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孩子额头热,但精神头不错,是不是发烧?

孩子额头热,但精神头不错,是不是发烧?
发表人:京东健康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跟成人相比,儿童新陈代谢更加活跃,产热高,而散热能力又比较差。所以,一般孩子的体温都会稍稍高于成人,尤其是早产儿,自身体温调节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特别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发现孩子额头热热的,但是看着精神头还可以,吃饭睡觉也正常,搞不动到底是不是在发烧了。那么怎样给孩子测体温,体温多少算正常?

 

 

给孩子量体温,一般有5种方法:测腋温、耳温、额温、口温和肛温。最准确的是肛温,但是这个办法太麻烦,容易引起孩子的不适,测口温不卫生也不安全,额温又受外界影响大,所以家里给孩子测温,一般是耳温或者腋温。

 

一般我们说的绝对正常的体温,是36.6℃,但人的体温不会有绝对值,一天之内体温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大于3岁的孩子,体温在36.4℃~36.9℃之间浮动都算正常的,即使到了37.2℃,只要孩子没有异常情况,也不需要过度担心。

 

那么达到什么程度算是发热呢?不同的测量方法的定义也不一样。比如腋温的发热判定值是37.5℃,肛温是38℃,口温与肛温的温度差在0.1℃~0.3℃之间。

 

在给孩子测体温的时候,家长们需要跟“熊孩子”斗智斗勇了。

 

  • 哭闹和剧烈运动都会影响测量结果,让他们保持安静;
  • 体温计或者测温枪使用前用酒精擦拭消毒,使用后也要清洁
  • 测腋温的时候,一动体温计、没有夹紧、或者脂肪过后都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有耳疾或者外耳道分泌过多,也会影响准确度

 

如果孩子只是发热,没有咳嗽没有痰、喉咙不痛不痒,只是额头发烫,食欲不佳精神不振,这种情况在儿科里太常见啦,一般都是急性病毒感染造成的,这时候往往鼻咽部症状不明显,但是全身症状明显,有时候会有腹痛、呕吐、腹泻、烦躁等等。

 

 

如果孩子有以下这些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去了。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发烧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 | 李奇

    文章首发于 | 儿科李奇大夫

     

    发热是儿科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是机体对致热源的正常反应。那么关于发热,家长需要知道哪些知识呢? 

     

     

    1、体温的测量

     

    何时需要监测体温

     

    发热几乎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一种疾病症状,当宝宝出现精神不好,面色红,口唇红,或伴有不想活动,不想吃饭,想睡觉时,都需要及时给孩子监测体温。因此宝爸宝妈们家中一定要备有至少一支体温计,避免临时着急。

     

    正常体温范围

     

    人体的不同部位温度不同,临床上经常采用腋温、舌下温度以及肛温进行测量,判断是否发热。通常认为肛温≥38℃或者腋温≥37.5℃即为发热。

     

     

    体温计的选择

     

    目前市场主流的体温计类型主要有水银体温计、接触式电子体温计、红外线体温计三类,该如何选择呢?

     

    大部分宝爸宝妈用过的传统体温计都是水银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测量准确,价格低廉,是很多家庭的首选。其不足之处在于需要的测量时间较长,较小的婴幼儿难以配合。

     

    另外提醒大家,如果使用水银体温计,要避免摔落造成玻璃碎片损伤及元素汞暴露。儿童的元素汞暴露主要来自水银体温计使用中的破碎。汞(即水银)是一种常温即挥发的液态重金属,具备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一旦水银体温计破碎导致汞暴露,最好远离暴露地点,并且开窗通风,及时清理。

     

     

    第二类常见的体温计为接触式电子体温计。在新生儿和儿童的腋温测量中,电子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的测量差异很小,而且电子体温计测量时间较短,也不存在汞暴露的风险,因此电子体温计是替代水银体温计测体温的理想工具之一。

     

    如果家里使用的是红外线电子体温计,则建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有可能提高测量准确性。

     

    如何正确测量体温

     

    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小儿体温,比如季节、一天当中不同的时间段体温都略有波动,小儿活动、哭闹、进食后、衣被过厚、室温过高都可以使体温升高到37.5℃左右。所以在测量体温时,应使宝宝处于安静状态,不哭闹、不活动,并且在穿的不多,房间温度适宜,非进食的情况下监测体温。

     

    2、就诊需要知道的问题  

      

    除了测量体温,还要做什么

     

    当宝宝发热时,家长需要观察并记录以下情况,方便在就诊时能够准确地描述孩子的病情:

    * 孩子的精神状况

    * 饮食及大小便情况(次数、性状等)

    * 有没有其它伴随症状如:鼻塞,咽痛,咳嗽,眼肿,皮疹,呕泻,抽搐等等

     

