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气滞血瘀辩证

气滞血瘀辩证
发表人:赖庆来

气滞血瘀(证)论治

主症:刺痛拒按,痛处不移,面色晦暗或黧黑。

副症: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性情急躁或抑郁;或谵语,或发狂;或胁下痞块,坚硬不移;或口唇爪甲青紫,肌肤甲错;或口渴但欲嗽水不欲咽;或皮肤紫斑,或肌表有丝状血缕,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胀痛;或大便色黑如柏油;或痛经,闭经、恶露不尽,血色紫暗夹有血块。

舌脉: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沉涩,或结代。

治疗法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复元活血汤、少腹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等。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气滞血瘀证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按:临床很多人受到情绪的影响,或者寒凉生冷饮食,寒凝血脉,容易导致血脉淤阻;肝气郁结,气血瘀滞,淤滞经络,会很容易出现身体疼痛、胸胁胀痛、压抑焦虑、胃肠不适、乳胀、烦躁失眠、月经不调等症状。今天我们科普下血瘀的中医调理方法思路。

     

     

    患者问:血瘀体质,可以选择哪些药材或中成药?

     

    郑医生答:以下几个药是治疗淤血症的经典药物。

     

    1、田七。田七这个药活血化瘀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全身各个部位的淤血都适合,田七这个药还兼有一定的补虚止血的作用,有些人身体虚弱,兼有出血的症状的,田七这个药最适合不过。

     

    2、丹参。丹参有功同四物汤的说法,也有祛淤生新补血的一定作用,尤其能够治疗冠心病疼痛、胃痛、调节月经、治疗痛经等,另外丹参还有一定的安神助眠的作用。

     

     

     

    3、山楂。山楂行气活血,和胃助消化的功效非常明显,尤其是一些脾胃气滞的导致淤血的,山楂这个药最适合不过,山楂也经常用在妇科痛经、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

     

    另外还有很多药物,都是有非常好的活血化瘀的功效,比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等,可根据不同的症状和部位,以及不同的病情选择使用。

     

     

     

    患者问:出现血瘀,中医如何调理?

     

    郑医生答:基本治法是“结者散之,留者攻之”,大致的意思是说,出现淤血要采用活血散瘀的方法治疗,常用的药物,比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乳香、没药、牛膝、泽兰、丹参等,由这些药物组成的配方,比如血府逐瘀丸、桃红四物汤、桃仁承气汤、大黄蔗虫丸等方药,用来治疗各个部位病症血瘀证,都有非常不错的疗效。

     

     

    具体治疗也要注意辨别引起血瘀的根源,也不能单纯只靠行气活血药物,比如体内阳气不足所导致的气滞血瘀,可以再加入附子、干姜、肉桂等药物,起到温阳促进血脉运行;或者由于肝气郁结所导致的,可加入柴胡、香附、郁金等药物,促进肝气疏泄,调畅情绪;或者脾胃运化不良,也可影响气血的运行,注意健脾开胃,促进脾胃功能恢复。

     

    治病求本,有是证用是方,治本求源,才能更有效的治愈疾病缓解症状。

  • 按:血瘀,指的是血脉运行不畅、瘀阻不通,从而导致身体出现的一系列不适。

     

    血液淤堵在身体的不同部位会出现不同的症状,比如堵塞脑部,可出现脑血管意外中风等,也常出现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在心血管系统可出现胸闷胸痛、血管堵塞、高脂血症、冠心病、脉管炎等;淤血堵在皮肤会出现脸色暗沉、皮肤色素沉着、脸上长色斑、皮肤干燥粗糙等;淤血堵塞四肢经络会出现不同部位的酸胀、疼痛、困重、麻木、活动不灵等。

     

     

    患者问: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血瘀?

     

    郑医生答:一、看皮肤、指甲、口唇颜色状态?如果血脉运行不畅、气血凝滞于皮肤,就会容易出现肤色晦暗粗糙、容易色素沉着、容易长色斑、眼圈乌黑的现象;多数指甲淡紫色、口唇呈青紫色或暗淡,这都是血脉凝滞、血行不畅的表现。

     

    二、看身体是否疼痛?瘀血不通,不通则痛;所以身体多会出现疼痛的现象,或头痛、或胸胁刺痛、或小腹刺痛,四肢关节疼痛、女性痛经、月经伴有血块等。

     

     

     

    三、看是否容易出血?淤血不去,新血难安,不能归经,所以容易导致出血;表现为容易皮下出血,比如容易出现皮肤瘀斑,女性容易出现崩漏,容易排黑便等现象。

     

    四、看情绪反应?血脉不畅,影响气血运行,所以容易出现郁郁不欢、胸闷、胸痛、焦虑等症状。

     

    五、看舌像及舌下静脉?舌质多紫暗,或是有点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色紫暗明显。

     

    结合以上症状,对照自己身体状态,如果以上症状出现的越多越频繁,表示”瘀血“的状态越严重,需要及时调养!

