知,胆固醇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关键罪魁祸首之一。在胆固醇的种类当中,低密度脂蛋白(简称 LDL)也就是俗称“坏胆固醇”的浓度过高,将加剧血管硬化、狭窄的状况,提高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卵磷脂就像乳化剂一样,帮助脂肪与血液混合,让胆固醇更容易代谢,血液黏稠度下降了,改善血栓或动脉粥状硬化的风险也会降低,故有“人体清道夫”之称。

    卵磷脂畅通乳腺待证实

    卵磷脂其实是母乳的成分之一,有很多的妈妈们可能听说过,卵磷脂可以对疏通乳腺有着很大帮助,也可以预防乳腺癌。这项说法来自加拿大的一位医师,他认为有乳腺阻塞的母亲们,通过摄取足够量的卵磷脂,可以提高乳汁内的不饱和脂肪,降低母乳黏性,以避免乳汁结块。

     

    的确,单从卵磷脂的乳化效果来看,应该是可以降低乳汁黏性的,但事实上,目前仍未有实验能够证明,卵磷脂能帮助畅通乳腺。

     

     

    所以妈妈们不要盲目的补充卵磷脂,除非医师建议,或者特殊情况以外。现在相信大家应该对于卵磷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了吧。

  • 体检报告上“结节”两个字,让不少人悬着心:

     

    医生说不用处理、定期体检,自己却总担心日后会癌变;医生说可以手术切除,又怕术后发现是良性的白挨一刀。

     

     

    一份吉林省长春市甲状腺疾病手术统计报告显示,9216例经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恶性肿瘤患者仅占10%。这说明,大家对结节还存在很多误区。

     

    《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权威专家,分析结节的成因,并告诉你该如何正确处理结节。

     

    受访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外一科主任医师   张晓军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尤长宣

     

    每个人或多或少有结节

     

    结节是指一类不同于正常组织的异常成团的身体组织,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

     

     

    结节“个头”有大有小,一般的直径都不超过3厘米;直径小于1厘米时,称为小结节;直径小于0.5厘米时,称为微小或细小结节。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尤长宣说:

     

    长结节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如果用细致的影像检查的话,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发现一些结节。结节可能藏匿于皮下、肺部、乳腺、甲状腺、前列腺等各部位。它们大多没有症状,有的因为体积小且在体内,患者平时可能看不到也摸不着,直到体检时才发现。以常见的肺结节来说,粗略统计我国可能有1.2亿肺结节患者,其中8000万患者都是小于0.8厘米的小结节。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外一科主任医师张晓军说:

     

    从中医角度来看,结节多与气结、血瘀有关。很多人工作压力大,情绪容易压抑,再加上熬夜、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导致人体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再加上血行不利,出现血瘀,导致结节。从现代医学来讲,只要是身体有细胞的过度增殖,都可能形成结节,但具体成因尚不明确,且诱发因素很多,如细菌感染、内分泌紊乱、局部有异物、空气污染、基因突变、电离辐射等。

     

    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和肺结节是检出率最高、最常见的三类结节。

     

    乳腺结节:不能算是一种真正的病,更多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如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等。乳腺结节的形成可能是乳房发生感染或损伤,或是内分泌紊乱、基因突变等刺激细胞增殖导致。

     

    甲状腺结节:多长在“喉结”下方、气管两旁的甲状腺内,可能与遗传、甲状腺囊肿、慢性炎症、高碘或缺碘、电离辐射等有关。

     

    肺结节:可能是由于吸入过多灰尘等物理刺激或肺部炎症等,导致肺细胞过度增殖,“抱团儿”堆积到一起,就形成了肺结节。

     

    一表看出结节是良性or恶性

     

    结节分良性和恶性,多数是良性的,可与人长期共存,不会对健康造成较大影响。

     

    尤长宣表示:诊疗发现的乳腺结节、甲状腺癌,95%以上都是良性的。张晓军说:“结节性质一般从诞生初期就决定了,良性结节恶变几率很小。”

     

     

    • 直径小于1厘米的结节,恶变几率非常微小,像常见的因炎症感染、异物入侵形成的结节,多数也不会癌变。

     

    • 恶性结节会不断变大,积攒越来越多突变基因,“进化”为癌。其实,发现恶性结节也算是件“好事”。因为恶性结节发展成癌可能要经过几年时间,早期发现它,可以给患者治疗留下缓冲期,在发生异变前切除结节,就能大大降低患癌风险。

     

     

    张晓军指出,推断结节的性质要通过触诊结合影像检查。乳腺结节要靠彩超、钼靶、核磁等检查;甲状腺结节要靠彩超、CT、造影检查;超过1厘米的肺结节要拍胸片,小于1厘米的要做CT及核磁检查。

     

    有恶性风险的结节,穿刺活检或通过切除结节后进行病理诊断才是确诊“金标准”。

     

    结节到底切不切?

