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色盲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色盲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发表人:手护妈妈

色盲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多元化,现有多种病因。有研究认为红绿色盲是由于红、绿敏色素的基因编码发生变化所致,总之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

 

 

一、遗传性因素


先天性色盲大多为隐性遗传,即有色盲的男性将遗传基因X染色体经过其女儿传给外孙一代,只有携带色盲基因的母亲和患有色盲的父亲,他们的女儿才可发生色盲。人体细胞里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是一样的叫常染色体,另外一对,男女不同的叫性染色体。男性的一对是XY,而女性的一对是XX。女性是两个X,必须两个X染色体上都带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时才能发病,如果只有一个是致病基因,另一个正常,就只是红绿色盲的携带者(即媒介者),即她的眼睛表现正常,但能传给下一代。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如果该X染色体上有红绿色盲基因即发病。因此,据统计,患色盲的绝大多数是男性(发病率为5%-6%),女性还不到1%,而是媒介者。

 

二、后天性色盲因素


后天性色盲可由于黄斑、视网膜、视神经和枕叶皮质疾病引起,视网膜疾病一般以蓝黄色障碍为主,而视神经疾病则以红、绿色障碍表现。视网膜脱离蓝色视野收缩,视神经萎缩红色视野缩小,老年黄斑变性早期就有蓝色异常。

 

 

三、色盲、色弱有什么区别么?

 

色盲和色弱一样,都是色觉异常的表现,通常是与遗传性疾病有关,因后天原因引起色觉异常的很少。色盲和色弱虽然都是色觉异常的表现,但是本质上中有区别的:色盲,就是不能辨别色彩,即辨色能力丧失。根据三原色学说,不能分辨红色者为红色盲,不能分辨绿色者为绿色盲,不能分辨蓝色者为蓝色盲,三种颜色都不能辨认者为全色盲。色弱,就是指辨别颜色的能力减弱。也就是说色弱的人能辨别所有的颜色,但辨认能力迟钝,或经过反复考虑才能辨认出来。色盲是完全不能分辨一些颜色;而色弱可以分辨颜色,但是辨别能力要比正常人差一些。色盲和色弱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同,色盲者无法参加驾驶证考试,因不能正确分辨红绿灯颜色,但色弱可参加,色盲对生活影响更大。

 

色盲与色弱之间虽然有区别,但是它们之间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像色弱有轻重之分,严重的色弱患者,就相当于轻微的色盲患者,其分辨颜色能力会非常差;而轻度的色弱患者,大多数不需要治疗,对颜色有感觉,只是分辨的时候比较困难。色弱与色盲一样,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对于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色盲和色弱,的确是没有办法治疗的。但是对于一些后天性因素引起的色觉异常,那么还是可以治疗的,尤其是对色弱,千万不能自己放弃,在没有色彩的世界里生活无疑是很痛苦的。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据国内6个城市调查69679人的报告显示,色觉障碍发生率男性为5.14%,女性为0.73%。色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症状及其重要,尤其对于有色盲家族史、既往有视网膜、视神经疾病病史等,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对于有疑似色盲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对于高危人群,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重视体检中的眼部检查,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体检中出现视力异常,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视力、视野异常,并出现辨色能力减退等症状,高度怀疑色盲时,应及时就医。已经确诊色盲的患者,若出现不能辨色、视力急剧减退、视神经萎缩、视物不清等,应及时就医。

     

     

    一、色盲需要做哪些检查?

     

    1.假性同色表检查:假性同色表检查是临床上最方便的检查方法,这种表是用数字、图形等制成,每本都附详细说明。检查患者应距表50~75cm,在充分的自然光下两眼一起辨认。起始先读首页一字(此字无论色觉异常者或正常人都应认出),以确定患者是否能确读无误,然后再逐字辨认。完全认不出或错认的为色盲,程度轻的为色弱。注意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亦不能侧看。

     

    2.彩色毛线束试验:彩色毛线束用不同颜色和不同深浅度的毛线,检查者选出一束作为样本,受检查者挑选同一颜色,色盲患者不能选出同一颜色。

     

    不能正确的辨认颜色。假性同色表检查不能说出正确的颜色、图案或数字即可确诊色盲。

     

     

    二、色盲可以治疗么?

