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夏季卫生保健小常识

夏季卫生保健小常识
发表人:余国伟

一、夏季,警惕胃肠疾病的发生。

随着盛夏来临,气温升高,各类胃肠道疾病进入了高发期。饮食不洁,最容易导致急性胃肠炎发作;吃得太凉,又容易引发“冰箱性胃肠炎”。同学们在夏季一饱口福的同时,尤其要警惕胃肠道疾病。因此,注意饮食卫生是保护肠胃的第一关:

  • 剩饭剩菜容易被细菌污染,不宜吃隔夜菜。
  • 生吃瓜果,应当先洗净再削皮,少吃凉拌菜。
  • 不吃无证小摊上的食品,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 冷冻食品适当吃,不宜吃得太多、吃得过快。
  • 口渴时最好选择加盐的温开水,要少喝冰水。
  • 定时进餐,清淡饮食。要适当吃一些鱼类、瘦肉、鸡肉、蛋、奶制品等,还应多吃豆制品、新鲜蔬菜和瓜果。
  • 多喝绿豆汤、赤豆汤、百合粥、绿豆粥、莲子汤等,既能防暑清热,又能解毒开胃。

二、夏季,也是中暑的高发季节。

中暑是发生在夏季酷暑或高温环境下的一种急性病,当人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 35℃)环境中或者炎夏烈日暴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或活动,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起中暑。

中暑是盛夏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那么在夏季如何预防中暑呢?

  • 首先,外出时要备好防晒用具和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准备充足的水、饮料和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风油精等。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 其次,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和盐类。高温时,人体出汗容易流失水和盐分,多饮清凉盐开水、绿豆汤、酸梅汤等。另外,生菜、黄瓜、西红柿、西瓜、甜瓜等蔬菜和水果的水分含量较高,可多吃来补充水分。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因此在夏季也可多食。
  • 第三,夏季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延长中午休息时间。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 第四,如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荫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可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液等。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

三、夏季,还有热伤风的来临。

连续的高温不下,又一个“桑拿天”即将来临。夏日炎炎,由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为了散发体内的热能,人体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扩张,所以出汗量会增加,这时人们往往会开着空调、风扇入睡、用凉水冲浴、骤然进入温度很低的房间,殊不知,这样很容易患上“热伤风”。

1、热伤风不具传染性。

流行性感冒具有传染性,而热伤风不是流行性感冒,没有传染性。但是热伤风可以诱发一些疾病的发作,比如慢性气管炎、哮喘等。

2、哪些人容易得热伤风?

每个人的体质是有区别的,热伤风多发群体一般是中青年、老年人、儿童。应该说中青年的抵抗力是很强的,但是实际上很多中青年人的生活缺乏规律性,包括饮食不节、没有规律,这样就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

3、什么情况下会导致热伤风?

剧烈运动后暴食冷饮、洗冷水澡将会导致热伤风;空调温度开得太低,室内外温差过大,将会导致热伤风;晚上睡觉贪凉甚至露宿户外也将会导致热伤风。

4、怎么预防热伤风?

首先,要在精神上调养,克制自己不良的心态,工作、学习要有度。

第二,起居要有度,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睡眠质量。

第三,要从饮食上进行调养,均衡营养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上火之物。

第四,居室空调温度要宜人(建议 26℃~28℃),常开门窗换气,保证室内空气对流。

愿同学们能做好保健,增强体质,安然度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中暑病疾病介绍: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环境中,患者因体温调节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以口渴、乏力、出汗、头晕、恶心等为主要症状,可导致机体神经和循环系统出现障碍,重者可致死亡。闷热潮湿的夏季,是中暑高发时节。一旦发现中暑,须立即采取降温等紧急措施,并送至医院对症处理,防止发生严重后果。经综合治疗后,中暑大多可痊愈。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1、注重饮食调养

     

    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饮食宜选用辛、甘、微温之品。春季饮食养生应避免吃油腻生冷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和新鲜蔬菜。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饮食过量、缺少维生素B是引起春天发困的原因之一。

     

    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更旺,损伤脾胃。应多吃一些味甘性平,且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

     

    2、穿衣要防寒保暖

     

    俗话说“春捂秋冻”。春季气温反复变化,特别是中老年人代谢功能和调温功能比较差,一旦遭遇“倒春寒”受凉,极易感染疾病。尤其是北方春季多风,是支气管炎和哮喘等疾病多发时期,所以应严防感冒,防止肺部感染。

     

     

    因此,为了对抗倒春寒,靳主任建议大家不要过早的脱掉冬装。当气温回升较大的时候,也不要过多减衣,应该随身携带外套,尤其是早晚要注意保暖。

     

    3、饮食要注意预防上火

     

    天气逐渐转暖,但早晚天气依然较冷,风邪渐增,此时整个冬天吃羊肉、补品等热性食物及在暖气环境下积攒下的内热,会随着大地复苏在人体中生发出来,人们很容易出现口舌干燥、口腔溃烂等情况,也就是俗称的上火。

     

    因此,此节气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清淡饮食,以补充人体水分,菠菜、韭菜等都是不错的蔬菜,少食油腻之品。食疗多以粥为好,可做成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等。此季节,应少吃羊肉、狗肉等温热之品。

     

    4、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

     

    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5、适当吃些甜品

     

    春天养生重在养肝,而肝脏需要干糖原,另外,肝在五行属木,肝木克脾土,因此,春天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甜品,这样对养护脾胃非常的有帮助,当然,如果是糖尿病的病人还是要控制甜品,减少糖的摄入。

     

    饮食上选用温性食物进补,这样可以平和情绪,疏肝理气。建议可以多补充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还可以适当的补充梨、藕、荠菜、百合等食物。

     

    6、睡眠要充足

     

