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秋高气爽精神好,心血管疾病真不少

秋高气爽精神好,心血管疾病真不少
发表人:京东健康

眼下已进入秋季,暑气退散,气温回落转凉本是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早晚的温度落差大,也悄然迎来了一年一度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

 

气温每降低1摄氏度,心脏病发病率就会增加2%。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心功能下降及血管硬化问题,使得老年人成为了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但这并不意味着心血管疾病就是老年人的专属。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快、生活和心理压力增大,年轻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中,加之各种不良生活习惯,让他们也会提前“邂逅”心血管疾病。那么秋季里,我们的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

 

 

夏虚——秋乏

 

因为夏季阳气生发的同时也会有过多的耗损,加之很多人在夏季有饮食贪凉、熬夜等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身体受到湿寒的入侵。俗话说得好:“一夏无病三分虚”,这样的身体状态到了秋季就很容易会出现倦怠、乏力、抵抗力弱的情况。

 

心血管疾病风险

 

如果是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血管病基础的患者,在受到多种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加重血管缺血、缺氧,从而引发各种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如果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过量进食,尤其是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以及不规律服药等等因素,更会增加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几率。而在降温幅度大的日子里,也容易加重或诱发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有哪些因素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呢?

 

一、气温低。气温降低变冷,会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增加了心绞痛和心梗发生的概率。

 

二、血压波动大 进入秋季,体内的激素水平和室内外的温度等都有明显变化,这很容易造成血压波动,尤其是老年人。血压上下波动会加速形成动脉硬化,容易造成心绞痛或脑血管问题。

 

三、血胆固醇升高。天气转凉后,人们会更多的摄入高热量食物,这就会使血胆固醇水平升高,如果不能控制好,会增加患者心脏病或卒中发作的风险。

 

四、体力活动减少。天气变冷后,许多人容易犯懒,不愿多动,加上气温低,血管收缩、血流缓慢,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五、血液粘度增高。秋季天气干燥,呼吸会消耗大量水分,以至于血液粘度过高,引起血液流通不畅,血管堵塞。

 

所以入秋后,一定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的补充,避免过度疲劳,尤其是本身有心血管方面疾病的患者,更应做好防治措施,减少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可能。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糖尿病性心肌病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秋季的自然特点一方面是阳气开始收敛于内,体表阳气偏少,因此,平素体质虚弱之人,常易在此季节反复感冒;另一方面燥邪较盛,秋季的病症往往会出现燥邪伤人的征象。下面为秋季常见病症。

     

    反复外感

     

    素体阳虚之人,在秋冬季节最易不断感冒,可见鼻塞、流涕咳嗽等,因阳气不足,即使感受外邪,也常无发热。

     

     

    预防措施

     

    对这类患者来说,改善体质重于预防外邪。改善体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服用中药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的制作方法:将黄芪、白术、防风三味中药,按2:2:1的比例共研细粉,成人每次3克,1日2次,小儿每日3克,连服3个月。具有补益脾肺、益气固表的作用。

     

    2、常服黄芪粥。

     

    黄芪5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将黄芪切成薄片,入锅加水适量,煮沸后除去药渣,再将粳米与药汁同煮1.5为粥,加红糖调匀再煮沸即可服食。具有补益元气、健脾养胃、升阳补中、固表止汗等功效。适用于气虚体弱、倦息乏力、自汗盗汗、脾阳虚弱、大便下血、气短心悸等症。本品尤适于老年人服食,可以强心健脾。

     

    急慢性支气管炎

     

    秋季是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的季节,急性、慢性支气管炎均易在秋季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由于秋季气候开始是温燥,后期是凉燥,二者所致病症有所不同。如是温燥所伤,则见干咳无痰,或痰少,痰中有血丝,咽部疼痛,口干口渴等;如是凉燥所伤,则见咳嗽,咳少量白黏痰,恶寒流清涕等。

     

    防治措施

     

    对于温燥所伤导致的咳嗽,可服用百合枇杷茶,或服食贝母蒸梨。

     

    制作方法:取水晶梨一只挖去梨核,将3克川贝母和冰糖适量放入梨内,隔水蒸30分钟,稍凉服食。每日早晚各一次,七天为个疗程。

     

    严重者,可服用桑杏汤、养阴清肺丸等中药。对于凉燥所伤引起的咳嗽,可饮用姜苏茶(生姜、苏叶泡水),橘红茶(橘红、绿茶泡水);严重者,可服用中药杏苏散。

     

     

    三、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四季均易发病,因为秋季空气干燥,最易加重。表现为咽部不适,如有物梗,痰黏难咯,咽部发痒,甚或疼痛,可影响发声及语言。

     

    防治措施

     

    对于慢性咽炎,多数患者甚至医生,均喜欢用滋阴清热的方法来治疗,包括西洋参代茶饮,口含薄荷糖、金嗓子喉宝等清凉之品,但从临床来看,效果并不好。

     

    根据中医的传统方法,应当使用清热与化痰开窍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疗。简单的对策是用桔梗、生草与石菖蒲泡水饮用,严重的可以用半夏厚朴汤与桔梗合用,组方为:半夏10克,厚朴10克,苏叶10克,生姜3片,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石菖蒲10克。

     

    四、便秘

     

    习惯性便秘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的人,亦可发于任何季节,但鉴于秋季的气候特点,素有习惯性便秘的人,在秋季往往会加重。

     

    预防措施

     