     

     

     

    患者问:出现血瘀体质,日常如何调养?

     

    郑医生答:出现血瘀体质,一定要注意调养,从精神、饮食、运动等各方面进行养生,有助于恢复身体健康!

     

    一、精神调养。精神舒畅,气血则调达,血瘀体质的人容易出现心烦、胸闷、急躁、健忘等症状,因此,要培养乐观积极、开朗、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经常参加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助于血瘀体质的改善。

     

    二、生活起居。作息要有规律,不要熬夜,保持良好的睡眠;寒则血凝,所以要减少寒冷的刺激,居室要温暖,阳光良好;注意劳逸结合,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等,久坐不动,则血脉凝滞。

     

     

    三、运动养生。多运动则气血调畅,促进血液流通。运动要循序渐进,先选择一些平和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再慢慢增加运动量;天冷运动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多在温暖的季节到户外活动。

     

    四、饮食调养。酸性收敛,要减少酸性食品的食用,如乌梅、李子、杨梅、石榴、酸枣等,以免加重血瘀;寒性收引,要减少生冷寒凉食品的食用,少吃冰冻食品。多吃温阳活血散瘀的食品,比如生姜、山楂、黑木耳、洋葱、韭菜、茴香、油菜、玫瑰花、黄鳝、红糖、花椒、辣椒等。

     

    以上是血瘀的症状表现,以及日常调养方法,症状重者可以寻找中医治疗。

  • 崩漏,说到底还是因为血瘀近几年来,我发现很多女性朋友不知道什么是崩漏,也不知道自己身体出现的症状就是崩漏。

     

    中医针灸治疗崩漏也是临床当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中医认为崩漏患者可以分为实证和虚症两种类型,实证患者应该采取通调冲任,祛邪固精的治疗原则。崩漏属于虚证的患者应该采取益气固经的治疗原则。

     

     

    崩漏多发生在女性产后,对于产后的女性来说,崩漏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调养治疗,那就可能导致身体过度虚弱、贫血、遗留月子病。临床当中通过中医穴位针灸方法治疗崩漏,能够起到明显的效果。

     

    崩漏的针灸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辨证选穴来进行:

     

    1、实证:

     

    这类崩漏的患者应该采取通调冲任,祛邪固经的治疗原则。针灸时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可选择的主穴包括了关元、公孙、三阴交、隐白。辩证选择配穴方法为:血热的患者,可以同时针灸血海;气郁的患者可以加太冲穴;湿热症状的患者可以加阴陵泉;血瘀的患者可以同时针灸地机穴。

     

    操作方法:

     

    针灸关元穴需要采取平补平泻法,其余的穴位可以采用毫针泻法。中医认为关元是任脉当中的要穴,公孙穴可以通冲脉,两个穴位配合可以帮助通调冲任,固摄经血。隐白是脾经当中的井穴,是用于治疗崩漏的一个经验穴。而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交会穴,主要作用是清泻三阴经湿、热、瘀之邪,同时还可以疏肝理气。

     

    2、虚证:

     

    这类崩漏的患者应该采取调补冲任,益气固经的治疗原则。针灸时应该以足太阴经、任脉、足阳明经穴为主。可选择的主穴包括了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等。配穴选择方法:辩证为脾气虚的患者,可以加百会、脾俞、胃俞等三个穴位;肾阳虚的患者可以同时加肾俞、命门等穴位;盗汗者,加阴郄;肾阴虚的患者,加然谷、太溪等两个;失眠的患者可加神门。

     

     

     

    操作方法:

     

    诸穴都可采取毫针补法,同时还可用灸法。中医认为气海益气固本,针灸之后可以调补冲任。针灸足三里穴可以起到补益气血,使经血生化有源。而三阴交进行针灸刺激可以帮助健脾益气,增强脾之统血的作用。

     

    崩漏的针灸治疗方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已经对针灸治疗崩漏的方法有新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女性朋友们还要注意,通过针灸治疗崩漏之前首先应该先请专业的医生为自己辨清病理类型,然后才能对症选择到合适的穴位。

  • 顽固的失眠

     

    一般来说,顽固的失眠往往与血行不畅相关。

     

     

     

    所以改善这类疾病,若用补益心脾,壮水制火,益气镇惊,交通心肾等法无效,可以考虑从活血化瘀入手。

     

    有医家擅用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以活血化瘀之法治疗失眠,的确是别出心裁之法,临床实践下来也有实效。

     

    我取其意,用川芎搭配柏子仁,运用于各种失眠证型,经常收效。

     