    春季,人们常有困倦之感,早晨不易睡醒,白天则昏昏欲睡。这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人体活动量增加,体表末梢血管开始舒张,体表血流量增大,使脑部的供氧量显得不足,从而产生“春困”现象。

     

    为此,我们要积极做好身体的协调适应工作,每天中午最好午睡一个小时左右,以补春季睡眠之不足。下午则安排适量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

     

    7、要注意调理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也就是人生存的根本。好的脾胃能提高人的身体免疫机能、防老抗衰。因此,早春更应该注意调理脾胃。

     

     

    如何调理脾胃?靳主任告诉我们,首先,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饮食清淡,多吃粗粮。其次,注意保暖,少吃生冷食物。再次,平时应该多锻炼。最后,经常保持良好的情绪,对脾胃调理也非常重要。

     

    8、春季宜增加运动量

     

    到了春季,人体堆积了大量过剩的油脂。春天来了,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此时增加运动量不仅能够活动筋骨、帮助气血流通、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阳气的升发,还可以帮助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与热量。因此,春季是一年中很好的锻炼季节。

     

    但是春季锻炼时也要注意,由于春季昼夜温差较大,且春季自然界风邪较多。因此进行户外运动时运动量不宜太大,宜微汗即止,不必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以免运动后汗出当风,感受风邪而发病。

     

    9、保持心情愉快

     

    春季需养肝,首先是保持心情愉快。人常说“怒伤肝”,因此,应学会戒怒,尽可能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升发、顺调。

     

    否则,情绪过度受刺激会破坏五脏平衡协调的关系,轻者使人神经衰弱、内分泌紊乱,重者则可致精神失常、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大大降低人体免疫力。

     

    10、万物复苏、注意防病

     

    俗语说:“百草回芽,百病引发”春天万物萌动,也适合细菌、病毒等病源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不但容易引发流感、肺炎、流脑、猩红热、腮腺炎等,若不重视养生保健,一些旧病宿疾也易复发与加重,如偏头痛、咽炎、过敏性哮喘、高血压、心肌梗塞、精神病等。

     

    上面介绍的这些注意事项大家都清楚了吗?春天是旧疾易复发的季节,大家应特别注意讲卫生、防虫害、多开窗通风,注意调摄身心,防止疾病发生。​​​​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夏天已经来了,防病养生,这4件事你应该知道:

     

    第一件事:谨防病从口入,应以熟食和热食为主

     

    夏天炎热,地湿蒸腾,湿热相合易滋生细菌,所以夏天食物变质要比其他季节要快,再加上蚊虫滋生,使得夏天极易发生胃肠道疾病,呕吐、腹泻是夏天门诊接诊时常会遇到的,那么如何预防呢?

     

    首先注意手卫生。

     

    其次少食生冷,夏天应以熟食和热食为主,有人会说了夏天那么热为什么要这样的饮食呢?由于天热,人体会出很多汗,自身的热量会随汗而散失,此时体内空虚,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此时若过食生冷脾胃是极易引起功能障碍的。

     

    第二件事:注意补充水分、进食清暑之品

     

     

    夏天出汗增多水分散失明显,所以补充水分是必要的,但单补充水分,而不进食一些清暑之品祛暑效果有时不明显。那么用什么东西解暑呢?我下面介绍几种。

     

    第一种是绿豆,绿豆有清暑利尿的功效,夏天可以服冰糖绿豆粥来解除暑热。

     

    第二种是西瓜翠衣,即西瓜外皮,这个可以凉拌着吃,作为清暑的餐中佐食。

     

    第三种是鲜荷叶,在南方夏天弄点荷叶是很容易的,而荷叶不光可以清暑还可以化湿,夏天你若因暑热湿气碍阻脾胃使胃口不开、舌粘腻又有口气,拿点荷叶当茶饮正好能解决此类问题。

     

    第四种、红豆薏米粥,其清热祛暑渗湿,也为解暑佳品。

     

     

    第三件事:夏季宜多户外活动,而不宜闭户宅居

     

    夏天是阳气升张向外的季节 ,我们也要因势利导,多从事户外运动,比如公园散散步或打打羽毛球等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不要闭户不出或只是坐着纳凉,这样你的阳气非但不会升张,还会受伤,所以中医有句提法叫做“春夏养阳”。

     

    第四件事:夏天还是一些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

     

    知道什么疾病适合进行冬病夏治吗?夏热对的是冬寒,选择在夏天利用阳气最旺的季节治疗的是易在秋冬天气转寒后出现的病证,主要针对的是寒性的咳喘以及一些体虚寒湿之体所易患的疾病比如消化不良、脾虚泄泻等,以及一些由痰湿导致的疾患如咽炎、记忆力减退等等。穴位贴敷是最常见的冬病夏治方式。

  • 7月2日,一名北京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游览时因中暑送医,经抢救无效而离世。

     

    据北京新闻广播报道,当天中午49岁的导游“龚哥”在带领一个研学团从颐和园结束行程后晕倒在了大巴车内,送医后抢救无效去世。医院证明显示,“龚哥”是因为热射病去世的。

     

    7月3日“龚哥”的同事告诉红星新闻,49岁的“龚哥”原本在带领研学团进入颐和园一小时后就已经感觉到有一些不舒服,但是他依旧坚持把团队的学生带上了园外的大巴车。

     

    近期北京经历持续高温,6月份曾创下连续3天最高温度突破40度的历史纪录。根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份北京平均温度比常年同期偏高,高温日数略偏多,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的可能性大。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 死亡率极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迟骋2023年6月接受采访时表示,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中度中暑与重度中暑4个阶段。热射病即重度中暑,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达70%-80%,但热射病通常不是突然发生的。出现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一定要及时加以干预,否则症状将持续加重,如发展至热射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中暑后都会有哪些表现?

