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什么原因引起耳聋?

什么原因引起耳聋?
发表人:医疗趋势观察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耳聋患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耳聋是一种常见的听力障碍,其成因复杂多样。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耳聋呢?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耳聋的类型

耳聋主要分为传导性聋和感音神经性聋两种类型。

1. 传导性聋:主要由于外耳道和中耳的结构异常或功能障碍导致声音无法正常传递到内耳,如外耳道闭锁、鼓膜穿孔、中耳炎等。

2. 感音神经性聋:主要由于内耳或听神经受损导致声音信号无法正常传递到大脑,如耳蜗病变、听神经瘤、美尼尔病等。

二、耳聋的常见原因

1. 先天性因素:如遗传、孕期感染、胎儿发育异常等。

2. 后天性因素:如噪声暴露、药物中毒、老年性听力下降、外伤、感染等。

具体原因如下:

(1)噪声暴露: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环境中,如工业噪声、音乐噪声等,会导致听力下降。

(2)药物中毒:某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水杨酸等,具有耳毒性,可导致听力下降。

(3)老年性听力下降:随着年龄增长,听力逐渐下降,这是老年人常见的现象。

(4)外伤:头部外伤、颞骨骨折等可导致听力下降。

(5)感染:各种感染性疾病,如中耳炎、脑膜炎等,可导致听力下降。

(6)肿瘤:听神经瘤等肿瘤可压迫听神经,导致听力下降。

三、预防与治疗

1. 预防: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噪声环境中,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合理用药等。

2. 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耳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助听器等。

总之,了解耳聋的成因,做好预防措施,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耳聋的发生。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耳聋病疾病介绍:
人体耳部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因为某些原因,如遗传、感染、药物、疾病、环境等,导致声音从外耳传导至内耳的听觉通路发生病变,引起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这种听力损害一般被统称为耳聋,程度较轻时称重听,显著影响社交能力的称为聋。全球大约7%~10%的人口正在承受着明显的听力障碍,主要表现除了听力下降外,通常还伴有耳鸣、耳闷、眩晕、听觉过敏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一般联合药物、手术、高压氧舱等多种治疗方法进行干预,部分类型的耳聋可恢复,部分却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预后因人而异,越早治疗,效果越好[1]。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耳部感染已成为湖南省儿童耳聋的首要原因。据统计,约10%的儿童因耳部感染而就诊,其中中耳炎、外耳道感染、外耳湿疹是常见的耳部疾病。分泌性中耳炎作为一种非化脓性炎症,是导致儿童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陶礼华教授指出,约90%的学龄前儿童曾患过分泌性中耳炎,其病因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早期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会导致传导性耳聋,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

    预防儿童耳部感染,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躺着喂奶,保持婴儿正确的哺乳姿势。
    • 避免将婴儿头部埋于水中,防止污水进入耳道。
    • 注意保持室内空气质量,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 定期进行儿童耳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耳部疾病。

    对于已经患有耳部疾病的儿童,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目前,大部分耳部疾病可以通过医学手段得到有效治疗,例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总之,家长要重视儿童耳部健康,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并治疗耳部疾病,避免儿童耳聋的发生。

  • 近年来,新生儿耳聋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了提高新生儿听力健康水平,北京市卫生局从今年3月起,在全市130多家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免费耳聋基因筛查服务。这项服务旨在通过基因检测,及早发现耳聋风险,为新生儿提供早期干预,降低耳聋发病率。

    筛查对象为北京市常住人口新生儿,涵盖130多家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筛查过程简单便捷,只需采集新生儿足跟血样,即可进行基因检测。目前,北京市采用国际先进的耳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对4个常见耳聋相关基因进行检测。

    筛查结果将在3个月左右通知家长。对于筛查结果为阳性的新生儿,将提供遗传学及听力保健方面的咨询服务,并转至基因诊断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测。此外,筛查结果属于个人隐私,各筛查机构将严格执行信息保护制度。

    耳聋是新生儿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我国每年新增听力障碍儿童超过6万人。传统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手段只能检测已有的听力损伤,无法及早发现耳聋风险。而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则能够有效提高检出率,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为新生儿听力健康保驾护航。

    这项免费筛查服务不仅有助于降低耳聋发病率,还能为家庭提供遗传学预警,帮助预防耳聋残疾的发生。家长们应积极关注新生儿耳聋问题,及时带孩子进行筛查,共同守护孩子的听力健康。

