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电子污染,孩子健康的杀手

电子污染,孩子健康的杀手
发表人:主任医师吴友贵

晨晨又来了,刚进门,冲着墙角就喊:吴爷爷好!奶奶在后面哈哈的笑:吴爷爷在哪儿呢?此时我并不在那个墙角,原来晨晨捧着手记玩游戏呢,眼睛根本没空抬起来。

我立刻批评奶奶:别笑,游戏,小孩是绝对不可以碰的!你有没有注意到孩子有了手机,什么事都不管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谁跟他说话他应着你的?晨晨可能还喜欢看电视,一看就是半天,是吗?

是的,奶奶说,有时候要做事,就把电视打开来,让他看看,省得来烦我。

你知道这样,对孩子有怎样危害吗?孩子活在虚拟世界里,或满脑子的童话世界,现实生活就不再有吸引力,不再爱与家人交流。你觉得孩子以后的情商会高吗?你觉得孩子以后的社会适应力会高吗?一旦成瘾,孩子上学的成绩会好吗?

奶奶说:“是啊,听你这么一说,以后要让他少玩了。”

我告诉奶奶,晨晨着几个月老是生病,反复呼吸道感染,跟喜欢玩游戏、看电视是有关系的。

奶奶惊讶的望着我:为什么?

我告诉奶奶。电子污染对孩子的危害比成人大的多。

首先孩子坐在那儿一动不动的,保持一个姿势,对颈椎、腰、肩、上肢各关节有害;

第二,宅在家中,缺少户外阳光照射,影响了孩子某些营养的吸收,如维生素D的摄入;

第三,眼疲劳;

第四,不良信息导致人生观偏差,刺激镜头又使孩子多梦,影响孩子的正常睡眠;

第五,呼吸道易感染。

那晨晨经常生肺炎、支气管炎,跟看电视、打游戏有关吗?

当然。我们知道,眼睛产生视觉,有一种成分最重要,那就是维生素A,它能够维持正常视觉功能,维持骨骼正常生长发育,促进生长与生殖,更是一种营养增补剂,能防止皮肤粗糙。大家都知道维生素A缺乏会引起夜盲症和皮肤粗糙,但对于它其他方面的影响没注意,特别是其维护上皮组织细胞的健康和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功能对呼吸道感染意义重大,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是否健康成为人体是否能够成功阻止感染的首要和最大的屏障。人体内的维生素A多从食物中摄取,其含量是相对稳定的。用眼过度,维生素A消耗过多,作为支气管粘膜重要支撑物的维生素A的量减少,势必会引起支气管粘膜完整性下降,从而导致病原体易侵入而发生感染,如不改变此种状况又不补充维生素A,必然产生反复呼吸道感染。

我给晨晨查了下血维生素A含量,结果只有正常值的一半不到。奶奶服了,将晨晨手机没收,电脑游戏不玩,电视每天看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控制感染,补充维生素A。

一个月后,一个新的晨晨又一次来到我的诊室,这一次是特地来给我报喜的!

晨晨眼睛一直望着我:吴爷爷好。和乖乖的晨晨聊了十几分钟,听说他当上了大班班长,忍不住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黄芪是一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中药材,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将它拿来泡水喝,这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养生的作用。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增强,黄芪的用量逐渐增大,以至于到了每年的春秋季节,就会有大量的人开始采挖黄芪,因为春秋时节是采挖黄芪的最佳季节,但若是采用不合理的采挖方式,就会导致野生黄芪数量骤减,目前,它已经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在平日里,一些喝过黄芪水的朋友会感觉到自己越来越瘦,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家不必过于担心,这主要是因为黄芪水具有利尿解毒的作用,若是在服用黄芪水期间,感觉到体重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那么有可能是黄芪水在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毒素与垃圾。对于具有减肥需求的朋友来说,建议不要采用喝黄芪水的方式来减肥,因为长期饮用可能导致身体暴瘦,这对身体健康反而是不利的。

     

     

    黄芪水虽然具有一定的养生功效,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宜饮用的,一般来说,生活中有3类人不适合饮用黄芪水。

     

    黄芪具有温补效果,因此更适合体内寒湿较重的朋友饮用,对于体内火气比较旺盛的群体来说,若是经常大量饮用黄芪水,就可能导致身体出现喉咙干涩、咽喉肿痛等情况。

     

     

    虽然黄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体中的元气、增强身体免疫力,但当我们出现感冒或发烧的现象时,就会导致身体呈现出比较虚弱的状态,此时若是贸然饮用黄芪水,极有可能导致身体的负担加重,这对疾病的控制是不利的。在这里建议大家等感冒或发烧痊愈后再饮用黄芪水,这能够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达到养生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过敏原是不一样的,对于过敏体质的朋友来说,需要慎重饮用黄芪水,因为一旦对黄芪这种物质过敏,就会导致身体表现出一些不良症状,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威胁身体健康。

     

     

    同时,大家在饮用黄芪水的过程中,还要了解它的副作用,一般来说,若是经常使用黄芪泡水喝,就可能导致身体出现心烦意乱、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症状,大家在饮用黄芪水的过程当中,若是发现身体出现了上述症状,一定要立即停止饮用,以免身体受到更加严重的伤害。

     

    同时,大家也不能过于依赖黄芪水,因为它并不是万能的,当我们感觉到身体出现不适时,应该立即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而非饮用黄芪水。

