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这方子是治疗上腹胀满的经典,为何有的人却越喝越胀?

这方子是治疗上腹胀满的经典,为何有的人却越喝越胀?
发表人:黄继斌

写在前面的话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名江苏的会计师,她曾经跟我说过:“中医嘛,太好学了。”我问她:“为什么呢?”她说:“中医就是背中药,背方子,把中药和方子背完了,中医也就学会了。”实际上,没有她说的那么简单。

 

中医不同于西医,西医,特别是西医内科,只要通过CT、彩色B超、抽血化验、病理切片等一系列检查确诊了病情,那么,打开电脑“医师工作站”,按临床指南,临床路径,一路执行下去就可以。医师个人其实没有多少可以发挥的地方,按照循证医学的高等级证据来执行,是最靠谱的做法。

 

但中医就不一样,以我多次写过的“半夏泻心汤”为例,这个方子出自“伤寒杂病论”,在中国被称为“经方”,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得到广泛运用。


它主要治疗什么呢?

 

能治疗急、慢性胃肠炎,贲门痉挛,神经性胃炎,消化不良,口腔黏膜溃疡等疾病。但你若按图索骥,就按疾病来用药,如能治好,“纯属偶然”。因为经方的使用原则并非按病下药,而是“方证对应”。

 

“方证对应”也不仅仅是按症状来用药,比如“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呕而肠鸣,心下痞”的方子,所谓“心下痞”就是患者自我感觉胸下,胃上脘塞满了东西,很胀,但不痛。

 

那么,一遇见这种情况就投以“半夏泻心汤”,就有效吗?不一定。很可能出现六个患者,好了两个,两个症状同前,两个反而越喝越胀的情况。这是因为,这样用方,依然没有抓住“证”的实质。当然,要把握“证”的实质,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多年的积累,也需要医师的极其细致的检查。但,我也不想把这件事情“玄学化”,我相信这背后一定有规律,并且可认知,可重复,现在让我们尝试做这件困难的事情。

 

“半夏泻心汤”为什么能治疗胃部胀满?

 

人之所以会感觉胃上脘胀满不适,但医师腹诊,或胃镜检查又查不到“包块”,用中医的宏观视角来看,或是有“无形气热”,或是有“痰饮“,或是有咕噜咕噜响的“泛滥之水”,或是胃气虚弱,或是有热结在里,或是有食积,情形复杂,不存在一方通杀,一试就灵的道理。

 

 

这也是我建议患者就近治疗,多给医师一些时间的原因,因为,很多疾病是陈年固疾,多数医师需要一段时间的用药摸索,才可能真正对症。

 

“半夏泻心汤”由七味药所组成: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在这个方子中,半夏擅化痰,干姜能除饮;黄芩,黄连能解热,消痞;人参,炙甘草,大枣合用能守护胃气,补益胃津。从药物的功效来分析,这个方子,擅长治疗心下有痰和饮,同时脾胃又比较虚弱,寒热错杂这样一种状态。“半夏泻心汤”之所以能消除胀满不适的症状,就是因为它能除痰饮,补益脾胃。

 

若患者心下并没有痰饮呢?

 

若患者心下并没有痰饮,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患者胃上脘胀满,那么服用半夏泻心汤后,轻则无效,重则越喝越胀,甚至还会引起便秘。因为那些药物以“化痰,除饮”的药物为主,你的胃脘假如没有痰饮,用了这些药物后,当然就越来越干了。

 

 

如何判断患者心下有没有痰饮呢?

 

我曾经详细写过用腹诊来判断的方法,但腹诊不容易掌握,而且依赖于医师的“手感”,如果当天医师手感不太好,也容易出现误差。

 

如腹诊后拿不准,可以用下面几点来辅助自己判断:

 

1、患者大便不成形,形似溏泥,可以初步判断为有水饮。

 

2、患者有腹泻的倾向可以初步判断为有水饮。

 

3、患者肚子咕噜咕噜地响,并且大便不干,可以初步判断为有水饮。

 

这时就可以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水饮多,可再加“生姜”,食欲不振,脾胃虚弱甚,则可加大“甘草”的量。若患者有“便秘倾向”呢,就别再用“半夏泻心汤”了,可以朝“大柴胡汤”的方向考虑。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上腹胀待查疾病介绍:
腹胀作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可以有多种诱因,可能是消化道内有气体、液体或者食物积存,可能是在腹腔内有气体、液体或者食物积存,还可能是腹腔内有肿物存在,压迫腹腔脏器导致。大多数情况下腹胀是因为消化不良,比如暴饮暴食、吃了难消化的食物或者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单纯因消化不良导致的腹胀没有其他不适,饭后数小时后通过打嗝或者肛门排气就会自行缓解。如果经常性饭后腹胀、打嗝、反酸或者胃部有灼烧感、轻微腹痛,应该尽早去医院检查一下,可能是慢性胃炎或者消化性溃疡的表现。但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则应该立即去医院就医:腹胀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肛门排气、排便停止,肚子痛或者咕咕响,呕吐出粪样物;腹胀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肚子痛或者有液体流动的声音,呕吐出未消化的食物;腹胀同时肚子特别痛,难以忍受,伴有呕吐、腹泻,腹部用手按压疼痛加剧或者发硬;腹胀,肚脐隆起,用手轻拍腹部,感觉有水流动的声音;腹胀,用手按压腹部能够摸到肿物;腹胀,同时出现大汗淋漓、手脚湿冷、呼吸急促、脉搏微弱、精神倦怠甚至意识模糊等休克表现。此外,老年人对疼痛可能不敏感,一些发生消化道穿孔的老年患者可能只有腹胀的表现,因此对于腹胀持续不缓解的老年人,家属应该重视,及时带老人就医。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回到原文去看看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方十五。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伤寒论,第316条

     

