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作者 | 李瑛
文章首发于 | 李瑛主任微博
有很多家长朋友给我留言询问自己宝宝语言发育的问题。其实孩子的语言发展是相当复杂的,彼此之间的差异性极大。
学说话需要具备理解语言的能力,这个与孩子发育商有关,同时还要具备学习说话的动机、沟通的意图、模仿的能力、正确的语音区辩、正确的构音能力、以及构思语句以表达讯息与情意等能力。
今天的文章,咱们来说说0-3岁宝宝在每个阶段都应该发育出什么语言能力。
01、 出生 1-3 个月
婴儿只能发出“啊”、“呀”、“呜”等单音节字,而且大多为类似语气的声响。
02、出生4-5个月
宝宝会偶尔发出听起来像「爸爸」、「妈妈」等叠音来,但是这些发音对于他们不具有特定意义,只是他们碰巧发出的而已。
03、出生6-9个月
这时候宝宝的咿呀学语听起来更像是在「说话」了,好像发音也具有了更多的意义。但事实上,这是因为他们语调和语气在模仿家长的语调和语气,本身并没有特别的含义。
这一阶段,父母要多给宝宝读书、讲故事,多跟他们讲话,从而给他们更多的语言刺激来促进语言的发展。
04、1岁到1岁半
这时宝宝能够说出一两个词语了,而且这时候他们是知道这些词语的意义的。个别语言发展比较好的幼儿甚至可以说一些语法上并不完整、规范的短句,比如「糖吃」。
而且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语言会根据情境有语调的变化,当表达问题的时候他们会提高自己的语调,比如在因想吃糖果而渴望征得妈妈同意时,宝宝会问「糖糖?」。
05、1岁半到2岁
宝宝的词汇量已经能够达到200个了,这些词汇之中绝大部分是名词,还有少量的动词和形容词。
这一时期的幼儿学习语言的速度很快,可以达到每天十个或者更多,作为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06、2岁半到3岁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已经能够使用「我」、「你」这些人称代词了。而且这个时候,宝宝的词汇量也会进一步增多,达到300个左右,而且他们能混合使用名词和动词说出一些简单的句子,比如「我要吃糖」。
07、3岁之后
孩子的语言能力会继续快速发展,逐渐能够做到和人持续进行谈话,而且他们的语调、语气、用词等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调整。
如果家长朋友阅读本文后,对比发现宝宝低于该年龄该有语言表达水平,建议尽快带孩子就医。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一般来说,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
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
人们常说一岁以内的婴儿体温在37.5℃以下都属正常。原因是婴儿大脑内控制体温调节的中枢发育尚未成熟,也就是控制体温能力不够强,致使婴儿的体温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炎热天气或包裹过多,体温会轻度升高,但不应超过37.5℃。寒冷天气或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体温可降至36℃或再低些。
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
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婴儿体温37.5度正常吗?
每个人一天之内的体温会随着身体和生活状况而改变。进食、活动后体温会有轻度升高,且活动量与体温升高呈正相关。为了了解本身体温状况,建议测量基础体温。
1、对新生儿来说,体温不超过37.5℃都是正常的。
由于新生儿包括大脑在内的脏器功能不成熟,自身控制体温能力有限,稍裹多些,体温会升高,有时可达38℃。体温“稍高”应与基础体温相比才有意义。
所以,平时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基础体温(安静状况下的体温),年龄越小,基础体温相对偏高。
2、基础体温指的是清晨睡醒,还未起床活动前的体温。
此时人体代谢最低,的体温也相对最低。了解基础体温很有用。
3、当你亲吻或触摸孩子的前额时,如果感到比较热,就说明孩子可能发烧了。
从医学角度讲,虽然每个孩子的基础体温不同,正常体温可波动于35.5℃~37.5℃之间,但是超过37.5℃就应该认为孩子发烧了。但并不是说孩子体温超过37.5℃就一定是发烧。由于每人的基础体温不同,有些人基础体温为35℃;有些人为37℃,甚至37.3℃。
婴儿体温多少度算发烧?
