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冻伤的水泡怎么处理 三步正确处理冻伤水泡

冻伤的水泡怎么处理 三步正确处理冻伤水泡
发表人:健康一点通

作者:李春苗

冻伤起水泡这种症状很多人都出现过吧!特别是在冬季,很多人玩着玩着雪,在一不留神的情况下手就被冻伤了,而且冻伤过后还会出现一些小水泡,这就会使患者感到很难受,所以说为了使这种症状发生的几率减少,也为了更好的治愈这种症状,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冻伤的水泡怎么处理以及三步正确处理冻伤水泡。

首先介绍一下,冻伤起水泡,冻疮起水泡是因为人在低温的情况下,手部被冻伤,导致血液无法正常的流通,并且没有温度,当人体体温回暖的时候,冻疮部位就会出现一些人体组织液形成水泡。而且形成水泡以后经常会产生疼痛的,并且还很可能会伴随着一些瘙痒的症状,严重困扰着冻伤的患者。

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三步骤处理冻伤水泡。

第1步,温暖的环境,到手部冻伤起水泡以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寻找一个温暖的环境,使手部的血管温度回升,而且这也可以很好的缓解手部皮肤组织的僵硬,但是一定要切记不要直接用火去烤,这样很可能会因为受过冻伤又接受了高温度使手部的伤口更加严重。

第2步,挑开水泡,需要寻找一个锋利并且经过消毒的工具,将手部的水泡挑开,使里边的液体流出。

第3步,包扎伤口,先抹上一些消毒杀菌的药物,然后又通透性好的纱布,对伤口进行包扎。

只要做好以上三步那么因为冻伤而起的小水泡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消除。因为冻疮这种症状会严重的损害人体的表皮组织,所以说出门在外一定要做好保暖的准备,并且如果出现了冻疮,这种症状那么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液氮是低温存储的氮气,温度很低,皮肤和液氮接触会造成冻伤。液氮和皮肤接触并非一定会导致冻伤,具体情况和接触时间、接触皮肤面积有关,短时间接触,液氮蒸发成氮气会发挥对皮肤的保护作用,但是长时间接触,会因为皮肤温度过低,在升温过程中发生烧伤,因此,液氮冻伤患者,需要选择缓慢自然的方式逐步升温。

    液氮是化工行业常用化学制剂,需要低温存储,皮肤接触会导致皮肤冻伤。短时间内接触一般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长时间暴露在液氮中,冻伤的可能性就会增大。长期暴露于液氮会导致手表皮肤的温度下降,离开液氮时,皮肤会离开较低的温度并与较高温度的空气接触,这会导致皮肤烧伤。

    和公众认知不同,液氮冻伤实际上并不是低温导致的,而是温度上升过程中造成的烧伤。液氮冻伤会导致患者手上产生一些小水泡,严重患者这些小水疱会破裂。液氮溅在皮肤上会形成冰晶,将细胞快速冻结,但是冰晶融化之后,细胞会脱水,原有结构被破坏,就会产生水泡,导致严重的皮肤损伤。

    一般来说,在患者冻伤后,皮肤通常会先出现肿胀变红的症状,严重患者皮肤会逐渐变黑并结痂,并且会在五天后自行脱落,一般不会留下明显的疤痕。如果是轻微的冻伤,患者需要迅速离开冷冻源,且不要立刻进行热敷,避免皮肤冻伤的进一步加重,而是应该选择自然缓慢的方式使皮肤逐渐升温,严重患者需要及时就诊。

    液氮导致的皮肤冻伤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冻伤,而是皮肤温度骤然下降之后,因为升温过快导致的烧伤。一般患者短时间接触液氮,液氮蒸发会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空气膜,发挥隔温作用。但是长时间接触,就会导致皮肤温度过低,接触面积不大,需要选择自然温和的方式升温处理,大面积接触需要送医院进行治疗。

  • 作者:王钊

    烫伤是生活中很容易发生的意外事故,烫伤的程度也有轻有重,一般人在发生烫伤后都会出现水泡,还有有严重的疼痛,水泡最好是不弄破,让皮肤自己吸收,这样就可以避免感染,那么烫伤水泡多久能消呢?六个方法可以让烫伤水泡尽快消退。