    少阴病,二、三天还是不好,到了四、五天,腹痛,小便少,四肢沉重疼痛,开始腹泻,这是有水气的原因。患者也有出现咳嗽的,小便不少,但腹泻的,也有呕吐的。


    出现慢性腹泻,最关键的原因是,人体处理“饮食”的“分别失调”。

     

    以中医的角度来看,人体脏腑处理饮食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把饮食及体内的产物分为对身体有用的“清”和无用的“浊”。这阶段若失调,比如“清”得不到补充,人就越来越虚弱,“清”,补充太过,就会出现营养过剩。这个阶段的失调多是“脾胃失调”引起的。

     

    第二阶段,是对“浊”的处理,就是把“浊”分成大便,小便两部分,若处理不当,该去膀胱的,去了大肠,也会出现腹泻,这个阶段的失调多是“小肠失调”引起的。但是这个阶段的失调不会导致人越来越虚弱,因为“清”已经被吸收了。所以很多慢性腹泻的患者,精神还是不错的。

     

    理解这两个阶段,也许就能理解为什么“真武汤”能治疗部分顽固的“慢性腹泻”。“真武汤”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变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是治疗人体内“水湿四泛”的方子,当然水湿泛滥的程度远没有“真武汤”证严重,仅仅是“心下微满痛”及“小便不利”,还没有到“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浮肿”的程度。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用了擅于祛湿,利小便的“铁三角”:芍药,茯苓,白术。

     

     

    芍药促进肌、肉中湿气的回流;白术祛除心下饮,健脾燥湿;茯苓,可以祛除胸中之饮,也能祛除肾水,提高膀胱的气化功能。三药合用,可以导流心下,胃肠间的水饮,通过膀胱排除。

     

    真武汤保留了“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中鼓舞胃气,促进胃气生成的“生姜”,以及祛湿,利小便“铁三角”,加上了能振奋、鼓舞胃、肾阳气的“炮附子”。

     

     

    “生姜,附子”,温补胃肾之阳,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通过阳气温化水饮,这是解决慢性腹泻,肠间水停的根本之道。“芍药,茯苓,白术”则引导心下,肠间水饮随小便而出,从而让患者恢复第二阶段,对“浊”的处理能力,于是慢性腹泻自然可以慢慢痊愈。

     

    在实践中,我很少使用“理中汤”治疗慢性腹泻,理中汤中有人参,干姜,治疗虚羸,胃寒的能力是很不错的,但是它治疗“停水”的能力不如“真武汤”,因为理中汤中没有利小便铁三角,也没有附子。而且人参贵嘛,贵的药物我不喜欢用。慢性腹泻多有“停水”,有停水,应该首选真武汤。

     

    不过,学习真武汤,取其方意即可。有时患者畏寒,肢冷的情况不重,温补脾胃,我就不用附子,用山药,莲子,再加祛湿,利小便铁三角,几剂下去,患者的腹泻,便溏情况也会大为改善。有时我还喜欢寒温并用,用点蒲公英,久病必瘀,蒲公英又能消瘀,又能清肺,是“清道夫”般的角色。想想看一条水沟,如果只是将水蒸发,却不清扫,那么污垢也不会消失啊!

  • 如今的生活已不再像以前食不果腹,或者只是追求温饱那样简单了,酒足饭饱是常态,尤其晚上还时不时地去宵夜,肥甘厚腻的东西吃多了,加上平时又缺乏运动,长胖又成了常态,放在现代来说就是三高,以前这类人叫做膏粱之人。中医上还有句话叫做胖人多痰,痰在体内待久了,它既可以是病理产物,又会变成病因,造成其他的疾病。

     

     

    每个典型的病,都有它相应的方子进行治疗。《医方集解》记载:“治痰通用二陈。”意思就是说因痰而致的病症都可以用二陈汤来治疗。名医盛文纪就曾治疗过这样一例疾病。

     

    吴地有一位训导,突然觉得头疼,而且有发热恶寒的症状,最开始当做外感病治疗,后来又有医生把此病当做风邪侵袭治疗,有热便退热,见病人头痛便止痛,但症状不轻反而加重,后来又换了个医生,把此病当做气虚治疗,病情越来越重,最后到了人事不省、饮食不进的地步。后经人介绍找到了盛文纪。

     

    盛文纪到后诊察了一番,然后又了解了生病以来的诊疗经过后对其家人说道:“病人几次差点因为误治而丢掉性命啊。他的病症原本是因为‘痰裹食’而发,之前的医生并没有追寻疾病发作的病因,都是见热退热,见痛止痛,差点酿成了大错,应当先去其滞。”于是便开了二陈汤,并加了一味大黄。叫病人的家属,赶快去抓药煎药,让人连续给他喂药直到晚上。

     

    到了晚上病人左眼略微动了动,这说明病人郁滞的肝气略微疏散了些,只要病人大泄便有生还的可能。到了半夜时分,病人腹中突然出现了肠鸣声,左眼果然睁开了,后来病人又泄了许多污秽物,有的就像卵状物,用竹刀剖开卵状物,即可看见里面的东西是痰包裹的面食。由此可见病人的种种症状都是因为痰裹食所导致的,如果不细心追究病因的话,根本没法知道病人的真正病因。排完后,病人便感觉浑身轻松,感觉身上的郁结之气已经疏散,身体内的津液也得以流通。没过多久就想吃东西。

     

     

    这一病例在当时许多医者中流传,每逢遇到盛文纪便问他是如何得知训导此次患病是因为“痰裹食”。盛文纪总会不厌其烦地解释到:“训导是北方人,长期居住在吴地,北方人喜欢饮酒吃面食,吴地的潮湿气候和长期饮酒均能助湿,湿能伤脾,脾为后天之本,脾土一亏,则百病交作,有这样的病便需要服用这样的药,还有什么值得疑问的。”问的人每每听后,便对盛文纪赞赏有加。