一般家庭和医院都是测量腋下温度,不论大人小孩,书上说正常体温36到37,低热是37.5以上开始算,39度以上高热。大于37且小于37.5只能说因人而异了,总之测量体温要把腋下擦干,不要捂在被窝里那样不准。
1、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
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2、婴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稳定,新陈代谢较旺盛,体温较成年人稍高。
一天中的体温也有波动,安静时体温较低,活动时体温较高,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体温最高,波动幅度约为0.6℃左右。
3、体温“低”,其实也是正常,但前提是稳定
也就是说只要能稳定在这个范围就没有什么问题,婴儿体温受机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时时会自我调节的,但你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保暖,以免孩子感冒发烧。
4、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不用退热药
最好是多喝开水,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方法;若是体温超过38.5℃时,可以服用退热药,目前常用的退热药有扑热息痛、小儿泰诺林、美林等,但是最好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婴儿发烧38度怎么办?
宝宝在7、8个月的时候,因为从母体中带来的免疫力已经逐渐散去,抵抗力下降了,都会有1、2次发热的,这是正常的。从某种角度说,发烧并不是一件坏事,专家认为发烧可以增强免疫力。
所以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发烧太着急,只要控制孩子的体温不要过高,引起高热惊厥就不会有大问题。
1、一般情况下,婴儿发烧在38.5℃以下不用退热处理,选用物理降温;38.5℃以上应采用相应的药物退热措施。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药物降温:以上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
2、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3、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
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
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美林、泰诺林退高烧比较好。如果孩子发烧达38.5度以上用美林退热比较快,如果38到38.5之间用泰诺林比较好。如果是低烧这两种都不要用,用一般的退烧药就可以。像一般酚黄那敏等宝宝感冒药也都有退热效用的。
婴儿发烧怎么退烧?
婴儿发烧怎么退烧呢?婴儿体温中枢发育尚未完善,遭遇呼吸道感染、过敏、接种反应等都会出现宝宝体温升高的情况,但又不能乱用药。那么当宝宝发烧或高热不退时,妈妈该采取什么措施帮助宝宝降低体温呢?
1、温水洗澡
洗澡能帮助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多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易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2、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准备75%的酒精100毫升,加温水等量,保持温度在27~37摄氏度左右,不能过冷,否则会引起肌肉收缩,致使热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时,用小毛巾从宝宝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进行,腋窝、腹股沟处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有利于降温。注意宝宝胸口、腹部、脚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3、热水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4、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购买化学冰袋,使用时放冰箱冷冻,由凝胶状态变成固体后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反复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医用硅胶手套装水打结放冷冻柜,冻成固体后取用。如果觉得冰块太冰的话,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状态就取出,包上毛巾给宝宝冷敷。
5、冰枕
宝宝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去医院买个冰袋(不是热水袋)。把冰块倒入盆里,敲成小块,用水冲去棱角,装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装满,2/3满就可以,排净空气,夹紧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宝宝头颈下当枕头。待冰块融化可重新更换,很快宝宝的体温会降下来。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准妈妈感受着宝宝在肚子里面动来动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不过,准妈妈是否知道宝宝不同的胎动,代表着不同的状态。
