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骨质增生不一定是骨关节炎

骨质增生不一定是骨关节炎
发表人:蓝彬

你是否听说过骨质增生,就一定等同于骨关节炎呢?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骨质增生与骨关节炎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对待骨质增生。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骨质增生并不等同于骨关节炎。骨质增生是人体在长期劳损或关节磨损的情况下,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的一种代偿性反应,它可以帮助关节承受更多的压力,从而起到保护关节的作用。而骨关节炎则是一种关节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的磨损和破坏。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骨关节炎呢?一般来说,骨关节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除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也是骨关节炎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

1. 电疗

通过电流刺激关节,缓解疼痛和僵硬感。

2. 热疗

通过热敷、热水浴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僵硬感。

3. 按摩

通过按摩手法,缓解肌肉紧张和僵硬,改善关节活动度。

4. 游泳

游泳可以锻炼全身肌肉,增强关节稳定性,同时减少关节磨损。

除了治疗,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预防骨关节炎的发生:

1. 适当运动

保持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关节稳定性,减少关节磨损。

2. 保持体重

过重会增加关节负担,容易引发骨关节炎。

3.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会增加关节负担,容易引发关节疼痛。

4. 注意保暖

关节受凉容易引发关节疼痛和僵硬。

总之,骨质增生并不等同于骨关节炎,我们需要正确对待骨质增生,积极预防和治疗骨关节炎,以保持关节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高血压疾病介绍:
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的肾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如果不早期干预,3年病死率达50%以上,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约18%和5%。其致病因素较多,比如先天性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高脂血症等。本病一般临床无特异性表现,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治疗方案随病因不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对于患侧肾长径大于9cm且残留肾功能较好,狭窄的肾动脉已有侧支循环形成者,患者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后预后良好,重建血管后,残留肾功能可以稳定,甚至部分改善。对于患侧肾长径小于7.5cm或患者血清肌酐大于35.4umol/L者,则预后较差[1][2]。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海带作为一种常见的海产品,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具有抗癌作用。中医认为,海带具有软坚散结、疏肝理气的功效,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合理运用海带食疗方剂,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岩藻多糖,这种物质可以阻止癌细胞的生成和发展。海带与鳖甲配伍,能祛痰、活血,还可以预防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疾病,尤其对恶性肿瘤有很好的辅疗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海带食疗方剂:

    1. 海带鸡蛋汤

    材料:水发海带15g,薏米30g,鸡蛋2个。

    做法:将海带洗净、切碎,薏米洗净,一同放入高压锅内加水炖焖至熟烂,将炖烂的海带和薏米倒入炒菜锅内烧沸,再加入打散的鸡蛋,用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软坚散结,适用于各期乳腺癌患者。

    2. 海带紫菜汤

    材料:海带丝10g,紫菜15g,酱油、醋、白糖、芝麻油、鸡精、黄瓜各20g。

    做法:先将海带洗净,蒸30分钟后取出备用;紫菜掰成碎块;黄瓜洗净,去蒂,切片;将锅内加清水烧沸后,加入蒸好的海带丝,再加黄瓜片、酱油、醋、白糖、鸡精后煮沸,加紫菜,根据口味淋上芝麻油即成。

    功效:软坚化痰,清热散结,适用于各期乳腺癌患者。

    3. 海带白萝卜汤

    材料:海带30g,白萝卜250g,精盐、鸡精、芝麻油各适量。

    做法:将海带用冷水泡发,洗净,切丝;白萝卜洗净,连皮及须根切成细条,与海带丝一同放入锅内,加水用小火煨煮。待萝卜酥烂后,加盐、鸡精调味后煮沸,加少量芝麻油即可。

    功效:软坚散瘀,顺气消肿,强体抗癌。

    4. 海带鳖甲猪肉汤

    材料:海带120g、鳖甲60g、猪肉200g,胡椒粉、盐、味精、葱。姜适量。

    做法:把鳖甲切成小碎块备用,将洗净的猪肉切成小块,放进沸水中焯一下,并可加些料酒除去腥味;用热水将海带涨发并清洗干净切成丝,姜切片,葱切段,将体好的猪肉、海带丝、鳖甲和葱姜倒入盛有热水的砂锅中,用大火烹煮15分钟,改小火约炖90分钟后,加入适量的胡椒粉、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海带鳖甲猪肉汤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海带与鳖甲配伍,能祛痰、活血,还可以预防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疾病,尤其对恶性肿瘤有很好的辅疗作用。

