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通过2个小故事,看中医育儿的基本思想

通过2个小故事,看中医育儿的基本思想
发表人:冯文全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有的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但是我们在给孩子创造良好生活的同时,也要知道,哪些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哪些事情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不会走路的少爷

曾经读到一则古人的医案,说有一富户人家,老先生老来得子,对这个小少爷那是喜欢的不得了。真的是关怀备至,呵护非常。小少爷从小做任何事情都有佣人来帮助,更夸张的是,连走路都不需要做。每天有佣人全天候的抱着小少爷,无论想去哪里,都有人抱着他到达。

 

 

一开始家里人还不注意,但是后来发现很多同龄的孩子都会跑了,但是这位爷儿站还站不稳,蹒跚学步的意思两步后很快就重心不稳的倒下了。家长这时候才把这个当回事,于是赶紧请大夫来看。后来大夫说,这是孩子不接地气的原因,因为长时间被人抱着,孩子双腿很难沾地,久而久之,脾土虚浮。

 

治疗的办法就是在健脾强肉的同时,让孩子和同龄的宝宝们一起在地上爬,在地上玩耍。这样孩子很快就能五脏调和,肌肉壮实。走路自然也就不是问题了。

无菌环境下长大的小宝宝

还有一个故事,也很值得我们思考。说有一位官员的孙子,口水流的止不住。请来大夫进家门的时候,被孩子的奶奶要求消毒后才能进屋。原来孩子的奶奶是个医生,对细菌深恶痛绝。所以家里面微生物的数量基本上都快赶上手术室的标准了。

 

 

孩子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这种无菌的环境导致了孩子体内菌群的失调,所以小孩子不但体质比较弱,而且三四岁的年纪口水还不停的流。最后医生要求孩子的奶奶让家里和自然连通,让孩子呼吸大自然的空气,出去在公园里,在田野里玩耍,沐浴在阳光下。在此基础上,再配合健脾调胃的中药,慢慢恢复健康。

 

虽然这两个小故事说的比较极端,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的确有一些父母在带孩子的时候,会有一些过度的行为。这些行为久而久之,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和心理。

中医如何看待宝宝“风吹日晒”

巢元方说,小孩子刚出生,一定要多见太阳。如果不见太阳,不吹风,那孩子的皮肤就会比较脆弱,容易在变天的时候生病。

 

所以,中医认为,在天气暖和的时候,一定要把孩子抱出来,在温暖的阳光下嬉戏玩耍,如果孩子整天宅在家里,就好比在背阴的地方生长的草木,因为不见风日,所以柔软、脆弱、不耐风寒。

 

并且,中医还建议孩子最好穿的薄一点,但时候后背一定要暖和,也就是说在穿的薄的同时,配一个坎肩,护住孩子的后背。这也是老话说的春捂秋冻,但话虽如此,我们读者切不可断章取义。为啥这么说?老祖宗说了,锻炼孩子耐寒的能力一定要从秋天开始,你别大夏天就让孩子光着膀子,就咱们现在这生活条件,进个超市估计一下子就会被冰冷的空调击倒。

 

所以锻炼孩子的耐寒能力一定要从秋天开始,天气逐渐变凉,孩子的耐受力在一点一点的增强和提升。并且小孩子穿的衣服也不必太暖,太暖了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宝宝融入自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宝宝在融入自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切不可汗出当风。

 

 

因为汗出的时候,体表毛孔是打开的,此时如果吹风受寒,那么邪气会乘虚而入,这对于宝宝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家长朋友带着宝宝户外活动时,要多观察孩子的汗出状态。

综上所述

过度的溺爱和保护孩子是不对的,会让孩子“不接地气”、“远离自然”,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经常吹风、晒太阳的孩子体质会更强壮一些。但是家长们不可以认为这样做好,就要求孩子经常吹风晒太阳,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体质,如果孩子平时就比较爱出汗,表虚的话,一定要调理的平和后,在吹风晒太阳。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涎液分泌过多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电视剧《神医喜来乐》,演的是一民间中医悲欢离合的辛酸故事,让人百看不厌,在欢笑或悲伤之后引人深思。

     
    民间中医因无官府庇护,无权无势,自古至今倍受官方医生的欺凌,何况现在西医在各方面占尽优势。西医的贬斥排挤不在话下,国人的崇洋媚外,或用西医的一套管理办法来要求和压制中医,致中医特别是民间中医于绝境,尽管没象王太医那样谋杀、纵火、污蔑、中伤、陷害之能事。民间中医大多只有一技之长,即使像喜来乐那样钻研古代经典著作,理论深厚、经验丰富,但没有官方承认的学历,照样没有地位,也就难免处处受人排挤、刁难。

     

     

    剧中不难看到喜来乐虽然常用简、便、廉、验单方为人治病,但从为格格治病,为太医、为皇妃、为袁世凯治病,从字体中看出王太医有痰疾在身等等,不难看出他也是饱学之士,对中医的经典理论下过一定的功夫。就连洋相百出,憨厚可爱的徒弟张德福,也能从望、闻、问、切中预见疾病的苗头,对汤头、脉诀、药性倒背如流,令人想到今天许多年轻人一方面抱怨中医难学,一方面不愿下死力气,背诵必背的歌诀。

     
    为什么老中医在诊断用药时娴熟自如,手到擒来,正是“童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受用终身,加之勤思考,多实践,善于总结经验。所以说学中医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中国中医药报》今年四月三日登载的陆金国先生《中医高等教育繁荣下的隐忧》一文,提出的问题发人深思,很有同感,但是,最后提出中医应该走精英教育之路的观点,我觉得远离实际,不敢苟同。

     
    王太医、卢忠等人应该算作精英人物吧?理论深厚,经验丰富,个个都是饱学之士,却视为贫贱之民诊病有失身份。

     
    为格格治病和防治瘟疫,王太医的方剂应该是最合乎标准的方案,但因胶柱鼓瑟,生搬硬套,不知变通而束手无策,到了喜来乐手上,无非是换了种使用方法,却收效天壤之别。如果中医人才都走精英教育之路,也就没有《串雅》一书,民众也就小病扛,大病躺,重病等着见阎王,与医疗不沾边了。