    此外,北京市卫生局也提醒广大家长,儿童耳聋发病原因复杂,即使筛查结果正常,也要关注孩子的听力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诊断。

  •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常常会面临各种健康问题,如视力下降、听力减退、肩颈疼痛等。在中医理论中,这些问题往往与经络不通、气血不足有关。而手腕处的养老穴,正是解决这些老年问题的“良药”。

    养老穴位于手腕背侧,具体位置是掌心向下时,手腕突起最高点的凹陷处。经常按摩养老穴,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从而改善视力、缓解听力、减轻肩颈疼痛等症状。

    除了缓解视力、听力、肩颈疼痛等问题,养老穴还可以治疗颈椎病、手指麻木、半身不遂、咽痛、肩臂痛等多种老年疾病。按摩方法简单,只需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轻轻按揉养老穴,每次3-5分钟,每天按摩2-3次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按摩养老穴时要注意力度,不宜过猛,以免造成损伤。此外,老年人还可以结合其他保健方法,如眼部保健操、耳部按摩、颈椎操等,以增强保健效果。

    总之,养老穴是老年人养生保健的好帮手。通过正确的方法按摩养老穴,可以帮助老年人缓解各种老年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迷于网络游戏,熬夜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然而,这种不良生活习惯却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近日,一位29岁的长沙小伙因连续熬夜上网,突发神经性耳聋,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

    长沙小伙小郭,是一位自由职业者,每天熬夜上网已经成为他的生活习惯。然而,这种生活习惯却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今年10月3日,小郭在网吧连续熬夜上网到凌晨2点多才睡觉。第二天早上,他发现自己左耳听不见了,而且伴有流脓。经过多家医院的治疗,小郭最终被确诊为突发性耳聋。

    专家指出,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的神经性耳病,多与神经紧张、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熬夜上网会导致耳部神经痉挛、血管痉挛,容易引发突发性耳聋。此外,长时间使用耳机、噪音污染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预防突发性耳聋,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长时间使用耳机等不良习惯。此外,还要注意保护听力,避免接触噪音污染,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一旦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肖旭平教授提醒,突发性耳聋的治疗越早越好。发病三天内就诊,治愈率可达80%以上;一个月内就诊,治愈率下降至15%以内;超过一个月,治愈率更低。

    因此,年轻人要重视自己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突发性耳聋的困扰。

  • 孩子牙牙学语,父母总是满怀喜悦。然而,有些孩子却因为听不见声音,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甚至发展成聋哑人。我国是世界上听力障碍人口最多的国家,多达2054万人,其中许多孩子因家长忽视听力筛查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一、出生前预防:关注遗传性耳聋

    遗传性耳聋是导致儿童听力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家族有耳聋病史,或者孕妇有耳聋基因携带者,建议在怀孕早期进行耳聋基因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二、出生时预防:重视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重要手段。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听力筛查,确保孩子听力健康。

    三、学龄前预防:关注孩子听力健康

    学龄前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听力健康,避免孩子长时间接触高分贝噪音,避免孩子感冒等疾病引起中耳炎。

    四、学龄期预防:警惕耳机损伤听力

    学龄期孩子经常使用耳机,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耳机,避免长时间、高音量使用耳机,以免损伤听力。

    五、发现听力障碍及时干预

    如果发现孩子有听力障碍,应及时就医,尽早进行干预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 那天,阳光正好,我踏进了位于北京东城区的耳鼻喉科诊所,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着那位传说中的龙医生。经过一系列的检查,终于等到了龙医生,他看起来温和而专业,让我原本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

    龙医生仔细地查阅了我的检查报告,然后微笑着说:“您的双耳低频感音神经性聋需要重视。”听到这个诊断,我心中不禁一紧,但龙医生接下来的话让我安心:“不要担心,现在可以通过验配助听器来改善您的听力。”

    在详细了解了我在过去六年里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情况后,龙医生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生活状况,得知我最近因为听力问题感到困扰,他建议我尽快验配助听器。当我询问药物治疗是否有效时,龙医生解释道:“神经性耳聋发病后三个月内有可能恢复,超过三个月药物治疗无效。”

    在龙医生的细心指导下,我决定去西区一楼的验光配镜中心验配助听器。离开诊所时,我心中充满了感激。龙医生不仅为我提供了专业的治疗建议,还为我详细介绍了后续的注意事项。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便利。龙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让我感到安心,也让我对未来的治疗充满信心。

