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婴儿吃奶少的原因?

婴儿吃奶少的原因?
发表人:病友互助家园

婴儿吃奶少,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需要家长和医生共同寻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婴儿吃奶少的原因:

1. 喂养姿势不当:错误的喂养姿势可能导致婴儿吸吮困难,从而减少吃奶量。家长应该学习正确的喂养姿势,确保婴儿舒适地吸吮。

2. 奶量不足:如果母乳不足或配方奶量不足,婴儿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从而导致吃奶量减少。家长可以尝试增加哺乳次数,或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添加配方奶。

3. 奶嘴孔大小不合适:奶嘴孔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影响婴儿的吸吮,导致吃奶量减少。家长可以根据婴儿的吸吮能力选择合适的奶嘴孔大小。

4. 婴儿口腔问题:如口腔炎、鹅口疮等口腔问题可能导致婴儿吸吮困难,从而减少吃奶量。家长应及时观察婴儿口腔情况,并寻求医生帮助。

5. 婴儿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可能导致婴儿食欲不振,从而减少吃奶量。家长可以观察婴儿的消化情况,如大便、排气等,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饮食。

6. 婴儿情绪问题:婴儿的情绪问题,如焦虑、烦躁等,也可能导致吃奶量减少。家长需要关注婴儿的情绪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安抚措施。

7. 婴儿疾病:某些疾病,如感冒、肺炎、腹泻等,可能导致婴儿食欲不振,从而减少吃奶量。家长应及时观察婴儿的症状,并带其就医。

总之,婴儿吃奶少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家长应仔细观察婴儿的情况,并及时与医生沟通,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婴儿健康成长。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新生儿喂养不足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我是一个八个月大的女宝宝的妈妈,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我发现女儿的奶量骤减,导致一天需要添加一顿奶粉。尽管我尝试停止辅食喂奶,但奶量仍未增加上去。女儿一天只能喝600毫升左右的奶,有时甚至只能喝60毫升。我开始担心她的营养摄入是否足够,于是决定进行线上问诊。

    通过和医生的交流,我了解到,女儿的奶量在这个年龄段是可以接受的。医生建议适当增加奶粉的浓度,同时调整辅食的时间,让女儿逐渐适应。医生的耐心和专业让我感到非常安心,我决定按照医生的建议来调整女儿的饮食。

    如今,女儿的精神状态良好,体重和身高也在正常范围内。我对医生的建议和关怀感到非常感激,让我更加信任互联网医院的服务,也更加放心女儿的健康成长。

  • 七个月大的宝宝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的喂养对宝宝的成长至关重要。

    1) 母乳喂养仍是首选。奶类是宝宝营养需求的主要来源,每天应保证600ml-800ml的奶量。对于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宝宝,建议选择合适的配方奶粉。

    2) 添加辅食需谨慎。从6个月开始,逐渐添加果汁、米粉、果泥等辅食,注意添加顺序和种类。从泥糊状食物过渡到固体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3) 尝试多种食物。让宝宝逐渐熟悉多种食物,特别是蔬菜类,丰富宝宝的饮食。避免添加调味品,保持食物原味。

    4)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宝宝自主进食,锻炼手眼协调能力。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宝宝的成长至关重要。

    5)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定期测量宝宝的身高、体重等指标,关注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6) 注意饮食卫生。保证食物安全,预防食物中毒。餐具要彻底清洗消毒,食物合理储存。

  • 宝宝现在5个月大,最近出现了厌奶的情况,开始在两个月后就开始厌奶,到10月几号的时候好一点了,结果四天后又不爱吃了,就是没得食欲,奶瓶拿去就玩一会儿才勉强喝几口,到十八号的时候奶量只有80左右了,给她喂了五天健胃消食口服液,奶量一下就上来了180了,23号后停了,现在又降了90了。儿保医生建议做推拿,但两天也没见效果,一按肚子就哭。同时也一直在服用益生菌,但也没有明显效果,特别喜欢吐奶,奶里面有痰。

    大便颜色正常,每天都有,有奶瓣,用了健胃消食口服液的时候大便每天两次是深褐色的,稀的。另外,如果宝宝没有吃饱就睡着了会醒,肚子咕咕叫,醒了又没得胃口,也吃不了多少。

    通过线上问诊,医生建议改普通配方奶粉为有乳糖深度水解奶粉两周到四周看看,同时建议选择益生菌口服使用鼠李糖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布拉氏酵母菌,酪酸杆菌等菌株的益生菌。此外,医生还建议使用羔羊胃提取物维B12颗粒,用于慢性胃炎所致的上腹部不适,胀满,食欲不振等,也可用于婴儿吐奶和消化不良性腹泻。