    对于习惯性便秘,一般而言增加运动,多食用水果、粗纤维食物,晨起饮一杯凉白开蜂蜜水等方法都有预防或改善症状的作用。

     

    忌长期使用清热泻下药,如牛黄上清丸、芦荟胶囊等,因这些药物长期使用,极易伤及人体的阳气,日久再损及阴液,只会使便秘加重,并且再引发其他病症。对严重的便秘,需要分清阴虚还是阳虚,服用些药物来调养,阴虚者可使用麻仁润肠丸,阳虚的可用肉苁蓉丸。

     

    五、支气管哮喘

     

    秋季天气转凉,素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如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很容易在秋季寒凉、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诱发,老弱患者更是如此。这类病症在秋季发病,多数带有秋操的特点,如燥咳无痰或少痰,圆喉干痛,口舌干燥,大便移结等。

     

    预防措施

    此类患者,进入秋季就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添衣服;饮食注意不食用鱼、虾、蟹等易于诱发喘息发作的食物;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便秘诱发喘息发作。

     

    同时,对于慢性、虚弱型思者,还可以配合一定的药膳来预防,如蛤蚧人参粥(制作方法:蛤蚧、人参粉各3克,粳米80克,合于一起熬粥服用),山药核桃粥(制作方法:山药30克,核桃15克,粳米80克,合于一起熬粥服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高血压一直是老年人最担心的问题,血压一高,头晕、心慌是小事,各种并发症才是他们最畏惧的。然而,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加上血管老化,让老年人的血压居高不下,这种状态到了秋冬季节,表现得尤为明显!


    天气渐渐凉了,如果大家有每天监测血压的习惯,就会发现这个季节血压水平比起以往,有了上涨的趋势。其实高血压的高发时节也就是秋冬季节,外界的低温也会给血管带来压力,导致血压升高。所以在降温的时候,老年人应该更加重视血压的异常波动,谨防血压飙升。

     

    高血压为什么容易找上我们?

     

    遗传因素

     

    其实超过一半的高血压患者,都是因为遗传因素而陷入“困境”的,如果你家里有人患有高血压,那么你出现高血压的几率也会比普通人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你需要更加重视预防高血压,避免高血压找上门。

      
    饮食因素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都好了,在“吃”的方面几乎不用发愁,很多人为了品尝美食,早已放弃了“减肥计划”,面对诱人的食物,多数人的选择都是饱餐一顿。“不辜负”美食的想法,确实没什么值得诟病的,但是,不控制热量摄入,经常吃一些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的食物,也是高血压频发的重要原因。

     

    情绪因素

     

    虽然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但也意味着工作压力大了,很多朋友都需要长期加班、熬夜,为工作、生活烦恼,其实这些精神压力也是能“压垮”一个人的,长期处于这种生活状态下,人的神经也会过度紧张,心情压抑,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长期吸烟饮酒

     

    可能大家觉得烟和酒都是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但你知道它们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吗?烟酒无度,我们的血管也会受到刺激,血管的压力大了,老化的速度加快了,心血管疾病说来就来。

     

    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几种原因以外,体重超标、体脂过高,血糖偏高,胆固醇偏高等问题都可能诱发高血压,如果你有这些困扰,也需要注意一下。

     

    血压升高在很多朋友心里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只有患者自己才知道,每一次血压波动,都让人胆战心惊。所以,稳定血压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如何稳定血压?

     

    口服降压药

     

    相信很多高血压患者身边都会随时准备这降压药,这种药物在关键时刻,就是“救命良药”。如果发生了紧急情况,降压药就是高血压患者最需要的。其实,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都是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只能依靠药物和个人的良好习惯进行改善,稳定血压。

     

    而高血压之所以在很多人眼里都不是事儿,就是因为在血压控制得很好的时候,高血压患者跟正常人无异。但是,一旦忘记服药,或者血压飙升,随时都可能出现脑梗、心梗等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切不可盲目停药。

      


    注意保暖

     

    到了秋冬季节,早晚温差大,这个时候也是高血压的频发时期,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在这段时间做好保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血压的稳定以及身体的健康。在出门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添衣防寒,避免受冻。

     

    饮食要清淡

     

    可能我们在饮食上已经习惯了重口味食物,但为了预防高血压,这种习惯也是时候该改变了。高盐、高油、高脂是血压升高的“助力”,为了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无论面前的食物多么诱人,你需要考虑的只有稳定血压的问题。

     


    定期复查,每日监测血压

     

    除了日常饮食习惯的调整以外,每天监测血压和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也是高血压患者必须坚持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及时调整,与医生沟通。当然,即便是没有高血压的症状,为了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也建议大家养成监测血压的习惯,能帮我们更好地预防高血压。

     

    总结: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随时备上降压药是最不能遗漏的一点,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戒烟戒酒,避免熬夜,多出去散散心,不要长时间处于悲伤、抑郁、愤怒的情绪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抵御疾病的关键。

  • 夏季天气炎热,容易诱发各种胃肠道疾病,尤其是腹泻、溃疡性结肠炎等。溃疡性结肠炎常反复发作,多见于年轻人,需要及早治疗,而且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调理是很重要的。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专家指出,腹泻、腹痛,大便中常伴有粘液和脓血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症状。每日大便2~4次,严重者可达10次以上。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病人往往表现营养不良状态、消瘦贫血。

     