    川芎,辛,温,虽然补血之效弱于当归,但是,推动血行之力强于当归;而柏子仁,为甘,平,可养心安神,润肠通便;川芎其性辛散,久用耗气伤阴,但柏子仁味甘质润,可滋补阴血。

     

    两者搭配,不但能够达到活血宁心的目的,还能经过配伍,活血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脾,是一个很好的组合。

     

    使用时,川芎的剂量宜小一些,柏子仁的剂量宜大一些。

     

    顽固的耳鸣

     

    事实上,不仅仅顽固的失眠,可以用“活血化瘀”之法,顽固的耳鸣也可以采用活血化瘀之法。

     

    我记得曾经有一个中年女性患者,被如蝉鸣的耳鸣困扰数年,后找到我一个朋友。

     

     

    我这个朋友师承出生,遇见这个患者后,遂诊脉。患者舌红少苔,腰膝酸软,兼头晕目眩,脉细弱,一派肝肾阴血两虚之象,但是时间颇长了,我朋友见了叹息一声,说她只有破戒了。

     

    因为我这个朋友秉承的这个流派,一般不到特殊的情况,就不用“动物药”。她开出的处方有,熟地,白芍,当归,川芎,丹参等补血活血药;亦有磁石等镇静安神药;再用骨碎补,淫羊藿,山茱萸等补肾气之虚;石菖蒲醒神益智。

     

    接着她又加了一味很关键的药物,水蛭。水蛭的用量在3-6克左右。水蛭是水蛭科动物蚂蟥,水蛭,或者柳叶蚂蟥的干燥全体。其性咸,苦,平,有小毒,能破血通经,逐瘀消徽,是中药中最强的活血药物之一,强于虻虫,桃仁,土鳖虫。

     

    她这个方案投下去后,很快患者的耳鸣就消失了,真是力挽狂澜。

     

    她的这个方法和湖南中医药大学谭敬书教授的“复聪汤”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益气养血、补肾填精,又活血通络,而活血通络,改善血气的循行是被很多人所忽视的。

     

    后期患者病情缓解后,可渐减川芎,水蛭的量,若气血仍虚者可渐加黄精,山药,黄芪。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1.总体特征:是指体内血液运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倾向或内阻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制状态。

    形体特征:胖瘦均见。

    常见表现:肤色晦黯,两颧易见黄褐斑或色素沉着,口唇色黯,眼周黯黑,肌肤甲错,可有头、胸、胁、少腹或四肢等处针刺样疼痛。一般皮肤干燥、粗糙,容易烦躁,健忘等,舌紫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

    心理特征:易烦,健忘。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

    易患疾病:易患痛证、心脑血管疾病、结节、囊肿、肿瘤等。

    2.调理方法:

    饮食调养:多食山楂、黑大豆、海带、紫菜、胡萝卜、橙、桃、李、醋、玫瑰花、金橘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肉等滋腻之品。

    起居调摄:按时作息,保持足够的睡眠,可早睡早起多锻炼,不可过于安逸,以免气机郁滞而致血行不畅。

    运动保健:可进行一些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如各种舞蹈、散步、健身操等。在运动时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脉搏显著加快等不适症状,应停止运动,去医院就诊。

    情志调摄:及时消除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快。可多听一些抒情柔缓的音乐来调节情绪。

    中成药推荐:血府逐瘀胶囊、桂枝茯苓丸等

  • 按:血脉通畅,百病不生。中医把血脉比作人体的“江河”,随着生命的存续,于人体里川流不息。血运行在脉管里面,内在脏腑之间,外达到肌肤经络四肢,给我们的生命和五脏六腑器官提供营养,发挥滋润营养作用。

     

    五脏跟血液的形成、运输、储藏都有密切的联系,脾胃消化吸收,是气血生化之源,心肺能够推动血液的形成和分布,肝能藏血,又能疏泄气机促进气血的运行,肾精能够生骨髓,骨髓化血,都是血液的补充。

     


     

    1、患者问:贫血和血虚一样吗?

     

    郑医生答:贫血是西医的讲法,各个年龄段都可以发生,最常见的有缺铁性贫血,一般补充铁剂治疗,中医对应的是血虚;一般贫血的多有血虚,但多数女性血虚的状态,西医检查不一定有贫血。

     

    2、患者问:血虚常见有哪些表现?血虚形成的原因?

    郑医生答:血液能够营养滋润五脏六腑器官皮肤经络,所以如果血液的形成不足或者损耗过度,血液的营养滋润作用不够,就容易引起各种血虚的症状,包括面色无华、毛发粗糙干枯、皮肤干燥、头昏眼花、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女性月经量少或者提早闭经等症状。

     

    血虚多由于失血过多,女性月经过多,营养不良,体质虚弱,久病耗损等因素导致。

     


    3、患者问:阴虚和血虚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关联?