    5. 海带炖肉

    原料:瘦猪肉400g,海带600g,酱油100g,料酒5g,精盐4g,白糖7g,大料2瓣,葱段15g,姜片7g,香油8g。

    做法:将肉洗净,切成块状,葱切成段;姜切片,海带择洗干净,用开水煮10分钟,切成小块备用,将香油放入锅内,下入白糖炒成糖色,投入肉块、大料、葱段、姜片煸炒,视肉面上色,加入酱油、精盐、料酒,略炒一下,加入水,用大火烧开后,转微火炖至八成烂,投入海带,再一同炖10分钟左右,海带入味即成。

    6. 酸辣海带丝

    原料:海带、醋、蒜、料酒、生抽、辣椒油、白糖。

    做法:海带切丝,用冷水浸泡半天以上,锅内热水烧开后关火,倒入洗净的海带丝迅速拌匀后,倒出过凉水沥干备用,海带入锅的时间不要超过30秒(焯水时间不可过太),加生抽,少许料酒,醋,辣油,糖,蒜末拌匀,拌好的海带丝,在汤汁里浸泡半天口感会更好。

    7. 海带鲫鱼汤

    材料:海带15g,鲫鱼1条(约250g),料酒、葱、姜、鸡精、花生油、芝麻油各适量。

    做法:海带洗净,在锅内用水煮透,捞出洗净粘液,切成细丝;鲫鱼除去鳞、鳃、内脏,洗净,在鱼身上切十字花刀,备用;葱姜洗净,切末;在锅内加入花生油,油热后放入鲫鱼,煎两面鱼皮,再取出放漏勺内,在锅内放葱、姜末略炒,加料酒、盐、海带细丝,加水煮沸后加鱼,煮开至汤变浓时加鸡精调味,淋芝麻油即成。

    功效:健脾养胃,清热利湿,软坚散结。

  • 食盐,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你知道吗?过量摄入食盐可能会引发多种疾病,甚至威胁生命。本文将为您介绍食盐的种类、过量摄入食盐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食盐。

    食盐的种类及命名

    市场上的食盐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加碘盐、低钠盐、海盐、竹盐等。这些食盐的命名方式各异,有的以产地命名,如海盐、湖盐;有的以材料命名,如竹盐、菇盐;还有的以添加剂命名,如加碘盐、加铁盐等。

    加碘盐

    加碘盐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盐之一,其主要成分是钠离子和钾离子。适合人群包括:大部分健康人群、缺碘人群、生活在缺乏碘离子的地区人群、长期接受辐射性工作者等。

    禁忌人群包括:甲亢患者、甲状腺炎患者、自生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生活在富碘地区的人群。

    低钠盐

    低钠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适合人群包括:高血压患者、肾病患者等。建议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

    过量摄入食盐的危害

    过量摄入食盐会导致多种疾病,如:

    • 高血压:食盐中的钠离子会增加血管内外的渗透压,导致组织液进入血管,从而使血管压力增大。
    • 肾病:过量摄入食盐会增加肾脏负担,引发肾病。
    • 胃癌:长期过量摄入食盐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 肥胖:食盐中的钠离子会促进食欲,导致摄入过多热量,从而引发肥胖。
    • 骨质疏松:过量摄入食盐会影响钙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

    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食盐

    1.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食盐:如患有高血压、肾病等疾病,应选择低钠盐。

    2. 控制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

    3. 选用优质食盐: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4.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钾、镁等矿物质的食品,以帮助降低血压。

    总之,食盐虽好,但过量摄入会危害健康。我们要正确认识食盐,合理选择和使用食盐,才能享受健康的生活。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血脂异常的问题。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那么,如何通过饮食调节来控制血脂异常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控制胆固醇摄入

    胆固醇是血脂异常的主要成分之一。建议每日摄入胆固醇量控制在300毫克以内,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进一步减少至200毫克。应避免食用动物内脏、肥肉、蛋黄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2.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降低血脂、改善心血管健康。建议每日摄入蔬菜500克、水果200克以上。

    3.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鱼、禽、蛋、奶等食物。建议每日摄入蛋白质约60克,其中1/3来自动物蛋白。