    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总原则是高热能、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油少渣膳食。专家建议,患者的饮食应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尽可能避免出现营养不良,以增强体质,有利于病情缓解。但是,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也是有禁忌的,不是什么食物都可以吃的,下面具体有四点饮食禁忌。

     

    1.少吃粗纤维食物

     

    忌选粗纤维的食物和加工粗糙的食品。因为大量的粗纤维食物会刺激肠道,并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对原本就营养不良的患者而言更会加重病情。所以,应尽量限制食物纤维,如韭菜、芹菜、白薯、萝卜、粗杂粮、干豆类等。疾病活动期应忌食生蔬菜、水果,可制成菜水、菜泥、果汁、果泥等食用。不要用大块肉烹调,要经常用碎肉、肉丁、肉丝、肉末和蒸蛋羹、煮鸡蛋等形式。

     

    2.慎吃海鲜

     

    中医将海鲜列为发物是有一定道理的,海产品中的蛋白质不同于我们经常吃的食物中的蛋白质,某些异种蛋白质易引起过敏,加重炎症反应,所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一定要慎重食用海鲜。疾病活动期也不建议喝牛奶及乳制品。

     

     

    在饮食调养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应注意观察病情:哪些食物对患者效果好,哪些食物患者食后感到不适或有过敏反应。应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摸索适合的饮食。

     

    3.忌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对胃肠道造成不良刺激,因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禁忌辣椒、芥末、酒等辛辣刺激食物,少吃大蒜、生姜、生葱。也不要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夏天尤其要避免食用冷饮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

     

    4.不宜吃油腻食物

     

    溃疡性结肠炎的腹泻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严重者伴有脂肪泻。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应采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调方法。对伴有脂肪泻者,可采用中链脂肪酸油脂,如椰子油。腹泻时不宜吃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调各种菜肴应尽量少油,并经常采用蒸、煮、焖、氽、炖、水滑等方法。

     

     

    总结: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一般都是由于吃的东西导致的,所以在生病期间要严格注意饮食,不能吃油腻、辛辣的食物,而且还要多吃清淡饮食、容易消化的饮食。在急性期要吃禁食,但是可以静脉补充营养,等稍微有点好转的时候,在适当的吃点流食。如果发现病情严重,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 冬季,严寒的气候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大威胁,因为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心脑血管患者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及受阻,使血管内的毒性物质不易排出,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1]。那么,心血管疾病患者想要安然过冬,该怎么做呢?

     

     

    一、出门做好头部、颈部保暖

     

    天冷加衣这是冬天最简单、直接的保暖方式。可是,用棉衣、棉裤、棉鞋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是不是就"万无一失"了呢?并没有,颈部和额头还裸露在外呢,可千万不要不当回事。冬天里很多人喜欢待在有暖气或空调的屋内,有时甚至到头部微微出汗,若这时直接出门,一头扎进冰冷刺骨的寒风中,瞬间的温差,血管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之下将经历一场巨大的考验,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而颈部同样有着很多重要的大血管,无论是颈动脉还是颈静脉,它们的位置都非常接近体表皮肤,且多数人的颈前部、两侧皮下脂肪都非常的少,这就意味着我们少了很重要的保暖条件。所以冬季出门,千万不要忘了为头、颈部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二、晨练时间不宜太早

     

    有晨练习惯的老人,平时可能四五点就出门锻炼了,但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冬季晨练的时间不宜太早,应选择太阳初升、气温逐渐升高后再出门,一般在上午9点至下午4点之间较为合适。因为冬季里早晚的温差较大,而清晨与夜间时段人体的血压又比较紊乱,普遍较高,若是在这时候锻炼,脑部很容易发生缺氧,形成脑部血管堵塞,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起床前静卧5分钟

     

    冬天里要说最冷的时候,莫过于掀开被子,起床的那一刻,若是这个过程太过于迅速,就会在被窝里、被窝外形成一个不小的温差,刺激到患者的血管,发生如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等问题。所以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清晨起床前,可以先在床上闭目养神5分钟,伸伸懒腰、搓搓脚心,做个干洗脸的动作,让身体舒展,并逐渐与环境温度有个适应的过程,再慢慢起床。

     

    四、室内温度不宜过高

     

    寒冷的冬天,不少人喜欢窝在温暖的室内,享受空调、暖气带来的舒适感,但未免与室外温度形成过大的温差,室内温度不宜设置的太高,保持在18-24摄氏度为宜。同时,尽管冷,但室内还是要多通风,并保持一定的湿度,以防细菌的滋生。

     

    当然了,除了防寒、保暖工作以外,清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平和的心态也同样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服药,这些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日常防护工作,如此才能安然过好一个冬季。

     

    参考文献
    [1] 杨翠玲.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与治疗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03):226-227.
  • 说起心脏病,相信大多数的朋友们都一定都不会太陌生,心脏病是一种相对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的一种疾病,在生活中当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这种病会导致非常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并且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的生活。大多数心脏病人的症状一般都有呼吸困难,胸痛、水肿、少尿等。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当中,对于心脏病人一般最好进行病因治疗,这种测试是针对于并已经确定的患者而言,这种治疗效果相对而言,效果会比较好,当然也有病理生理治疗这种治疗方式主要是应对于目前无法根治的心血管病,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纠正它的病理变化。其实患心脏病的人群,主要是集中在中老年人这个团体,那么在秋冬季节,心脏病人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小编将跟大家娓娓道来。

     


    1、防寒保暖。

     