     

    郑医生答:阴虚和血虚在临床上各有不同,其表现也有差异,比如体内阴液不足,也容易出现消瘦,骨蒸潮热、腰膝酸软、口干舌燥等症状,而阴虚火旺又容易兼有心烦失眠、咽喉疼痛、大便燥结、牙龈肿痛等问题。

     

    而血虚的症状多表现为一些虚劳的情况,尤其是容易兼有气血亏虚,表现头晕目眩、体倦乏力、心悸失眠、面目口唇苍白、月经量少等。

     

    阴虚血虚,这两者常同时存在,很多药物都有治疗阴血亏虚的双重作用,比如生地、熟地、阿胶、白芍、黄精、何首乌等,同时出现阴虚和血虚两种状态的,可以选择以上的一些药物治疗,另外也要注意调节睡眠情绪饮食等多种状态,从根本上调理。

     


    4、患者问:中医有什么方法补血?

     

    郑医生答:中医补血有多种方法,比如健脾生血、益气补血、精血同补、补肾生血、祛瘀生血等,这就需要结合身体的症状辨别,辨证论治,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最重要的是以下两点。

     

    健脾补气生血

     

    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物质,然后化生成人体需要的气血,是血液的生成的根源;所以健脾助运,调养脾胃健康,是补血的重要方法,加上很多补血药,都会比较滋腻,有碍脾胃的吸收,所以再补养气血的同时,适当的加入调养脾胃的药物,使得健脾健运,补不滞脾,一举两得。

     

    补脾气,健脾胃,能够促进血液的生成,常用的补气药比如人参、黄芪、白术、山药、大枣、茯苓等,配合补血养血药物,比如阿胶、熟地、当归、白芍等,在使用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健脾丸等方药的同时,也能取得不错的补血效果。

     

     

     

    补肾填精生血

     

    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髓生血,肾精能生髓,髓能化血;因此临床上,使用补血药的同时,多加入补肾填精的药物,往往能够增强疗效,这类的药物比如鹿茸、首乌、熟地、枸杞子、巴戟天、淫羊藿、菟丝子、紫河车等,这类的代表方药比如左归丸、右归丸、龟鹿二仙胶等。

     

     


    5、患者问:常见气血两虚,中医如何治疗调理?

     

    郑医生答:中医补气,最经典的配方是四君子汤,补血最经典的配方是四物汤;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共同起补气作用;四物汤由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组成,起补血活血的作用。

     

    四君子汤加四物汤,称为八珍汤,共同起补气养血的功效,中成药有八珍丸;八珍丸补养气血,能改善面色苍白、萎黄的现象,改善神疲倦怠、四肢乏力,增强抵抗力,改善女性月经量少、色暗淡等症状。很多补气血的中成药,如十全大补丸、气血双补丸、益气养血口服液等,均由八珍汤变化而来,药味稍有不同,但都主要起补益气血的功效。

     

    因此,八珍丸是最经典的补气血方子,不方便熬药可选择八珍丸,或者八珍汤配方加鸡肉制作药膳,属于气血虚的人很合适。

  • 中医学讲究辨证论治,通过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对于便秘也是一样,同样表现为排便不畅,原因不同,治疗不同。对证加以施治,便秘才可迎刃而解。

     

     

    临床上最常见的两种便秘的类型是血瘀秘和气虚秘。针对这两种类型的便秘,中医自有独门秘籍来解决。

     

    一、血瘀秘——血府逐瘀汤

     

    中医中的血,内注五脏六腑,外滋四肢百骸。血瘀时肠道内容物得不到滋养,临床症见大便干结,伴有刺痛,舌下脉络瘀血,舌紫暗有瘀斑等。

     

    治法:血府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药方组成: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枳壳、柴胡、桔梗、牛膝、甘草。

     

    方中以桃红四物汤为化瘀的核心,配柴胡、川芎、枳壳、桔梗理气之品,合气行则血行之意。柴胡升散,川芎上升,配桔梗舟楫之药,合之以贯至高,配枳壳、牛膝以达至下。诸药合用可化瘀、通脉、养血、行气,可贯上彻下、畅达全身气机,善治全身各处气滞血瘀之症。

     

    有学者做过血府逐瘀汤治疗便秘效果的研究,结果140例患者均在2天以内排便,有效率100%,远期疗效更佳。

     

    二、气虚秘——补气黄芪汤

     

    气虚秘一般多见于劳倦内伤或病后、产后、年老体虚的人群。这些人大多脾肺功能亏损,肺与大肠相互影响,肺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肠道内的废物残渣无法排出体外,进而形成便秘。

