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确洗手预防病经手入

正确洗手预防病经手入
发表人:医疗趋势观察站

10月15日是世界洗手日,洗手作为最简单、最经济的健康干预措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正确洗手并非易事,它不仅关乎个人卫生,更关系到预防疾病传播。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手部携带的常见细菌。医生、银行工作人员、儿童以及病人等人群,由于工作性质和生活习惯不同,手上携带的病原菌种类和数量也各不相同。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都可能存在于我们的手上。此外,指甲缝也是细菌藏匿的温床。

不注意洗手会导致哪些疾病呢?主要分为三种传播途径:经消化道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和粘膜接触传播。常见的疾病包括:痢疾、伤寒、霍乱、脓疮、疥疮、红眼病、性病等。

那么,我们何时需要洗手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洗手时机:饭前、便前、吃药前、饭后、便后、回家后、接触钱后、户外运动后、接触脏物后等。其中,便前洗手尤为重要,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要养成便前洗手的习惯。

那么,如何正确洗手呢?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六步洗手法: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摩擦;④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⑤弯曲各指关节,在另一掌心旋转搓擦;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洗手时间一般保持10到15秒,以达到基本的清洗效果。

此外,还有一些温馨小提示: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清水冲洗,擦干;家长、老师要监督孩子养成科学洗手的习惯;上班族要注意电脑键盘、鼠标的卫生;家庭成员共用香皂时,要注意卫生使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伤寒疾病介绍:
伤寒(typhoidfever),是由伤寒杆菌(Salmonellatyphi)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杆菌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伤寒的典型症状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表情淡漠、玫瑰疹、肝脾肿大等,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经过规范抗菌疗后可治愈,救治不及时也可能威胁生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伤寒,一种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典型症状包括持续高热、腹痛、肝脾肿大和玫瑰疹。以下是关于伤寒症状的详细介绍:

    1. 持续高热:伤寒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数周的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冷汗、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2. 腹痛:腹痛是伤寒的常见症状之一,通常位于腹部中部,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3. 肝脾肿大:部分伤寒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体检时可触及肝脏和脾脏。

    4. 玫瑰疹: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玫瑰疹,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直径约2-3毫米的红色斑丘疹,多分布于胸部、腹部等部位。

    5.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头痛、耳鸣、咳嗽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除了典型症状外,伤寒患者还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 疲劳乏力:患者常感到身体疲惫,乏力明显。

    2. 腹泻: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大便呈水样或糊状,伴有恶臭。

    3. 咳嗽:部分患者可出现咳嗽,痰液呈黄色或绿色。

    4. 疲乏: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疲乏,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5. 营养不良:由于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患者可能出现营养不良。

    了解伤寒的症状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近年来,风湿病已经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它不仅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还可能引发关节变形等严重后果。为了帮助广大患者缓解风湿病的痛苦,本文将介绍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朝天椒制药酒。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朝天椒制药酒的成分和制作方法。这种药酒主要由60度白酒、朝天椒和大盐组成。将这三种材料混合后浸泡3-7天,即可制成。使用时,只需将药酒涂抹在疼痛部位即可。

    那么,朝天椒制药酒为何能有效治疗风湿病呢?根据中医理论,酒具有散寒滞、开瘀结、消饮食、通经络、行血脉等功效。而朝天椒则具有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滞、止泄泻等作用。大盐则能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使辣椒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作用。

    对于风湿病患者来说,除了使用朝天椒制药酒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3. 饮食上要清淡,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4. 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朝天椒制药酒并非万能良药,对于病情较重或伴有并发症的患者,还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总之,朝天椒制药酒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民间疗法,对于缓解风湿病的疼痛具有一定的帮助。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仍需谨慎,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 伤寒,作为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传播途径多样,不容忽视。为了更好地预防疾病的发生,了解伤寒的传播途径至关重要。