    冬天是心脏病的高发期,所以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保暖感冒。寒冷的天气,低气压,温度会使心脏负荷增加,冠状动脉痉挛的血液供应到心脏,这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狭窄或闭塞,更狭窄,从而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2、预防感冒。

     

    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其实感冒是诱发心脏病的重要因素。感冒可导致炎症,影响血液粘度和血管,使血液流动不畅,导致心肌缺血,引起心脏病。所以感冒和保暖很重要,这是预防感冒的重要方法,一旦感冒吃药打针,以免加重感冒。


    3、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过度疲劳和过度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脏和脑疾病。患有心脏病的人要注意休息,家人平时多分担,不要让病人太累。特别是在节假日,亲戚朋友会面的时候。


    4、适度的运动锻炼。

     

    不要太累不等于锻炼。心脏病患者平时需要多做有氧运动,身体强壮。如爬山,跳广场舞,运动到你的身体感觉舒服,如果觉得有点太多,立即停止。无剧烈运动。

     


    5、控制情绪,避免过于激动。

     

    这是显而易见的,经常看电视的时候患者的心脏都受到强烈的刺激致死。人在生气或高兴时,肾上腺血管分泌增多,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容易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脏病。


    看了以上的信息,相信大家对于心脏病有所了解,与此同时,对于心脏病,秋冬季心脏病人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也一定有所了解。同时呢,也希望在现实生活当中患者朋友们碰到问题,以后一定不要过度惊慌,可以根据病情的轻重进行对症下药,如果病情现在非常严重的话,应该及时清医院就诊,最后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够身体倍棒,健健康康。

  • 秋季的清晨,当很多年轻人因天气转冷而放弃运动时,很多大爷大妈们却依旧热火朝天地奔跑在公园的“晨练赛道”上。的确有健康之处,但是“晨练猝死”“公园倒地”等报道却也屡见不鲜,因此,秋季晨练需谨慎。

     

     

    气温的降低会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加重的风险

     

    首先,人体的新陈代谢不如夏季快,随着天气的变冷,血液流速变缓;此外秋季天气干燥,空气湿度低,人体呼吸消耗大量水分,进而血液粘度变高,更易形成血栓,引起血液流通不畅,血管堵塞,诱发心肌梗塞。

     

    同时,对于高血脂人群,由于血脂长期沉积,血管内壁形成许多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管腔变窄,由于天气寒冷,血管收缩,会使血管变得更细,引起心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并发症预防用药

     

    阿司匹林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的预防用药,用于预防血栓、心绞痛、心梗等疾病。据研究,阿司匹林可以使致死性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降低34%。

     

    阿司匹林总体上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药物,但服用阿司匹林服的患者中,约有5%-6%的人存在消化道出血风险,尤其是既往有溃疡的患者是高危人群,需要每年对肠胃道进行体检,听取专科医生建议。

     

     

    在我国,心血管病二级预防的用药情况并不乐观,只有不到10%的患者服用药物预防疾病进展。比如降血脂的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抗血小板药物波立维、华法林等,都有对应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因此,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一方面要积极服用这些药物减少心梗、猝死等急症的发生,不要因为“讳疾忌医”的心态而加重病程,另一方面但一定要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服用,从而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及时体检 发现“隐疾”

     

    大部分人是不会突然出现猝死的情况,因为血管的病变是个很缓慢的过程。但如果患者本身存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情况,血管内会逐步形成斑块,在剧烈运动或寒冷等刺激下,斑块会受到很大的压力,发生破裂,突然把血管堵死,就像发动机突然断了油压,这样会造成心脏失速,进而发生猝死。

     

     

    但由于很多人没有体检的习惯,在疾病的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因而放松警惕,任疾病“自由发展”,当天气转凉并且超量运动时,心功能负担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就会引起危险的发生。

     

    我国每年有300万人因心脑血管疾病猝死,700万人因脑卒中而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因此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十分重要,尤其在这个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对于它的警惕更应放在心头,这样才能让我们做到身体和心理上的“心安”。

     

    秋季开始,晨练一定要多加注意,尽量等太阳升起,气温升高后,慢慢活动身体,不宜剧烈,不宜过早,还要注意头部的保暖哟。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秋季温度的开始降低,冷暖交替变化,气候干燥,往往容易引起血压波动,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的季节。高血压患者此时更应注意饮食,控制好血压,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的饮食治疗原则

     

    合理的膳食原则应该是在限制总热量的前提下保持营养均衡。采取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钙、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控制在4克以内)。每日三餐规律进食,定时定量,进食时细嚼慢咽,可以自我进行食物热量的估算和统计。

     

    饮食宜

     

    1.适当补充温水

     

    秋天气压身高,雨水减少,空气过于干燥,身体容易缺水,引起“秋燥”。营养学会推荐,正常人除三餐食用的汤水外,每天需要补水1500毫升~1700毫升。高血压患者更是应该,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再喝水,每天主动饮用适量的水,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防治心血管疾病。

     

     

     

    2.适当增加粥类

     

    干燥的秋季特别适合食粥,水分充足,而且容易消化。煮粥注意食物的多样化,可以增加糙米、小米、燕麦等全谷物;红豆、绿豆、黑豆、黄豆等豆类;花生、瓜子、葡萄干、核桃仁等坚果仁;莲子、百合、银耳等药食同源的食材。例如:银耳小米南瓜粥、十米粥、八宝粥。

     

    3.适当增加蔬果

     

