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
发表人:主治医师韩伟

1.获批的新冠病毒疫苗生产企业有哪些?

  • 灭活疫苗
    •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所)
    •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所)
    • 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中维)
  • 腺病毒载体疫苗
    •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康希诺)
  • 重组亚单位疫苗
    • 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智飞龙科马)

2. 疫苗的接种剂次和间隔有哪些?

  • 接种 1 剂
    • 疫苗种类: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 型腺病毒载体)
    • 生产企业: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康希诺)
  • 接种两剂
    • 疫苗种类: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 细胞)
    • 生产企业:
      •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所)
      •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所)
      • 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中维)
    • 接种间隔: 2 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 周,第 2 剂在 8 周内尽早完成
  • 接种 3 剂
    • 疫苗种类: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 细胞)
    • 生产企业: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智飞龙科马)
    • 接种间隔:相邻 2 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 周。第 2 剂尽量在接种第 1 剂次后 8 周内完成,第 3 剂尽量在接种第 1 剂次后 6 个月内完成

3.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接种者如何进行补种?需要重新开始吗?

对全程免疫为两或三剂次程序的疫苗,未全程接种者,建议尽早补种未完成剂次,无需按照免疫程序重新开始接种。

4.两剂次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间隔小于 3 周的对象需要补种吗?

对在 14 天内完成 2 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者,在第 2 剂接种 3 周后尽早补种 1 剂灭活疫苗。对在 14-21 天完成 2 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的,无需补种。

5. 是否可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暂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 14 天。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6.不同厂家的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替代接种吗?

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企业的新冠疫苗完成全程接种。如遇同一厂家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企业的新冠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时,可采用其他企业生产的同种疫苗完成接种。

7. 接种疫苗都有哪些禁忌?

  • 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 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 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 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 妊娠期妇女

有些禁忌,比如正在发热等是暂时的,当导致禁忌的情况不再存在时,可以在晚些时候接种疫苗。

8. 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1)如果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2)虽然目前尚无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哺乳婴幼儿有影响的临床研究数据,但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议对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考虑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性,参考国际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9.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也有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临床表现。后续相关部门还将继续加强不良反应实时监测和评估。

10.新冠病毒疫苗去哪儿打?

(1)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都是在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的接种单位进行。通常情况下,接种单位设在辖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者综合医院。如果接种涉及到一些重点对象比较集中的部门或企业,当地也会根据情况设立一些临时接种单位。

(2)辖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会按要求公布可以进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接种单位,包括地点、服务时间。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来源:即墨区卫生健康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国家已批准新冠疫苗用于特殊人群应急接种。

     

    即墨区出国人员及留学生人群的接种点,设置在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人预防接种门诊

     

     

    需携带材料:

     

    即墨区户籍市民:

     

    请携带身份证、有效期内的护照和签证原件及复印件进行预约接种。

     

    非即墨区户籍市民:

     

    除携带上述证件外,还必须携带常住即墨的证明(房权证或者租赁合同均可)。

     

    接种年龄

     

    18-59周岁

     

    接种费用

     

    免费

     

    接种地址

     

    即墨区流浩河三路551号

     

    预约电话

     

    88510791       (工作时间)

    17667518597  (工作时间)

     

    预约时间

     

    2020年12月21日—12月25日

    上午 8:00—11:00

    下午14:00—16:00

     

     

    特别提示

    新冠疫苗需要接种两针次

    期间间隔2至4周 

     

    即墨区卫生健康局                  

    电话|0532--88512617

    地址|即墨区盛兴路78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麻腮风三联疫苗可用于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三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问答:

     

    1、哪些人群需要接种?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麻腮风疫苗的接种对象及剂次为:共接种2剂次:8月龄、18月龄。当针对麻疹、风疹、腮腺炎疫情开展应急接种时,可根据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考虑对疫情波及范围内的适龄人群接种1剂含麻疹、风疹、腮腺炎成分疫苗,但不计入常规免疫剂次。

     

    2、打了麻腮风疫苗,还要再接种腮腺炎疫苗吗?

