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房颤,即心房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房跳动不规则、快速。据统计,全球约有1亿人患有房颤,其中我国患者数量也相当可观。房颤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不仅会增加中风、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风险,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抗凝治疗药物华法林,虽然能有效降低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但存在用药复杂、出血风险高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抗凝药物不断涌现,为房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除了药物治疗,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也成为治疗房颤的一种新方法。该手术通过导管将左心耳封堵,从而阻止血栓形成,预防中风发生。相比药物治疗,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接受度更高。
对于房颤患者来说,除了积极治疗,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饮食清淡、戒烟限酒等,以降低疾病风险。
总之,房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日常保养,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对患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华法林作为一种抗凝药物,在房颤患者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房颤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华法林以预防血栓形成,但药物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一般来说,中国人的初始剂量建议为3毫克,每日口服一次。对于老年人或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初始剂量可能需要从2~2.5毫克开始。
然而,华法林的抗凝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体内环境、饮食结构、药物相互作用等。因此,需要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INR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INR的正常范围通常在2.0~3.0之间。当INR值过高时,会增加出血风险;当INR值过低时,则无法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因此,调整药物剂量需要谨慎进行。
剂量调整应根据INR值进行,每次增减的量为每天0.5~1毫克。在调整剂量之前,应仔细寻找INR变化的原因,如感冒、腹泻、饮食结构变化、药物相互作用等。
华法林是一种价格低廉的药物,但监测INR需要定期就医。然而,这种投入换回的是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因此,房颤患者应定期就医,监测INR,确保华法林使用得当。
房颤患者在使用华法林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遵医嘱,不要随意调整药物剂量。
2. 定期监测INR,根据INR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3.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高维生素K食物。
4.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5. 如出现出血情况,应及时就医。
介入手术作为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一直备受医生和患者的关注。然而,传统的介入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长时间穿着沉重的铅衣,近距离接触X射线,这不仅给医生的身体带来极大的负担,也增加了职业病的风险。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引进了新一代电生理影像技术Univu,该技术通过将DSA影像技术和三维导航技术相结合,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医生和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据了解,Univu技术将心律失常手术时间缩短了近一半,医生和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减少了近70%,有望将心律不齐治疗引入“绿色时代”。
此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朱文青教授还指出,中国约有2000万心律不齐患者,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高达54万,其中88%的心源性猝死由心律不齐引发。因此,提高公众对心律不齐的认识,加强预防意识,对于降低心律不齐导致的死亡风险至关重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心内科之一,拥有先进的治疗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未来,医院将继续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医疗服务。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房内产生不规则的冲动,导致心跳过快且节律不规则。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老年人是房颤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加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影响,更容易发生房颤。除了老年人,长期吸烟、饮酒、肥胖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房颤的风险。
房颤的典型症状包括心慌、头晕、气短、疲劳、胸闷(胸痛)以及昏厥或头晕。这些症状可能会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
除了上述症状,房颤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卒中和心肌梗死。这是因为房颤会导致心房中的血液不能完全被泵出,从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液运行到脑部,容易堵塞脑血管,引发脑卒中;而血栓如果堵塞住心血管,则会引发心肌梗死。
治疗房颤的关键在于控制心率和节律,并预防血栓形成。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导管消融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胺碘酮等,以控制心率和节律;手术治疗包括开胸手术和微创手术,适用于部分病情较重的患者;导管消融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将电流传递到心房内异常组织,使其失去兴奋性,从而恢复正常的心律。
除了积极治疗,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控制血压和血糖等。此外,患者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以监测病情变化。
房颤和心衰是两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它们常常共同出现在同一个患者身上。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21世纪我们面临的主要健康挑战之一。
AF-CHF研究纳入了来自123个中心的1376例房颤伴心衰患者,旨在比较节律控制和心率控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过37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率无明显差异,次要终点事件全因死亡率、心衰恶化、脑卒中也没有明显差异。
尽管现有的研究认为节律控制和心率控制对房颤伴心衰患者的预后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如何有效维持窦律仍然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此外,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Suman-Horduna I等研究人员对AF-CHF研究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旨在探讨节律控制和心率控制对房颤伴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的影响。研究纳入了AF-CHF研究的1376例心衰合并房颤的患者,将其分为节律控制和心率控制两组。通过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测定基线时及4个月后的生活质量,通过6分钟步行试验测定患者基线、3周后、4个月后和1年后的活动能力。
研究结果提示,节律控制组和心率控制组的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改善,而维持窦律时间长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更高。在活动能力方面,节律控制组和心率控制组的6分钟步行试验和NYHA分级相似,窦性心律维持时间长的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较好,但NYHA分级没有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节律控制和心率控制对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的改善效果相似,而维持窦律时间长的患者生活质量及活动能力改善略优。
在心脏电生理学领域,房室交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的鉴别诊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这两种心律失常虽然都起源于房室交接区,但它们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正确鉴别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交接区逸搏心律和房性逸搏心律的鉴别。交接区逸搏心律的特点是P-R间期小于0.12秒,它可以在窦性停搏后出现;而房性逸搏心律的特点是P-R间期大于0.12秒,它一般不发生在窦性停搏。
