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宝宝出生时几斤最聪明?

宝宝出生时几斤最聪明?
发表人:京东健康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科学家说出生体重可能影响你的智商高低、身材胖瘦,甚至可以影响你一生的健康。

 

你生下来的时候多少斤?快回忆一下,因为科学家说出生体重可能影响你的智商高低、身材胖瘦,甚至可以影响你一生的健康——比如说,你将来是不是更容易得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疾病、精神疾病……甚至是癌症。别以为我“忽悠”你,这是有研究证据的。

 

足月的小宝宝刚生下来时,体重在5斤到8斤的范围内比较合适,如果你还不到5斤,就是低体重儿,如果超过了8斤,就是巨大儿啦。

 

出生时越重智商越高?

 

英国医学研究协会理查斯博士领导了一项研究,对3900名1946年出生的男女进行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出生体重与智力成正比,也就是说生下来的时候越重,长大以后越聪明,如果是低体重儿,认知功能则可能受到影响。至于原因,科学家们还不是很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大宝宝的脑容量比较大,或是脑中的连结比较多。

 

不过,科学家也说了,不能完全“以体重论英雄”,影响人智力的因素千万种,出生体重只是其中之一,其他的比如生活的空间很狭小啊,空气污染很严重啊,甚至爸妈经常爆发离婚大战都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从出生体重看长大后身材

 

如果你生下来的时候瘦小枯干,别以为长大后能继续做个骨感美人,结局也许完全相反——低体重儿成年后更容易变成胖子。

 

专家介绍说,宫内发育迟缓的孩子,在妈妈子宫里时为了满足能量需要,只能拼命摄取营养,他小小的身体也给自己设置了符合当时情况的代谢水平——比如更容易吸收、更容易储存、不容易流失。

 

 

当这个孩子出生后,营养情况发生了变化,已经能够满足他的需要了,但体内原定的程序并没有改变,造成了他之后的代谢异常。所以低体重儿成年后往往更容易肥胖,也更容易患上各种代谢性疾病。

 

这已经是先天的弱势了,偏偏低体重儿很容易在出生后被家长火速“催肥”,其实这样危害更大,被催肥的孩子将来患糖尿病、冠心病等的几率更大。

 

低体重儿易发胖,巨大儿也好不到哪里去。目前有研究显示:出生体重过大,不仅生的时候“害人害己”(想想你妈生你生得多辛苦),将来成年后肥胖的风险也比较大,并可能易患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虽然“将来是个胖子”的事实已经让人很绝望了,但很可能你不只是胖,还是又矮又胖。潘慧教授说,体重偏低的新生儿,大概有1/4将来身高达不到应有水平。除了先天不足,低体重儿出生后也更容易胃口不好,生活习惯不好,经常生病等等,所以最终的身高更容易矮小。

 

那剩下的3/4呢?其实,很多低体重儿出生后会实现追赶生长,如果两岁前能够达到正常水平,将来就不会是小个子。

 

出生体重与疾病风险

 

“成年疾病的胎儿起源”在国外已经有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甚至有专门的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在国内,首都儿科研究所对1948年至1954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的人也进行了这样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出生体重确实可以影响成年后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胚胎发育时期的不良影响可以持续终生。

 

冠心病:低体重儿更容易患冠心病。研究显示:出生体重5斤以下与6斤以上的人群相比,冠心病的发生机率从11%下降到了3%。

 

高血压:多国研究都证实,出生体重与儿童及成年人的血压呈反比,出生体重过低的人成年后血压会更高,出生后追赶生长的人更严重。

 

 

糖尿病:国外研究证实:出生体重为5.5磅的人比9.5磅的人得2型糖尿病的几率高三倍。低体重儿易患糖尿病,但出生体重大于4.5kg时,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会提高。

 

呼吸系统疾病:宫内生长限制和低出生体重与肺的发育及功能的改变有密切联系,包括增加呼吸窘迫的风险,削弱呼吸道功能等。这样的儿童更易患哮喘等疾病。

 

免疫功能低下:研究证实,宫内营养不良会影响免疫系统发育,低出生体重的婴儿常伴有免疫系统疾病。

 

乳腺癌:出生体重越低,得乳腺癌的风险越小。研究发现出生体重2.5 kg以下的女性比出生体重4.0 kg 以上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低50%——终于有一项低体重儿的优势了。

 

睾丸癌:瑞典研究显示,不管是低体重儿还是巨大儿,患睾丸癌风险都会增大

 

肝母细胞瘤:低出生体重的婴儿有着明显的高患病率,比正常出生体重的人群高了15倍。

 

精神疾病:宫内营养不良会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研究指出,低出生体重与精神分裂症和男性抑郁症有明显的关系。协和的研究也证实低体重儿更容易患痴呆。​​​​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肥胖疾病介绍:
肥胖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指的是机体脂肪总含量过多或局部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的现象。肥胖的标准为体重指数>30kg/m2(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正常人的体重指数为18.5-23.9kg/m2。它既可能是原发的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疾病导致的继发病理性肥胖。原发性肥胖又称单纯性肥胖,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是一种正常现象,主要由遗传因素及营养过剩引起,无需对此过度担忧。但需要注意的是,肥胖可以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和相关疾病,包括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肝等,肥胖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也会明显上升。一般来说,正常肥胖人群若无相关并发症,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限制热量的摄入及增加热量的消耗的方式来缓解症状,一般不用就医;若存在肥胖相关并发症,则建议到医院进行相关诊治。此外,继发性肥胖一般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关,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常伴随皮肤紫纹、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多毛、痤疮、月经异常、不孕等症状,一经发现,要引起重视,尽快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防止延误病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高级母婴护理tina老师 网易号06-28一个宝宝的到来,往往会开启一个家庭生活全新的一页。在孕期,你可能阅读了大量的读物,已经知道了分娩之后要接受哪些治疗和检查。

     

    但是,宝宝在出生后的48小时里需要做些什么呢?要怎样护理娇嫩的小宝贝呢?