    自2020年6月1日起,我国儿童8月龄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风疫苗)将调整为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腮风疫苗),实施2剂次麻腮风疫苗免疫策略,即8月龄和18月龄分别接种1剂麻腮风疫苗。不建议再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单苗。如需补种两剂麻腮风疫苗,接种间隔应>=28天。

     

    3、哪些人群不能接种麻腮风疫苗?

    (1)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包括疫苗的辅料和所含相关的抗生素;

    (2)患有严重急性疾病或者慢病疾病急性发作期和发热等情况;

    (3)患有免疫缺陷、免疫力低下或者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4)患有脑病、未控制的癫痫或者其他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

     

    4、接种麻腮风疫苗后的反应?

    接种后24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接种后的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接种后的6-12天,可能出现皮疹,出疹时间一般不超过2天;还有可能出现轻度腮腺和唾液腺肿大,一般在1周内会自行好转。

  • 来源:福建疾控、福建日报

     

    昨日

    福建省疾控中心发布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常见问题解答

    详情如下——

     

     

    01、现阶段哪些人可以接种疫苗?

     

    答:我们国家目前接种的策略是按照“分步走”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接种。

     

    第一步,主要是针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接种,这些人群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去工作或者学习的人员,尽力缓解输入性疫情防控和春运疫情防控的压力,降低本土病例发生和国内疫情爆发的风险。

     

    这一阶段对这部分重点人群的接种,只是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分步走”第一步,后续随着疫苗附条件上市或者正式批准上市,特别是随着生产供应保障能力、产量逐渐提升,对于涉及数亿人的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相对感染以后危险性比较大的人群,我们叫做高危人群,以及后续的普通人群,疫苗接种工作都会全面有序地铺开。我们的目标是力争通过主动免疫的方式建立起群体免疫保护力,使新冠肺炎疫情能够尽快得到更加有效控制。


    我们只是先为一小部分重点人群安排了疫苗接种,不足以建立群体免疫屏障。疫苗接种之外,我们还有很多有效的防控手段,比如说做好个人防护,在公共场所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这些措施是在前期新冠疫情防控过程当中,包括疾病预防控制的长期实践当中,都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大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02、要到哪儿去打疫苗?

     

    本次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县(市、区)卫健局设置辖区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单位,大家可以咨询所在地的县(市、区)卫健局或疾控中心去哪接种疫苗。

     

    03、国内紧急使用的三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安全吗?

     

    目前我国批准用于紧急使用的疫苗有3种,分别为中生北京所、中生武汉所和科兴中维生产的灭活疫苗,累计已经完成100多万剂次的临床试验和紧急接种工作,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也没有出现严重感染的病例报告。这些说明目前国内紧急使用的3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安全性良好。

     

    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疫苗的保护率达到百分之百,因此,接种新冠疫苗以后,个人防护措施不减,还是要求大家继续维持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这些好习惯。

     

    04、疫苗接种年龄和免疫程序?

     

    现阶段接种对象为18-59岁健康成年人,共接种2剂,两剂间隔28天,紧急时至少间隔14天。

     

     

    05、哪些人群不适合接种疫苗?

     

    1. 以前接种本疫苗出现过敏者。

    2. 严重慢性病、过敏体质者。

    3. 发热或急性疾病期患者。

    4. 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者或出血性疾病患者。

    5. 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免疫功能缺陷患者。

    6. 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7. 孕妇。

     

    06、疫苗接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1. 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留观30分钟,留观期间,受种者如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四肢湿冷、皮疹、脉速而弱、发绀、面部和喉咙肿胀、呼吸困难等症状,请马上找接种点医生处置。
    2. 接种后应多休息,多饮水,注射部位保持干净卫生,不清洗、不挤压按摩接种部位,以防局部感染。
    3. 接种后应查看接种预约,掌握下次疫苗接种时间。
    4. 接种后如有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反应,除对症处理外还应及时告知接种单位医生做好相关记录;极个别人可能会出现高热或持续发热数日或出现其他更严重的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防延误病情。
    5. 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主要措施之一。接种后仍应坚持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等防控措施。

     

    07、疫苗的保护期有多长?