    4. 控制热量摄入,保持理想体重

    肥胖是血脂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热量摄入,保持理想体重。

    5. 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降低血脂、改善心血管健康。建议每周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总之,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和生活方式改善,可以有效控制血脂异常,预防心血管疾病。

  • 骨质疏松症,一种悄无声息的‘沉默杀手’,正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它如同‘豆腐渣’般脆弱的骨骼,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骨折。而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更是骨质疏松的‘帮凶’,增加了骨折的风险,并影响骨折后的愈合。

    骨质疏松症不仅‘单兵作战’,更擅长‘团体作案’。中老年人常见的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不仅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还会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并影响骨折后的愈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5倍,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骨密度减低,三分之一的患者骨质疏松。这与糖代谢有关,血糖高会导致钙的滤过率增加,大量钙从尿中流失,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可能。

    高血压同样为骨质疏松提供了更多的‘作案’机会。高血压患者的钙排泄会增加,加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为维持钙平衡,他们的骨矿盐动员增加,从而导致骨密度降低。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更容易跌倒,这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血管病变等并发症,会让患者步态不稳或行走摇摆或视物不清等表现发生跌倒。此外,高血压患者还会出现头晕、反应迟钝、双下肢动作协调能力减弱等症状,增加跌倒的风险。

    预防骨质疏松症,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吃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避免抽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适当户外运动和日照,多做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险的疾病和药物;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措施等。

    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服用相关抗骨质疏松药物,并注意长期管理。值得注意的是,补钙不如先补维生素D。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至关重要,它能帮助钙吸收,还能抑制钙排泄和促进钙在骨骼沉积。

    骨质疏松症、糖尿病、高血压这个‘团伙’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骨骼健康,从预防骨质疏松症开始。

  • 焦虑紧张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情绪问题,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那么,焦虑紧张引起的高血压需要多久才能恢复呢?本文将为您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焦虑紧张引起的高血压通常是短暂的,一般三天到五天左右就能恢复正常。这是因为焦虑紧张状态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但是,当焦虑情绪得到缓解后,血压和心率也会随之恢复正常。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年龄和生活习惯不同,恢复时间也会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有助于血压恢复的方法:

    1. 调节情绪:通过听音乐、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

    2. 适当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心理素质,有助于降低血压。

    3. 合理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

    4.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缓解压力。

    5. 避免饮酒:饮酒会加重血压升高,应尽量避免。

    如果焦虑紧张引起的高血压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头痛、头晕等,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会导致顽固性高血压,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压力,对预防高血压至关重要。

  •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危害不容忽视。那么,高血压患者能否抽烟呢?答案是:绝对不可以。

    高血压患者如果长期吸烟,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从而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冠心病等疾病的重要因素,而吸烟会加速这一过程。研究表明,吸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两倍以上。

    高血压患者的症状主要包括头晕、头痛、失眠、耳鸣、疲劳等。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受损,甚至引发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和中风等严重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应注重日常保养,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膳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高脂、高盐、高糖食物。

    2. 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减轻心脏负担。

    4. 戒烟限酒:戒烟是高血压患者最关键的自我管理措施之一,同时要限制饮酒。

    5.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6.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压监测,以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情。

    7. 服药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控制血压。

    总之,高血压患者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一直备受关注。而蛋白质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与高血压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呢?本文将为您揭示高血压与蛋白质之间的微妙关系。

    近年来,研究发现,蛋白质的摄入与高血压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例如,高钠饮食的人群,如果摄入高质量动物蛋白,其血压也不易升高。

    日本近年来脑血管病死亡率明显下降,其中与膳食中动物蛋白(如肉、蛋、奶等)的摄入增加有关。一些沿海地区的渔民,尽管存在许多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但其高血压患病率却相对较低,这与他们膳食中蛋白质摄入多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有关。

    优质动物蛋白质预防高血压的机理可能与其促进钠的排泄、保护血管壁或参与血压调节(如影响神经递质或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关。因此,一味强调素食来预防高血压并不科学。在日常生活中,应适当摄入动物蛋白,如鸡、鸭、鱼、牛奶等,尤其是优质鱼。

    然而,蛋白质摄入过多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具有升压作用的胺类物质,如酶胺色胺、苯乙胺等。若肾功能不全或肾脏缺氧,这些物质可能蓄积,从而显示升压作用。

