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脊柱自测:看看你的脊柱是否健康?

脊柱自测:看看你的脊柱是否健康?
发表人:京东健康

现在市面上宣传各类健康,但脊柱的问题往往会忽视。

 

高低肩、大小胸、两侧后背不一样高、长短腿、腰背疼痛等现象却屡见不鲜,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问题都投射了「脊柱问题」。

 

 

首先我来说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对应的症状。

 

颈椎压迫或肌肉劳损

 

 

1、脖子、肩膀、手臂感觉酸、麻、疼、痛。

 

2、肩膀窝(肩)酸痛。

 

3、颈部疼痛造成入睡困难。

 

4、以前失败的颈部手术,尤其是有复发或更严重的症状出现。

 

5、臂膀/手的复原缓慢。

 

腰椎压迫或肌肉劳损

 

1、腰部、臂部、腿部感觉酸、麻、疼痛。

 

2、背痛造成无法弯下、弯腰、或提举物品困难。

 

3、以前失败的背部手术,尤其是有复发或更严重的症状出现。

 

4、背部疼痛造成入睡困难。

 

脊柱弯曲

 

1、观察两侧肩膀不一样高或者骨盆存在倾斜。

 

2、脚与肩同宽,双手合十身体向前弯,身边人在正后方观察两边背部不一样高。

 

 

3、在正后侧触摸脊柱有弯曲的现象。

 

4、坐久或者站久,存在腰背部酸胀、疼痛。

 

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

 

1、臂膀/手或腿部的复原缓慢。

 

2、间歇性全身关节疼痛,僵硬或肿胀。

 

3、脊柱强直或者脊柱畸形。

 

脊柱“牵一发、动全身”

 

以一个长期伏案工作的右撇子同学为例子,平时也一直没有锻炼的机会,全身肌肉处于一种松弛的状态,因为右手用的更多,右侧的斜方肌利用率比较高,它长期处于“工作”状态,慢慢的就变得紧张,开始出现劳损, 对胸椎的牵拉力量就会减弱。

 

左右两侧肌肉的平衡被打破了,胸椎容易向左产生侧弯。那么:

 

如何恢复脊柱两侧的平衡,缓解病痛呢?

 

哪些锻炼更适合脊柱疾病的病人?

 

如何维持一个良好的体态?

 

办公室一族如何保护脊柱?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点击下方问诊卡向医生进行咨询。

 

作者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关节科 张道俭医生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如果在站姿下看到脊椎向身体的任何一边弯曲歪斜,就是有可能是脊椎侧弯,左右手臂与躯干之间的空隙不对称,右侧肩膀较高。然而大部分的脊椎侧弯并不只有单一平面的左右倾斜,通常会伴随着脊椎旋转,往往也会影响到肩胛骨的动作,导致肩关节的活动度受限。

     

     


    脊柱侧弯有什么危害?

     

    1.影响脊柱外形和功能

     

    脊柱侧弯导致脊柱变形、肩背部不平、胸廓畸形、骨盆倾斜、长短腿、姿势不良等异常形态,同时影响活动度等功能。

     

    2.影响生理健康

     

    脊柱变形易导致肩背部、腰部顽固性疼痛,严重者甚至出现神经受损、神经受压、肢体感觉障碍、下肢麻木、大小便异常等症状。

      
    3.影响心肺功能

     

     

     

    早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尸检结果表明,其肺泡数量低于正常人,肺泡过度充气或萎缩,累积肺叶或全肺,肺动脉直径也远低于同龄人。

     

    脊柱侧弯患者胸腔容积减小,吸气相和呼气相胸廓容积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脊柱侧弯影响气体交换,包括局部通气、血流、通气血流比、弥散等。易发短气、喘气等呼吸障碍,且影响血液循环。

      
    4.影响胃肠系统

     

    脊柱侧弯使腹腔容积减小、脊柱神经对内脏的调节功能紊乱,进而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胃肠系统反应。

     