     

    色盲患者的治疗一般因人而异,但色盲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可依靠矫正眼镜治疗,但需要终身佩戴。

     

    1.矫正眼镜治疗:佩戴矫正眼镜可以帮助正确辨色,但要注意保护镜片,定期清洗,避免刮损。


    2.手术治疗:其他疾病引起的后天性性色盲,如散光、白内障等,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原发疾病来达到治疗色盲的效果。

     

    3.中医治疗:后天性色盲的患者可以采用中医穴位按摩治疗,但要注意要找专业人士用专业手法治疗,避免加重病情。

     

    色盲患者一般需要终身治疗,由其他疾病后天性色盲可以通过手术短期治疗。先天性色盲患者一般不能治愈,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后天性眼盲,可通过治疗原发病使色盲痊愈。色盲患者如果出现其他症状,如视力下降、视野减小等,应及时复查,并进行视力、视野等检查,以免延误诊治。

  • 最近,在《脱口秀大会》中,脱口秀演员徐志胜坦白自己是红绿色盲患者,并且吐槽色盲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种种啼笑皆非的事情,引发网友的爆笑,同时也引起了大众对色盲色弱的讨论。

     

     

    对于普通人来说,世界五颜六色多姿多彩,而对于色盲患者来说,世界黯淡。

     

    为什么会有人患色盲?色盲真的不能逆转么?幼儿如何辨别是否患有色盲?就由Dr.京带大家一探究竟。

     

    男性更容易患先天性色盲

     

    色盲主要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

     

    先天性色盲

     

    先天性色盲和遗传有关,并且男性更容易患先天性色盲,这和男女染色体不同有关。

     

    男性拥有X、Y染色体,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色盲是由于X染色体的一个特定基因突变引起的。

     

    男性唯一一条X染色体如果一旦发生突变,携带这个基因的男性就会成为色盲,而携带这个基因的女性大部分是正常的。

     

     

    后天性色盲

     

    后天性色盲又叫做后天性色觉异常。主要是一些眼部疾病导致的,比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黄斑病变等。

     

    色盲还分好多种?

     

    全色盲

    人类的视网膜有两种光感受器,视锥细胞用来感受强光和颜色,视杆细胞用来感受弱光刺激。

     

    我们看到的所有颜色都由三原色组成,而人类眼睛对于三原色的感知是通过视锥细胞。当其缺少或者没有作用时,眼中的世界没有颜色之分,只有明暗之分。

     

     

    部分色盲

    红绿色盲,无法辨别红色和绿色,红绿色盲比较常见。蓝黄色盲患者眼中,颜色都带有绿色或粉红色调。

     

    全色弱

    对所有颜色的辨别能力都比正常人要低。色弱患者可以分辨颜色,但更费力,如果颜色对比度较低、光线较暗的情况下,色弱患者对于色彩的分辨能力是接近色盲的。

     

    部分色弱

    部分色弱只对部分颜色辨别能力较弱,例如红色弱、绿色弱、黄蓝色弱。

     

    色盲治疗和预防

     

    色盲矫正镜

    主要针对先天性色盲。在镜片上镀膜,来截止波长。色盲患者再佩戴矫正镜时,可以让视觉逐渐正常,但需要长时间的治疗。

     

    日常饮食

    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蛋白质的食物。

     

    治疗眼部疾病

    对于后天性色盲,首先是要排查引起色盲的原发性疾病,先治疗眼部疾病来改善色盲症状。

     

    心理健康关怀

    色盲会对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甚至会受到嘲笑,导致色盲患者产生消极心态,如果不幸患有色盲也不要太过自暴自弃,应积极配合治疗。

     

    色盲预防

    前面我们提到,先天性色盲是遗传,如果不想自己的孩子患有先天性色盲,在生育前最好了解一下各自的家族病史,避免近亲结婚,从而避免色盲基因遗传到下一代。

     

    儿童如何辨别

     

    要想确定孩子是否患有色盲,还是需要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检查主要分为主观检查和客观检查两种。

     

    主观检查法

     

    石原色盲检测图

    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石元忍在1917年发明了侧视图板检测法,图上是颜色不同、大小不同的圆点,患有色盲的人无法辨别圆点组成的数字。可以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体检。

     

     

    色相排列检测

    被检查者需要按色调顺序把颜色样品进行排列,从而来看是否存在辨别颜色的缺陷。

     

    色盲镜

    这项检查成本较高,对儿童、老年人等检查难度较大,所以还未大规模推广。

     