  • 维生素B是我们人体最容易缺乏的维生素之一,也是能帮助我们身体能量代谢的重要营养素,缺乏维生素B可能是我们萎靡不振,影响日常的生活,还可能提高患病风险。那么B族维生素这么多,我到底该补充哪一个呢?下面就来看看B族维生素都有哪些成员吧。

     

    维生素B1——硫胺素

    它是负责糖类能量代谢的一员重要角色,缺乏了维生素B1就会导致糖类无法正常代谢,会引起疲劳、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下肢水肿、便秘等一系列问题。

     

    维他命B1可以从全麦类中获得,像是糙米、大麦、燕麦、玉米、小米、荞麦、小麦片、紫米等。全麦类就是未经脱壳处理的麦类,也就是保留了麦皮、胚芽和胚乳的麦物,一般我们吃的白米是经过加工把稻麦脱壳,糠层和胚芽都碾除,所以营养素只剩下淀粉为主。

     

    另外猪肉也富含维他命B1,可以适量补充。

    维生素——核糖黄素

    维生素B2是我们最常见的一个维生素了,它是维持身体机能、促进正常生长的重要物质,此外还可以帮助维持红血求与血红素的维持。如果平时不注意补充,容易造成口角炎、嘴唇干裂、鼻翼两侧有白色的油脂分泌物等。不过维生素B2的补充来源还是挺多的,比如奶类、乳制品、瘦肉(红肉)、动物肝脏、鸡蛋、坚果等等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平时烹饪时,微波炉和太阳光照射都容易破坏维生素B2,所以如果需要补充请尽量避免这两项。

    维生素B3——烟酸素

    烟酸素的功能其实也是维持身体中正常的代谢、维持消化道与皮肤的健康,缺乏了它容易感觉到疲惫、舌头发炎、晚上失眠等症状,最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引起癞皮病。食物来源是动物肝脏、牛肉、猪肉、鸡肉、还有奶制品,糙米、胚芽米、酵母菌、香菇、紫菜等,也可以摄入总够量的蛋白质由人体自然合成烟酸素。

     

     

    好了这几个就是我们日常中比较常见的三种B族维生素了,当然B族维生素可不止这几种,还有好多需要我们了解,所以我们要补充的时候尽量找一些三种维生素都有的食物来统一补充,这样既省时又省力。

  • 夜间的黑暗环境往往可以让人更快进入睡眠状态,所以晚上睡觉大家都会把灯关掉。但是有的人却更习惯在黑夜中点一盏灯,就着灯火入眠。

     

    我们尊重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但是夜间把灯打开了睡觉真的对身体好吗?会不会影响到睡觉的质量而产生一些其他的后果呢?

      

     

    其实是会的!


    首先,开灯睡觉可能会带来身体免疫力的下降。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人在黑暗中会主动分泌出一种褪黑激素,它与人体的免疫力有着很大的关系,并且只会在黑夜中产生。如果晚上睡觉的时候身旁亮着一盏灯,就会影响到这类激素的分泌,长期下去就会导致身体免疫力的相对下降。

     

    其次,开灯睡觉对睡眠质量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因为灯光的原因,人不仅很难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还会很容易被惊醒。长期下去就会导致身体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引起进一步的失眠或者其它的问题。

     

     

    开灯睡觉对于孩子的影响其实是最大的。孩子在小时候往往会比较怕黑,有的父母可能会因为心疼孩子而为孩子留灯,其实这样是错误的。

     

    开灯睡觉对孩子的主要影响在视力。对于年纪很小的儿童来说,视网膜、眼睑都还没有发育完全,尽管睡觉闭上眼睛,但是夜间的灯光还是会透过薄薄的眼睑进入眼内,这样眼睛其实一直能感觉到光源,无法得到休息和放松,严重地还会直接影响到视网膜,导致视力下降甚至是其它眼部疾病。

     

     

    除了影响到视力,上面所说的褪黑激素分泌、睡眠质量的影响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长期开灯睡觉可能会带来孩子的免疫力不高、长不高,甚至是性早熟等。

     

    最新的研究还提出了开灯睡觉有可能会造成肥胖。这是因为睡眠环境中,如果光线过于明亮,会使人昼夜节律被打乱,导致一种负责体重调节和糖脂代谢的激素分泌减少,进而就会带来肥胖的出现。

     

    诸如上面所说,开灯睡觉其实带给人的不是安全感,更多的是健康的隐患。而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开灯就会睡不着,这也可能是对外界十分敏感,一点的光和声响都会影响到睡眠的状态,这样其实也是一种不好的休息状态,会容易在睡着后被惊醒和打扰,从而带来睡眠质量的减低。

     

    一直以为夜间睡觉开关灯是一个哲学生活问题,没想到却是一个科学健康问题,开灯睡觉的危害,你get到了吗?