1、胎动像波浪一样蠕动
宝宝语言:吃的饱饱的,心情十分愉快
2、胎动的同时好几个方向鼓起来
宝宝语言:哈哈,我是在伸懒腰
3、胎动力度很大或者很突然的一下
宝宝语言:我受到了惊吓
4、胎动很有节律地持续不断
宝宝语言:我在打
5、胎动一下这边鼓起来,一下那边鼓起来
宝宝语言:我在翻来翻去
看到以上的不同胎动代表的宝宝语言,是不是会觉得特别神奇?有时候,细心的准妈妈从宝宝的胎动中还能够分辨出宝宝的器官,大一点的是背,圆而硬的是屁股,小小的圆圆的就是宝宝的头。
要是宝宝醒着同时心情比较好的话,准妈妈可以多做一些拍打胎教或散步胎教,他也会根据妈妈的动作给予一定的反应的。妈妈或爸爸的手放在哪里,他也会往那边动。
宝宝受到惊吓时,准妈妈一定要安慰宝宝。宝宝总是会受到惊吓,就像是宝宝正在睡觉,但是突然听到很响的一声,结果从睡梦中惊醒,或是外面噪声很吵的时候,打雷的时候也会让宝宝觉得特别害怕。
无论是因为什么,准妈妈一定要好好安抚宝宝。你可以轻轻触摸肚皮,跟宝宝说是因为什么原因让宝宝受到了惊吓,告诉他不要怕,妈妈会保护你的,如此一来,宝宝就能够安心了。
宝宝的胎动也是会变来变去的,准妈妈要学会自己数胎动,具体可以这样做:在孕晚期每天数胎动。每天早、中、晚各选1个时间段,数1个小时胎动。然后将3个小时的胎动次数相加乘以4,即为12小时胎动次数。
要是12小时胎动次数大于12次,为正常;要是12小时胎动次数少于10次,属于胎动减少,就应该仔细查找原因,必要时到医院进行胎心监测。
有些异常情况是要特别注意的:
1、胎动减少
可能的原因:准妈妈血糖过低、发烧
准妈妈的体温要是一直很高的话,通常下超过38摄氏度的话,就会造成胎盘、子宫的血流量减少,那么胎儿就会比较安静一些。因此,要是想让宝宝健康发育,准妈妈一定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体温。
温馨提示:
注意休息,根据气温的变化增减衣物,避免感冒。
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家里要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多多锻炼。
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2、胎动突然加剧,随后慢慢减少
可能的原因:缺氧、受到外界刺激、高血压、受到外界撞击,要是外界声音太吵的话,胎儿也会有这样的反应。
温馨提示:
有妊高症的准妈妈,一定要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平时多多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不管是走在路上还是坐车,最好和他人保持距离,不要去太吵闹的地方,避免外力冲撞和刺激。
保持良好的心态,拥有一个好的心情。
3、急促胎动后,突然停止
可能原因: 脐带绕颈。好动的小家伙翻身打滚时一不小心被脐带缠住了,然后胎儿就会因为缺氧而导致窒息。
温馨提示:
要是准妈妈感受到异常胎动的情况,一定要马上去医院进行检查
坚持每天数胎动,要是觉得不对,马上去医院检查。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n-hezuo@jd.com。
很多宝妈问做髋关节发育筛查到底有没有必要!
答案是肯定的——非常必要!
髋关节,它由两块骨头组成,一块凸面向外的骨头被一块凹面向内的骨骼包裹,其活动范围大。
髋部的作用很重要,可有助于帮助我们抬腿、平衡身体和行走。
宝宝出生后不久,儿科医生会对婴儿髋关节的发育情况进行检查。
具体方法是医生通常双手握住婴儿的膝盖,向上屈曲后再外展婴儿的大腿骨,并在骨盆的窝部旋转大腿骨头部。
如果大腿骨头部所处的位置合适,说明髋关节发育良好。
如果旋转髋关节时听到“咔哒”的沉闷声音,代表大腿骨头脱离髋关节窝部,说明髋关节窝部太浅,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髋关节脱位”。较浅的髋关节容易造成大腿骨头部滑脱而出,长此下去可引起髋关节发育异常,原有球和窝的结构变成球和板的结构,医学上称为髋关节发育不良。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发育异常,不是损伤所致,所以婴儿没有主观疼痛的感觉。因此,婴儿都应该接受髋关节检查,不是所有患有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婴儿大腿骨头部都能从窝部滑出,因此可能进行多次检查。
一般通过超声或X线筛查有无髋关节脱位。只有超声波检查提示髋关节发育正常,治疗才能结束。
首先使用叠加双层纸尿裤的方法。如果叠加双层纸尿裤一周后,髋关节仍然松弛,就需要更积极的治疗方法。
一般都是采取佩戴模具的治疗方法:Raclik模具是用布和塑料制成的,用于保持大腿在正确位置在的一种装置。模具治疗能限制髋部的活动,促进髋部的发育。根据使用模具前髋关节发育的情况,遵医嘱可持续穿戴数周或数月。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常见远期并发症是关节疼痛和不成熟性关节炎。未经治疗的髋关节脱位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一条腿看上去比另一条腿长。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髋关节脱位的筛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避免给宝宝将来的行走带来不良影响。
语言发育是孩子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家长们都十分重视,今天宫医生就宝宝语言发展来解决家长们的疑虑。
我家男宝21个月,只会叫爸爸妈妈,我让他跟我学说话,可他连看我都不看我,能听懂很多话,让他做什么都听得懂,是否有问题啊?
