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妊娠期肝炎病毒感染的处理策略

妊娠期肝炎病毒感染的处理策略
发表人:医咖会

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以及疱疹病毒家族的病毒都会引起肝病,这些病毒感染可能与妊娠同时发生。包括肝硬化在内的急性或慢性肝衰竭都与不良妊娠结局高风险相关。此外,一些病毒感染,包括乙型和丙型肝炎,会导致胎儿或围产期传播和后代慢性感染的风险,以及肝硬化和肝癌过早死亡风险。近日,《美国妇产科杂志》在线发表了怀孕期间肝炎病毒感染的管理策略,下文重点介绍了甲肝(HAV)、乙肝(HBV)、丙肝(HCV)病毒感染的管理策略。

 

甲肝病毒感染

推荐的妊娠期甲肝病毒暴露后预防策略包括免疫球蛋白单次注射,应基于体重进行静脉注射(0.1ml/kg)。该策略可以提供被动和暂时性免疫,但针对孕妇的数据很有限,在暴露后14天内注射,有效性达到80%-90%。

 

甲肝疫苗用于预防已经超过25年。 怀孕期间接种甲肝疫苗的建议与非孕期女性相同:适用于有感染风险或严重后果的女性。 如果没有免疫球蛋白,接种疫苗也可以作为暴露后的预防措施,这对于有甲肝长期暴露风险的女性很关键。

 

甲肝疫苗接种后报告的常见反应包括发热(16%)、注射部位红斑(15%)和注射部位肿胀(10%)。最近,美国疫苗安全数据库对孕妇接种甲肝疫苗的安全性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包括1140名活产婴儿,70%的疫苗接种发生在孕早期。怀孕期间接种疫苗很少见,约为1.7/1000。大多数出生结局与接种疫苗无关,有可能与小于胎龄儿(SGA)风险相关。

 

暴露于甲肝的婴儿可以通过胎盘抗体转移获得免疫力。这种被动免疫可提供几个月的保护,到12个月大时检测不到抗体水平。

 

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病毒感染在怀孕期间对胎儿和母亲都会产生影响。母体血清病毒载量高(乙肝DNA水平>200000 1U/ml)是预防失败的一个常见原因,即使进行了主动和被动免疫,围产期垂直传播率仍可达到9%。

 

一些专业组织建议,如果母体乙肝DNA>200000IU/ml,作为一种保守的选择,考虑采取抗病毒预防措施,以尽量减少乙肝的垂直传播。 在妊娠28-32周开始抗病毒预防,为分娩前抑制乙肝病毒载量和预防垂直传播提供了时间窗口。妊娠期抗病毒开始和停止的理想时间还没有确定。

 

具有疗效和安全性的抗病毒疗法包括 核苷/核苷类似物聚合酶抑制剂: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基于对非怀孕成人的许多研究结果和两项随机对照试验证明了TDF在亚洲HBeAg+感染女性中的疗效和安全性,TDF是孕妇的首选抗病毒药物,与老的抗病毒药物相比,TDF的抗病毒耐药要少得多。孕妇使用TDF的一个小问题是有磷酸盐流失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是一种新药,具有较小的肾脏和骨骼毒性,在中国一组孕妇进行的研究中,证明了其对围产期乙肝传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过还需要更多关于TAF在妊娠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

 

怀孕期间抗病毒治疗的一个重要风险是停药后疾病复发的风险。肝病复发是由乙肝 DNA病毒载量和宿主免疫学活性增加引起的,定义是ALT水平突然增加到正常上限的5倍以上。估计在女性中的患病率在4-25%之间。针对这一问题的处理, 在停止治疗后的头6个月,应每2-3个月随访产妇的ALT水平。如果持续存在恶化,重新开始妊娠期使用的相同抗病毒治疗药物可能会有帮助。

 

TDF在婴儿中吸收较差,转移到母乳中的情况极少。据估计,婴儿总暴露量约为口服剂量的0.03%。TAF的哺乳期研究很少。

 