    若宝宝<3月龄,出现发热时应立刻就诊;如果出现持续发热、或发热伴精神萎靡,频繁呕吐,剧烈咳嗽,及抽搐发作等症状时,也建议及时就诊。

     

    何时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

     

    首先,我们要知道行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检测的目的是什么,其中比较常见的一个目的是识别严重细菌感染,避免延误治疗。而指南中指出发热12小时后较发热12小时前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查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更优。

     

    家长急于查找病因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发热之初马上要求进行血常规、CRP检测未必是明智之举。

     

     

    血常规+CRP化验单怎么看

     

    很多家长想知道化验单怎么看,一般情况下:

     

    3岁以下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 WBC < 临界值15×109·L或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临界值10×109·L时,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小;

    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取CRP>临界值20 mg·L时,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小;取CRP >临界值40mg·L时,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取CRP >临界值80 mg·L时,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很大。

     

    (注意:疾病诊断需要结合多种化验结果及临床症状,单纯血常规及CRP检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请以医生结论为准!)

     

    3、退热药的使用

     

    何时可以使用退热药

     

    应用退热药的目的是缓解宝宝因发热出现的不适感,所以并不是孩子体温高于38.5℃就必须使用退热药物。

     

    常见的退热药物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和布洛芬(美林),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 月龄,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每次15 mg/kg,两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6h。

     

    ≥6 月龄儿童,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布洛芬的剂量为每次10 mg/kg,两次用药的最短间隔为6 ~8 h。

     

    不推荐这样使用退热药!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因此:

     

    *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用于儿童退热;

    *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用于儿童退热。

    * 糖皮质激素不能作为退热剂用于儿童退热;

    * 不推荐静脉、肌注赖氨匹林退热;赖氨匹林说明书最新【儿童用药】修改为:16岁以下儿童慎用,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儿童用药后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

     

     

    * 不推荐静脉、肌注中成药退热,如柴胡注射液等。柴胡注射液说明书修订要求应增加警示语【禁忌】项应当包括:儿童禁用。

     

     

    不推荐服用儿童复方感冒药

     

    首先,儿童复方感冒药不是退热药,但是很多家长在发热初期喜欢给孩子吃复方感冒药,如艾畅、惠菲宁、小儿氨酚黄那敏等等;认为可以把病毒和细菌“扼杀在摇篮里”。然而复方感冒药成分复杂,不推荐服用,有些复方感冒药同时具有退热功效,更不建议与退热药同时使用。

     

    多个欧美国家,都不推荐4岁以下儿童使用复方感冒药;

     

    在美国药店出售的儿童复方感冒药说明书都标注了限制使用的年龄段:

    * 2岁以下禁用;

    * 4岁以下不推荐使用;

    * 4~6岁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6岁以上儿童根据需求自主使用。

     

    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对一些常见的感冒药做了一些变更,有需要的家长可以根据下方图片进行查找。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秋冬季节,很多抵抗力差的小孩子容易得流感,发烧、咳嗽、流鼻涕是流感患者会表现出来的主要症状。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缓解,那么会让孩子们非常难受,也容易引发一些并发症,很多家长非常关心孩子流感发烧几天能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孩子发烧反复几天能好?

    一、一般来说,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其病毒期为7天,所以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病毒性感冒的病毒期都是一周,因此感冒发烧症状一般要七天左右才能彻底恢复。 当然了,具体几天,需要根据孩子的体质和所用药物效果来定。

    二、针对病毒性感冒,常常会出现反复发烧几天,一般小孩会持续3-5天左右,大人则三天左右,而具体几天能好,要看孩子具体的情况,如果反复发烧的3-5天还不退的,就要引起重视了,这种情况可能是产后了细菌,要及时就诊,根据医生的诊断结果,看是否使用抗生素来治疗。

    三、一般病毒期为一周,所以七天左右就会退烧,不过具体因人而异,如果又伴发有其它感染或是病症的,可能会导致发烧反复,从而不易康复。所以当孩子出现发烧现象时,要及时就诊,并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以利于退烧。如果孩子的体温高于38.5度,那么家长朋友们要给孩子及时服用退烧药,比较常用的是美林或者是泰诺林,孩子在发烧期间家长不要逼迫孩子进食。

    小孩病毒性发烧反复的原因,主要是患儿体内出现炎症感染有关,如伴有扁桃腺炎,肺炎支气管炎等,如果烧得不高也有可能是食物过敏引起,这种情况也可导致反复发烧的。针对孩子发烧现象,必须要注意让孩子多喝水,注意保暖工作,避免再次受凉,合理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要禁止吃辛辣油腻之物,可配合一些食疗来调治,如甘蔗马蹄汤、绿豆汤、香菜根熬水等,这些对于病毒性发烧就有必须的辅助治疗效果。

  • 小孩发烧是比较普遍的病症,除了与孩子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低有关之外,还与天气变化无常有非常大的关系。

     