     

    宝宝出生后的10分钟

     

    1、剪脐带

     

    脐带通常在宝宝出生后几分钟内就会被剪掉。如果爸爸被允许进产房,那么爸爸一定要争取这一光荣的使命哦。

     

    2、哭

     

    刚刚出生的宝宝,他的第一声啼哭很重要。第一声啼哭是肺脏建立功能的开始,是由胎儿转变为婴儿的信号。

     

     

    3、检查

     

    婴儿出生后第1分钟以及5分钟之后需要分别接受一次新生儿评分,即对新生儿的肤色、心率、反射应激性、肌张力及呼吸力等5项进行评分,以此来检查新生儿是否适应了生活环境从子宫到外部世界的转变。

     

    然后,护士会给宝宝称体重、量身长,并且检查有无疾病症状。

     

    宝宝出生后的24小时

     

    1、护理

     

    宝宝出生后,嘴巴和鼻腔还残留着黏液和羊水,产科医生会用器械吸,从而确保宝宝鼻孔完全打开畅通地呼吸。

     

    2、喂奶

     

    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喂母乳,从乳汁的生成和分泌过程看,一位健康的妈妈自然分娩后半小时内是完全可以喂奶的。

     

    众所周知,初乳的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可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而泌乳不好的妈妈,也会有初乳,尽可能给宝宝喂母乳,还可促进妈妈乳汁分泌和子宫恢复,妈妈们可别偷懒哟。

     

    3、体格检查

     

    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之内,儿科医生会对他进行体格检查。

     

    医生会把对宝宝的各种测量结果与妈妈怀孕头几周内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它们是否吻合。此外,还会检查宝宝的眼睛、生殖器、胎记、髋部脱臼等情况。

     

    4、疫苗

     

    新生儿接种的第一种疫苗就是卡介苗,接种后可预防结核病。卡介苗是每一个健康的新生儿必须接种的疫苗,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在新生儿的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出进行皮内接种。接种后2-3天仅可见在接种部位有小红点样的针眼,几天后也很快消退,似正常皮肤。

     

    5、排胎便

     

    新生儿会在出生后的12个小时内,首次排出墨绿色大便,这是胎儿在子宫内形成的排泄物,称为胎便。如果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没有排出胎便,就要及时看医生,排除肠道畸形的可能。

     

    正常的新生儿大便,呈金黄色,黏稠、均匀,颗粒小,无特殊臭味。

     

    宝宝出生后的48小时

     

    1、洗澡

     

    对于健康的新生儿,只要条件许可,从出生后的第二天起就可以每日洗一次澡,新生儿洗澡不但能清洁皮肤,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生长发育。

     

    值得注意的是,给新生儿洗澡,妈妈的动作要一定要轻柔敏捷,如果弄伤弄痛了小宝宝,你又该心疼了。

     

     

    2、脐带护理

     

    给新生宝宝洗完澡,要马上擦干肚脐。因为即将脱落的脐带是一种坏死组织,很轻易感染上细菌。所以,脐带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湿,要马上应用干棉球或干净柔软的纱布擦干,然后用酒精棉签消毒。

     

    Tips:脐带脱落之前,不能让宝宝泡在浴盆里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干后再洗下半身。

     

    3、脸部基础清洁

     

    给宝宝做清洁主要是对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的脸部清洁。眼睛是容易感染细菌的地方,在清洁脸部时,可以先进行眼睛的清洁。由于自净作用的关系,耳垢会自行排出体外,因此没有必要每次都清洁。

     

    不过,新生宝宝有时会囤积湿润型的耳垢。并且因为分泌物很多,最好要勤于替宝宝做清洁。

     

    洗澡后给新生儿做脸部基础清洁会特别容易,因为耳垢会变膨松、鼻屎也会变柔软。另外,洗完澡之后指甲也会变软,所以新手爸妈也会容易上手。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新生儿宝宝智力开发时间可以从新生儿出生开始,此时婴儿大脑的发育速度大大超过身体发育的速度。

    由于大脑的内容和外界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如果要发挥大脑的最大潜能,就应该进行新生儿期智力开发。如果宝宝不配合,建议在宝宝满月后再进行。

     

    感知觉训练

    1. 视觉训练

    (1)室内光线柔和,不能直接照新生儿眼睛。

    (2)在小床周围贴色彩明快的图案,或父母的黑白照片,过一段时间要更换内容。(一般为7天更换一次)

    (3)拿色彩鲜艳的物体放在距眼睛20厘米处,并固定1分钟并告诉他这种东西的名称。

     

     

    (4)追视训练,拿一个红色的球让宝宝注意到,然后移动红球,让宝宝的视线跟随红球移动。注意追视训练每天1-2次,每次1-2分钟,不要让宝宝产生视觉疲劳。

    (5)将玩具移动、旋转或抖动,记录新生儿注视时间,几天后若不在注视,换另一颜色玩具。

    2.听觉训练

    (1)叫新生儿的名字,为新生儿换上尿布、喂奶和穿衣时,边做边叫宝宝名字:“小XX,你尿湿了,妈妈给你换上干净的,你就舒服啦。”

    (2)用带响声的玩具,先在耳朵一侧摇动,停片刻,再移到另一侧耳朵,新生儿会随声音转头。

    (3)播放几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从中选取新生儿喜欢听的一种,在新生儿醒时播放,尤其是做抚触、睡前放适合的音乐。

    3. 嗅觉训练

    新生儿醒时,拿香蕉、苹果等发出气味的物体放在其鼻前让其闻,并告诉宝宝这种东西的名称、颜色、味道,若宝宝有反应,证明他喜欢这种水果。

    4. 触觉训练

    1. 经常抚摸、拥抱新生儿,使其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这对稳定新生儿的情绪和良好的人格形成很重要。

    2.经常抚摸和按摩手、脚等,进行皮肤之间的接触,边摸边说:“你的小手真可爱,多漂亮。”

     

     

    3.用手指轻轻触摸嘴唇两边,观察头是否随之转动。

     

    智力开发游戏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 给宝宝做智力开发时间不要过长,5-10分钟为宜,以免宝宝疲劳。尤其是追视训练每天1-2次,每次1-2分钟,不要让宝宝产生视觉疲劳。

    2.让宝宝每次听音乐时间3-5分钟,最常不要超过10分钟。录音机不要离宝宝太近,声音要低,要柔和。禁止用手机让宝宝听音乐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老一辈的人常说,女儿会遗传爸爸的智商,儿子会遗传妈妈的智商。事实真的这样吗?其实,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这句话还是有点道理的,据调查研究显示,胎儿的先天智力主要取决于X染色体,我们都知道,女性(XX)相对于男性(XY)来说多了一条X染色体,因此,妈妈的智力遗传给孩子的几率稍微大一些。