     
    现在为什么病人都朝城里挤?不光是经济条件好了才去找精英医生治疗,主要是大专院校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工作,基层缺少中医人才,你还要走精英教育之路吗?即使培养出来的博士、硕士都能到基层工作,且不说大材小用,还不一定开展得了工作局面。基层需要的是面面俱到的全科人才,而好一点的中医即使一点不懂西医,通过临床实践,内、外、妇、儿、骨伤,哪方面都能成为全科人才。

  • 这个患者让我印象深刻,不仅仅是因为他好转得比较快,还因为他在服用中药期间表现出的恐惧感。

     

    是的,很多人质疑中医、中药的疗效,最喜欢用的一个理由就是安慰剂效应,所谓安慰剂效应,就是患者出于对“医师”,“疗法”的信任,所以,虽然接受的是“无效的治疗”,但是由于“心理作用”,使得自己的症状得到了缓解。

     

    安慰剂效应,又叫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也是很多人用来批评中医的一个入口。

     

    但是,这个患者不同,这个患者自始至终都对“中医”有一种恐惧感,他妻子也反对他服用中药,这可能和社会上有人宣传中医会损伤肝肾有关。

     

    患者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小三阳,比较怕冷,受寒后容易出现腹部疼痛及腹泻,频率为一周1-2次,平素大便稀溏,于2018年6月9日就诊于我处。

     

    患者身体较瘦,身高1米7却只有48公斤,舌胖,舌质淡而稍紫,舌中及舌根有黄腻苔,就诊时踌躇不安,为了对比,治疗前还专门查了腹部B超,肝肾功能,舌苔如下:

     

     

     

    患者,怕冷,腹痛后腹泻,比较符合痛泻要方的方证,而从舌胖淡来看,患者又有比较明显的脾阳虚。舌略紫,提示有瘀血。舌中和舌根苔略黄腻,提示中焦和下焦有湿热。当然,现在困扰患者的是腹部遇寒则腹痛腹泻的问题,所以,需要先把这个主要矛盾解决了。患者的中焦,下焦热,也是由于中焦运化失司导致的,所以治疗这种湿热,关键在于恢复脾胃的升清、降浊的功能,待脾健湿去后,再加一些清下焦热的药物祛除余邪即可,亦需加一些活血之品。

     

    治法为:温脾利湿,调和肝脾。方药:苓桂术甘汤与痛泻药方合方。具体组成如:茯苓24克、 桂枝12克、 炒白术12克、 炙甘草9克、防风12克、 白芍9克、 陈皮9克、 莲子20克、生姜12克。中药配方颗粒,早晚各一袋,200毫升水冲,饭前温服。

     

     

    甘草是治疗肝病和脾胃病的要药

     

    其中茯苓健脾渗湿;桂枝温阳通络化气;白术健脾燥湿,助脾运化;甘草益气和中;白芍养血调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既可除湿,又可散肝舒脾,又可祛除肠风。总之使用苓桂术甘汤是为了振奋中阳且健脾祛湿,使用痛泻药方是为了调肝木而补脾土,调气机以止痛泻。

     

    患者服药后,腹泻,腹痛都消失了。但是患者很紧张,又去查了一次肝功能,结果,谷丙转氨酶为21U/L,谷草转氨酶为22U/L,都稳稳妥妥地在正常范围内。

     

    实际上,使用这个方案我很有信心,不仅仅不会伤害肝肾功能,而且还有一定的保护肝脏的功能,这也是我用来治疗肝脾不和的基础方案之一。

     

    所以,无论什么病,每一位接受我治疗的患者,我都会建议他们在治疗前后系统查一个肝肾功能全套,以及彩色B超看看,如果是乙肝患者,我还会让他们在治疗前后查一个HBVDNA。

     

    我不认为这是什么“中医西化”,实际上,治病我依然是用中医思维,但是,我主张建立基于证据的中医学,无论声称合理地使用中药可以保护肝肾功能,还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中药会损害肝肾功能,无论是声称中药可以抑制乙肝病毒,还是认为中药会贻误乙肝患者的治疗时机,都应该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

     

    的确有一些中药是会伤害肝功能的,例如金不换,何首乌,土三七,千里光,野百合等等,但是另外又有一些中药可以有效地保护功能,例如甘草,丹参,五味子等等,所以,中药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中药伤肝,中药不伤肝,而是应该在熟悉中药药理的中医的指导下在合适的时机使用中药。

     

     

    一个擅于保护患者,也擅于保护自己的中医医师,不应该拒绝化验、放射、B超等现代诊疗技术,因为让患者治疗前后对比自己的各项指标,是对患者知情权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同时,患者的指标如果慢慢地向好的方向变化,也是证明中医的有力证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观叶天士奇络治法和用药,在深度和广度上较之前人都有很大程度的发挥和创新。叶天士善用古方,然师古而不泥古,有时只取其法,有时但求其意。其在用药方面受《黄帝内经》及张仲景、孙思邈、许叔微、张景岳等人启发,取多家之长,如七疝之气实者多从子和;淋浊实证取朱南阳“以浊泄浊”之法,参用濒湖疏泄厥阴、温通精隧之意;而用虫类搜剔法则效法于仲景之鳖甲煎丸。

     
    奇络虚证之治,重视柔润通补

     

    奇络气血由十二经气血满溢而充盈,脏腑功能盛衰是经络气血盛衰之源泉,故病在奇络,而治在脏腑。八脉多起于下焦,隶属于肝肾,肝肾亏虚则八脉充养乏源,是奇络虚证之主因,尤以肝肾阴血亏损为主。经络气血又受后天脾胃水谷精微充养,故叶天士常从治肝肾脾胃以治奇络病。但奇络病属经络病范畴,与脏腑病有别。虚者补之固为大法,然“补”非腻补所宜,滋腻之品有碍气机运化,不能通入奇经,须用通补之品。

     

     

    “通”者又须是柔润之剂,即非燥烈刚性之类如桂、附者,恐其更伤阴液。由阴损及阳,以阴虚为主,阳气浮越者,治从阴引阳;以阳虚为主,精无以生者,治从阳引阴。总以阳宜通、阴宜固为原则,以通阳摄阴、温补通纳为大法。