     

    从疫苗临床试验数据上看,保护期可以达到半年以上,至于说保护期能不能像很多病毒性疫苗一样,能够终身免疫,或者至少保护五年十年,因为疫苗接种后观察时间不足,还不能下这个结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 | 北京天坛医院

    文章首发于 | 北京天坛医院公众号

     

    流感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流感(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及接触传播。它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在学校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对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的危害尤为严重。

     

     

    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流感季又要来了!别害怕,WHO今年发布的《2019-2030年全球流感战略》指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 

     

     

    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降低接种者患病率,显著减少接种者患病后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减少传染给他人的风险,尤其是家庭成员是流感重症高危人群者。在疫苗株与流行株匹配的情况下,接种疫苗的个体感染流感的风险可降低大约50%,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

     

    适合接种人群

     

    流感疫苗安全、有效。≥6月龄以上所有愿意接种疫苗且无禁忌症的人员都可以接种。 

     

    优先接种对象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推荐: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孕期任一阶段的孕妇、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对象。

     

    疫苗接种时间及种类

     

    每年9月至11月为我市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不管前一季节是否接种流感疫苗,仍建议在当年流感季节来临前接种。接种流感疫苗后1周即可出现抗体,2-4周后抗体可达最高水平,一般可保护6-8个月。

     

     三价疫苗:可以预防甲型H1N1、甲型H3N2和乙型Victoria系三个型别的流感;四价疫苗:除了预防以上三个型别,还可以预防乙型Yamagata系。

     

    接种疫苗常见问题

     

    1. 流感疫苗会使我患流感吗?不会!接种流感疫苗是安全的。

    2. 接种常见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的,并在几天内自行消失,极少出现重度反应(1.9-3.3例/100万剂次)。

    主要表现为局部反应:接种部位红晕、肿胀、硬结、疼痛、烧灼感等。个别全身反应发热、头痛、头晕、嗜睡、乏力、肌痛、周身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3. 有鸡蛋过敏史的人也可以安全地使用。

    4.  流感灭活疫苗还可与其它灭活疫苗及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建议65岁以上老年人同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5. 不适合接种人群:对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剂及抗生素)过敏者、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及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应属禁忌。患伴或不伴发热症状的轻中度急性疾病者,建议症状消退后再接种。

     6. 接种剂次: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应接种两剂次,间隔≥4周;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很多人反映,为什么接种了流感疫苗还是会感冒,这流感疫苗到底有用没用啊?这些同胞一定是先有“流感只不过是流行起来的感冒”这种认识才会这样想的。事实上,流感和普通感冒有天壤之别,认清这点你就明白了。

     

    先说说什么是普通感冒呢?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多种病毒、支原体和少数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每次发病可以由不同的病原引起,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轻度畏寒和头痛等不适,通常病程持续3-7天。我们每一个人在一年中都可能多次患感冒,无季节性,基本呈散发状态。这里再强调一点,感冒没有什么细菌感冒、肠胃感冒、风寒、风热感冒,感冒就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大约有超过200种不同种类的病毒类型可能引起感冒,所有的感冒都是病毒感冒!(想要吃中药的时候再辩证风寒还是风热哈。)

     

    再来深度认识一下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分为四个型别:甲型(A型)、乙型(B型)、丙型(C型)和丁型(D型)。目前,甲型流感病毒的H1N1和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共同循环引起流感的季节性流行。丙型流感病毒仅呈散发感染,丁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牛且未发现人类感染。流感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多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等症状,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可见,流感的症状通常更严重,也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特别是小朋友、老人、孕妇、有慢性病的人。所以,流感是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是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它们的症状虽然有些相似,但是,他们是不同的两种病!而流感疫苗是针对流感病毒某一种风型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其主要作用是促使机体产生针对这一分型病毒的抗体,这种特殊抗体对普通细菌及其它分型的流感病毒是无任何抵抗作用的,因此,流感疫苗防不了感冒,打过流感疫苗还是会得感冒啊。

