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洗牙不出血不能清除牙结石

洗牙不出血不能清除牙结石
发表人:李伟

牙周病是我国成年人普遍存在的口腔问题,据调查,我国约三分之二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其中,牙结石是导致牙周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预防和治疗牙周病,很多人选择进行洗牙,也就是龈上洁治。

然而,关于洗牙,很多人存在一些误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区和事实:

1. 误区:洗完牙牙缝变大。

事实:牙缝变大的现象是由于牙结石堵塞和牙龈水肿造成的。洗牙后,牙结石被清除,牙龈恢复正常,牙缝才会显露出来。

2. 误区:洗牙会损伤牙齿表面。

事实:目前使用的超声波洁牙机利用高频振荡去除牙石,对牙釉质有一定划伤。但洗牙后会对牙齿进行抛光处理,修复划痕,不会对牙齿造成损伤。对于牙齿松动的老年人,建议不要进行洗牙。

3. 误区:只洗牙不刷牙。

事实:洗牙只能去除牙结石,无法替代刷牙。如果日常生活中不注重口腔卫生,牙结石会再次形成,导致牙周病复发。因此,洗牙后仍需坚持刷牙。

4. 误区:洗牙能彻底治好牙周病。

事实:洗牙是治疗牙周病的一种方法,但并非万能。对于严重的牙周病,可能需要配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5. 误区:洗牙出血很正常。

事实:洗牙过程中出血是正常现象,因为需要清除牙龈下的牙结石。正规医院在洗牙后会进行彻底消毒,保证患者的口腔健康。

因此,为了口腔健康,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同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出血症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刮宫手术,作为妇产科常见手术之一,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妇女终止妊娠,还能用于诊断妇科疾病,如宫颈病变等。然而,刮宫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阴道出血的情况。那么,刮宫手术后多久可以停止出血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刮宫手术。刮宫手术分为两种,一种是人流手术,另一种是诊断性刮宫。人流手术是通过刮取子宫内膜来终止妊娠,而诊断性刮宫则是通过刮取宫腔内容物进行病理检查,以诊断妇科疾病。无论是人流手术还是诊断性刮宫,术后都可能出现阴道出血的情况。

    那么,刮宫手术后多久可以停止出血呢?一般来说,人流手术后,阴道出血会持续一周左右,而诊断性刮宫手术后,阴道出血也会持续一周左右。如果出血时间较短,说明子宫恢复良好;如果出血时间较长,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妇科疾病。

    除了出血时间,出血量也是需要关注的。如果出血量较大,可能需要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并发症。此外,术后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术后需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 术后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3. 术后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

    4. 术后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瘦肉、蛋类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总之,刮宫手术后,患者需要关注出血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 血小板,作为血液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在人体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血小板数量异常增多时,便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本文将围绕血小板增多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读者了解这一常见的血液疾病。

    一、血小板增多的原因

    血小板增多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生理性增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生理反应: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可能导致血小板数量暂时性增多。

    2. 饮食因素:某些食物,如花生、坚果等,可能引起血小板增多。

    3. 生理周期:女性在月经后期血小板数量会增多。

    病理性增多则可能与以下疾病有关:

    1.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一种遗传性疾病,导致骨髓过度产生血小板。

    2. 骨髓纤维化:骨髓组织异常增生,导致血小板增多。

    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种血液恶性肿瘤,导致骨髓产生过多白细胞和血小板。

    4. 感染:如细菌、病毒感染等,可能导致血小板增多。

    5. 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胃癌等,可能导致血小板增多。

    二、血小板增多的危害

    血小板增多可能导致以下危害:

    1. 出血倾向:血小板过多可能导致血液凝固能力下降,增加出血风险。

    2. 血栓形成:血小板过多可能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形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3. 肢体疼痛和麻木:血栓形成可能导致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

    三、血小板增多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 预防: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2)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过多花生、坚果等食物。

    3)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2. 治疗:

    1)药物治疗:针对病理性血小板增多,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骨髓抑制剂等治疗。

    2)手术治疗:针对某些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能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或脾切除术。

    总之,血小板增多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了解其原因、危害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肝硬化的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然而,口腔的某些变化却可能是肝硬化的早期信号。

      长期患有慢性肝炎的患者,若发现口唇、口腔内颊部黏膜颜色变灰暗,这可能是肝硬化正在悄悄逼近的迹象。此外,口腔突然出现龋齿,或原有的轻度龋齿病情迅速发展,也可能是肝功能不良的表现。牙周炎、牙槽溢脓等症状,若经反复治疗不见好转并逐渐加重,也提示肝脏可能存在问题。

