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手被冻伤是什么症状

手被冻伤是什么症状
发表人:魏军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冻伤成为了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手部作为人体最易受冻的部位之一,一旦发生冻伤,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那么,手被冻伤究竟有哪些症状呢?

首先,冻伤初期,患者的手部皮肤会出现红肿现象,伴有裂开的痕迹,触摸时会有酸痛感。这是冻伤的早期症状,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其次,当冻伤进一步加重时,患者的手部会出现疙瘩,遇水还会感到痒痛。此时,患者应避免用热水或冷水刺激患处,以免加重病情。

冻伤的严重程度不同,症状也有所差异。轻微的冻伤可能只是一小块皮肤,摸着冰凉,用手指按压不会退色,手指拿开后恢复颜色较慢。严重时,患处会出现水泡,水泡破溃后容易溃烂,治疗难度加大。

为了避免冻伤的发生,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出门时佩戴手套,尽量避免手部直接接触寒冷的物体。若出现冻伤症状,应及时涂抹冻疮膏,并保持患处干燥。若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2. 保持室内温暖,适当增加室内温度;

3. 饮食上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增强皮肤抵抗力;

4. 定期进行手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总之,冬季手部冻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了解其症状和预防措施对于保护我们的手部健康至关重要。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冻伤疾病介绍:
冻伤属常见病,病因为人体局部或者全身长时间于寒冷的环境下,个体因此热量大量散失,继而引起机体局部或者全身温度严重下降引起的损伤。冻伤除了与寒冷的环境有关外,还与潮湿、机体抗寒能力下降以及机体的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有关。下肢冻伤较为常见,其次是面部与手指,轻症患者对生活无影响,严重时致残;一般可用复温完成治愈,重症患者或需截肢,可导致伤残。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12月7日的大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到来。大雪节气期间,气温骤降,人体易受寒邪侵袭,引发各种疾病。因此,了解大雪节气如何养生,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尤为重要。

    一、大雪节气养生要点

    1. **保暖防寒**

    大雪节气期间,气温骤降,要注意保暖防寒。外出时,应佩戴帽子、手套、围巾等保暖用品,尤其是头部和手部,因为这些部位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袭。

    2. **合理饮食**

    大雪节气期间,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多吃羊肉、牛肉、鸡肉等温性食物,以及核桃、红枣、桂圆等坚果类食物,以增强体质,抵御寒冷。

    3. **适量运动**

    大雪节气期间,适量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体质。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运动方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出汗过多,导致身体受凉。

    4. **充足睡眠**

    大雪节气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帮助身体恢复和调整。

    二、大雪节气常见疾病预防

    1. **感冒**

    大雪节气期间,气温骤降,人体容易受到寒邪侵袭,引发感冒。预防感冒的方法包括:加强保暖、保持室内通风、多喝水、适当运动等。

    2. **支气管炎**

    大雪节气期间,气温低,空气干燥,容易引发支气管炎。预防支气管炎的方法包括:保持室内湿度、避免吸烟、适当运动等。

    3. **冻疮**

    大雪节气期间,气温低,容易发生冻疮。预防冻疮的方法包括:加强保暖、保持皮肤干燥、适当运动等。

    三、大雪节气养生建议

    1. **保持室内温暖**

    大雪节气期间,要保持室内温暖,可以使用暖气、空调等设备,但要避免室内温度过高,以免导致身体不适。

    2. **适当晒太阳**

    大雪节气期间,适当晒太阳可以帮助身体吸收维生素D,增强免疫力。

    3. **保持心情舒畅**

    大雪节气期间,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 冻伤是我们在寒冷季节常见的一种损伤,它不仅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了解冻伤的预防和急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冻伤的发生与寒冷、潮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以及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有关。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冻伤可以分为冻疮、局部冻伤和冻僵三种类型。

    一、冻疮

    冻疮常见于手、足、耳廓等部位,表现为局部发红、肿胀、发痒或刺痛,严重时可能出现水泡、糜烂或结痂。对于冻疮的治疗,可以在局部涂抹冻疮膏,对于糜烂处,可以涂抹抗菌类和可的松类软膏。