     

     

    一、爱吃蛋黄的宝妈

     

    蛋黄,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物,蛋黄有着丰富的营养,香软的口感让很多人喜欢。爱吃蛋黄的宝妈,生出的宝宝的记忆力会略强,这是因为蛋黄中富含丰富的胆碱,而胎儿发育过程中补充胆碱可以增强记忆功能。

      
    二、爱吃鱼类的宝妈

     

    众所周知,鱼类肉质鲜美、细腻,营养丰富,很多宝妈在怀孕期间也特别喜欢喝鱼汤。据调查研究显示,每周吃3次左右鱼肉的宝妈,生的宝宝比不吃鱼的宝妈生的宝宝智力要高3%左右,鱼肉中富含DHA,能够有效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

     

     

    三、生育年龄适中的宝妈

     

    科学证明,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在25岁到29岁之间,这个时候,女性的身体各项机能已经发育成熟,心智也已经很成熟了,具备基本的生活技能,能够怀上健康的宝宝,并且为宝宝安排合理的教育。


    过早生孩子的宝妈,往往因为缺乏生活阅历和经验,给了孩子有偏误的教育,影响孩子后天智力的发展,而过晚生孩子,宝妈们的身体机能已经大不如前,还要面临高龄生产的风险,宝宝也容易出现各种畸形。所以,生育年龄适中的宝妈,生的宝宝很健康,也不会增加生育风险。

     

    当然,先天性的因素对宝宝的影响是很小的,宝宝的智力和情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宝宝的慢慢长大,生活阅历的增加,文化基础知识的累积,宝宝的智力和情商一直处于增长状态。


    宝宝的智力发展与宝妈宝爸们后天的培养关系非常密切,合理的家庭教育也有利于宝宝智力的发展。在培养宝宝的过程中,宝妈们也要注意,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在宝宝小的时候安排过多的课程,这样对宝宝的发展也是不利的。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特点,安排合理的教育才是合适的!

  • 我们知道照顾宝宝的过程当中,最难的就是宝宝大小便不能自理,往往总会出现尿裤子的症状,这样照顾宝宝也是特别让家长特别的累。

     

    而且经常尿裤子也会特别容易出现湿疹,但是长期使用纸尿裤又不透气对宝宝的私处的健康,但是有很多家长过早地对宝宝进行把尿,其实过早地对宝宝进行把尿会对宝宝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那么多宝宝多大开始把尿比较好,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什么是把尿?

     

    把尿是一种自然的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你会发现,把尿方便、有效、环保,而且节约资源。

     

    不过,反对给宝宝把尿的人则认为,婴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还不足够成熟,无法有意识地自控排便,把尿是把你的意志强加到宝宝身上。两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作为父母,你有权力决定什么对你的宝宝最好。

     

     

    宝宝多大开始把尿比较好?


    不是每个宝宝都必须统一时间,因为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一般来说,从宝宝两个月起就可以开始训练。

     

    因为太早了,宝宝根本没有这个意识,而且排便排尿前的特征也不一定很明显。

     

    一般,大小便自然训练宜在宝宝两岁到两岁半之间进行,这个时候他们可以开始控制肛门和尿道的肌肉运动,可以尝试不由父母把,学习自己排泄了。

     

    专家认为,最好在宝宝15个月后再进行把尿,太早的刻意训练会影响宝宝性格的发育。

     

    当然,如果宝宝在尿尿方面比较有规律,也可以早些试试。而西方儿科医学界主流观点则是:宝宝2岁,再开始大小便训练比较好。


    如何给宝宝把尿?


    1、观察宝宝,了解他的排便模式。

     

    你的宝宝一般什么时候排便,多久排便一次?他总是会在某个特定时间排便,比如刚刚睡醒的时候?还是会在必须排便的时候,做出某些特定的声音、动作或表情?


    2、当你的宝宝发出典型的即将排便的信号时

     

    你用双手从后面轻轻地分开宝宝的双腿,扶着宝宝凌空坐在马桶、尿盆、痰盂等上方。如果宝宝还很小,竖头不是很好,就让他的头、颈、背舒适地靠着你的一侧胳膊或是你的腹部。


    3、在宝宝排便时,你要发出“嘘嘘”的声音

     

    或是其他类似水流的声音,或是说“尿尿”。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在这个声音和排便之间产生关联。


    4、每当你发现宝宝要排便时,摆好把尿的姿势后,你都要重复这个声音,直到他排便结束。

     

    时间久了,你的宝宝就会把这个声音作为要排便的信号,把自己要排便的意愿,跟把尿联系起来。

     


    5、晚上睡觉时,在床边放个尿盆。

     

    晚上宝宝醒来吃奶之前,或是有烦躁表现的时候,就给他把尿。

     

    一些有经验的妈妈说,宝宝很少会在深度睡眠时大小便,而且通常会在需要排便前表现得烦躁或是发出其他类似的信号,一般都足以吵醒跟宝宝同睡的父母。

     

    你也可以晚上给宝宝戴尿布,不过这可能会让一些宝宝对把尿这件事感到混乱。如果你想让宝宝光着屁股睡觉,别忘了在他身下垫二三块防水尿布,以防他尿床。当他尿湿后,你可以轻轻地抽出最上面那块防水尿布,这样可以尽量少打扰他的睡眠。

  • 作者 | 沈鉴东

    文章首发于 |  蒲荷孕育

     

    宝宝出生时的体重和未来身高有关系吗?想知道您的宝宝未来能长多高吗?遗传因素当然是最重要的,但要想孩子长高,还有30%的努力空间哦。

     

    宝宝出生体重和未来身高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对着刚刚出生的小婴儿说:“这小孩长不高,他爸妈的个子在那里!”言下之意是他爸妈个子不高,他也长不高。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又常常会看到另外一种现象,身材并不高大的父母养出一个1米8的帅小伙,或者娇小的妈妈带了一位婷婷玉立、身高1米65以上的女儿。

     

     

    有些身材矮小的孕妇在孕期不停的增加营养,希望能在胎儿期就为孩子的未来身高、体能做好打算,一扫多年因为身材矮小带来的苦闷,圆心中的高大伟岸帅哥哥或长发飘飘的筷子腿美少女梦。可惜的是不知以后孩子能否长高,现实是生出一个重实实的小胖墩。

     

    孩子的身高究竟和那些因素有关系呢?