  • 人的双眼就像两台高清摄像头,在你睁眼期间的每分每秒,都在持续运行、捕捉图像。

     

    但你可能不知道,双眼并非总是同时工作,其中一只眼睛承担了主要的视觉任务,而另一只则在悄悄“偷懒”……

     

     

    怎样判断你的“常用眼”?哪些行为会伤害它?《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护眼的科学姿势。

     

    受访专家

    黑龙江省医院眼科主任 韩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周强

     

    有一只眼睛在悄悄“摸鱼”

     

    正如我们的手有“左右撇子”之分,双眼也有“主视眼”和“辅视眼”之分。即使是双眼平视物体,两只眼睛发挥的作用也不平均。

     

    你的某只眼睛获得的图像在定位过程中更快、优先级更高,而另一只眼睛则总在“摸鱼”,处于辅助状态去配合运动,主导的那只眼睛就是主视眼。

     

     

    主视眼也叫优势眼,它的分辨率更高,看到的东西会被大脑优先接受;辅视眼主要用于观察背景,色彩敏感度高。

     

    大脑习惯性利用主视眼的成像来分析和定位物体,由于运动多,获得的补给也多,主视眼往往发育的比副眼好。

     

    如果把主视眼看成高清主摄,辅视眼就是广角加景深;它们的形成可能与基因或者幼年时期的行为习惯有关。

     

    你的主视眼是左眼还是右眼?

     

    到底是哪只眼在努力工作,哪只眼在悄悄“摸鱼”?

     

    除了去医院或是正规的眼镜店验光外,也可以试试简单的初步识别。

     

     

    双手张开并靠近,用虎口形成一个三角形或圆形的空隙。

     

    寻找目标物体,可以是一支笔,也可以是一台电脑;身体正对目标,双眼正视该物体。

     

    将目标物体置于双手空隙正中间,然后交替闭上左右眼,观察各眼对于目标物体的位移情况:

     

    如果目标物体位移小,这时候睁着的这只眼就是主视眼;若位移大,睁着的这只眼则为辅视眼。

     

    !确认主视眼的意义

    有些人配完眼镜可能会出现头晕、眼痛等情况,可能就是辅视眼占据了主导位置导致的。

     

    所以在进行专业的验光,对视力进行矫正调整时,要尽量保证主视眼的调整足够准确。

     

    屈光手术的原理同配镜矫正视力,在手术设计时也应遵循上述配镜原则,让术后主视眼的视力水平不低于非主视眼。

     

    另外,在一些对瞄准精度有较高要求的运动里(射箭,射击等),确定好主视眼并采用主视眼瞄准也很重要。

     

    这些习惯正在悄悄伤害眼睛

     

    主视眼的工作量繁重,如果不好好保护,一些坏习惯会让眼睛越来越累,度数一涨再涨。

     

    总是紧盯屏幕

     

    长时间面对电脑和手机等各类屏幕,眨眼的频率也会自然下降,减少到每分钟4~6次。

     

    人看屏幕时长时间保持一定焦距,会诱发视疲劳问题,常见症状为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眼及眼眶周围疼痛、视物模糊、眼睛干涩、流泪等。

     

    喜欢“高亮度”

     

    强光刺激下,瞳孔会保护性缩小,引起瞳孔扩约肌痉挛,出现眼胀痛和头昏头痛。瞳孔缩小还会引起晶状体变凸,聚光加强,导致近视度数快速加深。

     

     

    看电视不开背景灯、在黑暗中看手机,这种亮暗对比过于强烈,也会引起瞳孔括约肌痉挛、视疲劳等问题,促使近视形成。

     

    视物姿势不对

     

    很多人每天晚上的“固定姿势”:侧躺着看手机,就可能引起两眼的视力不同,甚至造成屈光参差。

     

    总是近距离视物再加姿势不对,就会让双眼的调节能力越来越差。

     

    随时随地都要护眼

     

    维护视力不能只着重于主视眼,两只眼睛的保护一样重要。

     

     

    调整屏幕亮度

    建议手机、电脑、电视亮度开到60%就行,不要超过80%。

     

    另外,所有屏幕都需要合适的背景光,家庭在使用投影仪设备时,要将亮度、对比度都调节到平衡状态,根据需要适当调暗背景光,但不能置于完全黑暗的情况下观看。

     

    打开护眼模式

    一般智能手机在“护眼模式”下,蓝光会减少30%~40%左右,对于减轻视疲劳有一定的作用。

     

    电子产品自带的护眼模式在防蓝光方面功能更全面、效果更显著。它通常是通过屏蔽蓝光(比如调节色温),调节屏幕亮度来护眼的。

     

    改变用眼习惯

    增加日常的眨眼频率,尤其是在看屏幕时;平日不要用手揉搓眼睛,睡前可对眼睛进行热敷。

     

    扩充户外活动时间

    户外活动对预防近视、缓解视疲劳有重要意义,适当锻炼,哪怕只是出去走走都能让眼睛得到放松。

     

    补充黄绿色食物

    胡萝卜、玉米、西红柿、西兰花等黄绿色食物,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叶黄素在人体内转变成玉米黄素,有助保护视力。

  • 不管是晚上补钙好还是早晨补钙好,最主要的是分开补!

     

    在临床上,经常有一些偏食、孕期女性或者快要绝经的妇女问及补钙的事宜,说早上补钙好还是晚上补钙好?

     

    那时候我就经常问她们你们一般怎么补,有的人说早上喝杯牛奶,晚上吃个钙片,也有的人选择晚上喝完牛奶后再吃一片钙片,其实这些都不是最好的补钙方式。

     

     

    那么,到底怎么补钙最好?喝牛奶晚上补钙好还是早上补钙好?