    二、局部冻伤

    局部冻伤多发生在0℃以下,缺乏防寒措施的情况下,耳部、鼻部、面部或肢体受到冷冻作用发生的损伤。根据损伤程度,局部冻伤可以分为四度:

    一度冻伤:局部皮肤出现斑块状的蓝紫色,红肿、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

    二度冻伤: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灼痛,早期出现水泡。

    三度冻伤:局部皮肤由白色逐渐变为蓝色,再变为黑色。感觉消失,周围组织出现水肿和水泡,疼痛剧烈。

    四度冻伤:伤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消失,呈暗灰色。交界处可能出现水肿和水泡。

    发生冻伤时,如果有条件,可以让患者进入温暖的房间,给予温暖的饮料,使患者的体温尽快提高。同时将冻伤的部位浸泡在38℃~42℃的温水中,水温不宜超过45℃,浸泡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如果冻伤发生在野外无条件进行热水浸浴,可以将冻伤部位放在自己或救助者的怀中取暖,同样可起到热水浴的作用,使受冻部位迅速恢复血液循环。

    三、冻僵

    冻僵是指人体遭受严寒侵袭,全身降温所造成的损伤。伤员表现为全身僵硬,感觉迟钝,四肢乏力,头晕,甚至神志不清,知觉丧失,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发生冻僵的伤员已无力自救,救助者应立即将其转运至温暖的房间内,搬运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僵直身体的损伤。然后迅速脱去伤员潮湿的衣服和鞋袜,将伤员放在38℃~42℃的温水中浸浴;如果衣物已冻结在伤员的肢体上,不可强行脱下,以免损伤皮肤,可连同衣物一起浸入温水,待解冻后取下。

  •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病因复杂多样,了解病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白癜风发病原因:

    一、日光及紫外线的影响: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皮肤中黑素细胞的活性,但过度暴晒会损伤黑素细胞,导致白癜风。

    二、创伤:烧伤、冻伤、外伤、手术等创伤因素可能导致黑素细胞受损,诱发免疫功能紊乱,进而引发白癜风。

    三、机械性刺激:摩擦、压迫、搔抓等机械性刺激可能导致黑素细胞受损,引起免疫功能失调,诱发白癜风。

    四、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白癜风病史的人,患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五、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疾病可能导致黑素细胞受损,引发白癜风。

    六、精神因素:长期的精神压力、情绪波动可能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诱发白癜风。

    了解病因后,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白癜风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避免过度暴晒,尤其是在紫外线较强的时段。

    2. 避免创伤,如烧伤、冻伤、外伤等。

    3. 注意日常保养,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5. 如果出现白斑,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脸部皮肤冻伤是一种常见的冬季皮肤病,尤其在农村地区较为常见。由于冬季气温较低,人体容易受到寒冷刺激,导致皮肤出现冻伤症状。

    冻伤的成因主要是由于人体暴露在低温环境中,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皮肤组织受损。常见的冻伤症状包括皮肤发红、肿胀、瘙痒、疼痛,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皮肤裂口、出血等症状。

    针对脸部皮肤冻伤的治疗,首先要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到寒冷刺激。其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

    2. 使用温盐水或生理盐水清洗患处,有助于消炎止痛。

    3. 可以涂抹冻伤膏、润肤膏等药物,缓解皮肤干燥和瘙痒。

    4. 严重冻伤者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此外,以下日常保养措施也有助于预防脸部皮肤冻伤:

    1.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2. 穿着保暖,避免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3. 注意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 冬季寒冷,很多女性为了保暖和显瘦,会选择长时间穿着打底裤。然而,长期穿着打底裤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不利影响。以下是一些关于冬季穿着打底裤需要注意的医学相关事项:

    1. 皮下脂肪冻伤

    由于打底裤紧贴皮肤,长时间穿着可能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尤其是对于体型较胖的女性来说,更容易出现皮下脂肪冻伤的情况。因此,建议女性朋友们在寒冷的冬季减少穿着打底裤的时间,避免长时间压迫局部皮肤。

    2. 皮肤干燥和瘙痒

    打底裤通常是由化纤材料制成,长时间穿着可能会导致皮肤干燥和瘙痒。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建议在涂抹润肤乳的同时,选择透气性好的打底裤材料,并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湿润。