    秋季适宜多吃富含有水分及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而且蔬菜水果富含番茄红素、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例如十字花科的,西兰花、番茄、百合、山药、萝卜、 白菜、秋葵、扁豆、南瓜、黄瓜、藕、银耳等,水果如雪梨柑橘等,另外黄豆、花生、燕麦、玉米都有滋阴润燥的功效。另外秋天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来防干燥的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如百合、梨、莲子、等清补柔润之品。

     

     

    4.适当增加户外运动

     

    秋季的气温逐步凉爽,正是高血压患者进行户外运动的好时机。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30分钟-40分钟的锻炼,有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能力。

     

     

    饮食忌:

     

    1.戒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油腻食食物热量高,不易消化,会加重肠胃等消化吸收系统的负担。辛辣刺激性食物会使皮肤血液循环加快,引发血压波动 。

     

    2.忌过量进食

     

    秋季天气逐渐凉爽,食物丰收,又逢国庆、中秋佳节,人们胃口好转,应酬聚会增多,往往容易进食过量,引起血压波动。所以高血压患者更要注意节制饮食,不能暴饮暴食,特别是要避免进食含有酒精的食物。

     

    3.忌盲目进补

     

    俗话说“秋季进补,冬令打虎”,很多人习惯在秋季开始进补,实际上现代社会物质极其丰富了,大家的营养是充足的,不需要刻意进食补品。饮食中可以适当多选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鱼虾类、禽类和大豆类制品,这些食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利于降压降脂。鱼类富含长链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稳定和降低血压。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饮食中脂肪含量及动物性脂肪含量不断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近年来也有所上升。因此,高血压患者应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类和鱼类,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 jdh-hezuo@jd.com。

  •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中医认为,人与大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与自然环境是息息相通,这就是古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

     

    自然界一年有季节、气候、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体必然要进行相应的调适以适应这种变化,养生也不例外。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大自然一片金黄之色,同时秋季气候比较干燥。

     

    秋天是肺气当令的季节,因此应当注意养肺,宜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粥、多汁水果、蜂蜜、银耳等;少吃香燥的食物如瓜子、花生、辣椒、桂皮、芥末、香菜、花椒等。

     

    为什么肝病患者要注意秋季养肝呢?

     

    1、秋季肝病患者易感染疾病

     

    对于慢性肝病患者来说,秋季容易并发感染。秋季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等,均可以使慢性肝病患者病情加重或者复发。

     

    此外一些患者还有腹腔感染、病毒性肝炎的重叠感染、肠道感染等,也会导致慢性肝病反复。因此,慢性肝病患者更要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

     

    2、秋季天气变化无常

     

    慢性肝病患者病程较长,多体虚。秋冬季节,天气变化无常,患者对不良气候的适应能力下降,故应多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受凉而感受外邪发病。

     

    3、秋冬气候使人情绪不稳,容易导致情绪低落

     

    古人常有悲秋的说法,秋季患者容易心情抑郁,或者出现心热心烦症状,一些人易出现口腔溃疡,胸、肩、背、两肋、两臂等出现酸胀疼痛。

     

    特别是肝病患者,在深秋或冬季,应做好防护工作,注意预防肝病复发。可适当做一些户外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那么肝病患者秋季该怎么养肝呢?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肝脏的修复,避免劳累,可以减轻肝脏的生理负担。

     

    2、饮食清淡,少油少盐

     

    油腻饮食会加重消化负担。吃盐多容易诱发腹水,加重水肿。出现腹水者,应适量限制水的摄入。

     

    3、严禁饮酒,避免抽烟

     

    肝硬化患者要绝对禁酒,避免加重肝损伤,诱发肝癌。

     

     

    4、膳食均衡,注意卫生

     

    可以多吃水果和蔬菜,优质蛋白质,如豆类、家禽或鱼肉,饮食要干净卫生,不要吃剩饭、剩菜,生冷食物。

     

    5、避免感染,预防感冒

     

    肝硬化患者免疫力低,容易发生感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卫生习惯,及时的增减衣物,注意手卫生。

     

    6、谨慎用药,勿信偏方

     

    注意药物的肝毒性,避免使用损肝药物。

     

    7、按时吃药,定期复查

     

    不能自己停药或者减量,遵医嘱定期复诊。出现临床不适,比如发热、水肿、腹胀、黑便等,要立即就诊。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对于人来说,心脏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器官。如果心脏受到了损伤的话,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而对于老年朋友来说,身体各个器官的机能都出现衰退,身体的素质没有之前那么好了,所以更要注重对心脏的保护。

     

     

    现在正处于冬季,气候很寒冷,随着温度的降低,很容易诱发心脏方面的疾病。所以在冬季,老年朋友要在平时就重视起对心脏的保养。

     

    下面就教大家几种保养心脏的方法。一起呵护心脏健康。


    冬季,老年人要注意爱护自己的心脏,学到这5诀窍,呵护心脏健康

     

    保持平和的心态

     

    此外,想要很好的保养心脏的话,保持平和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要时常保持愉悦的心情。不要总是发火生气,经常动怒的话是会对心脏产生刺激的,而且还更容易引起其他疾病的出现。

     

    所以对于老年朋友来说,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可以在平时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写写书法,画画儿,没事在和老朋友一起去打打太极拳,总之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保持平和的心态,对身心健康也会产生很好的影响。

     

     

    拥有充足的睡眠

     

