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行走江湖防五毒,五毒之全蝎用治破伤风,还能做菜吃

行走江湖防五毒,五毒之全蝎用治破伤风,还能做菜吃
发表人:陈燕清医生

相信很多人在年少时都有仗剑走天涯的梦想:设想残阳如血,黄沙漫漫,身姿挺拔,青丝如瀑,纵横江湖,快意恩仇,这样逍遥的日子谁不想过?慢着,行走江湖听着潇洒,其实危险重重,比如“五毒”,所以仗剑出门须谨慎。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把全蝎、蜈蚣、蛇、壁虎、蟾蜍并称为“五毒”。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天气逐渐变热,这些毒虫活动频繁,防毒防虫便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蝎子的视力很弱,所以一般在夜间出来活动,靠周围小昆虫活动时的空气震动来发现猎物。蝎子没有牙齿,主要靠唾液来消化食物。和人类世界不同,在蝎子中,雄蝎是弱者,身体瘦小,交配后雌蝎因疼痛变得暴躁,所以雄蝎要赶紧逃走,以防被雌蝎吃掉。蝎子怕水,因为蝎子的腹部两侧排列着气孔,离地面大约1厘米,如果水深超过1厘米,气孔被堵塞,蝎子就会死亡,如果走江湖遇到蝎子阵,不妨用水来抵御。

 

蝎子一般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石块、杂草树叶中,走江湖时要避开这些地方,一旦被蝎子蜇伤,要在伤口上方,也就是靠近心脏的那一端,用带子绑紧,拔出蝎子的毒刺,用挤压的方法,尽量挤出伤口带有毒素的血液,并及时去医院就诊。虽然蝎子危险性很大,但同时却有很大的药用价值,也是中医常用的中药之一。

 

蝎子入药的历史悠久,首次出现蝎子入药记载的是宋代中药书籍《开宝本草》,书中如此论述:蝎出青州(青州: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按五行方位来说,东方属木,木为青色,故名青州),形紧小者良。宋代药物学家寇宗奭还介绍了一种制作伪劣药物蝎子的方法:今青州山中石下捕得,慢火逼之,或烈日中晒,至蝎渴时,食以青泥,既饱,以火逼杀之,欲其体重而售之也,用者当去其土。就是给在蝎子饥渴时喂饲泥浆,增加重量,可见伪劣药物古已有之。

 

 

中医理论中有“介类潜阳,虫类搜风”的说法,就是说动物的甲壳比如龟板、鳖甲、鲍鱼壳等可以平肝潜阳,虫类比如全蝎、蜈蚣、僵蚕等可以搜风通络,把潜藏在人体内的风邪祛除,用于风湿顽痹症,就是时长日久的风湿关节疼痛等病证,虫类搜风的含义还包括虫类药物能息风止痉,用于肝风内动的疾病,比如高烧惊厥抽搐,破伤风引起的牙关紧闭,手足抽搐,全身痉挛的病证,山西省史氏中医(晋南.史全恩)家传方“五虎追风散”用治破伤风,疗效确切,“五虎”具体为全蝎、僵蚕、蝉蜕、天麻、天南星。

 

其实仗剑走天涯特别容易受伤,比如被长剑刺伤、长枪穿透,这样深而窄的伤口特别适合喜欢厌氧环境的破伤风菌繁殖,诱发破伤风,所以走天涯的人既需要防蝎子蛰伤,必要时还需要蝎子救命。

 

蝎子还能吃?凡事皆有两面性,蝎子既是毒物,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损害,用之得当,又是治病良药,甚至是餐桌美食,因为蝎子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钙、磷等多种营养成分,油炸全蝎、醉全蝎、蝎子羹、蝎子饼……你打算吃哪个菜?既然敢仗剑走天涯,吃个蝎子却不敢?罢了,不走天涯回家去。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假如得了破伤风会致命,这是民间广为传知的一件事情。所以,如果发生了皮肤刮伤而意外受伤流血,特别是被锈铁划伤的时候,有一部分人会非常担心自己得了破伤风而导致生命终止,立马飞奔到医院要求打破伤风针补救。其实,恐惧疾病,害怕生命终止是人的本性,因为每个人都不想死。

     

    马上就到五一了,大家外出游玩,难免会意外受伤流血或者被锈铁所刮伤,我们一定要到医院打破伤风针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吗?