    水泡消退的时间每个患者是不同的,消退的时间不但要看患者的护理,还要看病情的严重程度。直径小于2cm的水泡一般3-5天内可以消散。水泡的体积越大,就越难消。如果水泡的较大,直径超过2cm,说明烫伤程度相当严重,最好到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发生感染。要促使水泡尽快消退,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1、牙膏:烫伤起泡的适合可以涂抹一些牙膏在上面,刚刚发生烫伤的时候,面积小的患者可以用冷水浸泡降温,然后再应用牙膏。

    2、蜂蜜:蜂蜜有一定的护肤作用,而且可以消炎杀菌、止痛消肿,因此患者可以每天用适量的蜂蜜涂,促使水泡尽快消退。

    3、白酒加清水:烫伤起泡时可以用白酒和适量的冷水混合,然后浸泡有水泡的部位,有消炎杀菌效果,可以缓解疼痛,并能促进水泡消退。

    4、干茶叶:把干茶叶放在锅中炒焦,磨成很细的粉,然后加入菜籽油混合成糊状,轻轻地将它涂抹在水泡上班,可以减轻肿胀、疼痛。

    5、芦荟:把新鲜的芦荟洗干净捣成泥,然后涂抹在水泡上面,不但可以舒缓疼痛,也可以消炎止痒,促进水泡消退。

    6、烫伤膏:烫伤膏是治疗水泡最简单的方法,效果也是很好的。

    烫伤的时候可以通过上面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清淡饮食,多吃营养丰富的蔬果、鱼、鸡蛋有利于伤口的恢复,同时要避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蒜、炸鸡、炸鱼等。

  • 作者:李晓军

    烫伤以后疼痛感是比较强烈的,所以在发生烫伤后应该立刻地作出处理,采取合适的方式来缓解烫伤所带来的疼痛感。那烫伤怎么快速止疼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三个能够有效缓解烫伤疼痛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了解到这方面的内容。

    冷疗的方式是生活当中常见的缓解烫伤疼痛的方式。一旦发生烫伤以后,应该注意立刻把烫伤的部位放在凉水的下面冲洗。这样能够使得被烫伤的部位快速的散热,一般浸泡的时间越早,烫伤所产生的疼痛感就会越弱。

    适当的使用鸡蛋,也是可以有效地缓解因为烫伤而产生的疼痛感的。具体的做法是使用鸡蛋清放在香油里进行混合搅,然后尽快的涂抹在被烫伤的部位,这样也能够起到很不错的消炎止痛的效果。

    蜂蜜其实基本上算是每个家庭都必备的一种食物了,如果出现了烫伤的情况,也可以选择使用蜂蜜来帮助缓解疼痛。如果不小心被烫伤了,但是没有出现脱皮的现象,可以在烫伤的部位适当的涂抹一些蜂蜜,这样就能够有效的缓解因为烫伤而出现的疼痛感。另外适当的涂抹一些蜂蜜,还能够起到非常不错的抑菌效果,能够有效地防止患处被感染。

    以上的三个方法,缓解烫伤以后所出现的疼痛感的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而且相对来说这几种方法也是比较容易实施的,生活当中若是不小心发生了烫伤的话,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最为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帮助缓解疼痛。当然如果疼痛的比较厉害的话,是不建议自己私自的乱处理的。最好是能够及时的去看医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 冬天除了有美丽的雪景,还有令人烦恼的冻疮。然而,有那么一部分人,一到冬季就会长冻疮,冻疮发作时不仅奇痒难忍,还有关节不利,难以弯曲等不适。一些对冻疮有防治经验的人,都有自己的调理方法,比如经常泡热水,或者是涂一涂冻疮药膏。

     

    不过,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尽管了解一些防治冻疮的小妙招,但还是只能得到一时的缓解,终究是缓得了一时,缓不了一世,时间一久还是会复发。甚至还有一些人,会找一些“土方”,比如将萝卜切片,加热后敷在冻疮处,不过这种方式未必管用,还是少用为好。


