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发表人:李飞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有直接手术和介入栓塞术两种。许多患者对于这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存在疑惑,那么,哪种手术方式更适合自己呢?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

直接手术,即开颅夹闭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在患者颅骨上开一个创口,切除肿瘤。而介入栓塞术则通过在股动脉插入一根细微的导管,将弹簧圈等栓塞材料送入动脉瘤,使其闭塞,从而防止出血。

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直接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但可以更彻底地切除肿瘤。介入栓塞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可能存在动脉瘤复发或栓塞不全的风险。

除了手术方式的选择,患者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也需要考虑。一般来说,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介入栓塞术更为适合。而对于年轻、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直接手术可能更为稳妥。

除了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等。此外,选择一家技术精湛、设备先进的医院和科室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颅内动脉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希望以上的介绍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眼动脉动脉瘤疾病介绍:
先天性动脉壁结构异常或后天性病理改变,引起的动脉壁局部薄弱、张力减退,经过血流持续的冲击,而形成永久性异常扩张或膨出,称为动脉瘤。肿块、胀痛、出血等为本病最常见症状。动脉瘤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一旦确定后为动脉瘤,原则上需要尽早治疗,以防动脉瘤发生破裂、迅速增大压迫邻近器官(如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等)、影响远端血供(如脑缺血等)等严重后果,预后较好[1]。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部疾病,它指的是脑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外渗进入脑组织。了解脑出血的原因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脑出血原因:

    1.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脑内血管,使其变得脆弱,容易破裂出血。情绪激动、酗酒等行为会进一步加重高血压,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2. 外伤:头部受到撞击或跌倒等外伤可能导致脑内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这种情况下,出血通常发生在受伤部位附近。

    3. 脑血管畸形:脑内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等,会导致血管壁薄弱,容易破裂出血。这些畸形在出生时就可能存在,也可能在成年后发生。

    4. 糖尿病:糖尿病会导致血管壁损伤,增加脑出血的风险。此外,糖尿病还会影响血糖控制,进一步加重高血压,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5. 药物滥用:药物滥用,如滥用可卡因、冰毒等,会损伤脑内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了解脑出血的原因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控制高血压:保持血压稳定是预防脑出血的关键。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监测血压。

    2. 避免外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头部受到撞击或跌倒。

    3. 积极治疗脑血管畸形:对于有脑血管畸形的患者,应积极治疗,以降低脑出血的风险。

    4. 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降低脑出血的风险。

    5. 戒除药物滥用:避免药物滥用,以降低脑出血的风险。

    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因进行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出血量大、压迫脑组织等情况。康复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了解脑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脑出血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2017年8月29日,京医论坛—外周血管疾病腔内治疗高峰论坛暨北京医院名誉、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在北京医院会议中心隆重开幕。王建业院长出席并发表讲话,肯定了一年来血管外科团队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并对未来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期望。

    论坛上,北京医院血管外科正式聘任了北京协和医院管珩教授为名誉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杨菁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陈厚早教授为客座教授。管珩教授表示将继续支持北京医院血管外科的发展。

    在学术交流环节,多位知名专家就外周血管疾病、脑卒中筛查防治、介入治疗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北京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李拥军教授表示,血管外科成立一年来,已完成了700余例手术,取得了多项成果。

    北京医院血管外科作为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单位,积极参与相关研究和工作。在多学科合作方面,血管外科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疑难复杂病例的诊疗。

    未来,北京医院血管外科将继续努力,为提高血管疾病诊疗水平,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症状通常较为严重。当心脏瓣膜或心内膜受到细菌或真菌感染时,就会发生心内膜炎。这种炎症可能导致心肌脓肿,脓肿破裂后进入心包,引起心包炎甚至心脏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心内膜炎的症状包括发热、持续性高烧、全身不适、心脏杂音、心功能受损等。此外,还可能出现头痛、局部压痛、波动性包块、精神障碍、恶心呕吐、共济失调以及失语等神经精神症状。

    心内膜炎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治疗原则是早期、充分用药,以静脉用药为主。在严重病例中,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心脏瓣膜置换、心脏穿孔修补等。

    心内膜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多吃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如卷心菜、香蕉、橙子、葡萄柚等。同时,应补充高质量的蛋白质食物,如瘦肉、牛奶、鸡蛋、豆制品等。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休息,控制饮水量。

    心内膜炎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动脉瘤,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形成与动脉壁的病变密切相关。这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动脉瘤的好发部位及其症状,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至关重要。

    动脉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动脉损伤、感染、高血压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

    那么,动脉瘤的好发部位有哪些呢?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部位:

    一、肢体主干动脉:肢体主干动脉血流量丰富,容易受到外力损伤,从而引发动脉瘤。

    二、主动脉:主动脉是人体最大的动脉,一旦出现病变,很容易引发动脉瘤。

    三、颈动脉:颈动脉位于颈部,是人体重要的供血动脉,容易受到感染和高血压的影响,引发动脉瘤。

    四、内脏动脉:内脏动脉负责为内脏器官提供血液,如肝动脉、脾动脉等,也容易发生动脉瘤。

    五、脑动脉:脑动脉负责为大脑提供血液,一旦发生动脉瘤,可能导致脑出血等严重后果。

    了解动脉瘤的好发部位后,我们还需关注其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

    一、动脉肿块:动脉瘤部位可出现肿块,肿块大小不一,质地较硬。

    二、疼痛:动脉瘤部位可能出现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三、出血:动脉瘤破裂可能导致出血,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四、功能障碍:动脉瘤部位可能出现功能障碍,如肢体麻木、无力等。

    五、头晕、头痛:动脉瘤部位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发现疑似动脉瘤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目前,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治疗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动脉瘤的大小、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

