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病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病机制?
发表人:AI医疗先锋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其传播途径多样,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病人与医疗器械之间的接触传播等。这种感染不仅限于医院环境,游泳池、穿刺、伤口等情况也容易发生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机制主要与其多种致病物质有关。其中,外毒素A(PEA)是主要的致病和致死性物质,它进入敏感细胞后被活化,导致哺乳动物蛋白合成受阻,引发组织坏死,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动物实验表明,注射外毒素A后,动物会出现肝细胞坏死、肺出血、肾坏死和休克等症状。而外毒素A抗体可以保护动物免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还能产生蛋白酶,其中外毒素A和弹性蛋白酶同时存在时,毒力最强。胞外酶S是一种不同于外毒素A的ADP-核糖转移酶,可以促进铜绿假单胞菌的侵袭和扩散,感染产此酶的铜绿假单胞菌病人,可能出现肝功能损伤和黄疸。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正常情况下,完整的皮肤是天然屏障,高活性的毒素不能引起病变。正常健康人血清中含有调理素和补体,可以协助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和杀灭铜绿假单胞菌,因此不易致病。但如果宿主的正常防御机制受损,如皮肤黏膜破损、留置导尿管、气管切开插管、免疫机制缺陷(粒细胞缺乏、低蛋白血症、各种肿瘤病人、使用激素或抗生素的病人)等,铜绿假单胞菌容易从带菌发展为感染。烧伤焦痂下、婴儿和儿童的皮肤、脐带和肠道,老年人的泌尿道,常常是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的原发灶或入侵门户。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无荚膜、无芽胞、能运动的革兰阴性菌。它在37摄氏度温度下可以生长繁殖,在42摄氏度的温度下可以生存。它是一种需氧菌,生存能力很强,可以抵抗多种抗生素,并且生存时间较长。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败血症疾病介绍:
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循环并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重毒血症的全身感染综合征。当败血症导致组织灌注不足或器官功能障碍,引起感染性休克或一个以上器官衰竭的称为严重败血症(severesepsis),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等并发症。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奶量减少,吸吮无力、哭声低、体温低、身体虚弱、反应慢。

    1、奶量减少,吸吮无力: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症状之一就是食欲减退,吮吸时间短,吸吮力不足,容易窒息。这通常表明宝宝感到不适,需要家长的关爱和照顾。

    2、哭声低:与正常婴儿相比,败血症患儿的哭声较低,且持续时间短。这可能是由于感染导致宝宝感到疼痛或不适。

    3、体温低:正常新生儿的体温约为36.5~37℃。然而,败血症患儿的体温可能会异常降低,甚至低于35.5℃,伴有手足冰冷。这可能是由于感染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受到影响。

    4、身体虚弱:健康的新生儿有很高的屈肌张力,四肢会持续运动。然而,败血症患儿肢体运动较少,身体虚弱,这可能是由于感染导致能量消耗过大。

    5、反应慢:新生儿败血症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弱,反应能力低。这可能是由于感染导致神经系统受损。

    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方法主要包括:

    1. 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用药原则为少用药、合理用药、联合用药、静脉给药、疗程充足,注意用药毒副作用。

    2. 一般治疗:注意保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热卡,及时纠正酸中毒及缺氧,局部感染灶及皮肤的处理等。

    3. 对症治疗:有抽筋使用镇静药,有黄疸给予蓝光治疗,有脑水肿给予降颅压处理。

    4. 支持治疗:少量多次输血或输血浆,以增加机体抵抗力。重症败血症患儿可通过换血除去血液中的细菌、毒素和酸性代谢产物,消除异常血液物质,修正异常血液过程,供给大量新生儿所缺乏的抗体、补体以及吞噬细胞的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预防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家长应加强患儿的日常护理,避免被蚊虫等叮咬,避免脐炎、脓包疮等的发生,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保证新生儿的营养。避免新生儿与其他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接触,如肺结核、支原体肺炎、流行性感冒等。

  •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它可能危及宝宝的生命。那么,新生儿患上败血症都有哪些症状呢?下面,我们将详细为大家介绍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帮助家长们及时发现并应对。

    一、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

    1. 吸吮无力: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似乎不知饥饿,吮乳时间短且无力,吃奶时易呛奶。

    2. 哭声低微:败血症的宝宝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

    3. 体温不升:新生儿患败血症时,体温不是高,而是低,测体温时在35.5℃以下,宝宝手足发冷。

    4. 全身软弱:败血症的宝宝四肢及全身软弱,四肢屈曲,或不停地活动,小手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而败血症的宝宝四肢及全身软弱,你拉他的上肢,也无明显的屈曲反应,你松手,他的上肢会自然坠落下来,手也不会抓紧你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5. 反应低下:正常新生儿在受到刺激时可做出适当反应,如惊醒、注视、微笑等;而败血症的宝宝则表现为反应能力低下,精神萎靡或昏昏欲睡。