    有很多孩子白天不发烧晚上就发烧,这极有可能是白天发烧没有引起家长注意,而晚上发烧的症状严重了才被家长发现。只要积极治疗就可以彻底痊愈。

     

    有很多家长一看到宝宝身体发烧就会特别着急,事实上如果身体发烧的温度并不是太高不需要过于担忧。

     

    平时可以多给孩子喝一些温开水,或者吃一些能够缓解身体发烧的食疗,都可以有效治愈孩子身体发烧的病症。

     

     

    但如果出现孩子白天不发烧晚上就发烧的情况,最好能够及时去正规医院儿科做一下血常规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确定病因并及时进行治疗。

     

    发烧属于一种病理性的体温升高,也是身体应对病毒或者病菌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孩子晚上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可能孩子白天已经发烧了但家长并不知道,而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才发现,或者是孩子白天发烧并不是特别严重,并没有真正引起家长的重视。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大多数孩子都会在晚上发烧,因为孩子在晚上入睡的时候身体比较放松,病毒或者病菌就会特别活跃。


    一般情况下,孩子白天不发烧晚上发烧的时候就会特别严重。

     

    无论是低烧还是高烧都应该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如果通过冰敷等物理疗法并没有得到缓解,那么就应该通过口服药物给身体降温。比如,泰诺林、布洛芬等药物等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降温效果。

     

     

    但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考虑,最好能够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做一下检查,查明病因之后再对症治疗才能早日康复。


    希望大家能够真正了解,小孩白天不发烧晚上发烧的根本原因。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孩子发烧就应该积极治疗。

     

    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尽心尽力呵护孩子的身体,千万不要因为忙于自己的事情而忽略孩子的健康。孩子发烧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如果出现了高烧不退的情况,又没有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就很容易损伤孩子的身体健康。

  • 作者 | 李奇
    文章首发于 | 儿科李奇大夫

     

    最近门诊流感发热患儿显著增加,首先提醒各位宝爸宝妈:注意勤洗手,开窗通风,房间湿度适宜,及时增减衣物,外出给宝宝带口罩,不要在人口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长时间停留,避免宝宝感冒。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及时就医。

     

     

    门诊中不断有家长咨询孩子退热、以及广告上的各种感冒药能不能用这类问题,其实之前我推送的文章里有过相关内容(点击查看:宝宝发烧,家长怎么办),今天再做一些补充说明。

     

    01、什么时候用退烧药

     

    解答这个问题就要先知道发热是什么,我们用退烧药的目的是什么。

     

    简单点说,发热是疾病的症状,而不是病因。是因为机体存在某些疾病而导致了发热,比如感冒、流感、肺炎、胃肠炎等等,而不是有“发热”这种疾病。所以真正要治疗的也是引起发热的疾病,而不是“发热”本身。至于到底是什么病引起的,则要请医生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用退烧药呢?因为发热会使孩子很不舒服。应用退烧药的目的不是治病,而是缓解宝宝因发热出现的不适感。依据《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询证指南》,腋温≥38.2℃(口温38.5℃,肛温39.0℃),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可以使用退烧药。

     

     

    在门诊中家长使用退热药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分积极,孩子的体温就是分水岭,不管孩子精神状态如何,就等着一到38.2℃或者38.5℃马上就给退热药,或者极力要求医生打退热针甚至输液降温。另外一个是孩子发热精神萎靡,但是害怕药物副作用,到了39℃,也不吃药,一味使用物理降温或者硬扛着,让孩子承担着发烧的痛苦。

     

    实际上,退热药既不是万能神药,副作用也不是“洪水猛兽”,不必过于积极,也不必退避三舍,只有使用合理、恰当,才能缓解孩子因为发热带来的不适感。

     

    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需要医生指导预防惊厥,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使用退烧药可以防治高热惊厥的发生,因此也不主张过分积极使用退热药物。

     

    但是对于有基础病的孩子,比如癫痫、先天性心肺疾病、或者有代谢疾病等,由于发热时体内代谢增强,要多加关注,谨遵医嘱,必要时提早给予退热药干预。

     

    02、退烧药的使用

     

    问:大夫,我家孩子高烧,能给输液吗?输液把退热药加上吧?

