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尿糖测定:
1、含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氧化酶的尿糖试条可作半定量测定,在多数情况下,24小时尿糖总量与糖代谢紊乱的程度有较高的一致性,目前一般不作为判定血糖控制的参考指标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尿糖阴性也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2013年IDF认为条件较差时临床表现明显且尿糖强阳性也可诊断。
2、正常人肾糖阈值为血糖10mmol/L。患糖尿病和其他肾脏疾患时,肾糖阈值大多升高,血糖虽已升高,尿糖仍可阴性;
3、相反,妊娠或者患有肾性糖尿时,肾糖阈值降低,血糖正常时尿糖亦呈阳性或强阳性。
(二)尿酮体测定:
1、初发病者尿酮体阳性提示为1型糖尿病,对2型糖尿病或者正在治疗的患者,提示疗效不满意或者出现了急性代谢紊乱。
2、如果采用硝基氢氰酸试验法,只有乙酰乙酸和丙酮可使本试验呈阳性反应,当酸中毒明显时,酮体组分以B~羟丁酸为主,故尿酮体阴性并不能排除酮症。
(三)血浆葡萄糖(血糖)测定
1、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依据,也是评价疗效的主要指标。
2、目前多用葡萄糖氧化酶或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
3、静脉全血,血浆和血清葡萄糖测定在医疗机构进行;
4、小型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全血葡萄糖。其为即刻检测(P0CT),系用微量标本进行快速测定,快速显示测定结果。
5、一次血糖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或任意点血糖)仅代表瞬间血糖水平(点值血糖);一日内多次血糖测定(三餐前后及睡前,每周2日,如果怀疑有夜间低血糖,应加测凌晨时段的血糖)可更准确反映血糖控制情况。
6、静脉血浆或血清血糖比静脉全血血糖约高1.1mmol/L(20㎎/dl),空腹时的毛细血管全血血糖与静脉全血血糖相同,而餐后与静脉血浆或血清血糖相同。
7、POCT血糖测定主要用于血糖监测和筛查,但是2013年IDF认为条件较差时临床表現明显的患者,POCT也可用于诊断。
(四)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和糖化血清蛋白测定:
1、HbA1为血红蛋白两条B链N端的缬氨酸与葡萄糖化合的不可逆性反应物,其浓度与平均血糖呈正相关。
2、HbA1以HbA1c组分为主,红细胞在血循环中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HbA1c在总血红蛋白中所占的比例能反映取血前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与点值血糖相互补充,作为血糖控制的监测指标,并已经成为判断糖尿病控制的金标准。
3、HbA1c应采用亲和一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正常值为4%~6%。
4、国际上将HbA1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r准,一般以≥6.5%为切点,但是我国目前不推荐用此指标诊断糖尿病。该指标也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如药物,血色素甚至年龄。
5、人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与葡萄糖化合,产生果糖胺(FA)。
6、人血白蛋白在血中的浓度相对稳定,半哀期19天,测定FA可反映近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7、当人血白蛋白为50g/L时,FA正常值为1.5~2.4mmol/L。FA测定一般不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8、近年用液态酶法测定糖化人血白蛋白(GA)单一成分,其稳定性好,受干扰因素小。
(五)葡萄糖耐量试验
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①血糖高于正常范围但又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需要进行OGTT。
②OGTT应在不限制饮食(其中糖类摄入量不少于150g/d)和正常体力活动2~3天后的清晨(上午)进行,应避免使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试验前禁食至少8~14小时,其间可以饮水。
③取空腹血标本后,受试者饮用含有75g葡萄糖粉(或含1个水分子的葡萄糖82.5g)的液体250~300mL,5分钟内饮完;儿童按每千克体重1.75g葡萄糖服用。总量不超过75g。在服糖的2小时采取血标本测定血浆葡萄糖。
2、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
