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戴上耳机,音乐在耳边响起的那一刻,仿佛全世界都是属于自己的,外界的噪音和杂音统统被隔绝。
由于耳朵的这种掩蔽效应,即一个较弱的声音的听觉感受被另一个较强的声音影响,我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损伤了听力。
据@看看新闻 报道,武汉33岁的樊女士由于睡眠不好,经常戴耳机听歌入睡。最近半个月,她发现耳朵总是“嗡嗡”作响,听力也变差,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医生认为可能是长期戴耳机导致的听力损伤。
值得警惕的是,有些听力损失无法逆转。经常戴耳机的人,听力其实已经悄悄变差了。《生命时报》采访专家,用一个视频帮你自测听力好坏,并教你保护脆弱的听力。
受访专家
北京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宋海涛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杨仕明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
关于听力损伤,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验:右耳在4k~6k有近20分贝的衰减,但主观上一丁点异样的感受都没有。等察觉到听力异常时,听力损伤其实已经非常严重了。
大部分听力损失的发生是缓慢的、渐进的,因此早期当事人不易察觉到,通常是周围人发现的。
10道题自测听力损失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国家耳聋和其他沟通障碍研究所”列出了10道听力测试题。
结果:只要有超过3道题的答案为“是”,就该到医院进一步诊断。
长时间戴耳机会损伤听力,不戴耳机也不太现实,因此选对耳机是保护听力的第一步。
耳罩式耳机——护耳首选
耳罩式耳机可以罩住耳廓防止噪声进入,耳机传出的声音距离鼓膜更远、对耳蜗的刺激更小,因此更加安全,是日常使用中更加推荐的耳机种类。
入耳式耳机——刺激耳蜗
入耳式特别是带有耳塞的情况下,耳道内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容易使外耳道发炎,造成耳朵痒、疼痛等。此外,由于声音更集中地传递到鼓膜,进而对于耳蜗毛细胞的刺激也会越大。
骨导耳机——适合户外
骨导耳机的声波不通过耳道,而是经过颅骨传递到耳蜗和听神经。因此和其他耳机一样,对耳蜗仍然是有刺激的。
它最大的好处是通过骨传导听到耳机声音的同时,耳朵仍然在接收外界的声音。因此在户外锻炼的时候,可以避免听不到警示声而发生意外的情况,以及适合那些中耳、耳道正有感染(比如肿痛、流脓)的情况。
降噪耳机——适合嘈杂环境
为避免听力损伤,其实在公共交通或者人声嘈杂的公共场所是不推荐使用耳机的,因为此时需要更大的音量才能听见。
如果要戴耳机,这时候建议使用有降噪功能的,以帮助耳朵听清更低的音量,避免听力损失。
● 主动降噪耳机: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
● 被动降噪耳机:主要通过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或者采用硅胶耳塞等隔音材料来阻挡外界噪声。
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也能帮耳朵保护好听力。
1.注意耳卫生
保持耳道干燥,尽量不掏耳,如果耵聍较多,影响听力,可定期到专业、正规的医院进行清理。
2.注意擤鼻方式
不能同时按住两侧鼻子用力,这样可能会造成中耳炎或鼓膜穿孔。
3.戴耳机的「60-60-60」原则
无论戴何种耳机,音量不要超过总音量的 60%,每次听的时间不要超过 60 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 60 分贝,切忌戴着耳机睡觉。
4.管理好慢性病
对于老年人来说,虽然听力受损大多是由听觉器官退化所致, 但年龄并非决定病情进展的唯一因素,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都与听力损失有关,注重防控慢性病可延缓听力老化进程。
5.多补锌
在饮食中应注意多补充锌、铁、钙等微量元素,对预防老年性耳聋也有显著效果。老年人千万别把耳聋不当回事,应尽早干预治疗,对预防老年痴呆、延长寿命都有积极作用。
6.戴耳塞
在房屋装修、建筑工地等噪音较大的场合,要与噪音源保持一定距离,使用防噪耳塞或者棉花堵住耳朵,避免听力受损。
为了不让听力持续下降,置身嘈杂环境之后,要特别注意隔音,尽可能关闭收音机、电视机等噪音源,让耳朵至少休息10个小时。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看到某同学在桌上放了一瓶“六味地黄丸”,问之答曰:最近感觉有点虚,有点阳痿,随便吃吃……回答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六味地黄丸是不是神药?
