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孩子去医院,大哭不配合,家长学会这3招,轻松搞定

孩子去医院,大哭不配合,家长学会这3招,轻松搞定
发表人:侯艳娇医生

很多幼儿园都要求小朋友入学体检。听到体检,不少宝爸宝妈以为很简单。想象中的体检应该很顺利,宝宝到了医院以后,爸爸妈妈陪着去量身高,称体重、测听力、测视力等等。很顺利的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全部体检项目。

 

小朋友真正去医院里体检时,哭闹不配合,可着实让不少宝爸宝妈跟着出了一身汗!

 

 

 

实际上,有不少小朋友到了医院之后,健康检查时会到处躲闪,哇哇大哭,不配合医生,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个体检项目,却变得颇有难度。一个很简单的量身高,称体重,量头尾,甚至测听力,都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

 

 

我们先看一下, 幼儿园入园健康体检,检查项目主要有哪些

 

1.建立健康档案。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测试。

 

2. 称体重。量身高。量头围。

 

3. 左眼、右眼的验光和斜视度测定。

 

4.通过耳声发射检查,来测左耳、右耳的听力。

 

5.口腔检查包括牙齿数和龋齿数。

 

6.心肺听诊触诊。胸廓肝脾触诊。

 

7. 验血检查:主要有血常规、血型、肝功里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微量元素、血铅、乙肝抗体等。

 

小朋友去医院检查时,害怕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1. 之前因为打疫苗,或者因感冒发烧去医院,有过打过针儿或抽血的经历。对穿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本能的害怕。

 

2.医院环境相对嘈杂,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小朋友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3.体检项目对我们大人而言挺简单,对小朋友而言,他们还太小,面对的是完全未知的事情,不知道体检时会发生什么,本能的恐惧和害怕。

 

小朋友,去医院检查时,会有哪些恐惧不配合表现呢?

 

1.小朋友原本活泼好动。进了医院,紧紧的搂着爸爸或妈妈的脖子,让爸妈抱着,坚决不肯下来自己走路。

 

2. 做检查时,比如测听力,在爸妈怀里,反复躲闪,一直不配合医生戴上耳机。

 

3. 心肺听诊时,紧紧用手挡着自己胸前,不让医生用听诊器听诊。

 

4. 测视力时,一直大哭。不睁开眼正视验光仪。

 

5. 口腔检查时,不配合,张开嘴巴。嘴巴闭的紧紧的。或者冲医生吐口水。

 

6. 还有的小朋友,因为害怕验血,直接在地上打滚,父母怎么拉,都不起来。

 

如何科学让宝宝远离体检恐惧,顺利体检?

 

小朋友去医院哭闹不配合的时候,哭的满身是汗,家长也跟着着急。其实,家长们可以试试以下方法,可以让小朋友,减少害怕,顺利完成检查项目。

 

1.在家时提前预演模拟几次体检过程。

 

用生动有趣的话,让小朋友了解将会面临的体检过程,心理有个底。比如:

 

①测视力:医生叔叔有个望远镜,想让你看看里面有没有小猪佩奇的房子。到时候你要看看里面有没有,告诉医生叔叔好不好?


②测听力:一些小朋友平时从来没用过耳机,看到医生,把耳机塞到耳朵里,总是躲闪。针对小朋友的听力测试一般是放的汪汪队、ABC字母歌等儿歌。这时可以引导他,医生想考考你,能不能听出来里面放的是汪汪队还是其他儿歌?

 

③验血:拿家里的圆珠,用笔尖在小朋友的手上,轻轻点几下,并引导,验血时就是这样,医生给你轻轻点一下,把里面的小虫子给你捉出来就好啦。

 

④心肺听诊:现在市面有一款模仿医生过家家的玩具,十几块钱一套。家里有玩具听诊器的,可以先拿着玩具听诊器,让孩子听这玩,告诉她,到了医院,医生就这样给你听听,并很夸张的配上噗通-噗通-噗通的声音,让小朋友觉得很有趣。触诊,是医生想要摸摸你有没有吃饱哦?

 

⑤口腔检查:张大嘴巴,啊-啊-啊!医生想看看,你有没有吃太多的棒棒糖,有没有小虫子在咬你呀。

 

总之,提前用形象有趣的表达,提前给孩子预演几次健康检查的过程,能很大程度上消除孩子的恐慌心理,让孩子进了医院后,顺利的接受检查。

 

 

2.积极的心理暗示。

 

告诉小朋友,要勇敢。每完成一项检查,要很夸张的夸赞她,让她获得积极的暗示,觉得自己表现很棒。

 

 

 

3.给与积极的诱导,如果能顺利完成,可以一些适度奖励,比如去儿童乐园玩或者买一个她喜欢的小画书或者玩具。当然,如果小朋友顺利完成健康检查后,一定要按承诺实现,不可以许下空头承诺。

 

如果你家孩子去医院时,哭闹,你会怎么做?欢迎留言评论。

 

A. 别哭了!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B. 一会检查完,妈妈替你打这个医生阿姨。

 

C. 宝贝,你很勇敢哦。你可以努力试一试。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哦。

 

 

事实上,以上三个选项,我在医院里曾经不止一次的碰到。不同的家长对孩子引导教育方式也不同。希望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与积极的引导,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丰乳后乳腺查体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丰乳后乳腺查体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最近门诊来了一位大娘带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来看病。大娘说,这个孩子是她的孙子,现在才5个多月,但是最近几天一直是发烧的状态,用了退烧药当时降下去体温,过不了多久还是会烧起来,这让她很担心!

     

     

    我从病因开始问起,希望能得到有效的证据作为诊疗参考。没想到刚一问孩子为什么会发烧,这位大娘已经是委屈又气愤的样子了,开始跟我抱怨自己的儿媳妇:“我就说他妈妈不会带孩子吧,好好地开什么窗通风啊,最后把孩子折腾病了,说她还一百个不乐意!”从大娘的抱怨中,我了解到孩子的父母都是80后上班族,平时也没空带孩子,大多数时间都是孩子的奶奶在带。然而孩子奶奶无意中的一句话,却让我捕捉到了重要信息,她说:“趁他父母不在,我赶紧带他来看看中医”。

     

    我隐约意识到,孩子的父母对于奶奶来纯中医门诊这件事可能不知情,草率处理并不是负责的表现。于是我耐心地劝说孩子的奶奶,这件事应该告诉孩子父母,他们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不让他们知情是不妥当的。孩子的奶奶一开始很不情愿,找出了理由来搪塞我,但在我的坚持下还是拨通了儿媳妇的电话。我坐在大娘旁边,明显感觉到了孩子母亲的强烈反对,言辞间满是谴责…大娘悻悻地挂掉了电话,但还是坚持要求大夫给开中药退烧,抱着孩子在诊室不走。

     

     

    这个情景,让大夫很是为难。我跟大娘解释道:“不开药的原因,是因为孩子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并不同意您这样的处理方式。作为一家人,您最好还是征得大家同意,统一了意见再来就医比较妥当,否则即使开完药,回家后也可能因为吃药而引起不必要的家庭矛盾!”反复劝说下,最后大娘抱着孩子无奈地走了,刚出诊室就接到了儿媳妇催着回家的电话,“我知道了,我们不看了不就得了嘛,孩子出了事你们自己负责就好!我尽力了!”

