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继发性高血压是原发性的4倍

继发性高血压是原发性的4倍
发表人:医者仁心

高血压,曾经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儿童也成为了高血压的受害者。小儿高血压已经成为儿科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症,根据临床分类,小儿高血压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其中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80%,是原发性高血压的4倍之多。

原发性高血压,顾名思义,其病因并不明确,可能与遗传、饮食、肥胖、植物神经调节等因素有关。而继发性高血压,则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其中,约90%的继发性高血压都与肾脏疾病有关,如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等。这些疾病常常伴随有血尿、蛋白尿、脓尿等症状,肾功能也可能出现异常。除此之外,肾脏畸形、肾发育不良、肾血管阻塞、肾肿瘤等也可能导致高血压。此外,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未闭等,内分泌疾病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出血、外伤等,以及铅中毒、维生素D中毒等也可能导致高血压。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高血压呢?根据国际标准,1个月以内的婴儿收缩压应小于12.8千帕(96毫米汞柱),1个月~2岁的小儿应小于14.9/9.8千帕(112/74毫米汞柱),3~5岁的小儿应小于15/10千帕(116/76毫米汞柱),6~9岁的小儿应小于16/10.4千帕(122/78毫米汞柱),10~12岁的小儿应小于16.8/10.9千帕(126/82毫米汞柱),13~15岁的小儿应小于18/11.5千帕(136/86毫米汞柱)。如果血压超过上述标准,则可诊断为高血压。由于小儿高血压的症状往往不明显,家长往往容易忽视,因此,定期为孩子测量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的早期症状,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小儿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包括降压药物的使用,如ACE抑制剂、ARBs、钙通道阻滞剂等;非药物治疗则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此外,对于继发性高血压,还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总之,小儿高血压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家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高血压疾病介绍:
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的肾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如果不早期干预,3年病死率达50%以上,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约18%和5%。其致病因素较多,比如先天性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高脂血症等。本病一般临床无特异性表现,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治疗方案随病因不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对于患侧肾长径大于9cm且残留肾功能较好,狭窄的肾动脉已有侧支循环形成者,患者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后预后良好,重建血管后,残留肾功能可以稳定,甚至部分改善。对于患侧肾长径小于7.5cm或患者血清肌酐大于35.4umol/L者,则预后较差[1][2]。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急性肾炎并不会导致尿频。急性肾炎,又称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特点为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伴有氮质血症,通常具有自愈倾向。

    急性肾炎的病因多样,最常见的是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但其他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导致该病。由于急性肾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其预后通常较好,尤其是在儿童患者中。

    在诊断急性肾炎时,医生会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尿常规、补体C3测定和病理检查等。治疗方面,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透析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消除血尿和水肿,并恢复正常血压。

    在药物治疗方面,利尿剂如螺内酯和甘露醇常用于治疗水肿,而降压药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RAAS抑制剂等则用于控制高血压。在感染严重时,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肾损伤、高钾血症、酸中毒或利尿剂治疗无效的严重水钠潴留患者,可能需要透析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急性肾炎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建议患者保持清淡饮食,低盐、低脂肪、高蛋白,并适当限制钠的摄入。此外,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勤换衣服、避免感染等。适当的体育锻炼也能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急性肾炎的治疗通常在医院的肾内科进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高血压的病因复杂,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日常保养呢?

    首先,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饮食调理。建议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此外,要限制饮酒和吸烟,因为这些不良习惯会加重高血压病情。

    其次,高血压患者要进行规律的运动。运动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此外,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心理调节。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会加重高血压病情。因此,要学会放松心情,保持乐观的心态。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按时服药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坚持规律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

    最后,高血压患者要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变化。一旦发现血压异常,要及时就医。

  • 心理健康与心脏健康密不可分,不良情绪可能成为心脏疾病的诱因。

    研究发现,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如爱发牢骚、爱顶牛、爱埋怨等,容易导致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美国心脏病专家米米·嘉妮丽博士指出,一半的冠心病并非由肥胖、高胆固醇、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引起,而是由敌意情绪所致。

    医生在治疗心脏病时,除了关注患者的生理指标,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以减少心脏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保护心脏健康的建议:

    1.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2. 学会调节情绪,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心理支持。

    3. 增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肺功能。

    4. 注意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5.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脏病。

  • 生活中,许多男性对于勃起硬度有所误解,认为勃起硬度不够就是阳痿。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阳痿,又称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在有性刺激和性欲的情况下,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勃起时间短促,很快软缩,以致不能进行性生活。勃起硬度不够,除了阳痿之外,还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1. 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慢性前列腺炎常伴有盆骶疼痛、排尿异常和性功能障碍等症状,如性欲减退、早泄、射精痛、勃起减弱及阳痿等。

    2. 尿道炎、膀胱炎

    尿道炎、膀胱炎虽然不会直接导致阳痿,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前列腺功能,进而引发性功能障碍。

    3. 高血压

    高血压容易导致阳痿。一方面,高血压会影响血管健康,导致动脉硬化,影响性爱时的血液供应;另一方面,抗高血压药物如β受体阻断剂和利尿剂也会增加阳痿的风险。

    4. 糖尿病

    糖尿病是导致阳痿的常见原因之一。糖尿病导致的阳痿可能与血管、神经病变和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5. 神经系统疾病

    多发性硬结症、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都可能引起男性阳痿。此外,脑部疾病如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综合征等也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男性朋友一旦出现勃起硬度不够、不持久等问题,应先进行生活调节,如运动锻炼、增强肌肉强度等。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 尿酸高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很多人检查出尿酸偏高,但并没有出现痛风症状。这种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尿酸高但没有痛风,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一现象,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尿酸高的原因。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时,就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高尿酸血症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如痛风、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