目前市场上的六味地黄丸共有655个批准文号。同一种药居然有六百多家药厂生产,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市场需求量太大。而且粗略估计一下,六味地黄丸的适应症居然高达近140种,OMG!这是什么概念?感觉日常的毛病没有它治不了的,这还不叫包治百病?所以是有些滥用了。
但不可否认,六味地黄丸确实是补益类的经典名方,确实具有滋 阴 补 肾的功效,更适合肾 阴 虚的人。它被认可的适应症主要为肾 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肾阴虚的判断
服用六味地黄丸的前提是,经中医辨证为肾 阴 虚的患者。这些症状可以辅助判断:舌红潮热、口干舌燥、手足心热、盗汗、遗精、失眠、头晕、腰膝酸软、脉细快。
三补三泻
六味地黄丸不仅是补虚,也兼有泻下成分,方中重用熟地黄,滋 阴 补 肾,山茱萸和山药辅助。而泽泻、茯苓和牡丹皮相互配合又能清虚热,方子共奏补肾 阴,清虚热的功效。所以如果不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病症,而滥服六味地黄丸,其实是有副作用的。
以下人群忌用!
六味地黄丸,针对肾 阴 虚,所以肾 阳 虚的人不能用,肾 阳 虚可以用桂附地黄丸。感冒发热病人、急性肠胃炎腹痛腹泻的病人,需暂停使用。健康人请勿当作保健药品长期服用!长期服用很可能出现腹满、便溏、食欲不振等情况。
在临床上,六味地黄丸的服用应该遵照医生的指导来服用。另外,在六味地黄丸服用期间应该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戒烟、酒等情况。
注意其他几种地黄丸的区分
不同的症状可以服用不同的地黄丸,但最好在医生药师指导下服用,勿乱用!枳柏地黄丸,重滋阴降虚火。麦味地黄丸,重滋养肺肾。杞菊地黄丸,重滋补肝肾。归芍地黄丸,重补阴血清虚热。桂附地黄丸,重温阳,针对肾 阳 虚。明目地黄丸,重养肝明目。
黄芪是一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中药材,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将它拿来泡水喝,这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养生的作用。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增强,黄芪的用量逐渐增大,以至于到了每年的春秋季节,就会有大量的人开始采挖黄芪,因为春秋时节是采挖黄芪的最佳季节,但若是采用不合理的采挖方式,就会导致野生黄芪数量骤减,目前,它已经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在平日里,一些喝过黄芪水的朋友会感觉到自己越来越瘦,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家不必过于担心,这主要是因为黄芪水具有利尿解毒的作用,若是在服用黄芪水期间,感觉到体重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那么有可能是黄芪水在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毒素与垃圾。对于具有减肥需求的朋友来说,建议不要采用喝黄芪水的方式来减肥,因为长期饮用可能导致身体暴瘦,这对身体健康反而是不利的。
黄芪水虽然具有一定的养生功效,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宜饮用的,一般来说,生活中有3类人不适合饮用黄芪水。
黄芪具有温补效果,因此更适合体内寒湿较重的朋友饮用,对于体内火气比较旺盛的群体来说,若是经常大量饮用黄芪水,就可能导致身体出现喉咙干涩、咽喉肿痛等情况。
