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肿瘤标记物异常,需要担心吗?怎么办?

肿瘤标记物异常,需要担心吗?怎么办?
发表人:陈思林

不论是肿瘤患者,还是经常进行体检的人,对于肿瘤标志物一定不陌生。肿瘤标志物常常因为其“名字”而引诸多恐慌,如果看到肿瘤标志物的数值超过参考值,患者会担心是不是肿瘤复发了,非肿瘤患者会觉得是不是得肿瘤了 。
下面总结一下大家常见的疑问。
1.肿瘤标志物超出参考值,是肿瘤复发/得肿瘤了吗?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是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标志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能够帮助进行肿瘤筛查、诊断、预后、评估治疗疗效以及检测肿瘤复发。

虽然,肿瘤标志物对于肿瘤有一定提示作用,但一次超过参考值,并不能说明肿瘤是否发生或复发,只有多次的动态监测结果才能被称为“有意义”,在检测病情时联合影像学检查会更全面,如果要确诊,病理结果才是“金标准”。其次,这些“标记物”也可能源于正常的细胞表达,正常人,这个标记物数值也不会为0。

所以,肿瘤标志物并不能为肿瘤是否发生或复发等给出明确的答案,一定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结果才能得出结论,所以如果肿瘤标志物超出参考值,不必先心神不宁,及时复查或者肿瘤科医生咨询才是应该做的事。

2.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最常见、最广谱的肿瘤标志物
CEA,癌胚抗原,是个很常用的肿瘤标志物,适用于结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子宫癌多种肿瘤,几乎所有的肿瘤患者或者检查肿瘤标记物的体检人群都会查这个肿瘤标志物,这个指标虽然无诊断价值,但有助于检测多种肿瘤的复发、转移,判断预后,尤其是明显升高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
一些正常组织也会分泌少量CEA,此外吸烟人群的CEA也会略微升高,还有一些良性疾病也会导致CEA升高,因此CEA升高不一定就是肿瘤复发。但如果CEA呈几百、上千的升高,一定要警惕。

3.肺癌常用肿瘤标志物
CEA,上文提到的最常见的肿瘤标志物CEA,对肺腺癌有较好的敏感性。
SCC,鳞癌抗原,用于检测鳞状细胞癌,常用于肺鳞癌的检查等。
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是非小细胞肺癌最有价值的血清肿瘤标记物,其对鳞癌的敏感性也较高。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是监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敏感性和特异性都相对较高。
proGRP,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同样是是小细胞癌的特异性肿瘤标记物,常常与NSE联合用于小细胞肺癌的监测。

4.消化系统肿瘤常用标志物
AFP,甲胎蛋白,是目前最常用、最佳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诊断标志物。AFP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癌,但未发现与肿瘤大小、恶性程度有相关。此外,生殖细胞肿瘤,妊娠时也会升高。
CA724,胃癌相关抗原,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
CA199,是公认的最重要的胆管癌肿瘤标志物,对于胆管癌的诊断价值较高;同时,也是胰腺癌敏感标志物,有助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
CA242,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经常异常增高,特别是在胰腺癌、结直肠癌中,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CA50,是一种广谱肿瘤标记物,主要用于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的辅助诊断,其中胰腺癌病人升高明显。这个标记物相对缺乏特异性。

5.乳腺癌常用肿瘤标志物
CA153,是由肿瘤细胞分泌入血的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一般不作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指标,在乳腺癌中晚期及术后复发、转移的过程中,价值较为突出。

6.女性肿瘤常用肿瘤标志物
女性体检,可以参考选择下列标记物哈~
CA125,与其他卵巢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相比,CA125具有更高的临床使用价值,HE4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卵巢肿瘤标志物,两者常联合使用。
SCC,上文提到的SCC对于宫颈癌的诊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与其他肿瘤一样,用于宫颈癌的肿瘤标志物也常常是多个连用,比如与CA125、CEA、CA199等联用。

7.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
PSA,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是目前被广泛用于临床的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
膀胱癌肿瘤标志物
NMP22,系核基质蛋白, 可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依据,但临床应用减较少。

上述只提到了某些肿瘤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实际临床上使用的肿瘤标志物会更多。
此外,肿瘤与肿瘤标志物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不是说某个肿瘤标志物只对应某一种肿瘤,而且肿瘤标志物也不只存在于肿瘤中,正常组织也会分泌,只是数量有所不同。因此,针对某一种肿瘤,在临床上一定会选择多个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额叶恶性肿瘤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血常规是临床上一个非常常规的检查。基本上来医院就诊的,大多数人都会做这个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简单快速,半小时拿结果。而且便宜,多数医院普遍定价在20块钱左右。虽然便宜,但是功能很齐全,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都能看得出来,是否贫血,是否有凝血功能问题,也很容易看出来。简直配得上物美价廉这个词。

     

    有网友关心,如果得了癌症,血常规可以看出异常吗?