     

    我们还是来看看现实的、有点残酷的数据:孩子的身高70%来自于父母的遗传,其中父亲、母亲各占35%。也就是说如果父母比较高的话,他的孩子一般也很高。那么我们这一生难道从生下来就被打上烙印了吗?就像《我的中国心》中唱的那样: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还有一些身高因素就需要我们从遗传之外的30%说起了,也就是说我们有30%改变命运的机会,这30%包含哪些因素呢?

     

    1均衡营养

     

    身高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是反应骨骼,特别是长骨生长的重要标志。当宝宝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高增长的速度就会减慢。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宝宝个子矮小。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孩子的营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现在孩子普遍个儿高。

     

    2睡眠

     

    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刺激宝宝生长的重要激素。人体生长激素一天24小时的分泌量是不平衡的,晚上入睡后分泌速度是白天的2-3倍。所以要想宝宝长高必须保持充足的睡眠,能吃能睡的宝宝生长快,睡眠不足会影响宝宝长个儿 !

     

    3运动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骨骼的营养,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促进身高的增长。

     

    4疾病

     

    很多疾病都会影响宝宝身长的增长,一般急性病仅影响体重,慢性病则能影响身长。如经长期测量观察,宝宝的身长始终低于同年龄小儿平均身长的10%以上,则称为生长迟缓;低于30%以上,则属异常,都应及时诊治。

     

    5性别

     

    在性别方面,男孩身高一般高于同龄女孩。

     

    6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气候地区

     

    据调查,我国北方宝宝比南方宝宝要高些。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水平高的地区,宝宝也长得较高。

     

    总之,非高大父母应该注意给孩子摄取合理的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并注意适当的体育运动的话,仍然是有30%的努力空间的。

     

     

    综上所述:身高和出生时的体重没有关系,所以孕期不需要盲目进补,以免胎儿过重,人为增加难产的风险,对母儿不利。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说到宝宝的头型,不得不提一下国外宝宝的头型为什么那么圆,这和他们的育儿细节有莫大关系,国外父母对宝宝的头型特别讲究,甚至说非常忌讳孩子睡成扁头,所以国外的医院为父母提供了产检教育和产后注意事项中都有强调如何避免孩子睡成扁头,因为一旦头型睡扁了,就很难复原。

     

     

    在中国,有小孩睡扁头好看的说法,尤其是北方地区,特意给孩子睡成扁头。但是随着时代不断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也希望给宝宝睡圆头。

     

    睡圆头比扁头更聪明?

     

    走到大街上,我们会发现有的宝宝的后脑勺圆滚滚的,有的宝宝后脑勺的扁扁的。其实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而已,从大众审美看来,圆头更好看些。

     

    从健康角度来讲,很多妈妈认为扁头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有这个顾虑的妈妈,大可放心了。临床研究发现,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科学证实新生儿头型与智力发育有关。


    孩子智力发育主要是以头围、前囟门大小及后囟门闭合时间、骨缝闭合综合评估的。

     

    脑袋能自己“长圆”吗?

     

    宝宝刚出生的时,头颅是左右对称的,但是由于颅骨还没有骨化,所以很容易受外力变性。

     

    如果家长放任宝宝只朝一侧睡的话,就会导致偏头的发生。

     

     

    从医学上讲,头睡偏称为体位性颅骨畸形,数据统计,45%的2个月宝宝都有不同程度的偏头现象。等到宝宝8-12月后,睡偏头的现象就不再加重。

     

    随着孩子不断的成长发育,多数宝宝头型不对称的情况会慢慢恢复,所以孩子父母们不必太焦虑。

     

    7招纠正宝宝睡偏头

     

    如果孩子头型真的睡偏了,我们可以透过改变睡姿、体位等方法纠正过来。

     

    1.尽量在孩子1周岁前进行纠正,因为孩子1岁以后,头骨基本已经融合在一起,生长速度也开始下降,头型也基本定型了,即使要矫正,效果也不佳了。

     

    2. 从大多数头型睡偏的宝宝中发现,妈妈习惯睡在宝宝偏头的那侧,所以导致宝宝头型睡偏。建议妈妈在哄宝宝睡觉或喂奶时要经常换方向。


    3. 给宝宝购买枕头时,切忌过硬或过软的枕头。如果枕头过硬,很容易造成扁头、谝脸的情况,并且还会把宝宝后脑勺头发磨掉形成枕秃。

     

    温馨提示:0-3个月的宝宝是不需要枕枕头的,枕头的厚度也是需要根据宝宝脊椎的发育而定。

     

    4.尽量让宝宝多种睡姿交替,如经常仰睡的宝宝后脑勺扁平。宝宝会坐会翻身后,就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睡姿了,这时候妈妈们不用强求了。

     

    5.妈妈可以让孩子多趴着玩耍,不但利于头型自然恢复,还能锻炼宝宝颈、背、手臂的力量,促进宝宝大动作的发展。

     

    6.可以改变房间的布置,如灯光、玩具、声音等,引起宝宝的兴趣,吸引他向不同的方向转头。

     

    7.不要给宝宝使用定型枕或用装置来固定睡姿,这样很容发生孩子猝死。


    有些“偏头”要尽早手术

     

    病理性的偏头需要妈妈们警惕了,通常表现为比较明显的头颅畸形,如三角头、舟状头,最好及早到医院咨询。

     

    通常情况下,前囟门闭合比较晚,主要是要配合宝宝脑组织的快速发育,直到大脑发育基本完成后闭合,从而形成保护脑组织的坚硬屏障。

     

    如果婴儿的颅缝提前闭合,就会限制脑组织的发育,轻则出现头颅畸形,重则会出现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面部畸形,临床上,称这为颅缝早闭(俗称“狭颅症”)。一旦确诊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最佳的手术时间是4-10月龄。


    从宝宝出生那刻起,就需要父母的精细呵护,才能让其健康成长。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也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与孩子共同成长。