    总之,了解动脉瘤的好发部位、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保障身体健康。

  • 更年期,这个特殊的生理阶段,常常伴随着各种症状,如情绪波动、潮热、出汗等。然而,许多人可能会担心,更年期是否会引发高血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更年期本身并不会导致高血压。更年期是由于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激素水平发生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而高血压,则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

    尽管更年期本身不会引发高血压,但一些更年期症状,如情绪波动、睡眠障碍等,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此外,更年期女性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发生变化,如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长期高血压可能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引发中风、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因此,对于更年期女性来说,关注血压变化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呢?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这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等。其次,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血压异常。最后,如果确诊为高血压,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

    除了生活方式的调整,一些药物也可以帮助控制高血压。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ARBs等。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器官损害的风险。但是,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需要遵医嘱,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总之,更年期女性应该关注自己的血压变化,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享受健康的生活。

  •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尤其是那些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工作的人群,如出租车司机、办公室职员等,容易出现腿部不适的症状。本文将围绕‘垃圾脚’这一症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

    一、什么是‘垃圾脚’?

    ‘垃圾脚’是指下肢出现多处蓝紫色改变,并伴有疼痛、肿胀等症状。这种症状通常是由于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常见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的人群。

    二、‘垃圾脚’的危害

    ‘垃圾脚’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以下危害:

    • 下肢静脉曲张:长期血液循环不畅会导致下肢静脉扩张、扭曲,形成静脉曲张。
    • 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液在下肢静脉中凝固,形成血栓,可能导致下肢肿胀、疼痛,甚至肺栓塞。
    • 慢性下肢水肿:长期血液循环不畅会导致下肢水肿,严重时可能影响行走。

    三、如何预防‘垃圾脚’?

    1. 改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活动一下。

    2. 增加运动量:适当增加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3. 穿着合适的鞋袜:选择合脚的鞋袜,避免挤压下肢。

    4.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四、如何治疗‘垃圾脚’?

    1. 药物治疗:使用抗凝血药物、扩张血管药物等改善血液循环。

    2. 物理治疗:通过按摩、热敷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五、结语

    ‘垃圾脚’是一种常见的下肢疾病,需要引起重视。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增加运动量、穿着合适的鞋袜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垃圾脚’。

  • 动脉瘤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一直是患者关注的焦点。那么,动脉瘤能否被治愈呢?答案是肯定的。

    动脉瘤是指动脉血管发生异常扩张,导致血管壁薄弱。这种情况下,血液的快速流动会加剧血管壁的损伤,使得动脉瘤不断增大。若不及时治疗,动脉瘤破裂会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

    动脉瘤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治疗。针对不同部位和类型的动脉瘤,医生会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例如,胸腹主动脉瘤可以通过血管隔离术进行治疗,而内脏动脉或四肢动脉的动脉瘤则可以通过血管栓塞术进行。

    动脉瘤的形成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高血压、遗传因素、病毒感染以及血管壁损伤等。为了预防动脉瘤的发生,我们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规律运动等。

    在日常生活中,若出现头晕、头痛、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注意饮食、休息等方面,以促进康复。

    总之,动脉瘤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只要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复发风险。

  •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干骺端和脊柱。复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疼痛、肿胀等症状。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创伤、局部血管异常等因素有关。该疾病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严重时可导致病理性骨折。

    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刮除植骨术。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预防动脉瘤样骨囊肿复发,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在日常生活中,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误诊和漏诊。

    此外,针对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依靠手术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方式也在不断改进,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总之,动脉瘤样骨囊肿复发症状不容忽视,患者应保持警惕,积极治疗,预防复发。

  • 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这一病症往往与脑血栓、偏瘫或偏盲等严重后果紧密相连。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脑血管动脉硬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和肥胖等。

    当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血栓形成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可能导致脑血栓,进而引发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等问题。此外,动脉硬化的患者还可能面临动脉壁变薄,甚至形成动脉瘤的风险。一旦脑血管的动脉瘤破裂,还可能引发脑出血,后果不堪设想。

    针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首先需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可以帮助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从而降低脑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在治疗方面,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考虑扩张大脑中的血管,增加血液流量。在急性发作期,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至关重要。在恢复期,葛根素等中药可以有效缓解血液供应不足的情况。此外,血管介入手术,如椎动脉重建或血管成形术,也可以有效缓解血流,避免疾病恶化。

    为了预防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每天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同时,应避免高脂肪食物、辛辣食物等,以免血管痉挛,进一步加剧大脑供血不足。

    面对这一病症,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进行治疗同样重要。神经内科和血管外科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科室,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

    总之,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合理治疗和日常保养,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这一病症。

  • 脑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成因复杂,可能与先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感染、外伤等因素有关。这种疾病通常表现为颅底骨感染、颅内脓肿、脑膜炎等症状。针对脑动脉瘤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和手术治疗。

    对于四级脑动脉瘤患者,治疗难度较大,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首先,需要将患者的病情控制到二级或一级,然后进行早期干预或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稳定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脑动脉瘤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积极控制血压,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

    2. 防止血管痉挛:血管痉挛也是导致脑动脉瘤破裂的重要原因,需要采取措施防止血管痉挛。

    3. 脑室外引流:对于出现急性脑积水的患者,可以进行脑室外引流,缓解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脑室外引流也可能导致动脉瘤再次破裂。

    4. 手术治疗:对于四级脑动脉瘤患者,最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动脉瘤夹闭术和动脉瘤栓塞术等。

    除了手术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等,以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总之,对于脑动脉瘤四级患者,及早诊断、积极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日常保养,以提高生活质量。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