    以上的主观检查法具有局限性,对于一些部分年龄较小、无法理解的幼童来说检测难度较大,所以最好采用客观检查法。

     

    客观检查法

     

    视网膜电图(ERG)

    用强光照射暗适应后的视网膜会获得暗视ERG,根据这个结果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缺点是检查时间较长。

     

    颜色视诱发电位(C—VEP)

    用彩色棋盘方格翻转和光栅刺激。正常人和色觉异常者引出的VEP不同,从而鉴别出色觉 异常者。

     

    对于色盲患者来说,生活带来的不便正常人似乎永远无法真正理解。

     

    对于他们来说,看不到颜色的影响不仅仅因为无法辨别红绿灯而不能开车。

     

     

    很多专业、工作对此都有限制,因为色盲,他们可能无法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和工作。

     

    在《你好,旧时光》中,林杨就是一位色盲患者,为了在体检中不被发现,他背熟了检测本上所有的数字。心酸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若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色盲的健康建议,欢迎进入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咨询专业的医生,快速了解详细的建议。Dr.京希望大家都能对色盲患者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怀,无法看到缤纷色彩的他们同样可以活得精彩。

     

    参考文献:
    [1]赵耕春.红绿色盲成因的遗传学分析[J].生物学教学,2021,46(6):74-75.
    [2]冉海军.色盲可以治疗吗[J].特别健康,2020,(26):43.
    [3]吴芳,杨亚波.颜色视功能检查及其进展[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5,29(6):370-373.
  • 小时候的梦想一直没有遗忘,娶个世界上最美的新娘,那个新娘长着一头乌黑的头发。但是现实是很多人没有这个福气。在临床上,经常有脱发的患者来找我。但我一般不给治疗,我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是,吃药很难吃出头发。或许是因为我没有找到治疗脱发的方法吧。脱发通常分为脂溢性脱发、激素性脱发等。除外脂溢性脱发我有办法外,别的真的没有好的效果。下面是我以前写的科普文章,希望能够为脱发的患者提供一点知识。

     

     

    一天掉多少头发算正常?我会不会脱发,我会不会秃顶?如此这些都是临床常被问到的问题。关于这些问题,我曾今查了很多资料,但所给出的答案大多是两可的。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很有趣的新闻,说的是德国的一位专家发明了一个秃头计算器,通过十二道问题可以测试您是否有秃顶的可能。这个秃头计算器多少有一点无厘头的感觉,但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容易导致脱发或者秃头的几种常见原因,我的总结如下:

     

    1.遗传原因

     

    这是导致秃头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很多研究证实人的头发是否茂密以及是否会脱发等和人的遗传基因呈正相关。能查到的资料表明,约80%的秃顶和遗传有关。秃顶的遗传基因和父母双方都有关系,有试验说秃顶和母亲的遗传基因更相关。也就是说如果您的母系有秃顶的基因,那么您秃顶的可能性要比父系有秃顶的基因可能性大。现实生活中男性秃顶要比女性秃顶的人数多,有科学家就认为秃顶是传男不传女的。不过在临床中我也见到过女性秃顶的,但很少。

     

     

    2.年龄因素

     

    既往的研究表明,大约一半的男性在50岁左右会有歇顶的可能,到80岁之后这个比例要上升到75%,也就是男性一旦活到80岁,那么他有75%的几率歇顶。不过也有研究说,近几年男人歇顶的年龄段越来越年轻。

     

    3.压力因素

     

    人们都会遇到或者听到这样的事情:一位朋友因为家里或者自己有事,他的头发在很短时间会白了很多,有的人还会在很短时间掉很多头发。研究者认为,人的压力越大头发会越少。曾几何时,我在农村的时候,看到歇顶的男人都会把他当作有学问的人看待,老年人说人歇顶是因为他用脑太多。

     

    4.运动因素

    如果您是一位细心的人,您会发现体育运动员的头发会比平常人头发少一些。即便是女性也不例外,很少有女运动员有着一头乌黑而且浓密的头发的。报告说,从事举重锻炼达两年以上,每次三星期,都有过早进入头发稀少的阶段。

     

    5.其他因素

     

    经常戴帽子不利于头发的生长;抽烟和空气污染也会损害毛囊。有些职业比如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头发一般较少。

  • 干眼症指的是各种原因造成泪液减少,从而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引起眼部不适的疾病,在眼部疾病中较为常见。干眼症症状可以间歇性或持续性,如果偶然眼干,可以先在家中采取一些自我缓解的方法,比如滴用眼药水,若已影响正常生活,就需要及时就医。

     

     

    一、干眼症可以分为哪些类型么?