    简单一句话概括,脊柱侧弯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导致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而康复的方式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改变呼吸方式、改善不良姿势、改善肌力平衡。

     

    1.改变呼吸方式

     

     

    脊柱侧弯、胸廓变形,易压迫心肺,引起呼吸障碍。因此需进行缩唇呼吸纠正凹侧吸气量少的症状等。

      
    2.改善不良姿势

     

    姿势不良与脊柱侧弯可互为因果,并恶性循环。因此控制脊柱侧弯的发展需重视不良姿势的纠正。抬头挺胸,勿弯腰驼背,尽量避免长时间翘二郎腿的姿势。

     

    给大家一个小建议,可以试着把你的办公椅换成健身球,因为一旦你的坐姿如果发生严重变形,你是没有办法坐在健身球上的,所以你的身体自然会坐正、坐好。

     

    3.改善肌力不平衡

     

    脊柱侧弯患者两侧肌力不平衡,可用泡沫轴、健身球,或者是普拉提动作来放松紧张肌肉,进行对称性训练,来改善功能、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

     

    ●泡沫轴、健身球:

     

     

     

     

  • 睡姿不良、久坐不动、长期低头……让我们的颈椎过早“承受”了太多,“年纪轻轻”就“垂垂老矣”。颈椎问题不容忽视,如果不加注意,头疼、恶心、耳鸣甚至瘫痪都可能“找上门”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测颈椎问题,提早预防颈椎病,守护脖颈健康。

     

    一. 问题不小:颈椎问题危害大

     

    人体脊柱最上段的7块椎骨构成了颈椎。这些椎骨的锥孔叠在一起,上下贯通,就围成了容纳脊髓的椎管。颈椎上的横突孔被椎动脉和椎静脉“串”在了一起,许多重要的血管神经鞘也与颈椎伴行,相邻上下两个椎骨的锥体之间又借“胶垫”——椎间盘相连,附着在颈椎上的众多韧带、肌肉则共同维持了颈椎“前凸”的生理弧度。

     

     

    当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或韧带肌肉劳损时,椎管内的脊髓、与颈椎相邻的神经血管就会受到压迫,引发头痛、恶心、耳鸣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瘫痪!

     

    二. 自测不难:“三招”自测颈椎健康

     

    1. 颈曲自测:“前凸后翘”

     

    正常人的颈椎呈现出前凸的生理弧度,这会使耳垂和肩胛骨的最高点——肩峰处在一条直线上。如果耳垂靠前,则说明颈曲在逐渐消失甚至变得后凸,最终就可能压迫相应的神经血管,引发颈椎病。

      

    2. 上肢自测:“能屈能伸”

     

    手指的屈伸受到众多臂部、前臂部和手部肌肉的控制,而这些肌肉又受到臂丛神经的控制,绝大部分臂丛神经又是由颈部脊髓发出的。所以通过测试手部灵活性,我们就能知道颈椎是否出了问题,是否压迫到了脊神经。

     

     

    正常人将手反复攥紧伸直,在10秒内能做15-20个;如果做不到,就说明颈椎可能已经出现了问题。

     

    3. 下肢自测:“稳中带劲”

     

    颈椎出了问题,还可能压迫椎管内的脊髓。而脊髓,就像是连通人体脑、四肢、内脏的“总电缆”,当它在颈部被压迫或切断后,就会导致脑部的指令无法准确传达到下肢,造成走路不稳,走不了直线;走路没劲,宛若脚踩棉花。

      

    所以,颈椎有问题的人难以走“一字步”,即没法脚尖“踩”着脚后跟走直线。在闭眼时,两脚并拢,两手平伸,还容易左右摇晃。通过“一字步”和“闭目立正”这两项就能自测出颈椎是否压迫到了脊髓,以提早发现颈椎问题,及早就医。

     