  • 中国目前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部分新冠疫苗均是国产,比如:康希诺(CanSino)腺病毒载体疫苗,安徽智飞龙科(Zhifei Longcom) 重组蛋白疫苗,科兴(Sinovac) 疫苗及国药(Sinopharm)的两款疫苗(北京,武汉)等,后三种均为灭活疫苗。

     

    一:疫苗的分类

     

    预防细菌和病毒感染发病的疫苗很多,可以用不同方法把这些疫苗归类。为便于说明解释,本文把疫苗分为经典技术疫苗(保留完整病毒的疫苗)与新型疫苗。前者包括许多大家熟悉的疫苗,如MMR三联疫苗、甲肝疫苗及本文介绍的几款新冠灭活疫苗;目前在北美使用的辉瑞疫苗、莫德那疫苗、阿斯利康疫苗等则属于后者。

     

     

    二:回顾疫苗临床实验的进度

     

    下图是全球主要疫苗临床实验开展的时间轴。由图可见,中国军科院与康希诺公司开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临床实验最先开始。

     

     

    三:中国目前几款疫苗基本情况比较

     

    本文将简单介绍以下内容:1)中国目前主要疫苗种类;2)总体保护力(保护任何有症状感染),重症保护力及对于不同新冠变种的保护力;3)副作用。

     

    1)疫苗种类

     

    康希诺的克威莎疫苗、科兴的克尔来福疫苗、国药集团两款疫苗(包括国药集团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国药集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及前不久刚刚被批准紧急使用的安徽智飞龙科疫苗(ZF200)。 

     

    2)保护力

     

    本文所说的总体保护力是指保护免于任何有症状的新冠发病。

     

    根据作者所得到数据,几种疫苗的总体保护力还是有一定差别。康希诺接近70%;国药(又被称为中生集团)两款疫苗皆在70%-80%之间;科兴疫苗总体保护力在巴西的临床实验只有50.4%,但在土耳其却高达83%,这应该与巴西的病毒变异有关。

     

    此外必须说明,这些数据受实验设计及条件差别所限,很难直接比较。所以,数字之间的差别仅供参考。

     

     

    就新冠重症感染,几款国产疫苗的保护力都在90%~100%之间,为描述方便统称为接近100%。这说明无论接种何种疫苗都基本能保护免于新冠重症的发生(如住院治疗及死亡)。

     

    目前,本文作者尚未看到国产疫苗对于不同新冠变种保护力的相关数据,无法评论。不过就北美情况而言,目前使用的几种疫苗对新冠变种的保护力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但依旧有一定保护力。

     

    3)副作用

     

    目前中国使用的几款疫苗副作用数据主要来自半年前的1~2期临床实验,就安全性而言还是很好的。因为相关报道已很多,大家对这些情况已基本了解,本文不再重复。但一些罕见的副作用只能在大样本的三期临床实验及人群检测(也被称为四期临床实验)中发现,比如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可能发生血栓的副作用,就是在欧洲接种上千万人群后才发现的。

     

    目前,官方报道国产疫苗在国内已经安全接种超过1亿剂次,并没有被发现有严重副作用。我们会密切观察相关数据的发布,之后及时做出相应评论。

     

    四:中国疫苗接种的相关管理方案

     

    对于新冠疫苗接种优先安排及延缓接种的管理方案,各国差别很大。3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供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指导预防接种单位开展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使用。《指南》中对于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的疫苗接种宜忌均作出了规定,在这里附上通常的疫苗接种禁忌,供读者参考。

     

    通常的疫苗接种禁忌包括: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

     