      肝硬化会导致B族维生素缺乏,从而引发舌炎、舌萎缩、齿龈出血、口臭、腮腺肿大等口腔异常病变。

      因此,当口腔出现上述变化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肝硬化。

      肝功能代偿与否,可以通过肝功能检查来判断。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明显减退,并出现黄疸、腹水、低蛋白血症、肝昏迷等症状。

      肝硬化患者常见的自觉症状包括困倦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尿黄、浮肿等,这些症状提示肝功能可能恶化,应及时就医。

      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防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硬化剂治疗、外科断流手术等。

      肝硬化另一个严重并发症是原发性肝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切除是预防肝癌的关键。

      肝硬化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饮酒、感染等诱因,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肝硬化患者用药需谨慎,避免增加肝脏负担。

  • 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以及多风雪的天气,给我们的眼睛带来了诸多挑战。由于眼睛长时间暴露在寒冷干燥的空气中,容易引发多种季节性眼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冬季眼病及其预防措施,帮助您保护视力健康。

    一、冬季常见眼病:

    1. 干眼症:冬季干燥的气候会导致眼睛水分蒸发过快,引发干眼症。特别是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干眼症状。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定期进行眼部按摩、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使用人工泪液等。

    2. 青光眼:冬季气温骤降,可能导致眼压波动,增加青光眼的发病风险。尤其是老年人,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青光眼。

    3. 眼中风:冬季寒冷天气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引发眼中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特别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4. 雪盲症:冬季户外活动时,强烈的阳光反射可能导致雪盲症。外出时,要佩戴防紫外线的太阳镜,保护眼睛。

    5. 迎风流泪:冬季寒冷的空气刺激泪腺,可能导致迎风流泪。保持室内温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可以缓解迎风流泪症状。

    6. 过敏性结膜炎:冬季气候干燥,容易引发过敏性结膜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可以预防过敏性结膜炎。

    7. 结膜下出血:冬季寒冷天气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引发结膜下出血。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可以预防结膜下出血。

    8. 化妆性眼病:冬季使用化妆品时,要注意卫生,避免细菌感染。定期更换化妆品,避免使用过期产品。

    二、冬季眼部保养建议:

    1.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缓解眼睛干燥症状。

    2.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会导致眼睛疲劳,增加眼部疾病风险。建议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远眺放松眼睛。

    3. 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脏手揉眼睛,防止细菌感染。

    4.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眼部疾病。

    5. 佩戴护目镜:户外活动时,佩戴护目镜,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和灰尘的伤害。

  • 牙龈出血是生活中常见的口腔问题,很多人对此并不重视,只是简单地用清水漱口。然而,牙龈出血并非小事,它可能是口腔健康问题的早期信号,也可能是一些全身性疾病的症状。

    那么,牙龈为什么会出血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口腔卫生不良:牙菌斑、牙结石等牙垢的积累,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炎症和出血。

    2. 刷牙方法不当:刷牙力度过大、角度不正确,导致牙龈损伤和出血。

    3. 全身性疾病:血液病、肝脏疾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

    如何预防和治疗牙龈出血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坚持早晚刷牙,使用软毛牙刷,刷牙力度适中,避免损伤牙龈。

    2. 定期到口腔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

    3. 注意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糖分摄入。

    4. 及时治疗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肝脏疾病、糖尿病等。

    5. 如果牙龈出血持续不止,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 获得性循环抗凝物质增多症,简称ACAM,是一种由于体内产生异常抗凝物质而导致的出血性疾病。这种疾病可能出现在多种情况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感染等。

    针对ACAM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输注凝血因子:通过输注新鲜血浆、因子Ⅷ浓缩剂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可以补充体内的凝血因子,从而起到止血作用。

    2. 应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某些患者有一定疗效,可以抑制抗凝物质的产生。

    3. 使用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抗凝物质的产生,减轻出血症状。

    4. 血浆置换:对于抗体滴度较高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血浆置换治疗,以清除体内的抗凝物质。

    5. 针对不同病因的治疗:对于由感染引起的ACAM,需要针对感染进行治疗;对于由恶性肿瘤引起的ACAM,需要针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

    ACAM的预后因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治疗。

  • 痔疮术后创面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患者不必过于恐慌。根据出血量的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

