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刘泽龙

儿童睡眠问题

儿童睡眠问题

当孩子还在牙牙学语,说不出自己有什么感觉、有什么需要的时候,父母常扮演孩子的翻译机,有些妈妈们光听孩子的哭声,就能判断是尿布湿了、肚子饿了,还是无聊想要抱抱。连孩子想睡觉时也是,每个孩子的样貌不太一样,有些孩子会变得爱哭闹,有些孩子会变得容易「起笑」,又或者会揉眼睛,眼神呆滞。而有些孩子,越是想睡觉,看起来越是活蹦乱跳、精神充沛的样子。

一旦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如果上课该专心听讲时,却看起来活力充沛、动来动去,身上像是装了马达一般停不下来,又或者有些孩子上课常在放空神游,对老师说的话反应慢半拍,难以专注在课堂上,很容易被怀疑是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但大家却容易忽略,有睡眠困扰的孩子,他们的行为表现和ADHD的孩子几乎一样:容易分心、坐不住,也可能伴随情绪行为或学习的问题。

心理治疗师(举手),那有哪些常见的睡眠问题可能影响孩子的专注力,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呢?别急,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1.睡眠不足、作息不固定: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建议,学龄前(3-5岁)的孩子,建议一天睡眠总时数(白天小睡+晚上睡眠)要10-13小时,国小阶段(6-13岁)的孩子,建议一天睡眠总时数要9-11小时,但台湾的孩子普遍睡眠不足。我们可以用倒推法来设定孩子理想的入睡时间,例如:孩子每天早上6:40前要起床准备上小学,回推至少9小时的睡眠,他的上床时间最晚应该是晚上9:40,确保孩子的睡眠量足够。另外,睡前应避免让孩子接触3C产品,因蓝光会延后我们的生理时钟,入睡后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可以协助孩子建立一套简短、轻松的睡前仪式(如:洗澡→刷牙→看故事书→道晚安),养成规律作息。

2.睡眠呼吸相关问题(如:鼻过敏、打鼾、睡眠呼吸暂停)大家都有过感冒鼻塞而睡不好的经验,白天起床头昏脑胀、很难专心做事,而台湾过敏儿的比例高,这些孩子则是每天都面临相同的困难,半夜难好眠(如:容易醒来且难再入睡、多梦),早上叫不起床,看起来总是睡不饱的样子。我们要尽可能改善孩子的过敏问题,尝试减重(若孩子体重过重)和运动。也可至全台睡眠中心接受多导睡眠监测(PSG),了解孩子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并接受合适的治疗,例如:在睡觉时配戴正压通气(CPAP),或找到可能造成呼吸中止的原因(如:悬壅垂过长、扁桃腺肿大…等),对症下药来改善。

3.其他常见的睡眠障碍(如:周期性肢体抽动、磨牙…等)当你观察孩子的睡眠量是够的、没有睡眠呼吸相关问题、作息也规律,但看起来总是没睡饱、精神不济的样子,可以观察看看孩子在入睡后,手脚(通常是脚)是否出现不自主的抽动,或者有磨牙的问题,当然直接做多导睡眠监测(PSG)是最快速的方法,找到可能影响睡眠质量的原因,并接受适当的治疗。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儿童睡眠问题

当孩子还在牙牙学语,说不出自己有什么感觉、有什么需要的时候,父母常扮演孩子的翻译机,有些妈妈们光听孩子的哭声,就能判断是尿布湿了、肚子饿了,还是无聊想要抱抱。连孩子想睡觉时也是,每个孩子的样貌不太一样,有些孩子会变得爱哭闹,有些孩子会变得容易「起笑」,又或者会揉眼睛,眼神呆滞。而有些孩子,越是想睡觉,看起来越是活蹦乱跳、精神充沛的样子。 一旦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如果上课该专心听讲时,却看起来活力充沛、动来动去,身上像是装了马达一般停不下来,又或者有些孩子上课常在放空神游,对老师说的话反应慢半拍,难以专注在课堂上,很容易被怀疑是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但大家却容易忽略,有睡眠困扰的孩子,他们的行为表现和ADHD的孩子几乎一样:容易分心、坐不住,也可能伴随情绪行为或学习的问题。 心理治疗师(举手),那有哪些常见的睡眠问题可能影响孩子的专注力,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呢?别急,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1.睡眠不足、作息不固定: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建议,学龄前(3-5岁)的孩子,建议一天睡眠总时数(白天小睡+晚上睡眠)要10-13小时,国小阶段(6-13岁)的孩子,建议一天睡眠总时数要9-11小时,但台湾的孩子普遍睡眠不足。我们可以用倒推法来设定孩子理想的入睡时间,例如:孩子每天早上6:40前要起床准备上小学,回推至少9小时的睡眠,他的上床时间最晚应该是晚上9:40,确保孩子的睡眠量足够。另外,睡前应避免让孩子接触3C产品,因蓝光会延后我们的生理时钟,入睡后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可以协助孩子建立一套简短、轻松的睡前仪式(如:洗澡→刷牙→看故事书→道晚安),养成规律作息。 2.睡眠呼吸相关问题(如:鼻过敏、打鼾、睡眠呼吸暂停)大家都有过感冒鼻塞而睡不好的经验,白天起床头昏脑胀、很难专心做事,而台湾过敏儿的比例高,这些孩子则是每天都面临相同的困难,半夜难好眠(如:容易醒来且难再入睡、多梦),早上叫不起床,看起来总是睡不饱的样子。我们要尽可能改善孩子的过敏问题,尝试减重(若孩子体重过重)和运动。也可至全台睡眠中心接受多导睡眠监测(PSG),了解孩子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并接受合适的治疗,例如:在睡觉时配戴正压通气(CPAP),或找到可能造成呼吸中止的原因(如:悬壅垂过长、扁桃腺肿大…等),对症下药来改善。 3.其他常见的睡眠障碍(如:周期性肢体抽动、磨牙…等)当你观察孩子的睡眠量是够的、没有睡眠呼吸相关问题、作息也规律,但看起来总是没睡饱、精神不济的样子,可以观察看看孩子在入睡后,手脚(通常是脚)是否出现不自主的抽动,或者有磨牙的问题,当然直接做多导睡眠监测(PSG)是最快速的方法,找到可能影响睡眠质量的原因,并接受适当的治疗。