    那么,为什么会长冻疮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皮肉被寒邪给冻坏了,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明明都是一样的环境,“为什么每次受伤的总是我”?其实这就跟体质差异有关,有些人自身的阳气充足,抗冻能力强,所以即使受到了一点风寒,身体也是可以自行调节的,那些阳气不足或者气血不足的人,自然就会成为冻疮的目标,同样是对雪景的喜爱,看来终究还是错付了。

     

    患过冻疮的人都知道,这个病症,来一次可能会落下病根,以后的冬季只要寒风凛冽,身体要是扛不住,就有可能会复发,所以想要“根治”,还得内调外治,以补充阳气和补益气血为主,那么究竟该如何治疗冻疮呢?这3个方法,或许可以帮助你,不妨了解一下。

     


    1.内调药方

     

    将桂枝、白芍、当归、炙甘草、大枣同用,正常煎水服用,在冻疮发作之前服用效果会更好,其实资深的中医爱好者一眼就能看出这5味中药的不凡之处,这就是医圣张仲景的千古名方“桂枝汤”的基础上,将生姜换成了当归,这个方子其实是桂枝汤的变方,要不然说张仲景的桂枝汤是“万方之祖”,内调阴阳、外调气血,甚至毫不吝惜的说,世间有很多病症,都可以用桂枝汤加减来调理。

     

    既然冻疮是阳气不足或气血不足所致,桂枝汤可以辛甘化阳,源源不断地化生阳气,再加上具有补血活血的当归,从根源上解决冻疮的麻烦。同时这个方剂药性温和,其中的药材药性跟食物也差距不大,所以,针对有冻疮的人士,在冬季的时候服用,还可以改善自己的体质。

     

    2.艾灸

     


    嫌弃喝药太麻烦了,想要更简单的方式,有这样的方法吗?当然有,既然是风寒所致,将体内的风寒驱散,或能缓解,这个时候就可以用中医特有的调治方式——艾灸,轻度的冻疮一般都能通过艾灸调理好,而且操作也很简单,采用回旋艾,在冻疮伤患处回旋,大概半个小时即可。

     

    3.冬病夏治

     

    提到“冬病夏治”,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冬天的疾病,夏天来调理,这是一种特殊的调理方法。像冻疮这种冬天的病症,想要去掉病根的最佳时期其实是在夏季,这非常符合中医所说的“冬病夏治”,这是因为夏季的阳气旺盛,无论是外在还是体内,阳气都是充足的,这也有利于病邪的化解,可以在夏季的时候,将大蒜捣烂之后,涂抹在以前被冻伤的地方,然后在太阳底下暴晒,趁热在容易生冻疮的地方擦柔。

     


    其实调理冻疮最好的方式,还是在于预防,中医讲究“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在病邪发生之前,做好防范才是最重要的,关于冻疮的防范,首先要尽量避免手脚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中,并且在受寒之后不要马上用热水浸泡或者烤火,这样有可能让寒邪入里,更难宣发。

     

    其次就是适量的运动,加快自身气血的流动,有助于阳气的升发,不要一味地依赖取暖设备。

     

  • 作者:向运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五八医院 性病科

    气温都在30℃左右,这天气凉快起来很舒服,但热起来就难受了,很多室外工作者或者外出游玩者要当心被太阳晒伤。晒伤后出现水泡多久才能好?