     

    看着大娘抱着孙子走出门诊的落寞背影,再想想电话另一边儿媳妇声嘶力竭的“命令”,不禁感慨“小儿难养”。一方面现代社会孩子越来越金贵,父母得子不易,爷爷奶奶也视若掌上明珠,两辈人常常因为养孩子理念及习惯差异而闹矛盾,有的甚至导致儿子儿媳闹到离婚。另一方面,关于孩子生病是看中医还是看西医,常常是家庭矛盾的导火索。也曾见过儿子儿媳妇责怪老人带孩子看西医的情况。因为他们认为抗生素等西药副作用较大,所以排斥西医。


    笔者在此要告诉大家的是,中西医各有优势,找到负责任的医生,能解决问题才是关键!还有,不论如何,做子女的应该尊重老人,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应该好好说,动辄“训斥”,实在不妥。

  • 孩子突然不爱吃饭、腹痛、腹胀、腹泻、晚上哭闹、咳嗽感冒……这些症状把家长弄得焦头烂额,干着急……

     

    古语有云: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小儿百病、积食为先”。

     

    意思是说孩子食积、虫积乃百病之源,孩子因为饮食过快、暴饮暴食、生冷零食吃的太多,使得孩子的脾胃很容易虚弱。

     

    当脾胃虚弱了,积食就来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前面说到的这些各种症状,那么家长如何来判断孩子是否积食呢?

     

    积食对宝宝正常的危害有哪些呢?有没有好的办法来解决积食问题呢?

     

    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关于积食的问题。

     

    大积食信号

     

    孩子是否积食,看看有没有这4个“信号”就知道,家长们别忽视

     

    信号1:不爱吃饭

     

    这样的场景你或许很熟悉,“到了吃饭点孩子不愿意上桌”、“好不容易上桌吃2两口就饱了”。

     

    如果经常出现,家长们可就要注意了,这或是积食发出的第一个信号。

     

    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干预和调理,继续强迫孩子吃饭,可能会增加宝宝脾胃的负担,加重积食的症状。

     

    信号2:看看大便

     

    健康的孩子每天排便此处大概是1~2次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排便次数会变少。

     

    孩子积食前面有讲到是脾胃的问题,当脾胃出现问题,便秘、腹胀、腹泻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尤其是大便出现干结、有酸腐味,更是积食的表现,妈妈们务必要警惕。

     

    信号3:舌苔

     

    舌诊在中医辨证上应用是很广泛的,健康的孩子舌苔是白腻的,当孩子脾虚了,舌苔就会发黄且厚重,张开嘴还会散发出酸腐的气味,这是因为食物在胃里堆积无法消化,气味从口里传出来了。

     

    这种症状,通常出现在积食有一段时间了,家长们可别大意了。

     

    信号四:夜啼

     

    孩子经常半夜哭闹甚至是说梦话,很多时间大人以为是孩子没睡好,中医认为夜啼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跟积食是有关系的,妈妈们要马上处理,积食会让孩子越来越不舒服的。

     

    积食不为人知的危害,家长们不可小觑

    很多家长误以为积食就是孩子不爱吃饭,其实并非如此,宝宝的脏腑比较娇嫩,如果孩子积食得不到积食的调理,对宝宝的脏腑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宝宝积食不要怕!做好这2件事,消食化积,宝宝长高个


    1、常给宝宝揉揉肚子

     

    经常按揉肚子,可以促进宝宝摄入的食物的消化。

     

    按摩手法:如下图顺时针揉推宝宝小肚子,不仅能促进宝宝肠胃蠕动,还对排气和排便有很好的帮助。宝爸宝妈们都要学会。

     

    2、山楂泡水喝

     

    山楂大家很熟悉了,不仅是孩子喜欢吃,大人也喜欢吃,它可以健脾开胃、消食化滞,孩子经常不吃饭,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吃吃山楂膏或者山楂片。

     

    单纯的吃山楂虽然可以促进消化,但是对于长期积食的孩子来说,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因为积食的原因多数是由于脾胃虚弱导致的,通常中医会搭配上麦芽、鸡内金、怀山药、茯苓、大枣等多种食材一起,让孩子服用,以达到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效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孩子活泼好动,是让父母开心的事,活泼好动原本不是错,但是如果得了多动症,那家长就需要留神了。

     

    什么是多动症?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多动症,英文缩写为ADHD。

     

    多动症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多动症于学前起病,呈慢性过程.它不仅影响儿童的学校家庭和校外生活,而且容易导致儿童持久的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和低的自尊心。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有相当一部分儿童会持续终生。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活动过度 

     

    部分在婴儿早期就开始,格外活泼,会从摇篮或小车里向外爬。开始学步时,往往以跑代走。

     

    患儿稍大,看小人书看不了几页,就换一本,或干脆把书撕了。有时翻箱倒柜,搞得乱七八糟。

     

    注意力集中困难 

     

    注意很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分散,因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

     

    玩游戏时往往也不专心。专心听课的时间短暂,老师布置的作业常听不清,以致做作业时常出现遗漏,倒置和解释错误。

     

    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 

     

    由于缺乏克制能力,常做出过分反应,以致在冲动之下伤人或破坏东西。要求非得立刻满足,情绪不稳,会无故叫喊或哭闹,又无耐心。

     

    学习困难 

     

    多动症的儿童的智力水平大都正常或接近正常。在做作业,从事重复性或需巨大努力的活动及做不新奇的事情时,其注意力的维持最困难。有吸引力,新的情况下或不熟悉的环境中多动的症状可减轻。

     

    家长该如何做?

     

    家长要求要合理

     

    家长对于多动症的了解一定要充分,对于这些小孩不能跟正常孩子一样的要求,要适当的降低你的标准。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在不过分的情况下,就是很不错的进步了,不要有太多的要求。

     

    要把孩子的精力引导出来

     

    对于有多动症的小孩,要给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通过运动来发挥出来,这个方法是需要家长和老师一起配合来完成的,在日常可以让小孩多去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可以经常跑步打球等,这些运动都可以帮助孩子释放精力。

     

     

    加强注意力的培养

     

    对于这类患儿来说,应该要在生活中逐渐去培养他们注意力几种的习惯。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事情,如看书、听故事,逐渐的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变长。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把他们的座位调到第一排,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

     

    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

     

    家长一定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教会他们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饮食和睡眠的习惯也要从小培养,让小孩子的睡眠时间充足。不要太过迁就儿童的兴趣爱好,让他们长时间看电影看动画片到深夜,这样会严重的影响到睡眠。

     

    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要消除孩子存在的紧张心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可以自己去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在有进步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让孩子更加有信心。

     

    孩子有多动症,家长要及时发现,不要过分苛责孩子,慢慢把孩子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习惯。

     

  •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今天和大家聊聊儿科中成药,给大家说说儿童用药指导原则。


    很多人认为中药起效慢、副作用小,这真是“千古奇冤”。中药如果对证,疗效立竿见影,反之如果用药与证型不符,则危害甚大。


    中药有汤药、药丸、药散、药膏、中药饮片等等。


    汤药消化吸收快,荡涤五脏六腑,治疗急症更加高效,中成药以丸药为主,消化吸收需要一定时间,治疗急症不如汤药起效快。


    小儿体质娇弱,用药更是要慎之又慎,如果各位家长想要把中成药作为孩子生病时的解决办法,平时就要对《辨体质、选药膳》和舌诊等内容好好系统的学习。

     


    接下来说一说儿科用药的原则:


    1、儿科用药原则第一条:治疗要及时、正确、审慎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容易患病,且病情变化快,要根据患儿发病时的身体状态,同时参考平时的体质,进行准确的辨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主动,有效的控制疾病发展变化,避免延误病情,比如小儿普通感冒病情轻浅,只有发热、怕冷、咳嗽等症状。


    但其中有一部分由于调护不当,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可逐渐发展为小儿肺炎,当然,准确的辨证对于家长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这本应是中医儿科医师的职责,但是各位家长们,可以通过学习《辨体质选药膳》这套音频知识,了解辨别自家孩子体质,这对预防和调理孩子体质是大有好处的,在家通过符合孩子体质的药膳和食疗,让孩子边享用美味的食物,边调理好身体,比起让孩子吃药,药膳食疗是孩子更容易接受,也是对身体好的。