     

    1、先兆中暑的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大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

    2、此后体温升高、出现发热,但没有意识转变,则进入了轻度中暑阶段;

    3、如不加干预,体温将持续升高,可达40至42摄氏度的高热,并伴有四肢抽搐、意识障碍,则进入了中、重度中暑的阶段;

    4、最严重的中暑即热射病,通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很高。

     

    如发生先兆中暑、轻度中暑时,该如何处理?

     

    迟骋医生表示,一旦发生中暑,要将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衣扣,并通过擦拭、冰敷等帮助患者降低体温。降低室内温度的同时,要给患者补充体液,推荐补充含有淡盐水等含有盐分的液体,补充中暑导致的体液和电解质丢失。简言之:物理降温、降低室温、补水,就可能逆转或终止患者的中暑进程。

     

    热射病急救, 记住这三步!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2年曾发出提醒,降低热射病病死率的关键在于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减少和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脱水的发生,从而减少热射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热射病可能危及生命,一旦有人遭遇热射病,在试图给患者降温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第一,将患者转移到阴凉的地方。

     

    第二,无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患者降温。如将患者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将患者放在凉水淋浴下;用浇花的凉水喷洒在患者身上;用凉水擦拭患者的身体;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天气干燥时,将患者裹在凉水浸湿的单子或衣物里用风扇猛吹。

     

    第三,热射病患者的肌肉可能发生不自主的抽搐。遇到这种情况时,要避免患者伤害到自己。不要在患者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水。如果患者发生呕吐,翻转患者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发生。

     

    此外,如果患者出现了体温升高、肢体抽搐或出现嗜睡、认知障碍等意识改变,就要及时送医救治。

     

    本文综合自:
    ①2023-07-03红星新闻《北京一导游热射病去世 同事:带的是研学团,感觉不舒服后坚持把学生带上大巴车》
    ②2023-06-17北京日报客户端《57岁女子带孩子户外活动致热射病抢救无效去世,专家:要及时干预》(孙乐琪)
    ③2022-07-15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热射病,国家卫生健康委权威解答来了!》
  •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对于盛夏充满了美好期待的朋友,注意了!

     

    我国今夏天气已开启“水深火热”模式。

     

    福州、广州、南宁、温州等南方城市,降雨量较常年同期至少多出一倍以上,西安、石家庄、济南、郑州等地将迎来史上最热的酷热天气,气温将突破40℃。

     

     

    端午、芒种以来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60年不遇冷夏和南涝北旱成为今夏的主要气候特征。

     

    特此推出北方防暑手册和南方防涝手册,提醒广大网友做好预防工作。

     

    北方防暑手册

     

    一、中暑有什么症状

     

    1.温度与身体状况:

     

     

    2. 长时间高温环境下,身体出现这些不适症状要警惕中暑:

     

    中暑根据严重程度,一般分为轻度中暑和重症中暑。

     

    ● 轻度中暑

    主要表现:不想吃东西,头晕、头昏,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心慌、胸闷、皮肤潮红,体温正常或者轻度升高。

     

    ● 重度中暑

    除了出现以上的症状外,还会出现严重的脱水,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出现大汗,全身肌肉抽搐、痉挛、晕倒、昏迷,大小便失禁,严重的会出现多器官的功能障碍,发生心跳、呼吸停止。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部分热痉挛是热射病,一般有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强力劳动或运动的病史;体温达到40℃;伴有意识障碍,往往伴有休克。

     

     

    特别提醒,有两类人最易惹上热射症:

     

    一类是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作业、体育锻炼和比赛等青壮年。

    一类是虽没有进行剧烈运动,但由于本身体质较差,如老人、小孩、产妇等,在通风条件较差、湿度环境较大的环境中,也容易出现高热、意识模糊、惊厥,最后发展为热射病。

     

    二、中暑的自救互救

     

    1.轻度中暑:

    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补充液体、淡盐水。人工散热、湿毛巾冷敷、冰敷腋下、酒精擦身等。

     

     

    2.重症中暑:

    第一目击者要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送患者就医。

     

    “白金十分钟”院前急救措施:让中暑的人静坐在凉爽的地方休息;暂时不要给病人喝水,饮用果汁或运动饮料;洗凉水澡或擦拭身体;开空调;换上轻便的衣服。如症状严重,伴有心脏疾病或高血压,要立即就医。

     

    三、密切关注预警资讯

     

    世界气象组织建议高温热浪的标准为:日最高气温高于32℃,且持续3天以上。中国气象学上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

     

    高温天气能使人体感到不适,工作效率降低,中暑、患肠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等病症的发病率增多。同时,高温天气也会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高温预警信号分为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四、出行指南

     

    1.要注意在户外工作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切忌在太阳下长时间裸晒皮肤,最好带冰凉的饮料;

     

    2.要注意不要在阳光下疾走,也不要到人聚集的地方。从外面回到室内后,切勿立即开空调吹;

     

     

    3.要尽量避开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一时段出行,应在口渴之前就补充水分;

     

    4.要注意高温天饮食卫生,防止胃肠感冒;

     

    5.要注意保持充足睡眠,有规律地生活和工作,增强免疫力。

     

    五、饮食指南

     

    1.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素。

     

    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鱼、肉、蛋、奶和豆类为好。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含维生素C尤为丰富;在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维生素B含量较多。

     

     

    2.要补充水和无机盐:可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或豆制品、海带、蛋类等。

     

    3.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

     

     

    六、行车指南

     

    1.开车族要小心汽车的空调病。使用汽车空调时,也不要把温度打得过低,车内外温差最好在10℃以内。

     

    2.尽量不要在空调车内抽烟,抽烟时应把空调通风控制开关调到“排出”。

     

    3.切忌在开着空调的停驶车里睡觉,车内通风较差,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渗漏到车内会使人中毒。

     

     

    4.停在烈日中的车最好不要马上使用空调,应打开车窗让热气排出,等车内温度下降后再关闭车窗开启空调。


    5.不要把婴幼儿和宠物单独留在车内,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七、如何戴口罩

     