  • 减肥是女性永远回避不了的一个话题,不管自己是胖还是瘦,对身材也是要求精益求精,越瘦越好,而平时我们减肥,不仅要控制好自己的运动量,还要调理好自己的饮食习惯。女生在减肥期间挑选水果时一定要注意,有些水果虽然吃起来味道很好,但是里面的糖分、热量都很高,是不能达到减肥的效果的。减肥女生多吃这8种水果,轻松瘦身。

     

     

    梨的效果不仅有止咳,还有减肥的效果。梨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生吃一个脆而汁液丰富的梨不仅能增加人的饱腹感;因为梨含有50卡路里的卡路里,还能满足减肥的目的。

     

     

    枇杷

     

    枇杷是一种富含矿物质的水果,富含维他命b1和c,是减肥的理想食物。

     

    火龙果

     

    火龙果是一种低卡路里的水果。它不仅味道好,而且味道好。含膳食纤维,帮助胃肠蠕动,排除体内毒素和垃圾,降低脂肪。所以如果你想要减肥的话,可以多吃点。

     

    木瓜

     

    木瓜是一种很好的水果,很多女生都用它来做丰胸水果,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不仅可以让你的皮肤更有光泽,而且还可以舒缓皱纹。对改善体形也有很大帮助,因为它含有独特的木瓜酵素,能帮助肠胃消化,并能迅速分解脂肪。

     

    菠萝

     

    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蛋白质分解素,这种蛋白质分解素能迅速分解肉中的蛋白质,能有效地减少和吸收食物中的脂肪。甜酸口味,也有解腻的功效。味道闻起来很香,口感也很好,平时吃完饭后不妨多吃几片菠萝,将脂肪分解掉。

     

    橘子

     

    橘子富含维生素c和柠檬酸,不仅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还具有美容、护肤的作用,不仅对身体有好处,还能达到减肥的效果,想减肥的女性可以多吃,减肥!

     

     

    西柚

     

    西柚是所有水果中减肥最有效的,因为西柚含有较多的钾元素,热量较低,且含有较多的钾元素,钾元素能降低人体内的脂肪和水分含量,有助于将脂肪和水分排出体外,所以在减肥的过程中,多吃一些西柚能起到减肥的作用。

     

    石榴

     

    人生中,许多人都知道吃一些水果可以帮助我们减肥,但却鲜有人知道,石榴也是减肥很好的水果之一,它的热量很低,而且膳食纤维很丰富,也有很强的饱腹感,是减肥的好选择,对于我们减少体内囤积脂肪,促进新陈代谢是非常有效的。

     

    因此,女性朋友减肥瘦身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吃些含糖、低卡路里的水果,这样才能起到减肥瘦身的效果。

  • 在这个全世界都充满诱惑的时代,尤其美食的诱惑更是让人难以抵抗,不管是逢年还是过节,只要大家从忙碌的工作中休息下来,在家吃上几天饭就会胖上几斤。

     

    瘦人胖几斤也没有什么,但是胖人要是胖上几斤,尤其是刚通过减肥减下来人就觉得快要疯了,一边是自己辛辛苦苦减肥的成果,一边是诱人可口的美食 ,人生的抉择怎么就这么多呢!那么,什么是肥胖,怎么能既可以吃美食,又可以保持身材呢?

     

     

     

    其实,肥胖是身体的体重明显超过健康体重范围和身体的脂肪层过厚,主要是人体内的脂肪在体内堆积过多造成的一种状态。其中人的肚子最容易堆积脂肪,但是肚子的脂肪也是最难减的,也是最容易反弹的。人体的脂肪有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之分,所谓的皮下脂肪是皮肤下的脂肪,这个对人体没有多大影响。内脏脂肪是人体肚子里内脏周围的脂肪。

     

     

    平时大家短时间内锻炼健身减掉的是体内的水分,而非脂肪,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减肥之后容易反弹的原因。因为肚子里的脂肪很难在短时间内减掉,并且肚子里的脂肪对人体的危害很大,肚子里的脂肪给人体带来的的危害主要有两点:

     

    1、它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2、跟很多疾病发生有关(心脏病、中风、高血压、部分肿瘤等等);其中也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病因,因为内脏脂肪会造成人体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没有反应,造成胰岛素发挥不了降低血糖的作用。

     

     

    为了能够真正的减掉脂肪而非体内的水分,以下有几种有效去除肚子里的脂肪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正确减肥:

     

    1、控制人体对脂肪的摄入。

     

    2、减少对碳水化合物的饮用(有研究证明,减少碳水化合物饮用,可以有效的降低内脏脂肪 )。

     

    3、多吃五谷杂粮,水果蔬菜(五谷杂粮:高粱面、玉米面、燕麦;水果:苹果、梨;蔬菜:菠菜、卷心菜、胡萝卜等)。

     

     

    4、加强身体锻炼,多做有氧运动(最有效的方法)。

     

    5、每周做一到两次的俯卧撑和举重训练。

     

    6、养成按时睡觉的好习惯(研究发现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更加容易增加内脏脂肪)。

     

    7、戒烟戒酒。

     

    8、每周坚持定点监测体重(有助于大家及时掌握自己体重的变化)。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早餐是一天精气神的补充,中午可以随意吃两口,但晚餐却是每个家庭最重视的一餐,好酒好菜也会在这一餐里摆出来,吃满了吃香了才是一天劳累下来的结束。但是,对于很多女性朋友,她们天生都是爱美的。总想拥有一个完美的身材。所以,减肥就成了很多人的终身追求,而减肥方式也多种多样,有人选择运动减肥,有人热衷节食减肥……

     

     

    最近,一位28岁的陈女士,因为五年来长期坚持过午不食,最终导致身体出现了问题。陈女士说:五年前,同事推荐她过午不食这样的养生疗法,说这样可以减肥也可以养生,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坚持了五年过午不食。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她经常感觉腹部疼痛,而且胃部也会有反酸和烧心恶心的症状,睡眠的质量也变差了,于是陈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选择去医院进行就诊。

     

    结果竟被诊断为:胃溃疡,伴随着胆汁反流,需要通过乙酸和保护胃黏膜来进行治疗。过午不食的这种养生疗法是没有科学依据,反而有更多的研究证实:如果不吃晚餐,还可加大各大疾病的患病风险。首先危害的就是胃,晚上空腹可导致胃分泌大量胃酸,损害胃粘膜,从而引起胃炎,甚至胃癌等疾病。

     

     

    全球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就曾刊登过一项长达25年、超过43万人的研究,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以将预期寿命缩短长达4年!所以,千万不要轻信一些类似不吃晚餐养生疗法的这种传闻,以免做出错误的举动,危及自己的健康。

     

    长期不吃晚饭会怎样?