     

    作为每天都要跟血常规打交道的,一名检验科医生,我想说说自己的工作心得。


     

    1. 血常规的常见指标包括:白细胞,中性粒,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主要用于判断是否感染,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可以提示是否有寄生虫感染的可能。
     

    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可以判断是否贫血,是缺铁性贫血还是巨幼细胞性贫血,还是白血病。而血小板主要看凝血功能。

     

    2。白血病也称血癌,属于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增殖疾病。血常规对于血液系统疾病,还是有很大提示作用的。尤其是白血病。
     


    白血病时,原始细胞或未成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白细胞直方图会表现明显异常。

     

    下图,今天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患者的血常规结果。白细胞散点图明显异常,提示有原始细胞,未成熟粒细胞可能存在。甚至有核红细胞。这些在正常外周血里都是不应该存在的。后来证实,他的确是血液病患者。
     


    当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原始粒细胞比例>30%。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原始及早幼粒细胞20%。每当遇到血常规结果明显异常时,会进行血常规涂片染色复检,通知患者,同时备注建议白细胞异常分类检测。

     

    每年通过复片复检血常规都会筛检到一些白血病患者,建议其到血液科就诊。这些患者有的人不舒服,但都很多没想到是血液病而误到其他科就诊。

     

    3. 血常规对血液系统疾病有明显提示作用,但是对于胃癌,结肠癌,肺癌,宫颈癌,肝癌等其他系统肿瘤,提示作用微乎其微。比如胃癌患者可以出现贫血,但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不能说贫血就提示可能是胃癌。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结果。

  • 视网膜母细胞瘤经过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是治愈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具体疗效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及分期,还要遵医嘱定期到医院进行眼部的复查,有利于延缓疾病的进展及预防并发症。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经过治疗后一般可以治愈,可以通过积极治疗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预后、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前提,一般五年生存率可达90%及以上。使用化学治疗时,某些化学药物存在副作用,可能会造成脱发、嗅觉丧失等伤害。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治疗前期应至少每三天复查一次,达到预期时,可每周复查一次,病情稳定后可每月复查一次,逐渐至每半年复查一次。

     

     

    一、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饮食注意

     

    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多食用笋、罗非鱼等富含硒元素的食物,术后多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禁忌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补充营养,多食用富含硒元素的食物。高蛋白、高脂肪及可以增加免疫力的食物可以促进伤口愈合。禁忌食用辣椒、蒜等食物。

     

    二、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日常护理

     

    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护理旨在减轻患者的症状,促进疾病恢复,还需避免发生并发症或在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

     

    建立良好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用眼过度,减少对眼球的不良刺激,避免诱发因素。
    运动: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度运动,增强体魄,强身健体,避免进行容易影响眼压的激烈运动,如蹦极、跳水等项目。
    用药:按时按量遵医嘱涂抹眼药膏或滴眼药水,如果实行眼球摘除术,术后1个月可定制义眼片。
    病情监测:患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眼科检查,如有眼部不适应及时就医。

    心理护理:平常要注意精神愉悦、心情舒畅,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放松心情,调整心态,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此种疾病及疾病特点有正确的认识,应积极检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尽早干预。

     

     

    特殊注意事项: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需尽早就医,医生会依据患者既往病史、表现及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制定治疗方案,可以通过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并对疾病进展情况进行日常监测,同时建议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及高发人群或家属积极学习疾病相关知识。

  • 之所以又叫做老年性血管瘤,是说中老年人发病多一些,而且70岁的老年人得的比较多。这种血管瘤老百姓也会把它们叫做血管痣,对人们的健康没什么影响,如果不是很大可以不用治疗。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什么是老年性血管瘤?

     

    老年性血管瘤,又叫做樱桃样血管瘤。俗称血管痣。

     

    因为它是血管瘤,所以它是血管痣的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也可见于年轻人。可以长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以躯干部为主,在手足和颜面一般比较罕见。

     

     

    皮疹一般称鲜红色,像成熟的樱桃,所以叫做樱桃状血管瘤。一般直径在1-5mm,高出皮肤1-2mm,半球状、质软,压之可褪色,数量多少不等,随着年龄增大会增多。

     

    有的丘疹周围可有贫血晕。一般是不疼不痒,没有任何自觉症状。而且这个病对健康没有任何影响,仅仅是影响美观。

     

    青少年长不长老年性血管瘤?