    如果长时间戴口罩,热量更容易在体内积聚从而导致体温升高,因此戴口罩常会给人带来闷热、缺氧的感受,严重的还可能引发脱水、呼吸困难、中暑等情况。

     

     

    由于大多数口罩材料中的熔喷布结构特殊,接触太多的水分或者汗液保护效率会下降,因此如果脸部流汗较多,或是喝水时不小心弄湿口罩,都要及时更换。

     

    南方防涝手册

     

    一、洪涝等级

     

     

    二、家居避险

     

    1. 雨季减少外出。

     

    2. 随时关注气象预报,收看灾难预警、预报,以及实时报道。

     

    3. 保持手机通畅。

     

    4. 家里留存一定数量的现金,以备网络不畅时救急之用。

     

     

    三、户外自救

     

    1.做好充分准备转移,到高处待援是首要原则:以最快的速度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拨打110、119救援电话,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为逃离险境的好工具。

     

    任何入水能浮的东西,如床板、箱子、柜子、门板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注意规避山洪可能经过的路线,避免被山洪卷走。

     

    不能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2.来不及转移或在外被困,为防止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的所有空隙。

     

    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沙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里面塞满沙子、泥土、碎石。底层窗外也要堆上沙袋。

     

    如果洪水不断上涨,应在楼上储备一些食物、饮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烧开水的用具。

     

    四、行车指南

     

    极端天气尽量不要去路况不熟悉的地区。在行车过程中要时刻留意临时设置的警示标识,提早避开隧道、不熟悉的积水地区。

     

     

    ● 如果开车误入被淹隧道该如何逃生?关键时刻必须弃车逃离。

     

    1.在落水的第一时间,第一件事情就是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因为采用侧门逃生是最安全快捷的方式,汽车落水后,不会瞬间沉到水底,此时要马上打开电子中控锁,以防门锁失灵。

     

    2.如果中控锁断电锁门或水压太大门打不开,那么就只能尝试下面的办法了:砸破车窗,尽快逃离。

     

    车子落水下沉要经过一定时间,不要害怕开车窗车子就会下沉。

     

    要先争取时间逃生,而打开车门后车子5~10秒钟就会沉入水底。

     

    关键时刻,必须弃车逃离。

     

    温馨提示

    六月下旬,南方仍会频繁遭受强降雨侵扰,尤其是广东北部、广西北部、福建西北部,累积雨量大。

    华北、黄淮及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陕西关中、江苏北部、安徽北部,部分地区都将陆续出现高温。

    河南中北部、山东西部、陕西关中多地,最高气温将达到38~40℃,局部或超40℃。

    西安、郑州最高气温或将达到39℃。

    请大家做好防涝防暑准备!

  • 作者 | 李加涛

    文章首发于 |北京天坛医院公众号

     

    热浪来势汹汹,防暑至关重要,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关于防暑的小知识。

     

    啥叫中暑?

     

    中暑是指人体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热辐射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热平衡的能力达到极限,进而体温调节出现障碍,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一种急症。细分来说的话可分为三点,分别是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在高温或高湿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升高。

     

    轻症中暑:体温在38℃以上,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重症中暑:晕厥、昏迷、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包括: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中暑咋防?

     

    1. 露天或高温作业时

    必须加强通风降温,避免阳光直射,轮流休息,保证体力,避免长时间高温下作业。

     

    2. 散热

    多洗澡及时散热,高温作业人员穿着应选用棉、麻类透气性好的服装,不宜穿化纤类,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3. 饮水

    喝一些稀释的电解质饮料,要慢慢喝,定时饮水。

     

    4. 保证充足的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全身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5. 环境舒适

    室内运动应有良好的通风和降温设备。

     

    中暑了怎么办?

     

    1.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有条件移至空调房内。

    2.腋窝、头部、腹股沟大动脉明显处放置冰袋或30%~40%酒精涂擦,同时用电扇或扇子等吹风快速散热。

    3.意识清醒者,可让其口服淡盐水;昏迷者不要强行喂水,以免引起气道梗阻或呕吐窒息。

    4.对病情危重或经适当处理无好转者,应在继续抢救的同时立即送往有条件的医院。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1 、发生中暑如何快速缓解?

    快速缓解的办法是让身体降温,恢复正常的体温调控。

    如果是轻度中暑,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带空调的房间,静卧休息,可口服含盐饮料(饮料含盐量以 0.15% ~ 0.2% 为宜)、冷西瓜水、绿豆汤、电解质饮料或凉茶等进行补水,同时服用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散等防暑降温药物。

    一般脱离高温环境、补水和对症处理后,轻度中暑者 30 分钟到数小时症状可缓解。

    重症中暑者,保命的关键是快速、有效、持续地降温,同时及时转运至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可平卧去掉全身衣服,用冷湿毛巾、冰袋等放于前额、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用冷水擦浴,以保护中暑者的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2、中暑有哪些先兆和症状?

    中暑是渐进式的,按照进程,大致可分为先兆、轻度和重症中暑三类。对应症状表现不同。

    • 先兆中暑: 出现轻微的中暑症状,如 头晕、头胀、四肢无力、胸闷、 多 汗 、注意力不集中,体温通常低于 37.5 ℃,这个时候很多人可能还意识不到是中暑先兆。

    • 轻度中暑: 这时候已经有明显的中暑症状,由于人体出现散热障碍,体温可升高到 38℃以上 ,出现出现 面色潮红、皮肤灼热 、大汗淋漓 ,也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 的表现。

    • 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很严重,会造成各器官系统的直接损害,可 出现热射病、热痉挛及热 衰竭的 表现, 如肌肉 痉挛、昏迷和意识丧失 等 , 体温 甚至 高达 40 ℃ 以上,发生 多脏器功能衰竭 风险高 , 甚至 引起死亡。

    3.出现征兆,怎么预防中暑加重?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在高温天气,出现了大量出汗、头晕、无力、胸闷、气短、恶心、心慌等症状,要高度警惕中暑的可能,可以通过这 3 种方式预防加重:

    • 立即停止运动或户外劳动,立即离开高温环境,移至阴凉处休息。

    • 解开衣扣,保持周围通风,最好到有电风扇或者空调的房间里,让身体尽快散热降温。

    • 补充水分,小口慢饮。最好喝淡盐水、运动饮料, 同时服用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散等防暑降温药物。

    4、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暴晒、通风不良的环境下,身体出现散热障碍,导致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发生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简单来说,中暑就是机箱温度过高, CPU 散热不良,时间一久,电脑就崩溃“死机”了。

    5、什么情况容易 中暑 ?