     
    凡内损精血形气,奇脉失护,当予味厚质静或血肉有情之品填实精髓。肝肾阴亏,肝阳易于上越,法当益阴潜阳,佐以凉肝坚阴,药用介类潜之,酸味收之,厚味填之,咸味下引,苦味坚阴。遗精滑泄,以补肾固精、升固八脉之气为要,若涩剂乏效,必以滑药引导,所谓滑涩兼施。男子淋浊,亦如女子崩漏带下,最易损人津液,而致奇络亏虚,当调理任督冲带,不宜宣利清解,徒伤正气阴液。男子内结七疝,属任脉为病,若属阴虚气坠或精血内损所致精空气结,则非张子和辛热疏泄通络法所宜,而需用精血有情之品涵养生气,以及辛润温补通络法治之。

     
    女子经带胎产蓐劳所致诸病,都是阴液气血亏损,与冲任督带更是息息相关。又因女子以肝为先天,冲脉隶于阳明,故月经失调,病在冲任,治重调肝,又需顾及脾胃。产后病主以温养气血,产后久损不复延为蓐劳,为真阴亏损,阴虚生热,治应温补气血充养任督,兼除虚热。暴崩暴漏宜温宜补,因病在下焦,须以固摄奇经之药,常用方如震灵丹;久崩久漏宜清宜通,因血去阴耗耳,当以养阴清热、通摄兼施。

     
    强调久病入络,治之需分虚实

     

    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经主气,络主血,络病须治血,然血因气滞,气随血结,不通则痛,以辛、香、润、温之品疏理气机,通和血脉是大法。治络先分虚实:络虚邪乘,血不与邪气和则生胀痛,非偏寒偏热可治,当予补养气血,充养脉络;瘀浊阻络则为络实证,常法有辛润通络、辛香通络、辛温通络、虫类通络等。但因久病所致者,如女子经闭、男子瘕疝等必多虚实夹杂,破气开结,虫类搜剔多耗气伤正,可于补剂中略加一、二以扶正祛邪,宜制丸轻剂缓图。

     

     

    重视脾胃功能,讲究通补治法

     

    叶氏强调阳明是“中流砥柱”,阳明虚而中乏“坐镇之真气”,则有肝风、冲脉上逆莫制之机。冲脉隶于阳明,阳明空虚,血气无以汇聚冲脉则经少经闭,阳明失阖则漏下不止,故有治肝不应,则从阳明。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用药投剂须先顾及胃口,如食少便溏,则非滋补肝肾之治所宜,务先使胃纳有加,再图攻补。脾阴宜固,胃腑宜通;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故补阳明胃腑必以通降之品,如茯苓、半夏;补脾用人参、山药、莲肉等。

     

    重视体质因素

     

    少年精髓不充,形质羸弱,需填精固髓;凡中年以后,或久病体虚者,治法以润补为主;形瘦色苍者不宜辛热温补;女子首重调经,故有治脾胃不应者,治肝调经而病自去;室女不在温补之例;产后体虚必以温养气血为主,忌用燥热伤阴。情志为病者,还需以调适情志为根本,非药物能除根等。

  • 在医生的患者群里,病友叙述:她的孩子今年五岁了,孩子上学没多久就出现咳嗽,咳痰,甚至高热不退。因为在之前的几年里孩子一直由他奶奶山西老家带着,小孩一有病便带去医院打点滴,导致孩子脾胃虚弱经常感冒。询问我是否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预防感冒咳嗽。

     

    孩子经常感冒流鼻涕,很多家长会选择立即使用消炎药以及抗病毒治疗。可为啥孩子每次感冒之后都是咳嗽不断?罪魁祸首就是喝了凉药!

     

    针对上述家长提出的疑问,我建议她去药店买紫苏叶和陈皮,晚上在家熬水给孩子喝,同时去水果店买橘子,给孩子烤着吃,配合着紫苏叶、陈皮水。之后他给我反馈:孩子的咳嗽慢慢缓和。连续吃了一个星期,不但咳嗽缓解,消化也变好了。我叮嘱她,最后收尾,熬了山药水给孩子喝。孩子消化系统明显改善,舌头由舌质由淡白转为淡红。

     

     

    为什么简单的两味中药就可以缓解咳嗽呢?

     

    《本草崇原》一书指出:“陈皮胸中瘕热清,下气止呕咳逆平,停痰脾不能消谷,开胃宽中小便分。”张志聪强调:陈皮是《神农本草经》上品药,留白则理脾健胃,去白则消痰止咳。

     

    《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肺咳,非独肺也。”孩子的感冒、咳嗽,大都会影响脾胃的运化,纳少纳呆,舌头上面白白一层,有时还伴有大便不通畅。尤其是一上来使用抗生素治疗,刚开始很管用,病情会迅速好转,但到后期不仅仅咳嗽好不利索,还会影响到食欲,这是因为:中医认为抗生素属于寒性药物,会伤及脾胃,导致饮食物消化失常。脾主运化,除了运化水谷,还要运化水湿,水湿运化不利,水聚生痰,也就导致感冒后或者咳嗽后期,有痰咳嗽不断。

     

    所以我建议上述家长去药店抓陈皮,烤橘子都是取自于本草经里面关于陈皮的叙述。陈皮理气化痰,烤熟的橘子不仅仅可以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也可以健运脾胃,促进食欲的恢复。

     

     

    那里面的紫苏叶又有什么作用呢?《神农本草经》指出:紫苏气味辛温,臭香色紫,其叶昼挺暮垂,秉太阳天日晦明之气。天气下降,故主下气。下气则能杀谷,杀谷则能除饮食。就是讲,紫苏叶可以下气,辅助胃肠道气机向下通行,助饮食消化 。此外,紫苏叶属于辛温解表药,可以祛风解表,驱散停留在孩子体内的风邪,促进感冒咳嗽的痊愈。

     

    总之,大家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尤其是小孩子,一定要注意顾护脾胃,只有脾胃运化正常了,机体才有能量驱邪外出,疾病才可能迅速痊愈。

     

    本文旨在科普,患者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 说起明代大医家王肯堂所创制的四神丸,几乎中医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方子对于中医腹泻当中的五更泻的治疗有神奇的效果。五更泻,又叫鸡鸣泻、肾泻,这种腹泻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到鸡叫前后的五更天就发作腹泻。这个病证的病根其实就在于脾肾阳虚、命门火衰,治疗起来不能当作普通的腹泻治疗,而应当温补与固摄同用、标本兼顾方可奏效。

     