     

    发现结节之后,应该怎么处理?

     

     

    良性结节

     

    对于良性结节,是否需要干预还没有定论。

     

    复查:初次发现结节后,2~3个月要复查一次,如果没有变化,时间可拉长到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

     

    切除:有的结节虽然是良性的,但它可能引起局部疼痛等症状,或是长在特殊部位,可能压迫周围正常组织、造成危害的,要及时干预,在医生诊断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比如,有的肺结节伴随炎症感染,可能引起咳嗽胸闷,需进行对症治疗;有的甲状腺结节会压迫气管和腺体,诱发咳嗽、甲亢或甲减等,需进行切除。

     

    恶性结节

     

    发现恶性结节后,需根据医生建议及时清除。

     

    处理误区

     

    尤长宣强调,在处理结节上,不少患者还有误区。

     

    • 有的患者误认为切了结节能防癌,就不顾结节是良性,要求赶紧切掉,这样贸然手术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创伤。

     

    • 还有的患者发现结节后,盲目采取按摩推拿、局部针刺、热疗、服用保健品等方式治疗,结果越按越坏。尽早就医,听取医生建议才是最佳处理方法。

     

    专家给你4个“散结”建议

     

    张晓军说,结节有一定的性别“偏好”,比如女性激素周期变化明显,是乳腺结节和甲状腺结节的高发人群,而男性更容易有吸烟等不良习惯,是肺结节高发人群。

     

     

    专家还给出以下几个防治结节的建议。

     

    1.心情要舒畅

     

    结节作为一种“结症”,对女性影响大。建议日常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态平和,多与亲友倾诉,以免 “积郁成结”。

     

    2.饮食要均衡

     

    结节更青睐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饮食不规律、吃得太油腻等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因此要保持饮食均衡,戒烟酒,多运动。

     

    3.试试中药

     

    目前没有明确有效的西药可治疗结节,普遍认为定期观察即可。但传统医学中,一些中药发挥缓解或治疗作用。

     

    • 常用中成药有逍遥丸、小金丸、消瘰(luǒ)丸、夏枯草片、大黄蛰虫丸等。

     

    • 汤剂方面,肺结节可服用“射干麻黄汤”,由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大枣、半夏、五味子组成。

     

    服用中药前,一定要咨询中医。

     


    4.饮食散结

     

    玫瑰蚕豆花茶有助疏肝理气,可对甲状腺结节和乳腺结节起预防作用。凉拌海蜇皮能消肿降压、软坚化痰。

     

    总体上,结节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龄者、有家族病史者、饮食作息不规律者、长期情绪不良者等都是高危人群,每年要坚持定期体检,尽早发现。▲

     


    本文作者:水欣   本文编辑:任琳贤 张杰

  • 肠梗阻是一种疾病,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就称为肠梗阻。这是外科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虽然梗阻会引起严重的全身反应,但只要及时诊断、积极治疗,肠梗阻大多能够完全治愈。

     

    有以下症状要警惕

     

    绞痛

     

    阵发性绞痛,疼痛多在腹中部,也可偏于梗阻所在的部位。腹痛发作时伴有肠鸣,自觉有“气块”在腹中窜动,并受阻于某一部位。有时光看腹部表面就能看到腊肠样的肠子形状和肠蠕动的波形。

     

    呕吐

     

    在肠梗阻的早期,病人会反射性呕吐,吃口饭或喝口水都会吐。如果呕吐出现得早、频繁,那么可能是高位肠梗阻。反之,如果出现得晚,吐得少,吐出的东西还像粪便,那么则可能是低位肠梗阻。

     

    腹胀

     

    梗阻发生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腹胀,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低位肠梗阻及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显著,遍及全腹。如果腹部隆起不均匀对称,则是肠扭转等闭袢性肠梗阻的特点。

     

     

    没有排气排便

     

    完全性肠梗阻发生后,病人多数没有排气排便;但梗阻早期,尤其是高位肠梗阻,可因梗阻以下肠内尚存的粪便和气体,仍可自行或在灌肠后排出。

     

    老年人由于全身各脏器的退行性改变,肠道功能低下,肠道的消化、吸收、分泌、顺逆蠕动等功能易出现紊乱。一般成年男性能消化的生活食物,在老年人的胃肠道内可能不易被消化。