    虽然尿酸高没有痛风症状,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危害。高尿酸血症可能导致尿酸盐沉积,引发关节疼痛、痛风石等;同时,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风险。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尿酸高但没有痛风的情况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调整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限制饮酒和含糖饮料。

    2. 适量运动:保持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

    3.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尿酸水平,因此控制体重对于预防尿酸高具有重要意义。

    4.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别嘌醇、苯溴马隆等药物降低尿酸水平。

    5.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尿酸检查,及时了解尿酸水平变化。

    如果尿酸高但没有痛风症状,也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症状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头痛、头晕、心慌、胸闷、气短等。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甚至影响视力。因此,一旦体检发现高血压,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避免并发症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高血压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等。其中,90%的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与遗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此外,劳累、熬夜、高钠摄入、肥胖、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部分继发性高血压,如颅脑占位、肾上腺占位、肾血管狭窄等,也可能引发血压升高。

    治疗高血压,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六大类,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遵医嘱服用。在用药过程中,患者需定期测量血压,以评估药物疗效。同时,保持心态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有利于血压控制。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睡眠、调整饮食结构等,也有助于血压稳定。

    高血压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就诊时,可前往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缓解压力,也是预防高血压的关键。

  • 产后高血压是许多新妈妈面临的一个常见问题,它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那么,如何有效地控制产后高血压,使其降至正常范围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产后高血压的成因、危害、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养措施。

    一、产后高血压的成因与危害

    1. 原因:产后高血压的成因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孕期高血压:孕期高血压是产后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孕期血压控制不佳,产后血压也难以恢复正常。

    (2)体重增加: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产后体重难以恢复,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3)情绪波动:产后情绪波动较大,如焦虑、抑郁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2. 危害:产后高血压对母婴健康的影响较大,可能导致以下并发症:

    (1)胎儿宫内发育迟缓:高血压可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影响胎儿健康。

    (2)胎盘早剥:高血压可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危及母婴生命。

    (3)产后出血:高血压可导致产后出血量增加,增加产后并发症的风险。

    二、产后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1. 生活方式干预:

    (1)低盐饮食:减少食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

    (2)适量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每周至少150分钟。

    (3)减肥:控制体重,降低血压。

    (4)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5)保持心态平和:学会放松心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2. 降压药物治疗:根据血压情况,医生会为您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ACE抑制剂、ARBs等。

    三、产后高血压的日常保养

    1. 定期监测血压:产后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血压波动,调整治疗方案。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低盐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有助于控制血压。

    3. 保持心情愉悦:学会调节情绪,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四、产后高血压的治疗医院与科室

    产后高血压的治疗可以在以下医院和科室进行:

    1. 妇产科:产后高血压的治疗主要由妇产科医生负责。

    2. 心内科:心内科医生可对高血压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3. 内分泌科:内分泌科医生可对继发性高血压进行诊断和治疗。

  •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高血压患者不仅要关注药物治疗,更要重视生活中的细节,因为这些细节往往会影响血压的稳定和健康。

    首先,高血压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如下蹲起立、快速摇头或跳跃等。这些动作可能会引起血压骤升,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高血压患者应选择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体操、太极拳等,并注意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出现不适。

    其次,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长时间趴着看书、看电视。趴着会压迫腹部肌肉,影响深呼吸,导致血压升高。此外,长时间看电视、看书还可能引发情绪波动,影响血压稳定。

    此外,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听节奏过快、声音过大的音乐。这类音乐可能会刺激感官,引起精神紧张和内分泌功能失调,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应选择曲调优美、柔和的音乐,并注意音量不宜过大。

    穿着方面,高血压患者应避免紧扣领口,以免压迫颈静脉,影响脑血管供血。建议穿着宽松的衣物,保持颈部血液循环畅通。

    除了上述生活细节外,高血压患者还应定期进行血压监测,了解自身血压状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总之,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中要重视细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 孕妇在孕期饮食上需要格外注意,既要保证营养均衡,又要避免食用对胎儿有害的食物。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孕妇可以吃金针菇吗?金针菇作为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营养素,那么它对孕妇和胎儿有哪些好处呢?

    金针菇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钙、铁、锌等,这些营养素对孕妇和胎儿都非常重要。孕妇食用金针菇可以补充多种营养素,提高免疫力,预防孕期贫血等疾病。

    金针菇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孕期便秘是很多孕妇都会遇到的问题,食用金针菇可以帮助缓解便秘症状。此外,金针菇中的朴菇素具有抗癌作用,可以帮助抵御癌细胞,降低癌症风险。

    金针菇中的精氨酸和赖氨酸是胎儿脑部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孕妇适量食用金针菇,可以促进胎儿智力发育,提高出生后宝宝的智力水平。

    金针菇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清炒、煲汤、拌菜等。搭配不同的食材,可以制作出营养丰富的美食。例如,金针菇炒鸡丝、金针菇豆腐汤、金针菇西兰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的孕妇应适量食用金针菇,避免过量食用导致不适。此外,孕妇在孕期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本文将从遗传因素、年龄因素、精神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方面,对高血压的成因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遗传因素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大约60%的高血压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史。这意味着,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那么其他成员患高血压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其次,年龄因素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管逐渐老化,血管弹性下降,血压调节能力减弱,从而容易引发高血压。

    此外,精神因素也会影响血压。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中,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

    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如噪音、污染等不良刺激,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的分类有多种,常见的有三级高血压、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等。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血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药物治疗方面,常见的降压药物包括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等。患者需遵医嘱规律用药,切勿自行加减药。

    除了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还应注重日常保养。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总之,了解高血压的成因,有助于我们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更应注重日常保养,降低患病风险。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