    因此,蛋白质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预防高血压,也可能导致高血压。合理摄入蛋白质,保持膳食平衡,对于预防高血压至关重要。

    此外,高血压患者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2.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3.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4. 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5. 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了解高血压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在健身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也越来越多。不同的年龄段,健身的目标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本文将针对不同年龄段男性健身的注意事项进行科普,帮助大家科学地进行健身,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一、20岁:储备“资源”,保持体重

    20岁的男性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此时进行健身,可以为今后的身体健康储备“资源”。建议进行肌肉强化锻炼和心血管系统锻炼,如举重、慢跑、游泳等。每周进行3次锻炼,每次30分钟,可以有效地增强体力和提高心肺功能。

    二、30岁:练柔韧,预防关节病

    30岁的男性开始出现关节不适的情况,此时应该注重关节的柔韧性锻炼,如伸展运动、瑜伽等。同时,也要注意心血管系统的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每周进行3次锻炼,每次30分钟,可以帮助预防关节病和心血管疾病。

    三、40岁:保体形,预防疾病

    40岁的男性应该注重保持良好的体形,预防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建议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进行2次锻炼,每次45分钟,可以有效地保持体形和预防疾病。

    四、50岁以上:保健康,延缓衰老

    50岁以上的男性应该注重保持健康,延缓衰老。建议进行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游泳等。同时,也要注意关节和肌肉的锻炼,如伸展运动、瑜伽等。每周进行2次锻炼,每次30分钟,可以有效地保持健康和延缓衰老。

    五、健身必须掌握的19条真理

    1. 举重练习可以同时加强力量、增大肌肉体积、刻画肌肉线条;2. 充足的饮水有助于提高运动表现;3. 不要依赖补剂来保证营养;4. 脂肪不是敌人;5. 碳水化合物也不是敌人;6. 碳水化合物不是肥胖的罪魁祸首;7. 蛋白质很重要,但并不能过分;8. 力量练习是最好的锻炼方式;9. 复合维生素为保证营养把关;10. 让肌肉得到三个方式的锻炼;11. 使用大重量练习,但要保证动作质量;12. 少量加重也有效;13. 3组比1组效果更好;14. 注意过度训练的征兆;15. 有氧运动是一项绝好的投资;16. 说做就做;17. 在家锻炼同样有效;18. 锻炼伙伴很有帮助;19. 一旦开始,终生坚持。

  •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血压持续升高状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症状、诊断及预防措施。

    一、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患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更高。

    2. 生活习惯: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原发性高血压。

    3. 肥胖:体重超标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

    4. 精神压力: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也会导致血压升高。

    二、原发性高血压的症状

    早期原发性高血压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 头痛、头晕、眼花、耳鸣等神经系统症状。

    2. 心悸、胸闷、气促等心血管症状。

    3. 腰酸背痛、肢体麻木等肾脏症状。

    4. 鼻出血、视力模糊等眼底症状。

    三、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

    1. 血压测量:血压持续升高是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依据。

    2. 实验室检查:血液、尿液、心电图等检查,有助于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3. 影像学检查:CT、MRI等检查,有助于了解高血压对器官的损害程度。

    四、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

    1.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

    2.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

    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导致血压升高。

    4.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高血压,早期干预。

  •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分类主要基于血压水平的高低。根据血压水平,高血压可分为三个级别: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和高血压3级。

    高血压1级通常指收缩压在140至159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在90至99毫米汞柱之间。高血压2级则是指收缩压在160至179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在100至109毫米汞柱之间。而3级高血压则是收缩压超过180毫米汞柱,舒张压超过110毫米汞柱,是高血压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高血压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与年龄、饮食习惯、体重、遗传等因素有关。长期高盐、低钾饮食、超重、肥胖者患高血压的风险较高。此外,吸烟、饮酒、缺乏运动、压力过大等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继发性高血压则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慢性肾炎、肾动脉狭窄、多囊肾、嗜铬细胞瘤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血压调节,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降压药有利尿剂、ACE抑制剂、ARBs等。非药物治疗方面,患者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同时,要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选择一家正规医院和专业的科室进行诊疗至关重要。

    总之,了解高血压的分级、病因、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健措施,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只有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