  • 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药了,至少有了两千年以上的天然药物入药史,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本经是这样描述它的:“味咸,平,无毒”。它生于东海,表面有纹,在经方中主要的作用是治疗“渴欲饮水不止者”,在经方之外则有软坚、化痰、治疗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清热的作用。

     

    药架上很难见到它,但是吃货们对它却很熟悉,它就是文蛤,别名海蛤。

     

    文蛤

     

    文蛤,为帘蛤科动物文蛤的贝壳,生于东海浅海泥沙中,一般4-10月采集,去肉,晒干,洗净,晒干即成,市面上不难找到。

     

    有学者例如清代《医宗金鉴》的作者吴谦,认为文蛤是“五倍子”。认为五倍子是江苏人所说的“文蛤”,它用五倍子来生津止渴,屡试屡效。有医家用五倍子500克,龙骨62克,云苓124克制成玉锁丹(每丸10克左右),治疗糖尿病之大渴,有效。但是,这只能说明在药架上没有文蛤的时候,可以用五倍子稍稍代之,并不能说明五倍子就是文蛤。因为五倍子首次出现,是在唐代的《开宝本草》中,仲景时代,五倍子尚未入药也。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金匮要略》中对文蛤的记载,第一次它出现在“消渴小便不利琳病脉证并治第十三”中: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文蛤散方:文蛤四两(宋本) 杵为散,取一方寸匕(2.74克)左右,倒入100毫升的温水中服用。

     

    此方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益水行水,除湿利尿之功。

     

    当然,单用文蛤散力量弱了一些,在严重的情况下,一般须用到文蛤汤加减。但是在使用文蛤汤时也需要取舍着用。

     

    金匮呕吐哕下利脉证治第十七中是这样描述文蛤汤的: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文蛤汤方:文蛤五两 麻黄三两 甘草三两 生姜三两 石膏五两 杏仁五十枚 大枣十二枚

     

    以上七味药,用水1200毫升,熬到400毫升,每次温服200毫升,汗出即愈。

     

    使用这个方子,必须要注意“兼主微风脉紧,头痛”的描述,这提示了寒邪外束皮肤腠理,患者肌肤有郁热的情况,所以才会用到大剂量的麻黄以发汗解表;麻黄,杏仁宣通水道,让体内津液代谢恢复正常运行;石膏清解郁热;大枣,生姜合用以守护胃气,守护气津,同时防止石膏过于寒凉而伤胃气;大剂量甘草以生胃津。

     

    其中最妙的就是文蛤,江部洋一郎先生对于文蛤的论述值得一看,他认为当人体体内代谢失调时,机体往往不能将口渴后摄入的“水”,转换为人体的“津液”,由于此“水”,不能为人体所用,所以人就会猛喝水依然感觉“渴”。而文蛤就有着将人体外部的水,转换为人体内部的“津液”的作用。中医也把这种作用叫“滋阴”。

     

    文蛤

     

    当然,在没有风寒束表的情况下,就不必重用麻黄,杏仁了,减少其量,保存其宣肺通调水道的能力即可。麻黄可以减少到5-10克,杏仁可以减少到10-15克,其他药物剂量亦可根据患者的症状而辩证加减。

     

    在治疗肾气有虚的口渴患者时,可以将麻黄减少到3-5克,再加上山药20克,阴虚甚者加山茱萸15克,龟板30克,熟地20克,伴有阳虚者可加菟丝子10克,补骨脂10克,石膏的用量依患者的口渴和胃热程度而定。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在传统中医里,我们评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水平,可以从是否“吃得下、睡得着”来进行判断。这是因为人体的脾和胃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常说的“五脏六腑”中就包括了脾和胃,胃为表,而脾为里。脾胃影响着身体健康,许多疾病都与脾胃有关。脾主肉,面色蜡黄、疲惫乏力与脾有关,此外,脾还主思,若是出现用脑过度的情况,则会表现为“吃不下,睡不着”,这时候须得补脾。

     

    脾胃不好会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例如有的人一吃饭就会出现肚子发胀的情况,饭才刚刚吃完就想上厕所,这类人经常会在吃东西的时候感觉肚子里存在一股气,这股气若是能缓过来还好,要是缓不过来,就会造成腹胀腹痛、大便溏稀的现象,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前干后稀或者秘便的症状。还有的人一旦吃了比较凉的食物,肚子就会立马胀痛,这些都是脾胃较虚的表现。

     

     

    为了预防脾虚胃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保养脾胃。很多人对于脾胃的保养不太重视,这样只会让脾和胃持续受到损伤,长此以往,一些较小的伤害累积到一起,就有可能影响到身体健康。

     

    一天当中,清晨当属阳气升发的时间段,此时若是食入良性食物就会伤及脾胃,时间久了还会引起脾胃寒凉。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可以尝试用古代的一味经典药方来缓解,这味药方叫“四君子汤”,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它是由四味药材组成的,它们分别是:白术、茯苓、甘草和人参。这个古方主治脾胃虚寒。它由《伤寒论》中脱胎而来,将原本药方中燥烈的干姜去掉,由性质温和的茯苓取而代之,此时药方由祛除寒气转为了温补中气。

     

     

    药方中的四味药材,性质平和,不寒不燥,滋补力度适中,与“中庸”思想不谋而合。方中的人参用以补气养胃,白术用以去燥健脾,促进消化,茯苓则既可益气,也可用于健脾祛湿。

     

    一般情况下,脾胃虚弱的人群都可适用。由于这四味药材滋养脾胃的效果显著,后世在此基础上又延伸出了许多补脾健胃的药剂,医生开的许多方子里都能见到这四味药材的影子。

     

     

    若是长期脾胃虚寒,则很容易导致各类疾病,于是后人在保证“四君子汤”的原药方不变的情况下,又往里面增加了陈皮和半夏两味药材,组成了“六君子汤”,“六君子汤”相较于“四君子汤”来说,增加了养胃化痰的功效,对于长期处于脾胃虚寒状态的人来说,健脾养胃的效果更胜一筹。

  • 与三五好友的聚会,难免得大鱼大肉的吃起来,酒足饭饱摸着圆滚滚的肚子,不由得说了句“好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肚子胀”。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未必是大餐过后肚子胀,而是吃一些东西就感觉肚子胀,也很是苦恼。

     


    吃饭不消化肚子胀怎么回事呢?