    中暑好发于夏季和 高温作业 、 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 、 人群拥挤集中 的环境中,如果个人身体虚弱、 精神过度紧张、工作强度大、睡眠不足、过度疲劳 的人,更容易出现中暑。

    6、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 避免长时间滞留于高温、高湿、密闭环境中。儿童、老人、慢病患者等易中暑人群,在高温天气时要减少热暴露时间,降低活动强度。可选择在清晨或黄昏时从事户外运动或劳动。

    • 足量、及时补水,不应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如果需要在高温的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 2~4 杯凉水( 500 — 1000 毫升),补水应少量多次。有条件者可饮用运动饮料、淡盐水、清暑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凉茶等)。此外,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失去更多的体液。

    • 外出做好降温防晒防护,如戴上透气的遮阳帽,穿浅色、轻薄、宽松的衣服,使用遮阳伞或便携式电风扇,外出前涂抹防晒霜等。

    7、婴幼儿和儿童防范中暑有哪些注意事项?

    • 不要把婴幼儿、儿童单独留在高温高湿以及密闭的环境中,比如盖过多的包被好衣物、将孩子独自留在密闭的汽车内或狭小空间内。

    • 宝宝 饮水 要充足 ,以电解质饮料或 温 水为宜,避免糖分过高及冷冻饮料,同时保证 充足的睡眠 。

    • 儿童可选择浅色轻便透气的衣物,要及时更换汗湿衣物;婴幼儿穿着要单薄透气,可选择轻薄包被,切忌捂住宝宝口鼻。

    8、预防中暑的药物有哪些?

    为预防中暑,外出时可携带具有清热解暑、益气养阴功效的中成药,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丸)、生脉口服液、清暑益气汤、夏桑菊颗粒、广东凉茶颗粒、沙溪凉茶颗粒等。

    9、中暑出很多汗,可以迅速大量饮水吗?

    错!

    中暑 导致大量出汗,同时会伴有 钠、钾等 电解质 流 失,此时单纯大量饮水, 可能会 导致 人体 出现低钠血症, 发生肌肉抽搐、痉挛, 严重 时 可导致脑水肿昏迷。因此,应该少量多次饮水,最好 补充 淡盐水 ( 可用补液盐配置,浓度为 0.15%~0.2 %) 或运动饮料。

     

    参考文献
    • 国家卫健委 . 预防中暑核心信息
    • 急诊医学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ISBN 978-7-117-20550-4
    • 中暑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J].北京中医药 ,2022,41(8):862-864.
    • 徐光勋,张胜男 , 姚卫海 . 中暑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J]. 北京中医药 ,2022,41(08):862-864.DOI:10.16025/j.1674-1307.2022.08.009.
    • 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9.44(3):181-196
  • 盛夏到了!

      

    仿佛看到了冰西瓜、冰啤酒、空调在向我们招手;

     

    在这里提醒大家:这5件事千万别做,否则留下一身病!

     

    向往的生活最近一期,海清在所有人都喝冰牛奶的时候,她说:我要喝热一点的,夏天就是要热,要出汗。

     

     

    原因是由于夏季人体毛孔呈开放状态,易受到冷风、邪气侵扰,导致体弱多病。所以夏天要“热着过”,才是正确的选择。

     

    夏天到了,这8件事情不适合做,否则 留下一身病!

     

    1.、空调吹一夜

      

    开空调,盖棉被,真是要多美有多美啊!

     

    但是如果空调整夜开,室内外温差过大,会引起咳嗽、头痛、流涕等感冒的症状。另外,温差大,还会使全身毛孔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脑供血不足,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更容易发作“热中风”。

     

    所以,我们应该顺天的。冬天接受寒冷的刺激,夏天体验炎热的考验,让身体多出出汗。

     

    夏天空调,冬天暖气,长期下去,身体会出毛病的。

     

    2、喜欢喝冰的

     

    夏季,不少人在大量出汗后,都想来杯冰镇饮料,冰镇西瓜来解暑降温。但这种行为是不科学的。夏天冷饮吃太多不仅不解暑,反而会引发健康问题。

     

    因为人体温度在36到37度。如果贪吃冷饮,容易对胃造成刺激,产生胃痉挛,腹痛,腹泻等症状。

     

    并且,大量饮用冰水,会造成你的体质‘阴寒’,影响生殖系统的发育和生理功能,

     

    3、不开窗户

     

    很多人在闷热的夏季,喜欢闭窗在室内吹空调。但其实,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更容易引发中暑,并且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致病。

     

    所以,“勤开窗,多通风”,无论哪个季节都是个忠告。

     

    4、洗冷水澡

     

    人在出汗后,不能洗冷水澡。因为此时人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如果洗冷水澡,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

     

     

    建议:最好用温水洗澡,因为温水洗澡有利于消暑防病、加快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改善睡眠等情况。

     

    5、吃隔夜菜

     

    入夏天气热得让人没什么胃口,很多家庭的剩菜也越来越多,但不少妈妈舍不得扔掉剩菜,就直接连盘带菜塞进冰箱,第二天热热直接吃。

     