    而四神丸用到的肉豆蔻二两(6g),补骨脂四两(12g),五味子二两(6g),吴茱萸一两(3g),煎煮时再加入生姜八两(24g),红枣一百枚,煮熟后用枣肉和末丸,做成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50-70枚,空腹或饭前用白汤送下。这个方子有良好的温肾暖脾、固肠止泻的作用。

    清代温病大家温载,在他的《温病浅说》一书中记载一次使用四神丸的经历,颇有意思,说给大家听听。

    话说温载有个好朋友叫刘星圃,这人个得了一种拉肚子的病。本来是个小病,刘星圃压根没放在心上,就随便找了一个医生给他治病,哪知道这位医生学艺不精给治错了!原来的腹泻加重,竟变成了痢疾,小便不通,断断续续下痢了一个月!这时候刘星圃才对自己的病情上心了,差遣仆人找了一个附近小有名气的医生过来给自己看病。哪知道,刘星圃太不走运了,这位医生也不知是诊疗疏忽,还是功力不够,竟然将这病当做水结证,于是轻易地使用了甘遂、甘草,并杂用其他十余味药物。

    刘星圃一看药方,大吃一惊地问道:“中药十八反不是说甘遂反甘草吗?我现在都虚成这样了,给我下这么猛的药行吗?”哪知道那位医生十分肯定地说:“这是我的独门秘方,你这病不这样治没办法治好!”刘星圃有听说过用药如用兵,有时兵行险招也是不得已,最终还是信了那个医生的话。哪知道才喝了一次就立刻泻下不止,直接把刘星圃拉得虚脱了,当时病势已十分严峻。这个时候刘星圃知道自己本来是小病,现在被两次庸医误治成了大病,于是赶紧差人请自己的好朋友温载过来给他看病。  

    温载到了刘星圃家,看到自己的好友刘星圃已经是奄奄一息,先向他的亲人询问了前几个大夫的治疗情况,并看了他们的药方。然后上前为刘星圃诊脉,左手尺脉浮芤,右手尺脉沉伏,六脉都有沉细无力的表现。温载不禁火冒三丈,大骂道:“庸医害人!刘兄的病本来是命门火衰引起的,结果竟然当做水结病,用如此峻烈的泻下药,那肾中的命门之火就更加衰微了!”于是,赶忙为刘星圃开了四神丸,刘星圃才服用了一剂就不再腹泻了,而且小便也通畅了许多。接着温载又给刘星圃开了真武汤吃了几天,温载又用了些健脾补火的药物,刘星圃的病终于治好了。

    为了感谢自己朋友,刘星圃病愈后专程拜访温载,两人在饮茶下棋的时候,刘星圃问道:“温载老兄,你究竟是怎么治好我的病的?怎么两个大夫都误诊了呢?”  

    温载笑道:“其实你最初还真不是什么大病,主要是久泄、久痢损伤了身体的阳气,肾阳亏虚则不能化气行水,所以才会小便不通,本来治疗应该要温阳化气,谁知道那两个医生没看出来,误用了峻下逐水的方子,结果更加伤及肾阳,命门之火衰竭,不能温暖脾土,导致了更加严重的泻下。我也就是用了一剂四神丸,温肾暖脾,起到温脾涩肠止泻的作用,所以一剂药就止住了腹泻,接下来就用真武汤温阳利水,最后健脾,你的病情自然也就好了。”刘星圃听了温载一席话,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小病酿成了大病,竟是这么回事,不禁感叹温载医术确实高明,没有他自己估计早就因误治丧命了。

  • 中医优生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数千年以前就有“取妻不取同姓”、“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优生择偶观点,往后进一步发展,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理论基础的优生思想逐步成熟并形成体系。中国传统优生思想对婚配、房事、孕产保健、饮食起居等方面均有详尽论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选择良偶,忌讳早婚

     

    婚配是生育的第一步,古人有“婚配宜择优”“世有恶疾不娶”等说法,比如《广嗣纪要》里面的“择婚”一篇就己经提出“五种不宜”(俗称“五不女”)的说法,也就是说患有螺、纹、鼓、角、脉这五种生理疾病或缺陷的女子不适合婚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古代孕育重视婚前检查。

     

    同时,古人遵循“同姓不昏,惧不殖也”的婚配观念,避免近亲结婚,这与现代遗传学优生观点不谋而合。

     

    此外,多本古籍对结婚年龄有明确的记载,古人倡导适龄婚配,忌早婚。

     

    正如《济阴纲目》所言“合男女必其当年,男……必三十而娶;女……必二十而嫁”。《经效产宝》提出所言:“若产育过多……诸证峰起”等。这与现代社会提倡的晚婚晚育、计划生育等优生优育思想高度吻合。

     

     

    二、合理选择孕育时机,同时注意不宜房事过多。

     

    古人除了认识到适龄婚配是优生优育的重要保证外,古人还重“视阴阳交合”的时机。古人重视“寡欲而求子”,认为房事过频会破坏父母气血,消耗男方精气同时引起女方气血不足,所以“寡欲乃有子,多欲则无子”,寡欲更有利于下一代健康。


    古人受孕讲求时机,如《景岳全书》《校注妇人良方》就告诫人们,只有在“天日晴朗,时和气爽”,自然气候环境好,人的“情思清宁,精神闲裕”的时候,男女阴阳交合,才能生出“少疾,且聪慧贤明”之子。

     

    如果在“大风大雨、严寒酷暑”等自然环境恶劣的时候交合,那么,即便怀孕了,也“宜下之,以免其祸”。

     

    此外,古人聚精之道还包括,息怒,指行房前应当心平气和;戒酒,指酒后不入室等等。

     

    参考文献:

    [1] 陈晓珠. 中医综合干预对备孕二胎肾虚高龄妇女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二甲双胍用于糖尿病已经有60年的历史了,全球应用广泛,效果良好,应用安全。如果没有禁忌症的话,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和全程药物,特别是适用于肥胖患者。

     

    一、使用剂量


    二甲双胍应从最小剂量开始使用,起效最小剂量为每天500mg,最佳有效剂量为每天2000mg,成人最大推荐剂量是每天2550mg。二甲双胍的使用剂量越大,降糖效果越强。如果可以耐受的话,建议逐渐加量至最佳有效剂量,但老年人不应接受最大剂量的治疗。如果单用足量(每天2550mg)二甲双胍3个月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话,可以联合使用其实任何的口服降糖药。


