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鼠疫有哪些风型?

鼠疫有哪些风型?
发表人:刘伟丽

鼠疫是因为鼠疫耶尔森杆菌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属于甲类防控管理传染病之一。近年来人间鼠疫的病例逐年增多,临床上以腺鼠疫为主。

鼠疫的传染源主要为鼠类以及其他啮齿类动物。传播途径主要以啮齿动物-鼠疫-人的方式感染。鼠疫的诊断主要是通过流行病学史资料、临床症状表现、以及特异性的脑脊液病原学化验等分析判断。那么,临床上鼠疫有哪些分型呢?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腺鼠疫

腺鼠疫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类型。多表现为发热、受侵犯部位所属的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淋巴结肿大好发生于腹股沟、腋下、颈部、以及颌下等部位,多为单侧。

肺鼠疫

肺鼠疫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肺鼠疫起病急,较短时间可出现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继发性肺鼠疫一般是在败血症型鼠疫、或腺鼠疫的基础上突然发病加剧。

爆发型鼠疫

暴发型鼠疫又称为败血症型鼠疫,是比较重的鼠疫类型,病死率极高。多表现为突然的高热、寒战、神志不清、昏迷,进而进入了感染性休克等而危及生命,死后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

轻型鼠疫

轻型鼠疫也俗称“小鼠疫”,发热症状比较轻,表现为局部的淋巴结肿大。

其他类型鼠疫

临床上可见肠鼠疫、眼鼠疫、皮肤鼠疫等类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腺鼠疫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脑卒中是指是因为脑供血受阻而造成的脑功能丧失,也称为中风。一般是属于急症,很有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的神经损伤,如不及时诊治,还会造成并发症和死亡。哪些疾病会引起中风?

     

    1.血压高

    血压高与脑中风患病率及发病率成比率,血压高是发病原因,脑中风是结果。血压升高会使血管紧张,即使血管“紧绷”,时间长了,血管壁的弹性纤维就会断裂,造成血管壁的损伤,使血液中的脂类轻易地渗入血管壁,从而使脑动脉失去弹性,动脉内膜受损,形成动脉硬化,动脉变硬、变脆,管腔狭窄。而且脑动脉的外膜和中间层本身也比身体其它部分的动脉要薄。是因为脑动脉瘤形成的基础,患者血压高突然升高,极易造成 脑中风。

    2.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脑中风易患因素。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出现不足,导致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出现紊乱,主要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因此,糖尿病的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几率是非常高的。胰岛素的缺乏会造成葡萄糖转化为脂肪,从而降低了葡萄糖的储存量,将大量的脂肪分解为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尤其是胆固醇的增加更显著,从而造成高脂血症,并加速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3.血脂高

    脂质是人体内的重要物质,具有许多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能超过某一限度。若血脂过高,易造成“血浓”,在血管壁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阻塞血管,使血流减慢,严重时血流中断。这在大脑中发生的情况,是缺血性脑中风。

    4.肥胖症

    肥胖症的体态,临床观察发现,与普通人群相比,肥胖者脑中风的几率高达40%。过于肥胖可造成内分泌紊乱和新陈代谢功能问题。另外,胖人经常伴有糖尿病,血压高,冠心病等疾病,这些是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5.脑血栓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原因,它常常伴随着血压高,血压高和动脉硬化是相互促进的。高脂、糖尿病可加速血管病变,如脑动脉硬化的发展。第二个原因是脑动脉炎,它包括目前比较罕见的梅毒性脑动脉炎和非特异性脑动脉炎。其它如结缔组织病,巨细胞动脉炎,先天血管畸形,肿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高凝状态等。

  • 风疹多好发于胎儿期或年龄在1~9岁的人。因为胎儿或小孩的免疫系统仍未发育完善,所以免疫力低下或不完全,在进入人群聚集地接触风疹患者及隐性患者后极易感染风疹病毒。成人中以男性人群,可能与人口暴露有关。


    一、风疹的症状

     