    首先,伤寒的传播途径之一是食物传播。受污染的食物,如乳制品、肉类等,可能成为病原体的载体。此外,伤寒患者的粪便中也含有病原体,若污染水源,则可能导致更多人感染。

    其次,日常接触也是伤寒传播的重要途径。由于伤寒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病原体,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与家人、朋友等接触,导致疾病传播。此外,夏天蚊虫增多,伤寒患者的血液中也可能存在病原体,蚊虫叮咬后可能将病原体传播给他人。

    为了有效预防伤寒,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不洁的食物。

    2. 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3. 避免在蚊虫较多的环境中活动,尤其是患有伤寒的患者。

    4. 如有疑似伤寒症状,应立即就医。

    5.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总之,了解伤寒的传播途径,做好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伤寒的发病率,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 伤寒,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典型症状为高热、全身中毒等。然而,许多患者在治愈后仍会出现伤寒反复发作的情况。本文将探讨伤寒反复发作的三个主要原因。

    首先,免疫力低下是导致伤寒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患者免疫力下降时,即使接触了伤寒杆菌,也可能无法有效抵抗,从而导致伤寒杆菌在体内繁殖,引发再次感染。

    其次,首次感染伤寒并未彻底治愈也是导致复发的重要原因。伤寒杆菌在体内可能潜伏,并在一定条件下重新繁殖,引发再次感染。

    第三个原因是再次接触到传染源。生活中存在一些伤寒感染的无症状携带者,以及被伤寒杆菌污染的食物,都可能成为再次感染的风险。

    为了预防伤寒反复发作,我们应加强自身免疫力,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同时,一旦感染伤寒,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确保彻底治愈。

    治疗伤寒的主要方法包括对症治疗和抗菌治疗。对症治疗主要包括退热、止吐、止泻等,以缓解患者症状。抗菌治疗则主要采用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以杀灭体内的伤寒杆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制品等。

    2.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3.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食、半生食的水产品。

    4. 避免接触伤寒感染的无症状携带者。

    5. 如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

  • 产后伤寒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尤其在产后妇女中较为多见。产后妇女由于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伤寒杆菌。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后伤寒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养措施,帮助产后妇女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一、产后伤寒的病因

    产后伤寒的主要病因是伤寒杆菌的感染。伤寒杆菌主要通过食物、水源等途径传播,感染后会引起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二、产后伤寒的症状

    产后伤寒的主要症状包括:

    • 发热:体温一般在39℃以上,可持续数周。
    • 乏力: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疲劳感,无法进行正常活动。
    • 食欲不振:患者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
    • 咳嗽、咽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咳嗽、咽痛等症状。
    • 肝、脾、肠道受累:伤寒杆菌可侵犯多个器官,引起肝、脾、肠道等器官的炎症。

    三、产后伤寒的治疗方法

    产后伤寒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 一般治疗:包括隔离、休息、观察病情变化、口腔护理、饮食调理等。
    • 对症治疗:针对发热、腹泻等症状进行治疗,如物理降温、收敛药物、开塞露等。

    四、产后伤寒的日常保养

    为了预防产后伤寒的复发,产后妇女应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洗衣物。
    • 避免食用生冷、寒凉、刺激性食物。
    •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卫生。
    •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摄入营养。

    五、产后伤寒的预防

    预防产后伤寒的关键在于加强个人卫生和饮食安全。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 注意饮食卫生,生食瓜果蔬菜要洗净。
    • 不食用未经充分煮熟的食物。
    • 避免饮用生水。
    •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产后伤寒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产后妇女应引起重视。通过了解产后伤寒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养措施,可以帮助产后妇女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 伤寒,作为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壮年,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更为常见。伤寒的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性高热、全身无力、皮疹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因此,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针对伤寒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因治疗:针对伤寒杆菌,首选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等,可以有效抑制或杀灭细菌。但对于孕妇、儿童和哺乳期妇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擅自用药。此外,菌素类药物也是治疗伤寒的常用药物,其毒副作用较低,尤其适合孕妇、儿童和哺乳期妇女使用。