    1、消化功能障碍:


    饭后消化不良,出现有腹胀、腹痛、反胃、恶心等表现时,可以考虑是肠胃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比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等,都可引起饭后不消化肚子胀。如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食物在胃内过度发酵后产生大量气体,使胃内压力进一步增高,因而就出现了上腹部的饱胀,压迫感,即胃胀。


    2、吃的太油腻:


    油腻的食物比较难消化,更容易产生腹胀腹痛的情况,而且研究人员发现,油腻的食物会影响大脑中某些化学物质的产生,使人情绪不稳定,引起胸闷、焦虑感。


    3、胃酸过多引起:


    胃中过多的胃酸和胰液中和后会产生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不能被肠胃吸收的,所以二氧化碳等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去也无法被吸收,从而造成胀气、打隔。肚子胀,不消化。每天胀两次,一次胀半天。躺着、坐着、站着、歪着、走着、各种体位都是胀。很苦恼。


    4、压力过大引起:


    有人会问压力大跟胃胀气竟然也有关系吗?实际上,压力过大直接影响生理功能就是肠道功能异常。如胃酸过多、减缓蠕动或加快蠕动等。胃酸过多会损伤胃粘膜,加快蠕动会造成频频腹泻,减缓蠕动会造成腹胀。很多胃病可以引起胃胀,只要治疗好了引起胃胀的胃病,胃胀自然就消除了。


    5、饮食习惯不当引起:


    饮食不当包括吃了易产气的食物、吃得太快、饮食习惯不好等原因,吃了易产气的食物,而某些气体不易被吸收,也没有办法及时排出去,所以会聚集在胃中,导致胃胀气;如果饮食习惯不好,吃得太快、狼吞虎咽、咀嚼就会不到位,造成胃肠不能进行充分的消化分解,也可能会产生胃胀气,还有一种可能是边说话边吃饭,所以吃进了空气,也有可能导致胃胀气。


    如果长期饭后不消化,可能是肠胃疾病导致的,要及时就医。而如果是由于吃太多油腻或高蛋白食物引起的消化不良堵得慌,可以尝试用手轻轻抚摸肚子,有助于促进食物消化。摸肚子的时候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引起胃痛。

     

  •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但是如果胃口不好,吃不下,短时间倒还无所谓,但是长期如此会对身体健康有害无益。在中医的理念里,素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也难怪民间会有“脾胃好,身体就好”的说法。

     

    如果一不小心脾胃不好了,很多人都会想办法弄点开脾助胃的老偏方或者是药品来吃吃,希望能够让胃口好起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能够让胃口好起来的方法还是很多的。但是,有没有更为简便,又安全度更高的方法呢?我们不妨可以试试食疗。

     

     

    对于开脾助胃的食疗方子也是蛮多的,今天我们不妨来看一个比较简便易行的食疗方子,那就是橘姜茶。这个方子主要只用到了三样东西,一个是新鲜的橘子,一个是生姜,还有一个就是花茶。那么,这个方子该如何使用呢?这也是食疗方子能够起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制作橘姜茶时,取2个新鲜的橘子,切三片生姜,抓3克花茶,备用。先将橘子剥去外皮,生姜切成薄片,一起放在水中煎煮,待到水沸之后,再将花茶放入,泡上片刻之后,即可饮用。这个方子具有开胃、健脾、生津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口渴,欲呕等症。

     

    橘姜茶为何会有如此功效,其实全在橘子和生姜的妙用。先来看看橘子,中医认为,橘子味甘、酸,性平;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润肺等作用;可用于胃阴不足,口中干渴,或饮酒过度;也可用于消化不良,呕逆少食;还可用于咳嗽。

     

    生姜这个食药两用之物,对脾胃方面也是有一定作用的。中医认为,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痰饮呕吐,胃气不和的呕吐;也可用于风寒或寒痰咳嗽;还可用于感冒风寒,恶风发热,鼻塞头痛等。

     

     

    在人们心中素有这么一句话,“要想抓住对方的心,就要先抓住对方的胃”,是的,通往人们心里的路要经过胃,而这简简单单的橘姜茶,寥寥两三味,就能起到健脾开胃、生津止呕的作用,要是在脾胃虚弱时,不妨泡上一杯,为我们的脾胃加油!

  • 这个古方叫:“半夏泻心汤”。我们来看看这个古方: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升(洗)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上面七味药,用水2000ml,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每日服用三次。

     

    一般来说,半夏半升为45克,如果是慢性期,我会用到它的一半量22克左右,我喜欢用姜半夏。汉代一两为现在的15.625克,但是,我觉得按一两等于6克换算,效果已经很明显。

     

    心下,也就是剑突下,胃上脘的部位,胀痛不适,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胸,心下有痰热,胃气难以上行,有形之物充满了心下,腹诊后,心下又硬又痛, 此为结胸,可用“大陷胸汤”。

     

     

    一种是“心下痞”,也就是胃脘满闷胀,按之软。这就是我们这一章所谈到的“半夏泻心汤”的适应症了,这个方子主攻的第一目标就是“心下痞塞”,至于呕吐,腹泻都只是它的次要目标。当然实践下来,我觉得,胃脘满闷胀,按之稍有抵抗,有隐痛,也是这个方子的主治范围。

     

    这两种情况,都需要和心绞痛,真心痛相鉴别,我觉得中医师熟悉心电图也是必要的。

     

     

    这个方子为什么效果这样好呢?