     

    答: 根据孩子的疾病,咱们可以选择输化痰药物、营养液、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选择输抗生素,但是目前没有适合输液的儿童退热药。糖皮质激素(比如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不能作为退热剂用于儿童退热;不推荐静脉、肌注赖氨匹林退热;不推荐静脉、肌注中成药退热,如柴胡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炎琥宁注射液等。

     

    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发生药物副作用的风险远远高于口服,甚至会诱发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弊大于利。

     

    我在门诊中经常见到家长要求输液,认为输液好的快;但是相对口服,输液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会更高。目前临床上退热的最主要的方式是口服退热药物,次选退热栓,退热栓的成分也建议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泰诺泰诺林)和布洛芬(商品名:美林)是临床上常用的相对安全的儿童退热药。医院和药店都可以买到,按照说明书剂量或者下表剂量服用:

     

     

    这两种药均有两种规格,药物浓度不同,家长在购买和使用时要注意区分和计算用量。

     

    (图片源于网络)

     

    上述两种药物用于退烧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1、小于6月龄的宝宝不宜使用布洛芬(美林)作为退烧药物。

     

    2、不推荐联合用药:有些家长认为两种药物一起用,双管齐下效果好,但是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会增大用药风险,而且不能改善患儿舒适度。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安全性及退热效果相似,因此,合适月龄选择一种就可以。

     

    3、不推荐交替用药:由于药量和用药间隔不同,交替用药容易发生混淆,增加用错药和超剂量用药的风险。

     

    4、注意补水:喝退热药后,建议多喝水,补充水分,水分充足的情况下,退热药效果较好。若有脱水情况下,肝肾毒性发生风险会更高。很多孩子发烧时难受,不爱喝水,家长一定要想办法给孩子补充水分,利于代谢。

     

    03、慎用复方感冒药

     

    现在大家都知道,复方感冒药要谨慎用于儿童。

     

    多个欧美国家,都不推荐4岁以下儿童使用复方感冒药。在美国药店出售的儿童复方感冒药说明书都标注了限制使用的年龄段:

     

    * 2岁以下禁用;

    * 4岁以下不推荐使用;

    * 4~6岁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6岁以上儿童根据需求自主使用。

     

    但是在门诊和调理群里,不断有家长问:

     

    可以给孩子用点艾畅吗?或者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孩子有点流鼻涕,给孩子吃点感冒冲剂行不行啊?

    甚至有的家长把成人复方感冒药减量给孩子吃。

     

    问到的药基本都是复方感冒药,问题在于大家对于复方感冒药的概念并不清楚,所以今天专门补充解释一下,什么是复方感冒药。

     

    复方感冒药,是指从药品组成上看,这个药品里含有多种有效药物成分,而不是单一一种。这种感冒药可能同时含有退热、抗过敏、减少充血等多种成分,用于缓解发热、止咳、流鼻涕等症状。

     

    电视里经常广告的很多儿童感冒药都属于复方制剂,所以家长拿到药物之后,首先要看好说明书上的药物成分,辨别是否属于复方感冒药。

     

    问:既然复方感冒药这么好用,又能治发烧,又能治咳嗽流鼻涕,为什么还要谨慎使用呢?

     

    答:首先,复方感冒药的成分不止一种,而且比例固定,不好调节每种成分的剂量,很容易造成孩子过度用药,产生不必要的药物毒性。其次,家长买药可能只看药品名称,但是对于说明书中其它药物成分都忽略了,药品的通用名中只写最主要的药物成分,如果同时服用其它感冒药或者退热药,很可能造成重复用药,或者超剂量用药。

     

    而感冒药的作用也仅仅是缓解症状,并不能清除病原,没有必要冒这种风险。

     

    问:不能吃复方感冒药,那吃些什么药啊?

     

    答:孩子感冒,最重要的是做好护理,细心观察,警惕合并其它疾病。单纯感冒属于自限性疾病,细菌性感染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流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流感药物,普通病毒性感冒只需要对症治疗。

     

    可以根据孩子症状,选取单剂方药物,即单一有效成分的药物。有什么症状使用什么对应的药物,比如发热使用退热药、流鼻涕使用一些单一的抗敏药物等。

     

    04、咳嗽用药

     

    咳嗽是由分泌物刺激导致的一种症状,是自身保护呼吸道清洁的正常反应。

     

    出现咳嗽症状时,应找医生听诊,排除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轻症可以口服氨溴索,氨溴特罗;中草药化痰止咳等等。

     

    不推荐服用含有可待因成分的止咳药!

    不推荐服用含有中成药罂粟壳成分的止咳药!

    不推荐4岁以下儿童服用含有右美沙芬,福尔可定成分的中枢止咳药!

     

    中枢止咳药主要通过抑制延髓的咳嗽中枢来抑制咳嗽反射,进行止咳。若服用中枢止咳药,咳嗽反射被抑制,分泌物不易排出,导致分泌物堆积过多,引起肺部感染(肺炎),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看到这里,有些家长会觉得很茫然:我不是学医药的,怎么判断有没有这些成分啊?