    风疹的症状根据不同类型的风疹有不同的表现,如获得性风疹有咳嗽、咽痛等症状,一般新生儿患者出生时就有先天性风疹的症状,伴随患儿生长,还可出现肝、肾、眼损害的症状。风疹可能并发糖尿病、进行性风疹全脑炎以及甲状腺功能障碍。

     

    获得性风疹


    前驱期:持续1~2天,3天以上者少见。症状较轻或无明显症状,低热或中度发热,伴咳嗽、咽痛、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和眼结膜炎,耳后、后颈部和枕部淋巴结轻度肿大,伴轻压痛。部分患者可在软腭及咽部附近见到充血性斑疹,大小如针尖或稍大,但无黏膜斑。

     

    出疹期: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呈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3mm,也可呈大片皮肤发红或针尖样猩红热样皮疹。皮疹始于面部,迅速向颈部、躯干和四肢发展,24小时内波及全身,但手掌足底大多无疹,2~3天内全部消退,退疹后不留色素沉着或脱屑。在出疹前4~10天可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尤以耳后、颈后、枕后淋巴结肿大最为明显。肿大的淋巴结有压痛,但不融合不化脓,可伴脾轻度肿大,淋巴结肿大可持续2~3周。

     

    先天性风疹

     


    胎儿感染风疹病毒后可在宫内死亡、流产、早产,也可以发生先天性畸形,轻者表现为胎儿发育迟缓,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等均比正常新生儿低,重者可出现多脏器先天性畸形,常见有白内障、视网膜病、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神经性耳聋、前庭损害、中耳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坏死、高血压、间质肺炎、巨细胞肝炎、肾小球硬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脑炎、脑膜炎、小头畸形、智力障碍等。

     

    其他症状

     

    多数患儿出生时即具临床症状,也可于生后数月至数年才出现进行性症状和新的畸形。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患儿死亡率高,出生后一年内死亡者达10%~20%,存活婴儿,随年龄增长,可出现肝、肾、眼器官损害。

     

    二、风疹的并发症

     

     

    糖尿病 


    最常见的先天性风疹晚期表现,发病多在11~30岁,所有病例均有耳聋及其他缺损。

     

    进行性风疹全脑炎 


    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进行性疾患,常见于11~30岁之间发病,潜伏期约12年。患者感染先天性风疹后,病情一度稳定,继而发展为进行性脑病,出现智力衰退、共济失调、癫痫发作、强直性痉挛、构音障碍、眼球震颤,最终病情恶化死亡。

     

    甲状腺功能障碍


    是晚期表现之一,偶见生长激素缺乏症,可能由于慢性及进行性下丘脑功能紊乱所致。

  • 鼻窦炎的典型症状为鼻塞、流涕、嗅觉障碍、鼻出血、局部疼痛和头痛等。其他患者可有食欲不佳、精神萎靡等症状。儿童病例的症状往往较成人重,本病可以并发咽和扁桃体炎、喉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等疾病。

     

    一、急性鼻窦炎

     

     

    鼻塞:表现为患侧持续性鼻塞,擤出分泌物后,鼻通气可暂时得以改善,但不久又产生鼻塞。
    流涕:患侧有大量黏液脓性或脓性鼻涕,有擤不尽感。变应性鼻窦炎患者鼻涕中常带有稀薄血水样物。牙源性上颌窦炎者,其脓涕可有恶臭。
    嗅觉障碍:可因鼻塞而出现嗅觉减退或缺失,以筛窦炎或蝶窦炎者为明显。牙源性上颌窦炎和少数蝶窦炎还可能引起主观恶臭觉。但嗅觉障碍大多为暂时性的,当急性炎症逐渐消退,嗅觉便随之改善
    鼻出血:急性上颌窦炎者有时鼻涕中可混有血液或患者自觉鼻涕中带有腥臭气味。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上颌窦炎容易引起鼻出血,严重者出血较多,但少见。
    局部疼痛和头痛:急性鼻窦炎最常见的疼痛症状可表现为神经痛、弥漫性疼痛或局限性疼痛。在急性鼻窦炎初期,多表现为日夜不分轻重的弥漫性持续性头痛,一旦越过急性期,头痛便迅速减轻,头痛时间缩短,逐渐局限于一定部位。当头部静脉压增高,如咳嗽、擤鼻、向前屈身、低头、体力劳动、用力大便、突然身体震动或摇头之时,头痛明显加重。