    二、使用剂型


    临床证实,二甲双胍的缓释剂型和普通片剂的效果相似。普通片剂一天需要服用2-3次,但是缓释剂型一般一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即可。但是二者的价格有所区别,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剂型。

     

    三、食物对普通片剂和缓释剂的影响


    1.普通片剂:二甲双胍的普通片剂建议餐中或者餐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但是食物会减少二甲双胍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

    2.缓释剂型:二甲双胍缓释剂型在进餐时服用,或者餐后服用。与食物同时服时,可使二甲双胍吸收增加约50%,但对其Cmax和Tmax无影响。高脂肪饮食和低脂肪饮食对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相似。多次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时,二甲双胍不会在血浆中蓄积。

     
    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用药


    10岁及10岁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二甲双胍。老年人的生理功能有所下降,特别是肾功能,因此在使用二甲双胍时,要注意定期检查肾功能。对于老年患者不应该应用到最大剂量。对于80岁以上的老人,不应该使用二甲双胍,除非肾功能没有下降。二甲双胍在孕妇使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明确,因此孕妇禁用本品。二甲双胍可通过乳汁排泌,因此,哺乳期妇女禁用本品。

     

    药物过量


    过量使用二甲双胍会出现乳酸性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的开始通常不易监察,伴随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如不适、肌肉酸痛、嗜睡、呼吸窘迫等,也可伴随体温降低、血压降低、心动过缓等。若在用二甲双胍时出现以上症状,须考虑是否超剂量使用二甲双胍。乳酸性酸中毒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使用禁忌


    2型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肝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严重感染和外伤、重大手术、临床有低血压和缺氧情况、既往有乳酸性酸中毒史者,以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用药注意事项


    1. 服用二甲双胍期间禁止饮酒。

    2. 若与其他治疗高血糖药物同时服用,要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3. 缓释剂型不可以掰开或者嚼碎服用。

    4. 若需要使用碘化造影剂时或者进行全麻时前48小时,要暂停使用二甲双胍。

    4. 二甲双胍可能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导致贫血,建议每年检查一次血象。

     

    以上仅供参考,不作为用药或诊断依据,具体请到正规医院咨询!

  • 泻白散和泻黄散是中医两个经典的“泻火”方。泻白散和泻黄散都出自《小儿药证直决》,这两个中药都是中医泻火的名方,但是,泻白散泻的是肺中的伏火郁热,泻黄散泻的是脾胃中的伏火。

     

    这儿就涉及到中医中“火”的问题,中医理论中有许多火,例如壮火,就是亢奋的病理之火;例如君火,则是心火;相火则是肝、胆、肾、三焦之火,而其根源则在命门。

     

    那么“伏火”又是什么呢?

     

    要理解“伏火”就得理解中医的“实火”和“虚火”的区别。所谓实火,就是指邪热炽盛引起的实热证,例如高热,头痛,目赤、口苦、口干、渴喜冷饮、烦躁、腹痛拒按、胁痛、便秘;甚或吐血、衄血,或发斑疹;舌红、苔黄而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等一系列症状。

     

    而虚火,则是由于体质衰弱、真阴亏损或真阳衰竭所引起的机能低下,真阴亏损,水不制火或者元阳败竭,火不归源导致的人体虚性亢奋。

     

    本质上伏火属于实火中的一种特殊的状态。怎么特殊呢?郑钦安对于伏火有这样的比喻:”如今之任将火煽红,而不覆自以灰,虽焰,不久即灭,覆之以灰,火得伏即可久存。”

     

     

     

    伏火的第一个特征是:潜伏于某几个脏腑,影响比较局限

     

    伏火类似于,被灰覆盖的火种,它的烈度比壮火要低很多,它的影响比较局限。例如,肺中有伏火,郁热,则会出现气喘咳嗽,日晡发热,也就是下午三点至五点的皮肤蒸热。所谓蒸热,就是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一浪一浪的感觉,又叫骨蒸潮热。舌红苔黄,脉细而数。症状局限于肺,而发热则经常要午后在展现出来。

     

    如果脾胃有伏火呢,则会出现口疮口臭,脾热弄舌,时时烦躁这样一些症状。

     

    伏火的第二个特征则是:病情绵长

     

    伏火,就像灰下之火种,久存不熄。灰下之火,一旦接触到新的燃料,常会导致死灰复燃,而伏火亦有此特点。伏火致病以慢性迁延、缠绵难愈和反复发作为特征,肺中伏火导致的咳嗽,短则月余、长则数月不愈。而脾胃伏火,则会引起口气热臭、牙龈肿痛、食欲不振、口微渴而不欲多饮、口腔溃疡等病症,反复发作,其状此起彼伏。

     

     

     

    伏火的第三个特征:容易耗损阴液

     

    伏火是潜藏之火,是被气机囿困之火,会在不知不觉中耗损阴液,导致身体出现阴虚症状,从而诱发真正的阴虚之火。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伏火容易耗损阴液,虽然伏火有点像虚火,并不意味着伏火“实火”的本质改变了。这个时候若只是一味滋阴,而不祛邪,那么,只会火上浇油。

     

    所以说,“伏火”与现代医学某些感染性疾病相似,病根不除,任你怎么滋补,均无济于事。

     

    正因为伏火有上述三个特征,所以解决的办法可以用这三个办法:清实热,生津液,解闭郁。

     

    以泻脾胃伏火的泻黄散为例,此方由藿香,栀子,石膏,甘草,防风五味药组成。其中,栀子清解脾胃实热,清热泻火;石膏,甘草清火同时生津液;藿香,防风,郁而发之,解除脾胃气机闭郁的状态。

     

     

    再以主治肺有伏火郁热的泻白散为例,此方由地骨皮,桑白皮,甘草,梗米组成,以桑白皮清实火,地骨皮入阴退热,甘草、梗米存津液。另,地骨皮,有清肺降火之能,桑白皮可泻肺平喘,两药均有降气平喘,解除肺部气机闭郁状态的作用。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前些日子,偶然看到这一篇有关教育的文章。

     

    让我陷入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让人称得上正确,从这十种教育方式中,我找到了答案。

     

    01 关于鼓励

     

    @匿名用户:我从小学习能力就弱,理解能力差。可每一次考试回家,母亲从不批评我。

     

    她只是鼓励我说:“没事儿,下次尽量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好。虽然你现在不如别人,但只要努力,将来一定会更好!”