     

    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查看药品说明。

     

    每种药物的说明书都写明了其成分,通用名也标示了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比如下图,就是由五种药物成分组成的复方制剂:

     

     

    希望通过今天这篇文章,能够让家长养成一个习惯,拿到药品后,先看药物说明书,除了看用法用量之外,还要看清楚药物成分和使用禁忌,不要盲听盲从广告,让孩子承担不必要的药物风险。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每到暑热天气为病菌等微生物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为它们的传播提供了基础,儿童在校聚居,吃喝玩乐的时候并不在意卫生,因此很有可能会传染疱疹性咽峡炎,造成流行。由于儿童的行为能力非常差,要对儿童进行防护,必须老师和家长共同完成。

      
    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肠道病毒多为柯萨奇病毒,流行时期以每年夏秋季节多发,发病以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小儿多见,有很强的传染性,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粪口传播,故很容易造成广泛流行。前来医院就诊的孩子们多因为出现发热、嗓子疼,医生查看喉咙时常在咽峡部粘膜发现小疱疹,周围色红,破溃后呈红色或淡黄色溃疡,吞咽时自觉咽部疼痛较剧烈。检验血常规常可有淋巴细胞及白细胞升高。白细胞升高时多合并细菌感染。

     

     

    夏季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宝爸宝妈当如何护理呢?

     

    俗话说“病从口入”,首先要注意口腔及手部的卫生,接触食物前要把手洗干净,同时还要保持口腔清洁,大人要多提醒孩子,看护好孩子,避免脏物入口。此时家里当注意开窗通风,避免让孩子接触传染源及隐性感染者,少到人多场所活动,可选择在户外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很少超过2周,患病后预后相对良好,多无明显并发症,极少数可发展为重症。本病还当与普通感冒及手足口病等有相似症状的疾病相区分。

     

    若孩子已患上疱疹性咽峡炎,家长不要过分恐慌则更应让他们多洗手、多饮水,分餐饮食等,吃些无刺激的食物。若孩子发热不退,可给孩子洗个热水澡,或者局部喷些中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对于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一定要有专业医师指导才能应用,见到孩子病情变化,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 孩子在家里的时候可能因为着凉等原因就会出现发烧的情况,如果是有经验的父母,就可以很好的处理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什么经验的父母,那就十分危险。如果孩子体温过高,是有可能伤害到脑部神经的,所以必须要做正确的处理。有的孩子发烧的时候会出现耳朵痛的情况,家长该怎么办?

     


    小孩发烧耳朵疼应该给予抗生素治疗,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让孩子服用。


    小孩发烧怎么办?


    1、急救措施:


    (1)可用冷湿毛巾敷额,好可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还可加敷腋窝和腹股沟则效果更好。


    (2)将75%酒精兑水一倍稀释,用小毛巾蘸湿擦抹头、颈、腋窝、胸背和四肢。若小儿四肢冷或擦抹后皮肤起鸡皮,应改用稍低于皮肤温度的温水擦抹四肢直至回红转暖。


    (3)在作物理降温的同时还要服退热药,有高热抽筋病史的同时加服镇静药。当家离医院远而交通又不方便的,遇高热最好不要不管一切往医院跑,可以先在家中作上述紧急处理。


    2、降温方法:

     

    (1)传统物理降温法


    将患儿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用冷温毛巾或冷水袋,敷头额、双腋及腹股沟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枕于头部或放置于上述部位。亦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于四肢、躯干两侧及背部擦浴。擦浴时如患儿出现皮肤苍白或全身皮肤发凉应立即停止。也可用冷生理盐水(30~32℃)灌肠,对疑为中毒型菌莉者更为适宜,既可降温,又便于取粪便标本送检;


    (2)药物降温法


    对未成熟儿,小婴儿与体弱儿一般不用解热剂降温;0~23个月龄的孩子可服用幼儿百服咛(退热口服)滴剂,2~12岁孩子可服用儿童百服咛(退热)溶液或咀嚼片,每隔4~6小时服一次。这种退热药的优点是口服后吸收较快,30分钟生效,没有传统解热镇痛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对白细胞、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3)针灸降温法

     


    3、对症治疗:


    (1)高热时,水分丢失增多,食欲减退,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对于出现烦躁不安、反复惊厥或一般降温措施效果不明显者,可酌情选用氯丙嗪与异丙嗪。


    4、针对病因治疗方法:


    对于由感染引起的高热,应根据病情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对局部感染病灶要及时清除。因非感染性疾病所致的高热,也需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当孩子出现了发烧的症状时,家长在饮食上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应该给孩子多吃一些低热量的食物,最好是容易消化的流食或者是半流质的食物。比如给宝宝熬一些牛奶或者是米汤。不能给孩子吃太多的水果,让孩子多喝一些水,千万不能让孩子暴饮暴食。

  • 孩子肚子疼发烧可能是由于感冒、胃肠炎等原因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和肚子疼,可以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午时茶颗粒、小儿肠胃康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胃肠炎引起的发烧和肚子疼,可以使用头孢克肟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健胃消食口服液、蒙脱石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家长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孩子的衣物,保持清淡的饮食,并注意孩子的休息和情绪管理。孩子肚子疼发烧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切勿擅自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 如果肠胃炎伴有发烧,是否可以吃退烧药,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症状和体温情况来决定。