     

    的确,不吃晚饭可以通过减少热量摄取,从而起到减肥的作用,但长时间如此,会造成各种健康问题,得不偿失。

     

    1.诱发失眠:

     

    若坚持不吃晚饭,睡觉时感到非常饥饿,就会不容易入睡,从而影响身体的正常休息和第二天的工作效率。

     

    2.伤害肠胃:

     

    长时间空腹,胃酸虽然较少,但是胃酸仍会刺激,损伤胃粘膜,容易导致胃溃疡。

     

    3. 忆力减退,智力下降

     

    如果不吃晚饭,到了晚上,人体的血糖浓度较低,大脑得不到持续性的供养,那么也会使大脑受到一定的损伤,同时大脑的其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例如出现智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退减等的情况。

      

    4.增加胆结石的风险:

     

    没有食物需要消化,胆囊就不会收缩排出积蓄的胆汁。长期如此,胆汁浓度就会变大,导致沉积形成胆结石。

     

    晚上吃饭注意三件事,这样才能更健康。晚饭不但不能不吃,还得吃得讲究。

     

    注意吃晚餐的时间

     

    胃的排空时间是4个小时左右,所以,想要胃能够充分休息,晚餐时间最好不好超过晚上7点

     

    注意控制晚餐的量

     

    晚饭大多都是一天中最为丰盛的一餐,但不要因为丰盛就暴饮暴食。这样会造成肠胃负担过重,继而引发失眠、多梦等问题。建议吃七八分饱即可,如果想要减肥,只吃五分饱也是可以的。

     

    合理搭配

     

    晚餐一定要合理搭配,种类也要多一点,尽量包含主食、蔬菜、豆类及制品、肉类等食材。最好不要太荤,因为荤食难以消化,容易对肠胃造成负担。其次,尽量多以蒸、煮、炖或凉拌为主,煎、炸、甜、咸食物最好不吃,或尽量少吃,避免摄入过的脂肪和能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糖尿病常常被人称为“甜蜜的负担”。它是一种慢性病,如血糖长期控制不好,身体各系统都会受到损害,也相对容易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一项针对55万余名中国人和新加坡华人的研究表明,即便是糖尿病遗传风险高的人,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也可显著降低风险。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让血糖变高的几个指标,并教你远离糖尿病。

     

    受访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王世东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杨国庆

     

    5大指标与高血糖密切相关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亚洲人糖尿病增长率直线上升。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更是呈爆炸式增长,近30年增长了10倍,已超过1亿,占全球1/4,已然成为全球糖尿病大国。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由北京大学等完成,针对55.8万余名成年中国人(51.29万人)和新加坡华人(4.54万人)进行了长达10年调查随访,研究包括体重指数(BMI)、饮食结构、体育锻炼、酒精摄入量、吸烟量。

     

    结果发现,在糖尿病遗传高风险人群中,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出现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降低了57%,10年标化发生率为2.45%,生活方式不健康者则为7.11%。

     

    与遗传风险高且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相比,遗传风险中等或低的人如果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低,降幅分别为66%和75%。

     

    2019年,《中国流行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我国近50万人进行调查,发现99%的中国人生活方式不健康,均在“慢慢养病”。

     

    数据显示,91.3%的人饮食习惯不健康;47.4%的人体重不健康;41%的人体脂不健康;有吸烟、过量饮酒等不健康习惯的人分别占29.4%和7.4%。

     

    吃得多、营养不均衡是饮食习惯不健康的主要表现。

     

     

    今年4月,上海市公布“不良生活方式排行榜”。调查显示,上海市一般人群常见不良生活方式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

     

    • “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占82%;
    • “常吃油炸、烧烤和烟熏食品”,占79%;
    • “三餐不规律,经常不吃早餐或深夜餐食”,占78%。

     

    同时,“久坐不动”也是职业人群“生活方式病”的“第一名”。作为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最高的上海市尚且如此,其他省市可想而知。

     

    此次社会调查特聘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慧教授表示,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手机、电脑普及,导致人们久坐时间增加、体力活动减少,然而久坐不利于人体新陈代谢,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患病风险。

     

    4个习惯增加患病风险

     

    王世东表示,家族遗传导致的糖尿病比例很低,吸烟、饮酒、缺乏锻炼、不良饮食和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糖尿病占到80%左右。

     

    糖尿病可引发心、肾、眼、神经等部位多种并发症,需终身治疗,造成家庭和社会极大的经济负担。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又是如何导致糖尿病的呢?

     

    一胖毁所有

     

    杨国庆表示,肥胖是中国糖尿病大幅增加的最主要原因,特别是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

     

    这是由于肥胖会导致代谢紊乱,包括糖耐量低减、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引发糖尿病。

     

    腹部脂肪堆积过多比单纯体重超标的危险性更大,也就是说,腹型肥胖者更易发糖尿病。

     

    吃得太精细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显示,精制谷物、加工肉类、红肉摄入较多是中国人主要的饮食危险因素。

     

    杨国庆说,精白米面等精制食物会造成血糖急升,增加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分泌和消解的效率,长此以往导致糖代谢系统紊乱,诱发糖尿病。

     

    久坐不运动

     

    研究发现,中国人的体力活动水平正急剧下降,1991年到2011年间,国人平均身体活动时间下降近50%,预计到2030年,仅体力活动不足这一项就会导致4240万中国人患糖尿病。

     

    杨国庆指出,缺乏运动减慢脂肪分解,降低胰岛素受体数目,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素抵抗。与不良饮食一样,长期不运动也是糖尿病防治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之一。

     

    烟酒不离手

     

    研究表明,戒烟和禁酒都可降低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

     

    烟草会增加胰岛素抵抗,不仅提高糖尿病发病风险,还会导致糖尿病病情加重,诱发心血管、微血管病变等并发症。

     

    过量饮酒影响糖代谢,引发胰岛损伤,与糖尿病发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及时戒酒可降低糖尿病发病,反之,则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至少养成一个好习惯

     