     

    首先,我们人体对于一次性钙的吸收是有限的!摄入的钙主要通过我们人体肠道来吸收的,正常情况下,当我们每天摄入钙量达到5 毫克/公斤体重时,这时候确实会随着钙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肠道吸收的钙离子呈直线上升;但是,一旦摄入钙量达到10毫克/公斤体重时,这时候人体的主动吸收已经达到饱和了,即使你补充再多的钙,也无法再吸收了!举个例子,你一次性摄入600mg的钙,实际上只有三分之一,即200mg才被我们人体所吸收,因此,一次性喝牛奶量要把握。

     

    其次,有很多人会对牛奶产生乳糖不耐受的,喝完以后容易拉肚子,这时候往往容易导致我们肠道菌群的紊乱,反而影响了我们钙的吸收,这时候可以改为酸牛奶进行补钙。

     

    最后,补钙最好的方式是分开补!因一次性补钙是有限的,但像孕晚期女性,要保持每天钙的摄入量达到900mg左右,这时候哪怕是晚上补钙的效果比早上要好,也多不了哪里去,一样是无法满足补钙需求的。

     

     

    这时候就一定要讲究方法,分开进行补钙,你可以选择早上服用钙片,晚上睡前喝牛奶方式进行补钙;也可以选择早上喝牛奶,两餐之间选择吃钙片,避开与食物中的钙吸收冲突的方式进行补钙。因为我们每天钙的来源,除了自己主动吃钙片,喝牛奶,在我们食物中也有含有很多钙的!主要把这三者错开,就可以尽最大的补充钙,减少钙的丢失!

     

    所以,早上喝牛奶补钙好还是晚上睡前喝牛奶补钙好,都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最好的,最主要的是要错开时机补,不要想着一次性补够,因为大家想想,这人就跟一个水桶一样,一次性装是有限的!

  • 比起身体疾病的痛苦,心理创伤就像慢性毒药,一步步吞噬掉整个人的精神健康。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48%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上人们的心理问题严重”。

     

    加拿大一项研究显示,心理健康的人寿命更长。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心理健康对人有多重要,并送你5个释放情绪的“心理急救包”。

     

    受访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 郭润峰

    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 王绍礼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郭瑞

     

    心理健康,寿命提升5个月

     

    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对提高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加拿大一项新研究表明,它也是延长寿命的重要因素。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研究人员对1.2万名18岁以上的参与者进行了18年的追踪调查,前后展开了9次访谈,并记录了死亡数据。

     

    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开始时心理健康状况非常好的人,比心理状况不佳的人,寿命平均长4.7个月。

     

    即使在排除了其他早亡风险因素如吸烟、酗酒、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癌症、慢性病等之后,那些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人18年后的全因死亡风险也高出了14%。

     

    发表在《身心研究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认为,心理健康状况好与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降低、炎症减少和心血管疾病指标改善有关。此外,心理健康的人更有可能食用富含营养的食物,坚持疾病治疗方案,保持牢固的社会关系,睡眠质量好,这些都有助于延长寿命。

     

    心理过劳的10个信号

     

    心理疲惫通常会有一些外在表现,以下10个信号,是心理不堪重负的警告,应该格外留意。

     

    周日晚上莫名失落

    “明天是周一,要上班了”“假期马上就要结束了”……一想到这些,不少人明显地开始陷入失落情绪,甚至睡不着觉。这种每到“将要上班”“马上考试”便发作的焦虑、恐惧,可能是身体“太累”的控诉。

     

    更易焦虑

    如果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焦虑,回到家中大声咒骂和宣泄甚至自残,这种情况最好去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如果放任不管,可能情况会越来越糟糕。

     

    躲在卫生间崩溃痛哭

    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想找个地方哭泣发泄,否则无法静下心。一想到烦恼等就想哭。

     

    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一醒来就开始难受,甚至呕吐,然后是头痛、剧烈颤抖、腹泻和一大堆可怕的症状,如胃痛、心悸。

     

     

    借酒消愁

    如果一个人工作生活压力大,回到家后常常会通过喝酒来缓解压力。

     

    疑神疑鬼

    总感觉其他同事在背后“搞小动作”,不尊重自己;怀疑别人拿走自己的东西;听不进别人的建议。还有胡思乱想,无法专注工作导致完不成任务。

     

    不想做家务

    回到家后根本不想动,更别提做家务,于是家务活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多,需要狠下心之后耗费大量精力去处理。

     

    没时间做喜欢的事

    大多数时间都在焦虑中度过。慢慢的,开始搁置所有爱好,甚至吃饭睡觉的时间都用来焦虑。

     

    工作中感觉孤独

    即使身边有同事或朋友,还是觉得十分孤独。

     

    讨厌曾经热爱的工作

    不知从何时起,工作时如履薄冰、如临战场,不少人开始痛苦挣扎。

     

    3类人是心理疾病高危人群

     

    生活节奏快、不善于表达、没有倾诉对象……很多人的心理问题就是这样积累的,以下3类人的心理健康更容易被严重透支。

     

    青少年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家庭迈进社会的过渡期。在身体、自我意识和人格迅速发展的同时,青少年面临多种危机,容易出现各种心理、情绪和行为问题。这一阶段的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好,很可能影响今后的发展。

     

    我国3.67亿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过渡到成年后,成年早期的犯罪、酒瘾、吸毒、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是普通人的5~10倍。