    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有充足的睡眠后,能让心脏得到很好的休息,对身体各方面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没有很好的睡眠质量,不能很好的休息的话,只会让身体素质变差,长期以往,还有可能会诱发心脏方面疾病方面的出现。所以,在这里建议老年朋友们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

     

    注意保暖

     

    到了冬季,温度会变低。温度的降低很容易诱发心脏方面的疾病,所以老年朋友们在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暖,及时的添加衣物,在保护心脏之余,也能很好的提高身体素质。


    定期体检

     

    对于保养心脏来说,做好定期的体检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体检能够很好的帮助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千万不要为了害怕体检出疾病而不去体检了,假如真的通过体检发生了心脏方面疾病的话,那就能更好进行疾病的早期治疗工作,早发现早治疗,争取把疾病带给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

     

    养成科学的饮食

     

    拥有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的话,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心脏起到养护作用。如果平时很喜欢吃一些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的话,是会很容易引起心脏病的出现的。所以想要养护心脏的话,最好就是要少吃些肥肉和动物内脏等等这些东西。


    而在饮食上也可以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心脏会很好。

     

    菠菜。可以多吃一些菠菜,菠菜中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菠菜中是叶酸和叶黄素等这些物质,都是对心脏很好的存在,所以不妨多吃些菠菜。

     

    花生。花生也是对心脏很好的一种食物。花生中含有一种叫不饱和脂肪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够很好的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含量,对心脏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此外还可以多吃些豆类食物,也能对心脏起到很好的养护作用。希望老年朋友们可以多做上面5件事情,多多保护自己的心脏健康,为拥有幸福的生活而不断努力。

  •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也就成为了我们预防疾病的关键时期,不过很多人对于秋季的养生就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只是随意的调养,殊不知,不恰当的调养方式反而会造成相反的效果,让病邪有了可乘之机,诱发一系列的病症。那么,秋季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的养生呢?这便成为了很多人所关注的话题。

     

    中医学认为,秋季属金,对应的是人体内的肺,因此秋季养生,养肺是重点。在《黄帝内经》中就这样说过,秋季三个月,收敛自己的神气,“使秋气平”,情绪安宁,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对应秋季的变化,这就是秋季养生的关键。

     

     

    一般来说,在秋季调养身体的时候,要抱有缓和的心态,来面对秋季的肃杀之气,重视调顺肺气、固敛肺阴的重要性,应对秋季燥气当令、万物收敛的特点。秋季养生需要重视的内容有很多,如果要是细说,想必一本书都说不完,不过总的来说,可以分为这3点,关于这3点,不妨一起来学习一下。

     

    秋季是养肺的最佳时期,中医学认为肺是人体内的“娇脏”,有喜润恶燥的特点,通过呼吸主宰着全身的气机运行,在体合皮毛,开窍于鼻窍。肺脏是阳中之阴脏,这跟秋季的阴阳属性相同,五行属金,和秋季相通,所以秋季养生最不能忽视的脏腑就是肺。

     

    不过秋季最大的特点就是“燥”,燥邪进入人体的肺腑就会导致很多的病症,比如咳嗽、气喘等,一般我们会用润肺的中药材来缓解,其实揉按一些穴位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第一个就是中府穴,中府穴是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腧穴,也是肺经的起始穴,从这个腧穴的位置看来,接近人体的肺脏,可以内通肺气,具有止咳平喘、清泄肺热、宣肺平喘的作用,同时中府穴和足太阴脾经交会,因此这个穴位还有补气健脾的作用,一个穴位两个功效,经常揉按中府穴,具有补肺益气的效果。

     

    第二个就是肺俞穴,肺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为肺之背俞穴。所谓的背俞穴,就是将该脏腑的气机输注在背部膀胱经上的点,反应了脏腑气血的盛衰,所以肺俞穴不仅是补益肺气的要穴,同样也是治疗肺脏病变的首要穴位。

     

    秋燥当令,由于秋季雨水的减少,气候也日渐地干燥起来,“燥”便成为了秋季最主要的特点,“燥”是秋季的主气,也是“六淫邪气”之一,燥气最容易伤及的脏腑就是人体的肺,导致体内阴气耗损,进而出现一系列以干燥为主要病症的病变。

     

    中医认为,“秋冬养阴”,而燥邪最容易伤及的就是阴气,所以秋季需要注意防燥。除了平时多喝水、多吃滋补的食物,其实也可以刺激一些生津益阴的穴位。天容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位置靠近人体的气管和喉咙,在古代的时候,医家称这两个位置为“肺系”,天容穴具有传递水湿的作用,能够起到清咽利喉、润肺止咳的效果。

     

     

    在秋季的时候,一旦燥邪伤及这两个部位,便会出现口鼻干燥,更有甚者还会因为病邪出现“燥咳”,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揉按天容穴。除了多喝水、常进补滋阴的食物之外,也可以选用一些生津益阴的穴位。长期下来,对咽喉也有保护效果,因此天容穴也被医家称为清咽利喉的“护嗓穴”。

     

    秋季不仅是养肺的关键时期,也是调理脾胃的重要时段,由于进入秋季之后,平时的饮食会大增,一是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好准备,二是补充因为夏季导致的亏空。不过过量的食用肥甘厚味,会很容易引起肠胃的不适,加重肠胃的负担,出现一些肠胃的病症,比如腹胀、腹泻等,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揉按这些穴位来缓解。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重要腧穴,同样也是养生的要穴,在各个季节养生和疾病防治中,很多医家都会选用足三里来缓解,毕竟足三里具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的效果。脾胃是人体内的“后天之本”,补益脾胃就是维持人们的健康,在秋季的时候,点按、艾灸足三里,刺激这个腧穴,有助于胃气的生发,同时还能通经活络。