  • 那天,我坐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心中充满了焦虑。我的耳朵,伴随了我大半辈子,如今却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道难题。它已经无声无息地陪伴了我40年,而这一切的源头,似乎都始于一个遥远的记忆。

    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一场大病让我失去了左耳的听力。当时医院条件有限,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右耳的听力也逐渐下降。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右耳完全听不见了。

    我决定寻求医生的帮助。在朋友的推荐下,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耳鼻喉科医生。

    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包括发病时间、症状等。他耐心地为我解释了病情,告诉我这是一种神经性耳聋,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我心中充满了失落,但医生并没有放弃我。他建议我继续使用现有的药物,并告诉我一些保护耳朵的生活建议。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避免噪音刺激。虽然病情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但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关怀,这让我重新找到了希望。

    如今,我的耳朵依然无法恢复听力,但我已经学会了如何与它和平共处。我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我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专业的医生,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 耳鸣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很多人对此并不重视。然而,如果耳鸣长期存在并伴有听力下降,就需要警惕是否患有重度神经性耳聋。那么,当出现重度神经性耳聋时,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聋是指耳蜗及听神经出现病变,导致听力下降的一种疾病。根据听力下降的程度,神经性耳聋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阶段。

    对于轻度神经性耳聋,可以通过佩戴助听器来改善听力。助听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部分听力,提高生活质量。此外,佩戴助听器还可以预防听力下降导致的老年退行性改变,如老年痴呆。

    对于中度神经性耳聋,治疗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果听力下降不严重,并且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可以尝试佩戴助听器。如果听力下降严重,可以考虑进行人工耳蜗手术。

    重度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是一种耳蜗植入器,通过手术将耳蜗植入到耳朵中,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听力。术后,患者需要定期检查听力恢复情况。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长时间处于嘈杂的环境中,如长时间佩戴耳机听歌等。

    2. 注意用耳卫生,避免耳朵受到感染。

    3.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4.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听力问题。

    总之,重度神经性耳聋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并注意日常保养,以提高治疗效果。

  •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带着对孩子未来深深的担忧,踏上了去往耳鼻咽喉科的路。孩子的左耳重度神经性耳聋,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我带着孩子来到医院,遇到了一位温柔而专业的医生。

    医生详细地询问了孩子的病情,耐心地解答了我心中的疑问。他告诉我,虽然孩子左耳听力受损,但目前并不会影响语言发育,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大脑适应能力会更强。

    我心中虽有忧虑,但医生的话让我看到了希望。他强调,不要过度关注这个问题,孩子是正常的,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健康。

    我了解到,目前并没有针对孩子病情的特效治疗方法,但医生建议我们可以尝试一些康复训练,以提高孩子的声源定位能力。此外,医生还提醒我,日常的饮食和营养摄入也很重要。

    离开医院的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感激。这位医生不仅专业,更有一颗关爱患者的心。我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

  • 熬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长期熬夜对身体健康造成诸多危害。本文将详细介绍熬夜对身体七大方面的伤害,并提供一些缓解熬夜伤害的方法。

    一、熬夜对身体七大伤害

    1. 听力受损:睡眠不足导致内耳供血不足,听力下降,长期熬夜可能导致耳聋。

    2. 肥胖:熬夜的人经常吃夜宵,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引起肥胖。

    3. 皮肤问题:皮肤在晚上进入保养状态,长期熬夜导致内分泌失调,皮肤干燥、弹性差、晦暗无光,出现暗疮、粉刺、黑斑等问题。

    4. 记忆力下降:熬夜导致交感神经兴奋,白天出现精神不振、头昏脑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症状,长期熬夜还可能导致神经衰弱、失眠。

    5. 肠胃问题:胃黏膜上皮细胞需要夜间修复,熬夜导致胃黏膜得不到休息,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

    6. 免疫力下降:长期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过敏。

    7. 心脏病风险:长期熬夜导致内脏得不到及时调整,心脏病患病几率升高。

    二、缓解熬夜伤害的方法

    1. 傍晚时分适当运动:拉伸、深呼吸等运动能帮助快速入睡。

    2. 晚饭分成两顿吃:减少胃里食物残留,降低胃部负担。

    3. 不要提前打瞌睡:避免扰乱睡眠节奏。

    4. 下班后步行:放松身心,帮助入睡。

    5. 做事专心:避免分心,影响入睡。

    6. 睡前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心。

    7. 上床后抱成团:改善末梢动脉血流,缓解疲劳。

    8. 补救措施:熬夜后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进行午睡。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