    1.根据病因分类

     

    水液缺乏型干眼症:主要由于水液性泪液生成不足或质量异常,从而难以维持正常需求。天性无泪腺、年纪老化泪腺功能降低,或是一些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等免疫性疾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引起;造成的泪腺发炎、外伤感染、自律神经失调、长期点某些眼药水或是服用某些药会造成泪水分泌不足,由于长期戴隐形眼镜,减少了角膜得敏感度,也会影响每次的分泌。

    脂质缺乏型干眼症:眼部脂质层出现质或量的改变,没有脂质层的保护,水分容易蒸发,导致泪膜不稳定。由于脂蛋白缺乏引起,如睑板腺功能障碍,部分患者眼边溃烂,即睫毛根部长期充血、潮红,导致脂质层分泌障碍;或长期面对电脑者,由于其每分钟眨眼次数较低,泪膜稳定性较差,可导致蒸发过快、过强;

    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症:由于泪液不能均匀的分布在眼的表面,从而影响泪膜的正常功能。

    黏蛋白缺乏型干眼症:由于患者缺乏黏蛋白分泌而导致的干眼。当眼睛表面上皮细胞损伤,可由热烧伤、化学性烧伤、酸碱烧伤、药物毒性引起。

    混合型干眼症:由于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因导致的干眼,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2.根据干眼症的症状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患者并不能时常察觉,可以在裂隙显微镜下观察到眼表有轻度损伤。
    中度:患者在裂隙显微镜下可以查见眼表的损伤,经过正规治疗可以恢复正常。
    重度:患者在裂隙显微镜能查到眼表损伤,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眼表损害也不能完全恢复。

     

     

    二、引发干眼症的原因

     

    引起干眼症的原因有很多,有眼部的疾病、全身性疾病或是环境因素等均可以导致该疾病的发生,本病好发于老年人群。常见因素有以下这些:

    眼部疾病:患有沙眼、睑缘炎、睑腺炎等眼部疾病可能导致该病产生。
    全身性疾病:比如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也可以引起干眼症。
    环境因素:处于风大、干燥或是吸烟的环境会使泪液蒸发过多,可以引起干眼症。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泪液分泌会减少,可以引起干眼症。
    损伤:炎症、射线等因素会使泪腺发生损伤,可以引起干眼症。
    药物因素:比如抗抑郁药、节育药以及治疗痤疮、高血压等药物会使泪液分泌不足,可以引起干眼症。

  • 肝癌一般分为继发性肝癌和原发性肝癌两种。原发性肝癌好发于肝脏上皮或间叶组织,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继发性肝癌又称为转移性肝癌,主要是由其他器官引发的恶性肿瘤侵袭至肝脏所致。相较于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发病率较低。肝癌患者可能想不到,为什么会患病呢。其实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所导致的,日常的饮食可见有多重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本篇文章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肝癌的病发原因。

     

     

    1、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统计表明,乙肝流行的地区也是肝癌的高发地区,患过乙肝的人比没有患过乙肝的人患肝癌的机会要高10倍之多。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不断迁移演变的三部曲。近来研究表明,与肝癌有关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BCV),而其中又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


    2、酒精

     

    俗话说“饮酒伤肝”,饮酒并不是肝癌的直接病因,但它的作用类似于催化剂,能够促进肝癌的发生和进展。有长期酗酒嗜好者容易诱发肝癌。这是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饮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严重,进而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如果肝炎患者再大量酗酒,会大大加快加重肝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肝癌的发生。

     

     


    3、饮食相关因素

     

    肝癌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长期进食霉变食物、含亚硝胺食物、微量元素硒缺乏也是促发肝癌的重要因素。黄曲霉毒B1是目前已被证明有明确致癌作用的物质,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粮食中,如玉米、花生、大米等。另外当摄食大量的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亚硝酸盐在体内蓄积不能及时排出,可以在体内转变成亚硝胺类物质,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以烟熏或盐腌的肉制品为著,具有明确的致癌作用。同时肝癌的发生也与遗传因素、寄生虫感染等因素相关。


    我们通过本篇文章了解了肝癌的病发原因,相信大家对肝癌有所了解了吧!在我们生活中存在很多致病因素,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我们就可以远离肝癌的侵害了。

  • 不同地域的人们在外表上都会有一些区别,就比如眼睛方面,而且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的疾病都与人们的眼睛存在很大的联系,其中就包括青光眼,同时现在患上青光眼的人群是越来越多。

     

    青光眼的病因都有哪些?