     

    这些未完全消化的团块成年男性可顺利排出,老年人则可能排不出,因而堵塞肠腔,导致肠梗阻。老年人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加之肠蠕动无力,常有习惯性便秘,生活食物残渣聚集成秘结的粪块也可引起肠梗阻。此外,老年人如伴其他疾病病毒,使胃肠道的分泌蠕动进一步降低,也是诱发生活食物性肠梗阻的因素。

     

    肠梗阻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机械性肠梗阻;二是动力性肠梗阻;三是血管性肠梗阻。急性肠梗阻90%以上都是属于机械性肠梗阻,多由过量饮食、消化不良而引起,其典型症状是腹部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肛门停止排气(即不能放屁)等。

     

    暴饮暴食,肠道功能紊乱是引起肠梗阻的诱因,所以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丰富易消化,少量多餐,不要吃刺激性较强的食物,这样可以减少肠梗阻的发生。

     

     

    老年人要特别注意,不要过量食用过多的花生、瓜子,空腹吃大量的柿子、杨梅、山楂等这些导致肠梗阻的食物。对于曾发生过肠梗阻或有腹部手术史的人,尤其要加强预防,如果平时肠胃功能不良,可适当采取中医药治疗,以调理肠胃。

     

    中年人在饱食后勿做剧烈运动,以防止肠扭转的发生。日常还需注意饮食卫生,不洁饮食不仅会引起急性胃肠炎,也会引起肠梗阻。如急性胃肠炎严重时,反复腹泻会造成“麻痹性肠梗阻”。

  • 心脏下方隐隐作痛有可能是生理性导致的,通常休息片刻即可缓解,但也有可能是外伤或骨折、胃食管反流病、胃炎等疾病等病理性因素导致的,一般可以采取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生理性因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局部软组织损伤也可能导致心脏下方隐隐作痛,通常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长时间站立等,休息片刻即可自行缓解。

    2.病理性因素:(1)外伤或骨折:如果您的疼痛是由外伤或骨折引起的,应尽快就医,进行伤口处理和骨折固定。同时,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和避免剧烈运动,以促进身体的恢复。(2)胃食管反流病、胃炎等疾病: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心脏下方隐隐作痛,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需要避免高脂、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胃炎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疼痛症状较轻时也可采取热敷或冷敷缓解疼痛,如果是由于局部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可以尝试一些物理治疗方法,如按摩、针灸、理疗等,如果疼痛症状加重,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缓解疼痛。总之,心脏下方隐隐作痛的原因有很多种,在排除生理性原因后,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

  • 肝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可以帮助把体内多余的垃圾和毒素排出体内,并且“肝藏血”,可以保证我们气血的正常运行。

     

    若平时不注意保护肝脏健康,如经常熬夜,暴饮暴食,缺乏锻炼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就会使肝脏受损,使肝脏功能下降。

     

    而这其中,对肝伤害很的,还有我们的饮食习惯,由于我们父母节俭的生活作风,有很多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都会在无形中伤害我们的肝脏,劝你尽快戒掉。

     

     

    在日常生活中,这3种食物,是伤肝的最大“祸根”,很多人却当宝。


    1、含亚硝酸盐的食品

     

    亚硝酸盐会在胃中合成亚硝胺,可能成为一种化学致癌物,而发生肝癌,比如泡菜咸鱼,还是尽量少吃。其中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的3种食物,包括:刚做的腌菜、冷菜、久煮火锅汤等。

     

    2、高糖分食物

     

    高糖食品易将糖转化成脂肪储藏在肝脏内,从而诱发脂肪肝。因此,像巧克力蛋糕这样的甜品,千万别吃太多。

     

    3、霉变的食物

     

    研究发现,像花生、玉米这样的发霉食品,会产生一种叫做黄曲霉毒素的物质,对肝 的伤害非常大。它的毒性可导致肝细胞坏死,甚至导致或诱发肝癌,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

     

    肝开始受损时,早起会有5种表现,若1个不占,说明肝还健康


    1、晨起异常疲倦乏力

     

    肝一旦受损,会使身体出现新陈代谢异常,导致其他脏腑的功能紊乱,从而使人全身乏力、精疲力竭,且久久不能恢复。那很可能是你的肝脏出了问题,导致肝功能下降。

     

    2、晨起尿液黄如茶色

     

    若早晨起来尿呈黄茶色,色泽较深,且饮后亦无缓解,则应当心,可能是肝脏受损,肝功能减退。

     

