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
发表人:赵金坤

蛛网膜是一层半透明的薄膜,位于硬脊膜和软脊膜之间,它向上与脑蛛网膜相连接,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叫做蛛网膜下隙,两层膜之间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相连,其中充满脑脊液。脊髓蛛网膜下隙的下部,从脊髓下端马尾神经根部至第2骶椎水平扩大的马尾神经周围的蛛网膜下隙叫做终池,内容马尾。临床上常在第3、4或第4、5腰椎间进行腰椎穿刺,从这里抽取脑脊液或注入药物而不伤及脊髓。脊髓蛛网膜下隙向上与脑蛛网膜下隙相通。脑蛛网膜除在大脑纵裂和大脑横裂处以外,均跨越脑沟裂而不深入沟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蛛网膜结核病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什么是蜘蛛痣?

     

    有人说血管痣就是蜘蛛痣,这个说法也是不全面的,其实蜘蛛痣属于血管痣一类的。蜘蛛痣是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因为皮肤浅丛动脉扩张和分支引起的。

     

    既然是动脉血管扩张,那就属于血管畸形。所以蜘蛛痣就是血管痣的一种。以往的时候都认为蜘蛛痣是有肝病的人才有的,蜘蛛痣和肝掌是肝病的特征性标志。

     

    但是临床上会见到一些很小的孩子身上脸上也会起一些蜘蛛痣,但是孩子也没有肝病。所以现在有些人提出体内雌激素分泌过多也可以引起蜘蛛痣。

     

     

    蜘蛛痣才起的时候是一个针头大的丘疹,鲜红色,有向四周放射的伪足,其实就是毛细血管,压迫丘疹顶端,周围扩张的血管可褪色,形状上像一只红色的蜘蛛,所以就取名为蜘蛛痣。

     

    这种病一般是长在暴露部位,如面部、前臂、手、腋下,有时可累及鼻部和口唇。一般情况下单个发病。如果多发需要考虑肝脏疾病。

     

    如果在成年期发病,常与怀孕、肝硬化和转移性肝肿瘤有关。妊娠期发病的,多在怀孕2-4个月发病,一般孩子出生6周左右自行消退。

     

    蜘蛛痣怎么治疗?

     

    由于蜘蛛痣长在暴露部位,所以很多人觉得不美观,想治疗。其实蜘蛛痣治疗也不是个难题。

     

     

    只要去除中央隆起的血管即可。治疗方法有很多种,电灼、冷冻、激光都可以轻松去除中央隆起的血管。治疗期间可能会出血,只要快速破坏出血小动脉即可。

     

  •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是一种慢性疾病。视网膜母细胞瘤是来源于光感受器前体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有遗传性和非遗传性致病因素。主要发生于视网膜核层,容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可采取化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等治疗方法,经过早发现、早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一、视网膜母细胞瘤可以分为几类?


    根据发病机制分类:遗传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为双眼发病,通常在1岁以前即可发病。非遗传性多为体细胞突变导致,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多为单眼发病,发病较晚。

    根据病理学分类:分化型为细胞核形态大小不一,核染色深,核分裂相多见。未分化型为细胞形成菊花团样结构,即F-W菊花团。

    根据发病部位分类:单侧性仅表现为单眼发病。双侧性同时或先后出现双眼发病。三侧性除双眼发病以外,还合并有颅内松果体或蝶鞍区的原发性神经母细胞瘤。

    根据肿瘤进展程度分类:眼内期肿瘤局限在眼球以内,未侵犯眼周及身体其他组织,根据视网膜母细胞瘤国际分期(IIRC)可分为A、B、C、D、E五个分期。眼外期肿瘤已经侵犯眼球外的其他组织,伴或不伴中枢神经系统、骨髓和淋巴结的转移。

     

    二、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病原因


    视网膜母细胞瘤病因尚不明确,6%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余为散发病例,多是由于肿瘤抑制基因RB1突变或缺失而引起的,好发于有家族遗传疾病史者、有病毒感染者。

     

    1、主要病因:

     

    遗传性因素: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由于其父母为突变基因携带者,或是正常的生殖细胞因突变而引起的变异。
    非遗传性因素:自身的体细胞突变,或是某些病毒感染也可以引起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


    2、诱发因素:

     

    遗传:父母为突变基因携带者或是正常的生殖细胞突变都可以引起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感染:患者受到某些病毒的侵袭,可能会发生细胞变异,也可能会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

     


    三、哪些人群好发视网膜母细胞瘤?


    有家族遗传疾病史者:视网膜母细胞瘤可通过遗传因素获得,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有病毒感染者: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获得可能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有病毒感染者也可以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

  • 蛛网膜粘连是蛛网膜炎的主要特征,其可能是生理因素导致,也可能是由感染或外伤等病理性因素导致的,通常可以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

    1.生理因素:年龄和性别可能会是导致蛛网膜粘连的因素。老年人蛛网膜粘连的风险可能会增加,而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蛛网膜粘连。此外,遗传因素也可能影响蛛网膜粘连的发生,一些人可能具有更容易发生蛛网膜粘连的遗传背景。可以采取一般治疗,如通过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能够保持充足的休息,尽量避免过度劳累,还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来增强身体免疫力。

    2.病理因素:(1)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继发于各种类型的脑脊髓炎、脑脊髓炎,特别是病毒引起的浆液性脑膜炎等感染,也可能是全身感染如感冒、流感、风湿病、肺炎、结核、败血症等致病原因。可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如使用一些抗生素和激素来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粘连的情况;(2)外伤:可发生颅脑损伤和脊柱损伤,创伤可很轻微,如颅骨肌肉或脊柱骨折不可改变。可以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改善。

    如果排除生理原因后,蛛网膜粘连疾病情况仍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治疗。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