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发表人:主治医师王维海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症,上消化道定义为食管、胃到十二指肠,到屈氏韧带以上部位出血,还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近端空肠。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胰腺脏器出血,都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出血迅猛,迅速出现循环衰竭表现。常见疾病包括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性溃疡、胃癌,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常见疾病出血最迅猛的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除上述疾病,还有其他疾病,出血较迅猛。

病人剧烈恶心、呕吐后出血,考虑食管贲门黏膜撕裂。贲门黏膜撕裂,如果累及大血管,出血量也很迅猛。还有少见疾病是胃的恒径动脉出血,实际是动脉发育不全,出血量迅猛。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是慢性肝脏炎症的结果,随后出现弥漫性肝脏纤维化,正常的肝脏结构被再生的肝脏结节所取代,最终导致肝脏衰竭。慢性肝脏炎症不会在所有患者中都发展为肝硬化,但当进展发生时,其进展的速度从几周(完全胆道梗阻患者)到几十年(有长期病因的患者,如丙肝)不等。肝硬化初始会有一个相对较短的几个月到几年的无症状阶段;有症状的阶段,通常被称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出现各种并发症,导致患者频繁入院,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近日,《柳叶刀》刊登了一篇文章,总结了肝硬化的全球疾病负担、病因和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断、并发症和治疗策略,下文主要介绍了肝硬化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一般考虑

    在确认患者为肝硬化后,疾病管理的目标是 尽可能逆转病因,延缓肝脏失代偿,监测肝细胞癌和食管静脉曲张,处理并发症,确定患者预后,并评估是否适合进行肝移植。

     

    对所有肝硬化患者进行初始实验室评估的目的为确定病因。 超声检查,包括多普勒超声,是用于疑似肝硬化患者的初始影像学检查方式;超声检测到的直接或间接体征可以帮助确诊。

     

    非肥胖的肝硬化患者,每日能量摄入量应该是35kcal/kg,包括每日蛋白质摄入量1.2-1.5g/kg,同时根据需要补充维生素和锌。建议 少量多餐的高热量饮食和睡前点心,是实现目标的最简单方法。 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都应禁酒,并建议戒烟。

     

    对所有肝硬化患者应进行甲肝病毒、乙肝病毒、肺炎球菌肺炎和流感的免疫接种。如果需要镇痛药物,肝硬化患者可以安全地使用扑热息痛,剂量不超过每天2g,但 应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尤其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因为它们可以诱发急性肾损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可引起腹水患者的低血压和肾衰竭,也应避免使用。他汀类药物对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是安全的,但由于存在横纹肌溶解的风险,应谨慎使用,且剂量要小。

     

    对于任何阶段的肝硬化患者,都应考虑病因治疗。减肥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手段,对肥胖和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都有好处。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

    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应针对每一种具体的并发症进行,一个并发症经常与其他并发症一起出现。然而,最近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对上述理念提出了质疑,该试验评估了20%白蛋白输注是否能改善777名因失代偿期肝硬化而住院的患者预后(即感染、肾功能不全或死亡风险),这些患者都有并发症,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结果显示,重复白蛋白输注相比标准治疗没有显示出任何益处。

     

    到目前为止,除了治疗直接病因外,没有任何可用的治疗方法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整体病程有影响,研发可改善病情的药物仍是一个研究领域。肝移植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最终治疗方法,当移植的预期存活率优于不移植时,应考虑肝移植,在此基础上, 失代偿期肝硬化或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在15分以上的患者应考虑进行肝移植。

     

    患者预后和疾病评分

    肝硬化患者可大致分为代偿期肝硬化(死亡风险低)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死亡风险高)。与普通人群相比,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5倍,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10倍。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从诊断开始的中位生存期为9-12年,随着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生存期降至2年。

     

    丹麦的一项大型人群研究纳入了约15000名主要由酒精引起的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患者1年内的生存率为66%,5年内为38%,10年内为22%。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年的存活率为83%,在有静脉曲张出血的情况下降至80%,有腹水的情况下降至71%,同时有腹水和静脉曲张出血的情况下降至51%,有肝性脑病的情况下降至36%。失代偿的年度风险因病因而异,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为4%,酒精相关肝硬化患者为6-10%(持续饮酒者更高),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为10%。肝脏失代偿风险与血清白蛋白水平低、MELD评分高和门静脉压力增加相关。