我家小宝快一岁半了,七八个月还会叫人,一岁左右也叫过妈妈,但是现在不叫了,什么都知道就是不愿开口。我每天都和宝宝说很多话,但宝宝什么都不学......
以上种种情况,在日常门诊中,常常遇到。宝宝不张口说话,很多家长都用“贵人语迟”来安慰宝宝和家人。但是面对语言落后的宝宝,究竟该如何促进?处于语言关键期的宝宝,家长如何引导?宝宝的语言关键期又是什么?为何我的宝宝出现语言落后?
不同宝宝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宝宝语言发育早或晚3个月以内是正常现象,宝宝的语言发育落后超过6个月,家长则需要重视。《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宝宝出现以下情况,提醒家长“宝宝语言发育迟缓”了。
家长不要听到“发育迟缓”就恐慌,这不是“宝宝病了”,只是宝宝这方面能力发育较晚。另外,这是一个非常及时的信号,提醒家长正确干预宝宝的语言发育,而不是盲目等待。如果错过语言发育的敏感期,语言能力的发展就会遇到“天花板”,无法再有快速的提升。因此,一旦发现宝宝语言发育迟缓,家长就要尽早干预!
1)正确使用电子产品: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互动。宝宝每天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而占用了与家人、小伙伴交流的时间,那电子产品将影响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2)每天坚持亲子共读:亲子共读是锻炼宝宝语言能力的好方法,但家长要掌握正确的共读方式。每天坚持亲子共读,宝宝的词汇量提升,遇到问题时也知道用哪些词汇表达想法。
3)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宝宝能开口说话,需要面部肌肉的支持,宝宝说话晚,是不是咀嚼训练没有到位呢?
对于磨牙还没萌出的婴儿,家长应该有意地先训练宝宝的咀嚼动作。即使宝宝学会了咀嚼,在磨牙萌出之前,还是不能吃含有小块状的食物。磨牙萌出,加上有效的咀嚼动作就可开始真正咀嚼块状食物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文章,祝所有的宝宝都健康成长。
作者 | 李瑛
文章首发于 | 李瑛主任微博
看着宝宝从翻身到会爬,从会爬到会走,家长朋友们心中一定有说不出的骄傲。
但是随着宝宝的运动能力一点点提升,在家中的活动范围也进一步变大了,很多宝宝原本不会接近的场所现在也成为家中的安全隐患。
家庭中的安全隐患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宝宝居家安全防护。
01、门
①尽量不要用玻璃门,玻璃门和橱柜很容易出问题。
②建议给家里每个门都留一把备用钥匙,以免孩子在屋子里把自己反锁起来。
③如果门里放了有危险的东西,那一定要锁起来。
好好检查下家里的门是否合适很关键!
02、桌角
家中宝宝开始会爬行或慢慢走路,就要特别留意了桌角了。宝宝在爬行时脑袋容易撞到桌角,已经会走路的宝宝,眼睛的位置又刚好对着桌角。
建议将桌角用毛巾覆盖起来,或者装上防撞角。
03、沙发、床
在孩子的运动能力尚未发育完全前不建议将孩子自己放在床或沙发上。
我女儿小时候从床上掉下来过很多次(20多年前我也是个没有经验的新手妈妈),所以儿子出生后我在床的四周加装了宝宝防护栏,没想到他半岁多的时候还是从沙发上掉下来了...