     

     

    破伤风主要是由破伤风梭菌而引起的,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肌肉僵硬直到无法自主动作。破伤风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发生,而且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死亡。但是,据欧美国家的统计,大约每一千万人,才会发生一例破伤风的情况,而且发生局部破伤风的病死率少于百分之一。所以,患破伤风的几率以及因患有破伤风而死亡的几率,普遍来说都是比较低的。

     

    破伤风的诱发因素有很多,比如有我们民间传闻的被钉子以及铁性物质划伤,刮伤会导致破伤风。除此之外,其实伤口被泥土,痰液等等污秽的东西污染以及发生了烧伤,烫伤,挤压伤,被烟花炮竹炸伤等等一系列情况也都有可能造成破伤风的发生。平常我们没过多在意的被昆虫咬伤,慢性鼻窦炎,中耳炎等等,其实也会增加感染破伤风的风险。

     

    假如真的不幸被破伤风感染后,它不会马上发作,而是会有一段无典型症状的潜伏期。所以,当发生外伤并且伤口比较深,伤口内有异物无法拔出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建议到附近的医院挂急诊进行专业处理为宜。

     

     

    但是,如果只是一些轻微的划伤,刮伤,我们分辨一下伤口是否有泥土之类的被污染的杂物带入再判断为宜,因为破伤风是一种“厌氧菌”,需要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才能存活。而泥土,痰液,锈铁等等的物质当中是没有氧气的,所以如果伤口带有这类物质入到伤口处,我们就需要提起警惕。

     

    如果真的不幸遇到了破伤风的情况,急性的破伤风患者通常出汗会比较多,应当听从医生安排进行静脉营养支持以及及时清创,防止继续感染和抗生素辅助治疗。一般来说,破伤风是不需要手术的,但是也并不是遇到意外伤害就一定是破伤风。如果我们只是被日常所常用的东西刮到,个人建议其实也不需要太过担心。因为暴露在氧气下的日常用品,一般来说是没有破伤风杆菌的。


     
    当然,如果你想安全起见,发生划伤,刮伤的情况去医院找医生诊断一下也是可以的。不过,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发生意外刮伤,受一些小外伤的情况,如果我们能自己判断好再决定是否需要去医院处理的话,就能够避免了耽误自己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得了破伤风导致的结果虽然真的很可怕,但是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每一次的不小心刮伤,受到小小的外伤就一定是破伤风。

     

    总而言之,因为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所以在日常充满氧气的环境中,它的生存几率很低。哪怕不幸患有破伤风,在现在医学发达的时代,导致死亡的几率也是极其低的,所以我们也不需要太过紧张和担心,只需要听从医生的安排来进行治疗即可。

  • 小时候,我们把这种虫叫春蹦蹦,一种生长在椿树上的会飞的虫子。这种虫子有个特点,不留心碰上它,便放出一种奇臭难闻的气体,使人避而远之,因而落个“臭板虫”,“屁巴虫”或“打屁虫”的臭名。我们那时候玩打屁虫主要是干坏事,比如弄到女孩子身上,别的孩子就会离这个女孩很远。打屁虫的臭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臭,如果仔细闻闻,感觉是那种香腻歪那种感觉。所以打屁虫还有一种很香艳的人名字,叫九香虫。 

     

     