     

    所以患有气虚秘的人,要么没有便意,常常七八天都不解大便;要么有便意,大便也不干,但就是排便困难,常常要挣扎到出汗气喘,便后还有乏力感,他们中大多伴有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弱无力症状。

     

     

    治法 :黄芪汤 (尤怡《金匮翼》),益气润肠

     

    药方组成:黄苠、麻子仁、陈皮、白蜜、枳实、生白术、莱菔子 。

     

    方中黄芪大补脾肺之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宣降,则大肠传导无力,补肺降气,可助大肠传导之功。党参、白术健脾益气;麻仁、白蜜润肠通便。全方以补肺健脾为主,润肠为辅,对气虚型便秘效果很好。

     

    临床上关于黄芪汤便秘的研究证实,对于气虚患者,黄芪汤具有明显的疗效。

     

     

    有调查显示,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在三个月内曾发生过便秘,其中女性便秘的发生率是男性的两倍。便秘很常见,但长久之后,它会引起一系列直肠、肛周疾病,甚至会诱发癌症,因此当我们被便秘困扰时,一定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帮我们辨明是哪种类型的便秘,加以治疗,维护肠道健康,让食物残渣顺利排出体外。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阿胶是我国著名的中药,目前关于阿胶的广告甚多,且也有很多人在购买阿胶服用,面对满目狼藉的宣传,有时我们不知所措,那么我们今天来说一说阿胶到底有什么功效。

     

     

    阿胶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里,最早是牛皮所制,属于滋补类药物,被列为上品。唐代以来,逐渐发现驴皮熬制的阿胶补益效果更佳,遂加以修正,并流传至今。

     

    阿胶最主要的功效是补血,《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二中的“阿胶散”可以治疗崩漏引起的血虚,即因崩漏引起的气短乏力,面色苍白,心悸等。阿胶相对于其它补血中药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为“血肉有情之品”,相较于本草类,营养价值更高。阿胶其次的功效为止血。《普济方》记载:阿胶、蒲黄、黄芪等分,以治疗舌上出血。

     

     

    阿胶可以润燥,治疗咳嗽肺阴虚证,在《小儿药证直诀》卷下里的补肺散,其君药即为阿胶。

     

    总结起来《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收录功效为:补血滋阴,润燥,止血。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

     

    上述症状的病因病机皆为血虚,如果因为气虚引起的眩晕心悸,阿胶是无效的。那么接下来,我想说说哪些情况下是不能用阿胶的。

     

    阿胶是滋补类中药,中医向来有“无虚不受补”的说法,一切实证,都不可以用阿胶,无论是上火还是湿邪内蕴,亦或者是外感风寒。我有几位身体很好的朋友也在吃阿胶,其中有一位,在青春痘已经绝迹十余年的而立之年后,再次起痘了。

     

    其次,阿胶最主要的功效是补血,而非温阳、滋阴,所以如果想要通过阿胶来滋补,可以先弄清自己的情况,因为滋阴咱还有熟地了,不是吗?面对腰膝酸软、手足心热、颧骨红这类症状,阿胶并不在行。

     

    再次,补气上,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有人参,有黄芪。所以,有些网站上说的阿胶糕补气,其实是有失偏颇的。

     

    笔者的一个网友说感觉怕冷,几年来总是头蒙蒙的,她看过“老中医”说湿邪太重,开了一斤阿胶,结果一吃就难受,吃了几次实在不行,就都扔了。这种情况下,阿胶滋腻,在有邪未祛时使用,可能“闭门留寇”导致症状加重。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怕冷,是不是得先看看到底是湿盛还是阳虚?不过不管怎么样,也不是阿胶可以解决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寒冷被称为心血管“杀手”!这也是为什么各类心血管疾病往往高发于秋冬季的原因。冷空气竟然也能伤害我们的心血管的?又有哪些人群更容易在冬季患上心血管疾病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一、冷空气伤心伤血管的原理

     

    1.  西医角度

     

    时值冬季,想必大家都有过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经历。这其实是人体的一种御寒机制:为了对抗寒冷,人体会通过骨骼肌“战栗”的方式,增加产热;类似地,还会通过收缩皮肤血管的方式,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然而,皮肤血管的收缩,却带来了一系列对心血管不利的影响。血管收缩变得狭窄,血流运行不畅,会“堆积”在大动脉中,造成血压的突然升高。“高压”血流再冲击血管壁,容易诱发损伤,进而启动人体“修复”系统,在血管壁打上“补丁”[1]。这个“补丁”就是我们常说的血栓,血栓一旦发生脱落,随着血流堵塞在小微血管和毛细血管,就会引发缺血缺氧和器官的损伤,即各类血管疾病的发生!