对于没有临床指征进行持续治疗且其婴儿接受了HBIG和疫苗接种的母亲,TDF可在分娩后0-12周停止。虽然母乳中存在乙肝病毒,但母乳喂养的婴儿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并不会明显高于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因此不应推迟母乳喂养。为了发现乙肝垂直传播或疫苗接种失败的情况,应在婴儿9-12个月大时,以及在首次疫苗接种后至少2个月,对婴儿进行HBsAg和抗HBs的血清学检测。

 

丙肝病毒感染

如果有必要进行侵入性的产前诊断检查,建议采用羊膜穿刺而不是绒毛取样。剖宫产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减少丙肝的母婴传播,因为垂直传播的确切时间未知。较早的队列研究表明,可能有部分丙肝病毒载量升高的女性在临产前进行剖宫产是有益的,不过还需要更多的前瞻性、设计良好的研究进行验证。

 

感染丙肝的女性都应该戒酒。对于肝功能正常的丙肝患者,大多数药物的剂量不需要调整,包括乙酰氨基酚。怀孕期间一般不需要对肝功能或病毒载量进行常规的连续性实验室监测,孕妇应转诊到肝病或传染病科。 丙肝女性所生的婴儿应在>18个月大时进行抗丙肝抗体筛查,或在1个月大后进行2次丙肝RNA筛查

 

丙型肝炎的治疗和实现持续病毒学缓解与肝脏相关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降低相关。 直接作用的抗病毒药物(DAA)治疗现在被推荐给几乎所有的慢性丙肝感染患者。评估DAAs在妊娠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试验很少。雷迪帕韦/索非布韦的经验仅限于最近发表的1期试验,治愈率为100%,没有安全性问题。

 

目前对索非布韦/维帕他韦的早期研究正在进行中。在缺乏数据的情况下, 应劝告患有丙肝的育龄女性在怀孕前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改善健康状况并消除垂直传播的风险。在接受DAA治疗(使用或不使用利巴韦林)期间发现怀孕的女性,应与医生讨论继续治疗的风险和益处。 利巴韦林在怀孕期间是禁忌使用的,因为其致畸风险在停止治疗后可持续6个月。

 

参考文献:

Am J Obstet Gynecol. 2021 Sep 10;S0002-9378(21)00998-4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梁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病流行病学。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病毒性肝炎最近这几年在我国发病人群逐渐的增多,而且好多人年纪轻轻都患上了病毒性肝炎,造成病毒性肝炎最主要的元凶大都是过多的汹酒,然而病毒性肝炎对病人的影响却非常大。


    对于病毒性肝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过多的喝酒。一些研究发现,有半数以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都是由于长期的喝酒所引起的。事实上,肝脏对我们的身体,非常的重要它是人体的消化腺体。基本上所有的化学物质都会在肝脏中进行转化。所以肝脏很容易受到一些有毒物质的侵害引起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的注意饮食。以下我们就来说一些病毒性肝炎的饮食禁忌。

     

     


    首先病毒性肝炎一定要控制饮酒的量。这对于所有的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说都非常的重要。在患病期间一定要避免任何含有酒精的物质或者饮品,同时多吃一些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多补充身体中蛋白质含量。同时也应当多摄取些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各种维生素。造成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体内过多的缺乏维生素b族物质所造成的。所以在生活中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b的食物对脂肪肝、病毒性肝炎和其他的肝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在日常的饮食中也应当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注意控制糖类脂肪的摄入。少吃或者尽量不吃一些含有过多油脂的东西,我们可以多吃一些青菜,水果和其他各种含有纤维素的东西,在睡觉前面尽量少吃食物。

     


    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说也应当经常的补充一些矿物质和其他肝脏所需的微量元素。这对维持肝脏的健康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微生态活菌,这种物质可以帮助肝脏进行排毒降低肝脏中肉毒素的含量,缓解身体疲劳。


    以上这些就是病毒性肝炎饮食注意。所以患者在面对病毒性肝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建立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同时一定要谨记不要耽误病情。病毒性肝炎进一步发作会导致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所以患者还是要做到早治疗早轻松。

  • 作者 | 王素娜
    文章首发于 | 感染科王素娜微博

     