虽然黄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体中的元气、增强身体免疫力,但当我们出现感冒或发烧的现象时,就会导致身体呈现出比较虚弱的状态,此时若是贸然饮用黄芪水,极有可能导致身体的负担加重,这对疾病的控制是不利的。在这里建议大家等感冒或发烧痊愈后再饮用黄芪水,这能够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达到养生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过敏原是不一样的,对于过敏体质的朋友来说,需要慎重饮用黄芪水,因为一旦对黄芪这种物质过敏,就会导致身体表现出一些不良症状,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威胁身体健康。
同时,大家在饮用黄芪水的过程中,还要了解它的副作用,一般来说,若是经常使用黄芪泡水喝,就可能导致身体出现心烦意乱、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症状,大家在饮用黄芪水的过程当中,若是发现身体出现了上述症状,一定要立即停止饮用,以免身体受到更加严重的伤害。
同时,大家也不能过于依赖黄芪水,因为它并不是万能的,当我们感觉到身体出现不适时,应该立即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而非饮用黄芪水。
近日,广西桂林一男子喝下朋友珍藏的自泡药酒后口舌发麻,心跳加速,失去知觉。送到医院后多次出现室颤,心跳骤停等情况。经过1天1夜的抢救,神智才恢复清醒。
医生介绍,患者中毒和用草乌、川乌来泡酒的关系非常密切,民间用高度白酒来泡上述两种药材,有祛风湿的可能性,但医学方面只能用来外擦,不能内服。
事实上,因药酒出事的案例时有发生↓↓
有人将药酒当成万能药,当身体出现某些不适时,总想喝点药酒缓解。药酒并非万能,不当使用还可能发生危险。
《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告诉你药酒使用禁忌,避免危险发生。
受访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 刘绍贵
所谓药酒,即将处理洁净的中药材、饮片,按一定比例浸入50~60度的纯粮白酒中所制得的澄明液体制剂。亦有用食用乙醇、黄酒、米酒或葡萄酒替换纯粮白酒者。
传统的药酒一般可分为外用和内服两种。外用药酒涂在皮肤上,治疗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以前在民间流传很广。外用药酒所泡的药材,大多是生川乌、生草乌等有毒中药,外用效果很好,内服会危及生命。
目前,国内由正规厂家生产并获批上市,用于疾病防治或养生保健的药酒160种左右,大致分为以下3大类:
由于药酒的药理作用明显,加之其生产涉及处方组成的审定、酒的选用、药料质量的控制,以及矫味剂、着色剂、制备工艺的科学采用和设备设施条件的审批等诸多专业领域,因此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既未提倡也未允许普通民众及各类酒店、餐馆等自行配制药酒。虽然规定不允许,但还是很多人自行泡制药酒。
从现代医学来看,药酒不分的做法是极不科学的。现代医学体系里,概念精确明晰,药和酒、食品是绝对不同的东西,界限分明。
但在传统医学里,药食同源却是很自然的事,很多时候,药品和食品的界限模糊不清,难分彼此。比如葱、姜,在餐桌上是调味品,当菜吃;感冒时可以用来发汗、祛寒,当药用。酒也一样,中医认为,出现跌打损伤时,用酒来送服一些活血药,可以加快循环,有助祛除瘀血。
许多药物禁入酒
出于养生保健目的,很多人觉得只要是补药都能泡酒,有些甚至把好多种泡在一起,中药专家提醒大家,许多药并不宜入酒:
1. 大多数矿物类药
特别是有毒的,如砒石、砒霜、朱砂、银朱、雄黄等。
2. 许多毒性很强或作用峻猛、强烈的中药
比如肝肾毒性很大的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天雄、生附子、小白撑、生天南星、生白附子、生半夏、雷公藤、甘遂、大戟、商陆、芫花、苍耳子、水蛭、斑蟊、蟾酥等。
还有一些新近引入的、临床使用经验很少的新品种,也不应泡制药酒。
以川乌、草乌为例,它们是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的药物,但因毒性很强,法典控制用量很小,中毒后可致严重心脏损害、中枢麻痹、血压下降,甚至引起呼吸麻痹合并脑水肿死亡。