    二、慢性鼻窦炎


    流脓涕:流脓涕为主要症状之一,其量多少不定,色黄或灰绿。若脓涕有腐臭气味,多为牙源性上颌窦炎。若脓涕积留于下咽部的梨状窝,则患者可有咽异物感。
    鼻塞:鼻塞为慢性鼻窦炎的另一主要症状,鼻甲黏膜肿胀或已发生息肉样变,鼻息肉形成,脓涕过多或过黏稠等均可成为鼻塞原因。若因脓涕的量特别多而致鼻塞,需将其擤出后方得以暂时通气,则多见于上颌窦炎者。
    嗅觉障碍:嗅觉障碍表现为嗅觉减退、失嗅或恶嗅觉,多为暂时性症状。鼻部病变经久不愈,可使嗅区黏膜发生退行性变,少数亦可呈永久性失嗅。
    头痛及其他:若慢性鼻窦炎有急性发作时,头痛则较明显。而在一般情况下则并无头痛或不如急性者显著,常表现为头部沉重或压迫感或仅有钝痛或闷胀痛。其发作规律多为上午发生或较重,午后渐减轻或消失,或为白天重夜晚轻。头痛有较固定的部位,且多为一侧,亦有双侧头痛者,但必以一侧为重。

     

    三、鼻窦炎伴随的其他症状

     

     

    1.急性鼻窦炎的其他症状


    患者可有食欲不佳、烦躁不安、周身不适、畏寒、发热、便秘、失眠、精神萎靡或嗜睡等症状。儿童病例可出现咳嗽、呕吐、腹泻等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儿童病例的症状往往较成人为重。

     

    2.慢性鼻窦炎的其他症状


    患者一般可有头昏、易倦、精神抑郁、萎靡不振、胃纳差、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和工作效率降低等症状,极少数病例若已成为病灶者,可有持续低热。

     

    四、鼻窦炎常见并发症

     

    咽和扁桃体炎:鼻窦炎患者的炎性脓涕向后流入咽部,可引起咽和扁桃体炎症。
    喉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若致病菌直接蔓延,或经过淋巴循环侵入下呼吸道,可引起喉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肺炎:免疫功能低下者还可引起肺炎。
    眼部并发症:感染鼻窦的细菌和脓液进入眼眶内,鼻窦外伤或手术损伤相邻眼眶壁,这些都有可能引发眼部并发症,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常见的有眶周蜂窝织炎、眶骨膜下脓肿、眶内蜂窝织炎、眶内脓肿、球后视神经炎等并发症。
    颅内并发症:该并发症较少,患者主要有硬膜外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及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
     

  • 很多家长表示对于小儿肺炎的类型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有时候可能会不能确定孩子的病因。

     

    对于小儿肺炎的类型,其中特殊的一种就是支原体肺炎,它对孩子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些吧!


    儿童特殊类型的肺炎: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是一种病原微生物,它是引起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菌。支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除引起肺炎外,还可导致支气管炎、气管炎和咽喉炎。儿童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流行规律。


    孩子患了支原体肺炎,症状往往不太典型,容易引起误诊。患儿的主要表现为,开始时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有低度或中度发热,可持续1至2周,伴有头痛、咽痛和胸痛。


    支原体肺炎有传染性,且易复发。体质较差的孩子,可以去当地医院儿童保健科注射肺炎支原体疫苗进行预防。

     


    如何鉴别肺炎和普通感冒:


    体温小儿肺炎大多发热,而且多在38℃以上,并持续2至3天以上不退,如用退热药只能暂时退一会儿。

     