     

    这个病叫做老年性血管瘤,并不只是老年人独有,有些青少年也有发病。这个命名可能是由于当时医学不发达造成的。

     

     

    但是究其原因,现在仍没有明确答案,有人说是由于皮肤老化引起的,有人说和年龄增大有一定关系。但是有人怀疑的和体内病变有关,纯属无稽之谈,因为至今仍然没有证据支持。

     

    有些人会问这个东西有什么办法去除吗?

     

    这个当然是可以的,而且非常简单。用冷冻,电解,电灼,激光等方法都可以去除。

     

    只要是破坏了增生的血管组织就可以了,好了以后有可能会有一个白色的小瘢痕。当然一些皮肤愈合能力好的人,可能和正常人一样,看不出任何瘢痕。

     

  • 在颈前的甲状腺,可以从血液中吸收碘,产生并分泌甲状腺素,对人体细胞的代谢,生长和发育具有调节作用。一般甲状腺在正常状态下是摸不到也看不出,所以当甲状腺肿大时,要留意是否为甲状腺病变。甲状腺肿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约占颈部肿瘤疾病的一半左右。

     

     

    甲状肿瘤主要是手术切除,医生诊断为甲状肿瘤后,会根据肿瘤大小,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细针穿刺检查及后续手术,一般穿刺病理检查发现问题或肿瘤大于3~4公分时,建议手术切除。

    甲状腺手术现在不影响美观

    在甲状腺手术中,早期最担心的风险是术后出血,以及术中损伤靠近甲状腺的喉返神经,从而导致声音沙哑。伴随着医学的进步,手术方式和技术不断发展,变得纯熟,风险相对降低,“兼顾美观”成为另一项评价手术方式的项目。

    现在,常见的甲状腺切除术有3种

    常规甲状腺手术:从早期到现在,它是一种典型的甲状腺切除手术,直接从颈部切开进入甲状腺,切口约4至6公分,如果配合内视镜,切口可缩小至1至2公分左右。

     

    腋内视镜甲状腺手术:典型的传统术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为了满足患者的需要,开始考虑美观的问题。因此日本外科医界发展了一种从腋下或胸壁及乳晕上切开的方法,可将伤口隐藏在衣服中。配上内视镜,切口只有三个1-2公分的孔,一个让内视镜进入,另外两个就可以操作器械了。

     

    经口内视甲状腺手术:最近几年,医学家们一直在研究,无论是从腋下还是胸壁或是乳晕部位来开孔进行手术,也绕不开留疤这一难题,于是“经口内视甲状腺手术”应运而生。此术式是由口内,即经口进入甲状腺部位,借助于内视镜辅助,仅需三个0.5至1公分的孔,但孔在嘴内,只要保持清洁,几乎不需要特殊护理,从外观上完全没有伤痕。

     

    常规外科切口大小,与患者肥胖、肿瘤大小、执刀医生的习惯及技术有关;而内视镜手术,如手持筷子操作,因管子和器械都是直的,操作困难;而经口内视镜甲状腺切除术,因前口三孔集中,可操作范围小,技术门槛高。

     

     

    每种术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当诊断为甲状腺肿瘤时,医生建议手术切除时,一定要和医生讨论评估,确定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

  • 肺部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呢?包括以下几项:

     

    胸部X线检查

     

     

    X线检查这是诊断肺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多数肺肿瘤可以经胸部x线摄片和CT检查获得临床诊断。中心型肺肿瘤早期X线胸片可无异常征象。当癌肿阻塞支气管,排痰不畅,远端肺组织发生感染,受累的肺段或肺叶出现肺炎征象。若支气管管腔被癌肿完全阻塞,可产生相应的肺叶或一侧全肺不张。当癌肿发展到―定大小,可出现肺门阴影,由于肿块阴影常被纵隔组织影所掩盖,需作胸部X线断层摄影和CT检查才能显示清楚。