    但夏天最好不要吃隔夜菜,一是因为温度过高食物容易变质,二是因为食物放置时间长,容易产生亚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即使高温加热,这些毒素也没法消除。

     

    医生表示:由于夏天食用隔夜菜导致的问题并不少见,轻者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情况,重则导致食物中毒等问题。

     

    除此以外,喝酒过多,会让体内乙醇分解成乙醛的含量增多,而且会使毛细血管扩张,造成毛细血管密集部位出血,如鼻腔、口腔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今年的最强高温已经持续了一周,在这炎炎夏日,人体最容易发生的就是中暑。

     

     

    大部分人在暑热天气,如果出现头晕目眩、恶心想吐的情况,都会及时地采取一些解暑的措施,比如服用藿香正气水、仁丹等中成药。

     

    祖国医学有数种处方治疗中暑,但需要辨证处理,如果使用的药物不对,非但不能缓解症状,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中暑分阴阳

     

    中医理论中,中暑有阴、阳之分。《景岳全书》中即有解释:“因暑受热为阳暑,因暑受寒为阴暑”。


     

    “阳暑”指的是长时间处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引发的一系列症状。

     

    外界的高温逐渐进入人体,而人因为自身散热的能力被遏制,不能把这些热散出体外,进到身体里的热越多,体温就越高。

     

    同时影响人体脏腑功能,导致出现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升高等症状,严重了还会晕厥、气喘不语、昏迷不醒,四肢抽搐等。

     

     

    “阴暑”是由于贪凉引起的。

     

    如暴露在高温环境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快速饮进大量冷水或冰镇饮料,或出汗时用电扇的强风对吹,以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

     

    主要症状以发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黄等症状为主。

     

    简单理解“阴暑”就是已经有一部分外界的热进入了身体中,但是散热的能力还没有被遏制,身体刚要散热,结果又被凉气包裹住,导致这股热出不来了,寒气在表而暑热在内,既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又有因为暑热所导致的发热等问题。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中暑有不同的成因和表现,所以选用药物时要对症下药,用错了不仅没有治疗效果,反而会加重病情。

     

    下面Dr.京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家中常备的几种解暑药: 

     

     

    当然以上药物都是家中必备,但要分清症状,分清阶段来使用。

     

    如果用药后3天内不能缓解,或出现昏厥等重度中暑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 连日来,全球多个地区遭遇了创纪录高温。7月9日,一则“本周可能是十万年来最热一周”的消息引发关注。到底是真的吗?“干热天”与“湿热天”哪个更伤人? 

     

    本周可能是十万年来最热一周?

     

    7月9日据红星新闻报道,据美国缅因大学提供的气候分析器显示的数据,2023年7月6日地球的平均温度达到了17.23℃,创下历史新高。此前的历史记录是2023年7月4日的17.18℃。而在此之前,全球平均气温纪录出现在2016年8月。

     

    美国伍德威尔气候研究所资深专家佛朗西斯表示,虽然目前科学家们掌握的精确气温记录仅仅始于20世纪中叶,但他推算认为,本周很可能是“十万年以来最热的一周”。

     

    7月4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确认,未来五年全球气温可能创新高!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预计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在2023至2027年这五年内至少有一年会打破2016年创下的高温纪录,概率达到98%。

     

    7月2日,据微信公众号“国家气候中心”消息,我国高温日数创历史新高,北方高温多次叠加实属罕见!今年以来,我国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全国共发生4次区域性高温过程,具有出现时间早、影响范围广、极端性显著等特征。

     

    图自中国天气微博

     

    “干热天”与“湿热天”到底哪个更伤人?

     

    眼下我国南北方呈现了两种大范围高温天气,南方是高温湿热,北方是高温干热。“干热天”与“湿热天”哪个更伤人?多位专家表示,干热和湿热各有特点,对人体的伤害也不一样。

     

    (1)干热天比湿热天有更高的死亡风险

     

    2023年,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文军团队曾发表在《国际环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对2006-2017年我国353个地点夏季死亡率数据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北方地区居民更耐寒,不耐热;而南方地区人群更耐热,不耐寒。所以,北方地区遭遇高温天气,发生死亡的风险就会更高。结果显示,在我国,干热天与湿热天相比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

     

    7月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胡志成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从病理生理学机制上来说,有几种可能性或许能够解释这一研究结果。

     

    首先,在干热天人体的水分会更多的蒸发,血液浓缩,更易造成血栓形成,引起心血管疾病风险;

     

    第二,与湿热天气相比,干热环境中的人们可能比湿热天气下户外活动更多一些,造成中暑等事件发生率更高;

     

    第三,在中等或中等偏上的湿度下,人体的呼吸道黏膜功能、纤毛摆动的能力都会得到较好的保持,而干热天气可能会降低呼吸道黏膜湿度,使得黏膜功能和纤毛摆动能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样就会导致细菌更容易黏在上呼吸道甚至下呼吸道,增加感染的风险。

     

    福建省立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钱欣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也指出,“在湿热环境中,人们周围的湿度都达到了百分之七八十,影响人体通过汗液蒸发降低体内温度,而干热的湿度不会那么高,有利于人体汗液的蒸发,但汗液大量的蒸发,造成液体流失和电解质的紊乱,就特别容易热衰竭。”

     

    (2)湿热天比干热天更易中暑

     

    “同样的气温条件下,湿热天比干热天更容易中暑。因为空气湿度大时,加之不通风的环境,汗液不易蒸发、带不走热量,就更容易出现中暑。”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非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强调,不管哪种热,防暑降温都不容忽视。

     

    (3)不论哪种热,都会因高温给人体造成伤害

     

    “不论是干热还是湿热,对心肺功能都会造成很大的压力。因为体温上升了,体内循环就要加速,通过汗液蒸发降低体温,但循环血量的减少如果不能及时补充,体温还会持续增高,并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甚至出现心力衰竭的严重后果。”钱欣表示。