    小儿感冒也发热,但以38℃以下为多,持续时间也较短,用退热药效果也较明显。


    咳嗽及呼吸小儿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的症状,且程度较重,常引起呼吸困难。

     

    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或喘一般较轻,不会引起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表现为憋气,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鼻翼翕动),口唇发紫。

     

    这也说明肺炎病情严重,不可拖延。


    精神状态感冒的孩子,一般精神状态仍较好,能玩。而患肺炎的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常烦躁、哭闹不安或昏睡、甚至抽风等。


    饮食孩子患感冒,饮食尚正常,或少量进食。但患肺炎时,食欲明显下降,不肯进食。

     


    睡眠孩子患感冒时,睡眠尚正常,但患肺炎后,多睡不熟,易醒、爱哭闹,而且夜里有呼吸困难加重的趋势。


    听孩子的胸部家长把耳朵轻轻贴在孩子脊柱两侧的胸壁,仔细倾听。肺炎患儿在吸气末期会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医生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炎的重要体征。孩子感冒一般不会有这种声音。


    一般患上小儿肺炎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发烧,且伴有咳嗽的现象,那么就应该及时的去医院检查,如果检查是肺炎的话,家长们不要太过担心,积极的带着孩子治疗,做好护理,还是很容易康复的。

  • 飞蚊症是眼科常见体征,已经渐渐普遍化和常态化。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度近视等患者的增加,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玻璃体混浊的发病率,但有研究显示,70%的飞蚊症患者是由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引起,50%的飞蚊症和近视相关。

     

     

    一、飞蚊症好发于哪些人群?

     

    50岁以上人群。近视患者,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飞蚊症。葡萄膜炎患者以及眼部、头面部外伤者也容易好发此疾病。眼部手术的患者也会导致出现该疾病的几率增高。

     

    二、飞蚊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飞蚊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眼前有飘动的小黑影,出现烟柱式或黑云状暗影,尤其是看白色明亮的背景时更明显,有的患者很快失明,仅留光感。病理性的飞蚊症通常有眼内感染或出血,可能会对视力造成影响。少数患者由于发生了视网膜撕裂或脱落,可能出现视野缺损和视力下降。

     

    1、典型症状

     

    生理性飞蚊症:视野中出现斑点状或条索状阴影,犹如飞蚊可随眼球转动而飘动,在光亮处较明显,有时看到有时看不到,通过常规检查没有玻璃体病变,生理性飞蚊症早期一般不影响视力,随着年龄增长,阴影数量可能会越来越多,从而影响患者视物。
    病理性飞蚊症: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眼前黑影,有时可伴异常闪光,短时间内黑影数量不断增加,视线感觉被一层黑幕遮挡,视力出现突然或明显的下降。


    2、并发症

     

    失明:由于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上可以出现裂孔,并使液化的玻璃体渗入裂孔,形成飞蚊症,病理性飞蚊症可能会导致失明。
    视力下降:少数患者是由于视网膜撕裂或脱落导致的飞蚊症,可能会逐渐出现视力下降以及视野缺损。

     


    三、飞蚊症可以分为几类?


    生理性飞蚊症:生理性飞蚊症是指正常人注视蓝天、白色物体时可出现眼前有飘动的小点,有时闭眼也能看到,但是常规检查却没有玻璃体的病变或异常。80%的飞蚊症是生理性,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间,大部分的飞蚊症是玻璃体纤维之水化形成,属于良性。
    病理性飞蚊症:飞蚊现象若突然发生,而且限于一眼,蚊子飞舞的方向不定,黑影遮住视野,视力变差、视野缺损,一般是由严重疾病引起,是由于玻璃体附近的网膜、视神经、睫状体等构造发生病变,而导致玻璃体液化。

  • 简单通俗地讲:一类疫苗就是政府免费提供,应当按照规定打的疫苗;而二类疫苗就是自愿地情况下自费进行接种的疫苗。二类疫苗其实和一类疫苗一样重要,同样可以降低宝宝患上传染病的感染率,给宝宝的健康多加一层防护。而之所以有一类二类之分,是因为我国目前的财力还不能像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做到全部免费接种,所以,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宝妈们最好为宝宝选择接种二类疫苗。