    由于建议方案会随时调整,希望大家一定以当地相关部门的最新信息为准。

     

    五:小结 

     

    就疫情及疫苗而言,中国是疫情小国,却是疫苗大国。目前中国所使用的五款疫苗均为国产,总体效果也非常好。本文就目前在中国使用的五款疫苗的基本情况及保护力做了简单介绍及比较,文章核心内容归纳如下:

     

    1)尽管目前几款疫苗对预防新冠轻症感染发病有一定差别,但对预防重症新冠感染及发病效果差别不是很大。

    2)作者没有查到这几款疫苗对主要新冠变异病毒株的数据,自然合理。因为目前新冠流行在中国已经得到基本控制,很难有相关数据。如果根据其它疫苗的数据推测,中国的各款疫苗对新变种病毒效果很可能也会降低,这说明了保持目前局面及尽快接种疫苗形成群体免疫的重要性。

    3)因为对不同疫苗研究的时间、人群及纳入标准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别,所以,把各疫苗保护力直接比较不完全公平,本文信息仅供参考。

     

    最后,希望能尽快公布3期临床实验的相关数据,从而增加民众对疫苗的信心。同时呼吁相关部门把好接种疫苗后人群监测这一关,一旦发生罕见的严重副作用能被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 

  • 目前,中国的新冠疫苗累计接种数量超过4亿剂次,但是这个数字看似庞大,其实接种率并不高,因为绝大多数人都要接种两剂疫苗。而且由于我国疫情控制的好,很多地方的人,接种疫苗的态度并不积极,甚至需要送鸡蛋,送大米,等福利,才愿意接种。

     

    然而,近期安徽、辽宁等地,小规模爆发了新一轮疫情,在疫情发生后,民众的疫苗接种意愿骤增,甚至顶风冒雨也要赶快接种疫苗。这也说明大家对于自身的健康和疫情的状况还是非常重视的,在这两地甚至出现了一苗难求的现象。早鼓励打时候很多人都不着急,现在疫情来了,拦都拦不住啦!

     

     

    当然啦,大家积极踊跃接种疫苗,肯定是鼓励的,因为大家都想受到疫苗的保护,而市面上有哪些新冠疫苗呢?

     

    目前,全球新冠疫苗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总结起来:市面上大多数的新冠疫苗,灭活疫苗和mRNA疫苗需要打两剂,重组疫苗需要打三剂,而打一针的腺病毒疫苗明显是接种完成最快的。

     

    在咱们国内,还真有一个只用打一针的!叫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康希诺公司和陈薇团队合作研发的,还是咱们国家的功勋疫苗,接种一针以后,过了14天就可以明显产生作用。

     

     

    其实话说回来,不论一针两针还是三针,只要我们接种后获得了保护,都能解决问题。不过在疫情发生的情况下,老百姓还是更愿意选择单剂的疫苗,甚至顶风冒雨就为了这一针疫苗。

  •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被WHO列为要加强控制并最终消灭的传染病。

     

    乙肝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是我国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流行型。乙肝病程迁延,易转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

     

    目前乙肝尚无根治方法,因此预防乙肝非常重要,而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也是降低乙肝危害的根本措施。

     

    大量的研究证实,及时并且全程接种乙肝疫苗能够有效地阻断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传播,降低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和感染率。

     

     

    常见问答:

     

    1、 乙肝疫苗有什么作用?

           用于预防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也就是通常说的乙肝。

     

    2、 哪些人群需要接种?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版),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乙肝疫苗第一剂的接种。

     

    3、 是否免费?