    乙肝免疫耐受期指的是e抗原阳性,HBV DNA非常高,但没有活动性肝病证据的一段时期。具体表现为大三阳,乙肝病毒定量非常高,肝功化验中谷丙转氨酶(ALT)正常,肝活检显示肝脏炎症活动非常轻微。

     

    以往的观点是,乙肝免疫耐受期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的风险低(疾病进展风险低),对于抗病毒治疗的应答差,除非有进展性肝病的证据,否则,不进行抗病毒治疗。

     

    但现在随着强效低耐药抗病毒治疗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部分免疫耐受期的患者也是需要治疗的。并且因为乙肝抗病毒药的不断降价,越来越多的患者有能力负担抗病毒治疗的费用。

     

    首先,ALT多少算正常?不同的化验单往往标注着不同的正常值,我见过的ALT最高正常上限是68U/L。

     

     

    那么,患者ALT长期60真的算正常吗?

     

    即使以40为上限,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LT高正常值,也就是ALT为26~40U/L的HBV感染者疾病进展风险的远大于ALT低正常值者(小于等于25U/L),ALT高正常值的HBV感染者具有显著肝组织学病变的比例也远高于低正常值者。

     

    所以,2018年美国肝病学会重新定义了免疫耐受状态,更新了ALT的正常上限,采取35 U/L(男性)和25 U/L(女性)作为正常上限,并且注明不要使用当地实验室的正常上限标准[1]。

     

    其次,符合新标准的免疫耐受期患者就不用抗病毒了吗?

     

    将不同年龄的免疫耐受期患者进行分组,小于35岁,26到50岁,50岁以上,高年龄组患者具有显著肝组织学病变的比例远高于年轻患者[2]。

     

    另外,免疫耐受期的患者也可能已经有乙肝病毒基因的整合,启动了肝癌的进程[3]。因此,不治疗的免疫耐受期患者发生不良事件(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的几率要高于经过治疗的免疫活动期患者[4]。

     

     

    再次,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可以通过长期降低患者的HBV DNA水平,从而改变不良结局[5]。

     

    因此,应放宽免疫耐受期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指征。以下情况需要考虑抗病毒治疗:

     

    一,年龄大于30岁依然是大三阳的患者。

     

    二,有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的成人患者。

     

    三, 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

     

    四,有HBV相关肝外表现的患者。

     

    五,HBV DNA大于10E6IU/ml,期望提高母婴阻断率的孕妇。

     

    当然,我们更期待的是乙肝的根治性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根治的曙光出现之前,希望所有的乙肝患者都还有机会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1]2018年版AASLD慢乙肝指南

     

    [2]Nguyen MH, Garcia RT, Trinh HN, et al. Histological disease in Asian-American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high hepatitis B virus DNA, and normal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levels. Am J Gastroenterol. 2009 Sep;104(9):2206-13.

     

    [3].Varbobitis I, Papatheodoridis GV. The assess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isk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under antiviral therapy.Clin Mol Hepatol 2016;22:319-326.

     

    [4] Kim GA,et al.High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death in patients with immune-tolerant-phase chronic hepatitis B.Gut. 2018 May;67(5):945-952.

     

    [5].Liaw YF, Sung JJ, Chow WC, et al. Lamivudin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advanced liver disease. N Engl J Med, 2004, 351:1521-1531.​​​​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王素娜
    文章首发于 | 感染科王素娜微博

     

    乙肝免疫耐受期指的是e抗原阳性,HBV DNA非常高,但没有活动性肝病证据的一段时期。具体表现为大三阳,乙肝病毒定量非常高,肝功化验中谷丙转氨酶(ALT)正常,肝活检显示肝脏炎症活动非常轻微。

     

    以往的观点是,乙肝免疫耐受期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的风险低(疾病进展风险低),对于抗病毒治疗的应答差,除非有进展性肝病的证据,否则,不进行抗病毒治疗。

     

    但现在随着强效低耐药抗病毒治疗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部分免疫耐受期的患者也是需要治疗的。并且因为乙肝抗病毒药的不断降价,越来越多的患者有能力负担抗病毒治疗的费用。

     

     

    首先,ALT多少算正常?