    鼻子通气,喉咙前两天有痰,医生建议对此进行治疗,如鼻塞流涕可鼻生理海水洗鼻清理鼻腔分泌物,如咳嗽有痰可盐酸氨溴索口服液口服化痰止咳。同时,医生也提醒患者,婴儿上呼吸道感染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需要及时观察体温呼吸精神状态,如果有发热或咳嗽增多或呛奶吐沫或吃奶差或呼吸快或其它新的症状体征出现需要及时就医。

  • 新生儿缺氧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在澳门这个地区,由于气候和地理特点,新生儿缺氧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在澳门秋季,气温适宜,但仍需注意新生儿的保暖和预防措施。以下是关于新生儿缺氧的详细介绍以及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新生儿缺氧的症状主要包括:呼吸急促、皮肤发紫、反应迟钝、哭声微弱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短时间内出现,需要家长引起重视。
    在澳门地区,家庭预防新生儿缺氧的措施包括:
    1.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新生儿受凉。
    2. 加强新生儿保暖,使用适合的婴儿用品,如暖宝宝、婴儿床等。
    3. 注意新生儿喂养,避免过度喂养。
    4. 定期带新生儿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缺氧症状。
    治疗新生儿缺氧的策略主要包括:
    1. 确保新生儿呼吸通畅,如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湿润等。
    2. 根据医生建议,给予吸氧治疗。
    3. 调整新生儿喂养方式,避免过度喂养。
    4. 注意新生儿保暖,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5. 定期带新生儿进行体检,监测病情变化。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新手妈妈面临着母乳不足的困扰,混合喂养成为了许多家庭的选择。

    混合喂养指的是母乳喂养和配方奶粉喂养相结合的方式。然而,混合喂养并非没有挑战,如何科学地选择奶粉、调整喂养方式,成为了新手妈妈们关注的焦点。

    首先,选择合适的奶粉至关重要。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母乳化奶粉或婴儿配方奶粉是首选。在选择奶粉时,要注意包装的完好性、生产日期、保存期限等因素,并尽量选择知名品牌、信誉良好的商家购买。

    其次,混合喂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次只喂一种奶,先喂母乳再喂奶粉的方式容易造成宝宝消化不良。同时,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母乳,尽量多喂宝宝母乳。夜间喂养以母乳为主,奶粉为辅,以方便妈妈休息。

    此外,混合喂养还要注意奶粉的冲调方法。冲调奶粉时,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破坏奶粉中的营养成分。同时,要避免给宝宝喂食搁置时间过长的奶粉,以免造成宝宝消化不良。

    在混合喂养的过程中,新手妈妈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如何判断宝宝的饱腹感、如何调整奶粉的浓度等。这时,可以咨询儿科医生或专业的营养师,获取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总之,混合喂养是一种科学的喂养方式,可以帮助宝宝获得充足的营养。新手妈妈们要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关注宝宝的生长发育,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宝宝不吃奶粉是许多新手妈妈面临的一大难题。随着宝宝逐渐长大,母乳分泌量减少,奶粉成为宝宝重要的营养来源。那么,宝宝为什么不吃奶粉?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宝宝不吃奶粉的原因

    1. 母乳宝宝不接受奶嘴。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因为母乳喂养的宝宝习惯了妈妈的乳头,对奶嘴有排斥感。

    2. 不喜欢奶粉的味道。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口味偏好,有些宝宝可能不喜欢奶粉的味道。

    3. 厌奶期。4-6个月的宝宝进入厌奶期,对奶粉暂时失去兴趣,开始探索其他食物。

    4. 喂奶方式不当。奶瓶角度不当,压到舌头,导致宝宝喝不到奶。

    5. 口腔或其他疾病。长时间不吃奶粉,伴有哭闹、精神不振等症状,可能是身体出现问题。

    二、宝宝不吃奶粉的解决方法

    1. 选择合适的奶嘴。选择接近母乳的奶嘴,或尝试将奶嘴煮软,让宝宝更容易接受。

    2. 尝试更换奶粉品牌。宝宝可能不喜欢某种奶粉的味道,可以尝试更换接近母乳味道的品牌。

    3. 及时添加辅食。4个月左右的宝宝可以添加辅食,补充营养,减少对奶粉的依赖。

    4. 增加母乳喂养次数。宝宝不吃奶粉时,妈妈可以增加母乳喂养次数,保证营养供应。

    5. 调整喂奶方式。奶瓶角度要适当,避免压到舌头。

    6. 注意宝宝口腔健康。定期检查宝宝的口腔,预防口腔疾病。

    三、宝宝不吃奶粉时妈妈需注意

    1. 调整心态,不要过于焦虑。

    2. 不要强迫宝宝吃奶粉。

    3. 不要病急乱投医,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   小宝宝降临人间,是每个家庭的大喜事。刚出生的宝宝,除了哭闹就是睡觉,家长们该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健康呢?以下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家长们了解宝宝的健康状况。

      1、呼吸:新生儿出生后,会先啼哭几声,随后开始用肺呼吸。头两周宝宝的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40-50次。