其次,交接区逸搏心律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和室性逸搏心律的鉴别。交接区逸搏心律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时,心室率一般在40~60次/min,QRS波轻度畸形,多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时限小于0.11秒。而室性逸搏心律时,心室率一般在20~40次/min,QRS波宽大畸形,多呈单相或双相,时限大于0.12秒,可有室性融合波。
此外,交接区逸搏心律和加速的交接区逸搏心律的鉴别也很重要。交接区逸搏心律的心室率一般在40~60次/min,是房室交接区的被动心律;而加速的交接区逸搏心律的心室率一般在70~140次/min,是房室交接区的主动心律。
交接区逸搏心律和交接区并行心律的鉴别也需要注意。交接区逸搏心律由于起搏点周围无保护性传入阻滞,易被引起节律重整;而交接区并行心律因其起搏点周围存在着传入性保护性机制,一般不出现节律重整,而且其交接区并行心律性期前收缩的长R-R间期是短R-R间期的整数倍数,而交接区逸搏心律无此规律。
最后,伴有逆行P'波的交接性逸搏和窦房结-交接区游走心律的鉴别也很关键。窦房结-交接区游走心律的特点是节律点特点是窦房结的起搏点逐渐移动到房室交接区,故P波形态是由窦性P波逐渐移行到逆向性P'波。而伴有逆行P'波的交接性逸搏在一系列的窦性P波之后,突然出现1~2个逆行P'波后又呈窦性P波,并非移行。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致残率高达75%,死亡率高达40%。其中,心源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重要类型,而心房颤动(房颤)是导致心源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全球患者超过3000万,我国患者约800万。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无房颤患者的5倍。因此,对于房颤患者来说,预防和治疗脑卒中至关重要。
传统的心电图(ECG)监测虽然可以检测到房颤,但对于隐蔽性心房颤动的检测效果有限。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可穿戴设备——Holter-ECG记录器应运而生。这种设备可以连续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有效提高房颤的检测率。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医院神经病学系的专家开展了一项研究,评估了系统心电图监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住院患者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2个月时,接受Holter-ECG记录器监测的患者中,服用口服抗凝剂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新诊断出心房颤动的患者数量也明显增加。这表明,Holter-ECG记录器可以有效提高房颤的检测率,从而降低心源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除了Holter-ECG记录器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帮助预防心源性脑卒中,例如:
总之,心源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预防胜于治疗。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及早进行房颤的检测和预防,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患者中风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广东省人民医院陈鲁原教授指出,心房颤动会导致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能引发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中风。
房颤患者中风风险增加的原因在于,心房颤动时,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血液流动缓慢,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能阻塞脑血管,导致中风。研究表明,无论有无高血压,房颤患者中风的风险都是正常人的5倍,而合并高血压的房颤患者,中风风险更高。
目前,我国大多数房颤患者没有服用抗凝剂。抗凝剂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降低中风风险。然而,由于医疗条件限制和医生专业水平不足,我国房颤患者中风发生率较高。
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控制心室率,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等;二是预防中风,主要通过服用抗凝剂实现。抗凝剂不同于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而抗凝剂是抗血栓形成的药物。
除了药物治疗,房颤患者的日常保养也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广东省人民医院作为国内顶尖的心血管病诊疗中心,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设备,可以为房颤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诊疗服务。
总之,房颤患者应高度重视中风风险,积极接受治疗,并做好日常保养,以降低中风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心律失常疾病房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一项名为GARFIELD-AF的研究公布了超过17000名新确诊房颤患者两年研究结果,揭示了房颤管理的演变趋势和挑战。
研究结果显示,房颤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最高,远超出中风或大出血的几率。合并症如慢性肾病和心肌梗死病史会进一步增加死亡率和中风风险。因此,医生应重视对合并症患者的抗凝治疗。
研究还发现,全球房颤管理方式正在发生转变,抗凝药物的使用比例逐年上升。维生素K拮抗剂(VKA)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比例下降,非维生素K拮抗剂(NOAC)的使用比例上升。
GARFIELD-AF研究为医生提供了有关房颤管理的宝贵信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此外,研究还揭示了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房颤管理的特殊性,为该地区房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之,GARFIELD-AF研究为全球房颤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提高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治疗方式多样,包括药物治疗、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术等。那么,究竟选择哪种治疗方式更为合适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房颤的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首先,药物治疗是房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华法林是一种传统的抗凝药物,可以降低卒中风险。然而,华法林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需要频繁监测INR、起效慢等。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逐渐成为治疗房颤的新选择,它们在降低卒中风险方面与华法林相当,且服用方便。
导管消融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将心房内的异常电信号消除,从而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研究表明,导管消融可以有效降低卒中风险,并且推荐级别不断提高。
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通过器械将左心耳封堵,从而预防卒中发生的方法。研究表明,左心耳封堵术与华法林治疗相当,且在部分情况下更为优越。然而,左心耳封堵术也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需要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适用。
除了药物治疗、导管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术,左心耳切除、左心耳结扎等治疗方法也在探索中。对于症状性房颤患者,建议根据心房大小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之,房颤的治疗方法多样,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建议患者咨询医生,了解各种治疗方式的优缺点,以便做出明智的选择。
房颤,即房性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指的是心脏的左心房在跳动时出现不规则、不协调的颤动,导致心跳节律紊乱。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节律不规律,包括跳动过快、过慢或跳动不协调。除了房颤,心律失常还包括早搏、传导阻滞、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多种类型。
房颤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有房颤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晕厥、心脏骤停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对于房颤的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等;电生理治疗主要包括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等;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迷宫手术、左心耳封堵术等。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还应该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糖等,以降低房颤的发生和复发风险。
总之,房颤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它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患有房颤的患者应该积极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以降低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