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什么是副肿瘤综合征

什么是副肿瘤综合征
发表人:罗科铭

副肿瘤综合征,顾名思义,是一种与肿瘤相关的疾病,但其临床表现并非直接由肿瘤本身引起。它是由肿瘤细胞产生的某些物质或肿瘤本身的免疫反应所引起的全身性病变。

副肿瘤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癌症患者的1%,其中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患者较为常见。这些疾病可以累及人体的多个器官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骨关节系统、肾脏和皮肤等。

神经系统是副肿瘤综合征最常受累的器官系统之一。常见的神经系统表现包括脑脊髓炎、边缘叶脑炎、亚急性小脑变性、斜视性阵挛-肌阵挛、亚急性感觉神经元病、慢性胃肠道假性肠梗阻、Lambert-Eaton 肌无力综合征、皮肌炎等。

内分泌系统也是副肿瘤综合征常见的受累系统。常见的内分泌表现包括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类癌综合征、肿瘤性软骨病、高钙血症、卓艾综合症、Cushing 综合征、低血糖、乳房发育等。

其他器官系统的表现包括血液系统、风湿性病变、肾脏病变和皮肤病变等。

副肿瘤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由于副肿瘤综合征与肿瘤相关,因此诊断时需要排除肿瘤的存在。

副肿瘤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治疗潜在肿瘤、抑制免疫反应和对症治疗。

治疗潜在肿瘤是治疗副肿瘤综合征的关键。通过治疗肿瘤,可以去除产生异常物质的源头,从而减轻或消除副肿瘤综合征的症状。

抑制免疫反应是治疗副肿瘤综合征的另一重要手段。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血浆置换、口服或静脉激素治疗、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等。

对症治疗是治疗副肿瘤综合征的辅助手段。对症治疗的目标是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副肿瘤综合征疾病介绍:
副肿瘤综合征,是指机体各系统的恶性肿瘤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等的病变,本病临床较为常见,好发于肿瘤患者,患病率为10%-20%。临床表现为头痛、肢体麻木、僵硬、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大多数患者不能治愈,治疗上以手术治疗、化疗为主。预后情况欠佳。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出现肿瘤全身扩散甚至死亡。
推荐问诊记录
副肿瘤综合征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在一次线上问诊中,一位患者向医生咨询了关于肿瘤全套异常指标的问题。患者描述了自己前天夜间突发高热的情况,服用退热药后有所缓解,近期无体温异常和感冒症状,但有湿疹皮肤疾病,在服用抗过敏药和米诺霉素。患者担心肿瘤全套异常指标是否有关系,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医生建议患者做消化道内镜检查,强调肿瘤标志物的轻度升高并不一定代表问题,只需定期复查动态变化即可。医生提醒患者不必过度担忧,但消化道内镜检查是有必要的。

    在结束问诊后,医生再次强调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患者如需诊疗可前往医院就诊。整个问诊过程中,医生给予患者耐心倾听和专业建议,为患者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安心。

  • 我父亲08年因为肿瘤做了全胃切除手术,09年开始出现全身干燥瘙痒的症状,一直持续到现在,最近这两个月情况非常严重,影响到了生活。

    我曾咨询过医生,医生告诉我,位置比较敏感,没办法取活检。医生还表示,两三年前的复查情况和现在的复查情况差不多,认为胃癌复发的可能性非常低。医生建议做一个肿瘤标志物检查,并补充维生素B12。医生认为,可能与腹膜后肿瘤有关,需要保守治疗。

    我很担心父亲的症状,因为医生说位置太敏感,不好取活检,身体也承受不了化疗。医生的判断是需要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解决现有的问题。但我依然担心,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我希望能够找到方法改善父亲的症状,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好。

  • 近年来,癌症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其中,TP53基因突变是导致多种癌症发生的关键因素。本文将为您揭示TP53基因突变如何驱动癌症发展,并探讨针对这一靶点的治疗策略。