    九香虫很多地方都有。文献这样描述它:体呈长圆形,头部突出。身被金色短毛,闪毛带蓝。触角为丝状,单眼在头之两侧。前胸及中央两侧有节足三对;前翅为半革质及半膜质,后翅全为膜质,前翅之前缘及脚之跗节,大半呈赤褐色。生长在溪涧中的近水的潮湿地带,多伏居于水边石隙间。喜吸食伞形科及禾本科植物的液汁。通常在冬月捕捉,趁清晨下雾时用网罩捞取,亦有白昼掀石捕取者,放入布袋内,然后用开水潦过,及时晒干或焙干即可。 

     

    九香虫是治疗胃疼的常用药,我在临床上也会经常用到。作为中药,九香虫咸,温。归肝、脾、肾经。具有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的功效。经常用于治疗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九香虫适用于神经性胃痛,腰膝酸痛,胸脘郁闷。 

     

     

    其实打屁虫虫子本身闻着不好闻,但是如果炒熟了吃,挺香的。

     

    附:九香虫,即半翅目,异翅亚目,蝽科的瓜黑蝽。是一种会飞的青黑色昆虫,指甲般大小,状如水龟。春夏季节,爬在农作物的茎叶上吸食浆液,不留心碰上它,便放出一种奇臭难闻的气体,使人避而远之,因而落个“臭板虫”,“屁巴虫”或“打屁虫”的臭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九香虫油,油中含硬脂酸、棕榈酸、油酸,其臭味来源于醛或酮,还含蛋白质、甲壳质等。


    2.药理作用:九香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并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作用。)

  • 郝万山老师在讲《伤寒论》这门课时,讲过这样一个病案,一个农村的病人,就诊时主要症状:胃痛、口粘、口苦、嗳气、泛酸等,典型的胃热症状。患者胃溃疡导致胃痛,主要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由于没有钱看病,郝万山老师就让他回去找蒲公英,挑些新鲜的回去,每天中午当凉拌菜吃,病人信了,由于病人家是农村的,所以蒲公英还是很好采摘的。回去连续吃了几个月的蒲公英伴菜,竟然胃痛症状居然消失了。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有条件的话还是应该系统检查、系统治疗。

     

     

    蒲公英,又叫黄花地丁,苦、甘、寒,归肝、胃经,始载于《唐本草》,临床常用来治疗乳痈,也就是西医所说的急性乳腺炎,善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解食物毒性,散体内郁滞之气。

     

    明代外科名医陈实功所著的《外科正宗》里面记载用它治疗乳痈有良效。徐灵胎曾经赞此方是治疗乳痈之妙方。凡是初起红肿热痛着尚未化脓,均可用。

     

     

    具体方法如下:取鲜蒲公英连跟带叶100克,洗净捣烂,用米酒250毫升煮至沸,取药渣用纱布包裹敷肿处,用医用纱布固定,酒药液趁热服下,盖被子睡一个小时,得微汗。有1~2剂肿即退者。

     

    朱良春老师在临床上善于用蒲公英治疗胃炎或者胃脘痛伴有溃疡、糜烂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常常加蒲公英12~15克,干姜5~6克,生熟甘草各3克。由于蒲公英苦寒,易于伤胃气,故方中加干姜、甘草缓和其苦寒之弊。在加上生甘草有消炎解毒功效,这样的配伍往往有很好的效果。

     

    蒲公英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泡茶喝,对女性乳腺小叶增生此类由肝郁导致的疾病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还可以缓解肝火上炎导致的眼睛红肿疼痛。

     

    我们老师临床上还常常用蒲公英跟夏枯草配伍,治疗肝功能中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患者。需要大家注意,要根据临床症状不同,在辨病之后使用。内服一般用10克左右。

     

    蒲公英虽好,但不是所有人适合。蒲公英苦寒,一般脾胃阳虚的人忌用。

     