    但是辩证需要系统的学习,而不是琐碎零散的碎片化学习,很容易认知不全,而辨错体质,选错药膳,没调理好孩子的身体反而加重病情。


    2、儿科用药原则第二条:力求精简,中病即止,不可过用

     

    小儿脏腑轻灵,对药物的反应比成年人敏感的多,再加上个头小、体重轻、新陈代谢旺盛,用药上一定要精简,不可杂药乱投,要根据患儿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病情轻重、服药难易等情况灵活掌握。


    另外,要注意“中病即止”,意思是:用药一段时间后,如病情已明显好转,相关症状已比较轻浅时,应及时减少药量或停药,以免过度用药损伤正气。


    例如:患儿实热体质,平时容易“上火”,使用清热泻火类中药本属正确的治疗,但如果没能中病即止,过度服用此类苦寒药物,很有可能损伤脾肾阳气,导致孩子出现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小便频数等虚寒表现。


    再如:过量或过久的使用抗生素,导致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失调,一些平时存在于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成为致病菌,从而引起二次感染。


    所以要根据患儿病情、体质针对性用药。

     

     

    3、儿科用药原则第三条:不可乱投“补药”

     

    中医治疗疾病时,有“虚则补之”这一概念,意思是:人体感受病邪开始发病后,由于身体正气不足、无力抗邪,出现一系列虚弱的表现,这时需要使用补益类的药品来扶助人体正气以驱邪外出,虽然补益类的药物对体质虚弱的孩子非常有帮助,可以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


    但如果孩子不属虚证,生病是因为外感风寒、风热实邪,或内有痰湿、食积、瘀血等有型实邪,这种情况下再投补益药非但不能祛除病邪,反而会起到“助纣为虐”负面效果。而且长期使用某些补药还可能导致性早熟。

     

    4、最后一个原则是掌握药量

     

    儿童用药剂量常常随年龄大小、发育状况、病情轻重而不同。切记不可自行判断用药量,药量需咨询医师或药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双宝小的时候,我最讨厌他们吵架,一吵架音量就会越来越大声,他们不爽到极限的时候还会用生命尖叫嘶吼+爆哭,每次遇到这种情形我全身每根神经都紧绷到要断裂,真的可以感觉到自己头顶在冒烟,拳头都硬了。更糟糕的是先生是一个情绪很容易达到沸点的人,双宝一生气大概过五秒他也会暴怒,先生开始大声双宝就吓到或是觉得委屈因此哭更大声,然后整个空间变成一个压力锅,瞬间原子弹要爆炸的感觉。我夹在中间每次都要在双宝快要惹毛先生前安抚他们,还要很紧张地观察先生的情绪反应,有时候真的觉得他妈我为什么要这么累,怎么就没有人在乎我的感受。

     


     

    以前双宝生气的时候,我都会说:‘你生什么气?有什么好生气的!’,或是说:‘可以这样吗?! 你现在是什么态度!’,如果情况越演越烈他们开始尖叫大哭,我会离开现场,走到自己的房间把房门锁起来躺在床上,深呼吸让每一根绷紧的神经放松下来,双宝发现暴怒现场没有观众在看的时候反而会慢慢冷静下来,过几分钟就自己去玩玩具,或是跑来敲我的门,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所以我发现离开事发现场是一种方法,让孩子冷静下来,主要是也让我自己冷静下来,不然真的会想把他们过肩摔。前一阵子双宝生气的时候有了新招,会故意不哭出来,发出一种低吼的声音,配上扭曲的表情,还加上搥自己的大腿,每次我看了脑子都浮现:‘是在演哪一出?!’,这戏比他们大哭更让我觉得烦,我宁可他哭出来也不要听到那种持续低吼的魔音穿脑,真的全身每根毛都竖起来。

     

    最近几次弟弟遇到生气委屈的时候,他会憋着不哭,一直哽咽然后眼泪开始掉,我突然惊觉,会不会是因为以前我跟他们说:‘你生什么气? 有什么好生气的!’,先生也会说:‘哭什么哭!不准哭!!’,所以他只能压抑自己。我想到自己曾经有一次在车上跟先生吵架,气到我全身发抖,最后忍不住开始尖叫大哭然后下车,这算是我人生最抓狂的一次了。也想到先生有一次用拳头打破门。我们大人生气的时候都会大声、甩门、丢东西,为什么小孩就不能生气呢? 爸妈如果连孩子的情绪都要控制,那不如养个机器人。

     


     

    经过这样的反思,现在双宝生气的时候,我会先叫先生不要大声,然后我会很冷静地跟他们说:‘你是不是因为刚刚的事情觉得很不公平很不爽,所以现在超级生气’,然后我就会带他们到他们的房间,跟他们说:‘来,你现在来丢枕头,有多生气就丢多大力’,或是我也会让他们丢绒毛娃娃,把娃娃大力丢到墙上。一开始他们会很狐疑,觉得真的可以吗? 我跟他们说:‘你可以把气出在枕头或是娃娃上面,生气的时候不要憋着,一定要发泄出来,不然会生病。但是我们不可以把气出在别人身上,也不可以打人,你现在生气的时候可以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丢枕头、丢娃娃或是撕纸,等到你不气了为止’。几次下来,双宝生气的时候会在房间大力丢娃娃,怒气差不多发泄完的时候,自己就会一边丢一边笑,力道也越来越小,我就知道,他们的怒气发完了。

     

    在学校的时候双宝难免会和同学起冲突,有时候会动手打同学,或是气到发狂,老师会跟我说这样的情形,我其实很苦闹,因为在学校总不能让他们丢枕头丢娃娃,所以我在网上买了一个软软小小的可以捏的黄色小鸡,上学的时候让双宝放在裤子口袋,叮咛他们没事的时候不能拿出来玩,只有生气的时候可以一边深呼吸一边捏小鸡,把怒气出在小鸡身上。我也把这件事先跟老师说,老师很贴心地愿意配合,也说会帮我们观察有没有效,目前看起来都还OK。

     

    想想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有时候真的会遇到一把火的情形,但因为我们是大人,经过社会化的过程,我们知道如何消化和转移这样的情绪,像我自己就是通过看电视、听音乐、追剧,或是自己躲起来哭一哭我就不气了。但孩子现在正是在探索情绪的阶段,如果我们一直要他们压抑怒气,没有发泄出口,压抑久了心理和生理都会生病,有一天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伤害自己也可能伤害别人,就像前一阵子有些新闻,和老婆吵架就拿刀跑去路上捅人一样。孩子也是人,绝对有生气的权利,他们生气的时候父母更需要冷静,我发现我越冷静,双宝的怒气越快消,如果我跟着他们一起怒气爆表,大家反而会一起爆炸。孩子生气的时候,父母先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在旁边陪着孩子,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找到应对这样情绪的出口。

  •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生完娃刚觉得十月怀胎终于结束了,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喂奶又是一关,好不容易奶水慢慢补上来了,孩子又半夜不睡觉,哄睡太难了,眼袋都快掉地上了......