    颈椎作为颈部的中轴骨,“牵一发而动全身”,它的损伤累及血管、神经和脊髓就可能引发头痛和运动障碍。所以我们在平时就要多加注意,通过观测颈曲弧度,上下肢运动灵活性和稳定性来监测颈椎健康,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将颈椎问题扼杀在襁褓之中。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而且今后10年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已经占到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

     

     

    血管健康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除了定期体检之外,我们可不可以自己在家初步探查血管有无问题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通过日常观察我们的手脚,便可以判断血管的健康状况,让我们一起来学学,为血管健康做好防护吧。

     

    (一)手脚肿胀或麻木

     

    手和脚都处于肢体末端,是离心脏相对较远的地方;如果血液流动受阻,则会影响到手脚的血液供应。当大量血液聚集在肢体上时,就会导致手(或脚)肿胀;而且一般是一侧较大、一侧相对较小。而且,血栓堵塞血管时,血液循环流动的速度就会下降,相应部位的氧气、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输送,手脚就会出现麻木的情况。

     

     

    (二)手脚冰凉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总爱手脚冰凉;一般和气血亏虚或者久坐不运动有关。但是,如果大夏天的依然手脚冰凉,甚至出现酸疼的感觉,那么就要引起注意了。因为有可能是血液黏度升高、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

     

     

    (三)攥拳测试

     

    将手抬起至胸前与心脏等高的位置,用力攥拳30秒,然后松开看手掌颜色。如果手掌颜色能在3秒内快速恢复到原来状态,说明血管健康、血液通畅;如果超过5秒不能恢复原貌,说明血管弹性较差,你要警惕动脉硬化和三高了。

     

     

    (四)抬腿测试

     

    平躺在床上,双腿抬高45°左右,保持30秒,然后观察双腿的颜色。如果有一条腿苍白,甚至有点蜡白,把腿放下去恢复正常坐姿时,这条腿会发生潮红;那么说明这条腿已经发生了缺血症状,血管很可能已经堵塞了。

     

     

    (五)常摸脚背

     

    脚背有凸起、跳动的血管,没事儿可以经常摸一摸双脚的血管,感受左右两侧跳动的节奏与强度是否一致。如果明显一边强一边弱,那么,我们就必须重视起来了。

     

     

    怎么样,你学会了吗?血管健康是大事,经常检查并关爱血管;我们自然会收获更多的健康,更可及早发现问题,抓住最佳的治疗恢复期。

  • 如今,脊柱侧弯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话题,很多青少年的书包越来越重,长时间的弯腰写作业。还有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在低头玩手机、平板、每天都用葛优瘫的方式度过,这些行为都是直接导致脊柱侧弯的原因。那么,究竟什么是脊柱侧弯呢?通常脊柱侧弯都有以下症状:

     

    1不对称姿势

    你是否发现孩子穿衣服领口一边高,一边低,不是衣服裁剪出了问题,是孩子可能已经有脊柱侧弯的现象了。肩部倾斜可使双肩高低不对称,导致患者两个胳膊不一样长。盆骨出现倾斜,会使患者下肢不一样长,导致身体在走路时偏向弯侧,以上这些因素会使患者在站立或者行走时出现不对称姿势。

    2驼背

    脊柱侧弯由于不能挺起自己的脊梁,总是驼背, 严重患者会压迫到心脏,造成心肺功能的影响。脊柱侧弯不同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运动能力以及消化功能,这对于孩子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以上就是脊柱侧弯最基本的症状,脊柱侧弯影响着脊柱的承重和传递功能。不仅外形不美观,对身体的健康能够状态影响也是很大的:

    脊柱侧弯的危害

    1影响心肺功能

     

    脊柱侧弯主要影响胸、腰这个地方的器官,这类患者胸腔容积减小,容易造成呼吸障碍、胸闷气短、心律失常等症状。

     

    2影响生理健康

     

    脊柱侧弯就是导致腰部、肩部、顽固性疼痛,严重患者出现神经压迫,肢体感觉障碍。大小便异常等情况。

     

    3影响心理健康

     

    绝大部分脊柱患者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比如不愿意参加体育课,不愿意游泳,甚至不愿意社交,害怕被别人嘲笑。脊柱侧弯的严重患者,通常都拒绝走出家门,甚至仇恨健康人群。对患者心理危害是非常大的。

     

    4影响胃肠道系统

     

    脊柱侧弯对内脏有一定的压迫,会引起内脏的调节功能紊乱,导致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症状。

    如何预防脊柱侧弯?