    3、晨起眼睛干涩发红,眼屎多

     

    如果早晨起来眼睛干涩发红,而且眼屎比较多,通常是肝火旺盛的表现,肝火旺盛会进一步影响肝脏功能,导致肝出问题,一定要及时调理。

     

    4、晨起口干、口臭、口苦

     

    如果并没有什么口腔问题,但早起依然会口干、口臭,一定不可大意,这可能是肝功能下降所导致的,是毒素堆积在身体的表现,需要你及时养肝,避免症状加重。

     

    5、早上牙龈经常出血

     

    如果肝功能下降,肝脏受损,自然会导致肝脏的凝血功能下降,使凝血机制失调,便会出现早期刷牙,牙龈易出血。

     

    肝受损不重视,到肝癌到底有多远?


    其实,许多慢性疾病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很严重,往往不会引起我们的重视,肝癌也是如此,但肝癌的发展阶段中,肝受损是最初的信号之一。

     

    多数肝癌患者都是由于不良习惯引发肝受损,由乙肝—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癌三部曲,肝癌患者常在前期就有食欲不良、经常疲惫、腹胀恶心等病症。

     

    而很多人都是放任不管,当出现肝区疼痛的时候,肝脏损伤比较严重了,说明病情发展到一定地步了,甚至有可能是肝癌的发生,因此,养肝刻不容缓。

     

    养肝就是养命,养肝护肝:谨记“少做2事,多喝1水


    1、少熬夜

     

    若长时间熬夜,会失去肝脏自我修复的最佳时间。这样就会损害肝脏,会降低肝脏的功能,会使体内的毒素积聚,使身体状况恶化,皮肤状况恶化等等。

     

    2、控制体重,常运动

     

    如果体重过重,身体就会变胖,对肝脏造成不小的负担,体内脂肪堆积在肝脏,就新合成呢个脂肪肝,若不经常运动,会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

     

     

    3、多喝养肝茶

     

    日常养肝,喝水其实是最佳的选择,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养肝效果的食物,放在水中冲泡后饮用,也就是食疗养肝,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养肝效果好,没有毒副作用。

     

    建议准备:金银花、决明子、枸杞、桂花、牛蒡根、菊花,科学配比,开水冲泡5分钟,每天喝一杯,清肝明目、降低血压、排出肝毒,肝轻松了:睡眠好了、皮肤干净了,浑身轻松,寿命也会延长!

     

  • 作者:王守忠

    人是用鼻子呼吸的,如果长期鼻子堵塞又或者是呼吸系统障碍,那就需要人们下意识用嘴巴呼吸来维持氧气吸入。而老年人如果出现用口呼吸的情况,那就要根据老人本身的身体状态进行分析,确定老人的生命体征是否受到影响。如果老人已经快要撑不住担心,开始用嘴呼吸,那确实可以开始担忧老人能活几天。但是如果老人只是身体出现异常而引起的用嘴呼吸情况,那担心老人能活多久,就没有必要了。所以,本文就为大家分析引起老人用嘴呼吸的原因,让大家更了解老人的身体状态。

    1、老年人生命体征逐渐衰弱,身体各项功能进入衰竭期,生命体征减弱,那在出现的各种状态下,证明老人已经撑不了多久的话。这时候老人就需要通过用嘴大口吸气来维持人体供氧。那根据这种情况,老人状态不佳,能坚持的时间可能不长了。

    2、如果老人身体没有异常,那么还不需要过于担心老人能活多久,因为引起老人出现用嘴呼吸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由于老人年纪衰老,那就会出现年老的身体症状,导致肌肉松弛,身体功能老虎。所以,这就容易让老人存在呼吸道容易被阻碍,导致鼻腔吸入氧气不足,不能顺畅呼吸的情况。所以老人只好张嘴吸气呼吸了,这不是一种病症。

    3、引起老人用嘴呼吸还有可能是由于老年人患上了一些流行性鼻腔疾病导致的,比如说老人患上鼻炎、感冒、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等等疾病。那在这些病情因素影响下,老年人就很容易出现鼻塞导致呼吸不通畅症状,所以也需要老人用嘴呼吸。

    引起老人用嘴呼吸,可能是身体功能衰竭,快到生命终点而引起的症状,但是也有可能只是患上某些疾病引发呼吸不畅症状而导致的,所以,如果发现老人开始用嘴呼吸,那么切忌胡思乱想,最重要的还是要确诊老人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这样才能跟好把握老人的健康状态。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