     

     

    一、世界卫生组织最优先推荐接种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最优先推荐儿童接种的疫苗有两种:肺炎疫苗和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

     

    肺炎疫苗:肺炎能够引起中耳炎、细菌性脑膜炎等严重疾病,肺炎疫苗能够预防肺炎球菌感感染引起的肺炎。目前国内肺炎疫苗有13价和23价, 6周龄~5岁以下的宝宝适合打13价,提醒一句,13价疫苗必须在宝宝6月龄之前完成第一针,如果是7~11月龄的宝宝想打13价疫苗,内地大多数城市暂时打不了,需要到香港、澳门打。而23价疫苗只针对成人和2岁以上的特殊人群(如患慢性病、免疫功能不全等)。

     

    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因为流感嗜血杆菌是引起宝宝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会引起小儿肺炎、心包炎等严重疾病,所以这个疫苗建议最好进行接种。

     

    二、推荐接种的其他疫苗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疫苗值得接种:

     

    流感疫苗:体质不好或长期集体生活的宝宝建议接种,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病毒。

    水痘疫苗: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建议在宝宝入园读书前接种。

    手足口疫苗:由71型的肠道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很危险,可通过接种71型疫苗来预防。

    轮状病毒疫苗:能有效预防由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疾病。

    五联疫苗:一般是指百日咳疫苗、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破伤风、白喉和脊灰疫苗的联合疫苗, 注射方便,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宝宝因为分次注射带来的疼痛和不便。

     

     

    三、 二类疫苗能代替一类疫苗吗?

     

    目前流脑疫苗的接种比较推荐二类流脑疫苗,因为效果比较好;而在断货和经济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相应的二类疫苗来代替一类疫苗,效果都是差不多的,比如五联疫苗。另外,二类疫苗并不是说进口就比国产好,价格上可能国产的性价比较高,时效上可能进口的较长。总而言之,二类疫苗很有打的必要性,各位妈妈根据自己宝宝的身体情况以及经济情况进行选择,才能更好的为宝宝的健康护航。

  • 多毛症是指女性与其同种族、同年龄的女性相比,毛发生长过多并呈男性化分布,主要表现为上唇、下颏、耳前、乳晕、胸部、上腹部、下腹部、上背部等部位出现粗而长的终毛。发生率约占育龄妇女的5%~10%。本病主要与药物、疾病、激素等多种因素有关,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能治愈。

     

     

    一、正常雄激素性多毛症


    1.特发性多毛症:约占10%,又称为家族性或体质性多毛症,有明显的家族倾向。多毛始于青春期,以后数十年持续发展。循环中雄性激素水平正常、月经正常且无其他内分泌异常。可能是毛囊和皮脂腺对雄激素敏感性增高或局部5-α还原酶活性升高使双氢睾酮增多所致。

     

    2.其他内分泌疾病:肢端肥大症和所有能导致高泌乳素血症疾病,甲亢合并胫前黏液性水肿的患者等可见多毛。
    3.高雄激素性多毛症:该类占多毛症75%~85%。女性体内循环中的雄激素50%由外周组织转化而来,25%来源于肾上腺,25%来源于卵巢。

     

    4.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多毛的最主要病因,占70%~80%。各种雄性激素明显升高,且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减少,使游离雄激素增多。其多毛症状明显,特别是性毛,伴肥胖、代谢综合征、面部痤疮、月经减少乃至闭经、性欲减退和不育等。

     

    5.卵巢肿瘤:该类占多毛症<1%,包括颗粒细胞瘤、泡膜细胞瘤、Leydig细胞瘤等。多毛发展迅速,并出现男性化。

     

    6.非典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是一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最常见为21-羟化酶缺乏所致,约占1%。因孕酮及17-羟孕酮的21羟化过程受阻,而转换为较多的雄烯二酮和睾酮。患者多毛伴月经紊乱。皮质醇增多症皮质醇增多可伴有雄激素分泌增多,导致多毛,其中以库欣病最常见,一般无男性化表现。但肾上腺皮质癌可使多毛和男性化表现发展迅速。