    在断层x线片上可显示突入支气管腔内的肿块阴影,管壁不规则、增厚或管腔狭窄、阻塞。支气管造影可显示管腔边缘残缺或息肉样充盈缺掼,管腔中断或不规则狭窄。肿瘤侵犯邻近的肺组织和转移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时,可见肺门区肿块,或纵隔阴影增宽,轮廓呈波浪形,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齐,有时呈分叶状。纵隔转移淋巴结压迫膈神经时,可见膈肌抬高,透视可见膈肌反常运动。气管隆凸下肿大的转移淋巴结,可使气管分叉角度增大,相邻的食管前壁,也可受到压迫。晚期病例还可看到胸膜腔积液或肋骨破坏。


    CT检查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可显示薄层横断面结构图像,避免病变与正常组织互相重叠,密度分辨率很高,可发现一般X线检查隐藏区(如肺尖、膈上,脊柱旁、心后、纵隔等处)的早期肺肿瘤病变,对中心型肺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CT可显示位于纵隔内的肿块阴影、支气管受侵的范围、癌肿的淋巴结转移状况以及对肺血管和纵隔内器官组织侵犯的程度,并可作为制定中心型肺肿瘤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痰脱落细胞检查

     


    痰脱落细胞检查是诊断肺部肿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以往人们对于肺部肿瘤性疾病的检查,多采用痰液直接涂片法,需制备多张涂片、多次检查,这不仅大大增加了检查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且因涂片中的背景模糊、有形成分多而复杂,常可掩盖肿瘤细胞并增加识别的难度;加上患者不按要求留取合格的标本,而是非常随便的留取一点口水、唾液等送检,检出的阳性率明显降低,这也相对的使痰液肿瘤细胞的检测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 有网友问我,王医生,我现在每天胃里都不舒服,上网查了查就开始担心了,怕是胃癌。然后去做了个胃镜医生说是萎缩性胃炎,也开了药,但是还是不放心,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能预测是不是胃癌呢?我说有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肿瘤标志物。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正常是没有或者含量很少的,而在恶性肿瘤时,因为肿瘤代谢,变异,坏死等原因,导致生成了肿瘤标志物,此时在患者的血液、组织或者排泄物中就能找到这些肿瘤标志物。也就是说,找到了超过一定数值的肿瘤标志物,就基本代表确诊为癌症,胃癌有其特有的肿瘤标志物。

     

     

    胃癌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肿瘤标志物其实非常多,但是要想成为公认的对诊断有帮助的肿瘤标志物需要有一定的灵敏性以及特异性。也就是说需要很早地,很灵敏地预测出癌症(灵敏性),而且其他疾病并不会大量出现该肿瘤标志物(特异性)。胃癌最常用的有CEA、CA19-9、CA72-4。

     

     

    哪个肿瘤标志物更好呢?

    1、CEA:胃癌时该肿瘤标志物比胃镜可以更早2个月发现,因此,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但是CEA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仅为10.6%~57.6%,反而乳腺癌以及直肠癌时CEA更容易升高,似乎不是个最好的指标;

     

     

    2、CA19-9:CA19-9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 8.7%~50%,比CEA要高,但由于胰腺炎、胆管炎、胆石症、急性肝炎等患者 CA19-9水平也会异常升高,因此,似乎也不是个最好的指标。

     

    3、CA72-4:CA72-4灵敏度为 18.6%~58% ,是目前临床上诊断胃癌灵敏度最高的肿瘤标志物,特异度也大于90%,但是,似乎这个灵敏度也不足以说是个最好的指标。

     

    4、如果将上述3个指标都一起做了,灵敏度可达 88.9% 、特异度可达90.4%。因此,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比较以上某个指标哪个更好,而是联合CEA、CA19-9、CA72-4一起检测胃癌,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怎么预防胃癌呢?

    目前公认胃癌和幽门螺杆菌的慢性感染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成为预防胃癌的首选策略。也就是说,对于有症状的胃病,尽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并根治是有效防止胃癌的措施。办法如下:

     

    阿莫西林:每日2次(餐后);


    克拉霉素:每日2次(餐后);


    胶体铋:每日2次(餐前);


    质子泵抑制剂:每日2次(餐前);


    如果青霉素过敏,阿莫西林改为左氧氟沙星(餐后);


    以上4种药物联合应用,共服用10-14天,因厂家不同剂量不同,按说明书服用。


    总结:

    肿瘤标志物可以比胃镜还早期发现胃癌,因此建议体检时加上肿瘤标志物;

     

    体检筛查胃癌的肿瘤标志物,建议联合检查CEA、CA19-9、CA72-4;

     

    同时也建议检查幽门螺杆菌,因为根治幽门螺杆菌可以有效预防胃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最近有一个朋友去体检了,结果做肾脏彩超的时候被查出肾囊肿,虽然不知道肾囊肿到底啥意思,但是因为牵涉到“囊肿”二字,所以心里很是忐忑,问我应该怎么办!