    3. 下肢静脉曲张

    长期穿着过紧的打底裤可能会对下肢静脉造成压迫,增加下肢静脉曲张的风险。建议选择合身、舒适、有一定弹性的打底裤,并注意适当放松腿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4. 妇科疾病

    女性在月经期间或患有妇科疾病时,应避免穿着过紧的打底裤,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和病情恢复。建议选择宽松的棉质内裤,并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和干燥。

    5. 日常保养

    除了注意穿着打底裤的方式外,女性还应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锻炼、饮食均衡等,以增强身体素质,预防疾病。

  • 冻伤是一种常见的冬季皮肤病,由于低温环境下皮肤受到冻伤,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冻伤痊愈后,很多患者会留下难看的疤痕,严重影响美观和心理健康。那么,如何有效淡化冻伤疤痕呢?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香蕉祛疤法

    香蕉是一种天然的美容佳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将香蕉捣碎成泥,涂抹在冻伤疤痕上,可以促进皮肤修复,淡化疤痕。每天坚持使用,一个月后即可看到明显效果。

    2. 豆渣美白法

    制作豆浆时产生的豆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具有美白、淡化的作用。将豆渣敷在冻伤疤痕上,可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淡化疤痕,同时还能使皮肤变得更加白皙。

    3. 麻油祛疤法

    麻油具有去腐生肌的功效,可以促进皮肤修复。将麻油涂抹在冻伤疤痕上,轻轻按摩,使麻油渗透到皮肤深层,促进疤痕淡化。

    4. 芦荟去疤法

    芦荟具有消炎、抗菌、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可以淡化疤痕。将新鲜的芦荟叶肉涂抹在冻伤疤痕上,每天坚持使用,可有效淡化疤痕。

    除了以上方法,以下是一些日常保养建议,有助于淡化冻伤疤痕:

    1. 保持皮肤清洁

    每天用温水洗脸,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2. 避免过度日晒

    紫外线会刺激疤痕,加重疤痕颜色,所以要避免过度日晒。

    3. 使用防晒霜

    外出时,涂抹防晒霜,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4. 做好保湿

    保持皮肤湿润,有助于淡化疤痕。

    如果以上方法效果不明显,可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在寒冷的冬季,脸部冻伤成为了常见问题。脸部冻伤主要是由于寒冷潮湿的环境导致皮肤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减少,进而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脸部冻伤的成因、症状、检查方法以及治疗手段。

    一、脸部冻伤的成因

    1. 寒冷潮湿:冬季气温骤降,湿度较大,皮肤血管受到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血液流量减少。

    2. 长时间暴露:长时间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暴露,使皮肤血管持续处于收缩状态,导致血液供应不足。

    3. 个体差异:部分人群对寒冷的敏感度较高,更容易发生冻伤。

    二、脸部冻伤的症状

    1. 受冻部位冰凉、苍白、坚硬,感觉麻木或丧失。

    2. 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

    3. 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除有表皮脱落外,不留瘢痕。

    三、脸部冻伤的检查方法

    1. 体格检查:观察皮肤颜色、水疱大小、冻伤面积,了解有无皮肤及肢体坏死。

    2. 触诊:了解皮肤有无感觉异常,肢体有无活动障碍。

    3. B超检查:观察冻伤局部皮肤、组织的血运情况,明确血管是否出现坏死。

    4. 体温测量:若体温低于35℃,则可进一步明确冻伤程度。

    四、脸部冻伤的治疗手段

    1. 早期治疗:迅速复温,防止进一步的冷暴露以及恢复血液循环。

    2. 复温方法:用热毛巾、暖水袋或用温热的手覆盖受冻的部位,保持适当温度。

    3. 快速水浴复温:适用于各种冻伤。

    4. 止痛剂:在快速解冻时服用,以便止痛。

    5.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干预,如口服阿司匹林、肝素、华法林等减少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使用聚维酮碘、氯己定、碘伏等消毒皮肤,降低感染发生的概率。

  • 冻伤,又称冻疮,是一种因低温环境下人体皮肤和深层组织受到损伤的疾病。当气温低于人体正常体温时,人体血液循环会受到影响,导致局部组织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冻伤。