  • 我的线上医疗咨询之旅

    那天,我感到身体有些不适,便想起了京东互联网医院。作为忙碌的上班族,我深知去医院排队挂号、等待就诊的繁琐。于是,我决定尝试线上咨询。

    我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包括糖尿病和心率高的困扰。很快,一位内分泌科的医生与我取得联系。他非常耐心,仔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并针对我的症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医生告诉我,心率高的治疗一般选用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他还询问了我糖尿病的治疗情况,得知我尚未服用过糖尿病药物,便建议我考虑胰岛素治疗。尽管我对此有所顾虑,但在医生的耐心解释下,我逐渐理解了胰岛素的重要性。

    在与医生的沟通中,我感受到了他对患者的关心和负责。他不仅提供了治疗方案,还告诉我如何调整生活方式,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和心率。他的专业知识和友善态度让我倍感安心。

    虽然我目前还未尝试医生推荐的药物,但这次线上咨询让我对治疗糖尿病有了更深的了解。我相信,在京东互联网医院的专业指导下,我的病情一定会得到改善。

  •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血糖水平,还会对心脏造成严重的损害。本文将围绕糖尿病性心脏病的治疗展开讨论,包括改善心肌缺血、增强心脏功能、抗心律失常治疗,以及控制血糖等方面。

    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关键在于综合管理,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定期监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改善心肌缺血: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帮助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2. 增强心脏功能: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可以帮助降低心脏负荷,增强心脏功能。

    3. 抗心律失常治疗:针对心律失常,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美托洛尔等。

    4.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常用的药物包括胰岛素、磺脲类药物、二甲双胍等。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也是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生活方式建议:

    1. 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原则,避免食用过多的油腻、油炸和高糖食物。

    2. 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控制血糖。建议选择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有氧运动。

    3. 保持良好心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控制血糖和降低心脏病风险。

    4. 定期监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糖尿病性心脏病是一种需要综合管理的慢性疾病。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降低心脏病风险。

  • 糖尿病合并心肌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通常由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和肌肉损伤导致心脏功能衰退。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肌病需要综合性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定期监测。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肌病的关键。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同时使用曲美他嗪等营养心肌的药物,以促进心肌收缩功能恢复。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关注生活方式的改变。合理饮食、戒烟戒酒、适量运动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心肌病的康复至关重要。例如,患者可以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西红柿、燕麦和荞麦面,以帮助降低血糖并营养心肌。

    糖尿病合并心肌病患者应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并控制盐的摄入量。此外,患者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糖和心脏功能等指标的监测,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遵循医嘱,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同时,患者应了解心肌病的症状,如心悸、气短、乏力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糖尿病合并心肌病的治疗需要患者、医生和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综合性的治疗措施,患者可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在这个现代社会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线上问诊来解决健康问题。某天,一位84岁的男士在北京东城区感到脚趾黑变,下肢血管堵塞,糖尿病足已形成坏疽,他决定尝试在互联网医院进行咨询。

    通过与医生的在线沟通,他得知自己可能需要进行开通血管或截肢的手术。医生耐心地解释了手术的风险和费用,并建议他先进行心脑检查评估全身情况。

    患者对手术的决定犹豫不定,担心费用和手术风险。医生细致地分析了每种治疗方案的优劣,并为他提供了专业的建议,让他感受到了医生的关心和贴心。

    最终,患者决定先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治疗决定。通过互联网医院的便捷服务,他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关怀,为自己的健康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案。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生活。研究表明,规律的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具有诸多益处。

    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水平,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此外,运动还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体重,改善生活质量。

    然而,并非所有运动都对糖尿病患者有益。高强度运动可能会加剧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增加氧化应激,加重并发症。因此,中等强度的运动更适合糖尿病患者。

    有氧运动是中等强度运动的一种,心率需达到最大心率的60%至75%。最大心率可通过220减去年龄得出。例如,一个60岁的人,最大心率为160,那么运动时心率保持在96至120次/分钟为最佳。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可分为三个阶段:热身期、有氧运动期和放松期。热身期进行5至10分钟的低强度运动,有助于身体预热;有氧运动期进行20至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放松期进行5至10分钟的放松运动,如慢走、深呼吸等。

    在进行运动时,糖尿病患者需注意以下几点:运动时间选择在餐后1至3小时进行,避免胰岛素作用高峰期运动;随身携带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凝胶、葡萄糖片等,以备低血糖时食用;保持水分平衡,运动前、中、后都要补充水分;随身携带病情卡,以便紧急情况下及时得到救治。

    总之,规律的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坚持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坐在电脑前,心情略显沉重。我的身体最近一直不太舒服,尤其是心脏和血糖的问题让我倍感困扰。于是,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希望能找到一种解决的办法。

    我选择了某互联网医院,填写了病历信息,描述了我的症状和困扰。很快,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与我取得了联系。他非常耐心地倾听我的描述,询问了详细的情况,然后根据我的症状和病史,为我提供了初步的诊断和建议。