水蛭,即蚂蝗之类,为破血逐瘀、通经之药,现代临床应用较广泛,但中毒后可刺激胃肠道,引起内脏广泛出血、剧烈腹痛、呕吐。
马钱子为极毒药,祛风胜湿、通络止痛效果较好,中毒后可引起强直性痉挛惊厥、角弓反张,甚至死亡。
因此提醒大家,非必要不要自泡自饮药酒,如果必须使用药酒,应在医生或药师的专业指导下。
饮用药酒前应先请中医辨证后开处方,根据具体情况和体质选择,切勿想当然。使用药酒,要注意以下几点:
! 早晨空腹和夜间不宜饮用
应在中餐或晚餐前1小时饮用。同时应把握季节时令,温阳、补益性药酒多宜冬日使用,炎炎夏日应尽可能少饮或不饮。
! 不同情况有不同使用量
应根据个人对酒的耐受力及药物的性能确定饮用量,一般每次可饮10~30毫升;如药中含有峻猛药,应以10~15毫升为宜,决不可放量豪饮。
! 服药期间勿随意饮用
服用西药期间,绝不可随意饮用药酒。许多西药均不可与酒和药酒同用,否则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服用前应与药师咨询。
! 饮用药酒期间注意饮食
饮服药酒,应尽量选食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鲜鱼、瘦肉、豆类、蛋类,不宜食咸鱼、香肠、腊肉,以免伤肝或诱发不良反应。
! 出现问题及时就医
饮用后出现恶心、呕吐、胸闷不适、口唇或肢体发麻,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肝肾功能异常者都不宜饮用药酒,否则不仅不能治疗疾病,反而可能加重病情。药酒中的酒精和药物一旦和正在服用的西药发生相互作用,还会出现不良反应。
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以及患有各种急性病者,肺结核、皮肤病、痛风患者,儿童、妇女,特别是经期、孕期、哺乳期的女性,高龄和身体虚弱的老人等均不应饮用药酒。
最后提醒,药酒也是酒,能少喝就少喝。
说到空气污染,你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雾霾、汽车尾气、工业废气,但是,待在室内就一定安全了吗?
其实,居家生活中,防止室内空气污染也很重要。空气污染是导致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的罪魁祸首。
英国环境科学专家蒂姆•罗宾逊表示,造成室内污染的原因很多,建筑材料、油漆、地毯以及带有气味的产品都会产生挥发性有机物(VOCs),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对婴幼儿影响较大。
《生命时报》结合英国《镜报》载文,告诉你居家护肺,每个房间应注意的事项。
打开门窗
做饭时应打开油烟机或排气扇。瑞典一项新研究显示,潮湿的室内环境会使夜间呼吸困难风险增加90%,慢性支气管炎风险增加67%,也会增加哮喘和过敏风险。
调整用烤箱时间
研究发现,面包烤过火会产生有毒化学物质丙烯酰酸,该物质可能与癌症有关。
用清洁产品前,仔细阅读说明书
很多日常清洁产品(尤其是喷剂)含有挥发性有机物,可刺激咽喉和肺部。最好选择无香型更安全。
常清洁烤箱、微波炉
可以定期放一碗水(加入适量鲜柠檬汁或白醋更好),微波炉加热5分钟,烤箱加热20分钟,去污垢更方便,还能除异味。清洁时,最好开窗通风。
及时更换不粘锅
研究发现,不粘锅涂层起泡、剥落或刮伤,可能会导致涂料释放有毒化学物质。
保持地垫、浴帘清洁干燥
浴帘应定期清洗,地垫用完后应保持干燥,以防滋生细菌、霉菌和尘螨。
避免共用毛巾
每个家庭成员应使用自己的毛巾,毛巾应定期清洗并高温杀菌消毒。
莲蓬头也该清洁消毒
美国科学家发现,莲蓬头细菌较多,随流水进入人体呼吸道可导致肺部感染。
清理橱柜
药品或化妆品不宜长期存放于浴室。浴室高温潮湿的环境会改变这些药品或化妆品成分,也会滋生细菌。
洗浴或清洁用品不混用
某些产品单独使用时很安全,而与其他产品混合可能产生有害烟雾或其他化学反应,如84清洁剂和洁厕灵。
不用空气清新剂
空气清新剂能掩盖室内的不快气味,但很多产品会释放苯、烃类甲苯、甲醛和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等化学物质,过量接触不仅导致眼睛、鼻子和咽喉发炎以及头痛、恶心、全身不适感,长期还会损伤肺脏。