    一般认为,黄芩,黄连可以清除隔下,心下或胸中之热。半夏,干姜可以祛除心下及胃中水饮。人参,甘草,大枣,干姜可以补益和鼓舞胃气,有修复和再造脾胃功能之力。

     

    而“心下痞”或“心下痞硬”,患者自觉“心下充塞,隐隐作痛”,医者腹诊感觉“稍有抵抗”,这是由于水(饮,痰湿),热并存于心下所至的。根源在于心下升降出入不利,胃气不足,一方面,心下膈蕴热,一方面胃气虚弱,源源不断产生寒饮。两者不断交积,水和热同时存在。

     

    这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状况,所以一方面,要补益胃气,鼓舞胃气,用人参,大枣,甘草,生姜或干姜;一方面要清蕴热邪,用黄连,黄芪,蒲公英;一方面得祛胃中水饮,用半夏,干姜,生姜。

     

    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胃气虚弱的程度,水饮的多少,随证治之,加入“生姜”,加大“甘草”用量,甚至有可能用上“附子”。

     

    判断这一切的基础是“腹诊”,所以后面的将结合“腹诊”细谈“半夏泻心汤”的加减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肥胖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但是有这样一群人整体看上去并不胖,可是撩开衣服一看肚子却滚圆滚圆的。像这种看上去不胖,肚子却挺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除外腹部及肝脏疾病的单纯性的肚子大,主要是由于长期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脂肪在腹部堆积导致的。现代人饮食日益丰富,加之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应酬比较多,工作也多以坐姿为主,回到家之后大多也是往沙发上一躺玩手机,所以导致脂肪在腹部大量堆积,形成我们常说的大肚子。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摄入的精细食物也越来越多,如白面馒头和白米饭等,这些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丢失了大量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等有益成分。过多的摄入这一类食物,会导致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过多,在肝脏的作用下最终转化为脂肪堆积在腹部。

     

    此外,油炸类食物(如炸鸡块、炸烧饼等)、肥肉、烧烤等脂肪含量较多的食物摄入,最终也会成为大肚子的“帮凶”。在家烹饪时,食用油倒入的比较多,导致油脂摄入较多,也会增加脂肪含量。对于女性来说,甜点和零食有着致命的诱惑,但这些东西往往富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一旦消耗不掉,就会直接转化为脂肪积聚在腹部形成人们俗称的“苹果型”肥胖。

     

    夏季来临,人们在结束一天的劳作以后总喜欢来瓶凉啤酒或者是凉饮料。虽然啤酒是小麦酿制而成,但是其热量仅次于脂肪;饮料中往往含有较多的糖分,过多的摄入也会成为大肚子的推手。

     

    此外,现代人交通工具的多样性及便捷性,还有娱乐项目的多样化使人们大多处于坐姿或者是卧位,人们的活动量大大减少,这势必也会增加腹部赘肉滋生的几率。

     

     

    上述主要说的是生理原因导致的肚子比较大,还有一些病理原因导致肚子变大。由于某些疾病导致体内糖皮质激素大量增加,糖皮质激素会分解四肢的脂肪,合成肩部、脸、腹部的脂肪,从而形成向心性肥胖。

     

    肥胖会导致许多疾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我们要积极控制体重,从减肚子做起。平时可以适当去游泳,既均衡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还不伤膝盖;少吃肥甘油腻的食物,少吃热量高的甜食,少喝酒、饮料,不吃烧烤等垃圾食品。

  •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霜降临,天气变得越来越冷,冬天马上来到。民间有句俗话:“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意思是这个时节吃皮薄肉厚味甜的柿子,鼻子不容易出问题,不会流鼻涕,这是为啥?

     

     

    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秋天应五脏中的肺脏,秋天的气候特点是偏干燥,燥邪容易伤肺,人们会出现口燥咽干,鼻子干燥,咳嗽少痰的情况,肺开窍于鼻,肺受邪生病,部分人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柿子味甘甜,性寒凉,可以清肺热,润肺燥,对于燥邪伤肺有一定的预防和保护作用,所以说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

     

    柿子中含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糖类物质,还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丰富,有民俗认为霜降吃柿子,嘴唇不会裂口,从现代研究看来,是因为柿子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E等物质,可以预防唇裂,从中医看来,是因为柿子可以滋阴润肺,健脾养胃,内在的阴液充足,嘴唇自然不会裂口。对于秋冬常见的口唇开裂、口疮、牙龈炎等,可以用柿饼霜涂抹在局部,有一定治疗作用。

     

    人们习惯在酒席后吃点水果,认为能解酒。柿子就具备良好的解酒功效,远胜于我们平常惯用的柑橘和香蕉等水果,柿子里含有丰富的单宁物质,单宁与胃蛋白结合,抑制胃酸吸收酒精,达到解酒的效果。柿子里含碘量高,100克新鲜柿子含碘约50毫克,经常吃柿子可以有效预防缺碘引起的大脖子病。

     

     

     

    柿子是食疗佳品,柿子叶也能入药,现代研究证实,柿子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C、芦丁、胆碱、黄酮甙等物质,能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可以每日用柿子叶20克煎水喝,或者开水泡当茶饮,有一定保健作用。

     

    柿子上面的柿饼霜也是一味好药。柿饼霜就是晾晒柿子时,柿子表面渗出凝结的一层白霜,主要成分包括:甘露醇、果糖、蔗糖、葡萄糖等。近代名医张锡纯就喜欢用柿饼霜,他创立的两个含有柿饼霜的食疗方,普通人也可以效仿,第一个是珠玉二宝粥:生山药60克,生薏米60克,柿饼霜24克,先将山药、薏米捣成粗渣,煮熟,然后将柿饼霜切碎,调入粥中融化,服食可以治疗脾肺阴虚,咳嗽低热等疾病。他认为山药、薏米都可补脾肺,山药粘腻,薏米淡渗,可以相互制约,更用柿霜凉润肺,甘补脾。第二个是水晶桃:核桃仁、柿饼霜各一斤,先将核桃仁蒸熟,再把柿饼霜放入核桃上蒸化,融为一体,美名其曰水晶桃,他认为核桃补肺肾,柿霜色白入肺,甘凉滑润,甘能补肺气,凉能清肺热,滑能利肺痰,润能滋肺燥,用于肺肾两虚的咳嗽喘息,肺肾两补,而且味道甘甜,适合小孩子吃。