    我相信很多朋友可能去医院体检的时候,都有可能被查出过肾囊肿,也为此而担心,那究竟什么是肾囊肿?被查出肾囊肿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1.到底什么是肾囊肿?


    在解释肾囊肿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字面意思,“肾囊肿”的肾就是指肾脏,囊肿就是指长在身体内某一脏器、囊状的良性包块,它的里面说白了就是液态的物质。根据部位的不同,囊肿也有不同的名字,比如肾囊肿、肝囊肿、巧克力囊肿等。


    如果大家还是不太理解到底什么是肾囊肿,那就姑且认为它就相当于肾脏里面有一泡水,这就类似于气球里面装的水一样。


    当然了,也并不是说所有的肾囊肿里面都是液体,还有很少一部分人的肾囊肿是固体碎片。每个人肾囊肿的数量可能都不太一样,有的人可能只有一个肾囊肿,而有的人可能多个肾囊肿,肾囊肿的直径多在2cm左右,可以累及单个肾脏或者双肾。


    如果不特别说明,我们说的肾囊肿就是指单纯性肾囊肿,这种类型的肾囊肿多是后天形成的,和遗传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原因考虑为肾脏发育的异常。随着年龄的增加,单纯性肾囊肿的发病率也有明显的增加,35岁左右的人群的发病率在10%左右,而对于80岁的人群来说单纯性肾囊肿的发病率能达到50%。


    单纯性肾囊肿和年龄有关,儿童的发病率要比成年人低很多,如果在20岁前就出现了肾囊肿,那就需要怀疑是不是特殊的肾囊肿——多囊肾!这种肾囊肿是一种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遗传性。


    单纯从多囊肾这个词语来看我们就知道它不是善茬,这类病人的肾脏有很多个囊肿,数量可以达到数百个,严重者的肾脏内可能全部都是肾囊肿,从外观来看肾脏的体积也有明显的增加。

     


    2.得了肾囊肿有何症状?有何危害?


    对于大多数的肾囊肿患者来说,他们都是没有什么明显症状的,只有当囊肿压迫血管或者尿道的时候才会有明显的症状,这个时候会对肾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肾囊肿的症状主要是囊肿太大了压迫了肾脏而引起的,患者可以表现为腰部的不舒服,比如隐痛、钝痛;还有一些朋友在小便的时候可以看到里面有淡红色的液体;如果肾囊肿很大的话,也能在腹部看到一个比较大的包块;由于肾脏的功能出现了问题,所以肾脏的滤过能力就有故障了,原本不应该漏出去的就漏出去了,外在的表现就是尿液中有很多的泡沫(蛋白尿)。


    有一部分患者会有头晕的症状,这个主要是因为肾囊肿压迫了肾脏血管,造成肾脏缺血,这会刺激肾素的分泌,进而引起血压升高,血压高于正常自然就容易引起头晕的症状。


    肾囊肿进行到晚期的时候,会引起肾脏功能的衰竭,患者会出现腰部的胀痛、高血压、尿毒症结石等的问题。


    要说到肾囊肿的危害,其实主要就是压迫了肾脏,进而引起肾功能的下降。在疾病早期的时候,肾囊肿的体积比较小,所以基本不会对肾脏造成压迫,只有当肾囊肿的体积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引起肾功能的下降。


    不过多囊肾就比较可怕了,它不仅仅会引起肾脏功能的下降,还能累及到肾脏以外的器官,比如肝脏、胰腺、脾脏、心脏、脑部等。虽然多囊肾是一种良性的肿瘤,但是它的表现却非常像恶性肿瘤,因为它会“转移”到远方。


    3.被查出肾囊肿以后,应该如何应对呢?


    虽然说肾囊肿有单纯性肾囊肿和多囊肾,但是最常见的类型就是单纯性肾囊肿。对于单纯性肾囊肿的患者来说,如果患者没有什么明显的临床症状,可以暂时不采取治疗措施,而是定期复查彩超,复查的频率可以在6 ~12月/次。


    一般来说,单纯性肾囊肿直径<4cm的时候多没有明显症状,但是当其直径>5cm的时候,会产生一些不舒服的症状,而且肾囊肿恶变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多肾是一种常染色体性遗传病,目前没有什么特效的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防治并发症、延缓囊肿的生长以及肾功能的恶化。举个例子吧,比如多囊肾侵犯到了脑部,引起脑动脉瘤,并且动脉瘤的直径比较大,出血的风险也比较大,为了去除这个定时炸弹,就提前采取介入或者手术治疗。