     

    女性

     

    一般来说,女性往往比男性心思细腻,容易想得多,因此烦恼也更多,尤其是感情用事、过度迁就、顾虑重重和过分依赖的女性。相较男性,她们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神经衰弱、癔病、更年期综合征及焦虑症。

     

    老年人

     

    到了老年期,器官开始老化,功能出现衰退,各种身体疾病陆续出现,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各种精神心理障碍,最常见的是老年期抑郁障碍,其他的还有老年期谵妄、痴呆、老年期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等。

     

    数据显示,在社区居住的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重型抑郁症患病率为1%~5%,70~85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群患病率增加一倍。

     

    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常出现于慢性身体疾病、认知损害和功能障碍之后,存在高自杀风险。

     

     

    5个“心理急救包”治愈坏心情

     

    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与负面情绪“狭路相逢”,尤其是焦虑、悲伤、嫉妒、孤独、愤怒这5种。总被这些情绪干扰,日积月累容易发展成心理问题,同时会牵连身体健康,从长远看会影响寿命长短。

     

    焦虑——规律生活

     

    在所有负面情绪中,焦虑最为常见、容易频发,几乎所有超出我们预期和控制范围的事情都会引发焦虑。

     

    短暂的焦虑让我们意识到身边有“威胁”,对人的生存发展有益,但若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且事无巨细都忧虑无比,就会耗尽身心资源,让人崩溃,出现躯体症状,如疼痛、气短、恶心、眩晕以及虚弱;常伴有肠胃不适如溃疡性结肠炎、消化不良、便秘;焦虑更是导致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建议:有焦虑倾向的人,要注意养成规律的工作、生活作息和习惯,尽量减少不确定性,给自己建立“安定感”。

     

    其中,高效、合理管理时间尤为重要,许多时候焦虑是因为时间所剩无几,但任务还未完成而带来的紧迫感、无力感,合理管理时间能帮人做到井井有条、从容不迫。

     

    另外,失误差错也会造成焦虑感。日常应减少冲动行为,或许能从源头上避免焦虑。当然,也要正确面对失误和失败,记住“失即是得,得亦是失”,不要过分为此抓狂。

     

    悲伤——大哭一场

     

    难过悲伤是所有负面情绪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丧失感”是悲痛的核心,失去财产、失去健康、失去恋情等,从我们生命中离去的种种,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激发我们内在的恐慌感。

     

    2013年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心伤”会引发肺部损伤,还会损害心脏健康。

     

    面对悲伤不懂宣泄,甚至强颜欢笑,这更会加重痛苦。“微笑型抑郁”就是例子,一些企业家、演艺名人、官员及某些精英人士,因社会角色需要,每天特别有精神,其实是把压力潜藏起来,表面快乐着,内心无比痛苦,时间久了,后果很严重。

     

     

    建议:感到悲伤痛苦时,不要憋在心底,寻找途径合理宣泄,比如可以痛哭一场。哭虽然不能解决具体问题,但有助于释放悲伤情绪,泪水会带走体内的压力激素,降低与压力相关的神经递质。

     

    嫉妒——找到目标

     

    过度嫉妒,会使人的心思陷入憎恨泥潭,导致思考力和辨别力下降,从而错过身边美好的事物。此外,嫉妒还可能导致抑郁焦虑;体内过量分泌的压力激素会使肝脏血流淤滞,使胆汁生成紊乱失衡,从而引起解毒功能障碍、免疫力下降、胆固醇水平升高、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消化不良等。

     

    一个人嫉妒什么,就意味他的自卑感在哪里,自尊心在哪里,同时意味着追求的目标在哪里。人生若有方向,就会把嫉妒的消极力量化为渴望和羡慕,让羡慕成为动力。

     

    建议: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和喜好、能力后确立目标,发挥长处,一步一步靠近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发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不再把精力放在无意义的攀比上。

     

    孤独——走出自我封闭

     

    对内,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内心;但对外,人是社会动物,必须要与他人产生联系才能保持生理、心理、人际健康。

     

    当一个人感到孤独时,大脑会分泌更多的压力激素皮质醇,这会引发抑郁,并对血压以及睡眠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建议:对害怕与人打交道的人来说,可以尝试多与家人、朋友通电话或见面,交流生活或情绪;也可以尝试参加行业交流或做公益活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能增强社交,找到自信和充实感。

     

    对于沉溺社交网络、“通讯录上很多人,能聊天的没几个”的人来说,要认识到网络的“弱关系”不能取代实实在在的交友,建立和维系感情,还需要在现实中落实,比如时不时约朋友走出去,聊一聊。

     

    愤怒——深呼吸

     

    愤怒是在感到受伤害、遭威胁、失意或失望时产生的一种强烈情绪,大多数情况下,愤怒对身心健康不利。

     

    据201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发怒2小时之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升高8.5倍。此外,愤怒还会减缓伤口愈合速度,诱发炎症,进而增大罹患糖尿病、关节炎和癌症的风险。

     

    对抗愤怒,关键是让激动的情绪“刹住车”。第一步是转身离开现场,第二步是采用深长的腹部呼吸。

     

    具体做法:找个舒服的姿势坐着或躺着,将双手轻轻放在腹部,通过鼻子缓慢吸气,感受空气进入气道一直到达肺部;这时腹部会慢慢鼓起,继续深深地吸气,直到无法吸入为止;保持这个吸气状态3~5秒,再慢慢地呼出气体。