    本文旨在科普并供中医同道参考。患者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肝脏是一个整天跟毒素以及病毒打交道的器官,我们吃进体内的食物,喝进体内的水,都可能含有各种不卫生成分,而这些东西都要经过肝脏化解然后排出体外,这样才能够避免身体其它部位受到伤害,也可以保证身体每天都能够正常运行,而这也导致肝脏很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的伤害,而肝脏常遇到的问题主要有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以及乙肝等等,而其中最棘手的就是乙肝。新型肺炎确诊是指核酸检测为阳性,而乙肝患者确诊则是体内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乙肝病毒一旦侵入体内,基本上很难清除,更无法彻底治愈。

     

    乙肝属于肝炎的一种,但是它又不是肝癌,一般都具有很长的潜伏期,而且感染前期,身体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可如果不注意控制,乙肝病毒就会不断发作,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防护,因为乙肝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乙肝虽然无法被治愈,但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对它进行彻底控制,这样身体也会慢慢自愈。

     

     

    乙肝病毒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消化系统障碍

     

    我们每天都需要靠一日三餐获取身体运行所需的营养以及能量,而我们吃进体内的食物都需要消化系统进行分解,才能够被各器官吸收利用,所以消化系统的正常与否直接决定了我们身体的营养是否充足,而肝脏出了解毒排毒以外,还要负责分泌胆汁,促进食物的消化分解,而一旦肝脏被乙肝病毒感染,它分泌胆汁的功能就会受到抑制,胆汁分泌量不足,自然身体的消化功能就会降低,时间一长,就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


    气血不足

     

    肝脏出了消化以及解毒功能以外,还参与红细胞的合成,所以它对新鲜血液的生成也有促进作用,而我们体内时刻都在进行着血液循环,循环过程中不仅给各部位提供着能量,还传递着大脑下达的动作指令,而一旦乙肝病毒爆发,肝脏合成血液的能力就会下降,时间一长,体内的血液供应就会出现问题,导致气血不足,轻则引起四肢冰凉,严重的话很可能影响身体器官的协调能力,甚至会出现血管破裂的风险。

     

     

    免疫力下降

     

    肝脏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解毒排毒,一旦在我们体内发现一点有毒物质,它就会马上进入快速解毒状态,而肝脏也是对毒素防御能力最强的器官,而一旦它被乙肝病毒包围,它的解毒能力就会大打折扣,而进入体内的毒素就会想其它器官蔓延,时间一长,就会导致体内器官的活性降低,激素分泌也会受到抑制,免疫力自然也会下降。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满足的五个标准

     

    劳逸结合

     

    随着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们每天花费在工作上的时间以及精力越来越多,所以大部分人每天都处于极度劳累的状态,而这就会导致肝脏的运行负担增加,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也会下降,所以希望各位一定要做到劳逸结合,学会忙里偷闲,肝脏得到足够的休息,自然对乙肝病毒的控制能力也会增强。


    心态乐观

     

    现在每个人都面对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平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发泄方式,心态长期处于抑郁状态,自然会导致肝脏活性降低,所以希望各位能够知道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比如写字,唱歌等等,心情好了,体内激素分泌会更加旺盛,肝脏的活性也会更强,乙肝病毒自然不敢放肆。


    营养均衡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营养的补充尤为重要,但是切记不要过度进补,同时避免食用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否则很容易增加肝脏的代谢压力,不利于乙肝病毒的控制,平时尽量多吃新鲜蔬菜以及水果。


    远离酒精

     

    我们都知道喝酒会对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而肝脏是承受伤害最终的一个器官,我们喝进体内的每一口酒都需要肝脏进行解酒,所以各位要想乙肝能够自愈,就尽量要做到滴酒不沾。


    坚持锻炼

     

    不管是对于任何身体异常,身体锻炼都不能少,每天进行运动,能够有效的增强肝脏活性,促进肝脏的代谢,对乙肝病毒的控制也非常有好处。

  • 目前,我国高尿酸人群数量逐渐增长,患病人数已逾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1000万人。高尿酸血症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


    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迅猛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饮食结构和条件的改变息息相关。


    其中,高热量、高脂肪,高嘌呤食物在饮食结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加上过度的摄入,不健康饮食习惯成为痛风的重要诱因。


    研究表明,尿酸生成过多导致的高尿酸症占10%,而其余90%都因为肾排泄尿酸障碍[1]。


    减少摄取嘌呤类食物作用有限,如何摄取有利于排出高尿酸、抑制高尿酸的食物才是根本。

     


    以下向大家介绍的几种食材,平平无奇却可以帮助人体排尿酸。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它们,你有留意到吗?