     

    睡不好整个人精神状态就会很差,原本在生完孩子后,妈妈身体的激素水平大幅回落,情绪波动就大,再睡不好,妈妈们在暴躁的边缘徘徊,“一孕傻三年”其实还是跟妈妈睡眠质量有关系。

     

    每个妈妈都希望养出一个“好好睡觉”的乖娃娃。

     

    那怎么培养宝宝好好睡觉呢?要注意八个方面

     

    1、宝宝半夜醒来别着急喂奶

     

    有的妈妈一见孩子醒了,在扑腾,迷迷糊糊的就给宝宝喂上奶了,喂奶的过程中宝宝就彻底醒过来了,需要再次哄睡,一旦彻底醒过来,再想入睡就比浅睡入深睡难多了。

     

    其实宝宝有的时候扑腾一小会就会重新进入睡眠的,是宝宝由深度睡眠转换浅度睡眠的往返过程,此时如果你把他抱起来喂奶,就彻底醒过来了。

     

    不如先等一等,如果彻底醒了,哭闹那就是饿了或者拉尿了,根据对自己宝宝的观察,来判断宝宝的需求。

     

     

    2、给宝宝一个优质睡眠环境

     

    用遮光的窗帘,可以点个小夜灯方便半夜喂奶或换尿布,也不用太过安静,一点声音都不能有,可以比正常的音量稍小一些就好,太过安静宝宝适应不了普通噪音,不利于以后到其他环境睡眠。

     

    3、睡宝宝床

     

    建议宝宝睡在床边单独的床里,一个是为了防止大人翻身压到孩子,另一个就是大人在翻身过程中床垫会有晃动,会影响到宝宝睡眠, 可以用那种拼接在大床边的宝宝床,方便半夜喂奶。

     

    4、白天尽量缩短睡眠时间

     

    我们成人如果白天睡得多了,晚上就会不那么困,熬夜到很晚,一直有精神,宝宝也一样,白天都在睡觉,晚上就该活跃了,最后养成昼夜颠倒,和妈妈的生物钟截然相反,都睡不好。

     

    5、增加活动量

     

    小时候玩游戏、打篮球,出了不少汗,身体比较累,到家躺床上就睡了,运动量消耗掉宝宝过剩的精力,这样晚上睡得就容易多了,宝宝小的话可以学宝宝游泳,到有专业资质的婴幼儿游泳馆,由专人监护的机构去游泳,切勿自己在家diy,容易发生危险。

     

    6、多加陪伴增加安全感

     

    很多宝宝半夜总是惊醒也和安全感有关,从妈妈的子宫里到外面陌生的环境,宝宝不免会有些恐惧,有不少妈妈说自己剖宫产的宝宝安全感更差,容易惊醒,对于安全感比较差的宝宝,妈妈的安抚陪伴很重要,让宝宝熟悉自己的气味、触感,增加彼此亲密度,母乳喂养的宝宝安全感更高一些,奶粉喂养的宝宝因为喂奶可能是多个人,宝宝记不住那么多,就有可能建立不了亲情联系。所以即便不母乳喂养,也要固定喂奶和陪伴,让孩子熟悉自己。

     

    7、提前准备进入睡眠状态

     

    当我们还处兴奋的状态下,是很难很快入睡的,即便躺在床上,大脑也还在兴奋状态,所以睡前尽量不要让宝宝处于很兴奋的状态,尽量平和。

     

     
    再分享4个宝妈们分享的哄睡方法,可以试一试

     

    1、白噪声

     

    可以找一些生活噪音片段,比如流水声、吹风机声、吸尘器声、蝉鸣声等等,或者给宝宝唱摇篮曲,哄睡小歌曲等等促进宝宝入睡。

     

    2、侧卧姿势哄睡

     

    小婴儿可以让宝宝侧卧在妈妈的臂弯里,脸枕着妈妈的手臂,脸部朝内,轻轻拍打背部,让宝宝听到妈妈的心跳,营造在子宫里时的姿势和声音环境,促进入睡。大一点的可以让宝宝抱个小抱枕

     

    3、吮吸

     

    可以选用宝宝接受的安抚奶嘴

     

    4、睡前洗澡、抚触

     

    在宝宝睡觉前洗澡,清洁皮肤,再来点按摩抚触,放点美妙的摇篮曲,养成洗完澡就该睡觉的习惯,形成动作关联。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我恨她,爸爸,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我就是恨她。’、‘我当然爱她,虽然她有时候很烦,但她是我妹妹。——同一个哥哥,在十岁时说的话’。

     


     
    帮助孩子辨认、接纳、消化自己的愤怒

    听孩子说恨另一个小孩,是很令人害怕的。由于我们在儿时大多对‘恨’有一些恐怖的经验,我们往往会被小孩的愤怒吓到。‘恨’是很强烈的字眼,如果你被这个字激怒了,那么,你的孩子必定会常使用它。

     

    其实孩子就是在表达他有多暴怒,请回应他的暴怒。如果你只是叫他不准在家里说‘恨’这个字,那将可以预见以后他生气都会说出这个字。父母的激烈反应对孩子而言实在难以抗拒。

     

    ‘恨’不等于生气,甚至也称不上某种感觉,恨比较像是一个我们认为可以自我保护而选择的‘立场’。

     

    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立场上,其他人无可置否,我们只能回应驱使他选择这立场的感觉。切记,愤怒是为了防卫更难忍受的感觉,例如恐惧、受伤或悲伤,协助孩子们辨认愤怒背后的感受,让他们知道可以怎么消化这感受,而不是对外发动攻击。

     

    同时,让孩子知道他愤怒不代表他是坏蛋,这会帮忙他接纳自己的愤怒,并能渡过这一关,而不是卡在情绪里。

     

    不要被孩子的话牵着鼻子走

    那么,如何回应呢?

     

    不要被孩子们所说的话牵着走,认可孩子们愤怒中的力量,但深入愤怒,同理他背后脆弱的感受(例如悲伤、孤单、嫉妒或恐惧)。

     

    ‘你恨妹妹呀?我听见了,有时我们真的会因为她的出现而非常生气,我也知道你对我也好生气,因为我在妹妹身上花很多时间。你比较希望只有我和你就好,现在有很多事情不一样了,我常要忙着照顾妹妹,这让你很难过。我想有时候你觉得自己被晾在一旁了?来我这里,我们抱一抱,你可以告诉我你的难过和生气。等你觉得可以的时候,我要亲亲你的小鼻子和小脚趾,我们来玩痒痒游戏,就我们两个,就像你还是小宝宝的时候那样。’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听懂了,而哥哥姐姐当着妹妹妹妹的面说恨他,事情会比较复杂一些,你一样以同理的态度回应,但同时要点出他的心情,利用你的解释来为他们之间搭起桥梁。

     

    ‘你现在很生气,所以才用了‘恨’这个字,这是一个很强烈的字眼,我了解你有多难受才会讲出这个字。你再怎么生气都可以的,只是这样的话语很伤人,你能先不要用这个字,说说是什么让你难过吗……有时候你和妹妹会对彼此非常生气,气到你们谁也不想把事情处理好,这就是‘恨’的意思,对吗?你们一点都不想要让事情变好,我知道你们有多生气了。当我们很气某个人,会忘记我们对他的爱,但我们心底还是爱着他的,只是爱暂时不见了,就像太阳被云挡住那样……我们何不先让彼此都静一静,等一下和妹妹把话说出来,讲讲为什么你们这么生气。不论如何,我们都是家人,我们会把事情处理好。’

     

    保持同理心,并设立清楚的限制

    如果你的孩子继续对手足说‘我恨你!’或当着手足的面告诉你‘我恨她!’该怎么办?

     

    保持同理心,并设立清楚的限制。

     

    ‘我听到你非常生气,你随时可以告诉我你有多生气,但妹妹现在听得懂你说的话,像那样的话是很伤人的。听到你这么说真的会让他很难过。你可以告诉我你有多生气,你也可以让我陪你画一幅图,或者找个玩偶发泄,我会陪着你的,但如果你想讲伤人的话,你必须私下、在妹妹不会听到的地方告诉我。’

     

    很重要的是,你要告诉孩子,借敲打的方式把生气化为行动,并不会带来疗愈。事实上,肢体攻击会增强愤怒的感觉。真正的疗愈来自孩子有机会展现他更深的感受,以及能得到你同理的回应。你的理解为孩子创造足够的空间,好让愤怒背后的眼泪与惧怕可以浮现,一旦他感受到这些,便不须愤怒或仇恨当挡箭牌了。

     

    如果孩子们对着手足大叫‘我要杀了你!’该怎么办?他正在用他所知道最强烈的字眼来让你理解他内在的感受—且因为现在,正当他处在战或逃模式的这一刻,妹妹和你在他眼里都像是敌人,然而你可想见,受他怒火轰炸的对象需要你的再保证:‘是的,我听见哥哥说要杀了你,他现在气坏了。你不必担心,我不会让他伤害任何人的,就算他再生气,你都会是安全的。现在哥哥心里非常难受,我会尽我所能帮忙他。’


     
    介入手足冲突的12个基本原则

    当小孩还在斗嘴时,而我们还没介入(或者我们有试着介入),双方的火气不断升温,演变成语言或肢体的暴力,你应该怎么做?