    6. 黄疸不退或退而复现:正常生理性黄疸应该逐步消退,新生儿败血症时生理性黄疸持续不消退,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

    7. 体重不增: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有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下降的时间在生后3~4天最明显,下降的幅度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以后逐渐恢复,在生后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以后宝宝每天体重增加约50克,满月时体重增长在750克以上。而败血症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超过正常范围,在体重增长期体重不增加。

    二、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措施

    1. 保持新生儿脐部清洁干燥:新生儿脐带脱落前,要每天用碘伏消毒脐部,保持清洁干燥。

    2. 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细菌滋生。

    3. 避免接触传染性疾病:避免新生儿接触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

    4. 及时接种疫苗:按照国家免疫规划,为新生儿接种各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三、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

    1. 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主要是抗生素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2. 支持治疗:包括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体温等。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家长要引起重视,一旦发现宝宝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就医。

  • 亚急性败血症,也被称为成人斯蒂尔病,是一种常见的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这种疾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咽痛等。以下是关于亚急性败血症的详细介绍。

    首先,发热是亚急性败血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持续性的高热,体温通常在39到40度以上,并且一天内的体温波动在两度以上。此外,部分患者在发热前还会出现胃寒、寒颤等症状。

    其次,皮疹也是亚急性败血症的典型症状之一。在疾病的全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皮疹。这些皮疹通常伴随着发热出现,并且可能忽隐忽现。皮疹的消退后一般不留有痕迹,但少数情况下可能会有色素沉着。

    此外,关节和肌肉的症状也是亚急性败血症的常见表现。这种疾病的关节和肌肉症状发展较为缓慢,疾病比较隐秘。通常以累及大关节为主,如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

    咽痛也是亚急性败血症的常见症状之一。大约50%的患者在发热时伴有咽痛。

    在治疗方面,大多数患有亚急性败血症的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由于在疾病的早期可能无法获得细菌培养的结果,因此在脓毒症早期应尽快进行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在获得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后,可针对特定细菌选择细菌敏感抗生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在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中很常见,但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普遍耐药。近年来,也发现其对苯唑西林有耐药菌株,因此建议选择头孢菌素、万古霉素或毛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治疗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最有效的药物。

    在日常生活中,亚急性败血症患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饮食方面,建议患者食用合理均衡的膳食营养,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为主。可以适当食用全谷物、谷类、豆类等食物。可以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多食用鱼、蛋、豆制品和乳制品。患者应戒烟并限制饮酒。减少高脂饮食摄入,避免增加患者消化道负担。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和刺激性食物。2. 适当运动以增强免疫力。3. 定期工作和休息,确保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工作。

    最后,亚急性败血症患者应该到正规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就诊,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 不动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可累及人体多个系统组织,引发多种症状。

    一、症状表现

    1. 呼吸系统感染: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咳嗽、发热、胸痛、气促、咳痰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发绀、呼吸困难等。

    2. 败血症:医院内感染常见,多发生于输液、手术、留置导管等情况下。表现为发热、寒战、皮肤瘀点、肝脾肿大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

    3. 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于留置导尿管、膀胱造瘘等情况下,表现为尿道炎、肾盂肾炎、阴道炎等症状。

    4. 伤口、皮肤感染:创口感染较为常见,表现为红肿、化脓、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合并败血症。

    5. 脑膜炎:多发生于颅脑手术后,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等症状,婴幼儿可出现惊厥、角弓反张等。

    6. 其他感染:不动杆菌还可引起关节炎、骨髓炎、腹膜炎等感染。

    二、诊断方法

    1. 痰培养:痰培养是诊断肺部感染的重要方法,阳性标准为每个干板的不动杆菌菌落数应在30个以上。

    2. 尿培养:尿培养是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方法,阳性标准为细菌计数应>10万/ml。

    三、治疗原则

    1. 抗菌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 支持治疗: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

    四、预防措施

    1.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 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如留置导管等。

    3. 提高患者免疫力,预防感染。

  • 败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其早期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败血症的早期症状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败血症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寒战、出汗等全身性症状。这些症状通常起病急骤,发热可达39℃以上,伴有明显寒战和出汗。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其次,败血症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症状。常见的皮肤症状包括瘀点、瘀斑、皮疹等。这些症状多出现在四肢、躯干皮肤以及口腔粘膜等部位。需要注意的是,皮肤症状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