    冻伤的严重程度分为四度,从轻度到重度依次为:一度冻伤、二度冻伤、三度冻伤和四度冻伤。一度冻伤通常表现为皮肤发红、疼痛、麻木等症状,二度冻伤会出现水疱、溃疡等症状,三度冻伤会导致皮肤和组织坏死,四度冻伤则可能导致截肢。

    冻伤的治疗原则是迅速复温,防止进一步损伤。治疗方法包括:用温水浸泡冻伤部位、保暖、止痛、抗感染等。对于严重的冻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预防冻伤的关键是保持温暖,避免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以下是一些预防冻伤的方法:

    1. 穿着保暖的衣物,尤其是头部、手部和脚部。

    2.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3. 定期进行户外活动,增强身体素质。

    4. 注意饮食营养,补充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 女性在追求美丽的同时,也要关注健康。有些衣物虽然美观,却可能成为某些疾病的罪魁祸首。以下六种衣物,建议女性朋友们尽量少穿,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1. 过紧的内裤

    有些女性为了追求束身效果,喜欢穿着过紧的内裤。然而,过紧的内裤会勒压私密部位,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局部肌肉不透气,容易引发炎症和感染。

    2. 过紧的胸罩

    长时间穿着过紧的胸罩,会影响乳房及其周围的血液循环,使有毒物质滞留在乳房组织内,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3. 紧身胸衣

    紧身胸衣虽然可以掩盖身材缺陷,但长时间穿着会导致心口灼热、心跳加快、头晕、气短等不适症状,甚至出现心口疼痛。

    4. 迷你裙

    长时间穿着迷你裙,会使腿和脚部形成脂肪团。因为这是暴露在冷空气中的身体部位所作出的生理反应,肌肉为避免冻伤而自然生成了一个个脂肪保护团。

    5. 尼龙丝袜

    长时间穿着尼龙丝袜会引起皮肤过敏,尤其是对花粉、羊毛、马海毛等物质过敏的女性。

    6. 高跟鞋

    长时间穿着高跟鞋会导致脚部疾病,发育期少女穿高跟鞋还会影响正常发育和身高增长。

    为了身体健康,女性朋友们在选择衣物时应尽量选择宽松舒适、透气性好的材质,避免穿着过紧或过紧的衣物。

  •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家长们越来越关注宝宝们的保暖问题。尤其是宝宝的手脚,一旦冻伤,不仅会带来疼痛,还可能引发感染,影响宝宝的健康。因此,预防宝宝冻伤,刻不容缓。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局部按摩来预防宝宝冻伤。例如,手部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手脚冰冷;脚心按摩可以温暖脚部,预防冻伤;腿按摩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手脚冻伤;臂按摩可以促进上肢血液循环,预防手脚冻伤。

    其次,为宝宝适当穿衣,取暖也是非常重要的。宝宝的贴身内衣应以吸湿、透气、保暖的棉织品为佳,外衣稍宽大一点,利于气血流通。冬季宜穿深色衣服,黑色衣服吸收太阳辐射最多,有利于手脚暖和。适当使用取暖器,使小手变得暖和。但要注意,宝宝从外边玩耍回来,小手冻得通红时不能立即取暖,更不能马上用热水泡手,要等适应了室温后,再去取暖。

    此外,保证宝宝有适度运动,也是预防宝宝冻伤的重要措施。冬天,只要阳光好,就要带宝宝到户外运动,如快步走、小跑、爬梯子、玩球、做游戏、模仿操等。户外运动,既能促进身体产热,提高宝宝的抗寒本领,又有利于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肢体手脚温暖。

    在饮食调养上,也要多加注意。适当添加一些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玉米、小米、红薯、牛奶、肉、鱼、蛋黄、动物肝脏、坚果、胡萝卜、青菜等。营养好了,宝宝自然能抵御寒冷的侵袭,手脚也会温暖起来。

    最后,促进宝宝血液循环,也是预防宝宝冻伤的重要方法。可以对宝宝进行冷热水浴,还可以搓搓手脚。经常给宝宝搓手时,要对手心手背适度用力,反复搓摩,使宝宝双手发热。搓脚时,也是对脚背脚掌反复进行搓摩,以温热为度,尤要注重按摩脚心的“涌泉穴”,可疏通经络,加速血液循环,脚暖则一身皆暖。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