     

    血压升高,心脏要想泵出血液,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做更多的功。此时,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处在一种相对缺血缺氧的状态,就容易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心脏病的急性发作!

     

     

    2.  中医角度

     

    《黄帝内经》认为,外环境“五行克己”时,容易导致“病脏”的发病和加重[2]。“心者,生之本,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可见,心属阳,和夏天五行相长;而冬天五行属水,此时寒邪较为“猖獗”,和心脏阴阳相克,就容易诱发心脏的受损,造成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三大高危人群

     

    1.  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的机能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心血管更是首当其冲。心肌细胞出现萎缩,外周血管弹性消失、扩张能力减弱,这些都会使得心血管变“脆弱”,而在寒冷的“冲击”下出现问题[3]

     

    2.  有心血管病史的人

     

    患有或者曾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要注意秋冬季保暖。如高血压患者,本身血压就比较高,再受到寒冷的刺激,血压进一步升高,对心血管的伤害往往更大。再比如有过冠心病病史的人,冠状动脉本身就有一定的狭窄,心肌出现缺血缺氧、发生心绞痛和梗死的概率也就更高。

     

     

    3.  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的人

     

    有些人虽然没有得过心血管病,却有一些相关的高危因素,如吸烟、酗酒、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饮食作息不规律等。这些因素会让我们的心血管变得“弱不禁风”,更容易在寒冷的刺激下患上疾病!

     

    老年人、有过心血管病的人、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人,更要警惕冷空气!要注意保暖、控制饮食、增强锻炼,抵御冬季寒潮来袭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蒋桂花,杜金玲,张珉珉,谷万里.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气温变化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5,55(41):63-64.
    [2]蔡银河,林莉雯,李荣.基于《黄帝内经》探讨心血管病加重和死亡的时间规律[J].中医杂志,2021,62(07):557-563.
    [3]申卫玲.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浅谈[A].河南省护理学会.2014年河南省急诊新业务、新视角、新理念及规范化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4:6.
  • 中医常说辩证论治,可是很多人并不理解辨证论治的真实含义。辩证论治其实是中医普遍应用的一个诊疗规律,就像我们解题时可以套用公式一样,中医在治病时同样可以套用辨证论治的范式,它们都已经通过了时间的检验,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辩证论治最初起源于《内经》,经过张仲景、刘完素、李东恒等人的完善,逐渐走向成熟 [1]。辨证论治其实是辩证和论治的结合体,先有辩证才能论治。那么,究竟什么是辨证论治?中医又是如何进行辩证和论治的呢?

    一.  辩证论治的概念

     

    头疼、发热、恶心、胃痛、气喘……这些都属于主观感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症状。而中医上的“证”又和“症”不同,它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位、病因、病势、病情、性质、邪正关系等本质内容的概括 [2]。辩证就是辨明“证”的过程,具体而言,要通过四诊(望、闻、问、切)的方法明“症”,再运用中医学的理论进行分析,进而确立“证”。在辩证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论治,即根据“证”选择治疗方法。

    二.  辩证的具体方法

     

     

    辩证好比判案,要能透过症状的“蛛丝马迹”,摸清病情,准确地找出致病的“犯人”。就像名侦探们断案时各有手法一样,中医的诊断也需要一定的辩证方法。临床上常用的辩证方法有很多,包括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3],这些辨证方法就是中医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关键。

    中医辩证法的核心其实就是统筹和分类,比如八纲辨证就将各种病证最终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等八纲。其中,阴阳是总的纲领。表现为抑制、沉静、衰退的症状被归为阴证,表现为兴奋、躁动、亢进的症状则被归为阳证 [3]

    三.  论治的三大步骤 [4]

     

     

    1.   立法 [5]

    其实就是根据辩证时获得的病位、病因和病态的信息确立治疗方法。比如在肌表的用汗法疏散,这是根据病位立法;寒的用温热法来治,这是根据病因确定治疗方法;结聚的应用消散法,这是根据病态而治疗。

     

    2.   选方

    还要根据治法选择合适的方剂,有时候也会选择药物治疗以外的方法,如针灸、按摩、食疗等。

     

    3.   遣药

    前人遗留的方剂来源于长期的临床经验,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中医也会酌情加减药量,自己组织处方,力求达到最好的疗效。