    此外,败血症患者还可能出现一些胃肠道症状。这些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呕血、便血等症状,甚至出现中毒性肠麻痹。

    关节症状也是败血症的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可能出现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关节腔积液。

    除了上述症状外,败血症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如心力衰竭、意识模糊、昏迷、少尿或多尿等。这些并发症多由器官受累引起。

    为了预防和治疗败血症,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3. 如出现疑似败血症症状,应及时就医。

    4. 遵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5. 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均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其治疗周期因个体差异而异,通常需要2~4周,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败血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细菌或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血液系统,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全身炎症和组织损伤。常见病因包括严重创伤、感染、糖尿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等。

    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高热、低体温、心率增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皮疹、皮肤粘膜出血等。治疗败血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抗生素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系统治疗,治疗周期可能超过两周。

    预防败血症的关键在于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感染和创伤,以及注意饮食卫生。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皮肤清洁。

    2. 避免与感染者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3. 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4. 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

    5.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如果您出现败血症的疑似症状,请及时就医。

  • 鼠疫,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又被称为‘黑色死神’,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那么,鼠疫究竟是怎么回事?它能否被治愈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跳蚤叮咬传播,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鼠疫的潜伏期一般为2-8天,早期症状包括发热、淋巴结肿痛、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迅速恶化,出现淋巴结化脓、破溃,甚至引发败血症或肺炎,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那么,鼠疫能否被治愈呢?答案是肯定的。目前,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是治疗鼠疫的常用药物,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具有显著疗效。此外,根据病情需要,医生还会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选择其他抗生素如双嘧啶、氯霉素、磺胺药、β-内酰胺类药等。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居室消毒,多吃流质食物,适当补充生理盐水等,都有助于病情恢复。

    鼠疫患者需要被严密隔离,防止疾病传播。隔离期间,患者的衣物、排泄物等都需要进行彻底消毒。隔离9天后,如果患者病情稳定,可恢复正常生活。若病情未完全康复,则需继续接受治疗,呆在隔离室中。

    鼠疫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疾病、积极预防,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如有相关疑问,请咨询专业医生,他们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为您解答。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39疾病百科官方微信,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 亚急性败血症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方案制定。

    首先,需要明确亚急性败血症的病因,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在饮食方面,应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适当的锻炼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康复。

    亚急性败血症的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因素有关。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此外,对于亚急性败血症的患者,还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2. 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

    3.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

    5. 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多杀巴斯德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疾病,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日常饮食保健。在饮食方面,以下食疗方和饮食建议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病情,增强体质。

    一、食疗方

    1. 当归羊脊骨汤

    新鲜的羊脊骨、洋葱、胡萝卜、芹菜一起炖煮,熬制过程中撇去浮油,最后加入当归,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

    2. 姜片乌鸡汤

    乌鸡汤适合冬季进补,具有补血补气的功效。在乌鸡汤中加入姜片,可温经散寒、温运血脉。

    3. 慢炖柴鸡汤

    柴鸡汤营养丰富,适合炖煮2-3小时,加入姜片、枸杞、冬虫夏草等,最后加入当归,具有补血补气的功效。

    二、患者饮食建议

    1. 黄色水果

    如柑橘、芒果、柿子、杏等,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2. 天然维生素C水果

    如红枣、猕猴桃、山楂、柑橘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预防败血症等功效。

    3. 干果

    如核桃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三、注意事项

    以上食疗方仅供参考,具体饮食建议请咨询医生。

  • 小儿变应性亚败血症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综合治疗。

    一、药物治疗

    1.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小儿变应性亚败血症综合征的主要药物,适用于全身症状显著、有并发症、水杨酸制剂治疗无效等情况。常用的激素类药物包括泼尼松、地塞米松等。使用激素类药物时,需注意用量、减量速度和疗程。

    2. 阿司匹林:可作为激素类药物的辅助药物,但需注意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3. 吲哚美辛、氯喹:可作为激素类药物的替代疗法,用于控制发热和巩固疗效。

    4. 复方保泰松:可作为激素类药物的辅助药物,但需注意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

    二、综合治疗

    1. 休息:患者应适当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 营养: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增强机体免疫力。

    3. 康复锻炼:病情好转后,可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练等。

    4. 寻找感染灶:积极寻找和去除感染灶,预防复发。

    5. 纠正贫血:积极纠正贫血,改善患者状况。

    6. 外科手术:对于关节畸形等严重并发症,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三、预后

    小儿变应性亚败血症综合征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大多数患者可完全缓解,少数患者可能持续活动或复发。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