     

    7.胰岛素抵抗:体内高水平的胰岛素导致多毛症伴黑棘皮。


    二、药物性多毛症


    药物性多毛症虽少见,但以下药物可致多毛症,如睾酮、达那唑、糖皮质激素、蛋白质同化激素、乙酰唑胺、苯妥英钠、氨苯蝶啶、双氢克尿噻、米诺地尔,二氮嗪、环孢菌素等。

     

     

    三、多毛症好发于哪些人?

     

    引起多毛的药物主要雄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苯妥英钠、二氮嗪、长压定、达那唑、环孢素等。以下人群多好发多毛症:

     

    育龄期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多毛的最主要病因,占70%~80%。各种雄性激素明显升高,且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减少,使游离雄激素增多。

     

    绝经前后女:绝性经前后女性发生多毛症多因肿瘤导致。

  • 目前普遍应用的预防肺炎链球菌疾病的疫苗主要有两类,多糖疫苗(23价多糖疫苗,适用于2岁以上适合人群)和蛋白结合疫苗(7价或13价,可用于2岁以下婴幼儿)。

     

     

    肺炎多糖疫苗

     

    肺炎多糖疫苗为"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能覆盖23种经常引起肺炎球菌感染的血清型,约90%的肺炎是由这23种血清型引起的。绝大多数健康的成年人,在接种后2-3周内,均能产生抵抗所有或大部分肺炎球菌的保护性抗体。

     

    23价肺炎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肺炎,已经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应用14年以上,接种后保护率可达92%,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功效可维持5年。2岁以上体弱或反复患肺炎的幼儿及高危人群(如无脾儿童)可以使用。

     

    PPV23所含的荚膜多糖抗原为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可以刺激成熟的B淋巴细胞,但不会刺激T淋巴细胞,此抗原介导的免疫反应持续时间较短,不能产生免疫记忆。2岁以下婴幼儿免疫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对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的反应很差,所以多糖疫苗不能诱导婴幼儿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PPV23不能用于2岁以下儿童的预防。

     

    肺炎结合疫苗

     

    接种PCV7可以预防疫苗所覆盖7种血清型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IPD,国外研究显示,其所包含的7种血清型所导致的IPD约占所有IPD的80%左右。

     

    2006-2007年在我国四所有代表性的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广州儿童医院和深圳儿童医院)5岁以下住院肺炎儿童中临床分离到279株肺炎球菌。分析发现主要的致病肺炎球菌血清型与PCV7所覆盖血清型一致,而这7种血清型占到所有致病肺炎球菌的81%。这说明PVC7在中国同样具有较高的血清型覆盖率。但PCV7不能预防疫苗覆盖血清型之外的其他血清型肺炎链球菌的感染。

     

     

    0-5岁儿童是PCV7的适用人群。PCV7采用了蛋白结合技术。在此疫苗中,每种多糖都通过共价键的方式与白喉类毒素CRM197蛋白结合到一起,这种蛋白的作用相当于一种免疫载体。荚膜多糖抗原和蛋白的结合改变了免疫反应的性质,从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转换为T细胞依赖性抗原,此抗原复合物可以刺激辅助性T细胞免疫反应。

     

    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可对T细胞依赖性抗原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并且蛋白结合抗原能够诱导产生免疫记忆,当受到与疫苗组分相同的肺炎链球菌多糖再次刺激时可以产生增强的免疫反应。目前7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上市,超过10年的安全使用经验,已被列入了56个国家和地区的计划免疫规划(如美国、英国、新加坡、香港和澳门)。

  • 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大多见于冬春季节,可暴发或散发流行。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干咳及肺浸润等。病毒性肺炎的发生与病毒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宿主的年龄、免疫功能状态等有关。一般小儿发病率高于成人。

     