     

    患者存活率不仅取决于肝病的严重程度,也取决于是否有合并症。随着肝硬化人群的老龄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继发肝硬化患病率的增加,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肌肉疏松症和虚弱将成为导致不利结局的主要因素。肝静脉压力梯度测量的门静脉压力与肝脏失代偿和死亡风险相关。

     

    Child-Turcotte-Pugh评分使用血清白蛋白、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以及主观评估的腹水和肝性脑病等参数,将患者大致分为A、B和C级。A级患者一般为代偿性肝硬化,这类患者可以接受手术,死亡风险低。MELD评分使用血清胆红素、国际正常化比率和血清肌酐等客观指标,得分在6至40分之间。 MELD评分越高,死亡的风险就越大,例如,MELD评分为40分的患者,如果不进行肝移植,存活时间不超过3个月。MELD评分不超过12分的患者,3个月内的死亡风险非常低,即使进行大手术也是如此。

     

    肝细胞癌的管理

    肝细胞癌约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90%,每年有1-4%的肝硬化患者会发展为肝细胞癌。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发生肝细胞癌的最重要风险因素;非酒精性脂肪肝也是一个越来越被认可的肝细胞癌风险因素,可以在没有肝硬化的情况下发生肝细胞癌。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肥胖和肝细胞癌之间的关联证据也在不断积累。

     

    对于肝硬化患者,建议每6个月通过超声检查监测肝细胞癌的发生。超声检查中直径为1厘米或更大的病变,要通过CT或动态对比增强MRI进行随访检查。在造影剂成像检查中,肝细胞癌在动脉期比周围的肝脏更亮(这被称为动脉增强),在静脉期和延迟期比周围的实质更暗(所谓的延迟冲洗),诊断肝细胞癌的灵敏度为89%,特异度为96%。

     

    巴塞罗那肝癌分期系统被广泛用于肝细胞癌的分期和管理。对于非常早期的肝细胞癌(在该系统中为0期)可以进行肝脏切除或肿瘤消融;对于早期疾病(A期)则建议进行肝移植。中期(B期)疾病可能会从放射治疗中受益。免疫疗法(包括阿特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的组合,可用于晚期(C期)患者。

     

    最近的数据表明,非病毒性肝细胞癌(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细胞癌)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反应可能较差。为末期(巴塞罗那肝癌分期D期)疾病的患者(Child-Turcotte-Pugh评分为C级,或身体状态不佳)只能接受支持性治疗。

     

    参考文献:

    Lancet. 2021 Sep 17;S0140-6736(21)01374-X.

  • 现在的老一辈,经历了过去“食不果腹”的年代,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美德,舍不得浪费一点食物。即使剩饭剩菜已经吃了好几顿,他们也不肯扔。确实,这种态度让人敬佩,却不值得我们学习和模仿,因为在这个年代,填饱肚子不是难事,维持身体健康才是难事!

     

     

    而且这些剩饭剩菜在这个季节很容易变质,有的人以为放到冰箱里保存就没事了,其实问题大了去了。冰箱里摆放着各种食物,更容易滋生细菌,而且也会成为黄曲霉毒素的“温床”,威胁着肝脏的健康。

     

    有一种水果,也是黄曲霉毒素的“寄宿所”,那就是霉变的水果。众所周知,水果的价格比较昂贵,虽然现在大家不愁吃喝了,但距离能随便吃水果的生活还很遥远,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在水果大减价的时候购买,一次性买很多。

      
    但这些水果可能都是已经快要变质的,为了尽快出售,商家才降价处理的。很多老年人为了省钱,常常会购买这种水果。买回去没几天,水果可能就已经发生霉变了。但有些人却不当回事,觉得没有烂掉的部分还能吃,结果只是把自己的健康赔进去了。

     

    霉变的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细菌,以及肝病的诱发因素——黄曲霉毒素,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不仅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还会加速肝细胞的病变。

     

    所以,如果你家里还有已经发生霉变的水果,就要赶紧扔掉,别等到肝硬化找上门才后悔!