    古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比较落后,导致中医在行医时,只能根据有限的资料做出对于病因的判断,此时应运而生的就是辨证治疗了。在中医阴阳、五行、营卫气血等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将“症”和“证”联系起来,从现象过渡到了本质;在此基础上论治,确定治法、方剂和用药,往往就是比较科学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肖厥明,孟庆云. 辨证论治发展历程的思维演变[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9):1199-1200,1207.
    [2]郝美玉,韩敏编著,中医基础[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01.
    [3]胡天佑著,中医健康传播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08.
    [4]新陈.中医学方法论讲座第十一讲 辨证论治的步骤[J].中国医药学报,1988(04):72-74.
    [5]秦伯未. 中医“辨证论治”概说[J].江苏中医,1957(01):2-6.
  • 2024年9月5日,菏泽市的张先生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进行了一次线上问诊。他的主诉是胸外科问题,两个月前开始出现胸阔骨头在抬头时疼痛,手臂伸展时也会疼痛。起初,张先生并未太在意,认为可能是肌肉劳损或其他小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疼痛逐渐加剧,甚至在不按压的情况下也会感到疼痛,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

    在与一位资深的胸外科医生进行线上问诊后,医生初步判断张先生可能患有肋骨软骨炎或筋膜炎,多数是气滞血瘀引起的。医生建议张先生可以局部热敷,并服用一些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药物。张先生表示,半年来他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枕头睡觉,脖子非常难受,医生认为这与他的胸外科问题有关系,建议他选择合适的枕头以改善睡眠质量。

    经过一天的治疗,张先生的疼痛明显减轻,他感到非常欣慰和感激。医生也提醒他,虽然疼痛已经缓解,但仍需要继续服药,并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 气滞血瘀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病证,其核心病机为气机郁滞,血行不畅。临床表现为胸胁胀痛、腹部肿块、月经不调等症状。本文将详细介绍气滞血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

    一、病因病机

    气滞血瘀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当、跌仆损伤、外感六淫等。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进而影响血液运行;饮食不当可导致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血行不畅;跌仆损伤可导致脉络损伤,血离经脉,形成瘀血;外感六淫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血。

    二、临床表现

    气滞血瘀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

    • 胸胁胀痛,胸闷不适
    • 腹部肿块,按之有形
    • 月经不调,经色紫暗,夹有血块
    • 舌质紫暗,苔薄白或薄黄
    • 脉弦涩或细涩

    三、诊断方法

    气滞血瘀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舌脉变化和病史等进行综合判断。中医四诊合参,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可明确诊断。

    四、治疗措施

    1. 中药治疗:根据辨证论治原则,选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如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汤等。

    2. 饮食调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3. 情志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4. 适度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促进气血运行。

    五、预防保健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饮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

    3.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4. 适度运动,促进气血运行。

  • 我是菏泽市的一名普通上班族,最近总是感觉胸部有压迫感和按压的痛感,早上翻身也有压迫感痛,有时挺胸或呼吸都有痛感,有时胸部还有发热的感觉。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认为可能是工作压力大或是睡姿不正确导致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适感越来越强烈,甚至影响到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一天晚上,我在网上搜索相关症状,结果显示可能与前列腺癌有关。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前列腺癌?这不是老年人的病吗?我才30多岁啊!我开始感到恐慌和无助,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担心会影响到家庭和工作。

    第二天,我决定去医院检查一下。然而,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诊断结果,只是说可能是肋骨软骨炎或者筋膜炎,多数是气滞血瘀引起的,问题不大的。医生建议我局部热敷一下,也可以吃些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的,常用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元胡止痛片。

    我虽然听从了医生的建议,但心中仍然有疑虑和不安。于是我决定尝试一下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通过视频通话,我向医生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和担忧。医生耐心地听完后,告诉我这种情况不严重的,可以完全治愈的,并为我开具了处方。整个过程非常方便快捷,医生的专业和亲切也让我感到很安心。

    现在,我已经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症状有所缓解。虽然这次经历让我感到了疾病带来的压力和焦虑,但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更加重视预防和调理。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优势,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使用这种服务。

    肋骨软骨炎或筋膜炎的治疗与调理 常见症状 肋骨软骨炎或筋膜炎的常见症状包括胸部压迫感、按压痛、早上翻身痛、呼吸或挺胸时的疼痛等。这些症状可能与气滞血瘀有关,多见于中年人群。 推荐科室 就诊科室:内科或骨科 调理要点 1. 局部热敷可以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2. 可以服用消炎止痛药物,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3. 活血化瘀药物,如元胡止痛片,也可以帮助改善症状;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的睡姿; 5.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 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了一位医生,医生助理可能会辅助医生了解您的病情,方便医生更快的给您诊疗建议,感谢您的配合!问诊已开始,本次问诊可持续2天。医生询问了我的主要情况,我描述了湿热、湿气重、痰湿等症状。医生帮我分析了病情,然后给出了治疗建议。我提出了一些关于草药的问题,医生一一进行了解答。最后,医生提醒我治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持续跟进治疗方案。整个问诊过程非常顺利,医生的耐心和专业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 昨天晚上,孩子突然开始感觉耳朵痛,而且今天早上耳朵又变得闷闷的,还说自己说话时听到自己的声音变得异常响亮。此外,孩子还出现了咳嗽和喉咙痛的症状,鼻涕也变得混浊发青。经过与医生的在线交流,医生建议孩子去耳鼻喉科进行进一步检查治疗。医生询问了孩子的药物使用情况,并提醒不要耽误了就医,同时也告知了孩子病情需要进一步检查治疗改善的建议。最终,医生开具了处方,并给予了健康指导。