     

    因此,不管哪种热,做好防暑降温都不容忽视。

     

    本文综合自:
    ①2023-07-08红星新闻《一天比一天热将是常态!全球高温纪录一周被破三次,专家:可能是十万年来最热一周》
    ②2023-07-02国家气候中心《华北黄淮高温接踵而来 我国高温日数创历史新高 北方高温多次叠加实属罕见》
    ③2023-07-09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干热天”与“湿热天”哪个更伤人?医生:各有特点》
    ④The joint and interaction effect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mortality in China.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Volume171,Janyary 2023,107669
  • 今天迎来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一一小暑。古语有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意指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此时,江淮流城梅雨结束,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且正值“伏”中的“头伏”。

     

    小暑时节暑湿交蒸,应避免烈日下暴晒,预防中暑。此时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外浮,汗孔张开,出汗较多,汗出吹风容易受凉,容易受到寒气的侵扰,出现感冒、关节疼痛等不适。

     

    因此从炎热的户外进入室内后,不宜立即开空调。在空调房上班的白领,着装需适应户内外温度差,户外要透气防晒,室内要外搭披肩、空调毯。

     

    此外,这个时节人体出汗过多容易有头晕、乏力、气短等不适,故应注意休息,适当午睡,保持精力充沛。

     

     

    小暑的饮食原则以清淡为主,若油腻、蛋白质食物摄入过多,则增加肠胃负担,身体燥热,还易出现皮肤油腻、生痘长疮等症状。此时,宜食黄鳝。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功效,故民间谚语有云:"小暑黄鳝赛人参”。

     

    另外,莲藕、豆芽也是非常值得推荐的食物。进入小暑后,天气阳气旺盛,人们容易心火表于外,出现眼睛发粘、口腔溃疡、睡眠不足等“上火”症状。莲藕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豆芽可清热解毒、利尿除湿,故这类清热解暑的食物在炎热的小暑时节最宜食用。

     

     

    在此节气,运动时间点应避开天气炎热的时段,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晩在河边、花园等较为阴凉、舒爽的地方里进行低强度的运动,运动项目上选择较为和缓的运动,如散步等,避免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

     

    此外,运动前后需适当补充水分,饮水时注意速度不宜过快,应小口慢饮,常温水最宜,避免一时贪凉而饮冰水或凉水,引起胃肠不适。

     

     

    夏季人们本身能量消耗较快,运动时要量力而行,室外运动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比较凉爽的时候进行,例如外出散步或者慢跑以身体微微汗出为宜,避免汗出过多损伤阳气。室内运动可以选择游泳、瑜伽等。夏季运动后需要注意的是,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止体内水分丢失过多,此外运动后切勿立即冲冷水澡。

     

    ▼权威审核▼

  • 那天,阳光明媚,我独自一人去看了场电影。电影结束后,我回到家中,打开了空调,享受着凉爽。但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我去了大棚,那里的温度极高,我在那里待了整整四个小时。期间,我还喝了很多冰水,吃了很多烧烤。回到家后,我感觉非常不舒服,头痛欲裂,浑身燥热,手心都烫得发红。我意识到自己可能中暑了,于是立即联系了互联网医院的医生。

    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包括症状、饮食和生活习惯等。他告诉我,我可能是因为中暑和过度饮食导致的身体不适。他建议我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并告诉我如何进行自我护理。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服用了一些药物,并按照他的建议进行休息和饮食调整。几天后,我的病情明显好转,头痛和发热症状都消失了。我对医生的专业和关怀感到非常感激。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解答让我对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感受到了医者的仁心和关怀。

  • 那天,骄阳似火,我正在户外辛勤地工作,突然感觉一阵晕眩,紧接着开始呕吐,心闷得让人难以呼吸。全身的经络像被针扎一样疼痛,我意识到可能是中暑了。由于担心病情恶化,我立刻想到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寻求帮助。

    我打开手机,找到了那家知名的互联网医院。医生***的界面简洁明了,我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症状,他迅速给出了诊断:“您可能是因为高温天气导致的中暑,建议您休息,并使用藿香正气水来缓解症状。”

    医生***的专业和高效让我感到安心。他不仅给出了用药建议,还提醒我:“如果用药后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出现头晕等情况,需要到医院查电解质等结果。”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果然不久后感觉好转。在用药期间,我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他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疑问,让我感到温暖和安心。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优势。无论是诊断速度、专业程度,还是医生的服务态度,都让我感到满意。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互联网医院将会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那天,正值酷暑难耐,阳光似火,热浪滚滚。我和女友相约来到保定市的图书馆,计划度过一个充实的一天。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场原本愉快的计划却让我们双双中暑,身体变得异常虚弱。

    那天,我们在图书馆的顶楼找到了一个座位,却未曾想到,阳光直射的座位让我们在短短半小时后便感到浑身无力,恶心想吐,头昏昏沉沉,头疼不已。女友的脸色由红转白,乏力头晕,大汗淋漓。我们立刻离开座位,回到空调房中,但症状并未缓解。

    我们担心这是否为中暑,但又了解到中暑有阴暑和阳暑之分,不敢轻易用药。于是,我们决定寻求线上医疗咨询服务。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我们找到了一位中医内科的医生,进行了详细的病情描述。

    医生详细询问了我们的症状,并从舌苔表现、体质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她耐心地告诉我们,这是典型的中暑症状,并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她建议我们保持清淡饮食,适量运动,并推荐了藿香正气水来缓解症状。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们开始服用藿香正气水,并按照她的建议调整了饮食和作息。经过几天的调理,我们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中暑的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缓解。

    这次线上医疗咨询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利性和高效性。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解答,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同时,也让我更加认识到,在面对疾病时,及时就医、科学用药的重要性。