    保持正确的姿势:无论是看书、写作业还是看手机等,都要有一个正确的姿势,坐、站、立腰部平直,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应当经常做幼儿体操,并且经常晒太阳,多补钙。

     

     

    睡合理的床垫:就是睡不太硬也不太软的床垫。睡眠是儿童生长发育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了。睡太软的床垫对儿童的脊椎起不到承托的作用,而经常睡太硬的床垫,也会磨损儿童的脊椎,所以一定要选择合理的、软硬适中的,床垫才是对儿童脊椎最好的保护方法。

  • 脊髓型颈椎病危害众多,严重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如果我们了解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表现,学会自我检测,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将脊髓型颈椎病扼杀在“摇篮”中,以免更大的伤害发生在我们的身体中。

     

    那么,脊髓型颈椎病都有哪些表现呢?

     

    一、行动异常

     

    初期患者常先出现下肢或上肢麻木、沉重感,随后逐渐出现行走困难,步调不稳,或双手无力,写字持筷等精细动作难以完成等症状。有些患者下楼时脚发软或站立不稳,还有人会出现双脚踩棉花感。严重者最终四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

     

    二、感觉异常

     

    此外患者还会出现躯干部感觉异常的现象,胸腹部或双手有“皮带紧绷感”。有些患者躯干或四肢可能有烧灼感、冰凉感、蚁行感等。

     

    三、大小便异常

     

    部分病情严重患者会出现膀胱和直肠的功能障碍,表现如尿频尿急、甚至大小便失禁,也有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

     

     

    如果症状不明显,又担心自己是否有颈椎异常,我们可以通过自测颈椎的活动度来判断健康与否。

     

    一般而言,颈椎前屈和后伸的最大角度为45°;左右侧弯的最大角度为45°;两侧旋转的最大角度也为80°。除以上三种单独活动的方式外,颈椎还可以完成一些较复杂的运动,如环转运动。此外由于年龄、体型和锻炼情况的不同,颈椎的活动度也会有所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颈部活动会逐渐受限。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简单的方法来自测来检测自己的颈椎是否健康:

     

     

    1.抬头测试法

     

    端坐在椅子上,尽量向后抬头,感受四肢是否有麻木的感觉,如果出现麻、胀感,就可能患有颈椎病。这是因为我们颈椎内和周围都有神经,抬头时,如果颈椎正常,就不会压迫到神经;反之若颈椎异常,这个动作就会压迫神经,致使神经传导受阻,四肢出现麻、胀感。

     

     

    2.膝腱反射法

     

    俗称膝跳反射,即身体在放松的状态下,敲击髌韧带,观察小腿弹跳情况。如果颈椎有问题,压迫到神经,就会使神经失去对下肢得控制,从而出现小腿不受控,弹跳过猛。

     

     

    3.弹中指试验

     

    医学上又叫“霍夫曼征”,是一种病理性神经反射。方法为检查者扶住被检查者手腕,用另一只手夹住被检查者中指,然后迅速弹刮被检测者的中指指甲,观察其余四指的反应。如果其余四指向掌心收缩,就说明被检测者的上运动神经元受损,这种损伤极有可能是颈椎病导致的。

     

     

    脊髓型颈椎病症状较为突出,只要我们掌握自测方法,再结合典型症状,早发现、早就医就能在最佳时机得到治疗和控制。

  • 以下就是颈椎病的检查介绍:

     

    一、颈椎的试验检查

     

    颈椎病的试验检查即物理检查,不需借助仪器,它包括:

     