     

    1.站到孩子们中间,让他们两个分开来,防止进一步的暴力。‘哦!停止!’把手伸到脸颊的高度,或将手放在孩子们的肚子上,阻止他继续往前进。

     

    2.让双方感觉比较安全,因此能让他们停止攻击。深呼吸,以平静的声音说话,摸摸每个孩子,让他们可以感受到与你的连结,并能感觉到安全。

     

    3.如果孩子有受伤,安抚他。让他舒服一点,使用绷带与冰块,同理他。如果孩子伤得太严重,你也真的很难给攻击的那个孩子好脸色,把受伤的孩子带进浴室或其他房间,以避免你对发动攻击的孩子吼叫。如果你能就事论事地与攻击的孩子互动(‘哦,这一定很痛,去拿冰袋过来!’),你也会帮忙他从‘打伤别人的坏孩子’变成‘可以修补错误的、帮得上忙的孩子’,如果想预防往后类似的攻击事件,这样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

     

    4.正视孩子们有多难受,可能需要一些冷静时间。但不要把他们赶回自己的房间,继续和你待在一起,会让他们感觉比较安全。你的目标是要教他们自我冷静的能力,好让他们可以学会从难受中转换心情,并能够在生活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调整自己。你可以说:‘我知道你们两个都非常生气,我想听听是什么让你们这么难受,我们先冷静几分钟,这样我们才能好好讲话。请你坐在沙发上。请你坐在这张椅子上。现在,我们一起做三个深呼吸……把气吸进肚子里……再随着吐气,把生气吐出来,好,再一次。’

     

    5.把孩子们聚在一起,双手环绕在他们身上。这么一来,当你在和一个孩子说话时,另一个孩子也能够感觉与你有所联系。

     

    6.给每个孩子说话的机会,并把你所听到的再回应给他们。仔细倾听、同理与解释。‘你打他是因为他弄坏了你的消防车阶梯?……你很难过!’、‘你并不是故意要破坏的?……你原本只是想拿起来看一看?’

     

    7.重申家庭规则。‘不能打人,打人会让人受伤。’

     

    8.避免靠边站,即使你认为其中一个孩子明显是对的。就算其中一方受伤了,也是如此。孩子知道自己伤到手足是错的,你只是重申这个规则罢了。

     

    9.指导孩子双方去向彼此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渴望。‘你可以告诉哥哥‘别打我!’、‘你可以告诉妹妹,如果他想要拿你的消防车,他必须先问过你。’

     

    10.如果其中一个孩子发动攻击,重新引导他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他怎么想对方。‘告诉妹妹你想要什么、你感觉如何,而不是现在你觉得他怎么样。’‘我希望在你拿我的消防车之前先问过我!现在梯子坏了!我觉得很难过!’

     

    11.指导孩子重述一次对方的感受。‘你刚刚听到哥哥说什么?’

     

    12.点出修复、弥补的可能。‘你们两个人都很难过,兄妹原本是相亲相爱的,不是像这样互相伤害,你们可以怎么做来让事情变好?’

     


     
    当有个待解决的问题,指导孩子们运用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可这问题引发孩子们强烈的感受。‘消防车坏了,这真的是很严重的事。’

     

    .抱持信心,相信问题能得到解决。‘我知道你们两个一定能把事情处理好。’

     

    .协助孩子们集思广益,想出一个双方都点头同意的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点出问题解决。‘好,妹妹答应会帮哥哥把梯子贴好,看看这样能不能固定住,这一星期,妹妹会把她的玩具借给你玩,你看这样可以吗?’

     

    .当你重述共识时,让孩子们握手言和,恭喜他们。‘你们都有认真听对方说话,很努力想出一个对彼此都公平的共识,你们心里一定感觉很好,哇,我们合作无间!’

  • 很多小孩不爱吃饭,这让父母非常着急,绞尽脑汁想办法让孩子吃,奈何孩子还是不吃怎么办?

     

    小孩不爱吃饭的原因

     

    喂养不当

     

    如果辅食添加不及时,宝宝子到了该断奶的年龄还没有能力进食乳类以外的食品,就会影响宝宝咀嚼功能的发育,这样必然会影响到宝宝的进食兴趣。

     

    宝宝生活时间不规律

     

    一岁半宝宝的消化器官发育尚未完善,胃容量较少,消化酶和胃酸比成年人分泌少,消化功能不稳定,消化能力较弱,适应性差,极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如果饮食不定时定量、任意玩耍、睡眠不足和缺少适量的活动,都会影响胃肠功能的正常运转,从而出现食欲不佳。

     

    饮食环境与厌食

     

    吃饭的环境能影响人的胃口,若是吃饭的地方人多嘈杂,开着电话,又有人在吸烟喝酒等一些情况都会影响到宝宝的胃口。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不能集中精神来吃饭,这样的环境都不利于宝宝进餐,还有可能影响到宝宝的身心健康。

     

    父母娇惯宝宝

     

    现在的宝宝都很幸福,因为现在家里独生子女多,父母对宝宝疼爱有加。于是宝宝想吃东西就给他吃,宝宝喜欢吃什么就给他买什么。样导致一些宝宝吃过多的甜食、水果糖、冰激凌等含糖较多的零食,胃总处于“工作”状态而没有足够的食物排空时间,处于不饥饿的状态,于是稚嫩的胃就会没有饥饿感,宝宝自然会食欲不佳。

     

     

    试试这几招

     

    固定吃饭时间

     

    使孩子形成饭点概念,一到时间全家人一起围在饭桌上吃饭。事先和孩子约定,告诉他必须吃完碗里的饭,若是吃不完饭后饿了也没有东西吃,时间久了小朋友会养成定时、定量用餐习惯。

     

    做饭多花心思

     

    爸妈要开动大脑,在营养均衡的条件下,巧妙搭配食材颜色、图案,让饭菜“秀色可餐”,这么做可以使小朋友胃口大开。

     

    饭前不吃零食

     

    餐之间可以吃些零食,但不可过量,饭前更是不可以吃。特别是垃圾食物,能不吃就别给小朋友吃,家长要下狠心。若是孩子哭闹不止,爸妈可以陪他玩一会儿,以转移注意力让其暂时忘记饥饿。

     

    选购可爱餐具

     

    按照孩子的爱好,为他选择带有可爱卡通图案,并专属他的餐具。这么做可以勾起孩子用餐兴趣,若是带小朋友一起购买效果更好。

     

     

    提高宝宝食欲

     

    提高宝宝食欲,可以在宝宝的食物上下点功夫,搭配色彩鲜艳,动物造型都能吸引宝宝的目光,大大增大宝宝的食欲。

     

    养成好的吃饭习惯

     

    要让孩子养成吃饭不能玩玩具的习惯,尤其是吃饭之前最好不要玩玩具。在吃饭前可以培养孩子放下自己的玩具帮着妈妈端菜,让大家都就座,然后才和大家一起吃饭的习惯。

  • 一吃就拉,还要给宝宝进食吗?