    TP53基因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其编码的p53蛋白在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TP53基因会发生突变,导致p53蛋白功能丧失,从而失去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突变的p53蛋白会结合并激活一系列基因,其中包含与表观遗传修饰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的激活会导致细胞复制失控,从而促进肿瘤生长。例如,p53突变蛋白可以结合并激活编码表观遗传酶类的基因,如MLL1、MLL2和MOZ等。这些酶类在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抑制p53突变肿瘤的生长,研究人员尝试了多种方法。其中,抑制MLL1活性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策略。MLL1是一种表观遗传酶,可以将甲基化集团添加到组蛋白上,从而促进转录和细胞生长。通过抑制MLL1活性,可以抑制细胞复制,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此外,针对p53突变肿瘤的治疗还可以通过靶向药物来实现。目前,一些靶向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例如,针对MLL1的抑制剂可以抑制p53突变肿瘤的生长。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手段。例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和饮酒等都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 肿瘤,这个名词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充满了恐惧。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相对较为温和,而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在诊断肿瘤的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检查,并给出相应的检查结果。其中,低分化肿瘤就是检查结果中常见的一种。

    那么,低分化肿瘤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低分化肿瘤是指在病理切片上观察到的一种肿瘤类型。这种肿瘤的分化程度较低,也就是说,它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正常细胞相差较大,恶性程度较高。

    低分化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意味着它更容易发生转移和复发。对于低分化肿瘤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可能并不是最佳选择,因为手术切除往往难以完全清除肿瘤细胞。因此,低分化肿瘤患者常常需要接受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除了治疗手段,患者的生活习惯也对低分化肿瘤的预后产生重要影响。以下是一些有助于降低低分化肿瘤复发风险的生活建议:

    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热量和高盐的食物。

    2. 适量运动:保持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3.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肿瘤复发风险,因此,患者应戒烟限酒。

    4.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从而降低肿瘤复发风险。

    5. 定期复查:低分化肿瘤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的迹象。

  • 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非常专业和耐心,给了我很多建议和指导。医生助理在开始时提醒我,医生可能需要了解我的病情,所以需要我配合,我觉得这种团队合作非常好。问诊持续了2天,医生对我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询问,给了我安排了一系列的检查,让我感到很放心。我发现自己72-4抗原超标,医生建议我进行一系列的彩超检查,以排除肿瘤性病变。医生非常耐心地解释给我听,让我觉得很安心。最后,医生给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和建议,我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 肿瘤,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词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杀手。为了提高人们对肿瘤的防范意识,预防肿瘤的发生,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肿瘤的成因、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

    一、肿瘤的成因

    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

    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肿瘤病史的人,患肿瘤的风险较高。

    2.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石棉、苯等,会增加患肿瘤的风险。

    3. 生活习惯:吸烟、饮酒、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患肿瘤的风险。

    4. 慢性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慢性疾病,容易导致肿瘤的发生。

    二、预防肿瘤的措施

    1. 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高脂肪食物,戒烟限酒。

    2. 积极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慢性疾病。

    4.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减少接触有害物质,如石棉、苯等。

    5. 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

    三、肿瘤的治疗方法

    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1. 手术:手术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适用于早期肿瘤患者。

    2. 放疗:放疗是利用高能量射线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3. 化疗:化疗是利用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分裂的治疗方法。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特有分子靶点的治疗药物。

    四、肿瘤的康复护理

    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康复护理措施:

    1.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

    2.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

    3. 加强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4.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五、总结

    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预防肿瘤的发生,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慢性疾病。同时,了解肿瘤的治疗方法,积极面对疾病,才能更好地战胜肿瘤。

  •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健康的人,直到那天我在洗澡时无意中摸到了大腿内侧的一个硬块。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毕竟我已经59岁了,身体上的一些小问题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硬块变得越来越大,我的心也开始不安起来。

    我开始频繁地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希望能找到一些答案。然而,网络上的信息五花八门,让我更加困惑和焦虑。最后,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于是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预约了一位医生进行线上问诊。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得知这个硬块可能是附属器肿瘤,需要尽快进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一阵恐慌,但同时也松了一口气,因为至少我知道了问题的所在。