不点廉价蜡烛
研究发现,石蜡蜡烛比其他类型的蜡烛毒素水平更高。可选择“无烟”灯芯蜡烛,吹灭时应开窗通风,减少烟雾。
不在暖气片上晾衣物
此举会将室内湿度提高30%左右,为霉菌孢子创造繁殖温床,对于免疫力差或严重哮喘人群风险很大。
宠物禁入卧室
超过半数养猫狗的主人表示,宠物扰乱了他们的睡眠,而且毛发及皮屑可能引起过敏。只要不让宠物进入卧室或上床,就能避免伤害呼吸道。
卧具定期吸尘
英国环境健康专家莉萨•阿克利博士表示,床上藏匿的尘螨多达150万,可引发哮喘和过敏。因此,床垫和枕头等卧具应定期吸尘,或使用低过敏性防螨罩。被套、枕套定期清洗,被子、枕头常晒晒。
保持理想室温
英国睡眠协会建议,卧室温度保持在16℃~18℃最理想。
选择合适绿植
芦荟、吊兰和蕨类绿植可吸收有害毒素,产生大量氧气,促进睡眠。
说起核桃,很多人都知道,因为核桃仁的外形特点跟人体的大脑十分相似,核桃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还有体内必需的脂肪酸,这些成分都是大脑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能够滋养人体的脑细胞,增强大脑功能,所以古人讲究“以形补形”的说法,其实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都以为吃核桃只有补脑这么一个作用,其实,核桃还真是一个宝,除了补脑,还有其他妙用,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
核桃仁性温,味甘,归在肾、肺、大肠经,我们对核桃其实并不陌生,是一种有不规则形状,有皱曲沟槽的成熟果实,虽然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评价它可以“补血养气,润燥化痰”,是一种治疗咳喘和腰膝酸软等病症的中药材,所以核桃仁在中医上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核桃仁有着补肾温肺、润肠通便、定喘化痰的效果,所以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用途,虽然功效多,但都不能“单兵作战”,所以核桃仁通常需要和其他的辅助性中药一起使用,这样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关于核桃仁的另外三大功效,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虽然核桃仁有着温补肾阳的功效,但如果仅仅一味中药的话,效力会比较弱,所以常常需要和其他的中药材配伍使用。
在许多的医家书籍中都有核桃仁配伍调养肾脏的方子,在《和剂局方》中记载的青娥丸,就用到了核桃仁,将该药和杜仲、补骨脂、大蒜研制成干燥的丸剂,可以缓解肾阳虚衰引起的肾亏腰酸、头晕目眩;《御院药方》中的胡桃汤,将核桃仁和杜仲、萆薢等中药材一同使用,可以缓解腰背酸痛,两足痿弱。
核桃仁归入肺经,所以对肺部病变会有很好的疗效,常常和人参、生姜等有化痰止呕,补气行气功效的药材同用,治疗肺肾不足、肾不纳气所引起的虚喘证,虚喘的患者通常会表现少气懒言,咳嗽的声音低微,呼吸时呼出多吸入少,尤其是运动的时候,症状会加重。
在《本草纲目》中就用到了人参、核桃仁、杏仁同用的丸剂,治疗长久咳嗽不止的患者。
在《医方择要》就有一剂用核桃仁治理肠燥便秘的方子——大便不通方,单独服用核桃仁,或者将它和火麻仁、当归等一起服用,不仅有润肠通便的效果,还有活血调经的功效。
除此之外,人们对核桃仁的不断研究,发现核桃仁还有很多的成分,有些是我们人体必需的,其实早在《开宝本草》中就写到了核桃仁的其他功效,长期食用核桃可以增加我们的体重,不仅如此还有生黑发的作用。
一些实验表明,核桃仁中含有的脂肪油,可以抑制肿瘤的扩散,降低胆固醇,净化血液,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舒缓疲劳。
在我的记忆中,舅妈除了日常打扫外每月都会大扫除,她还有每天洗澡的习惯,在寒冷干燥的冬天也不间断。如此爱干净有洁癖的舅妈,近一年却被皮肤瘙痒折磨得渐显疲惫苍老,医院没少跑,检查没少做,啥毛病也没查出,用了许多药仍反反复复不见痊愈。