    一般可用中医中药对症治疗,预后较好。相信您一定知道病毒性肺炎非常喜爱孩子,而很多家长在孩子被诊断为该病的时候,都会变得非常盲目,一味的进行治疗,却不知道病毒性肺炎是有种类之分的,而不同的种类在治疗的时候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那么,具体儿童病毒性肺炎的种类有哪些。

     

     

    病毒性肺炎根据里床上表现的不同分类也是不尽相同的。形形色色的小儿病毒性肺炎有许多种,有效区分肺炎的类型,对尽早医治孩子有良好的效果。

     

    常见的小儿病毒性肺炎有如下几种:

     

    1、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

     

    多发生于冬季和初春,以2-3个月的婴儿多见,6个月以内的婴儿病情最严重。往往在感冒后2-3天,患儿出现持续性干咳和阵发性呼吸困难。患儿的表现类似支气管哮喘,喘憋发作时呼吸快而浅表,每分钟在60-80次之间,可有呼气性喘鸣音,所以有人把这种肺炎称为喘憋性肺炎。患儿脉搏每分钟可达150-200次,体温多数下迷也可达38-39度之间。面色苍白和口唇、指端青紫是病情严重的征象。鼻翼扇动和三凹体征表示病儿明显缺氧。对本病主要应采取对症治疗,护理也极为重要。

     

    2、流感病毒性肺炎

     

    多发生于年龄在6个月至2岁之间体弱的婴幼儿,冬末春初为主要流行季节。患儿突然起病,以持续7-10天的高热为其主要特征,应用抗生素无效。对本病的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的中药为主。

     

    3、副流感病毒性肺炎

     

     

     

    副流感病毒是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共有四型,多于深秋、冬季和早春流行,有的似无明显的季节性。副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表现不如合胞病毒性肺炎那样严重,也比流感病毒性肺炎轻。患儿高热持续时间较短,咳嗽也不太厉害。一般可用中医中药对症治疗,预后较好。

     

    4、腺病毒性肺炎

     

    八成发生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多见于冬春两季。其潜伏期为4-10天,一般是突然发热,起病后3-4天呈持续性高热,60%的病儿最高体温超过40度,伴频繁或阵发性咳嗽,但无明显的流涕和打喷嚏。起病3-5天后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且逐步加重。重症患儿出现鼻翼扇动、口唇和指甲青紫、喘憋及三凹体征。

     

    只有真正的明白了儿童病毒性肺炎的种类有哪些,才可以更好的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在此也建议家长朋友们注意,不管是哪种类型,没有必要的话,都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出现中风,中风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对患者的身体有着很大的影响,中风患者康复后会留下一些后遗症,那么中风后的后遗症有哪些呢?又该如何预防中风后遗症呢?下面让我为大家科普一下。

    中风后会出现哪些后遗症呢?

    有人说,每一次中风抢救都是一场生死局,是因为中风的病因很复杂多样,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供血不足,心脏供血不足等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运动的肥胖等都是患中风的危险因素,所以,中风后遗症也是复杂多样的,那么中风后遗症具体有哪些呢?

     

     

    1. 中枢性瘫痪,中枢性瘫痪又称为是我们人体的运动神经元性的瘫痪。是由于人体脑中的上运动神经元在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后,从而导致对下运动神经元失去了应有的抑制和调配的作用,使原有的脊髓的反射等功能对产生随意运动发挥功能的减弱或者消失。

     

    2. 周围性瘫痪,是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受到损害,从而使得所要支配的肌肉得不到应有的回应和兴奋。

     

    3. 麻木,表现为患者的肢体尤其是肢体的末端,比如手指或脚趾或者偏瘫一侧的面颊部皮肤有蚁爬的感觉也有针刺的感觉,或者表现出反应迟钝缓慢等情况。有麻木的感觉是常常与天气的变化有关的,比如天气的急剧转变或者在下雨天前后天气不稳定等情况下,患者麻木的感觉尤其明显。但是对生活的影响并不是太大。

     

    4. 口歪眼斜,是指眼袋以下的面积的瘫痪,表现为流口水,咬字不清晰,露齿等,在说话时表现尤其明显。

    如何预防中风呢?