    医生告诉我,我的情况可能是心绞痛和非胰岛素依赖Ⅱ型糖尿病。他为我开具了盐酸二甲双胍片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的处方,并详细解释了这两种药物的作用和用法。虽然不能完全治愈我的疾病,但它们可以帮助我控制病情,减轻不适。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开始服用这两种药物。虽然一开始效果并不明显,但我没有放弃。在坚持服药的同时,我也开始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尽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的病情确实有所好转。我不再频繁感到心慌和疼痛,血糖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让我对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有了新的认识。它不仅方便快捷,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关心。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医生的品质和专业素养。他不仅给予了我科学的诊断和建议,更重要的是,他给予了我信心和希望。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我的病情一定会得到更好的控制。

  • 我是一名40多岁的中年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经常熬夜加班。近年来,我的体重也在逐渐增加。前段时间,我去医院做了全面的体检,结果显示我的血糖和甘油三酯都偏高。医生告诉我,这可能是因为我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于是我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然而,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我的血糖和甘油三酯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上升。这让我非常担忧和焦虑,害怕自己会患上糖尿病或者心血管疾病。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平台,我与一位资深的内科医生进行了视频咨询。医生首先询问了我的饮食和运动情况,了解到我在减肥期间过度节食,导致机体代谢变慢,脂肪分解能力下降,进而引起血脂升高。医生建议我调整饮食结构,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并适当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此外,医生还提醒我,甘油三酯与血糖是密切相关的,控制好血糖水平对降低甘油三酯也非常重要。最后,医生开具了降脂药的处方,并强调了长期用药的必要性。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高血糖和高甘油三酯的治疗与调理 常见症状 高血糖和高甘油三酯是代谢性疾病的常见症状,可能会导致头晕、乏力、口渴、多尿等不适感觉,严重时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并发症。 推荐科室 内分泌科或心血管科 调理要点 1. 合理控制饮食,避免过度节食和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2. 适当增加运动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3. 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脂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如果必要,服用医生开具的降糖或降脂药物;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针对糖尿病的治疗,药物治疗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然而,糖尿病用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性化选择。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糖尿病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胰岛素增敏剂和降糖药。胰岛素增敏剂主要作用于胰岛素抵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常见的胰岛素增敏剂包括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等。降糖药则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糖水平,如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肠道葡萄糖吸收等。

    然而,近期有研究表明,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等胰岛素增敏剂可能增加心脏病患者的发病风险。这引起了患者的广泛关注。那么,这类药物还能用吗?有什么更安全的同类药物来替代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任何药物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也不例外。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局部或全身的水肿、皮疹、腹泻、低血糖、头晕、头痛等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经过临床试验都是在安全范围之内的。

    其次,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可以导致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严重并发症。因此,长期控制血糖对于延缓疾病进展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因为药物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就停用该类药物,而是应当认真权衡治疗的总体效果和对每例患者可能有的风险之后再作出治疗决定。

    目前,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还没有较好的替代药物。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此外,美国FDA也作出决定,罗格列酮仍然是治疗相关疾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对于有心脏病史的糖尿病患者,还是有必要及时停止使用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等胰岛素增敏剂。同时,建议Ⅱ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罗格列酮或吡格列酮前,先做一下心脏功能方面的检查,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能否使用该类药物。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任何药物时,最好都定期进行一下肝功、肾功和心脏功能方面的检查,以便发现异常后能及时调整用药,避免给健康带来更大的危害。同时,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低脂、低糖、低盐饮食,多运动,从而有效控制血糖、血压和胆固醇水平。

  • 那天,我正在家中,突然感到胸口有些不适,于是便决定通过互联网医院寻求帮助。我选择了当地一家口碑不错的医院,预约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内科医生进行线上问诊。

    在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后,他让我稍等片刻,去查阅一下我的检查报告。不久后,他告诉我,目前我的病情并不是很严重,不需要进行手术。

    我有些担心,便询问医生是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医生告诉我,虽然病情不严重,但我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偏高,这可能是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的。他还详细询问了我的血糖情况,得知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内,但餐后血糖稍高。

    医生解释说,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我需要定期复查,并严格控制血糖。他还询问了我是否有其他不适,我表示心脏没有其他问题。

    在交谈中,我发现医生非常专业,不仅关注我的病情,还耐心地为我解释了各种检查指标的含义。在得知我的心脏药物后,他告诉我参照昨天开的药物继续服用即可。

    他还详细介绍了各种药物的作用,如抗血小板聚集、活血、治疗胃病、控制血糖等。我感到非常放心,对医生的耐心和专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还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药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为我们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

  • 糖尿病,这个我们并不陌生的词汇,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糖尿病不仅会导致血糖升高,还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其中就包括心梗。而令人担忧的是,糖尿病引起的心梗往往悄无声息,被称为“无痛心梗”,给患者带来巨大的风险。

    老唐,一位有着20多年糖尿病病史的老人,就因为一次“无痛心梗”而离开了人间。他生前并未意识到自己存在心血管问题,也从未采取过治疗措施。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糖尿病患者必须重视自己的心血管健康。

    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无痛心梗”呢?首先,要控制好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其次,要定期进行心电图等检查,及时发现心血管问题。此外,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这些都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以下这些知识也非常重要:

    1. 了解“无痛心梗”的症状: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可能对心梗引起的痛觉缺失,因此出现胸痛、憋气等症状时,要高度警惕。

    2. 控制血压和血脂:高血压、高血脂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压和血脂。

    3. 保持良好的心态: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心血管健康,糖尿病患者要尽量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5.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咨询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