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早泄患者的心理护理

早泄患者的心理护理
发表人:曾宪付

性生活是夫妻间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婚姻生活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有些男性朋友患上了早泄疾病,这为夫妻间的性生活带来的是灾难。这些患者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心理上得障碍,从此,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可谓是负面相当大。早泄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显的十分重要。

早泄患者在性生活上产生的疑虑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会发生阳痿。早泄会使男性情绪焦虑,焦虑的集中点是担心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阳痿。为此,一些患者忧心忡忡,没精打彩,有的开始回避性生活,而这些心理负担恰好是导致阳痿的主要因素。

(2)对自己的性能力产生怀疑,对满足不了对方而内疚。早泄突出的表现为夫妻性高潮不能充分实现,女方性要求屡次失败,作为丈夫觉得自己对不起妻子,为此大为伤感而内疚,或误认为自己的性功能本身就不如别人,感到自己失去了男子气。

(3)担心自己的身体出现问题。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分强调精的作用,而使一些发生早泄的患者担心自己身体某一脏器出现了问题,认为是“肾虚”而大进补剂,结果补得鼻孔出血,牙龈红肿,出现“上火”现象。性格内向、敏感多疑的人更易引发疑病性精神障碍而发生阳痿。

对患早泄的人,要向患者讲清早泄的原因绝大多数是精神性的,帮助患者进行心理分析,解决期望过切、性生活前缺乏精神准备、性交时紧张等等潜意识的影响。对已发生早泄的患者,讲清早泄是可以治愈的,早泄不一定是阳痿的发展阶段,偶尔早泄不一定是自己的性功能比别人差,这些问题是暂时的,是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教育妻子应理解和鼓励丈夫面对现实,让丈夫打消内疚自负感,当好丈夫的良医,配合丈夫解决早泄问题。患早泄后,更不要盲目吃药,有些补剂对早泄并无益处,有的反而增加危害。

通过以上的一些说明,相信大家已经具体了解了,早泄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希望妻子们能够少一点抱怨,细心帮助老公们来重新振作起来,相信那时您们的性生活会重新变的完美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阳痿临床又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的具体症状通常为阴茎进入阴道前或者进入后1-3分钟内就会射精,且身体无法控制射精时间。勃起功能障碍的具体症状多为阴茎无法勃起,或者勃起硬度不够,无法进行性爱。早泄具体症状主要表现在射精时间短、射精无法控等方面,比如有的患者从第一次性爱开始,几乎每次都会在阴茎插入阴道之前或者刚进入阴道1分钟之内就出现射精。再比如有的患者虽然可以进行正常性爱,但射精潜伏期短于3分钟,早泄者常无法控制射精。

    勃起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阴茎无法勃起或者勃起硬度不够方面,比如有的患者从性爱一开始阴茎就不能勃起,再比如有的患者虽然阴茎能勃起,但是硬度不够,无法顺利插入阴道,或者虽然进入阴道,但不能完成整个性爱。早泄和勃起功能障碍作为临床常见病症,若不及时治疗,不仅容易造成病症加重,还有可能影响夫妻感情、患者身心健康,因此需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 心理性早泄,通常会导致射精过快,影响性生活质量,确诊后主要是进行心理调整,还需配合进行药物治疗。

    1.心理调整:存在心理性早泄时,应当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心理负担,不要存在过大心理压力,消除紧张以及焦虑的心理,多与配偶沟通,多交流性生活经验,互相配合。

    2.药物治疗:在性生活前可使用利多卡因凝胶涂抹在龟头,使龟头麻痹,降低龟头的敏感度,延长射精时间。还可口服用药治疗,如帕罗西汀、达泊西汀等,可改善早泄。

    在用药时一定要治医嘱,不可随意用药,经过合理治疗,心理性早泄大多能治愈,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 早泄男人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生活方式、进行疾病监测以及加强沟通等调理病情。

    1.调整饮食:早泄患者应该适当调整饮食,均衡饮食,避免挑食、偏食,避免体重过重或者过瘦。不论是消瘦还是肥胖,都会导致早泄发病的上升。

    2.调整生活方式:早泄患者应该积极锻炼身体。并且注意个人卫生,注意外阴清洁,避免生殖器感染加重早泄。

    3.进行疾病监测:可在家中进行有计划的行为治疗,并监测进入阴道内射精的潜伏期,观察恢复的情况。

    4.加强沟通:要重视和伴侣的沟通,能促进夫妻感情,改善生活质量,形成正向的循环。早泄男人除了在家自我调理之外,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疗,建议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