    1、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青光眼患者一般存解剖因素如眼球小、眼轴短、远视、前房浅等若情绪波动、光线较暗地方停留过久、长时间低头阅读等就可能诱发青光眼严重者可导致急大发作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永久失明。继发生青光眼多由外伤、炎症、出血、肿瘤等破坏房角结构使房水排出受阻而导致眼压升高总之青光眼是由眼内生成水不能正常排出而引起,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工作减少患病机率,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2、营养不良

     

    据专家研究结果证明社会经济地位低下会增加疾病的发病率,缺乏营养会使眼病病情加重严重者会导致失明。青光眼是种慢疾病表现为无先兆视力下降通常没有什么症状,视力下降是由异常高眼压引起,早期治疗能阻止疾病发展,定期检查有利及早发现病。

     


    3、解剖因素

     

    前房浅、眼轴短、晶体厚、角膜直径短,导致前房角狭窄,房水排出障碍,眼压升高,也是青光眼的原因之一。


    4、年龄、性别

     

    开角型多发于30岁左右,无明显性别差异。闭角型45岁以上患者占青光眼病人68.2%—76.8%,女性多于男性。


    5、屈光因素

     

    屈光不正患者(近视、远视、老花)发病率较高、近视有1/3伴有或发展为开角型青光眼,远视多伴闭角型青光眼。

     

     

    中医治疗青光眼讲究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但同时也包含辩病论治的内容。辨病是根据患病部位特异的病因、病理及病状特点,以辨析诊断疾病,故辨病论治就是针对患病部位特异的病因、病理及症状进行治疗,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即辨病反映疾病的全过程的综合诊断,具有相对稳定性。辨证论治是反映疾病全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临床诊断,针对该阶段的诊断,确定治疗。


    以上几点就是青光眼的病因,而且大多数病因都是与人们的生活存在很大的关联,那么一个人如果想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不让自己患上青光眼,那么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那样才有利于自己的身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一、定期检查眼压

     

     

    青光眼已成为严重致盲眼病,专家建议40岁以上者应定期检测眼压。眼科专家赵家良教授指出,青光眼已成为我国严重的致盲眼病之一,而且患者一旦失明就不可能复明。他呼吁,要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普及青光眼防治知识;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测量眼压,以便早期发现,合理治疗。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所导致的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一类眼病。我国各地对青光眼的发病情况做过多次调查。一般认为,其患病率为0.21%-1.64%。1996年在北京市顺义区进行的青光眼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60岁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0.87%,60-70人 群为2.09%,70岁以上人群为4.42%。据以上资料推算,我国至少有青光眼患者500万人。调查还发现,青光眼患者中双盲患者的比例为15.8%,单盲为16.9%,双眼低视力患者为22.8%,单眼低视力患者为7.9%。以此推算,我国青光眼患者中双眼失明的人数达79万人。那么影响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

     

    二、引发青光眼的危险因素

     

    青光眼之所以发病与患者眼的局部结构,年龄,性别,遗传,屈光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具备这些因素的人也就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随时受外界不良因素刺激导致急性发病。

     

     

    解剖因素:前房浅,眼轴短,晶体厚,角膜直径短,导致前房角狭窄,房水排出障碍,眼压升高,青光眼形成。年龄,性别:开角型多发于30岁左右,无明显性别差异,闭角型45岁以上患者占青光眼病人68.2%—76.8%,女性多于男性。遗传因素:青光眼属多基因遗传性病变,有家族史者,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6倍,占整个发病人数的13%—47%,患者亲属发病率为3.5%—16%。屈光因素:屈光不正患者(近视,远视,老花)发病率较高,近视有1/3伴有或发展为开角型青光眼,远视多伴闭角型青光眼。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嗜酒,起居无常,饮食不规律,喜怒无常,习惯性便秘,顽固性失眠。眼部及全身病变可诱发形成,加剧青光眼发展。用药不当、工作,生活环境等。

     