  • 在这个繁忙的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一个在互联网医院工作的医生,我常常接诊各种各样的患者,他们有的是因为工作繁忙而导致身体不适,有的是因为生活不规律而引发各种疾病。

    今天,我接到了一个患者的咨询,她主诉月经不调,经期短暂而量少,伴随着腰酸腿软、怕冷、乏力困倦等症状。通过与患者的沟通,我了解到她的身体状况并给予了专业的建议。

    根据患者描述的症状,我初步判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我为她开具了中药处方,并详细说明了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患者选择了自己煎煮中药,我尊重了她的选择并修改了处方剂型。在整个诊疗过程中,我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细致观察患者的舌象,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最终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为一名医生,我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选择,关注患者的细节,为他们提供最专业的医疗服务。我深知医生的责任和使命,愿意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负责,帮助他们重拾健康,重获幸福。

  • 久坐不动,已成为现代女性生活中难以避免的现象。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不仅让身体承受巨大压力,更可能导致气血不畅、气滞血瘀等问题。

    气滞血瘀,是中医理论中常见的病理状态。它指的是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局部或全身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久坐不动,尤其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压迫臀部和大腿部的膀胱经,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从而引发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的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

    • 皮肤出现色斑、暗沉
    • 面色苍白或暗黄
    • 失眠多梦
    • 心情烦躁
    • 便秘
    • 月经不调

    除了影响外观和健康,气滞血瘀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疾病,如:

    • 妇科疾病
    • 不孕症
    • 颈椎病
    • 关节炎
    • 骨质疏松

    那么,如何预防和改善气滞血瘀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 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久坐
    • 适当运动,促进气血循环
    •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如果你已经出现气滞血瘀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我是一位患有耳鸣、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患者,在一次线上问诊中,我遇到了一位非常专业的医生。医生在问诊开始时提醒我尽量详细描述我的问题,并耐心地听取了我的主诉。在我描述症状时,医生很快就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并提醒我不要过于焦虑,继续清淡饮食和适量运动。医生还询问了我的睡眠情况、大便情况等细节,并根据我的回答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服用中药进行调理。医生在开具处方时也非常注意,并提醒我在用药期间如有不适,及时线下就诊。医生在整个问诊过程中都非常友善和耐心,让我感受到了医生对患者的关心和专业。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细心的品质。我对自己的症状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治疗和调理也更有信心了。

  • 最近,我在网上看了一家互联网医院,通过线上问诊,我得到了一位医生的专业建议。医生助理在问诊开始时提醒我,医生可能会需要了解我的病情,方便医生更快地给我诊疗建议,让我感到很贴心。医生询问了我的医学问题,并耐心倾听我的主诉,并且给予了专业的建议,让我感到很放心。在医生的指导下,我接受了中药治疗,通过互联网医院的预约购药服务,方便快捷地拿到了药物,让我非常满意。医生还为我提供了复诊二维码,让我可以方便地进行复诊,真是贴心周到。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贴心服务,让我对互联网医院的医疗服务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 最近,我一直在家里因为疫情而无法外出,最近不知道为什么老是拉肚子,感觉很不舒服。我决定尝试在网上咨询医生,于是我开始了线上问诊。

    我和医生简单打了招呼后,我描述了我的症状。我告诉医生,我拉肚子已经持续了三天,一天要三四次,而且大便不成型。医生询问了我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状态,并仔细听取了我的描述。我还告诉医生,我感觉白天总是疲倦,晚上很晚才能入睡,而且睡眠质量也不好。

    医生经过详细的询问和观察后,给出了我的病情分析,认为我属于脾虚湿盛的问题。医生还指出了我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如腰部酸痛、腿部紧绷等症状。

    医生为我开了两种中成药,一种是舒肝解郁的药物,另一种是健脾胃的药物。医生告诉我需要一起服用这两种药物,每天两次,持续两周左右。我询问了关于药物的用法和注意事项,医生也一一解答了我的疑问。

    最后,医生还提到了我的情绪低落,认为是肝郁脾虚湿盛的问题。医生建议我在疫情期间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整个问诊过程非常顺利,医生专业耐心地为我解答了所有问题,我也感到很满意。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开始服用药物,希望能尽快康复。

    问诊结束后,我感到轻松愉快,对线上问诊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信任。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