    1、前屈旋颈试验:令患者颈部前屈、嘱其向左右旋转活动。如颈椎处出现疼痛,表明颈椎小关节有退行性变。

     

    2、椎间孔挤压试验(压顶试验):令患者头偏向患侧,检查者左手掌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叩左手背,则出现肢体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传递到椎间孔变小,有根性损害;对根性疼痛厉害者,检查者用双手重叠放于头顶、间下加压,即可诱发或加剧症状。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位或后伸位时出现加压试验阳性称之为Jackson压头试验阳性。

     

    3、臂丛牵拉试验:患者低头、检查者一手扶患者头颈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这称为Eaten试验。如牵拉同时再迫使患肢作内旋动作,则称为Eaten加强试验。

     

    4、上肢后伸试验:检查者一手置于健侧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于患者腕部,并使其逐渐向后、外呈伸展状,以增加对颈神经根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表明颈神经根或臂丛有受压或损伤。

     

     

    二、颈椎病的X线检查

     

    正常40岁以上的男性,45岁以上的女性约有90%存在颈椎椎体的骨刺。故有X线平片之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现将与颈椎病有关的X线所见分述如后:

     

    正位:观察有无枢环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折或缺失。第七颈椎横突有无过长,有无颈肋。钩锥关节及椎间隙有无增宽或变窄。

     

    三、侧位

     

    1、曲度的改变:颈椎发直、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弯曲。

     

    2、异常活动度:在颈椎过伸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中,可以见到椎间盘的弹性有改变。

     

    3、骨赘:椎体前后接近椎间盘的部位均可产生骨赘及韧带钙化。

     

    4、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可以因为髓核突出,椎间盘含水量减少发生纤维变性而变薄,表现在X线片上为椎间隙变窄。

     

    5、半脱位及椎间孔变小:椎间盘变性以后,椎体间的稳定性低下,椎体往往发生半脱位,或者称之为滑椎。

     

    6、项韧带钙化:项韧带钙化是颈椎病的典型病变之一。

     

     

    四、斜位

     

    摄脊椎左右斜位片,主要用来观察椎间孔的大小以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的情况。

     

    五、颈椎病的肌电图检查

     

    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肌电图是由于不论是颈椎病还是颈椎间盘突出症都可使神经根长期受压而发生变性,从而失去对所支配肌肉的抑制作用。这样,失去神经支配的肌纤维,由于体内少量乙酰胆碱的刺激,可产生自发性收缩。因此,在一侧或两侧上肢肌肉中出现纤维电位,偶而出现少数束颤位。小用力收缩时,多相电位正常,不出现巨大电位。大用力收缩时,呈完全于扰相。运动单位电位的平均时限和平均电位正常。振幅为1~2毫伏。颈椎病因椎间盘广泛变性,引起骨质增生。损害神经根的范围较广,出现失神经支配的肌肉也多些。在病变的晚期和病程较长的患者,在主动自力收缩时,可以出现波数减少和波幅降低。而颈椎间盘突出症往往为单个椎间盘突出,其改变多为一侧上肢,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范围呈明显的节段分布。

     

    六、颈椎病的CT检查

     

    CT业已用于诊断椎弓闭合不全、骨质增生、椎体暴破性骨折、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脊髓肿瘤所致的椎管扩大或骨质破坏,测量骨质密度以估计骨质疏松的程度。此外,由于横断层图象可以清晰地见到硬膜鞘内外的软组织和蛛网膜下腔。故能正确地诊断推间盘突出症、神经纤维瘤。脊髓或延髓的空洞症,对于颈椎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有人称“强直性脊柱炎为不死的癌症”,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强直性脊柱炎完全可治、可控,只要规律治疗,病人可正常生活。

     

     

    我国大约有350万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这些患者大都为14-40岁的青年,其中绝大部分为男性,人生正当大有可为的黄金时期,却备受腰背痛困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有的刚8岁就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规律的治疗,影响了生殖发育。有的正当壮年,因为未得到有效的治疗,脊柱变成了竹节样,本来承担支撑弯曲功能的脊柱,变成了枷锁牢牢地限制住了患者的活动。