上次在表姐婚宴上了解到舅妈的难处,建议她改一改每天用香皂、浴液洗澡搓澡的习惯。
其实皮肤瘙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小小毛絮拂过皮肤表面都会出现瘙痒。医学认为瘙痒是一种引起皮肤或黏膜有搔抓欲望的不愉快感。在这种不快感的刺激下,大脑综合分析发出指令,机体就会采取一系列保护行为,比如搔抓、清洗、消毒等,以期缓解症状。
瘙痒症则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的皮肤疾病,表现为瘙痒,还可伴烧灼、蚁行感等。以前本病好发于老年人,故有老年皮肤瘙痒症之说。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卫生,生活中不乏“洗洗更健康”之类的声音,但是有些人就没把握好度。所以中青年人甚至是小朋友间的发病率也在上升。
其实人体的皮脂腺在正常情况下分泌油脂对皮肤起保护和滋润作用。夏天出汗多、皮脂腺分泌油脂旺盛每天洗洗尚可,但是秋冬季节就不一样。随着气温降低,毛孔紧闭,皮脂腺分泌减少,加上天气干燥,如若再天天洗就可能真生病了。
冬季寒冷干燥还是尽量减少过度清洁。再则中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功能渐减,皮脂膜含量减少,防御功能降低,本来就易出现皮肤瘙痒等不适,在加上过度清洁,岂不是雪上加霜?
正常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些有瘙痒症的患者呢!生活中很多患者觉得皮肤瘙痒就是卫生没做到位,其实不尽然。他们用热水洗烫或是酒精、浓盐水消毒刺激,甚至抓破出血以期暂缓局部瘙痒,其实正是这些刺激破坏了皮肤的保护层,才让人陷入“瘙痒-刺激-瘙痒”的恶性循环中。
对于瘙痒症临床治疗时除了积极寻找病因,远离病因并配合治疗外,还应尽量避免上述刺激。另外还应忌酒,少吃牛羊肉、鱼虾海物等,多吃蔬果。贴身衣物宜柔软宽松,宜穿棉制品,不宜毛制品。但对于尿毒症、糖尿病后期、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等引起的皮肤顽固性瘙痒,病程缠绵,虽然同是瘙痒,但此时瘙痒是病情危重的信号之一,止痒仅是权宜之计,其治疗关键是治疗基础疾病。
益母草,以其活血调经的药效,一直都是治疗妇科病的要药。不但妇科医生爱用,而且备受女性朋友的青睐。
《本草纲目》中记载,益母草之根、茎、花、叶、实,并皆入药。可调女人经脉,治肿毒疮疡,利尿消肿。益母草在中药方剂中一般是配合其他中药使用,比如活血化瘀,会配合当归,利尿消肿会配合白茅根等中药。
常用在以下一些方面:
1、女性经期小腹疼痛,月经量少,颜色较深并伴有血块,会建议在月经前服用含益母草的中成药。
2、一般也会建议女性产后,服用益母草相关制剂,以便促进子宫收缩,排出淤血恶露,促进子宫复原。
3、益母草增强宫缩,所以也会用在足月生产前。
4、治肿毒疮疡,利尿消肿的方剂中也能见到益母草的身影。
对于益母草的食疗,有三点要格外注意:
1、禁忌人群:孕妇禁用。虽对缩宫效果很好,但却有让孕妇流产的潜在危机。月经期间禁止服用。月经前有效,月经期间吃容易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虚寒体质的人忌用。益母草膏性凉,一般虚寒体质的人可以用,但是建议不要长期用。这类人群可以选择当归来活血化淤。无瘀滞的人忌用。不但没有保健功效,反而会伤正气。
2、“是药三分毒”,益母草是有微毒性的。因此,若无对应病症,不建议用药,也不建议用于保健。
3、食用方法倒是比较简单,只要掌握用量就可以了。食用量:干益母草9~30g;鲜品12~40g。干益母草置干燥处保存,鲜益母草置阴凉处保存。鲜的益母草,可以和鸡蛋一起,做成煎蛋饼,也可以熬粥,熬汤均可。干的益母草,可以与肉类一起炖,比如炖鸡,炖排骨等等均可。
益母草是一种疗效特别好的中草药,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血栓方面都做了特别大的贡献,但是任何药物有利就有弊,大家一定要提高它的副作用,否则可能会给身体带来更大的危害。另外,对于孕妇也是不能够使用的,孕妇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身体内的激素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时候食用益母草,很可能会导致胎儿和孕妇出现一些危险。