    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案以外,肾囊肿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平时应该尽量不要喝含有咖啡的饮料,比如茶、咖啡、可乐等;如果血压偏高的话,还应该限制食盐的摄入,与此同时还需要避免使用损伤肾脏的药物;当肾囊肿比较大的时候,还应该尽量避免剧烈运动或者撞击,因为肾囊肿容易破裂,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肾囊肿进行到终末期的时候,肾脏的功能已经不行了,这个时候需要采取透析,甚至肾移植的治疗方案。

  • 体表肿物是指位于身体表面,发源于皮肤及附属器、皮下深部软组织而在体表可以触及的肿块。体表肿物的种类非常多,主要是根据其组织学来源分类的。本文会介绍最常见几种体表肿物,包含了良性的和恶性的肿瘤,从来源、部位、表现和治疗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尽量做到简单易懂。

     

    01 脂肪瘤

     

    1、来源:起源于脂肪组织的良性软组织肿瘤。

     

    2、部位:可发生于身体的各处,肩、背、颈、乳房和臀部多见。

     

    3、表现:质地柔软,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一般无疼痛。最初多为隐匿性缓慢生长,长大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极少恶变。多单发,也可多发。多发性脂肪瘤要考虑脂肪瘤病的可能,具有遗传倾向和家族性。

     

    4、治疗:如果无自觉症状,无碍外观和功能,可以不治疗。对于位置较深的,有触痛的,或者较大的影响活动的脂肪瘤建议手术切除。手术治疗也是目前唯一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02 黑痣

     

    1、来源:表皮、真皮层黑色素细胞巢状排列,是良性肿瘤。

     

    2、部位:全身各处都可能生长。

     

    3、表现:分为交界痣、皮内痣和混合痣,其中交界痣和混合痣的交界成分有恶变可能。可凸出或不凸出皮肤,颜色为黑色、褐色或皮色,皮内痣和混合痣可有毛发,交界痣不会有毛发,边界清楚。发生于手掌、足趾及外阴部的黑痣几乎均为交界痣。

     

    4、治疗:痣为良性病变,每个人都长有黑痣,所以绝大部分都不需要治疗。手掌、足底、外生殖器处的黑痣易发生恶变,建议密切观察,及时手术切除。另外,如果痣出现不断增大、形状不规则、破溃出血、瘙痒刺痛、周围出现“卫星灶”等情况,都提示有恶变可能,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明确。

     

     

    03 皮脂腺囊肿(粉瘤)

     

    1、来源:由于皮脂腺导管阻塞,腺体内分泌物聚积而形成的囊肿,多见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年。

     

    2、部位:好发于头皮和颜面部,躯干次之。

     

    3、表现:呈圆形或卵圆形,质软或稍有张力,高出皮肤,表面光滑。中央可见黑色小孔,从小孔可挤出白色恶臭味内容物。常继发感染出现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破溃流脓。若处理不当,病情会有反复。少数会进展为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

     

    4、治疗:手术完整切除囊壁及内容物,若囊壁有残留,会增加复发几率。彻底清创,精细缝合。急性感染期的皮脂腺囊肿,应先抗感染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考虑手术。

     

     

    04 皮样囊肿

     

    1、来源:由于胚胎发育异常,导致表皮细胞偏离原位,沿胚胎闭合线处形成的先天性囊肿。

     

    2、部位:好发于眼眶、眉弓外侧、鼻中线及口底部。

     

    3、表现:好发部位的皮下肿物要高度警惕皮样囊肿可能。半数患者出生时即已出现,表现为缓慢增大的皮下结节,质地可软可硬,肿物位置深,常与下方骨膜粘连,活动度差,不易推动,一般无瘙痒疼痛。

     

    4、治疗:诊断明确或高度怀疑时建议积极手术治疗,皮样囊肿囊壁较薄,内包裹有毛囊、汗腺、皮脂腺、毛发、纤维组织等,且位置深,与骨膜粘连较重,手术难度较大,应彻底切除囊肿和粘连的骨膜,否则术后极易复发,二次手术难度明显增大。

     

     

    05 神经纤维瘤

     

    1、来源:神经系统来源的良性肿瘤。

     

    2、部位:可分布在全身各处的真皮或皮下,严重者也可以累及深处组织。

     