    3-5天。注意保持干燥,不要弄破,不必抹药,不覆盖。然后是蜕皮,皮肤有段时间会有色差,这是必经的。调整心态吧,买教训啊。饮食上吃绿豆、冬瓜,别吃辣的、发的,少吃酱油。

    晒伤起水泡会自己好吗

    1.一般来说,患者要是出现了水泡的症状的话,说宁晒伤就是很严重了。如果不采用一些药物治疗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在之后的皮屑脱落之处出现很明显瘢痕。所以,最好是使用一些消炎药来进行治愈。

    2.如果患者要是经常进行这样的眼光暴晒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皮炎的结果。如果在晒伤之后没有好好地养护皮肤的话,就会导致出现一些来不及控制的皮炎。所以,在晒伤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冷敷。

    3.现在有事夏季到来的时候了,外面的阳光是比较强烈的,所以有的时候难面会晒到太阳。所以,在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不要让自己的皮肤受到骄阳的烤制。不仅仅会导致皮肤晒伤,也会影响到形象。

    晒伤脱皮可以撕吗

    1.如果在晒伤之后,晒伤的部位已经开始掉皮的话,说明受损的部分已经开始修复了。这时候掉落的只是本体所不需要的,当然还有残留下来的。最好不要手撕,有可能会影响到伤口的恢复。

    2.对于患者来说,在晒伤的时候最好不要让自己的皮肤自行修复。这种方式是比较死板的,而且也不能保证受损的部位可以很好的自愈。所以,对于患者来说,最好还是要采取积极自觉的治疗方式。

    3.如果患者本身就是有晒伤历史的话,最好不要让自己之前的晒伤重新被外界的太阳伤害到,这样是会造成二次损伤的,会对患者的皮肤有很大的伤害的。所以,在夏季已经到来的同时,最好少出门。

  • 在生活中,一不小心就容易受伤的,如果受伤的伤口较轻,你可以自己处理。如果伤口很严重,需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伤口愈合后,伤口愈合过程中瘢痕组织重塑过程中会出现张力性水泡,那么伤口愈合后长水泡怎么办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避免发炎

    伤口长有水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你看看是不是术后伤口没有完全愈合,还是因为,在伤口愈合其间,你有经常活动,导致伤口附近出现水泡,又或者,是不是因为上火的原因,也可能是伤口在愈合的过程中发炎啦。

    2、避免感染

    在术后出现这种状况,很有可能是因为,手术后,对于伤口使用的纱布之类的东西,在你的身上出现过敏的情况,当然也可能是另外一些皮肤病之类的,可不是不可能,你要多做伤口处的清洁工作,不要再感染,会变成二次感染。

    3、保持清洁

    必须要保持清洁,局部可以用生理盐水来进行冲洗,然后用碘酒消毒,千万不能让伤口处在一个潮湿的环境中,这样的环境是最适合细菌生长的。一定要保持干燥通风,不要遮挡纱布,可以适量用一些外用的药膏,但是不能涂抹在伤口处,避免药物进入伤口。

    4、银针消炎

    选一根干净、锋利的针用以下方法中的一种为它消毒:用酒精从头到尾擦拭;用煮沸的水烫;放在火焰上烤直到它开始发亮呈现橙色。

    5、绿茶消炎

    绿茶有天然的消炎性质,所以在盛有冷却绿茶的碗或者水池里浸泡起泡的皮肤,有助于平复水泡周围肿胀或发炎的皮肤。

    以上就是关于伤口愈合后长水泡怎么办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按医嘱按时吃药,按时到医院清理伤口、换药或拆线。拆线后应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吸烟和饮酒,操作现场应注意防晒,还可使用疤痕膏,每天进行按摩,让水泡被吸收掉。

  • 作者:向运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五八医院 性病科

      脚部冻伤经常出现在寒冷的天气,是由于寒冬季节由天气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多发在身体暴露的部位手脚、耳朵、耳垂、脸颊等部位现代人的身体素质比较差,皮肤的耐寒性差,容易导致血液循环障碍,使得身体容易出现组织损伤,有一般会有局部红肿痒痛热,严重的还会出现水泡,以及组织坏死。

      1.保证脚部温暖,脚部冻伤的成因之一就是因为脚部保暖措施做的不够好,所以冬季一定要穿上防寒的鞋子以及棉袜,如果每到冬季就会脚部冻伤的话一定要提前做好保暖措施,最好能穿上两双袜子,避免整个冬季受到冻脚之苦而后悔莫急。