要问女人最害怕的是什么,衰老一定榜上有名,但时光往往又十分残忍,不会因为任何人停下脚步。一直以来,永葆青春都是女人不变的愿望,靓丽的容颜也是她们自信心的来源。
虽然有些人平时花不少钱美容护肤,用的也是最贵的护肤品,但一些不良的习惯,却让女人花在护肤金钱和时间都付诸东流。饮食对皮肤的健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重视食疗的女人,皮肤状态远比花钱买护肤品的女人好。
它被称为皮肤“催老剂”,平时经常吃的人,比同龄人老十岁
说起导致皮肤老化的罪魁祸首,就不得不提糖了。对于女性来说,糖是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它可以让人心情变好,是排解生活中负面情绪的“良药”,但它也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加速皮肤的衰老。
这是因为摄入过多糖分后,大量的糖分子导致人体蛋白质的出现糖基化,而这个过程,也是人类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平时经常摄入糖分的人,往往皮肤也会出现松弛、下垂、皱纹增多、色斑明显、黑眼圈加重等症状,而且还会影响女性内分泌平衡,导致更年期提前。
所以糖有被称为皮肤的“衰老剂”,很多保养得不错的女明星,其实背地里早已经戒糖了。而且摄入太多的糖分,还会产生更多的热量,让人发胖,身材走形,看起来年纪也更大。所以不想提前进入衰老阶段,还是要趁早戒糖。
戒糖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让皮肤变好
经常吃甜食,摄入过量糖分的人,皮肤一般都比较差,容易出现痘痘、皱纹、色斑等,减少糖分的摄入,可以避免皮肤老化,减轻满脸痘痘的现象。
减轻体重
吃甜食容易长胖,这大家都理解,其实糖才是罪魁祸首,过量的糖分会在体内产生更多的热量,当摄入大于消耗的时候,人就会变胖,所以减少糖分的摄入,也是减轻体重的重要方式。
减轻肠胃不适的症状
有些朋友在吃完甜食后,常常会出现胃酸逆流的症状,这其实是因为肠胃的消化系统被破坏了,把糖戒掉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可以让你的肠胃“重振旗鼓”,让消化系统回归正轨。
让心情变好
很多人喜欢吃甜食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在吃的那一瞬间,心情突然变好了,但这种快乐所延续的时间非常短暂,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抑郁、焦虑的状态。不想总是被忧郁困扰,戒糖是个不错的选择。
让人更有精神
虽然在吃含糖食物时,人们往往会感到满足,但食用后,却会感到疲倦。这是因为糖影响了人体血糖的波动,并且阻碍了我们的身体储存能量的能力,所以戒糖,也是消解疲惫感的方法。
但是,戒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人几乎离不开糖,所以在戒糖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大家“报复性”摄入糖分。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转移对糖的注意力,多了解糖的危害,尽量用天然糖代替甜味剂。最重要的是,戒糖,要从这一口开始,不能有拖延的心理。
这几天,“大地磁暴”冲上了热搜,不少网友都纷纷留言,说自己的头痛和身体不适都是受它的影响。
更有高敏感的小伙伴调侃到,磁暴不仅影响了自己的肉体,还影响了精神:
难道,大地磁暴真如大家所说的那样,会对我们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吗?
虽然那么多人都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归结为大地磁暴的影响,然而实际上,人家只是个“背锅侠”!