    玉米须


    中医认为,玉米须性味甘而淡平,入肝、肾、膀胱,有利尿消肿、降血压、降血糖和消除结石的作用[2]。


    在某种程度上,玉米须可以通过利尿的方式来促进尿酸排泄,继而起到降尿酸的作用[3]。


    车前草


    车前草是一种有着清热消肿、利水利湿的中草药,可以使身体快速生成尿液,并且排泄尿酸,对降尿酸以及缓解痛风疼痛有帮助。


    可以将车前草煮成凉茶,或与土茯苓搭配熬煮代茶饮,与赤小豆、粳米煮成粥品食用。


    需要提醒的是,车前子性寒凉,脾胃虚寒者、肾虚精滑及孕妇不宜饮用。


    菊苣


    菊苣根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有一定的降尿酸作用,也有一定的降血脂和降血压作用[4],同时能够调理肠胃,通便、润肠。


    另外,菊苣根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食用后能增加胃肠消化蠕动,起到减肥、排毒的作用。

     


    鱼腥草


    鱼腥草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食物,有利尿和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促进体内尿酸的排出, 减少血尿酸。


    同时,它还有镇痛消炎的作用[5],关节疼痛,痛风复发的时候喝一杯鱼腥草茶,可以一定程度缓解疼痛。


    蒲公英


    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是中医中的一味重要药材。所以蒲公英茶自然也是非常养生保健康的茶饮。


    蒲公英泡水喝是中医推荐的养生保健茶饮,降脂降酸,防治痛风,还可以改善关节炎、皮肤炎、风湿、咽喉炎症等。


    以上提到的这些食材,大多通过其利尿作用从而达到降低尿酸的目的。


    但对于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人群,还是需要根据病情来使用药物,并不建议完全依靠饮茶或食疗来降尿酸。


    特别已出现肾功能损伤的人群,需要咨询中医医生后才能使用。


    痛风的防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坚持长期饮食、运动疗法,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才能科学控制尿酸。

  • 豆类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因此民间有句谚语:“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每天吃些豆类,能够有效预防一些疾病,强身健体。腰豆--提高免疫力、降血脂腰豆因为样子像人类的肾脏而得名,在所有豆类中营养较为丰富,含有丰富的纤维、维生素、蛋白质和铁,有补血、增强免疫力、帮助细胞修补防衰老等功效。并且它不含脂肪,能帮助降低胆固醇及控制血糖,糖尿病人也适合食用。当然,素食者也可通过进食腰豆来补充缺少的铁质,从而帮助制造红血球,预防缺铁性贫血。

     

     

    绿豆--清燥火、解毒

     

    绿豆性寒凉,能够缓解人体内的燥火。许多人在吃肥腻、煎炸、热性的食物之后,很容易出现皮肤瘙痒、暗疮、痱子等现象。这是由于湿毒内困溢于肌肤所致,绿豆则具有强力解毒功效,可以解除多种毒素。在绿豆汤中调入蜂蜜饮用,排毒养颜功效更佳。绿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葡萄糖、蛋白质、淀粉酶、氧化酶、铁、钙、磷等多种成分物质,常吃能够更好的帮助排泄体内毒素,促进机体的正常代谢。

     

    黄豆--护肤美容、健脾益气

     