     

    整个过程中,你可以想象肚子里有个气球:吸气时,气球逐渐膨胀,撑起腹部;呼气时,气球逐渐缩小,腹部慢慢放松。

     

    呼吸时要平稳而有规律,不要猛地吸一口气或一下子把气完全呼出。可以试着在吸气时心里默数1-2-3-4,呼气时也如此,有助于放慢呼吸的节奏。

     

    呼吸时记得放空大脑,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腹部和呼吸的节奏上。一旦走神了,要及时调整,让注意力重新回到一呼一吸上。

  • 很多朋友家里会自己制作些猪油,用途很广泛。猪油又叫大油,还称白油,可以调馅增香,可以加入面皮增加面皮的滋润度,可以粘合馅料,更是制作传统中式点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问题来了,这种自制的猪油保质期能多久?

     

     

    其实,猪油的保质期与众多因素有关!

     

    猪油加工工艺不同,保质期也不一样。例如加入维生素E,或者表面涂抹豆油,都能有效的延长猪油的保质期。因为维生素E是抗氧化剂,豆油也有抗氧化的作用。

     

    此外,容器密封性、温度和光照也是较为关键的因素。一般密封保存在四度冰箱中,保存时间会长一些。这种状态下,一般保质期半年。那么如果纯猪油,保质期该有多长时间呢?

     

     

    这里必须引入一个重要的概念!

     

    碘值!碘值指脂肪、脂肪油或其他类似物质100g,当充分卤化时所需的碘量(g)。碘值说明油中不饱和键的多少。碘值高,则不饱和键多,容易被氧化而引起油脂的酸败变质,多数植物油的碘值较高;碘值低,则不饱和键少,不易被氧化,就不容易引起油脂的酸败变质,多数陆地动物脂肪的碘值在80以下,常温时一般为固体。;海洋动物油脂的碘值在100以上。

     

    所以猪油能否酸败变质,主要看被氧化的时间。当然因为纯猪油碘值较低,这个氧化时间是相对比较漫长的!

     

    常见的动物油的碘值,大豆油 120-141,玉米油 103-128,花生油 87-106,棉籽油 99-113,棕榈油 44-58,椰子油 7.5-10.5 。常见的动物油的碘值,猪油 53-77,牛油 35-48,羊油 41.2,山羊油 33.5,纯家禽油脂 65。黄油脂肪的碘值为32。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猪油的碘值在动物油中算高的,但普遍低于植物油。任何食物的腐坏变质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明显闻到油中有味道,则不可再食用。从生活常识考虑,超市购买的一桶植物油,保质期一般18个月,但开封后正常可保存3~6个月。所以纯猪油密封避光保存应该在三年左右。

     

     

    Tips:案板,菜刀,锅等器具最好彻底清洗干净,这样保质期会更长一些。另外,放点盐可以延长保质期。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副主任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1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倡导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 一大早排队等体检,好不容易轮到了,如果医生说需要空腹,或是尿憋得不够,得继续喝水,你会不会很闹心?

     

    体检前不清楚某些注意事项,可能会白跑一趟,甚至让检查结果失真。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体检前要注意的那些事。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医师  吴齐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  姚海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博士  欧阳碧函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病科护师  王璐璐

     

    5类检查需要空腹

     

    “空腹”一般指8~14小时无热量摄入,比如吃主食、肉蛋、奶、水果等食物。如果上午检查,检查前一日建议18点吃晚餐,之后禁食,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做检查比较合适。

     

    至于能否喝水,要分情况看:

     

    • 完全不能喝水:胃肠镜检查需排空胃肠道,除了要做到“空腹”外,检查当日必须禁水。
    • 可以少喝点水:其他项目在检查当天可以喝一小杯水(大概200 毫升),最好在起床后饮用,但应限制含糖饮料。
    • 需要大量喝水:泌尿系超声、腹部妇科超声等检查,需要憋尿,一般需要大量喝水。

     

    临床上,需要空腹做的检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腹部超声、CT

     

    腹部的超声、CT、核磁要求空腹,是因为胆囊在充盈的状态下,才能清晰显示,进食后胆囊会出现萎缩、胆囊壁增厚,这会影响检查结果。

     

    腹部超声主要检查部位有胆囊、胆管、胰腺、肝脏、腹腔大血管等。检查前1~2天最好不吃产气较多的肉类、蛋类、豆类等食物。

     

    2.胃肠镜、钡餐等消化道检查

     

    胃肠镜检查是食管、胃、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手段,也是食管、胃、肠道早癌筛查的最佳方法。

     

    胃镜检查需借助一根纤细、柔软的管子(光导纤维+高清摄像头),伸入胃腔、十二指肠腔,观察黏膜、拍摄或治疗。

     

    食物残渣会遮挡溃疡面和黏膜,影响观察,而牛奶、咖啡、果汁等可能造成黏膜颜色发生改变。

     

    X线钡餐造影或CT,需要服用硫酸钡造影剂观察消化道,如果有食物遮挡,将影响医生的判断。

     

    3.某些生化检查

     

    血液检查中,包括空腹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各种感染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激素水平等。

     

     