      2.多喝温热的水,如果脚上被冻伤说明脚部血液循环不够导致脚部不足以抵御冬季的严寒,多喝温水有利于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并且能增加人体内的热量,通过血液讲热量带到脚部,对于脚部被冻伤有着很好的效果。当然,每日可用热水泡脚,这种反复能更直接有效的使脚部变得温暖从而治疗脚被冻伤。

      3.对于脚部冻伤并且已经开裂的情况下,可以去药店买一些治疗冻疮的药膏,抹在被冻伤的部位,一定要注意,先把脚洗干净了再抹药膏,每天坚持使用被冻伤的脚就会渐渐变好的。

      4.对于寒冷的冬天,脚被冻伤的人们可以多吃一些温性的食物,比如羊肉,生姜,牛肉,枸杞等,多吃温性的食物有助于身体的御寒,能让脚部不容易再次被冻伤。

      最后,脚部冻伤的人们一定要多运动运动,增加脚部血液循环量,这样就不容易被冻伤啦,尽管冬季寒冷但也要加强运动,如果平时工作太忙,也可以在室内多走走路,对于治疗脚部冻伤也是非常有效果的。

  • 一位专业的骨科医生说:“每天发生摔伤、工伤以及意外而骨折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不希望每天有那么多受伤的人出现在我们面前,更不希望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病人来就诊时超过最佳救治时间,或是在搬运过程中因为大家的‘搬运方式不当’而使得伤者受到‘二次伤害’,我们的愿望仅此而已。”

     

    因此,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些正确和基础的急救程序。

     

    关于骨折的正确处理方式,大家需要知道3个步骤。在了解步骤之前,大家需要知道骨折最基本的两大类型,一种是闭合性骨折,一种是开放性骨折。

     

    对于闭合性骨折,用肉眼可能会看到明显的骨折异常,也可能看不到,它与开放性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皮肤软组织较为完整;开放性骨折大家可以看到明显的创伤伤口,出现流血,骨折断端外露。

     

     

    关于正确急救的3大步骤:

     

    1.急救为先

     

    如果发现患者是全身多处开放性骨折,并有出血的状况,伤者出现心跳、呼吸微弱的症状,这种情况下,要先救命,再管外伤!除了第一时间呼叫120以外,接下来的步骤应该是抢救患者的生命要紧,这个时候应该是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并保证呼吸道通畅;然后等患者生命稳定之后,才是处理伤口,并进行加压包扎止血。

     

     

    2.伤口处理

     

    非专业人员要对伤者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除了加压止血以外,如果伤口有异物,首先要将其清理干净,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是干净的纱布将伤口包扎好,这样可以尽量减少细菌感染。

     

     

    3.简单固定

     

    简单固定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在搬运过程中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不管是开放性还是闭合性骨折,都需要对伤员的骨折部位进行及时、简单的固定,尽量避免组织继续损伤、加重患者的疼痛感,最好是能够在现场找来较为干净的木板、硬纸或是树枝作为固定器材,将伤者骨折的部位(上肢或是下肢)捆绑固定。

     

    大家要记住:步骤分先后,一定不能乱,也不能拖时间就诊。

  • 每到深冬,寒风来袭,冻疮随之而来,不但影响外表,且给患者带来肿胀、疼痛、瘙痒甚至皮肤的溃烂等不适之症。那么冻疮是怎么来的?具体有哪些表现呢?关于冻疮而言又有哪些预防以及治疗方法呢?

     

     

     

    说到“冻疮”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寒冷的北方,其实不然,这些年在没有暖气的南方更是冻疮的多发地带。另外由于缺少运动、长期户外运动以及鞋袜过紧也会导致冻疮的发生。少年、儿童和女性神经血管对低温反应性过强,更易患冻疮。

     

    一般低温潮湿环境所导致的机体局部组织微循环障碍是引发冻疮的最根本原因。临床上常常表现为肿胀、疼痛以及瘙痒,局部皮损呈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边缘一般呈鲜红色,皮损表面呈紧张状态,按之柔软,压之可褪色,撤压颜色可逐渐恢复原色。多见于手、足、鼻、耳廓、脸颊等部位。还有一些发生在大腿以及臀部的深在性冻疮。一般多见于“冰冻美人”不穿“秋裤”的女性。