    大豆富含植物蛋白,可以补充人体蛋白质提高抵抗力。卵磷脂可以维护心血管健康,而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改善便秘。豆浆容易吸收,人体对其中的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等吸收利用率更高。而从中医角度来看,豆浆有滋阴润燥的作用,适合燥热的秋季食用,并且有护肤美容作用。

     

     

    红豆--护肤、降血糖

     

    红豆富含B族维生素,可以改善秋季常见的皮肤粗糙、口舌生疮现象。膳食纤维可以防便秘和促进肠道蠕动。同时,常吃红豆还可以辅助降血糖、清热、利尿和祛湿。

     

    扁豆——调和脾胃

     

    新鲜的扁豆常用来焖面、炒肉丝,是很多人的心头好;而它的干豆药效也很强,中医常用来入药。其能化湿降浊、调和脾胃,具有补脾而不滋腻,化湿而不燥之功效。

     

    花生——“长寿果”

     

    很多人都认为花生属于坚果类食物,但其实它是纯正的豆科家族的产品,而且有着“长寿果”的美誉~中医认为,花生可以醒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而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看,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和粗纤维,这些营养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细胞活力。

     

    注意:这类人要少吃豆类

     

    豆类中的嘌呤含量较高,因此, 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最好不吃。豆类所含的低聚糖,会被肠道细菌发酵,分解产生一些小分子的气体,进而引起嗝气、肠鸣、腹胀、腹痛等症状,有胃病的人吃了可能引起胃胀气。豆类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性蛋白,如果进食过多,体内产生的含氮废物就会增多,从而加重肾脏负担,肾脏不好的人慎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出门诊的时候,经常会碰到患者咨询能否买点薏苡仁熬粥喝,尤其是一些女性患者还会问常喝薏苡仁是否能够起到美白的作用。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我都会回答他们可以喝,作为食物薏苡仁具有很好的营养作用,薏苡仁粥是一种很健康的早餐。 

     

     

    薏苡仁也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发现其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脚气等疾病。《后汉书》记载了汉光武帝刘秀麾下的将军马援奉命远征平定南疆叛乱,由于水土不服众将士患上一种软脚病。马援就命令他们常吃薏苡仁,因薏苡仁能除瘴气,久服能轻身省欲。这样就克服了疾病的困扰,取得南征的胜利。 

     

    薏苡仁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因为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被称为是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及生命健康之禾。中药理论认为,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除痹,排浓,解毒散结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等疾病。 

     

     

    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其病机为湿邪困脾,可用健脾祛湿之品如薏苡仁等。推荐常服山药薏苡仁粥,取怀山药、薏苡仁等量100克熬成粥状,每日服用,久则脾湿自除。

     

    附:薏苡仁,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和杂质,收集种仁。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生水除湿,故泄痢水肿用之。


    2、《本草经疏》: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淡能渗湿,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3、《本草新编》: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适用之。)

  • 凤仙花,想必大家听到这个名字恐怕基本上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吧?但是我说起他的花名:指甲花 恐怕贵州人山里人一定不会陌生的吧!没错!今天,黄医师我要讲的就是这个指甲花的养生秘方!

     

     

    花色丰富,有红色,白色,蓝色或紫色,若将它的花瓣捣碎,能制成色彩缤纷的天然指甲油,很受小女孩的喜爱。所以某些男同胞们还拿这种鲜花来跟女孩表白呢!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我的家乡贵州,指甲花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还是一味很重要的养生草药。

     

    《贵州草药》中记载了它的性味功效:性平,味甘,能清热解毒,祛淤通络。

     

    它的花瓣有很强的镇痛作用,捣烂后用来包患处,可以治疗风湿关节痛,若是用指甲花杆50克至150克来煨水洗患处,效力更强。用花瓣来熬水煎服,则可以治疗慢性咽炎和百日咳。当然,更关键的是,这个药还能够治疗女子的难言之病痛经,取指甲花,月季花各等分,熬水服之,能让患者的疼痛顿减。

     