    1.如果体温没有超过 38.5℃,一般是不建议用药的。因为这种情况症状比较轻,可以通过温水擦拭皮肤等物理方式进行降温,同时针对原因进行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2.如果体温超过 38.5℃,且拉肚子、恶心、呕吐等症状较轻,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出现高热的情况。

    3.如果体温很高,且连续发热、吃退烧药效果不好,建议去医院输液治疗。

    因此,肠胃炎发烧是否可以吃退烧药,建议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判断。

  • 最近门诊来了一位大娘带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来看病。大娘说,这个孩子是她的孙子,现在才5个多月,但是最近几天一直是发烧的状态,用了退烧药当时降下去体温,过不了多久还是会烧起来,这让她很担心!

     

     

    我从病因开始问起,希望能得到有效的证据作为诊疗参考。没想到刚一问孩子为什么会发烧,这位大娘已经是委屈又气愤的样子了,开始跟我抱怨自己的儿媳妇:“我就说他妈妈不会带孩子吧,好好地开什么窗通风啊,最后把孩子折腾病了,说她还一百个不乐意!”从大娘的抱怨中,我了解到孩子的父母都是80后上班族,平时也没空带孩子,大多数时间都是孩子的奶奶在带。然而孩子奶奶无意中的一句话,却让我捕捉到了重要信息,她说:“趁他父母不在,我赶紧带他来看看中医”。

     

    我隐约意识到,孩子的父母对于奶奶来纯中医门诊这件事可能不知情,草率处理并不是负责的表现。于是我耐心地劝说孩子的奶奶,这件事应该告诉孩子父母,他们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不让他们知情是不妥当的。孩子的奶奶一开始很不情愿,找出了理由来搪塞我,但在我的坚持下还是拨通了儿媳妇的电话。我坐在大娘旁边,明显感觉到了孩子母亲的强烈反对,言辞间满是谴责…大娘悻悻地挂掉了电话,但还是坚持要求大夫给开中药退烧,抱着孩子在诊室不走。

     

     

    这个情景,让大夫很是为难。我跟大娘解释道:“不开药的原因,是因为孩子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并不同意您这样的处理方式。作为一家人,您最好还是征得大家同意,统一了意见再来就医比较妥当,否则即使开完药,回家后也可能因为吃药而引起不必要的家庭矛盾!”反复劝说下,最后大娘抱着孩子无奈地走了,刚出诊室就接到了儿媳妇催着回家的电话,“我知道了,我们不看了不就得了嘛,孩子出了事你们自己负责就好!我尽力了!”

     

    看着大娘抱着孙子走出门诊的落寞背影,再想想电话另一边儿媳妇声嘶力竭的“命令”,不禁感慨“小儿难养”。一方面现代社会孩子越来越金贵,父母得子不易,爷爷奶奶也视若掌上明珠,两辈人常常因为养孩子理念及习惯差异而闹矛盾,有的甚至导致儿子儿媳闹到离婚。另一方面,关于孩子生病是看中医还是看西医,常常是家庭矛盾的导火索。也曾见过儿子儿媳妇责怪老人带孩子看西医的情况。因为他们认为抗生素等西药副作用较大,所以排斥西医。


    笔者在此要告诉大家的是,中西医各有优势,找到负责任的医生,能解决问题才是关键!还有,不论如何,做子女的应该尊重老人,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应该好好说,动辄“训斥”,实在不妥。

  • 没有发烧后引起血尿这种说法。不是所有发烧都会引起血尿,也不是所有血尿都是由发热引起。血尿和发热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多发热性的疾病并不会引起血尿,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等都会引起发热,但绝大部分患者不会有血尿。但有一部分发热会导致肾小球的滤过率上升,会有短暂的、少量的血尿出现,但是发热停止之后复查其会恢复正常。绝大部分时候血尿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比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尿道炎、膀胱炎等。部分引起血尿的疾病同时伴有发热。

    所以综上所述,发热和血尿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出现血尿或者发热,建议及时就医,查找原因,积极治疗。

  • 当宝宝发烧至39摄氏度时,家长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退热措施。首先,可以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帮助宝宝退烧。常用的退热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对乙酰氨基酚颗粒以及布洛芬混悬液和布洛芬颗粒。对于吞咽困难的宝宝,可以考虑使用退热栓,如对乙酰氨基酚栓或布洛芬栓塞液。这些药物能够有效降低体温,缓解发热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物理降温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可以用温水擦拭宝宝的手心、脚心、腋窝、腹股沟和腘窝等部位,帮助散热。同时,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适当增加宝宝的水分摄入,促进新陈代谢和毒素排出,也是帮助宝宝退烧的重要措施。