     

    结论:多鼓励、多认同,可以减少孩子的挫折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随意地辱骂和攻击只会让孩子的心灵千疮百孔,对于孩子的一生,都会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

     

    孩子的未来有无限可能,他成长的模样取决于你的期望。让孩子在爱和鼓励中成长!

     

     

    02 关于责任

     

    @黄牛:早餐时间,一个小男孩将喝不完的豆浆带回房间时,不小心将豆浆泼在楼梯上,他的父亲带他去向服务员道了歉,并带着孩子清理了楼梯。

     

    服务员表示:没关系,自己可以整理,但是爸爸仍坚持让孩子清理,并再次道歉。

     

    结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教育过程中,勇于与孩子一同承担错误,言传身教,端正孩子对待错误的态度,敢于认错、改正,并对其后果进行弥补,学会反思。


    03 关于早恋

     

    @软苏:我情窦初开的早,一年级时,就痴迷班里的班长,母亲知道后,非但没指责,反而说:那是你们班考第一的男娃吧,女儿眼光不错!

     

    有时我偷懒不爱学习时,母亲就会说班长一定不怕辛苦,才会这么优秀。我瞬间就像打鸡血一样努力,我的奖状越来越多,甚至还当上了副班长。

     

    结论:学生时代的暗恋让人欢喜又害怕。既感受着情窦初开的美好,又担忧着父母的撞破。小心翼翼却又心生欢喜。

     

    但却不是每一位妈妈都有这样的智慧,将女儿的暗恋转化为进步的动力,这样大概才是最美的爱的教育。

     

     

    04关于尊重

     

    @匿名用户:初中时流行写日记,我将关于初恋的一切记在日记本里,偷偷藏进抽屉。母亲收拾我的房间看到了那本日记,我十分紧张,可母亲却说:这是你的隐私,我不会看的。

     

    结论:尊重,是最好的教育。一味的打压与控制,往往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想让孩子学会尊重,先学会尊重孩子。

     

    05 关于胸怀

     

    @学长:小的时候走在街上,看到乞丐,别的家长会对小孩说:“不好好学习就要像他们一样。”我以为会在父亲这听到同样的答案,可父亲却说:“你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帮助他们找到工作,建成家。”

     

    结论:父母的格局高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命运。这种充满爱和善意的回答,展现了父亲的胸怀,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人生价值。


    06 关于选择

     

    @yabu:儿子哭丧着脸回来,向我抱怨:今日班干部竞选,他总觉得自己准备的不充分,犹犹豫豫不敢上台竞选,等他准备好的时候,班干部的人选已经定下了。

     

    结论:机遇转瞬即逝,只有当机立断作出选择的人,才能抓住机会,取得成功!

     

    07 关于坚持

     

    @闻言:小时候,我很喜欢古诗词。但背诵却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母亲严厉的批评了我,并陪我一起背诵古诗,使它成为我了我每日必需的习惯。

     

    一次学校举行古诗词大赛,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了名,比赛时,我突然发现这些竟都是我平时背过的古诗,一路过关斩将,我拿下来冠军。

     

    结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坚持点滴积累,不经意间突然发现,原来成功已经水到渠成。


    08关于习惯

     

    @轩轩:小侄女小时候总是牙疼,还很抗拒刷牙,于是嫂子只好强迫她每天坚持刷牙。嫂子也会以身作则,陪小侄女一起坚持。如今,小侄女已经养成早晚一次刷牙的习惯,牙也再也没有疼过。

     

    结论:习惯决定人生,细节决定成败。日常的细节形成习惯,习惯又会潜移默化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未来道路。

     

    09关于诚信

     

    @晓欧:在收银台前,一位年轻的母亲在结账时偶然发现了儿子偷偷藏起的东西,母亲暂停结账,耐心询问儿子为何不付账就拿东西。可儿子却说谎,不是自己拿的。母亲为儿子撒谎的行为感到伤心,并要求他说实话,儿子害怕,只好说出了自己偷偷拿的。

     

    母亲让孩子向售货员道了歉,并付了钱。对孩子说:不问自取是为偷,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以后不要再犯,也不要在说谎了。

     

    结论:教育的本源是诚信,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只有坦诚待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


    10关于保护

     

    @吱吱:我曾看过这样一张图片,爸爸:如果有男生欺负你,你就用铲子打他脸…女儿:可我是女孩呀,爸爸…爸爸:那就用粉色的铲子…

     

    结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除了注重能力与素质的教育,也千万不要忘记教会孩子要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不知大家发现了没?在以上的10个教育方式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爱与平等。

     

    在爱的滋养下,春风化雨,才能让孩子绽放最闪亮的光彩!

  • 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很重要一样,房事健康对人类健康的发展仍然很重要,是人类本能的需要和追求。

     

    古人早就认识到性生活对于人的重大意义,提出了“食色,性也”以及“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说法。所以我国中医养生文化中,提到了房事养生。

     

     

    过去认为房事是丑陋肮脏或者难以启齿的。但是对中国古代房事养生文献资料中,又有诸多介绍,有关女性房事养生的内容。

     

    我国房事养生学历史悠久,其渊源于远古商周,《周易》、《诗经》、《内经》都有大量的房事养生论述,而奠定其理论基础。

     

    因程朱理学思想的盛行而严重阻碍了房事养生学的发展;徘徊于明清时代,明清时代中医学得到一度的飞速发展,也稍微带动房事养生学的进步,但封建理学思想的遗毒仍贻害无穷,故徘徊不前。

     

     

    纵览历代房事养生的文献资料,整理总结出女性房事养生的基本原则即是要房事适度,乐而有节制,不过早开始性生活、保持规律的性生活、不纵欲。

     

    另外房事生活有一定的宜忌,要顺应自然四时气候的变化、不饱食醉酒入房,并且女性要注意避开月经期、孕期和产后哺乳期。时至今日,这些原则对现代女性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外还对女性房事养生的主要方法做出了总结,主要概括了如何受孕的时机,补肾益精的方法,比如大量的食物方药和按摩导引等等。当然房事生活是两性之间的事情,在讨论女性房事养生内容一定会涉及男性方面。

     

    所以在总结女性房事养生的原则方法时,对男女性房事养生的差异性做了初步的探讨,从男女性生殖发育、性生理方面,以及男女房事养生的原则方法等方面来阐述其差异。房事除了男女性之间的差异外,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健康状况和体质的人也有很大的差异性。