    2. 对症治疗:对于高热患者,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如冷敷、温水擦浴等。出现兴奋躁狂症状的患者,可使用镇静药物。对于毒血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联合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较大,因此在病情不严重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抗生素治疗。

    3. 慢性带菌者的治疗:慢性带菌者的症状较轻,治疗时可选用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消炎抗菌药物。

    4. 并发症的治疗:伤寒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肠出血和肠穿孔。对于肠出血患者,应禁食,并注射镇静药和止血药。如出现大出血,需多次输血以防贫血。如内科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对于肠穿孔患者,也应禁食和胃肠减压,使用对肠道菌敏感的抗菌药物,以控制腹膜炎。病情稳定后,可行手术治疗。

    5. 日常保养:预防伤寒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等。

    总结来说,了解伤寒的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养措施,对于预防和治疗伤寒具有重要意义。

  • 伤寒并非简单的感冒,而是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

    与感冒的症状不同,伤寒的主要症状包括持续高烧、腹痛、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玫瑰红疹,脉搏相对较慢。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冷漠和反应迟缓。此外,伤寒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治疗伤寒需要针对病原体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氯霉素、喹诺酮类等。同时,患者需要加强营养支持,注意休息,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预防伤寒的关键在于加强个人卫生,避免饮用生水,食物要煮熟煮透,不食用不洁食物。此外,接种伤寒疫苗也是预防伤寒的有效手段。

    在治疗伤寒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到感染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结来说,伤寒并非感冒,患者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 伤寒杆菌是一种引起伤寒病的病原体,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伤寒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持续高热、腹泻、腹痛、头痛、食欲减退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伤寒杆菌的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一、氯霉素

    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氯霉素对新生儿、孕妇以及肝功能不全、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慎用。

    二、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属于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对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且副作用较小,不易产生耐药性,是治疗伤寒病的常用药物。

    三、头孢呱酮

    头孢呱酮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敏感菌和耐药菌均有杀菌作用,适用于治疗耐药性伤寒病。但价格较高,使用范围有限。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伤寒病的关键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不洁食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此外,对于伤寒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加强营养支持,多饮水,进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病情恢复。

    总之,了解伤寒病的治疗方法,加强预防措施,对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太阳病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主要是由于风寒外邪侵袭,导致营卫功能失调。太阳病可分为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太阳温病三大类,临床表现包括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症状。

    针对太阳病患者,饮食调理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饮食注意事项:

    1.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菜汤、稀粥、蛋汤、牛奶等,以减轻胃肠负担。

    2. 禁止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酒精等,以免加重病情。

    3. 多喝水,可适量饮用酸性果汁,如山楂汁、猕猴桃汁等,以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

    4.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葡萄、草莓等,增强免疫力。

    5. 饮食宜少量多餐,如退烧后,可逐渐增加食物种类和量。

    6. 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清热解毒的食物,如豆腐、瘦肉、鱼虾等。

    除了饮食调理,太阳病患者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

    3. 如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 伤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许多患者在康复后都会产生一些后遗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扩大、栓塞型疾病等。其中,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可能会出现脑缺血发作的情况,虽然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为了预防伤寒性心肌炎后遗症,关键在于积极抗伤寒治疗。氯霉素、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等药物都可以用来积极抗伤寒杆菌治疗。此外,对于心肌炎本身,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可以适当给予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B等。

    如果患者出现心律失常,需要酌情处理。出现心衰时,要适当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物。同时,加强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如管理传染源、切断伤寒传播途径、提高人群免疫力、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等,以预防并发症。

    患者在康复后,应注意营养搭配,纠正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饮食应以粗粮、新鲜蔬菜和瘦肉为主,适当多吃水果。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增加休息时间,有助于身体免疫功能的恢复。预防感冒,特别是流感,对于年老体弱或免疫力较低的患者,可注射流感疫苗,从而获得对流感的免疫力。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容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抵抗能力。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避免诱发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学会测脉搏或家属自测脉搏,发现异常应随时就诊。

    补充充足的营养,可以使病毒因素、细菌因素导致的心肌炎迅速恢复。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