  • 我在前几天中暑了,头疼、想呕吐,心情也很不好。我尝试喝了藿香正气水,但感觉效果并不明显。于是我来到了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

    医生询问了我的症状,我告诉他我中暑后头疼、想呕吐,他非常耐心地倾听并提出了专业的建议。医生建议我再吃点奥美拉唑和布洛芬,同时告诉我藿香正气水只能起到预防作用,对治疗已经中暑的症状并不够。医生的细心和专业让我对他的诊疗非常放心。

    最后,医生还提醒我,他的回复仅为建议,如果需要诊疗,还需前往医院就诊。我对医生的服务非常满意,打算在问诊记录中发起复诊。

  • 在这个医疗信息发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线上问诊,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

    某天,一位患者通过网上平台向医生咨询,主诉上身热,下身凉。医生通过图文问诊,细致地询问患者的症状和舌象,耐心倾听患者的描述,并及时给出专业建议。

    医生从患者的症状中发现可能存在下寒上热的情况,为患者开具了乌梅丸的处方,并提示患者注意饮食调节和情绪调节。

    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用药物,并在预约药品后,逐渐感觉症状有所缓解。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

    通过线上问诊,患者不仅享受到了专业的医疗服务,还避免了排队等候的烦恼,真正实现了医疗的便捷和高效。

  • 远程医疗,健康生活的新选择

    那天,我在家中突然感到一阵眩晕,紧接着四肢无力,胃里一阵翻腾,我知道自己又中暑了。北京的夏天,虽然美丽,但也让我这个南方人有些不适应。

    以往,我总是要拖着病体去医院,排队挂号,等待就诊。但这次,我决定尝试一种新的方式——线上问诊。

    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这是一个非常便捷的平台。通过手机APP,我很快就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内科医生。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包括中暑的频率、症状、生活习惯等。

    医生非常耐心,他告诉我,我的症状可能是由于肝郁肾虚、脾虚湿盛引起的。他建议我服用中药进行调理,并告诉我如何改善生活习惯。

    虽然我之前对中药有些抵触,但这次我决定试一试。医生开了一个月的药方,并告诉我如何煎药、如何储存。我按照医生的指导,每天按时服药,渐渐地,我的身体感觉好多了。

    现在,我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中暑了。我非常感谢那位医生,他的专业和耐心让我感受到了互联网医疗的魅力。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利。它不仅节省了我的时间,还让我得到了更专业的医疗服务。

  • 在这个炎炎夏日,天气炎热,汗水如泉涌般涌出,这是多么让人烦躁的事情啊!一个名叫***的患者在网上寻找医生的帮助,他描述了自己在夏季大汗淋漓的情况,而其他人却毫发无汗的情况。医生细心地询问了患者的症状,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患者听从医生的建议,开始服用中药,并注意调节生活习惯,避免过度手淫导致身体不适。

    医生的耐心和细心让患者感到温暖,他们之间的交流充满着关怀和理解。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不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还学会了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互联网医院的便捷服务,患者得到了及时的帮助,让他们在热情的夏天也能保持清爽舒适。

  • 我最近总是容易中暑,还经常要刮痧,真的是很烦人。于是我决定尝试在网上找医生看看,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有效的建议。

    经过一番搜索,我找到了一个互联网医院,医生助理很快就和我联系上了,告诉我医生会尽快给我诊疗建议,让我稍等一下。

    不久,医生开始了问诊,他非常细心地听取了我的病情描述,然后给出了一些中医角度的建议。他告诉我中暑主要是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居住或湿热体质易导致,平时要注意改善环境,清淡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并给了我一些中成药的治疗建议。

    我提到了我有乙肝小三阳和胆结石的情况,问医生这样会不会影响治疗。医生很耐心地告诉我,根据我的情况,他给我开的中药方子是健脾理气,温阳和胃止痛的,治疗胃脘疼痛,胃胀,反酸的。

    我还向医生咨询了自我保养的注意事项,医生告诉我要注意休息,戒烟酒,清淡饮食,体重不要太胖,每天微微出汗,饮食要规律,不要暴饮暴食。另外,他还提醒我不要同时吃太多药,要控制好药物的负担。

    最后,医生还建议我在购买药物时,要注意舌苔的情况,根据情况来决定是否加些其他药物。他还特别提醒我,霍香正气丸不含酒精,可以放心服用。

    整个问诊过程非常顺利,医生给了我很多中肯的建议,让我对自己的治疗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最后,我决定按照医生的建议去购买药物,并且按时服用,希望能够尽快康复。

    问诊结束后,我对这次的线上医疗体验非常满意,感觉到了医生的专业和细心,也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 我是一名来自湖南郴州市的患者,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了在线问诊。最近我身体一直感觉发热,而且总是出汗,让我很不舒服。于是我决定通过互联网医院寻求帮助。

    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我的症状,详细了解了我的情况。经过仔细分析,医生给出了中暑的可能性,并要求我检查了舌头情况和肝肾功能。最后,医生给我开了一份处方,并建议我及时就诊如果情况没有好转。

    我很感激医生的专业建议和耐心解答,让我对线上问诊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我的症状能够尽快好转,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疗团队。

  • 昨天晚上,孩子突然出现了中暑的症状,头痛、发蔫,让我十分担心。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医生在查看了孩子的病例后,给出了专业的诊断和建议,让我非常安心。医生建议我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并给孩子喝淡盐水和生理盐水来降温。在医生的耐心指导下,我准备了这些药品并给孩子服用。医生还提醒我要注意药水的浓度,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细心和关怀。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始终以友善的态度与我沟通,让我感到很舒服。我向医生询问了喝藿香正气水的情况,医生给予了耐心的回复,让我对孩子的喝药情况更加放心。问诊结束后,我对医生的服务非常满意,感到非常感谢医生的专业指导和关怀。这次线上问诊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良好品质,让我对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充满了信心。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