    对于少量出血,可以采用局部压迫止血的方法。具体操作是在出血处敷上无菌纱布,用手指轻轻按压10-15分钟,直至出血停止。此外,中药清洁伤口也能有效减少出血。

    如果出血量较多或存在活动性出血,则需要医生进行缝扎止血。在麻醉状态下,医生会使用细线将出血点缝合,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痔疮手术属于开放性伤口,术后不进行缝合。术后出血可能与大便干燥、结扎线脱落等因素有关。如有出血,应及时就医,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术后护理也很重要。术后7-10天,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剧肛门扩张,导致伤口出血。饮食方面,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流质食物和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此外,定期进行肛门坐浴和理疗,以及使用促进伤口愈合、止血和抗炎的栓剂或膏药,也有助于伤口恢复。

    痔疮术后创面出血并不可怕,只要及时治疗和做好护理,大多数患者都能顺利康复。

  • 紧急避孕药米非司酮片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能够帮助女性在意外情况下避免怀孕,还能在早期终止妊娠。那么,米非司酮片一天吃几次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首先,米非司酮片一天仅需服用一次即可。如果您是为了避孕而使用,需要在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才能发挥一定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一年内紧急避孕药的使用次数不宜超过三次。米非司酮片是一种激素类药物,具有终止早孕的作用,也是药物流产中常用的药物。

    在服用米非司酮片后,部分女性会出现出血情况。这主要取决于个体差异,并非所有人都会在服用后立即出血。在药物流产过程中,适当的休息和注意个人卫生是必要的。一般来说,服用药物后三天内可以排出孕囊,一周左右恶露会排干净。如果需要进行药物流产,建议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米非司酮片虽然能够帮助女性解决意外怀孕问题,但过量服用可能会导致月经紊乱等问题。如果出现失血过多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总之,了解米非司酮片的正确使用方法对于女性来说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应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学会科学避孕,避免意外怀孕带来的困扰。

  • 性生活是夫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些夫妻在性生活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同房后阴道出血。这种情况并不少见,那么,为什么同房会有血但不痛呢?本文将为您解答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同房后阴道出血并非一定是疾病所致。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同房后阴道出血的原因:

    1. 妇科疾病:如宫颈息肉、宫颈糜烂、子宫肌瘤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同房后出血。此外,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癌症也可能导致同房后出血。

    2. 黄体破裂:月经中期性交可能导致黄体破裂,从而出现少量阴道出血。

    3. 宫外孕:宫外孕的妇女在房事后可能发生宫外孕破裂,从而出现出血。

    4. 更年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常表现为无排卵性的子宫出血,有时恰好就好生在性交之后。

    5. 阴蒂损伤:房事中阴蒂受到粗重的刺激,也可能破溃出血。

    6. 尿路问题:尿路结石、结核、膀胱息肉及癌肿等患者,在房事后可能发生尿路出血。

    7. 精囊炎、尿路结石或结核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同房后出血。

    8. 经期:如果女性在同房后刚好月经来临,就会出现少量的经血。

    9. 处女膜损伤:性交第一次的处女膜破裂,这种出血通常发生在性交过程中。

    为了确定同房后出血的原因,建议女性及时去医院进行妇科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正常,那么可以考虑男方是否存在泌尿生殖疾病,如精囊炎、尿路结石或结核等。

  • 子宫肌瘤,作为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虽然多数情况下并无明显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阴道出血的情况。那么,子宫肌瘤为何会导致出血呢?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展开,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子宫肌瘤的出血原因及应对方法。

    首先,子宫肌瘤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肌瘤本身对子宫内膜的压迫和影响。壁间肌瘤和粘膜下肌瘤是最常见的出血原因。壁间肌瘤由于体积较大,会对子宫内膜产生压迫,导致子宫内膜剥脱不完全,从而引起周期性出血。而粘膜下肌瘤则由于位于子宫粘膜层,其表面容易受到损伤,导致不规则出血。

    除了肌瘤本身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导致子宫肌瘤出血。例如,大肌瘤会导致盆腔充血,使血流旺盛而量多;激素水平失衡,尤其是雌激素水平过高,会导致子宫内膜增殖,增加出血量;子宫体积增大,内膜面积增加,也会导致出血量过多和出血过久。

    针对子宫肌瘤出血,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如口服避孕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手术治疗则适用于症状较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如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

    除了治疗外,日常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总之,子宫肌瘤出血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了解出血原因,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并注意日常保养,才能有效控制病情,保障女性的健康。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