①只适合于胃切除术后,胃空肠吻合术后,吸收不良综合征者和有胃肠功能紊乱者。
②葡萄糖的负荷量为0.5g/㎏标准体重,配成50%溶液,在2~4分钟内静脉注射完毕。
③注射前采血,然后从开始注射算起,每30分钟取血一次,共2~3小时;或从开始注射到注射完毕之间的任何时间作为起点,每5~10分钟从静脉或取毛细血管血,共50~60分钟。
④将10~15分钟到50~60分钟的血糖对数值绘于半对数表上,以横坐标为时间,计算从某血糖数值下降到其半数值的时间(t1/2)。
⑤该方法以K值代表每分钟血糖下降的百分数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K值=(0.693/1/2x100%)/分钟。正常人K=1.2。
⑥50岁以下者若K值小于0.9则可诊断为糖尿病,若在0.9~1.1之间则为IGT。
⑦K值受血胰岛素水平,肝糖输出率和外周组织糖利用率的影响,故少数正常人的K值也可以降低。
⑧正常人的血糖高峰出现于注射完毕时,一般为11.1~13.88mmo1/L(200~250mg/dl),120分钟内降至正常范围。2h血糖仍>7.8mmo1/L为异常。
(六)OGTT~胰岛素(或C~肽)释放试验
1、胰岛素的分泌形式有两种,在无外来因素干扰情况下,空腹状态时的胰岛素分泌称为基础分泌,各种刺激诱发的胰岛素分泌称为刺激后分泌,并分为早相分泌(1相分泌)和晚相分泌(2相分泌)两个部分。
2、葡萄糖是最强的胰岛素分泌刺激物。
3、在OGTT同时测定血浆胰岛素和(或)C~肽,能了解胰岛B细胞功能,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病情判断及治疗指导。
4、正常人基础血浆胰岛素为5~20mU/L,口服葡萄糖后30~60分钟上升至峰值(可为基础值的5~10倍,多数为50~100mU/L),3小时后降至基础水平。
5、1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基础值常为0~5mU/L,葡萄糖刺激后无明显增加,呈低平曲线。
6、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早相分泌受损,当空腹血糖<7.8mmol/L时,其晚相分泌(2h~3h)的绝对值高于正常,但就相应的高血糖而言仍属降低;血糖>7.8mmol/L时,随着空腹血糖的升高,晚相分泌的量逐渐下降;当空腹血糖达10~11mmo1/L时,胰岛素分泌显著缺乏。该试验的采血时间点为空腹及服糖后30分钟,1h,2h和3h。
7、C~肽和胰岛素以等分子量由胰岛B细胞生成和释放,胰岛素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其中40%~50%在肝内被降解,未被降解的胰岛素进入体循环,半衰期5~6分钟。肝脏摄取C~肽很少(<10%),因为其半衰期长(10~13.5分钟),外周血的C~肽摩尔浓度为胰岛素的5~10倍。
8、正常人基础血浆C~肽水平约为500pmo1/L,不受外源性胰岛素的影响,能较准确地反映B细胞功能。
9、OGTT~C~肽释放曲线下面积可以代表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量,而胰岛素释放曲线下面积只代表经肝脏进入体循环的胰岛素量,两者之差为肝脏摄取胰岛素的量。
(七)脂质组分和尿白蛋白排泄率测定:
1、糖尿病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应列为常规检测项目,并定期复查,作为判断病情控制情况及饮食和调脂治疗的依据。
2、尿白蛋白排泄率也应该列为常规,以便评估血管状态和早期发現DKD的肾小球受累情况。
(八)自身免疫抗体测定:
1、1型糖尿病患者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IA~2A及ZnT8等抗体可呈阳性,早期阳性率高,对诊断有帮助。
2、随着病程延长阳性率逐渐降低。在一级亲属如上述抗体阳性对预测糖尿病有一定的价值。
(九)其他
糖尿病的病程,并发症与伴发病的情况不一,相应的辅助检查差别很大,但是眼部特别是眼底,周围神经及动脉粥样硬化牲大血管病变和相应伴发病等检查因人而异。这些对病情的评估,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的判断都十分重要。
文章 急性胰腺炎:主要体征有哪些?
谭可来
主治医师
仙桃市江汉医院
文章 痛风: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谭可来
主治医师
仙桃市江汉医院
文章 慢性乙型肝炎关键治疗时机
谭可来
主治医师
仙桃市江汉医院
腹痛,情绪波动大,体重下降,有恐慌感。患者女性21岁
就诊科室:中医肝胆科
总交流次数:329
谭可来
主治医师
仙桃市江汉医院
HPV疫苗接种后出现头晕、肠胃不适和心跳快,担心是否为疫苗副作用或焦虑症引起。患者女性21岁
就诊科室:中医肝胆科
总交流次数:374
谭可来
主治医师
仙桃市江汉医院
腰膝酸软,食欲不振,伴有腹泻,想了解可能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就诊科室:中医肝胆科
总交流次数:25
谭可来
主治医师
仙桃市江汉医院
谭可来
主治医师
中医肝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