     

     

    柿子虽好,也要注意食用方法。柿子不能空腹吃,因为未成熟的柿子以及柿皮里含有较多鞣酸、柿涩酚,空肚子大量吃柿子后,在胃酸的作用下,鞣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在胃里,再与柿子中的果胶、树胶一起将柿皮等植物纤维粘合在一起,逐渐形成柿结石,急性者可能在大量吃柿子后半小时就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甚至因为结石引起肠梗阻,而有人可能会在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后发病,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不仅柿子,空腹吃大量黑枣、石榴、山楂等水果也可能会形成胃结石,大家一定要注意。柿子含糖量高,被称为最甜的水果,食用后血糖迅速升高,所以糖尿病病人要谨慎食用。

  • 俗话说“饭要七分饱”,老胃病的患者一直苦于胃病的折磨,特别希望得到专业医生饮食方面的建议,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吃呢?那我们就分析一下。

      
    ​通常来说,对于消化不是很好的人群,典型症状是吃一点点就会饱,专业讲就叫“早饱”,如果去就诊发现大夫写的“鬼画符”一样的症状里面认出这两字,就是老百姓说的稍微多吃一点就会胃饱,这种人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饿。

     

     

    更有甚者,吃一点点会胃胀,特别晚上吃的多的话,还会因为胃胀而影响入睡,部位多位于上腹部,所以“行话”就是上腹部饱胀感。当然也包括嗳气、食欲不振、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常年有这些症状的患者,在饮食上是需要格外注意的。食物以松软好消化为主,一些韧性大的、坚硬的东西要少吃,不易消化。

      
    饭后喝汤也会增加消化负担,所以汤最好饭前喝。进食一定要在睡前的2-3个小时内完成,否则极易影响睡眠质量,喝水可以解决夜间肚子空的问题。主食中面条是很养胃的。大米经过消化酶分解后会产生酸性产物,所以少吃米饭。少吃油腻,喝牛奶要适度,牛奶比较寒凉,对胃不好。

     

     

    但是,适当的酸奶对于身体有一定的好处,现在消化研究的热点中就有一项叫“菌群失调”对于消化类疾病的影响。这也是很多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大夫会给便秘或腹泻的患者开一些益生菌。

      
    其实肠道菌群环境稳定对于消化系统有很大的意义,因为肠神经系统是人体的“第二大脑”,所以稳定肠道大有裨益,多喝酸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另外,健康的饮食必须一天三顿定时定量,有个好的作息规律,严格规定自己的时间表,并坚持实践付诸行动。一旦你起得晚了,早餐就会被忽略,长此以往会带来很大的问题,而早餐的丢失是不可能通过吃宵夜弥补回来。话说回来,吃宵夜反而会增加胃肠的负担,增加癌变风险。

      

    老胃病的人应该严格注意平时的饮品,如浓茶、咖啡、碳酸性饮品等都是禁忌症,而牛奶和热水对身体有极大的帮助。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可以先喝一杯牛奶,牛奶对胃黏膜可以起保护作用,喝完牛奶后在吃东西对胃的刺激小。多喝水,特别是热水,因为人在大部分情况下会把缺水误认为是饥饿。

     

    另外忌烟、酒、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都是极度刺激胃的。过度贪凉饮冷对胃特别刺激,特别是酷暑时节。蔬菜水果中有很多的维生素和纤维素,这些都是人体所必须的,所以应该足量。菜和果皮的纤维比较多,可以少量食用,不容易消化。但是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情况下,还是根据能量的摄入选择瓜果蔬菜的搭配。

     

    胃病主要靠“养”,不是靠“治”,作为一种慢性病,很难在短期内有所改善,所以从心理上千万不能着急。

     

    作为老胃病的人们,一定对自己的病要有信心,胃病的发生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慢慢的改变得从小事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小的改变才能得到质的飞跃。

  • 宝宝乳糖不耐受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尤其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体内缺乏乳糖酶,导致乳糖无法被消化吸收,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在重庆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宝宝们的户外活动减少,室内活动增多,加之冬季饮食偏重,容易导致宝宝乳糖不耐受症状加重。

    一、疾病介绍
    乳糖不耐受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胀、腹痛、排气增多、消化不良等。这些症状可能出现在宝宝饮用含乳糖的食品后不久。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

    二、家庭预防措施
    1. 适量摄入乳糖:家长应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适量给予乳糖。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减少乳糖的摄入,如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的乳制品。
    2. 注意饮食卫生:冬季气温低,食物易变质,家长要确保宝宝的饮食卫生,避免因食物不洁导致的消化不良。
    3. 增加户外活动:冬季气温较低,家长要鼓励宝宝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4. 注意保暖:冬季气温低,家长要为宝宝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因受寒导致的消化不良。
    5.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室内空气干燥,家长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宝宝感冒的风险。

    三、治疗策略
    1. 乳糖酶补充: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可以通过补充乳糖酶来缓解症状。乳糖酶可以促进乳糖的消化吸收,减少腹泻、腹胀等症状。
    2. 药物治疗:如果宝宝的症状较为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如止泻药、抗酸药等。
    3. 饮食调整:家长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含乳糖的食物,如牛奶、酸奶、乳制品等。
    4. 注意观察: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症状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四、注意事项
    1. 注意饮食搭配:家长在为宝宝准备饮食时,要注意食物的搭配,保证宝宝的营养摄入。
    2. 适时增加辅食:在宝宝6个月左右,家长可以适时增加辅食,帮助宝宝逐渐适应固体食物。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要为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定量进食、保持良好的睡眠等。