    由于在古代,贵州是蛮荒瘴疬之地,指甲花这种草药这种能解毒镇痛的药物对于贵州山民而言太珍贵,所以他们将指甲花秘制成一种养生食材,使得它既能长期保存,又可方便服用。

     

    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这种鲜美食材的制作方法,请大家一定要细看哦,其间有要诀:

     

    在夏天的第二个月,采下整株指甲花洗净,晾干,切成段装坛,装坛容量占坛子的3/ 4。坛子上部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然后在面上撒少量的食用碱,炒焦的小麦,切记不要放盐。

     

     

     

    密闭坛子任其溶解,食用碱的作用是使其加速溶解,小麦的作用是产生香味色泽偏黄。在发酵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多次的冒坛,也即是菜料涌出坛口。要用干净的竹棍使劲搅动使其气体释放回落。经过几次冒坛的过程,逐渐趋于平静。再过一段时间酝酿,就告功成。

     

    待这种食材制作好后,舀一瓢出坛,会闻及一种清新的臭味,这其实是花香太过浓郁的缘故,你大可放心。目前在贵州仅有独山县的老艺人传承了这种古老的制作工艺,制作出的食材叫“臭酸”,味闻起来虽臭,但是食起来鲜美之极。其食用方法是,舀一小碗臭酸,配一小锅荤菜,豆腐,豆芽,青菜同煮便成。臭酸煮肥肠是独山县的火锅臻品,有开胃祛淤,解毒镇痛的养生效果,品之能让人食欲大开。

  • 《射雕侠侣》是金庸先生的一部武侠力作,里面那些江湖儿女的侠义行为看得让人荡气回肠,热血沸腾,恨不得也仗剑走江湖,且慢,仗剑走江湖有一个考验:炸蜈蚣你敢吃吗?

     

    书中这样描写:“洪七公待蜈蚣炸得微黄,加上作料拌匀,伸手往锅中提了一条上来放入口中,轻轻嚼了几嚼,两眼微闭,叹了一口气,只觉天下之至乐,无逾于此矣”。杨过先是不敢吃,被洪七公激将,加上尝着确实美味,两个人把上百条蜈蚣下了肚。不敢吃炸蜈蚣,就别说敢走江湖。金庸小说并非杜撰,现实中确实有油炸蜈蚣这道菜,去掉蜈蚣的毒性后油炸,确实是一道菜肴。

     

     

    大家可能疑惑,蜈蚣有毒,怎么可以吃,一般来说,中医开具的蜈蚣都是经过开水烫死,干燥加工,在炮制过程中,蜈蚣的毒蛋白酶部分或者全部失活,而且,煎煮中药时,高温也在继续去毒,口服后,胃酸的水解,也可以使毒性降低,所以,中药复方中每日1到2条蜈蚣煎煮的用量是安全的。至于金庸小说中的洪七公,先把蜈蚣开水烫死,去掉头尾,又经油炸,所以毒性也是很小的,但是作为非武林大侠的我辈俗人,还是不要一次吃几十条蜈蚣,毕竟我们没有洪七公和杨过的高深武功。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把蝎子、蜈蚣、蛇、壁虎、蟾蜍并称为“五毒”。蜈蚣做为五毒之一,行走江湖的人确实不得不防。如果你行走江湖,不幸被蜈蚣咬伤,应该立刻挤出毒液,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如果病情严重,有全身症状,应迅速就医。

     

    可蜈蚣既是毒物,又是中医常用的治病良药。

     

    “以毒攻毒”是中医在治病时的一种方法,就是用有毒的药物治疗毒邪盛的疾病。比如很多蛇药中都含有蜈蚣,利用了蜈蚣的毒性来以毒攻毒。行走江湖难免被毒蛇咬伤,被蛇咬后蜈蚣又成为治病良药,真是应了古人那句话,一物降一物。以毒攻毒的治疗理念,还体现在蜈蚣可以治疗癌症肿瘤方面,癌症肿瘤从中医的角度认识,可以看做是毒邪结聚,蜈蚣可以通经络、散郁结,消肿毒,中医治疗癌症时常常在对证方药中使用蜈蚣。