    杨国庆表示,近年来,我国居民健康素养一直在稳步提升。201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升至17.06%,但很多理念并未真正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希望大家对自己的健康负责,积极主动地减少和纠正不良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糖尿病。

     

    1.控制腰围

     

    《中国糖尿病防控指南》规定,成年人BMI应控制在18.5~23.9之间。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应每年至少评估2次体重指数,保证其在正常范围内。

     

    另外,每个月要测量一下自己的腰围,男性腰围在85~90厘米为腹型肥胖前期,大于90厘米为腹型肥胖;女性腰围在80~85厘米之间为腹型肥胖前期,大于85厘米为腹型肥胖。

     

     

    如有肥胖和超重情况,要及时调整饮食,多做运动。

     

    2.饮食科学

     

    合理饮食的原则是营养平衡、食材多样、控制热量、结构合理、高纤维素、低盐低糖。

     

    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应保证蛋白质占全天热量的15%~20%,脂肪占20%左右,碳水化合物占50%~60%;

     

    糖尿病前期患者可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同时,要减少精制主食摄入,用全谷物或杂豆类代替白米白面等精制谷物,增加水果、蔬菜、坚果、低脂乳制品、鱼类和海鲜的摄入,减少加工肉类和含糖饮料摄入。

     

    从中医养生保健角度讲,宜多食用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等。

     

    平素畏冷、舌淡胖嫩的阳虚体质,宜多食牛羊肉等温补阳气的食品,少食梨、西瓜等生冷寒凉食物。

     

    手足心热、舌红少津的阴虚体质,宜多食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等滋阴润燥的食物,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花子等温热易“上火”的食物。

     

    3.坚持运动

     

    根据个人年龄、性别、体能等特点量力而行,进行有规律的适量运动,可进行每周3~5天,每天30分钟的慢跑、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运动时,心率应控制在最大心率(运动时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0%,以全身发热、微微出汗为宜。

     

    同时,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避免高强度、高对抗性运动。

     

    4.禁烟限酒

     

    糖尿病患者要远离烟酒,偶尔抽烟喝酒都不可取, 最好戒掉烟酒。

     

    如因一些原因难免需要喝一点酒,男性和女性成年人每日饮酒应该不超过酒精25克和15克。

     

    换算成不同酒类:

     

    25克酒精相当于啤酒750毫升,葡萄酒250毫升,38°白酒75克,高度白酒50克;

    15克酒精相当于啤酒450毫升,葡萄酒150毫升,38°白酒50克,高度白酒30克。

  •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而突发高血压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那么,老年人突发高血压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遗传因素是导致老年人突发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高血压。

    其次,动脉硬化也是老年人突发高血压的常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逐渐硬化,血管弹性下降,导致血压升高。

    此外,过度肥胖或高脂血症也是老年人突发高血压的常见原因。肥胖和高脂血症会加速动脉硬化,导致血压升高。

    继发性高血压也是老年人突发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包括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动脉狭窄以及嗜铬细胞瘤和皮质醇增多症等。

    老年人突发高血压的常见症状包括头疼、头晕、脑胀、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发生脑出血、心衰等严重并发症。

    针对老年人突发高血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预防和治疗:

    1.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2.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限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3.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血管弹性。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

    5. 定期体检,监测血压。

    总之,老年人突发高血压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通过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控制饮食是高血压患者管理病情的重要环节。那么,高血压患者到底有哪些饮食禁忌呢?

    首先,高血压患者应避免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这类食物容易导致肥胖,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常见的食物包括动物内脏、肥肉、煎炸和烧烤食品等。

    其次,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食盐的摄入量。过多的钠盐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进而引起血压升高。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约有一半是盐敏感性高血压,控制盐的摄入对这部分患者尤为重要。

    此外,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饮用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等。这些饮料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不利于病情控制。

    高血压患者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制品等。这些食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改善肠道健康,对控制血压有一定帮助。

    除了饮食控制,高血压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高血压患者应关注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整,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特点是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运动疗法在治疗脂肪肝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对于由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引起的营养过剩性脂肪肝效果显著。

    在进行运动疗法之前,患者应进行全面体检,包括医疗检查、物理检查和生活方式评估。运动应以中等强度、全身性的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强度应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左右,心率保持在一定范围内(170-年龄/分钟)。运动时间可根据个人情况在15-60分钟之间调整,每周运动频率建议为3-5次。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疗法仅能消耗有限的热量,因此应与饮食疗法等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同时,运动前后的热身和整理活动对于预防运动损伤至关重要。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研究表明,运动减肥比节食减肥更有效,因为运动减肥主要去除的是腹部内脏脂肪,而腹部内脏脂肪性肥胖更容易引发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和脂肪性肝炎等疾病。

    对于营养不良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脂肪肝以及伴有严重心、脑、肾和肝功能不全的脂肪肝患者,应适当限制活动量。而对于急性脂肪肝患者,则需强调卧床休息的重要性。

    总之,运动疗法在脂肪肝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暴饮暴食成为许多人的常见现象。然而,过度饮食不仅会导致体重增加,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本文将介绍暴饮暴食后的饮食减肥计划,帮助您恢复健康体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暴饮暴食对身体的危害。暴饮暴食会导致血糖波动、胃肠道负担加重、脂肪堆积等。为了尽快恢复健康,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饮食减肥计划。

    一、暴饮暴食后的饮食减肥计划

    1. 暴饮暴食后的第二天,早餐很重要

    早餐应选择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豆浆等。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甜点等。

    2. 饮食过量,第二天的午餐跟晚餐

    午餐和晚餐应以清淡为主,可以选择蔬菜、瘦肉、鱼等低脂食物。避免油腻、高热量食物,如红烧肉、炸鸡等。

    3. 加点运动会更好哦

    在控制饮食的同时,适当运动可以帮助您更快地恢复健康。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

    二、暴饮暴食后的注意事项

    1.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2. 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减轻压力,促进身体健康。

    3.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三、预防暴饮暴食的方法

    1. 合理安排饮食

    遵循“均衡膳食、适量饮食”的原则,避免暴饮暴食。

    2.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边吃边做其他事情。

    3. 保持良好的心态

    学会调整心态,避免因情绪波动而暴饮暴食。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材和健康。然而,很多人在减肥塑形的过程中却遇到了瓶颈,明明已经少吃多餐,却还是瘦不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减肥并非仅仅是饮食和运动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影响着我们的体重。以下就是一些可能导致减肥失败的原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饮食结构不合理