     

     

    冻疮的预防:

     

    1、每天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是预防冻疮重要的也是有效的方法。

     

    2、遇到极冷的天气时,防护保暖措施一定要做到位,如手套、围巾、衣服等,切忌鞋袜过紧,防止挤压造成的血液循环障碍。

     

    3、有冻疮病史者,每年进入冬季后要及早做好防护准备工作。

     

    4、一旦出现冻疮症状,切忌使用热水浸泡,这样不仅使血液不能及时回流,且会加重组织损伤,可以用37℃左右的温水浸泡。

     

     

     

    关于冻疮的治疗:

     

    一般根据临床指征有抗炎、镇痛、止痒等对症治疗;严重者以及常年反复发作者最好就诊皮肤科,在专科大夫指导下用药、正规治疗。

     

    1、其实大多数冻疮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保暖一般会自然痊愈。

     

    2、物理疗法治疗冻疮有紫外线照射、氮氖激光局部照射等。

     

    3、冻疮初起者可将冻伤部位用温水浸泡,涂擦适量药物在患处,用手轻轻搓,直至患处发热。

     

    4、对于未破溃的冻疮可以用适量药粉加适量黄酒调匀揉搓患处;对于已经溃破者患处进行常规消毒后可以将药粉撒在患处,并用消毒纱布包扎,预防感染。

     

    最后提醒广大朋友:冻疮不可怕,关键是保暖!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在这个“冻手冻脚”的天气里,每天门诊上都会遇到不少患者说自己手脚冰凉,尤其是一些女孩子。那么,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又该如何调理呢?

     

    手脚冰凉在中医里又叫“四末冷”,主要是指四肢腕踝关节以下部位的温度低于身体其他部位的一种现象。一般表现为从手脚末端向上发展的趋势,常伴有手脚出汗。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手脚冰凉出现的原因分为两大类,即“外因”和“内因”。

     

    外因多为单纯外部寒冷造成的,比如天气寒冷、脚保暖不足等,待将手脚放置温暖处后,温度可自行恢复。这种情况只需个人多注意即可。内因多是由于自身机体内部出现问题,而出现的一种病态表现,将手脚移至温暖处,温度升高不明显或并不升高。“内因”又分为自身阳气不能温煦与长期气血不足。若加以区别,阳气不足的人多有比一般人更怕冷的表现,而气血不足的人一般多伴有心慌、无力等“血虚”的表现。

     

    内因与外因有着较为简单的区分方法

     

    就是触摸冰冷部位,若触摸表层皮肤冰凉,往下深按温度反而逐渐升高,这种多是外因造成的;如果往下深按冰冷感加重,甚至给人冰冷刺骨的感觉,这多是内因造成的。还有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外因的手脚冰凉多有季节性,多出现在冬季或者天气突然转冷时,而内因的手脚冰凉多四季持续存在,冬季或天气转冷时加重。

     

    在手脚冰凉的调理上,中药具有较理想的效果。鉴于中药方剂因人而异,在此向大家介绍一种外洗的方法。

     

     

    从中医的角度说,无论是阳气不足,还是气血不足,都会导致寒凝血脉而手脚不温。所以在外洗上,这两种手脚冰凉可用一样的外洗方法,即艾叶15克,桂枝15克,红花15克,生姜10片(薄厚和大小类似于一元硬币),冰冷较重者可加干姜10克,加入适量冷水中,待水煮沸后再煮10分钟即可,冷却至能忍受最高温度后泡手和脚,泡至身体微微出汗为最理想状态。当然,手脚哪个先泡哪个后泡,或者一起泡,这就看个人喜好了。再搭配一些导引功法,如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等,效果会更好。这些方法虽然简便有效,但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坚持。

     

    《内经》有言,“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手脚冰凉看似是个不大的问题,却说明人体内出现了一些病变,尤其是时间长,情况重的人,应当引起一定程度的重视,尽早发现原因,解决问题,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