     

    总之,房事养生和人的健康、寿命息息相关,对于女性房事养生原则理论和方法的整理归纳,有助于女性的健康、两性生活的和谐、后代的健康,深信中医养生必定能以自身独特的理论特色,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人类的养性、优生等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高燕. 女性房事养生的古代文献整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 小儿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其病因多样,包括遗传、环境因素、产伤等。患儿常出现运动发育迟缓、姿势异常、吞咽困难等症状。除了积极的治疗,日常护理对于改善患儿的预后至关重要。

    一、止住流涎

    流涎是小儿脑瘫的常见症状,可能与吞咽困难、面部肌肉控制不良有关。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患儿改善流涎:

    • 训练患儿正确的吞咽技巧,如做吞咽练习、咀嚼练习等。
    • 佩戴防流涎围嘴,防止口水弄脏衣物。
    • 定期清洁口腔,预防口腔感染。

    二、保持头部正中位

    头部正中位对于小儿脑瘫患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患儿保持头部正中位:

    • 在患儿坐立时,用手轻轻按压头顶,引导头部保持正中位。
    • 使用合适的辅助工具,如矫正椅、矫正床等,帮助患儿维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三、侧卧位

    侧卧位有助于缓解小儿脑瘫患儿的肢体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家长可以定期帮助患儿变换体位,保持肢体对称。

    四、室内环境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通风,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家长可以定期进行消毒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五、安全意识

    小儿脑瘫患儿因运动能力较弱,易发生跌倒、摔伤等意外。家长要时刻注意患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六、饮食护理

    合理膳食对于小儿脑瘫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家长可以为患儿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七、清洁卫生

    保持患儿的个人卫生,定期洗澡、剪指甲、更换衣物等,预防感染。

    八、身体锻炼

    适当的身体锻炼有助于提高小儿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增强体质。家长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游泳、骑自行车等。

  • 口水疹,又称婴儿流涎症,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的皮肤疾病。在广州冬季,由于气候干燥,空气湿度较低,口水疹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以下是关于口水疹的详细介绍以及该地区相关的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口水疹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婴幼儿唾液分泌增多,无法有效吞咽而导致的。唾液中的酶和细菌容易刺激皮肤,引起局部炎症。在广州冬季,空气干燥,皮肤水分容易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口水疹的症状。

    家庭预防措施:
    1.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
    2. 定期给婴幼儿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3. 选择适合婴幼儿的柔软、透气的衣物,避免摩擦刺激皮肤。
    4. 饮食方面,多给婴幼儿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增强皮肤抵抗力。
    5. 避免给婴幼儿食用过于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刺激唾液分泌。

    治疗策略:
    1. 保持局部清洁,使用温水轻轻擦拭口水疹部位,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涤剂。
    2. 可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药膏或乳膏,如氧化锌软膏,涂抹在口水疹部位,起到保护皮肤和抗菌作用。
    3. 如果症状严重,可咨询医生,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过敏药物或口服药物治疗。

    总之,广州冬季的口水疹可以通过家庭预防和适当治疗得到有效控制。家长们应关注婴幼儿的皮肤状况,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 唾液是人体重要的消化液之一,它不仅有助于食物的消化,还能清洁口腔,维护口腔健康。然而,有些人会出现经常流涎的现象,这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给生活带来不便。那么,经常流涎是什么原因呢?

    经常流涎可能与以下几种原因有关:

    1. 口腔疾病: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会导致口腔炎症,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多,从而出现流涎现象。

    2. 脑部疾病:急性脑出血、急性脑血栓形成等脑部疾病会影响大脑中的神经,导致反射性唾液增多,从而引起流涎。

    3. 胃部疾病: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等胃部疾病可能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多,引起流涎。

    4.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等可能导致唾液分泌增多,引起流涎。

    5. 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脑瘫等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引起唾液分泌增多,从而出现流涎。

    针对经常流涎的问题,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治疗建议:

    1. 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使用牙线清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预防口腔疾病。

    2. 饮食调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胃酸分泌,预防胃部疾病。

    3. 药物治疗:针对脑部疾病、胃部疾病等病因进行治疗,减轻流涎症状。

    4. 调整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5. 就医咨询:若流涎症状严重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小儿脑瘫,作为一种常见的发育障碍疾病,对患儿及其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为了帮助患儿改善生活质量,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小儿脑瘫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小儿脑瘫康复训练旨在改善患儿的运动能力、言语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儿克服运动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二、康复训练的方法

    1. 运动训练:针对患儿的运动功能障碍,进行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如平衡训练、协调训练、力量训练等。

    2. 言语训练:针对患儿的言语功能障碍,进行言语训练,如发音训练、语言理解训练等。

    3. 认知训练:针对患儿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认知训练,如记忆力训练、注意力训练等。

    4. 社会适应能力训练:通过游戏、社交活动等方式,帮助患儿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 家长要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与康复师保持良好沟通,了解训练方法和进度。

    2. 家长要耐心,避免对患儿进行负面评价,鼓励患儿积极参与训练。

    3. 家长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四、康复训练的辅助措施

    1. 适当的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对部分患儿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

    2. 适当的物理治疗:通过按摩、电疗等方法,缓解患儿的肌肉痉挛和疼痛。

    3. 适当的心理治疗:帮助患儿及其家庭调整心态,面对疾病。

    五、康复训练的长期性

    小儿脑瘫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患儿和康复师共同努力。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帮助患儿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 宝宝流口水是许多家长都遇到过的问题,特别是在三岁左右的儿童中较为常见。那么,宝宝为什么总是流口水呢?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本文将从病因、治疗方法、日常护理等方面为您详细解答。

    一、宝宝流口水的常见原因

    1. 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牙龈炎、牙齿萌出等,都可能导致宝宝流口水。

    2. 吞咽功能不完善: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吞咽功能逐渐完善。若吞咽功能不完善,会导致口水增多。

    3.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瘫、面神经麻痹等,可能导致宝宝流口水。

    4. 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等,也可能导致宝宝流口水。

    二、宝宝流口水的治疗方法

    1. 口腔疾病:针对口腔疾病,可采取局部用药或手术治疗。

    2. 吞咽功能不完善:通过训练宝宝的吞咽功能,如做吞咽动作、喂食训练等,来改善流口水的情况。

    3. 神经系统疾病:针对神经系统疾病,需进行专业的治疗,如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