          乙肝疫苗已被纳入我国免疫规划疫苗中,可免费接种。

     

    4、 接种程序与剂次

          乙肝疫苗为针剂,一共需要接种三剂:

          第一剂:出生24小时内

          第二剂:1月龄

          第三剂:6月龄

          PS: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接种1剂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然后分别在1月龄和6月龄接种第2剂、第3剂。

     

    5、 接种前准备

       (1)新生儿接种前应检查是否有感冒、过敏、发热或皮肤有炎症和破损等症状,如有这些症状,需暂缓接种。

       (2)成人应避免在发热、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活动期接种。

     

    6、注意事项

          (1)接种后需要停留30分钟,观察接种者的反应情况,无异常后方可自行离开。回家后适当休息,多饮水,注意保暖,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

          (2)接种后24小时不要洗澡,以免引起感染。

  • 9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发言人指出:“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续的发展,新冠病毒加速变异传播,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仍较高。”

     

    截止到今天

    多地已开启接种「疫苗加强针」

     

    广东省:

    9月21日,汕尾市政府官网发布消息,已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10月10日,鹤山市发布消息已启动第三剂次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广西省:

    据广西日报消息,10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海南省:

    据海南特区报消息,海南省从2021年10月4日开始启动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黑龙江:

    10月7号开始,大庆市开展加强免疫。

    10月7日,绥化市正式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10月8日,鸡西市开始启动新冠病毒疫苗第三针免疫接种工作,第三针接种均为免费。

    10月10日,哈尔滨市正式启动新冠疫苗第三剂次即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工作。

     

     

    福建省:

    石狮市于10月9日正式启动高风险人群的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10月9日上午,晋江市正式启动高风险人群的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10月10日起,厦门将启动加强免疫接种的相关工作。

     

    安徽省:

    10月8日,芜湖各县(市)区也陆续启动加强针接种。

    10月9日,合肥市蜀山区笔架山社区服务中心开始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10月9日,阜阳市从10月9日起开始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免疫接种工作。

     

    湖北省:

    据10月11日红星新闻消息,襄阳、宜昌、黄石、十堰、孝感、神农架林区等地已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海南省:

    10月12日,海口市卫健委称,海口市全程接种2剂次新冠灭活疫苗或1剂次康希诺疫苗满6个月的市民,都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了。

     

    山东省:

    10月12日,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消息,青岛市即日起开始有序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什么是加强针?

     

    加强针也叫加强免疫,它是指在完成疫苗接种后,根据抗体消退的情况进行补充接种,保持人体对病毒免疫力的疫苗剂次。比如现阶段新冠灭活疫苗全程接种2针,根据人体抗体水平下降的程度,再进行一针接种。

     

    据国药中生和北京科兴两家企业研究结果,接种加强针以后,受种者的抗体水平将大幅提升。

     

    加强免疫14天后,抗体水平相当于原来10-30倍,6个月后,能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且对德尔塔等变异株出现良好交叉中和作用。

     

    适合的人群是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在全程接种2剂次新冠灭活疫苗和康希诺疫苗满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中实施加强免疫接种。

     

     

    关于接种

    8类人要注意

     

    从10月1日开始,中国各地出现了大规模降温的趋势,而新型冠状病毒对温度比较敏感,一般温度越高,它的活性越低,能够存活的时间也会越短,在温度达到56℃的情况下,只能够存活30分钟,所以温度对于这种病毒的活性影响也特别大。相反,温度越低,存活时间越长。入冬后,天气渐冷,适合病毒的生存。

     

    而且,数月来的新增病例以境外输入居多,为提高全民防控率,延长疫苗在体内的半衰期,建议以下4类人群开展接种:

     

    1.输入风险高者:比如海关、边检、航空、隔离点、定点医疗机构等工作人员,在完成免疫程序6个月后,可以开展加强接种。

    2.免疫功能相对较低的人群;

    3.60岁以上的人群:专家建议在接种后6个月,可以开展一剂加强针。

    4.必须出国者:由于工作、学习、交流的需要,要去到境外的疫情高风险地区或者国家,建议在接种满6个月后,可以开展加强免疫。

     

    而最重要的是,以下4类人群禁止接种「疫苗加强针」:

     

    1.接种疫苗过敏者:既往接种第一针、第二针或其他疫苗,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者,禁止接种。