     

    虽然宝宝吃了就拉,但是还会有2/3-3/4吸收率,可延缓营养不良。因此,腹泻期间,强调继续饮食,不然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宝宝为何吃了腹泻奶粉仍然腹泻,还能再吃吗?

     

    对于腹泻宝宝医生会建议吃腹泻奶粉,那吃腹泻奶粉的作用并不是“止泻”,而是为了避免加重宝宝的腹泻。这是因为腹泻会使得宝宝肠壁受损,肠道粘膜无法处理普通奶粉中的乳糖,就会在肠道积聚,进而引起细菌发酵,产酸产气,就会加重腹泻。腹泻奶粉分去乳糖奶粉和低乳糖奶粉。在急性腹泻时可以吃去乳糖奶粉,随着宝宝腹泻好转,可以慢慢从去乳糖转为低乳糖。

     

     

     

    怎么区分细菌性还是病毒性腹泻?

     

    大便常规如果看到多数的白细胞,严重时还有红细胞,就表示粘膜破损了,那就是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则看不见白细胞。细菌性腹泻一般是不洁饮食引起的,如吃过不干净食物或过期食物,同时伴有腹痛,大便有血,发烧。这时就需要再查血,如果血指标升高,就再做个培养,但培养出来没有不代表没有细菌感染。医生一般通过多个指标综合评估。

     

    细菌性腹泻一定要用抗生素吗?

     

    细菌性腹泻中分两类,一类腹泻不需要抗生素,可采取以菌治菌的方式治疗,让好的细菌进入,占据肠壁表面,坏的细菌本身抢占能力弱,只能随着大便出来。另一种是侵袭性腹泻,它比较强,会自己在粘膜那里繁殖。如果所有指标都符合细菌性腹泻,且腹泻不止,用了益生菌效果又不见好,可以用抗生素,同时搭配益生菌,重建肠道微生态。

     

    抗生素和益生菌怎么吃?

     

     

    布拉式酵母菌(益活)不怕抗生素,可以与抗生素同服,吃妈咪爱最好要隔两个小时再用。实际上,感染性腹泻也可以用,但要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和时间,因为抗生素用了之后可能反而会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吃了思密达宝宝腹泻又转便秘了是怎么回事?

     

    除了止泻,还有肠道粘膜保护的作用。思密达有吸附和收敛作用,宝宝腹泻好转后要及时停用思密达,如果继续吃思密达,由于思密达会吸附大便中的水分,引起便秘。

     

     

    宝宝腹泻医生为何要开锌?

     

    在宝宝腹泻时同步吃锌,可让肠壁粘膜长得好,促进粘膜修复,提高免疫力,减少再次腹泻。

     

    腹泻好了后,益生菌要不要停?

     

    益生菌对肠粘膜屏障本身有好处,一般的门诊病人,给益生菌对生物屏障有好处,婴儿即使是细菌性的,也可以服用益生菌,不会侵入到胃肠。像妈咪爱等益生菌,腹泻好了,建议再用一段时间(半个月或一个月),可以帮助粘膜恢复。益生菌给正常宝宝长期使用也没有问题。如果不知道给宝宝吃哪种益生菌,可以轮换着吃,看宝宝接受度是怎么样的,最好是选择冲剂、粉剂、宝宝容易接受。

     

    大便分类法从便便看宝宝健康:

     

    第一型,一粒一粒,便秘;第二型,裂缝的苦瓜,便秘;第三型,粗大的腊肠,介于便秘和正常之间;第四型,光滑的香蕉,每天一次是最理想的;第五型,块状麦芽糖,偏软;第六型,糊状,随容器改变形状,轻腹泻;第七型,水状,腹泻。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 jdh-hezuo@jd.com。

  •  

    深夜十一点,就在整座城市沉沉睡去时,豆豆家却传来孩子哭声和父母的争吵。“我就说老家偏方没用,你们非要给孩子用,这下更严重了!”豆豆妈妈边安抚啼哭的豆豆边说:“可孩子这么小,我怎么舍得让他做手术啊。”

     

     

    五年前,在亲友的期盼下,这个家庭新添了个可爱的男宝宝,取名叫豆豆。随着一天天长大,被父母捧手心里的豆豆现在已经变成一个结实的小男子汉。可就在今年入秋,本应尽情和小伙伴玩耍的豆豆却生病了。

     

    只是“感冒”?


    起初是流鼻涕和打喷嚏,豆豆父母以为只是轻微的感冒。因为自孩子生下来也经历过不少大病小病,几趟医院下来,父母也都可以从容应对了。根据豆豆妈经验判断,这次感冒不太严重,于是便去附近的诊所开了一些感冒药。吃过药后豆豆确实好了一些,豆豆妈也放下心来。但那时的她肯定想不到,这次的小“感冒”竟会如此严重。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在一次接豆豆下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和豆豆妈说:“最近豆豆被幼儿园的孩子叫“鼻涕虫”,我已经和小朋友们说了不许给别人取外号,担心孩子会不会心情不好,想让您回家后开导下。”

     

     

    豆豆妈心里一惊,最近一个月豆豆鼻子里似乎总有鼻涕,整天“呼哧、呼哧”的,当时只觉得是“感冒”的后遗症,过段时间就会好,也没有多在意。但今天听老师说豆豆竟然因为这个被同学嘲笑,看着孩子笑着和老师道别的小脸,豆豆妈心疼得想哭。

     

    孩子你究竟怎么了?

     

    晚上豆豆妈发现孩子睡觉的时候竟然在打呼噜、还张嘴呼吸!并且有憋气的现象!吓得她赶快帮忙翻了个身。回想前一段时间豆豆似乎也总睡不踏实,豆豆妈看着因为难受睡不踏实的豆豆心想:我的孩子,你究竟是怎么了?

     

    没想到之后“感冒”越来越严重,总是莫名的鼻痒、打喷嚏、流清鼻涕、揉鼻子,喷嚏有时候一打就是好几个,还会伴有咳嗽。一个月2—3次,豆豆妈着急的每次都是跑急诊。

     

    但诊断各种各样,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认认真真给孩子吃药,但好景不长就又病了。豆豆原本总是透着机灵的大眼睛也暗沉了,并且总是哭闹发脾气。豆豆父母那段时间身心俱疲,没法安心工作,豆豆妈只能先请年假来照顾豆豆。

     

    是过敏性鼻炎!

     

    听友人介绍,豆豆爸妈带着豆豆来到了安贞医院耳鼻喉科,待问过病症后,袁先道医生开了电子鼻镜。鼻镜是一条小细管,通过插入孩子的鼻腔内检查,豆豆一开始有些抗拒,安抚之后才配合。过了20多分钟,检查结果出来了:双鼻前端见涕痂附着,双鼻粘膜色白水肿,鼻甲肿胀,双中鼻道未见分泌物,鼻咽腺样体肥大约堵塞后鼻孔4/5。

     

    什么意思?腺样体是什么?豆豆爸妈一头雾水。袁医生解释到:你家孩子是每次都是连续打喷嚏并且伴随大量鼻涕,并且鼻腔和咽喉部发痒,这些都是过敏性鼻炎的症状,长期的过敏性鼻炎不给予治疗,鼻腔出现过敏及炎症反应后会导致腺样体增生肥大,现在孩子的腺样体已经堵塞后鼻孔4/5,最好进行手术切除。

     

     

    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肿胀!手术切除!这几句话冲撞进豆豆父母的耳朵里。原来自家孩子是过敏性鼻炎,并且还严重到要做手术的地步。

     

    “袁医生,我家孩子还这么小,能不能不做手术,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豆豆妈忍住颤抖,着急的问。因为她实在不想孩子这个年纪就做全麻的手术,担心有副作用。“袁医生建议尽早手术,如果不愿手术的话,可以先保守治疗,观察下效果。”之后袁医生给开了鼻腔喷剂、口服抗过敏的药物及鼻腔冲洗等对症治疗。