     

    我们规范的介绍下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中轴关节(通俗的说就是脊柱)受累为主的慢性自身炎症性疾病。发病年龄在14-40岁,男女比例5:1,男性占大多数,而且病情通常较女性重,多数起病缓慢而且隐匿。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感染和免疫有关。

     

    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为腰背痛伴有晨僵(早晨起来觉得身体僵硬,好像不是自己的一样),而且这种腰背痛有个“不太正常”的特点,休息时加重,活动后缓解,夜间躺床上加重,起来觉得舒服。这种“不太正常”的表现,我们专业术语叫炎性腰背痛。这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最常见的特点,也是最典型的。

     

     

    有的人(研究表明大概30%的患者)早期先是出现关节外的表现,比如虹膜炎。强直性脊柱炎90%的患者HLA-B27阳性,20%左右患者表现为家族聚集患病现象,但必须声明一下,强直性脊柱炎并不是遗传病。要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除了这些症状还要有重要的实验室检查,这些规范的医院都有准确的检查,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那么强直性脊柱炎该如何治疗呢?

     

    以前的人如果患了这个病,是不幸的,因为那个年代还没有什么特效药能够缓解病情进展,往往会进展到终末期,病人和家属非常痛苦。现在的人是幸运的,因为现在有生物制剂,对中轴关节炎症的控制和病情进展有非常好的效果,规律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除了生物制剂,基础用药非甾体抗炎药对缓解疼痛有一定作用。

     

    综上,规律的生物制剂药物治疗加上适当的功能锻炼,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 老年人才会得颈椎病,这是很多人的认知,因为作为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骨科疾病,老化是颈椎病最为常见的病因。

     

    但是不要忘了,慢性劳损也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所以诸如白领、会计、教师、司机、银行柜员、流水线工人等等职业,因为职业需求头颈部长期处于同一姿势,更是颈椎病的高发人群。

     

    近年来的数据也显示,罹患颈椎病的年轻人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颈椎病看着不起眼,却对我们的生命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威胁!那我们怎么判断自己的颈椎是否健康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自测的小方法。

     

     

    快来测测你有没有颈椎病吧

     

    一、手指测试

     

    1、弯曲无名指

     

    很多颈椎病都表现为脖子疼,但其实更严重的表现是手疼、手麻,这种症状属于由神经根型的颈椎病引起的。拇指和食指是颈6神经根支配的,中指是颈7神经根支配的,小指是颈8神经根支配的,这三条神经根最容易受到损伤,也是颈椎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

     

    那么如何测试和判断呢?我们把五指伸出来,弯曲无名指,比如说,如果中指部分麻木,那就知道是第6和第7颈椎有问题;如果小手指麻,那就是第7颈椎有问题。

     

    2、钢琴指

     

    就是把手并起来往前伸,这么背着伸出来,正常情况下双手是可以并拢的,但如果小指自然张开,那就需要注意了。这是因为肌肉平衡不好,颈椎可能有问题。小指本身的力量弱,容易分开,但是稍微注意的话,它就不会分开。

     

    如果你注意了还是合不上,这就是颈椎有问题的一个表现。它跟颈8神经根的受损有一定的关系。

     

    3、手指的十秒屈伸试验

     

    先握拳再完全张开,在10秒钟内做20次。如果达不到20次,或者张开速度慢,都说明颈椎有一定的问题。

     

    4、找拇指实验

     

    全程紧闭双眼,一只手握拳,竖起拇指;接着随意移动这只手的位置,然后停在一个点上;用另一只手去捏这个拇指。如果找不到这个拇指,说明脊髓受到了压迫。

     

    二、走直线测试

     

    像模特那样走直线,脚尖紧挨脚跟一步一步往前走,使两只脚在一条线上行走,颈椎正常的人走的是直线,而患有脊髓型颈椎病的人是走不成直线的。

     

     