04、插座
家里的插座很多都位于宝宝能够接触到的高度。宝宝好奇心重,如果把手指或物品插入插座,就有触电或短路的危险。
建议使用安全插座或插座挡板,在此基础上宝宝有伸手接触插座的行为也一定要制止。
05、厨房
厨房中危险的东西太多了,基本不建议学前班之前的孩子进入厨房。另外厨房里所有盛放开水的暖瓶、杯子 ,一定要有密封盖,以免意外洒出烫到孩子。
06、灶台&餐桌
让孩子远离灶台,并且所有东西都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用固定的餐布代替移动的桌布,以防孩子拽动桌布时,桌上的东西砸伤孩子。
07、卫生间
放在卫生间和浴室中的消毒液、洗衣粉、剃须刀一定要锁好或者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卫生间不建议用玻璃浴房,尤其家里有小孩子容易有危险。
孩子对马桶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们用完马桶后一定要及时盖好。
08、孩子的活动居室
每天都要对孩子活动的区域进行地毯式搜索,用吸尘器把小的细的颗粒吸起来以免孩子误吸。
居室里比较重的东西,比如电视、柜子等,建议和墙体固定在一起,以免孩子在攀爬或拿东西的时候意外摔伤,有东西掉落砸伤孩子。
家里的安全细节无处不在,宝宝的下一个举动我们无法预测,爸爸妈妈们要时刻打起十二分精神,注意起来!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活性益生菌一般7~12天才开始在肠道内发挥作用,人体细胞新陈代谢周期90~120天,这也是菌株定植在体内菌群逐渐平衡的周期,所以一般建议,服用益生菌需要持续3~4个月,切勿断断续续,吃吃停停。
有的父母担心“服用益生菌会不会产生依赖”,答案是不会。
曾听到过一种说法:“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肠道消化、分解和发酵可以产生益生菌,如果人体长期使用人工合成的益生菌产品,会导致肠道功能逐步丧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久而久之人体肠道便会有依赖性,而人体一旦对益生菌产生依赖,终生都将依靠使用益生菌产品来维持生命的健康状态。”
乍听之下,感觉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这个观点根本站不住脚。
首先,人体内的微生物,本来就是从外界获取而并非人体自己产生的。
胎儿时期肠道是几乎无菌的,出生后随着母乳、辅食等食物的摄入,开始不断有微生物定植,因此说“人体丧失自身繁殖益生菌的能力”的说法就是错误的。
再来看,定植在人肠道内的益生菌,会不会因为不断补充益生菌而丧失自我繁殖的功能?
这也不会,因为自我繁殖是益生菌作为一种生物的本能,与人体是否补充益生菌完全不相干。
如果孩子能避免接触过敏原、呼吸道消化道保持健康、肠道菌相有良好的构成,那么是不需要额外持续补充益生菌的,但现实情况中往往没办法做到。
饮食结构有问题,经常出现腹泻、腹胀、嗳气、肠道中坏菌多好菌少,那么就只能通过“外援”益生菌来调整菌相。
在“健康”这件事是非常公平的,平时不愿多花心思注意,生病时就得多花钱买单。
家长们在选择益生菌时除了要注意菌种、菌种含量,还要看菌株编号,菌株编号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有编号的益生菌,意味着做过大量的筛选和研究,经过测序的微生物基因序列信息和固定的遗传性状,相反,没有编号的菌株,功能和作用就不明确,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有这个作用。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益生菌的数量和活性,不过比起数量,益生菌的活性和有多少活菌能够定植在肠道,才是真正决定结果的关键,因为益生菌在到达肠胃之前要经过胃酸,如果益生菌无法成功通过肠胃分泌的胃酸胆盐消化酶,那么孩子吃下去的不过是糖粉/糖水而已。
所以家长们在选择益生菌时们要注意,其菌株需要能耐受恶劣的消化道环境,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多层包埋技术处理,才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益生菌能够定植肠道中。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经常有宝妈和我说,我的宝宝因为湿疹,有喘。所以医生让使用氨基酸奶粉。已经喝了4个月多了。已经没有什么过敏症状了。我听说,这种氨基酸奶粉,没有营养,不能长期喝。我也觉得宝宝长得有点慢。我就自己转了奶,刚加了一勺,湿疹就全都起来了。我就赶紧又喝回氨基酸了。继续喝氨基酸,我怕没有营养;不用氨基酸,过敏又反复;我该怎么办呢?