    3、表现:缓慢生长的无痛性结节或肿块,质地松软,面部的体积较大的神经纤维瘤会严重影响外观和功能,例如上睑部神经纤维瘤遮挡视线,面中部神经纤维瘤拉扯鼻和口唇移位。若同一患者有多个神经纤维瘤,周身有6个以上的咖啡牛奶斑,合并有骨骼的异常,有腋窝或腹股沟雀斑样色素斑,有家族遗传史,应考虑I型神经纤维瘤病。

     

    4、治疗:单发的或数量较少的体积适当的神经纤维瘤,可以考虑手术完整切除。对于多发的或体积很大的神经纤维瘤,手术无法全部切除,应重点去除影响功能的瘤体。神经纤维瘤往往血供丰富,大的神经纤维瘤应备血,往往不能完整切除,术后复发可能性大。

     

     

    06 黑色素瘤

     

    1、来源: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

     

    2、部位:好发于下肢和会阴部,其次于头、颈、上肢。

     

    3、表现:早期为正常皮肤上出现黑色病损,或者原有黑痣突然扩大、色素加深。病变逐渐隆起,可呈结节状或菜花状,表面易破溃出血,病损周围可以有色素脱失,周围可以有卫星状病灶。可伴有淋巴结肿大。 

     

    4、治疗:手术治疗仍为首选方法。手术需要扩大切除,保证切除范围,继发创面需要皮瓣或植皮。肢端的病变需要性截指(趾)手术,若淋巴结有转移需要行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助以放、化疗和免疫治疗。

     


     
    07 皮肤基底细胞癌

     

    1、来源:来源于表皮基底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

     

    2、部位:好发于头、面、颈等处,与日光照射相关。

     

    3、表现:早期可表现为边缘隆起的圆形斑片,伴有暗褐色浸润的小结节;或表现为淡红色苔藓样丘疹,伴有浅表糜烂、结痂或溃疡。后期逐渐扩大,进展为中央凹陷溃疡,呈大片状侵袭性坏死,可以深达软组织和骨组织,边缘为珍珠状隆起。

     

    4、治疗:发现后应尽早手术,扩大切除,术中通过冰冻病理检查明确性质以及切缘是否切净,修复创面,必要时放射治疗。

     

     

    08 皮肤鳞状细胞癌

     

    1、来源:来源于表皮或附属器细胞的恶性肿瘤。

     

    2、部位:好发于头、面、颈等部位,与日光照射相关。

     

    3、表现:早期为红色硬结,逐渐进展为斑块或结节,表面形成溃疡;或者进展成菜花状,基底有浸润,边界不清。易出血。癌组织发生坏死,脓性渗出,产生恶性臭味。

     

    4、治疗:发现后应尽早手术,扩大切除,术中通过冰冻病理检查明确性质以及切缘是否切净,修复创面,必要时放射治疗。

     

     

    写在最后的话:

     

    对于大多数体表肿物,都是良性病变,可以密切观察,而不是着急手术切除。

     

    符合手术指征的肿物,才会考虑手术切除。孙医生总结了几条手术切除的指征,能覆盖大部分体表肿物的规律,但一定是不全面的,需要大家辩证着使用:

    ①肿物性质为恶性或者有恶变倾向;

    ②肿物严重影响生理功能,例如张口、闭眼、听力等,且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

    ③肿物伴有疼痛、瘙痒,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

    ④面、颈部肿物,特别介意影响外观和形象;

    ⑤激光治疗后再次复发的肿物。

     

    很多人会有疑惑,如何判断肿物是否为恶性。其实专业医生也没法保证自己能准确判断每一个肿物的性质,诊断性质的金标准是行病理检查。

     

    孙医生提供一个简易版的判断标准,适用于大部分体表肿物,共各位参考,符合以下症状的时候,需要警惕肿物为恶性的可能:①肿物进行性增大;②肿物形态变得不规则;③肿物与正常组织边界不清;④经常性的破溃。

     

    当然,如果怀疑有恶性的可能,一定要尽早来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最后,祝每位朋友健康快乐。

  • 近年来睑板腺癌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发现,睑板腺癌占眼睑恶性肿瘤的38.6%。睑板腺癌好发于50~70岁老年人,女性多见,发病率仅次于基底细胞癌。当40岁以上人群眼睑部出现局限性肿块、结膜充血等表现时,患者应积极就诊。早期诊断是治疗该病的关键,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此病的金标准,且临床应注意与结膜炎等疾病相鉴别。眼睑部出现局限性肿块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眼睑部炎症迁延不愈,应及时就医。眼睑部溃疡形成,应立即就医。