  • 我是一个忙碌的白领,总是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最近,我开始感到小腹老是涨,屁多,非常不舒服。起初,我以为只是因为吃了什么不合适的食物,或者是压力太大。但是,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周,我开始担心起来。

    我尝试了各种方法来缓解症状,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等等,但都没有什么效果。最后,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找到了一个长青肛肠医院御医堂的医生,通过在线问诊的方式,他很快就了解了我的病情。医生让我拍了舌头的照片,根据我的舌象和症状,他判断我可能是脾虚泄泻大便和溏泄引起的腹胀和多屁。

    医生给了我一些建议,包括调整饮食习惯,避免吃寒冷、辛辣刺激、油腻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蒸、煮、炖的食物及粗粮;适当运动,做一些瑜伽和冥想,保持作息规律,不熬夜;不要抽烟喝酒,尤其是喝酒,很容易使脾胃生湿热,日久转化为寒湿。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慢慢地,我的症状开始改善。现在,我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非常感谢医生的帮助。

    脾虚泄泻大便和溏泄的调理与治疗 常见症状 脾虚泄泻大便和溏泄的常见症状包括腹胀、多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易感人群主要是长期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大的人群。 推荐科室 建议就诊于消化内科或中医科室。 调理要点 1. 调整饮食习惯,避免吃寒冷、辛辣刺激、油腻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蒸、煮、炖的食物及粗粮。 2. 适当运动,做一些瑜伽和冥想,保持作息规律,不熬夜。 3. 不要抽烟喝酒,尤其是喝酒,很容易使脾胃生湿热,日久转化为寒湿。 4. 可以服用一些中药来调理脾胃功能,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5. 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指导。

  • 我曾经也像你一样,面对着每天的腹胀和疼痛,感到无助和焦虑。从一开始的胃镜检查到后来的肠镜检查,每一步都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医生告诉我,我的症状可能与脾虚胃热有关,需要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来改善。起初,我对这个诊断感到困惑和不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调整自己的饮食,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我也注意了自己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这些改变虽然看似微小,但却对我的身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腹胀和疼痛的症状逐渐减轻,我的精神状态也变得更加稳定和积极。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当我们真正关注和照顾自己的身体时,才能享受到生活的美好。所以,如果你也在面对类似的困扰,不要犹豫,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并且积极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相信你也能像我一样,重获健康和快乐。

    脾虚胃热的治疗与调理 常见症状 脾虚胃热的常见症状包括腹胀、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易感人群主要是长期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的人群。 推荐科室 建议就诊于消化内科或中医科。 调理要点 1. 饮食上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2.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 3. 可以服用一些中药调理,如黄连、黄芩等; 4. 如果症状严重,可能需要服用一些西药,如抗酸药、胃动力药等; 5. 心理上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 小儿消积丸是一种常用的儿科中药,主要用于治疗小儿食积引起的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昆明秋季,天气逐渐转凉,小儿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食积等疾病的困扰。以下是一些针对昆明秋季小儿消积病的家庭预防和治疗策略。
    一、预防措施
    1.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
    2. 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证营养均衡。
    3. 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过量进食。
    4. 增强小儿体质,提高抵抗力。
    二、家庭治疗策略
    1. 小儿消积丸:按照说明书或医生指导使用,每日2次,每次1丸。
    2.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 针对症状,可适当给予保暖措施,如使用热水袋等。
    4. 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 攒肚子,又称积食、积滞,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夏季,尤其是兰州这样气候干燥、温度较高的地区,孩子更容易出现攒肚子的情况。攒肚子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大便不规律等症状。以下是针对兰州夏季攒肚子的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一、预防措施
    1. 合理饮食:夏季气温高,孩子的食欲可能会受到影响,家长应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过量喂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蔬菜、水果、粥等。
    2. 适量饮水:夏季出汗较多,孩子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家长应鼓励孩子多饮水,以保持肠道通畅。
    3. 适量运动:适当的户外运动有助于增强孩子的体质,促进消化吸收,预防攒肚子。
    4. 保持室内通风:夏季气温高,室内应保持通风,避免孩子长时间处于闷热环境中。
    5.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孩子的生活环境清洁,勤洗手,预防肠道传染病。

    二、治疗策略
    1. 调整饮食: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糙米、全麦面包等。
    2. 增加运动:鼓励孩子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促进肠胃蠕动。
    3. 中药调理:在医生指导下,可适当使用中药进行调理,如山楂、神曲等。
    4. 保持良好作息: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5. 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加重攒肚子症状,家长应避免滥用抗生素。

  •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需要在线问诊的人。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意外。最近,我开始感到肝部不适、腹胀和晕厥。这些症状让我非常担忧,于是我决定寻求医生的帮助。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我找到了一个专业的医生。我们进行了一次线上问诊,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和病史,并对我进行了初步的诊断。虽然他不能确定肝部不适的具体原因,但他建议我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包括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的检测,以及上腹部CT平扫加增强。

    听到这些结果,我感到非常焦虑。医生安慰我说,虽然单从B超不好判断肿瘤的性质,但我们不能放弃希望。他建议我尽快去三甲医院进行检查,并且如果病情严重,可以看急诊。

    我决定去中山一院进行检查。医生告诉我,即使有脂肪肝的历史,也不能忽视这些症状。检查的费用大约需要几千块,加上治疗的费用,总共可能会花费更多。但我知道,这是为了我的健康,值得投资。

    现在,我正在等待检查结果。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要保持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的挑战。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和专业的医生们,他们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了我支持和指导。