    宝宝发烧时,家长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呼吸、皮肤颜色等。如宝宝出现持续高热、嗜睡、呕吐、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家长还要注意饮食,给予宝宝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值得注意的是,宝宝发烧时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在宝宝发烧期间,家长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给予宝宝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总之,面对8个月宝宝发烧39摄氏度的状况,家长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降温和日常护理,帮助宝宝尽快康复。

  • 宝宝发烧两天不退,家长们往往焦虑不已。这确实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情况。发烧是人体对病原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当宝宝体内出现病毒或细菌感染时,免疫系统会启动,导致体温升高。

    引起宝宝发烧的病原体主要包括病毒和细菌。常见的病毒感染有流感病毒、手足口病病毒等;常见的细菌感染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此外,一些非感染性疾病,如中耳炎、尿路感染等,也可能导致宝宝发烧。

    面对宝宝发烧,家长首先要做的是观察宝宝的病情。如果宝宝除了发烧外,还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皮疹等,应及时就医。如果宝宝只是单纯的发烧,没有其他症状,可以先在家中观察。

    在家护理宝宝发烧时,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宝宝受凉。
    • 给宝宝穿宽松的衣服,便于散热。
    • 适当补充水分,防止宝宝脱水。
    • 保持宝宝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溃疡。
    • 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如宝宝精神萎靡,应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发烧持续不退,或者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体温超过39℃。
    • 发烧超过3天。
    • 伴有抽搐、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症状。

    在就医过程中,家长要如实向医生反映宝宝的症状,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同时,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给予宝宝适当的护理,帮助宝宝早日康复。

  • 孩子发烧是许多家长都遇到的情况,面对发烧的孩子,家长们往往焦虑不已。本文将针对家长关心的一个问题进行解答:小孩发烧可以开空调吗?

    首先,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家长们,孩子发烧是可以开空调的。空调可以帮助调节室内温度,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孩子休息和恢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空调的温度不宜调得太低,建议保持在26度到28度之间,避免孩子感冒受凉。同时,要避免孩子直接对着空调出风口,以免导致感冒或头痛。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建议不要开空调,打开窗户保持室内通风。新鲜空气可以帮助孩子呼吸更加顺畅,有利于病情恢复。

    除了环境调节,家长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 让孩子多喝温开水,补充体液,防止脱水。

    3. 如果孩子体温低于38度,可以用湿毛巾擦拭身体,进行物理降温。

    4. 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应及时给予退烧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5. 了解孩子发烧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发烧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发热常见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而非感染性发热则包括幼儿急疹、流感、流行性脑膜炎等。

    除了以上方法,家长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预防发烧:

    1. 带孩子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跳健身操等。

    2. 给孩子穿合适的衣物,避免过热或过冷。

    3. 保持室内清洁,预防感染。

    总之,家长在面对孩子发烧的情况时,要保持冷静,科学应对。通过合理的护理和治疗,相信孩子很快就能恢复健康。

  • 孩子不发烧却出现抽搐症状,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和相关的医疗知识科普。

    1. 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对人体的骨骼和免疫系统至关重要。婴幼儿时期,如果缺乏维生素D,容易导致手足抽搐。这是因为维生素D有助于维持血钙水平,缺乏时血钙降低,引起肌肉抽搐。家长要注意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可以通过晒太阳和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来实现。

    2. 婴儿痉挛症:婴儿痉挛症是癫痫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发生在1岁以内的婴儿。表现为突然的、短暂的、全身性的抽搐,伴有意识丧失。婴儿痉挛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感染、代谢异常等。如果孩子出现这类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3. 癫痫: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慢性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婴儿期癫痫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口吐白沫等。癫痫有多种类型,治疗方法也因人而异。家长要了解癫痫的相关知识,帮助孩子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4. 颅内肿瘤:颅内肿瘤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抽搐症状,尤其是没有发热的情况下。颅内肿瘤可能压迫脑组织,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抽搐。如果孩子出现抽搐,伴有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颅内肿瘤等疾病。

    5. 其他原因: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导致孩子不发烧抽搐,如代谢性疾病、中毒、药物反应等。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关注孩子的饮食、睡眠、情绪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孩子出现抽搐症状,不要惊慌,及时就医,找出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 小儿反复发烧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当体温达到39度时,家长需要引起重视。发烧是身体对病原体入侵的一种防御反应,它可以帮助身体抵抗感染。然而,高烧会对小儿的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

    首先,家长可以给小儿服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以降低体温。同时,要多给小儿喝温开水或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脱水。

    小儿反复发烧39度,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支气管炎、肺炎、急性肠胃炎、扁桃体炎或颅内感染等。因此,家长需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儿科就诊,查明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小儿受凉。
    • 多给小儿喝水,保持尿量充足。
    • 保证小儿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 注意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此外,家长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发烧时避免出汗过多,以免体温进一步升高。
    • 定期监测小儿的体温,如有持续高热,应及时就医。
    • 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总之,小儿反复发烧39度时,家长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及时就医,以便及早查明病因,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