      


    以下3种食物,也是肝脏病变的“元凶”

     

    1、久泡木耳

     

    黑木耳在很多人心里,都是物美价廉的“宝贝”,尤其是中老年人,都把黑木耳当作养生食材来吃。确实,木耳的营养价值极高,对于中老年群体中常见的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所以大家平时也会适当食用。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木耳在长时间浸泡之后,会产生大量黄曲霉毒素。

     

    所以大家平时如果有吃木耳的习惯,建议重点关注一下浸泡时间,以免损伤身体健康,诱发肝脏病变。

      
    2、咸鱼

     

    其实很多人平时吃东西都喜欢偏咸口的食物,像腌制类食物就很受大家欢迎,但从健康的层面考虑,这种食物可能并不适合长期食用。有些人爱吃咸鱼,每天早上吃饭都要配着咸鱼才能吃下去,其实鱼肉本身是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的,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又高,但经过腌制这一步,所剩余的可能就只有大量的亚硝胺了,对肝脏健康不利。

     

    3、高温油炸食物

     

    很多人都爱吃油炸食品,其实如果在不考虑热量和健康的前提下,几乎没什么人能拒绝油炸食品,毕竟这类食物外表酥脆,内里软糯,口感一绝。但回归现实,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油脂以及高温油炸后所产生的有害物质,经常食用,只会给肝脏带来更多的代谢负担,增加患脂肪肝的风险。

      
    肝脏开始变硬时,会有以下表现:

     

    1、容易失眠,综合症半夜惊醒;

     

    2、食欲下降,看到什么都吃不下去;

     

    3、面色暗沉、肤色发黄;

     

    4、脸上色斑、皱纹增多,痤疮、粉刺丛生;

     

    5、头发油腻,容易脱发;

     

    6、指甲变薄、变脆,出现黑色竖纹;

     

    7、尿液颜色浓黄,有异味;

     

    8、容易腹泻,经常放屁;

     

    9、视力降低,眼睛干涩、发痒;

     

    10、容易犯困,四肢无力。

      
    养肝做好这2点,肝会慢慢恢复健康

     

    1、养

     

    对于很多人来说,养肝可能毫无头绪,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肝脏本身是有自愈功能和自我修复能力的,所以在养肝方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添砖加瓦”。

     

    首先,我们要先减少对肝脏的伤害和刺激,少抽烟,少喝酒,按时睡觉,不吃油腻,这些做到以后,就要适当吃一些养肝的食物了,像苦瓜、青椒、菊花、枸杞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2、调

     

    肝脏受损,最关键的是通过食补来“内调”,平时多喝养肝茶,肝会越来越轻松。

  •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病、疑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的是慢性乙肝、丙肝、脂肪肝和酒精中毒发展而来。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还缺乏特效的药物和治法。

      根据临床观察分析,最常见的有三个方面:

      第1、用药太多太滥。肝硬化病程长、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大多数患者为了急于求效,多种药物一起用,结果增加了肝脏负担,使病情加重。

      第2、不从根本上治疗,过早攻下利水,只求一时疗效。用药后腹水消退很快,但没过两天,腹水又起,反复再用,疗效一次比一次差,最后导致顽固性腹水,使病情缠绵难愈。

      第3、诊断不明确,忽视辨证论治。有些慢性肝病患者,已经是早期肝硬化了,但还没有引起重视。只知道得了肝炎,却不知道是哪型肝炎,病情发展到什么阶段,是否已发展成肝硬化。在用药方面不能因人而异,不能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辨证用药,因此延误了病情。

      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对于肝硬化的治疗我们主张要注意三点:

      第一、用药必须合理,切忌多用、滥用。这是慢性肝病,肝硬化治疗的基本原则。

      第二、早期诊断、辨证治疗,尤其是在治疗上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症状和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辨证论治,灵活用药。切忌所有病人都用一种药,一种药不能治百病。

      第三、强调治本,急则治标。肝硬化脾大者,应以健脾消积为主,配合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治法。出现腹水后,用药宜缓不宜急。根据我们的经验,采用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药物和食疗相结合,穴位注射和口服药物相结合,治疗早期肝硬化、肝硬化腹水,不但疗效确切,且具有减少复发,增强体质,缩短疗程,使脾大缩小等优点,实践表明:辨证治本、合理用药可使大部分肝病患者得到康复。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