     

     

    一、睑板腺癌需要做的检查

     

    1、相关检查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诊断是确诊该病的金标准,原发灶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术中和术后病理学诊断。对于怀疑Pagetoid样病变的患者,医生会建议术前穿刺行病理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腹部及淋巴结B超检查:对于怀疑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建议行胸部X线或CT、腹部B超检查。对于怀疑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还可完善淋巴结B超检查。
    淋巴结穿刺活检检查:临床检查怀疑局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有条件者还可遵医嘱行淋巴结穿刺活检检查。

     

    2、如何确诊睑板腺癌?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查体、病理学检查结果,可对该病确诊。原发病灶的诊断基于以下临床特点:中老年人眼睑出现局限性肿块,位于睑缘、睑结膜面,呈淡黄色或黄白色,部分患者局限于皮下,质地较硬。病灶不连续或周围局限性结膜充血,类似结膜炎。反复发作的睑板腺囊肿。病灶表面乳头状隆起或溃疡形成。病理学诊断是“金标准”,若怀疑睑板腺癌合并转移,需通过CT、B超、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确定。临床检查怀疑局部淋巴结转移者,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对局部淋巴结进行穿刺活体检查。

     

    二、睑板腺癌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睑板腺癌恶性程度高,容易复发和转移,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其次化疗、放疗、冷冻治疗、生物治疗也起到一定作用。睑板腺癌的患者需要长期治疗。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睑板腺癌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及早完整切除对于患者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手术切除术后会造成脸板缺损,影响美观,眼睑重建也是睑板腺癌治疗的重要环节。术后医生会建议联合放疗、化疗,以免肿瘤复发或转移。

    化学药物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可考虑选用5-氟尿嘧啶等。

    其他治疗:冷冻治疗可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只限于特定阶段的病例,处于辅助地位。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是目前新兴的治疗方法,未来需要更多的数据证明其疗效。

  • 当出现自幼出血倾向和出血时间延长,应及时就诊血液内科,行出血筛选检查、诊断试验、FWD分型诊断试验和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注意和血友病A、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型血管性血友病和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等疾病鉴别。当出现鼻腔出血、口腔出血和出血时间延长或者月经过多、过长等的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出血后血流不止甚至出现休克需立即就医。优先考虑去血液内科就诊。若血管性血友病患者脑出血,出现偏瘫症状,可以去神经内科就诊。

     

     

    一、需要做的检查

     

    出血筛选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APTT/PT、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筛选检查结果多正常或仅有APTT延长且可被正常血浆纠正。
    诊断试验: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以及血浆FⅧ凝血活性测定。有一项或一项以上诊断实验结果异常者,需进行分型诊断试验。
    FWD分型诊断试验: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多聚体分析。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RIPA)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胶原结合试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CB)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因子Ⅷ结合活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FⅧB)
    影像学检查:可以通过影像学明确看到血肿位置、大小及其周围组织。


    二、如何可以确诊血管性血友病?

     

    通过以下表现可以确诊为血管性血友病:有或无家族史,有家族史者多数符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规律。有自发性出血或外伤、手术后出血增多史,并符合血管性血友病临床表现特征。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Ag<30%(和/或)血管性血友病因子,RCo<30%;FⅧ:C<30%见于ⅡN型和Ⅲ型血管性血友病。排除血友病、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血小板型血管性血友病、遗传性血小板病等。

     

    三、血管性血友病的分类?

     


    1、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


    Ⅰ型血管性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量的部分缺失。
    Ⅱ型血管性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质的异常。
    ⅡA型血管性血友病:缺乏高-中分子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多聚体,导致血小板依赖性的功能减弱。
    ⅡB型血管性血友病:对血小板膜GPⅠb亲和性增加,使高分子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多聚体缺乏。
    ⅡM型血管性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依赖性血小板黏附能力降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多聚体分析正常。
    ⅡN型血管性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对因子Ⅷ亲和力明显降低。
    Ⅲ型血管性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量的完全缺失。


    2、非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


    也称为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与服药、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友病、心脏病和癌症等有关。

  • 我最近额头长了一粒硬硬的东西,不痛不痒,但是一直存在,感觉很不舒服,于是我决定在网上寻求医生的帮助。经过简单的注册和填写个人信息,我进入了***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平台。我很快就被一位主任医生接诊了,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症状和病史,并给出了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医生告诉我这可能是疣,建议我按照处方用药并预约复诊。整个问诊过程非常便捷,我感到非常满意和放心。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