     

    回到家后,豆豆父母早中晚为豆豆冲洗鼻子,按医嘱服药、喷药,晚上睡觉也守着。并且根据袁医生叮嘱把家里面进行了除螨大扫除,将过敏原清除干净。一切能做的都做了,只求孩子能够康复。

     

    一月后去医院复诊,又进行了一次鼻镜检查。但结果却不是豆豆父母想看见的,腺样体肿胀程度并没有得到缓解,并且豆豆开始流黄鼻涕,袁医生说是鼻炎引发的鼻窦炎,给开了抗生素。袁医生还说如果保守治疗仍然不见效果的话,就要考虑手术了!豆豆妈遭受到了晴天霹雳,没想到自己努力了这么久却还是没有效果。 

     

    害人不浅的偏方


    面对孩子的病情,豆豆父母陷入了深深焦虑,到底该怎么办?真的要手术吗?孩子才这么小啊!就在一筹莫展之际,豆豆外婆打听到了老家的一个中药偏方,说是治疗鼻炎有奇效,爱孙心切的外婆连夜坐火车将中药敷药的偏方带来了。

     

    但是豆豆爸不同意用,主张听袁医生的做手术。就在外婆和豆豆爸争辩时,豆豆妈内心痛苦的纠结着,看了看在睡梦中还难受的豆豆,想着要不最后再试一下偏方,万一有用,就不用做手术了。一番纠结后最终选择说服豆豆爸,给孩子使用老家偏方。

     

    奇迹并没有发生,使用完偏方后的豆豆病情加重了!两个鼻孔完全堵塞,只能用口腔呼吸,并且孩子不停的流鼻涕,哭闹说自己鼻子又痒又疼,晚上无法入睡。唉,家长糊涂啊。把中药敷料塞进孩子鼻子里,这么一来不仅没能缓解病症反而给本来就脆弱的鼻腔造成了更严重的损伤!

     

     

    “我见过太多鼻炎患者使用各种各样的偏方,有的是用橘子皮、大蒜片,有的是用某个胡同中医的中药膏。这类所谓的偏方真的是害人不浅,不仅无效还加重了患者的病情!”袁医生给豆豆做完复诊后说到,现在豆豆的鼻炎症状又加重了,腺样体已经堵塞塞后鼻孔90%。豆豆父母看着检测单后悔不已。

     
    不能再拖了,听医生的!

     

    “因为腺样体堵塞严重,这样下去会变成腺样体面容(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的面容,并且会影响智力发育),还会导致孩子精神萎靡,容易暴躁。”

     

    听完袁医生的话,豆豆父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最近总无原哭闹是这个原因,并且细细观察豆豆竟然已经有了轻微的腺样体面容症状。不能再拖了!听袁医生的做手术。

     

     

    手术时间不长,住院大概一周,折腾了几天,孩子和父母都瘦了一圈。手术后,豆豆打鼾的症状消失了,但豆豆父母仍不能放下心来,因为接下来要面对硬骨头——几年的过敏性鼻炎的脱敏治疗。

     

    随着孩子长大,过敏性鼻炎是有望治愈的,但这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父母、孩子和袁医生共同努力。

     

    莫把感冒当鼻炎

     

     

    豆豆的病并不是个例,安贞医院耳鼻喉科袁先道医生说:见过太多家长误把鼻炎当感冒的,孩子都“感冒”一个多月了竟然还没有意识到。如果鼻炎拖太久,会引起鼻窦炎、过敏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等多种并发症。而腺样体肥大往往和过敏性鼻炎同时发生,长期张口呼吸会导致“腺样体面容”。

     

    再此建议如果孩子鼻塞、流鼻涕症状超过1周没有缓解,建议及时专科医院就诊,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 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宝宝健康成长,3岁前需要进行11次重要的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健康问题。

    1. 出生后立即进行的检查

    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时间,医生会对宝宝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头围,检查心脏、呼吸、肌肉紧张程度等,以确保宝宝的健康。

    2. 出生第一周内的基础检查

    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周,医生会采集宝宝的足跟血进行化验,检查甲状腺和循环系统是否正常,并提醒妈妈注意饮食和照顾新生儿的注意事项。

    3. 满月内医生的家访检查

    在宝宝满月前,医生会进行两次家访,检查宝宝的体重、身高、头围,观察黄疸、脐带脱落情况等,并进行听力筛查,以确保宝宝的听力健康。

    4. 四到六周体检第一步

    在宝宝出生后的四到六周,医生会进行第一次体检,重点检查宝宝的肌肉、四肢和智力发育,并测量身高、体重,确保宝宝的生长发育正常。

    5. 三个月的心智发育检查

    在宝宝三个月时,医生会检查宝宝的身体和心智发育情况,观察宝宝的眼神、语言、运动能力等,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6. 六个月的运动能力检查

    在宝宝六个月时,医生会重点检查宝宝的运动能力和灵活性,观察宝宝是否能翻身、爬行等,确保宝宝的运动能力正常。

    7. 九个月微量元素检查

    在宝宝九个月时,医生会检查宝宝体内的微量元素,如钙、锌等,以确保宝宝的生长发育正常。

    8. 一岁语言、运动和牙齿的发育检查

    在宝宝一岁时,医生会检查宝宝的语言、运动和牙齿发育情况,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9. 一岁半血液检查

    在宝宝一岁半时,医生会检查宝宝的血红蛋白,看是否存在贫血情况,并给予营养建议。

    10. 两岁以后每年体检一次

    宝宝两岁以后,每年至少需要进行一次体检,检查宝宝的生长发育、运动协调性、语言能力等,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11. 三岁视力检查

    宝宝三岁时,需要进行视力检查,确保宝宝的视力健康。

  •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然而,很多人对于癌症的认识仍然存在误区,甚至不知道体检可以筛查癌症。

    张教授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每年都会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但他却从未意识到体检可以筛查癌症。他认为,体检就是拍个胸片、验个血、量个血压,从来没想过肿瘤也是可以体检的。

    记者近日走访了一家体检中心,发现来体检的人群中,大部分是高校教师、公务员和国有企业的高级知识分子。而最应该接受防癌体检的高危人群和老年群体却很少。许多人对每年应该做一次防癌体检的意识淡薄。

    事实上,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增高,人们的防癌意识也逐渐增强。天津市肿瘤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刘俊田教授介绍,2009年来该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人数近7万人,而今年上半年,就有超过4万人来做防癌体检。然而,接受肿瘤体检的人数增长的主要是高校教师、公务员和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高级知识分子群体,普通民众和最应该做肿瘤筛查的高危人群对肿瘤体检的相关信息却知之甚少。

    刘主任解释说,人们往往存在“体检误区”,认为做了普通体检就不需要再做防癌体检。实际上,防癌体检与健康检查的内容是不同的。防癌体检除了普通的内外科检查,还会加查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常见、高发的癌症项目。

    天津市肿瘤医院统计显示,该院收治的癌症患者中,早期病例低于20%。刘主任提醒,90%的早期癌症没有症状,而90%有症状的癌症病人已发展到中晚期,失去了治愈的最佳时机。因此,普通健康体检不能取代防癌体检。

    防癌体检可以通过抽血化验和仪器检查,发现身体各器官常见肿瘤的“蛛丝马迹”,把肿瘤消灭在萌芽阶段。其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在防癌体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刘主任建议,肿瘤标志物检测应重点倾向于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女性卵巢癌抗原(CA125)或男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三种。

  •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体检报告上出现了“骨量减少”的字样。这不禁让人担忧,年轻一代的骨骼健康问题。

    骨量减少是指骨骼密度降低,骨组织量减少,导致骨骼变得脆弱易折。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干预,很可能会发展为骨质疏松症。