    肝部不适、腹胀、晕厥:可能是肿瘤? 常见症状 肝部不适、腹胀和晕厥可能是肿瘤的早期症状。这些症状也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如脂肪肝、胆结石等。无论何种原因,及早就医是非常重要的。 推荐科室 肝胆外科或消化内科 调理要点 1. 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对于有肝病家族史的人群; 2. 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避免过度饮酒; 4. 如果需要手术治疗,选择正规医院和专业的医生; 5. 在治疗期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 我曾经是一名健康活泼的年轻人,直到那天我开始出现了一系列奇怪的症状。每次吃完饭后,我都会感到强烈的恶心,随后就开始呕吐。我的腹部也开始胀痛,排便变得异常困难,四五天才能解一次大便。这些症状让我感到非常焦虑和无助。

    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时,我发现了一个名为“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平台。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联系了一位医生进行线上问诊。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并且提出了可能是肠梗阻的诊断。虽然我对这个诊断感到震惊,但医生建议我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以便确定是否真的患有肠梗阻。

    我决定去沧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在那里对我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并最终确诊我患有肠梗阻。治疗方案包括灌肠通便和口服润肠药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帮助。虽然网络问诊不能完全替代面对面的医疗服务,但它可以作为一个非常好的起点,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

    肠梗阻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肠梗阻的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和排便困难。这些症状可能会突然出现,也可能会逐渐加重。 推荐科室 消化内科或外科 调理要点 1. 如果大便干结,可能需要灌肠通便; 2. 口服润肠药物可以帮助软化大便,缓解排便困难; 3. 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 4. 如果症状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5. 定期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 我总是饿得快,心口反胃,腹胀,易疲劳,舌苔也厚了,怎么办?

    这是我最近经常问自己的问题。每天早上醒来,胃里就像有一个无底洞,总是需要吃很多东西才能填满。可即使这样,过不了多久,我又会感到饥饿。这种情况让我非常困扰,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我尝试了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从改变饮食习惯到增加运动量,但都没有明显的效果。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时,发现了一个线上问诊平台。

    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注册了账号并填写了我的症状。很快,我就收到了医生的回复。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情况,并告诉我可能是脾虚积食引起的。听完医生的解释,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可能比我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医生给我开了一些中药免煎颗粒,并指导我如何正确服用。同时,他还建议我调整饮食结构,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我的症状明显改善了。现在,我再也不用担心因为饥饿而影响工作和生活了。

    脾虚积食的中医调理指南 常见症状 脾虚积食的常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易疲劳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推荐科室 中医科 调理要点 1. 调整饮食结构,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2.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3.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 可以服用一些中药免煎颗粒,如人参、黄芪等,来调理身体。 5.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 我一直以为自己只是口臭和肠胃不适的普通人,直到我在广州市的一家医院做了检查,才知道自己患上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从那时起,我的生活就像被打乱了节奏。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刷牙,希望能消除口中的异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糟。我的口臭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腹胀也日益加剧,甚至影响到了我的工作和社交生活。

    我尝试了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包括使用口香糖、漱口水和各种药物。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没有带来明显的改善。直到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找到了一位专业的医生,他耐心地听取了我的问题,并提供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案。

    在他的指导下,我开始服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和胶体果胶铋四种药物。起初,我对这些药物的效果持怀疑态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感受到一些变化。我的口臭问题逐渐减轻,腹胀也变得不那么频繁了。虽然治疗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但总的来说,这个方案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效的。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始终保持着耐心和专业的态度。他不仅解答了我的所有疑问,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帮助我更好地管理我的症状。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互联网医院可以为我们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常见但却让人困扰的健康问题时。

    幽门螺杆菌感染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口臭、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易感人群主要是那些生活环境不佳、饮食不规律、免疫力较弱的人群。 推荐科室 消化内科 调理要点 1. 根除幽门螺杆菌: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四种药物联合使用14天。 2. 调整抗生素:如果第一次治疗不成功,可以尝试更换抗生素再次根除幽门螺杆菌。 3. 大剂量二联疗法:如果四联疗法效果不佳,可以尝试大剂量的二联疗法。 4. 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5.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增强身体免疫力。

  • 我从小就体弱多病,尤其是肾虚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每次饭后都会感到腹胀,视力也容易疲劳,晚上睡觉更是做梦连连。这些症状让我感到非常不舒服,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于是,我决定去看中医,希望能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看中医之前,我尝试了很多方法来缓解这些症状。比如说,我会注意饮食,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我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锻炼,想通过运动来改善身体状况。但是,这些方法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我的症状依然存在。

    后来,我听说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决定尝试一下线上问诊。通过这个平台,我找到了卢福成医生,他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中医师。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沟通,他了解了我的症状和生活习惯,并且查看了我的舌苔。最终,他给出了一个针对我的肾虚问题的治疗方案。

    卢医生告诉我,我的腹胀属于脾阳虚,需要通过调理脾胃来改善。同时,我的视力疲劳和多梦也与肾虚有关,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肾虚的问题。卢医生开了一个中药颗粒的处方,并且建议我每天按时服用。除此之外,他还提醒我要注意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和久坐,多进行运动锻炼。

    我按照卢医生的建议进行了治疗,果然效果非常明显。我的腹胀减轻了,视力也变得更加清晰,晚上睡觉也没有那么多梦了。虽然这个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说中药颗粒的味道不太好,需要坚持服用;但是,看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在逐渐改善,我也变得更加有信心和耐心。

    总的来说,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我找到了一个专业的中医师,并且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方案。这个经历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也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肾虚的症状、治疗和调理 常见症状 肾虚的常见症状包括腹胀、视力疲劳、多梦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需要及时就医。 推荐科室 肾虚的治疗通常需要在中医科进行。 调理要点 1. 调理脾胃,改善腹胀症状; 2. 从根本上解决肾虚问题,改善视力疲劳和多梦症状; 3. 注意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和久坐; 4. 多进行运动锻炼,增强体质; 5. 按时服用中药颗粒,坚持治疗方案。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