这位妈妈的问题,在“被询问最多的问题”排行榜中,绝对能够排在前三名。对这个问题纠结的妈妈主要还是对特殊配方粉存在误解,觉得它不含有牛奶蛋白,那么在营养上就会比正常奶粉差一些。
一、特殊配方粉没有营养,只是谣传
宝宝吃进去的蛋白质,在体内首先需要分解成为氨基酸,然后才能被机体吸收和利用。氨基酸配方奶粉已经把大的蛋白质分子,分解到小的氨基酸水平,宝宝的吸收率会大大提高。根据含量和人体吸收率共同计算,与普通配方相比,吸收到体内的蛋白质是一样多的。
简而言之,除了蛋白质外,其他营养素的含量,也不用担心。
很多敏宝家长会觉得宝宝吃了配方粉后长得不好,其实原因可能并不出在营养上。
原因一:家长发现宝宝有“过敏”存在时,已经引发了生长矮小或生长停滞的问题。再进行追赶生长时,家长将希望完全寄托在特配粉上。
但已经存在的生长问题,并不能够只依靠特配粉来完成,需要家长配合饮食、作息、运动等等,才能够达到追赶生长的目的。
原因二:配方粉的味道本就与母乳不同,而且因为牛奶蛋白的结构改变了,所以特配粉还有有特殊的口感,使部分宝宝不能顺利接受,造成奶量的不足。
一旦出现生长停滞,生长不良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二、何时才是最佳转奶时机?
对于转奶时机的把握,也是家长比较头疼的问题。过敏症状的缓解,并不等于“治愈”。
从新生儿到成人,孩子的免疫系统是在逐步完善的,提前更换氨基酸配方粉,导致过敏症状长期反复,将来患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哮喘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三、转奶时,一定要记好以下原则
1.辅食添加期间(尤其是添加高敏新食物时),不要随意转奶;
2.刚接种过疫苗不是转奶的好时机。同理在转奶的初期将接种疫苗的时间稍向后延迟,待进入转奶的稳定期后可接种疫苗;
3.正处于疾病期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或连续应用抗生素治疗一周及以上,要延缓转奶时间;
4.坚持氨基酸配方粉喂养至少6个月,要视敏宝的实际情况决定。基于敏宝的个性化差异,敏宝妈妈也可以在满足以下2点时考虑给宝宝尝试深度水解配方粉:
①宝宝的过敏症状已经稳定,2个月内无过敏症状反复;②宝宝辅食添加顺利,已经满足食物营养架构。
5.若转奶后,过敏症状复发,需继续食用氨基酸配方粉至少3个月。
以上,关于氨基酸奶粉和转奶,便是我想要和敏宝家长交流的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作者 | 李瑛
文章首发于 | 李瑛主任微博
之前,有媒体报道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将一款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销售给牛奶过敏儿童,虚假宣传特殊功能,不仅涉嫌消费欺诈,更是对宝宝的身体造成伤害。
毋庸置疑,对宝宝来说,均衡且安全的营养摄入,是健康发育的根本,不仅是妈妈们应该在意的事情,也是全社会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但是我们却看到了一则让人气愤到发抖的新闻:爱婴坊将饮料当做奶粉给妈妈们推销,导致多名孩子出现发育迟缓、红疹、拍头、头骨突出等异常!
让我们看看这种错误的喂养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根据原视频中显示,经过如此“喂养”的宝宝,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这几种症状:红疹(湿疹),头颅畸形,发育迟缓,部分诊断佝偻病等症状,显然是因为严重的营养素缺乏的导致!