     

     

    蜈蚣具备良好的祛风作用,民国名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这样一个医案:一人三十余,陡然口眼歪斜,其受病之边目不能瞬,用全蜈蚣二条为末,以防风五钱煎汤送服,三剂全愈。文中提到的病人患了面神经麻痹这样的疾病,口眼歪斜,从中医角度来说是感受了风邪,使用蜈蚣与善于祛风的防风(每日2条蜈蚣、15克防风)配伍,三日即痊愈。

     

    现代中医人还用蜈蚣来治疗阳痿,一般的认识是阳痿为肾虚所致,但是在肾虚的基础上,可能有瘀滞产生,蜈蚣药性峻猛,可以通络逐瘀,配合对证的补肾药可以达到通脉起阳的作用。

  • 按照常理来说,现在人们的饮食水平提高了,身体所需的营养能够得到保证;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大部分健康问题都能够找到有效的缓解方式,人们的身体健康指数应该更高才对,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出现在人们身上的疾病类型越来越多,人们的健康指数也越来越低,这主要就是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人们养成了越来越多的不良习惯,比如经常熬夜,饮食不节制,长时间坐着,很少运动等等,这些都导致人们的身体活性越来越低,身整体素质越来越差,自然各种健康问题也让人防不胜防。

     

    血液三高可以说是常见的健康问题,血脂,血压以及血糖原本都是血液循环中不可缺少的成分,虽然它们都属于慢性病,可目前的医疗水平还没办法彻底治愈,而且这两年血液三高又多了两高,那就是高尿酸以及高胆固醇,很多人缓解五高的方式就是吃药,可这样却会给身体产生负面伤害,其实降五高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吃这道水煮菜。

     

     

    这道菜就是——水煮白菜

     

    导致体内五项指标偏高的主要原因就是饮食不节制,喜欢吃重油,重盐以及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而水煮白菜的主要原料就只有白菜,水以及少量食盐。白菜本身就属于低糖蔬菜,而且能够产生强烈的饱腹感,减少对主食的摄入,自然能够避免血糖升高;还有就是白菜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能够降低血管中的钠含量,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同时水煮白菜里边没有任何脂肪,同时还可以促进体内水分循环,加速尿酸代谢,达到降血脂尿酸以及胆固醇的效果。虽然白菜的食用方式有很多,但只有水煮白菜才能够让白菜中的营养成分保留完整。而且它除了降五高以外,还可以给身体带来更多好处。


    延缓衰老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青春永驻,但衰老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人生经历,所依旧有很多人尝试各种手段,希望自己能够老得慢一点,可大部分效果都不太好,其实水煮白菜就是最有效的抗衰剂,因为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E,不仅能够有效地保养皮肤,增强皮肤弹性,还可以增强体内各器官弹性,促进激素分泌,达到延缓衰老的效果。

     

     

    增强骨质

     

    骨质密度的高低直接决定我们身体的行动能力,而决定骨质密度高低的关键就是体内的钙元素含量是否充足,很多人平时靠吃钙片或者和骨头汤的方式补钙,可这些东西里的钙元素很难被身体吸收,而且还可能会引起尿酸升高,所以建议各位不妨吃点水煮白菜,因为白菜里边不仅钙元素含量丰富,而且还有大量的维生素D,能够促进身体对该元素的吸收,达到增强骨质的效果。

     
    保护肠胃

     

    肠胃是我们体内重要的消化代谢器官,可是现在很多人因为饮食不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肠胃问题,而保养肠胃不能吃药,必须要食物滋补,所以就给大家推荐水煮白菜,白菜里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有效增强肠胃活性,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同时白菜里还有大量的维生素U,能够有效预防以及胃溃疡的问题。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