    部分人进食后,血液呈现乳糜状,会影响检查结果。另外,空腹状态时,机体处于一个基础代谢状态,可以避免食物干扰化验结果。

     

    比如血糖、血脂这类指标,在进食后必然会升高;而胰岛素等一些指标,会因为进食引起波动,干扰检查结果。

     

    4.会刺激消化道的检查

     

    气管镜、喉镜等刺激咽喉部的检查,可能造成患者不适,引起恶心,所以最好空腹。

     

    5.需要强化的CT、核磁

     

    一些影像学检查,如增强 CT、增强磁共振,需要注射造影剂,可能引发呕吐,最好空腹。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检查都需要空腹,以下检查都不需要禁食禁水:

     

    • 各个部位的X光;
    • 无需强化且非腹部的核磁、CT;
    • 甲状腺、乳腺的超声、颈部及脑血管超声、上下肢动静脉超声、心脏超声、心电图等。

     

    体检前,你该做好7件事

     

    每到年末,各单位的体检高峰也如约而至。要想不让体检结果失真,体检前,要做好7件事:

     

    1.体检前3天,避免暴饮暴食

     

    进食大量油腻食物,可能影响肝功能检查的准确性。吃大量高蛋白食物,会使尿素氮、血肌酐升高,造成肾功能异常的假象。动物内脏、血液、菠菜等可能影响大便潜血试验。

     

    建议体检前3天保持饭菜清淡,不喝咖啡、浓茶,不吃冷饮,不吸烟。

     

    2.某些药停3天再体检

     

    如果正在服用抗生素、维生素C、减肥药、避孕药,应停药3天后再体检。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会干扰大多数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项目。

     

    慢性病患者(如甲亢、高血压、糖尿病等)或接受术后抗凝治疗者,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不良事件,应与医生沟通后再体检。

     

     

    3.体检前两天,不剧烈运动

     

    运动会导致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升高,改变某些激素水平,引起血糖、游离脂肪酸、乳酸等升高。血压检测对“平静状态”有严格要求。

     

    建议体检前两天不剧烈运动,采血前1小时不做散步等活动,量血压前不要来回走动。

     

    4.体检前1天,不能饮酒

     

    饮酒可能影响甘油三酯、转氨酶、尿酸等的检查,还可促使血压改变,降低心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管功能检查的准确性。

     

    体检前3天避免大量饮酒,前一天不要沾酒。

     

    5.月经前后,尽量别查肝功

     

    月经、怀孕等生理状况,均可影响血液检测结果,女性体检最好避开生理期,特别是妇科检查、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等。

     

    但性激素检测,应选择月经第3天采血,才能反映卵泡初期各项指标的基础水平。

     

    6.检查当日适度空腹

     

    空腹要有限度,过长过短都不好。超过18小时未进食,机体处于轻度饥饿状态,与代谢、肝肾功能相关的血液成分改变,如血糖、血脂、血清蛋白、肌酐、尿酸等。

     

    7.采血最晚不超过11点

     

    正常人血清物质水平的参考范围,是以早上8点为基线来定义的。一般要求上午7点半至8点半采空腹血,最迟不宜超过11点。

     

    体检时别犯4种错

     

    体检时,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可能会让你错过揪出疾病的机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怕辐射不拍胸片

     

    很多人“谈 X 线色变”,体检不拍胸片,这其实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拍胸片可大致了解胸部情况,发现部分支气管疾患、结核、肺癌等。

     

    拍一次胸片的辐射量很小,仅相当于7~10天自然辐射量,对普通人身体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孕妇或计划3个月内怀孕的女性可不拍胸片。

     

    嫌麻烦不验尿和便

     

    尿检是肾脏、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第一道风向标,且敏感性高。

     

    大便隐血试验可检测到肉眼看不见的胃肠道出血。若放弃大小便检查,极有可能错失早期发现疾病的良机。

     

    只重视心肝肺,忽视耳鼻眼口

     

    若体检时放弃五官科检查,可能错过发现很多疾病或癌前病变的机会。

     

    耳鼻喉科不仅可发现大部分急慢性炎症,还可筛查浅表肿瘤。

     

    眼科对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出血等常见病检出率非常高。

     

    口腔科除了发现牙齿和牙周问题,更能发现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如黏膜白斑、纤维化等。

     

     

    看到检查呈“阳性”就害怕

     

    “肝功能异常”“高血脂”“甲状腺/乳腺/肺结节”……一本厚厚的体检报告可能会罗列几条甚至十几条“阳性发现”,很多人常被吓得寝食难安。

     

    个别结果偶尔一两次不在正常范围内,不见得就是疾病,最好咨询专科医生,必要时定期复查阳性指标。

     

    另外,建议留好近几年的报告,动态观察指标变化。特别是查出包块者,每年要观察其生长速度。

  • 寻常痤疮在很多饮食上适当吃牛肉,通常不会对疾病的治疗造成影响,所以患者可以适当吃牛肉,但是不建议添加辛辣刺激性食材,避免加重患者的症状。

    寻常痤疮的发病原因包括雄激素分泌增多、细菌感染等,主要以皮肤损害为主,如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患者适当吃牛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锌、硒、铁、维生素B族等,可以提升机体免疫力,对身体健康有利。

    但是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如果对牛肉成分过敏,一般不建议吃牛肉,避免引起皮肤肿胀、刺痒感等,可能影响疾病的治疗。如果可以吃牛肉,制作牛肉时不要添加辛辣刺激性食材或做的过于油腻,避免对疾病的治疗产生不良影响。建议寻常痤疮的患者饮食上给予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适量运动、注意个人卫生。必要时到医院皮肤科进行诊断,还要遵医嘱给予合适的药物治疗。

  •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每当安静地坐着工作学习或娱乐刷手机时,总会有一种莫名的冲动自下而上直冲天灵盖,随即两条腿就脱离你的掌控自顾自地抖了起来。

     

    常要别人提醒或自己福至心灵,你才能意识到:诶?我的腿好像有它自己的想法?