目前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尽快改善症状,以免出现不可逆的后遗症,因此后续治疗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喂养和营养素的强化补充,尽快纠正这一系列疾病症状。
关于婴幼儿食品,特别是配方奶的成分构成,我国有明确标准,现行的国家标准中,普通奶粉执行的 GB19644-2010 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 GB 25596-2010 中,均对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营养素做了要求。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还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有了明确要求。
而固体饮料执行的国家标准 GB/T29602 中,只有蛋白质含量达到 0.5%~1% 这一个要求。因此固体饮料是普通食品,不是婴幼儿配方乳粉,更不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其蛋白质和营养素含量远低于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根据食品安全法,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属于特殊食品,在我国实行严格注册管理和出厂批批检验,质量安全有保障。
宝宝口粮无小事,希望各位家长都引起重视,消费者选购婴幼儿食品,要注意查看标签标识,给宝宝选择配方奶,一定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不要盲目听信推销员的推荐!必要时,应咨询临床医生的建议。
其实在我的日常门诊中,有很多宝宝因为喂养出了问题来就诊,如果需要添加配方奶,我都会详细分析其配方是否符合孩子的营养全面需要,才给出我的建议,当然,我想,这样的建议如果让一个母婴店的推销员来完成,是勉为其难的!
所以,我想说,在全社会呼吁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责成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商家进行彻查,依法从严从重处罚的同时,也要对涉及婴幼儿养育指导的相关人员,制定严格的培训和准入制度,这样,才可能彻底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让每个宝宝都健康成长!
家里宝宝患有儿童癫痫,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种负担,治疗儿童癫痫的过程非常艰难,需要家长极大的耐心。很多初患儿童癫痫的孩子的家长、病情反复的孩子的家长都会问儿童癫痫真的能治愈吗?科学的数据告诉我们,儿童癫痫是可治愈的,科学的治疗方案和措施能够让八成的患儿恢复健康,当然,患儿的恢复状况和家长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癫痫不是精神病,也不是传染病,更不是不治之症。对大多数患儿来说,治愈癫痫是可能的。儿童癫痫的治疗宜从单药治疗开始,只要长期规律服药,定期复查,一般来说,65%~80%的癫痫患儿能够完全控制病情。但临床表现为频繁的部分性发作或多种发作类型伴神经系统或精神行为异常的癫痫患儿预后较差,这些病例主要包括先天脑发育异常(如半球巨脑症、皮质局部发育异常等)或围产期脑损伤伴发的癫痫、婴儿痉挛症、脑炎、颜面血管瘤等患儿。这些病例的共同特点是:多种抗癫痫药物治疗后仍频繁发作,同时出现认知、语言等神经心理功能障碍和身体发育障碍。临床统计表明,约有25%的患儿会发展成为这类药物难治性癫痫,导致患儿智力低下和精神衰退,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对儿童癫痫患者而言,决定其预后的因素不仅是控制癫痫发作,还要考虑到患儿的脑功能发育情况。当应用2~3种最适合的抗癫痫药物对患儿进行治疗后仍无明显疗效时,希望通过更换其他药物来控制患儿癫痫发作的可能性非常小,此时,在患儿大脑皮质尚有最大的可塑性之前对其进行手术是最好的选择。手术治疗可以说是对患儿脑部功能的一种保护性治疗,可以消除癫痫发作给脑发育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患儿以后的脑部发育。
当然手术也有严格的适应证:
1.经正规服用抗癫痫药2年时间仍不能控制发作,频率每月2次以上,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2.癫痫发作已经影响到神经发育。一般在5~10岁之间做手术较为理想。现在有视频影像融合脑电设备,对患儿致痫灶能精确定位,为外科手术治疗创造了良好条件。
儿童癫痫病给患儿及家庭带来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治愈癫痫、让孩子健康成长对于患儿家长来说是希望。在医生科学的治疗方案下,分阶段的采取适合的治疗措施相信能够让更多的不幸家庭恢复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