    很多人认为减肥就是要少吃,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减肥的关键在于营养均衡,而不是简单的节食。如果饮食结构不合理,即使摄入的热量很低,也难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2. 摄入的热量与消耗的热量不平衡

    减肥的原理就是消耗的热量要多于摄入的热量。如果摄入的热量过多,即使饮食再健康,也难以瘦下来。

    3. 缺乏运动

    运动是减肥的重要手段之一。缺乏运动会导致热量消耗减少,从而影响减肥效果。

    4. 生活习惯不良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吸烟、饮酒等,都会影响身体健康,进而影响减肥效果。

    5. 压力过大

    压力过大会导致身体分泌过多的皮质醇,从而增加食欲和体重。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减肥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营养均衡的饮食

    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2. 控制热量摄入

    根据自己的体重、身高、年龄和活动量,计算出每天所需的热量,并尽量控制摄入的热量。

    3.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3次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悦。

    5. 学会减压

    通过运动、瑜伽、冥想等方式,学会减压,保持良好的心态。

  • 在现代社会,身高往往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一高遮百丑’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个子高的人更具有优势。然而,身高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却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简单。

    身高与健康的关系

    1. **身高与寿命**:多项研究表明,身高与寿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例如,美国一项研究发现,身高低于173cm的人平均寿命比身高高于173cm的人多活9年。这可能与身高与代谢、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2. **身高与血栓风险**:研究发现,身材高大且肥胖的男性更容易出现血栓。这可能是因为身高较高的人体内血液流动速度较慢,导致血液更容易凝固。

    3. **身高与癌症风险**:研究显示,身高与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相关。例如,身高每增加4英寸,患癌症的风险就会增加16%。

    4. **身高与骨折风险**:个子较高的人更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在髋部。这可能与身高与骨骼强度有关。

    5. **身高与脊柱侧弯**:个子较高的人更容易出现脊柱侧弯,这可能导致腰痛等症状。

    如何应对身高带来的健康风险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身高带来的健康风险。

    2.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3. **咨询医生**:对于身高带来的健康问题,应及时咨询医生,寻求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   在日常生活中,糖是许多人喜爱的食品之一,但你是否知道,过量摄入糖分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糖尿病这一代谢性疾病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糖尿病不仅会导致血糖升高,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

      那么,吃糖是否会导致糖尿病呢?事实上,吃糖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过量摄入糖分会导致肥胖,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据统计,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2-4倍。

      值得注意的是,糖上瘾的问题不容忽视。研究发现,精制糖可能比可卡因更容易让人上瘾。在动物实验中,研究者让大鼠选择含有白糖或可卡因的饲料,结果令人惊诧,94%的大鼠选择了糖,甚至包括那些对可卡因上瘾的大鼠。这说明,糖分对人体的诱惑力不容小觑。

      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呢?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糖分的摄入。其次,要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此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量摄入糖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检查,对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一旦确诊为糖尿病,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中心副主任肖新华提醒,家长对孩子最好的爱,不是盲目满足其饮食需求,而是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让我们共同关注糖尿病,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中医将其归属于胁痛或肥胖症范畴。

    胁痛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湿热或肝阴不足,导致肝络失和,出现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等症状。治疗胁痛,实证宜用理气、活血、清利湿热之法,虚证宜用滋阴养血、柔肝之法。

    肥胖症则是由于体内膏脂堆积过多,导致体重异常增加,常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脂肪肝患者多见形盛体胖,身体重着,肢体困倦,胸膈痞满,痰涎壅盛,头晕目眩,口干而不欲饮,嗜食肥甘醇酒,神疲嗜卧。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脂肪肝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过度摄入高脂肪食物、缺乏运动、饮酒等。因此,预防和治疗脂肪肝,首先要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其次,要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堆积。此外,要戒烟限酒,避免酒精对肝脏的损害。

    对于脂肪肝的治疗,中医认为痰湿内盛,困遏脾运,阻滞气机。因此,治疗应以燥湿化痰,理气消痞为主。常用的中药有柴胡疏肝丸、逍遥丸、六君子汤等。

    此外,脂肪肝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 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
    • 定期复查,监测肝脏功能。

    总之,脂肪肝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肥胖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成因复杂多样。本文将深入探讨肥胖的成因,包括遗传、神经、内分泌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首先,遗传因素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家族中有肥胖病史的人更容易发生肥胖。此外,下丘脑的异常也可能导致肥胖,如下丘脑性肥胖症。

    其次,内分泌因素也不容忽视。高胰岛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都可能导致肥胖。此外,口服避孕药等药物也可能引起体重增加。

    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不健康是导致肥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久坐不动、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导致体重增加。此外,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也可能导致肥胖。

    针对肥胖的治疗,首先应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入手。建议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并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此外,必要时可寻求药物治疗,如奥利司他、二甲双胍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油腻、高热量食物。
    • 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总之,肥胖是一个复杂的健康问题,需要我们从多方面进行预防和治疗。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肥胖,提高生活质量。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那么,糖尿病可以喝脱脂牛奶吗?本文将从糖尿病的饮食原则、脱脂牛奶的营养价值以及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选择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糖尿病饮食原则

    1. 控制总热量摄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遵循低热量、低脂肪、低糖、高纤维的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体重增加。

    2. 适量摄入蛋白质: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应适量,可以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如瘦肉、鱼类、豆制品等。

    3. 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主要来源,糖尿病患者应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如糙米、燕麦、全麦面包等。

    4. 适量摄入脂肪:糖尿病患者应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选择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等。

    5. 高纤维饮食:高纤维食物可以降低血糖生成速度,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二、脱脂牛奶的营养价值

    脱脂牛奶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低糖的乳制品,富含钙、磷、钾、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饮用脱脂牛奶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钙质等营养素,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三、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选择

    1. 选择低糖、低GI的食物:如糙米、燕麦、全麦面包、蔬菜、水果等。

    2.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制品等。

    3. 选择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如脱脂牛奶、酸奶、豆类、蔬菜等。

    4. 限制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糖果、甜点、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

    四、总结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遵循低热量、低脂肪、低糖、高纤维的原则,适量饮用脱脂牛奶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钙质等营养素,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同时,糖尿病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糖,积极治疗,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