    三、举臂测试

     

    自然立正站立,目视前方,左手向左侧平举与肩同高,头部尽量慢慢往右肩倾斜,此时左手是否有麻胀或触电的感觉?颈椎是否有僵硬、疼痛的感觉?如果有,说明左边颈椎有问题。右边颈椎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测试。

     

    四、肩关节功能测试

     

    1、伸手摸对侧的后脑勺,比如用左手摸右耳朵。如果能完成,说明肩关节向前活动没有受限制。

    2、一只胳膊侧举,一直举到正上方,形似“举手回答问题”。如果能完成,说明肩关节外展能力没有问题。

    3、手向后背,能摸到脊椎柱正中位置,大概是女性内衣扣的位置。如果能完成,说明肩关节旋后功能没有问题。

     

    怎么样,这些小方法是不是操作简单又便捷呢?如果不确定自己的颈椎是否健康,那不妨来测一测吧。

  • 作者 | 朱迪

    文章首发于 | 北京天坛医院公众号

     

    新栽种的小树苗,比较脆弱,容易风吹雨打之后受到伤害;孩子也是一样,和成人相比,是极为脆弱的,容易受到伤害。

     

    经常能够听到老师夸奖学生“xx一定是xx的好苗子,千万不要长歪”这种“长歪”说的是不要不务正业,误入歧途。但是,生活中有的孩子是真的“长歪”了!

     

    我们在骨科的日常门诊工作中经常能够遇到家长因为孩子“双肩有明显高低不平、胸背不对称,长期腰背疼”前来就诊。诊断明确之后,才发现孩子得的是脊柱侧弯,孩子真的“长歪”了!

     

     

    脊柱侧弯

     

    听上去挺陌生,其实离我们并不远。我国的发病率在1%~2.7%左右,绝大多数发生在青少年,女孩的发病率比男孩要高很多,达到1:4。常在青春发育前期发病,在整个青春发育期快速进展,成年期则缓慢进展,有时则停止进展。

     

    脊柱侧弯可以有几十种病因引起,不同的侧弯原因各不相同。临床上80%左右是特发性脊柱侧弯,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趴坐、姿势不正,书包过于沉重、长期单肩背包以及不注意锻炼,营养不良、缺乏钙质等原因都是诱发脊柱侧弯畸形的相关因素,其他还有先天性、神经肌肉源性、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弯等。

     

    它带给我们的不止是外观上的难看,还危害着我们的健康,侧弯加重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导致后背两侧不平衡而出现腰背部酸痛,脊柱畸形会压迫心肺系统,严重影响心肺的发育,引起心血管和肺功能的损害,还有一些患者可能逐渐出现脊髓和神经压迫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瘫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患者本人和父母带来严重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和创伤,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发生率。

     

     

    脊柱侧弯的定义

           

    脊柱侧弯研究学会(ScoliosisResearch Society,SRS)应用 Cobb 法测量站立位脊柱正位 X 光片的脊柱弯曲,角度大于 10° 称为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如果脊柱的某一段持久地偏离身体中线,使脊柱向侧方凸出,那么就出现了脊柱侧弯。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您发现孩子有如下征象,要警惕他(她)是否患有脊柱侧弯:

     

    • 出生后父母发现儿童背部有不正常毛发或“小包”;

    • 一侧肩膀比另一侧高;

    • 女孩双乳发育不对称;

    • 一侧后背隆起;

    • 腰部腰线不对称;

    • 一侧臀部比另一侧高等。

     

    此时可以给孩子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如用手触摸脊柱的棘突,观察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或是让孩子立正后向前弯腰观察后背是否对称。如果经过简单的检查,您发现孩子有异常,应该立即到医院去检查。

     

    如孩子确诊脊柱侧弯,该怎么办呢?