专家表示,高能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的地磁暴,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几乎没有影响。
而真正让你感到焦虑抑郁的,或许只是春天的到来。
春季——可以说是心理疾病患者最危险的一个季节了,由于天气变化、气压较低,他们的情绪也会产生波动,因此成为心理疾病发作的主要诱因。
此外,春季的生机勃勃也会使人怀揣着美好的愿望,但这同样也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挑战带来的消极情绪,身心健康也由此受到了危害……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我们直面压力和挑战、并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而消极的情绪,虽然有时会帮助我们反省深思和吸取经验教训,但是强烈和持久的消极情绪则会刺激我们的身心健康,同时对社会适应也具有巨大危害。
如果长时间维持消极的情绪体验,一方面,我们会丧失对自我客观的评价,更倾向于用消极悲观的视角看待问题,时常敏感和习惯性自我贬低,不利于自我发展;另一方面,也更容易产生灾难化思维、缺乏动力和勇气。
此外,我们的身体也会因此受到一系列的影响。心慌胸闷、失眠健忘和日益稀疏的头发不用说,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甲状腺相关疾病等,其实也都和消极情绪密切相关。
而身体的不适也让我们减少了社交和运动,进一步产生了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等继发的负面情绪,从而陷入了恶性循环。
当羞耻感、抑郁、焦虑等情绪来临的时候,我们最好及时察觉到它们的存在,同时尽量学着去接纳它们,在不能自我处理的时候及时的向外寻求支持。
接纳情绪的较好的方式有正念练习、改变认知模式等,这些可以通过网上已有资源的利用,或者线上、线下通过跟心理咨询师沟通学习,来帮助纠正我们习惯性的负性认知模式,从而减少和缓解部分消极情绪的产生。
同时,规律作息、保持运动量、发掘和培养自己的爱好等生活中的自我关怀,也是调节消极情绪的重要措施。
运动不仅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提升,而且本身能够促进分泌快乐物质。
保持规律作息习惯和充足时长的睡眠更有助于稳定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而学习新东西、培养新爱好是刺激多巴胺产生的过程,尤其是在得到一定的正反馈之后,有利于我们树立正向的自我形象,提升自信心。
中国有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年纪大了生病导致长期卧床,需要子女细心照顾,这在中国这种情况可能不算少见。
据2016年全国老龄办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显示: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或部分失能的老年人约4000万。很多老人生严重疾病的时候可能是在医院尽力抢救,有些子女也会想尽办法让老人能够最大可能的维持生命。
而这种情况可能在一些欧美国家就比较少见,据统计,在瑞典、澳洲、奥地利、荷兰、西班牙与美国等国家,只有 20% 的人在医院过世,很少有长卧在床的老人。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一些欧美国家少有长年卧床的老人?
(1)对生老病死的态度不同
欧美人看待生老病死会相对比较淡然,大多认为这是非常寻常的事情,特别是像癌症晚期这种终末期疾病的老年人,治疗没有多大希望,就不想去医院再受罪。也许接受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延长寿命,但是治疗的手段和方式会增加痛苦,并且生存下来的质量也不高。所以他们更愿意坦然面对死亡,临终时能够有尊严的死亡,而不是插着各种管子,经历过各种抢救之后无奈的走向死亡。
(2)医保政策的不同
欧美国家的医疗诊治费用相对比较昂贵,除非交得起每年高昂的医疗保险,不然住院治疗是一个很耗钱的事情,即使在瑞典这种政府负责医疗费用的国家,也是有明确的治疗划分的:政府负责医疗费用,而社区卫生院、福利院、康复医院等则交由各市、乡、镇负责,当患者在医院的治疗告一段落后,各地方市、乡、镇公所就得尽快为患者找到适当的收容院所。
如果患者迟迟不出院,自规定疾病的超出的天数之后患者医疗费用就由各地方市、乡、镇公所负担。这样一来,各地方市、乡、镇公所就会尽快安排患者出院。而且对于临终,食欲减少或无法进食的病人,医院也很少使用静脉营养或肠内营养去干涉,让患者遵循自然地逐渐枯萎。不过,不做延命医疗的瑞典,平均寿命仍然有81.7岁,所以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短寿。
结语
总之,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们对养老的观念自然会有所不同。生死、衰老和临终治疗也是值得大家去探讨,找到最适合我们的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