    1. 高度重视中风的前兆,俗称:小中风,凡是有突然跌倒,说话不清晰,眩晕,肢体无力等情况时应及时去医院救治,首先先防止中风的发生。

     

    2. 中风的预防就是要主动多喝水,防止秋燥,因为在夏天时很多人出汗选择多喝水,而在秋天则就忽略,其实是不正确的,人体脱水也是夏秋季容易导致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要多喝白开水,少量多次,保证人体的需求。

     

    3. 随时关注气温的变化,出门要增加衣物,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在头部和四肢的保暖,切记不要在气候变化时饱餐后外出,因为人体在吃饱以后较多的血液流向胃肠,其他部分供血相对而言在减少,影响血液流动,若遇到寒冷的天气时便会引起血栓从而中风等情况。

     

     

    所以,我们家里的老人在身体不舒服有先兆时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查看处理,防止中风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生活习惯从而预防中风的发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羌虫病是一种由羌螨传播的疾病,其病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染源:鼠类是羌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在我国,黄毛鼠、褐家鼠、黑线姬鼠和社鼠等鼠类都可能携带病原体。此外,兔、猪、家禽和鸟类等动物也可能被感染或携带病原体,成为传染源。

    2. 传播途径:羌螨是羌虫病的传播媒介。在我国,地里纤羌螨和红纤羌螨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羌螨喜生活在丛林、溪畔和湖岸等潮湿的环境中,它们通过叮咬感染羌虫病东方体的鼠类,传播病原体。

    3. 人群易感性:羌虫病对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从事野外劳动、接触丛林杂草的人员和青壮年。病后可获得对同株病原体的持久免疫,但对异株的免疫仅能维持数月。

    了解羌虫病的病因,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除了羌虫病,鼠类还可能传播其他疾病,如鼠疫、汉坦病毒病等。因此,灭鼠和预防鼠类传播疾病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羌虫病:

    1. 保持环境卫生,减少鼠类栖息场所。

    2. 定期清理垃圾,避免食物残渣堆积。

    3. 加强个人防护,进入丛林等可能存在羌螨的环境时,穿着长袖衣物,并涂抹驱虫剂。

    4. 发生疑似羌虫病症状时,及时就医。

  • 家鼠基因组图谱的公布,为医疗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科学家们发现,家鼠与人类基因组的相似程度非常高,这为研究人类疾病和生理机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家鼠作为实验动物,在医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家鼠基因组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从而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例如,家鼠可以模拟人类的心脏病、癌症、艾滋病等疾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模型。通过对家鼠基因组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与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进而找到治疗这些疾病的新靶点。

    此外,家鼠基因组图谱的公布还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通过比较家鼠和人类的基因组,我们可以发现人类与祖先在基因上的差异,从而揭示人类进化的奥秘。

    在药物研发方面,家鼠基因组图谱的公布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家鼠基因组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从而筛选出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

    总之,家鼠基因组图谱的公布为医疗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有望推动医学领域的进步。

  • 鼠疫,一种曾经肆虐全球的可怕疾病,如今却成为了癌症治疗的潜在希望。耶尔森氏鼠疫杆菌(Yersinia)这种曾经引发人类恐慌的致病菌,其产生的毒素Afp18被科学家发现具有抗癌潜力。

    毒素Afp18能够干扰细胞内的RhoA蛋白,进而影响肌动蛋白(Actin)的组装和降解,从而阻止细胞分裂和转移。这一发现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也让我们对鼠疫有了新的认识。

    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Afp18能够特异性地修饰RhoA蛋白,导致肌动蛋白功能异常。这一机制在斑马鱼胚胎实验中得到证实,为Afp18作为抗癌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鼠疫杆菌的毒性毒素Afp18有望成为治疗癌症的新武器。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这一发现能够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除了癌症治疗,这一发现也让我们对鼠疫有了新的认识。鼠疫杆菌的毒性毒素Afp18有望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益处。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