    那么,如何预防和改善骨量减少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增加钙质摄入:牛奶、奶酪、豆制品、绿叶蔬菜等食物富含钙质,可以帮助增强骨骼。

    2. 多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3. 适量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骨骼强度。

    4. 避免不良习惯: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和碳酸饮料的摄入。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骨量减少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除了以上方法,以下是一些与骨量减少相关的疾病、药品和科室:

    疾病: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症、骨肿瘤等。

    药品:钙剂、维生素D、双磷酸盐等。

    科室:骨科、内分泌科、康复科等。

  •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增大,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防癌体检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防癌体检与普通体检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防癌体检项目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防癌体检与普通体检的区别

    1. 针对性:防癌体检针对性强,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的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肿瘤筛查。普通体检则更注重全身各系统的常规检查。

    2. 检查项目:防癌体检通常包含血液、影像学、内镜等检查项目,旨在发现早期肿瘤。普通体检则更侧重于了解身体健康状况,预防慢性病。

    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防癌体检项目

    1. 年龄和性别:30岁以内的人应关注血液疾病、甲状腺、肝等疾病;30岁以上的人应关注肺、胃、肝等器官。女性可加做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等;男性可加做肺癌、胃癌、前列腺癌检查项目。

    2. 职业:针对不同职业特点,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例如,环卫工人、教师可关注呼吸系统检查;司机可关注消化系统检查;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的人可关注肝脏检查。

    3. 个人情况: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家族病史等因素,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例如,乙肝患者应重视肝脏检查;老烟枪应关注呼吸系统肿瘤标志物监测。

    4. 常见检查项目:血液检查、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查等。

    三、防癌体检注意事项

    1. 基础检查不能忽视:身高、血常规等基础检查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2. 选择正规体检机构: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防癌体检,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 合理选择体检项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体检项目,避免过度检查。

    4. 注意辐射问题:CT、PET-CT等检查项目存在辐射,应谨慎选择。

    四、防癌体检频率

    35岁-60岁的人群,每年应做一次防癌体检;有肿瘤家族史的特定高危人群,应每年做1-2次防癌体检。

  • 心脏病作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预防心脏病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美国《男性健康》杂志近日刊文指出,护心应跟着年龄走,了解各年龄段的心脏病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对于20岁的年轻人来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心脏病的关键措施:

    1. 坚持锻炼:每周至少进行5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2.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和低脂乳制品,少吃油腻、高盐、高糖的食物。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4. 控制血脂:低密度脂蛋白低于3.86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至少1.03毫摩尔/升,甘油三酯低于1.69毫摩尔/升。

    5. 控制血压: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如119/79毫米汞柱以下。

    除了以上措施,20岁的人还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脏病风险。

    对于30岁的人来说,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外,还应关注以下方面:

    1. 做好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相结合的运动,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2. 定期体检:35岁后,每隔5年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查,检测心脏血管是否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3. 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40岁的人来说,除了以上措施外,还应关注以下方面:

    1. 检查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表示体内炎症程度越高,心血管疾病风险越大。

    2.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继续坚持健康饮食、锻炼和良好的作息。

    对于50岁的人来说,预防心脏病的关键措施包括:

    1. 做好运动平板试验: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平板试验,检测心脏功能和冠心病风险。

    2.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继续坚持健康饮食、锻炼和良好的作息。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心脏病风险。

    总之,预防心脏病需要从年轻时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

  • 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着各种健康问题需要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医院为我们提供了更便捷的就医方式。通过在线问诊,我们可以及时获得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在一次线上问诊中,患者向医生咨询了关于鸡蛋健康的问题。医生细心地解答了患者的疑问,提供了专业的建议。通过这次问诊,患者对鸡蛋的健康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正确选择和食用鸡蛋。

    互联网医院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沟通平台,让就医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善于利用科技的力量,关注自己的健康,及时求医问诊。

  •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环境污染加剧,肿瘤疾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为了早期发现潜在肿瘤,防癌体检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然而,面对五花八门的防癌体检套餐,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成为许多人困惑的问题。

    湖北省体检中心副主任刘慧玲指出,防癌体检并非越贵越好,关键在于针对性。与普通体检相比,防癌体检更注重对肿瘤的筛查,通过一系列检查项目,将肿瘤筛查范围逐步缩小,提高早期诊断率。

    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防癌体检套餐呢?首先,要考虑年龄和性别因素。例如,30岁以下人群应关注血液疾病、甲状腺、肝等器官;30岁以上人群则需关注肺、胃、肝等器官。女性可增加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等;男性则可增加肺癌、胃癌、前列腺癌等检查项目。

    此外,职业也是选择防癌体检的重要因素。例如,环卫工人、教师等需关注呼吸系统疾病;司机则需关注消化系统疾病;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的人群,如油漆工,则需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防癌体检常见检查项目包括血液检查、基因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提前半年以上发现肿瘤的“蛛丝马迹”;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可以直观地判断肿瘤;基因检查则可以帮助了解家族遗传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基础检查同样重要。例如,外科物理检查可以发现80%的甲状腺疾病,而甲状腺癌也可能潜伏其中。

    最后,刘慧玲建议,35岁至60岁的人群每年应进行一次防癌体检,有肿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则应每年进行1-2次。

  • 尿常规检查,只需花费7元,却能对肾脏健康进行早期筛查,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体检项目。近年来,我国肾脏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肾脏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

    许多肾脏疾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但尿液中却可能出现蛋白、红细胞和尿糖等异常成分。通过尿常规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这些异常,为患者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

    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和高校招生体检项目中,尿常规检查并未被列为必查项目。这导致许多肾脏疾病在早期未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干预,最终发展到尿毒症等严重阶段。

    为此,我们呼吁将尿常规检查纳入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和高校招生体检项目,让更多的青少年受益。同时,家长也要提高对肾脏疾病的认识,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肾脏疾病。

    以下是一些预防肾脏疾病的方法:

    •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 适量饮水,避免长时间憋尿。
    • 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等。
    •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尿常规检查。
    • 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对肾脏疾病的认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今天,我在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咨询了一位医生关于我的健康问题。医生非常友善地接待了我,并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通过他的细致观察和专业分析,我得知了自己的一些体征指标略高,但并不是肿瘤内科相关的。医生建议我前往风湿内分泌科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我感到非常感激医生的耐心和专业,他的建议让我对自己的健康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为我指明了下一步的治疗方向。

    在这次线上问诊中,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良好沟通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仅能够客观地评价病情,还能够以友善的方式与患者交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这种耐心和细心的品质让我感到非常安心,在未来的治疗过程中,我对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充满了信心。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了医生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他们不仅具备丰富的医疗知识,还能够用心倾听患者的需求,给予他们最恰当的医疗建议。我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我的健康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职业女性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很多女性往往忽略了身体发出的信号,导致疾病缠身。乳腺增生作为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诱发乳腺癌。因此,医生提醒广大职业女性,要重视定期体检,预防乳腺增生疾病的发生。

    乳腺增生是一种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肿块等。其发生与激素水平失衡、精神压力大、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研究表明,乳腺增生与乳腺癌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早期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对预防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议: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

    2.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缓解压力,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3. 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高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4. 定期进行乳腺自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 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月经不调、哺乳期等高危人群。

    6. 如发现乳房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

    除了以上建议,以下是一些与乳腺增生相关的医疗知识,供大家参考:

    1. 乳腺增生可以分为良性增生和恶性增生两种,良性增生一般不会癌变,恶性增生则可能发展为乳腺癌。

    2. 乳腺增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3. 乳腺增生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应遵医嘱,避免自行停药或换药。

    4. 乳腺增生患者在手术治疗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经验丰富的医生。

    5. 乳腺增生患者在进行物理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进行按摩等操作。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