     

    不同的化验单往往标注着不同的正常值,我见过的ALT最高正常上限是68U/L。

     

    那么,患者ALT长期60真的算正常吗?即使以40为上限,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LT高正常值,也就是ALT为26~40U/L的HBV感染者疾病进展风险的远大于ALT低正常值者(小于等于25U/L),ALT高正常值的HBV感染者具有显著肝组织学病变的比例也远高于低正常值者。

     

    所以,2018年美国肝病学会重新定义了免疫耐受状态,更新了ALT的正常上限,采取35 U/L(男性)和25 U/L(女性)作为正常上限,并且注明不要使用当地实验室的正常上限标准[1]。

     

    其次,符合新标准的免疫耐受期患者就不用抗病毒了吗?

     

    将不同年龄的免疫耐受期患者进行分组,小于35岁,26到50岁,50岁以上,高年龄组患者具有显著肝组织学病变的比例远高于年轻患者[2]。另外,免疫耐受期的患者也可能已经有乙肝病毒基因的整合,启动了肝癌的进程[3]。因此,不治疗的免疫耐受期患者发生不良事件(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的几率要高于经过治疗的免疫活动期患者[4]。

     

     

    再次,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可以通过长期降低患者的HBV DNA水平,从而改变不良结局[5]。

     

    因此,应放宽免疫耐受期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指征。以下情况需要考虑抗病毒治疗:

     

    一,年龄大于30岁依然是大三阳的患者。

     

    二,有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的成人患者。

     

    三, 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

     

    四,有HBV相关肝外表现的患者。

     

    五,HBV DNA大于10E6IU/ml,期望提高母婴阻断率的孕妇。

     

    当然,我们更期待的是乙肝的根治性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根治的曙光出现之前,希望所有的乙肝患者都还有机会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1]2018年版AASLD慢乙肝指南

     

    [2]Nguyen MH, Garcia RT, Trinh HN, et al. Histological disease in Asian-American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high hepatitis B virus DNA, and normal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levels. Am J Gastroenterol. 2009 Sep;104(9):2206-13.

     

    [3].Varbobitis I, Papatheodoridis GV. The assess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isk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under antiviral therapy.Clin Mol Hepatol 2016;22:319-326.

     

    [4] Kim GA,et al.High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death in patients with immune-tolerant-phase chronic hepatitis B.Gut. 2018 May;67(5):945-952.

     

    [5].Liaw YF, Sung JJ, Chow WC, et al. Lamivudin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advanced liver disease. N Engl J Med, 2004, 351:1521-1531.​​​​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黄刚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化工医院 消化内科

    肝炎疾病一直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而慢性病毒性肝炎就是其中的一种,患者患有了这种疾病之后就会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症状,这个时候就需要患者及时的进行治疗,这样才可以避免一些并发症出现,而且患者在积极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日常的护理,这样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才会有所帮助。那么慢性病毒性肝炎护理措施都有哪些呢?

    1、患者在患有了慢性病毒性肝炎之后就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一定要消除一些不良的情绪,如当患者出现了焦虑、恐惧以及抑郁等不良的情绪之后,作为家属就应该多对病人做一些开导,让患者尽量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之后再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这样才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2、患者在患有了慢性病毒性肝炎之后还应该多了解一些疾病传播的知识,因为这种疾病的病毒是可以通过患者的粪便以及唾液当中排出的,一旦这种病毒传出就很容易会导致其他正常人受到感染,所以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都应该及时的进行消除,这样才可以避免会偶感染他人的情况发生。

    3、患者在患有了慢性病毒性肝炎之后还应该多注意休息,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运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而且患者在日常饮食的时候还应该多吃一些含有丰富营养的食物,尤其是要注意一些丰富维生素和纤维素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在摄入之后是有助于患者免疫力增高的,当患者的免疫力提高之后也就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了。

    上述这些内容就是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注意的护理措施,相信通过上述的内容大家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这种疾病的护理就有一定的了解了,那么在对这些了解了之后,在日常生活中患有一旦患有了此病,就应该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做好护理,这样才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