刘泽龙

三级心理咨询师

京东健康心理咨询团队

127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美丽的夜,你就是不肯睡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忙了一天之后,在睡前终于有自己的时间,你追剧、玩手游,甚至只是毫无目的流连在社交平台上。你知道已经过了该睡觉的时间,也非常清楚再不睡第二天可能会爬不起来、精神不济,外加脸上挂着大大的黑眼圈。但是,你就是舍不得乖乖闭上眼睛睡觉。 像这样在没有外力介入的情况下,却在该睡的时候不睡,就是所谓的昼夜延迟(Bedtime Procrastination)行为。2020 年刊登在学术期刊「睡眠」(Sleep)的一篇调查报告中,发现在就寝时间前三个小时中,和比较不会有就寝时间延迟行为的人相比之下,就寝时间拖延程度高的人居然平均多花了451%(61 分钟)的时间在使用智慧型手机。毫不意外地,就寝时间延迟是造成睡眠剥夺与睡眠问题的可能原因之一,而年轻女孩可能比其他族群更容易有就寝时间延迟的现象。 在一份波兰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个人就寝时间拖延的情形越严重,他的睡眠时间就越短,也越容易感到睡不够,这代表拖着不睡觉的确排挤到睡眠长度,也可能影响睡眠质量。有趣的是,同一份研究也发现,年纪越轻、就寝时间拖延的情形越严重,而且如果一个人同时具有「女性」以及「学生」(也意味着其平均年纪比非学生族群小)两种身份的话,那么这个人有就寝时间拖延行为的可能性也越高。调查人员认为这是可能因为女性从青少年期就比男性更晚睡,以至于形成了不良的睡眠习惯,而学生又因为不用上班,所以睡眠行为较不规律所致。 对于就寝时间拖延的行为,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推延原因采取不同的改善方法。如果是因为想要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而不想睡的故意拖延,建议可以先把该做的事的优先级排出,提早先完成一定要做的事,就可以提前享受美妙的睡前时光,也因此可以提早就寝。如果是无意间就拖到就寝时间的话,则可以试着利用一些小方法来打断自己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是预设闹铃提醒自己该准备上床睡觉了。希望以上的小方法可以协助不想睡的你早一点进入梦乡,在睡与不睡之间取得平衡。

刘泽龙

三级心理咨询师

京东健康心理咨询团队

127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疫情期间的失眠

2021 年 7 月中以来,全国各地又开始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恐惧和焦虑情绪在心中蔓延。短时间内日常生活起了许多波动,需要不断调节和调整,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容易。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许多人受疫情影响开始出现失眠症状,甚至让原有失眠问题更恶化,国外媒体出现「新冠失眠」(Coronasomnia)一词,形容与 COVID-19 有关的失眠,同时有抑郁、焦虑或压力症状。大规模传染病带来生存的威胁,生活型态转变,人际距离扩大,经济负担加重,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这些疫情带来的转变都可能影响心理健康,睡眠的变化最容易被觉察到,能反映出最近的心理状态。 防疫的日子里,要如何拥有一夜好眠,可从影响睡眠的三大系统着手,包含恒定、生理时钟及清醒系统,简单而言,把握好「定量、定时、放轻松」的睡眠原则。 定量:累积睡眠驱力,减少白天小睡 待在家中防疫,是不是没事就想窝在沙发,或坐或躺呢?居家生活让活动量下降许多,加上时不时补眠,无法累积足够的睡眠驱力(嗜睡的感觉),晚上就容易睡不着。 每个人需要的睡眠时间大约是固定的,睡过多和睡过少都是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建议成年人有 7-9 小时的睡眠即可。记得安排白天活动,增加活动量,像是做家事、整理房间、运动等,避免小睡过久,才能累积足够嗜睡的感觉,帮助晚上入睡。 定时:固定作息,白天照光 居家办公或远距上课时,不需早起赶着上班上课,舍不得放下手机和关掉电脑,容易晚睡或报复性熬夜,就会变成夜猫子的作息。若能养成规律睡眠作息是最好的,如果太困难,尝试固定早上起床时间,也能稳定生理时钟。 光线是调控内在生理时钟的得力助手,提醒着身体何时该醒、何时该睡。防疫在家时,减少许多照光的机会,白天时可将窗帘拉开,让阳光照进室内,待在能接触到阳光的地方活动,让生理时钟能稳定运作。 放轻松:安放焦虑不安的心 在疫情严峻的时刻,人心惶惶,感到担忧、害怕、郁闷都是可能的,此时情绪和压力系统正在运作,使身体和脑袋处在备战状态,以利随时对抗威胁,但晚上把焦虑不安带到床上,将会使清醒系统过于活跃,难以入眠。 有意识地选择观看的新闻,避免信息过载,引发更多焦虑和恐慌。睡前预留放松时间,做静态活动,例如:练习放松训练(腹式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法、自我暗示法)、花 15 分钟写下烦恼笔记。把担心暂时放下,好好休息。

刘泽龙

三级心理咨询师

京东健康心理咨询团队

1226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