     

    有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脊柱侧弯后非常紧张,甚至不知所措,常常到处乱投医,有补钙的,有推拿按摩正骨的,有戴支架背心的,总之,听说什么方法有用,就带孩子去治疗,结果收效甚微。对于确诊了脊柱侧弯的孩子家长页不必过于惊慌,不用“谈虎色变”。首先我们要明确孩子得脊柱侧弯的病因,再确定治疗方案。

     

    目前,脊柱侧弯的治疗有三种方法,即

    1. 定期随访;

    2. 支具治疗;

    3. 手术治疗。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特发性脊柱侧弯,其原因尚不明确,有别于椎体畸形的先天性脊柱侧弯和神经肌肉病变引起的神经肌肉型侧弯等而言的。

     

     

    医生会根据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不同程度来选择治疗方法。如果支具治疗过程中发现侧弯加重,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即使需要手术,技术也是非常成熟,预后也是非常良好的。早期发现的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人,可以通过许多非手术疗法控制侧弯的发展。

     

    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理疗、体操疗法、支具等,但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支具治疗。一般25度以内的特发性脊柱侧弯,可先不予治疗,进行严密观察,如果每年加重超过5度,则应进行支具治疗。首诊30~40度的脊柱侧弯,应立即进行支具治疗,因为这一组病人60%以上会发展加重。超过40度的侧弯,由于支具治疗已无效果,通常需手术治疗。

     

    对先天性脊柱侧弯及神经肌肉型侧弯的病人,则应针对畸形原因,尽早手术治疗。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较高的一侧。

     

    平时,大家经常会问到这样的问题:

     

    在家中测血压,应该测左胳膊,还是右胳膊?为啥我的两边胳膊血压差别这么大?是不是应该每次都测两侧血压?

     

    其实,规范的血压测量,应该测量较高的那一侧。但是,有的人又会问了:“我测血压的时候,有时左边高,有时右边高,到底哪一侧是高的一侧呢?”

     

     

    一、双上臂血压差别多大有临床意义呢?

     

    正常情况下,多数人右臂收缩压比左臂高2~3mmHg,舒张压的差异更小,因此,两侧上臂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异不大。

     

    目前认为,双臂收缩压差值10mmHg是正常的上限,超过10mmHg即为异常。在高血压患者首诊时,如果有条件,应该同时测量双上肢血压或者四肢血压。如果两侧上臂血压有差别,以后在家中就固定测量较高的一侧血压。

     

    如果没有同时测量双上臂血压的仪器。我们也可以利用两个血压计,同时测量。看一下哪一测比较高。

     

    二、为什么要同时测量呢?

     

    由于受休息时间、情绪和白大衣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序贯测量时,第一次的血压测量值常常会高于第二次和第三次。如果先测量一个胳膊,再测量另一侧,往往会导致先测量的一侧血压值偏高。这不能真实的反映双上肢血压的差异。同时测量双上臂血压,才能确定血压较高的一侧,将其作为参照臂。以后使用参照臂进行血压测量,以减少高血压的漏诊。

     

     

    三、测量双上臂血压的意义是什么?

     

    (1)同时测量双上肢血压,除了确定日常血压测量的参照臂之外,还可以筛查出周围动脉血管疾病,比如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的不对称性狭窄。尤其是在长期高血压的患者和长期吸烟的患者,外周血管疾病并不少见。如有条件,可同时进行四肢血压测量,有助于筛查主动脉和下肢动脉疾病。

     

    (2)如果仅测定单臂血压,恰好该侧动脉存在狭窄(因为该侧上臂的血压低于真实的大动脉压),会导致高血压的漏诊。临床已有研究表明:如果仅靠左侧或右侧上臂血压数据,高血压的漏诊率可以分别高达23.9% 和31.0%。

     

    (3)用于评估心血管风险。臂间血压差异增加可预测冠心病、脑卒中、3期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风险。多项荟萃分析提示,双臂收缩压差异≥15 mmHg,预示着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增高。国外学者对421例患者进行7年随访,在校正了收缩压和慢性肾脏病等因素后,结果发现,收缩压臂间血压差异每增加10 mmHg,死亡风险比增加24%。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