    因此,强调在高危险人群,也就是易感人群中应定期(一般1-2年1次)进行眼科体检,以期及早发现青光眼。处于青光眼发病高危险因素下的人们,也不要因此而惟恐自己一定会患青光眼,只是发生的机率比一般人群要多。很多疾病的发生与环境、精神状况有密切的关系,青光眼就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紧张、焦虑、担忧,工作、生活压力大,无规律性,容易导致植物神经的功能紊乱,从而促使青光眼的发生或发展。因此,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劳逸结合,及时调整疲惫的身心,不仅对青光眼,而且对其他疾病也是非常有益的。

  • 获得性血友病是指非先天因素,因后天多种不明诱因或无诱因导致机体产生凝血因子Ⅷ抗体,使得Ⅷ因子无法参与凝血途径,而至APTT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机体凝血障碍,表现为机体自发出血或出血不止的疾病。约50%的AH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任何病因可查。另有50%的患者是继发于其他疾病。与AH相关的最常见疾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围生期、恶性肿瘤、药物反应(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和皮肤疾病。近年确认手术可能是AH的促发因素。对FⅧ自身抗体产生的原因不是完全清楚,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有关,但是,每一种疾病中抗体产生的机制可能不完全相同。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FⅧ自身抗体可见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表1) 抗体产生机制: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炎性活动导致急性相反应蛋白被抗原提呈细胞提呈给免疫系统,导致自身抗体的产生。FⅧ就是这样一种蛋白,可以部分解释获得性凝血因子抗体较常见于FⅧ而不是其他凝血因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FⅧ自身抗体滴度通常较高,且不经治疗或单用泼尼松治疗不会降低,大多数患者需加用一种烷化剂以消除抗体。

     

    二、妊娠后出现FⅧ自身抗体 

     

    常为初产妇,占2.5%~14%。表现为分娩后1~4个月内出血,也有产后1年才出血的报道。大多数患者体内自身抗体滴度较低,平均约为20 Bethesda单位(BU)。如抗体滴度小于5BU,则抗体一般会自行消失 再次妊娠时不再出现;如滴度大于10BU,则抗体可持续数年,且对激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制品、细胞毒药物治疗效差。该组患者的死亡率较低,为0~6%。抗体的出现机制可能是因为:①妊娠导致机体免疫状态发生改变,来自胚胎的FⅧ通过胎盘渗漏至母体,被作为外来抗原导致母体产生FⅧ抗体;②自身免疫性疾病出现的前兆;③与胎盘分泌的因子有关。

     

     

    三、恶性肿瘤

     

     约占10%,见于实体瘤或血液肿瘤尤其是淋巴增殖性疾病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红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astleman病、抗体产生机制:T细胞对未知抗原或B细胞与T细胞间相互作用产生异常反应导致免疫功能失调。

     

    四、一些药物 

     

    如抗生素(青霉素、磺胺类药、氯霉素)和抗惊厥药(苯妥英钠)与FⅧ自身抗体的关系已被确认。通常,这类抗体在高敏反应后出现,停药后不久就消失,有报道CML者应用IFN-α治疗后出现自身抗体。然而,此类现象的病理生理机制不清楚。

     

    五、手术 

     

    手术导致FⅧ自身抗体产生的原因可能是:①与外伤、组织损伤有关;②伴随手术的免疫功能失调;③对麻醉药或其他药物的反应。

  • 雪盲发病率与患者所处环境有极大关系,一般女性发病较少,但男女性别发病率无较大区别。多发人群为高山运动员和高原工作者,无特殊发病季节,多发生在雪后天晴、气温较低的白天。

     

     

    一、雪盲的病因你知道么?

     

    雪盲症是外伤、紫外线对眼角膜和结膜上皮造成损害引起,一般发生在患者眼睛暴露于紫外线强烈环境6小时之内。此病与患者生活环境和工作职业有极大关系,如高原工作者患此病几率较大。

    没做好眼部防护:患者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如登山、滑雪或在海滩玩耍时间过久且未做好眼部防护,易对眼角膜细胞造成伤害。
    强光照射:职业暴露,如从事电焊工作或长期接触光线较强烈的台灯等,眼睛易遭受紫外线辐射而导致雪盲。


    二、雪盲症好发于哪些人?