    4. 胃肠道疾病:针对胃肠道疾病,需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

    三、宝宝流口水的日常护理

    1. 保持口腔卫生:经常为宝宝清洁口腔,预防口腔疾病。

    2. 保持面部干燥: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宝宝的面部,保持干燥,预防湿疹。

    3. 避免粗糙物品刺激:不要让宝宝使用粗糙的手帕或毛巾擦拭嘴角,以免刺激皮肤。

    4. 饮食调理:给予宝宝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四、如何预防宝宝流口水

    1. 注意口腔卫生:从宝宝出生开始,就要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

    2. 培养宝宝吞咽能力:从宝宝添加辅食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宝宝的吞咽能力。

    3. 注意宝宝情绪:保持宝宝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

    4. 注意宝宝饮食:给予宝宝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 流涎症,俗称流口水,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尤其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流涎症是由于消化功能不佳导致的,并非器质性疾病。中医治疗流涎症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流涎症的方法。

    1. 控涎散

    控涎散是一种常用的中医外敷药物,主要由冰片、车前子、甘草和益智仁等中药组成。将药材研成粉末后,敷于肚脐处,用胶布固定。每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几天即可见效。对于口水粘稠、嘴角发烂、大便干燥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2. 倍南散

    倍南散主要由吴茱萸、天南星和五倍子等中药组成。将药材研成粉末后,加入适量米醋搅拌成糊状,敷贴于涌泉穴。每晚睡前贴好,次日早上取下。连续使用几天,对口水清稀、面色发黄、精神不振、身体消瘦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3. 明矾散

    明矾散主要由明矾组成。将明矾研成粉末后,加入适量开水搅化,再加入适量温水浸泡双脚。每次浸泡约十几分钟,连续使用2-3次即可见效。对各种类型的流涎症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流涎症还包括日常保养和饮食调理。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孩子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受凉感冒。

    如果孩子出现流涎症的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 小儿流涎症,又称婴儿流口水,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时期的生理现象。其主要症状为流口水和全身无力,严重时会导致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问题。

    小儿流涎症的症状表现多样,包括:

    • 浑身乏力
    • 腹胀腹痛
    • 口淡无味
    • 食欲不佳
    • 流口水

    家长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长期流涎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脑瘫、先天性痴呆等严重后果。

    针对小儿流涎症的治疗方法包括:

    • 按摩穴位:如三关穴、足三里、百会等穴位,可缓解流涎症状。
    •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流涎症,可考虑手术切除腮腺、切断神经纤维等方法。
    • 药物治疗:针对脾胃湿热引起的流涎症,可使用中药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给孩子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
    • 多给孩子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
    • 根据天气变化给孩子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 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小儿流涎症虽然常见,但家长仍需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什么都没吃,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流口水。这种情况可能是生理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疾病信号。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流口水的常见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生理因素导致的流口水

    1. 睡眠姿势不当:睡觉时,头偏向一侧或俯卧,可能会导致唾液腺受到压迫,从而引起流口水。建议调整睡眠姿势,避免压迫到面部。

    2. 饮食习惯:过度食用辛辣、酸、冷等刺激性食物,可能导致口腔黏膜受损,刺激唾液分泌。建议调整饮食习惯,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 口腔卫生: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如龋齿、牙周病等,也可能导致流口水。建议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4.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唾液腺功能逐渐减退,唾液分泌量减少,可能导致流口水。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口腔卫生。

    二、疾病导致的流口水

    1. 口腔疾病:口腔炎、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可能导致唾液分泌增多,引起流口水。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对症治疗。

    2. 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导致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引起流口水。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3. 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疾病,如胃食管反流、消化不良等,可能导致胃酸过多,刺激口腔黏膜,引起流口水。建议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过度进食,保持良好的胃肠功能。

    4.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等,可能导致唾液分泌增多,引起流口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三、日常保养

    1. 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3. 饮食清淡,避免过度食用辛辣、酸、冷等刺激性食物。

    4.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四、就医指南

    如果流口水症状严重,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建议前往口腔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等相关科室就诊。

  • 流口水,俗称流涎,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在某些情况下,过多的流涎可能会给生活带来困扰。本文将为您介绍流涎的常见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养建议。

    一、流涎的原因

    1. 生理因素:如睡姿不当、牙齿畸形、口腔卫生不良等。

    2. 神经因素:如面神经炎、周围性面瘫等。

    3. 胃肠道因素:如胃肠神经功能障碍等。

    二、流涎的治疗方法

    1. 生理因素:改变不良的睡姿,矫正牙齿畸形,注意口腔卫生等。

    2. 神经因素:针灸、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等。

    3. 胃肠道因素:口服药物调节胃肠道功能。

    三、流涎的日常保养

    1. 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

    2.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 多饮水,保持口腔湿润。

    4.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四、流涎的预防

    1. 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

    2.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矫正牙齿畸形。

    3.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口腔感染。

    五、流涎的就医指南

    如果流涎症状严重,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 流涎症,即人们常说的流口水,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根据病因不同,流涎症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流涎症通常出现在婴幼儿时期,特别是在添加辅食、出牙等生长发育过程中,唾液分泌量增多,导致口水溢出。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无需特殊治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口腔功能的完善,流涎现象会逐渐消失。

    而病理性流涎症则是指由于某些疾病或功能障碍导致的唾液分泌异常增多。常见的病因包括唾液腺发育不全、唾液分泌增加、腺样体肥大、口腔疾病等。病理性流涎症的症状表现为唾液不自主从口角流出、频繁吞咽或外吐、说话时唾液飞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社交,甚至可能导致呛咳、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针对病理性流涎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唾液分泌过多的情况,通过抑制唾液分泌或促进唾液腺分泌减少来缓解症状。手术治疗则针对唾液腺发育不全、腺样体肥大等病因,通过切除或结扎唾液腺、导管等手术方法来治疗流涎症。

    值得注意的是,手术治疗虽然疗效显著,但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术后疤痕、面瘫等并发症。因此,在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时,患者应充分了解手术的利弊,并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

    此外,对于病理性流涎症患者,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患者应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口腔感染。同时,应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总之,流涎症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生理性流涎症无需特殊治疗,病理性流涎症则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