     

    图片来源:soogif

     

    关于「抖腿」,民间有千奇百怪的说法,有人称抖腿是因为肾虚,有人说「抖腿穷三代」,还有人说抖腿是因为上辈子是个踩缝纫机的。

     

    所以这期科普咱们就来好好说说「抖腿」这事儿。

     

    人为什么要抖腿?

     

    这种莫名其妙却又控制不住的抖腿,其实是受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影响而决定的。

     

    生理因素

     

    作为直立行走的动物,长时间保持坐姿其实是一种违背人类天性的行为。

     

    身体僵硬、血液流通不畅、腰酸背痛、手脚发麻,久坐后的种种不适都会促使人们起身活动,但假如此刻正处于无法离开的状态,那么抖腿这种节奏性强的重复性动作就来得恰到好处。

     

    图片来源:giphy

     

    一来它能够舒缓僵硬的身体,二来它能够暂时将人们从疲惫的状态中解救出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去思考问题。

     

    与之相同的动作还有揪头发、转笔、开会时在本子上无意识乱画,以及某些霸总剧里男主角专用的手指规律性敲击桌面,都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和思考的方式。

     

    当然关于生理因素,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抖腿是一种身体本能的应激反应:远古人类生存环境恶劣,只有让神经保持高度敏感,肌肉时刻保持高应激状态,才能在危险来临时及时逃命。

     

    虽然现代社会的生存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但这种「逃命本能」已经伴随在人类基因里流传了下来。

     

    心理因素

     

    抖腿可能还与人们的情绪变化密切相关,当我们感觉焦虑、紧张、甚至坐立不安时,抖腿出现的概率可能会更高一些。

     

    比如上台表演或重要面试前的准备时间里,很多人可能会选择扣指甲、踱步、抖腿或者其它小动作来缓解自己的紧张感。

     

     

    有研究表明,这种对身体某部位的持续性刺激,会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反馈到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从而增加血清素等激素的分泌,缓解人们紧张、焦虑的情绪。

     

    抖腿有什么好处吗?

     

    无论是学生党还是打工人,都无法逃开久坐的魔咒,但久坐带来的高死亡率、肥胖率和各类疾病的高发风险,近年来已经被无数家研究证实了。

     

    而且久坐还会造成腿部血流量下降,导致血管硬化。相比久坐不动,抖腿多少还能带来点运动效果,它能够帮助促进血液循环、放松紧绷的肌肉,预防血栓和静脉曲张。

     

     

    而且还有个减肥人士狂喜的好消息——适当抖腿可以帮助减肥,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承认的能量消耗方式,不过作用只是聊胜于无,要想有大变化还是得控制饮食,加强锻炼。

     

    当然还有上文提到过的,抖腿还能够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放松和思考,缓解压力和紧张感。

     

    抖腿有什么坏处吗?

     

    最大的坏处是,抖腿非常容易影响他人,尤其是那种大家坐一排桌子的情况,一抖腿,整张桌子的人都感到震动,既不礼貌,也会引发别人的烦躁,大大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还有一种需要大家注意的健康状况是:不宁腿综合征(RLS)

     

    是指由于不适感而导致无法抑制的抖腿冲动,通常在坐下或晚上躺着时发病,运动可以暂时缓解。

     

    具体表现是坐姿时抖腿、夜间腿部抽搐和踢腿,病因目前尚无定论。

     

     

    可能与多巴胺代谢异常和铁缺乏等因素有关,并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它可能会出现在任何年龄阶段。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的抖腿行为渐渐「不可控」时,就得赶紧去医院了!

     

    如何忍住抖腿?

     

    如果觉得抖腿不雅,想改掉这个习惯,这里有几个tips给你:

     

     

    1. 电影院、图书馆、地铁等公众场合就别抖了,这种时候我行我素,不仅影响他人而且真的很可能被打。

     

    2. 不要久坐:久坐影响健康还会让我们无意识抖腿,可以时不时站起来活动活动,也可以给自己准备一个升降桌,间歇性站着办公。

     

    3. 更换解压方式:比如跑跑步跳跳绳,做一套舒缓筋骨的肩颈操,和朋友家人倾诉聊天等。

     

    这里有人可能会问,要是实在改不掉怎么办?那也没关系,毕竟作为一种方便快捷不花钱的解压方式,抖腿性价比也是挺高的。

     

    只要不影响他人,随便抖,生命在于运动!

     

    科学审核:
    京东全职医生-李宛霖
     
    参考文献:
    [1] Mayo Clinic. 不宁腿综合征 [EB/OL].(2022-07-02)[2022-08-21].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restless-legs-syndrome/symptoms-causes/syc-20377168.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