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小弟”勃起障碍是致命疾病的预警!

“小弟”勃起障碍是致命疾病的预警!
发表人:胡月鹏

勃起功能障碍是致命疾病的预警

男人勃起功能(以下简称 ED)出现了障碍意味着什么?它不只是一个会影响性福生活的难言之隐,更是一种致命疾病的预警信号。而这种致命疾病就是你我熟知的心血管病。

听起来是不是觉得特别不可思议?男性生殖器离心脏还远着呢,怎么可能会扯上关系?

其实关于 ED 与心血管疾病,在国外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著名的欧洲泌尿外科协会每年都会发布关于 ED 的最新诊疗指南。

从前指南中都在强调糖尿病与 ED 的关系,但随着医生对疾病的深入理解,临床数据的积累和患者的增多,从近几年开始,指南当中开始特别强调心血管疾病与 ED 的关系,并得出结论: ED 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预险因子。

也就是说如果发生了 ED,则预示着他的血管功能已经出现了退化。这是为什么呢?

从机理上来说,虽然阴茎是一个外周器官、末梢器官。但阴茎内的血管和我们的心血管,从血管结构上是一样的,因此它们其实是人体大健康系统里不同的部位而已。

如果供应阴茎的动脉出现了诸如粥样硬化一类的病变,那么阴茎血管管腔就会变细,供血功能就会出现障碍,ED 就发生了。

而阴茎的动脉比冠状动脉要细,因此它要出现问题,您又不加控制的话,大概 4 年半到 5 年的时间,就会出现大血管的问题。也就是说,心血管和 ED 都是血管疾病。

ED 是小血管出现了问题,心血管则是大血管出现了问题。所以如果出现了 ED,提示心血管系统可能存在潜在的得病风险,应该早期关注、就诊、干预。

到门诊治疗 ED 的 80%是中青年人

总的来说,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ED 的发病机理,或是 ED 的病因和风险因素是一样的。肥胖、酗酒、吸烟这些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都会导致 ED。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素,也都是 ED 的风险因素。

《欧洲泌尿外科指南》中指出,国外绝大部分的 ED 患者,都是 40-70 岁的中老年人。

然而在中国,50 岁以上来看 ED 的却没这么多,40 岁以下来就诊 ED 的人占到 80%。这些患者都是我们社会的顶梁柱,与国外的情况截然相反。

原因也并不难解释,国内的老年人对于 ED 并未过多关注,觉得只要自己身体没病,吃的好、睡得香、儿孙过得好就行了,对性方面并没有太高要求。但 40 岁以下年轻人肯定不是这样,性需求对他们来说肯定是刚性需求,也是维持婚姻和家庭的必需品。

可是这部分人正处在事业高峰期,都是白领、骨干、精英的“白骨精”人群。平时工作压力也很大,而且存在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班、熬夜、疲劳、晚餐时间晚、睡眠时间少等等。

就夜间勃起而言,这本来是个正常生理现象,也是阴茎勃起的维护时段。过去八十年代到了晚上 10 点以后,路上连条狗都没有,更别说人了。

年轻人 ED80%是由心理因素造成

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是导致 40 岁以前 ED 的主要因素。到他门诊来看病的患者 80、90 后比较多,他们都没有其它合并疾病。

但通过问诊就能发现一个共同点,这些人大多会有焦虑抑郁表现。80 后都是独生子女,遇事后缺乏交流或获取有效信息的渠道,也没有兄弟姐妹可以诉说,所以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国内医生前段时间在院内门诊患者中做了调查研究,50%左右的男科常见疾病患者会有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有的能到 60-70%。ED 是个很隐私的事情,这些患者很有可能会把这些令他们沮丧的事情告诉他们的兄弟姐妹,但独生子女跟谁说?只能憋在心里。

所以这个时候,医生不仅在治疗他们的躯体疾病,还得作为一种心理依靠干预他们的心理状态,他们会在困惑的时候来找你,你如果能够为他答疑解惑,点明他的心理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就应该不会太焦虑了。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小民营医院会挣钱,因为他们特别会忽悠病人,让患者相信自己的病情很严重,把白的说成黑的。

比如前列腺炎,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炎症,它可以与性功能障碍同时发生,互相影响,但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在民营医院却会忽悠你,这病会导致阳痿、早泄、不孕症,中国人又普遍缺乏科普知识,所以常常被忽悠。

得了 ED 到底怎么治?

对于 ED 的治疗通常采取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有时候还会用到控制情绪的药物。磷酸二酯酶五型是治疗 ED 的一线药物,这类药物在开发的初期,是当心血管药物来开发的,主要用来扩张血管。

但最后发现它能够特异性的改善阴茎的血供,所以成为了治疗 ED 的药物,这些药物包括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不仅安全而且有效。

其实人体的功能系统包括两个系统,紧张系统和舒张系统,很多疾病就是因为人体的功能该舒张的时候不舒张,而出现了问题。比如高血压、支气管哮喘,该松弛的时候它收缩了,血液供不进来,气道不开放就得病了,ED 这种病也是如此。

有人说吃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会成瘾,这也是不对的,因为这个药物不作用于大脑,只作用于阴茎的血管。

不想得 ED,这样做就够了!

怎样预防心血管病,就怎样预防 ED。其实很简单,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戒烟、锻炼、减重,控制糖尿病、防止代谢综合征,最重要的要学会身心放松,劳逸结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