  • 宝宝发烧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宝宝反复发烧通常是由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原因引起的。

    1. 上呼吸道感染:这是最常见的宝宝发烧原因之一。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咽、喉等部位的急性炎症,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宝宝可能会出现咳嗽、流涕、发烧等症状。不适当的环境、空气污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宝宝反复感染上呼吸道。

    2.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由微生物感染、化学和物理刺激引起的疾病。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季节变化、免疫等因素也可能诱发支气管炎。宝宝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发烧等症状,且容易反复发作。

    3. 肺炎: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宝宝可能会出现咳嗽、发烧、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肺炎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针对宝宝发烧,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物理降温:当宝宝发烧低于38.5度时,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降温,如用温水擦拭宝宝额头、洗澡、减少衣物、使用解热贴片等。

    2. 药物降温:在医生指导下,可以给宝宝服用解热药物,如布洛芬或扑热息痛。

    3. 营养支持:给宝宝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汤、米粥、蔬菜粥等。

    4. 寻求医生帮助:如果宝宝发烧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照顾宝宝时,要关注宝宝的日常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宝宝接触污染物,增强宝宝免疫力,以预防宝宝反复发烧。

  • 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成年人感冒后,合理用药是加速康复的关键。复方氨酚烷酮胶囊作为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对于缓解感冒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感冒的病因复杂,包括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病毒性感冒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头痛、乏力、鼻塞、流涕等,而细菌性感冒则可能伴有咽痛、咳嗽等症状。针对不同类型的感冒,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

    对于病毒性感冒,复方氨酚烷酮胶囊可以迅速缓解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此外,布洛芬或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药物。

    对于细菌性感冒,除了使用解热镇痛药外,还需要进行抗菌治疗。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劳累。在饮食方面,应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

    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在一周内可以自愈。但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者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意识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感冒期间要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免传播给他人。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可以有效预防感冒。

    总之,成年人感冒后,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在用药过程中,要遵循医嘱,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同时,加强日常保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感冒。

  • 发烧是成年人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能是身体对各种疾病或生理状态的反应。了解发烧的原因和应对方法对于维护健康至关重要。

    发烧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感染、炎症、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常见的感染因素有细菌、病毒、真菌等,这些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体温升高。

    发烧的类型也多种多样,根据体温的高低可以分为低烧、高烧和超高烧。低烧通常指体温在37.3℃-38℃之间,高烧指体温在38.1℃-39.9℃之间,超高烧指体温在40℃以上。

    当成年人频繁出现发烧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症状、年龄、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判断发烧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发烧期间,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 多饮水,保持水分平衡。
    • 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矿物质,增强免疫力。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感冒。
    • 遵医嘱使用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此外,对于患有慢性疾病或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人群,应更加重视发烧症状,及时就医,以免病情恶化。

    总之,成年人频繁发烧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信号,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以维护身体健康。

  • 发烧是人体对热源的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心设定值上升,从而引发体温升高。发烧是许多疾病进展过程中的常见症状,如传染病、恶性肿瘤、药物热等。了解发烧的原因、症状及降温方法,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一、发烧的原因

    发烧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传染病:如肺结核、肺脓肿、败血症、支气管炎等。

    2. 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

    3. 药物热:某些药物引起的发热反应。

    4.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二、发烧的症状

    发烧的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具体表现为:

    1. 体温升高: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如腋下体温超过37.3℃,口腔体温超过37.5℃,直肠体温超过38℃。

    2. 热感:患者感到身体发烫,有明显的热感。

    3. 出汗:发烧时人体会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因此患者会出现出汗现象。

    4. 疲劳:发烧时患者会感到身体疲惫,精神不振。

    5. 食欲下降:发烧时患者食欲下降,食欲不振。

    三、发烧的降温方法

    1. 服用药物:如果体温超过38.5℃,可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2. 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患者全身皮肤,尤其是腋窝、腹股沟和颈部,有助于降温。

    3.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 饮食:保持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5. 保持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浊。

    四、发烧的注意事项

    1. 监测体温:发烧时要注意监测体温,了解病情变化。

    2.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 饮食:保持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4. 避免出汗:发烧时出汗过多可能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应注意避免出汗。

    5. 及时就医:如果发烧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 感冒发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多数情况下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因此,不建议长期口服药物进行预防治疗。

    预防感冒发烧,首先可以通过接种流感疫苗来降低感染风险。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病毒感染,从而减少感冒发烧的发生。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感冒发烧的关键。以下是一些预防感冒发烧的方法:

    1. 加强锻炼: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

    4. 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牛奶、豆浆、鸡蛋等。

    5.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当出现感冒发烧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下是一些治疗感冒发烧的药物:

    1. 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扑热息痛等,用于缓解发热、头痛等症状。

    2.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用于治疗流感病毒感染。

    3. 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等,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药物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和调整。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