    高山运动员:高山运动员眼睛长期暴露在紫外线强烈环境或长期接受紫外线辐射,易对眼角膜细胞造成损害。
    高原工作者:高原常有积雪,积雪对太阳光的很高的发射率,纯洁新雪面的反射率能高到95%,极易对眼睛造成损伤而导致雪盲。


    三、雪盲症的主要症状表现有哪些?

     

    雪盲症主要表现为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有剧烈的异物感和疼痛,怕光、流泪和睁不开眼,严重甚至会有视物模糊的情况。

     

    1、典型症状

     

    眼睑水肿:根据原因不同将眼睑水肿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雪盲属于病理性眼睑水肿,属于急发症状,经药物治疗后预后良好。
    怕光:角膜、结膜、虹膜睫状体的炎症造成角膜怕光,患者常表现出眼睛怕光、睁不开眼的症状。
    流泪:由于眼睛受到强烈紫外线辐射造成眼角膜细胞损伤而导致泪液分泌异常增多或流泪异常。
    双眼疼痛:患者可出现双眼剧烈疼痛,大部分患者在夜间发作,疼痛难以忍受。


    2、其他症状

     

    结膜充血水肿:结膜充血是充血导致结膜不均匀地发红,这样的发红可以是弥漫性的、局部的或周围性的或完全包围结膜。
    视力模糊:由于眼角内膜细胞受损而造成眼睛暂时性分辨细小的或遥远的物体及细微部分的能力下降。


    3、并发症

     

    结膜炎:结膜炎是结膜组织在外界和机体自身因素的作用下而发生的炎性反应的统称。虽然结膜炎本身对视力影响并不严重,但是当其炎症波及角膜或引起并发症时,可导致视力的损害。
    继发感染:雪盲如未经及时治疗,可发生继发感染。


    四、如何预防雪盲?

     

     

    雪盲的病因较为明确,可针对病因进行有效预防,在观赏雪景或在雪地里行走时,要注意保护眼睛,做好防护工作。

    早期筛查:患者如进行与强烈紫外线辐射相关工作应定期体检,防止紫外线辐射伤及眼睛而出现慢性雪盲症。患者如出现流泪、睁不开眼、眼睑红肿等症状应立即接受检查。

    预防措施:注意紫外线防护,在观赏雪景或在雪地里行走时,最好戴上黑色的太阳镜或防护眼镜,避免雪地反射的紫外线伤害眼睛。电焊工人必须佩戴护目镜、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品,避免长时间工作。注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 生活当中很多的潜在的因素,都会导致面神经炎这个病发作,当发生这个病之后患者的面部就会因此出现多种不适症状,令患者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那么现实生活当中面神经炎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面神经炎也就是我们说的面瘫,在临床当中起病急,患者如果较轻的程度常无自觉症状,很多的病人临睡前自身毫无异常症状,但是在晨起梳洗时往往就会自我感觉面部异常,或自己并无感觉而被他人发现面部的异常表现。在这里首先提醒大家的是,若早上起来后发现面部的异常症状就应该要立即到医院就诊。那么面神经炎的原因有哪些呢?

     


    1、病毒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在临床当中多是由潜伏在人体当中的的带状疱疹因为某种原因被激活引起的。另外当人体如果出现了脑膜炎、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猩红热、疟疾、多发性颅神经炎、局部感染等疾病之后均可引起面神经炎这个病。

     

    2、面神经炎这个病,在临床当中也是因面神经微循环障碍的原因导致的,研究发现一般发现患者在发病前往往头部和面部受到过冷风、冷水热水等一些不良因素的刺激,这些是最为主要的原因。


    3、当人体出现了颈椎病,颈椎骨骼错位歪斜等等情况之后,往往就会压迫神经引起发病,导致患者的面部肌肉完全瘫痪,同时患者还会发生的症状是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口角下垂,鼻唇沟平坦,同时患者在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等症状。

     

     

    4、日常生活当中,有些患者发病之前自身也有过度疲劳史。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在平时长期处在精神心理压力大、情绪抑郁或变化无常等等情况之下,也会引发面神经炎。还有些人也因为在平时生活当中超负荷锻炼、睡眠不足等也是面神经炎发病的一些不良因素。


    以上就是关于今天为大家介绍的面部神经炎这个病的原因了,希望看到这里的朋友能够引起重视,在平时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的锻炼身体,劳逸结合的同时,保持愉快的心情,才能够远离疾病的困扰。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