      2、脉搏:新生儿的脉搏频率在每分钟120-140次之间属于正常范围。

      3、体重:新生儿的正常体重在3000-4000克之间,低于2500克可能属于未成熟儿。

      4、大便:新生儿出生后2-3天的大便呈黑绿色粘冻状,无气味。随着喂奶,大便逐渐转为金黄色或浅黄色。

      5、排尿: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会开始排尿。

      6、体温:新生儿出生后的体温在37-37.5摄氏度之间属于正常。

      7、黄疸:多数新生儿出生后2-3天会出现轻微的黄疸,若在出生后2-3周黄疸不退或加深,可能属于病态。

      8、反射:新生儿出生后具有觅食、吸吮、伸舌、吞咽及拥抱等反射。

      9、视觉: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月开始,宝宝的视线会追随活动的玩具。

      10、听觉:出生后3-7天,新生儿的听觉逐渐增强,听见响声可引起眨眼等动作。

      除了以上这些指标,家长们还需要关注宝宝的日常护理,如喂养、睡眠、清洁等。以下是一些建议:

      1、喂养: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如果无法母乳喂养,可以选择配方奶粉。喂养时要注意宝宝的吞咽能力,避免呛咳。

      2、睡眠:新生儿每天需要睡眠约16-18小时,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

      3、清洁:定期给宝宝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感染。

      4、疫苗: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按时给宝宝接种各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5、定期体检:定期带宝宝去医院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家长们可以更好地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 我家宝宝最近总是不好好吃奶,还经常白天不睡觉,我有些担心。因为之前都挺好的,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于是我决定在互联网医院上咨询一下医生。

    医生很细心地询问了宝宝的情况,询问了喂养方式、体重等等。医生告诉我,宝宝应该是到了添加辅食的年龄了,奶已经不太吸引孩子了。医生还告诉我,宝宝总是盯着大人吃饭,这是想要尝试吃辅食的表现,所以建议我尝试给宝宝添加一点米粉或者其他辅食。对于宝宝白天不睡觉的情况,医生告诉我,这是因为宝宝月龄大了,白天不需要很多睡眠。

    医生还很耐心地解答了我对宝宝微量元素的担忧,告诉我宝宝一般用不着查微量元素,除非有特殊疾病。同时还建议我咨询一下成人科医生关于母亲的情况。我对医生的耐心和细心感到非常满意,最后医生还提醒我宝宝每天总奶量在700-1000ml就可以。

    经过这次咨询,我对宝宝的情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知道了该如何调整宝宝的喂养方式。感谢互联网医院上的医生,让我对宝宝的问题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面临着工作与育儿的矛盾。混合喂养作为一种兼顾工作与育儿的方式,逐渐受到青睐。然而,从母乳喂养转变为混合喂养并非易事,宝宝哭闹、生病等问题常常让妈妈们头疼。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混合喂养的正确方法,帮助妈妈们顺利过渡。

    首先,家长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选择一天时间,专门用于锻炼宝宝适应奶瓶。在这一天里,宝宝只能用奶瓶喝奶,如果妈妈乳房胀痛,可以将乳汁挤出备用。选择柔软的乳头状奶嘴,并扎一个小洞,确保宝宝能够顺利喝奶。在喂奶前几个小时,不要给宝宝进食,以增强其饥饿感。

    喂奶时,要让宝宝保持坐姿,避免平躺或抱在怀里。对于对奶嘴敏感的宝宝,可以尝试用玩具或声音吸引其注意力,使其将注意力转移到喝奶上。宝宝喝奶时,家长要保持耐心,观察宝宝的反应,调整喂奶姿势和速度。

    除了以上方法,家长还需要关注以下事项:

    • 观察宝宝消化情况,如有不适,及时调整喂奶量和配方奶的选择。
    • 保持奶瓶清洁,定期消毒。
    • 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避免奶嘴污染。
    • 根据宝宝生长发育情况,适时调整喂养方式。

    总之,新生儿混合喂养需要家长耐心和细致的照顾。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宝宝就能健康成长。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要慌张,及时咨询专业人士,共同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夏季较为普遍。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的一种现象。在南京夏季,由于高温和湿度的影响,新生儿更容易出现生理性黄疸。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及治疗策略:
    一、预防措施
    1. 保持新生儿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2. 注意新生儿喂养,确保营养充足,避免因喂养不足导致的生理性黄疸。
    3.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及时更换尿布,避免尿布疹。
    4. 避免新生儿暴露在强光下,以免加重黄疸症状。
    5. 给新生儿适量补充水分,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二、治疗策略
    1. 观察新生儿黄疸程度,若轻度黄疸无需特殊治疗。
    2. 若黄疸程度较重,可采取蓝光治疗,通过光疗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
    3. 及时调整喂养方式,保证新生儿营养摄入。
    4. 注意新生儿保暖,避免因体温过低导致的黄疸加重。
    5. 观察新生儿黄疸变化,若病情加重,及时就医。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