    手术很成功,病理结果显示这是一个透明细胞汗腺瘤,虽然听起来很吓人,但实际上是一种良性的肿瘤。现在,我已经恢复得很好,回想起这段经历,我深深地感激京东互联网医院和那位医生,他们让我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透明细胞汗腺瘤的诊断和治疗 常见症状 透明细胞汗腺瘤的主要症状是皮肤上出现无痛性肿块,通常位于头部、面部、颈部或四肢等部位。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晰,大小不一,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大。 推荐科室 皮肤科或外科 调理要点 1. 手术切除是治疗透明细胞汗腺瘤的主要方法,应尽早进行手术以避免肿瘤增大和并发症的发生。 2. 在手术前,应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位置。 3. 手术后,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和恢复,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4. 如果肿瘤是恶性的,可能需要进行放疗或化疗等辅助治疗。 5. 定期复查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肿瘤没有复发或转移。

  • 近年来,肿瘤疾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为了规范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国家卫健委于2021年6月28日发布了《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指标(2021年版)》,旨在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地开展抗肿瘤治疗。

    新出台的用药管理指标涵盖了抗肿瘤药物应用的多个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推动合理用药:通过比例、金额等指标,引导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避免过度治疗和资源浪费。

    2. 关注不良反应:加强对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3. 精准治疗:强调病理诊断和伴随诊断的重要性,为患者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

    4. 超适应证用药:对超适应证用药进行规范,避免盲目用药和误诊误治。

    此外,新规还特别强调了病理诊断和检测的重要性。文件指出,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必须进行病理诊断和检测,以确保诊断准确,避免误诊误治。

    为了提高病理诊断和检测率,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病理科建设、提高病理医生水平、完善病理诊断流程等。

    新出台的抗肿瘤药物应用管理指标对于规范抗肿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有助于提高抗肿瘤治疗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为我国抗肿瘤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了解其病理学知识对于我们预防和治疗肿瘤至关重要。以下我们将从肿瘤的种类、症状、诊断方法等方面为您详细介绍肿瘤的相关知识。

    一、肿瘤的种类

    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良性肿瘤生长缓慢,通常不会侵犯周围组织,也不会转移。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并可能转移到其他部位。

    二、肿瘤的症状

    肿瘤的症状因肿瘤种类、部位和大小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

    • 肿块或结节
    • 疼痛或不适
    • 出血或分泌物
    • 体重减轻
    • 乏力或疲劳

    三、肿瘤的诊断方法

    肿瘤的诊断通常需要多种检查手段,包括:

    • 体格检查
    • 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
    •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病理检查等
    • 内镜检查:如胃镜、肠镜等

    四、肿瘤的治疗方法

    肿瘤的治疗方法取决于肿瘤的种类、部位、分期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 手术治疗
    • 放疗
    • 化疗
    • 靶向治疗
    • 免疫治疗

    五、预防肿瘤的措施

    预防肿瘤的措施包括:

    • 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少吃油腻、高脂肪食物
    • 戒烟限酒
    • 保持体重
    • 定期体检
    • 避免长期暴露于有害物质

    了解肿瘤的病理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肿瘤,提高生活质量。

  • 近年来,肿瘤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为了治疗肿瘤,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其中,靶向治疗作为一种精准治疗手段,备受关注。VEGFR靶向抗肿瘤药物作为一种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然而,一项Meta分析显示,这类药物可能增加致死性副作用风险,这给患者带来了新的担忧。

    VEGFR靶向抗肿瘤药物主要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在这项Meta分析中,研究人员对10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汇总分析,涉及4,679名患者。结果显示,接受VEGFR靶向抗肿瘤药物的患者,致死性不良事件风险是对照组的2.23倍。

    尽管如此,这类药物的绝对发生率仍然较低,仅为1.5%。最常见的致死性不良事件包括出血、心肌梗死和肝衰竭。这提示我们,在使用VEGFR靶向抗肿瘤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此外,这项研究还发现,不同药物之间以及不同肿瘤类型之间的相对风险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在使用VEGFR靶向抗肿瘤药物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VEGFR靶向抗肿瘤药物虽然可能增加致死性副作用风险,但其疗效仍然优于传统治疗方法。这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总之,VEGFR靶向抗肿瘤药物在治疗肿瘤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使用这类药物时,患者和医生需要充分了解其优缺点,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