    2.对成分或辅料过敏者:已知对该疫苗所含成分包括辅料(WIV0株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病毒,辅料:氧化钠、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铝)过敏者,或接种第一剂疫苗后发生严重副反应者,或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反应者,禁止再次接种。

    3.存在其他禁忌症者: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各种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妊娠期妇女等。

    4. 全程免疫后,不足6个月者:即使当地开展接种,也不可能进行「疫苗加强针」的接种。

     

    审核专家⬇

     

    综合整理自:央视网、腾讯新闻、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大众日报
    整合编辑:黑凤梨
  • 新冠病毒又双叒叕变异了!11月9日,南非再次发现了一种新冠病毒变异株。11月26日,WHO将其定义为继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马(Gama)、德尔塔(Delta)之后,第五种“关切变异株”,并取名为奥密克戎(Omicron)。[1]面对如此态势,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勤洗手、带口罩、少出行,最重要的是,还没有打疫苗的朋友一定要尽快行动了!

     

     

    然而,也有些人担心,新冠疫苗的本质是病毒,会不会让本来健康的人感染上新冠肺炎呢?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新冠疫苗,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在我们的体内发挥作用的。

     

    一.    新冠疫苗的种类

     

    常见的新冠疫苗主要有四类——灭活病毒、病毒载体疫苗、重组疫苗和mRNA疫苗。其中,灭活病毒是被“杀死”的病毒。其他三类则会最终转化为病毒蛋白质。[2]

     

    这四类疫苗都只保留了新冠病毒的免疫原性,而没有病毒的致病性。所谓免疫原性,其实就是激活免疫系统的能力,是疫苗功能的基础。病毒的致病性则体现在其复制能力上,而无论是灭活病毒,还是病毒蛋白,都不具有复制的能力,不能引起人体致病。

     

     

    二.    新冠疫苗的功能

     

    在人类和细菌的“斗争史”中,我们发现了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抗生素,它能广泛地杀伤多种细菌,是我们用于防治细菌感染的“特效药”。病毒则没有类似的特效药,我们只能依赖自己的免疫系统。而疫苗能提前激活我们的免疫系统,刺激产生记忆细胞,为病毒的入侵做好准备。

     

    新冠病毒能通过飞沫、密切接触等方式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如果人人都能接种疫苗,病毒就“无从下手”,更何谈形成流行。因此,接种疫苗,也是对他人生命健康安全的负责。

     

    三.    新冠疫苗的工作原理

     

     

    1.  抗原提呈

     

    注射入人体的疫苗要想发挥功能,首先要经过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树突状细胞会将疫苗吞入胞内,随后切割为小的片段,“提取”其中具有免疫原性的部分,也就是抗原,“呈递”在细胞表面,以供其他免疫细胞的识别。

     

    2.  T、B淋巴细胞分化

     

    树突状细胞表面的抗原,是开启特异性免疫的“钥匙”,能激活特定类型的初始T、B细胞。初始T、B细胞识别抗原后,能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进而有“针对性”地清除我们体内的新冠疫苗。

     

    3.  记忆细胞产生

     

    初始T、B细胞还能分化为记忆细胞。与效应细胞会很快失活不同,记忆细胞的存活时间较长,能坚持到下一次病毒的入侵。其反应性也较快,新冠病毒来袭时,能快速分化为对应的效应细胞,发挥免疫杀伤功能,大大增强了我们对于新冠病毒的抵抗力。

     

    新冠疫苗没有病毒的复制能力,不会引起新冠肺炎;对于变异株“奥密克戎”,现有的疫苗仍然有效;它们能刺激我们的身体产生“免疫记忆”,降低我们的感染风险……安全、有效、强力,接种新冠疫苗,你还在等什么?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B/OL]. https://www.chinacdc.cn/yyrdgz/202111/t20211129_253200.html, 2021/12/4.
    [2]廖小艳,陈丽丽.COVID-19疫苗研究现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20,40(12):8-17.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