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全球卒中发生率公布,中国第一名!

全球卒中发生率公布,中国第一名!
发表人:顾卫红

  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的脑组织损伤。据本周NEJM发布的全球卒中报告显示,中国在卒中的发生率以及卒中引发的疾病负担方面,高居榜首。

  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从25岁开始计算,终生卒中风险为24.9%,其中,男性风险为24.7%,女性风险为25.1%。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为18.3%,出血性卒中的风险为8.2%。东亚地区卒中终生风险最高,达到38.8%,其中,中国卒中发生的终生风险全球第一,高达39.3%,男性风险为41.1%,女性风险为36.7%。

  卒中风险的增加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为了降低卒中风险,我们需要从生活方式入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等。

  除了生活方式的干预,及时就医和接受治疗也是预防卒中的关键。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情。对于出现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卒中先兆症状的人群,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此外,对于已经患有卒中的人群,康复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科学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卒中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脑卒中疾病介绍: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发生破裂或意外阻塞而导致的急性脑损伤,并引起损伤或坏死脑组织所支配的躯体功能异常表现的疾病。该病的发作与年龄因素、生活习惯因素、药物因素、原发疾病因素等有关,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头晕、面瘫偏盲、麻木、意识障碍等。临床上有药物和手术疗法,及早治疗非常关键。预后情况总体而言不容乐观,若不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则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导致卒中面积的增大,继发脑疝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及时接受医学干预后部分轻症患者可治愈且无后遗症。重症患者不能完全治愈,且可能会遗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该病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完全康复有一定的难度。影响正常生活质量。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同时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每年以350万人的速度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高血压的危害主要在于对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的损害,会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尿毒症等严重并发症,其死亡率占人类死亡的首位。

    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主要包括:①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即单纯收缩期高血压;②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的混合型;③心、脑、肾器官常有不同程度损害,并发症较为常见;④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易造成血压波动及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生与主动脉壁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含量增多、中层和内膜变厚等因素有关,导致大动脉弹性减退,外周阻力增加,收缩期血压增高。近年来,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越高,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就越多,死亡率也越高。

    针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②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③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血压。

    在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ACE抑制剂、ARBs、钙通道阻滞剂等。同时,患者还需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老年人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心脑血管报告病种有哪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问诊和互联网医院逐渐成为人们获取医疗信息和服务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介绍心脑血管报告中常见的病种及其相关知识。

    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 高血压
    • 冠心病
    • 心肌梗死
    • 脑卒中
    • 动脉硬化

    如何预防和治疗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如服用降压药、抗血小板药等。

    在线问诊的优势

    通过互联网医院或线上问诊平台,患者可以随时随地咨询专业医生,获得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同时,线上问诊也避免了传统就医过程中的繁琐手续,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 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会导致大脑部分区域的血液供应中断,从而引发一系列功能障碍。其中,脑卒中后肩痛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脑卒中后肩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肩部肌肉力量的不平衡。由于中风导致大脑功能障碍,患侧肢体活动能力受限,导致肩部肌肉长时间处于松弛状态,而健侧肢体则保持正常的运动状态。这种不平衡的肌肉力量会导致肩胛骨位置异常,从而引发肩痛。

    除了肌肉力量不平衡,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慢性损伤也是导致脑卒中后肩痛的常见原因。长时间的关节活动受限,会导致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损伤和炎症,进一步加剧肩痛症状。

    为了预防和缓解脑卒中后肩痛,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措施:

    1. 康复训练: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以增强肩部肌肉力量,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缓解肩痛症状。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中频电疗、低频电疗、蜡疗等,可以缓解肩部肌肉的紧张和炎症,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肩痛。

    3. 肩关节保护:使用肢体工具悬吊上臂,减轻关节的重力,避免肩关节过度活动,减少肩痛发作。

    4. 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肩部肌肉拉伸和放松运动,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肩痛。

    5. 医院就诊:如果肩痛症状严重,应及时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 脑卒中,即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型。其治疗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以及医院条件等。一般而言,治疗费用在3-10万元之间。轻症患者可能只需药物治疗,费用约为3000元;而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费用在5000-6000元。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保持良好的心态,并适当调整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下为详细内容: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导致的,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的。这两种类型的脑卒中都可能引起言语不清、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

    脑卒中的治疗费用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医院条件。一般来说,治疗费用在3-10万元之间。轻症患者可能只需药物治疗,费用约为3000元。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等,旨在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轻脑部损伤。

    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费用在5000-6000元。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清除脑部血管堵塞或修复破裂的血管,以恢复脑部血液循环。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还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同时,患者应适当调整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苹果等,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影响病情恢复。

  • 随着全球足球盛宴——世界杯的来临,众多球迷熬夜观赛的热情高涨。然而,熬夜看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更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本文将针对夏季熬夜看球引发的中风风险,提供一些预防和保健建议。

    夏季中风高发的原因主要与高温、潮湿的气候和人体生物钟被打乱有关。长时间熬夜看球,会导致睡眠不足、生物钟紊乱,进而影响心脑血管健康。此外,夏季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血管扩张,也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增加中风风险。

    中风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损伤。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其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等。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为了预防夏季中风,球迷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 避免熬夜看球,尽量选择白天观看比赛。
    •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 控制血压、血糖等慢性病,避免情绪波动。

    此外,球迷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停留。
    • 保持室内外温差在7℃以内。
    • 避免突然从高温环境进入低温环境。
    • 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总之,夏季熬夜看球要谨慎,注意预防中风风险,保持身体健康。

  • 近年来,关于川菜与中风预防的讨论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人都认为,川菜中的辣椒素具有降低血压、预防中风的作用。那么,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川菜的特点。川菜以麻辣著称,其中辣椒素是川菜中最为重要的调味料之一。辣椒素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这与其预防中风的理论基础相符。

    然而,仅仅依靠辣椒素并不能完全解释川菜预防中风的原因。研究表明,川菜中的其他成分,如大蒜素、姜辣素等,也具有一定的降血压、预防中风的作用。

    除了饮食因素,其他因素也对中风预防至关重要。例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都是中风的高危因素。因此,预防中风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而不仅仅是饮食。

    此外,过量摄入辣椒、油脂等食物也会增加患中风的风险。因此,在享受川菜美味的同时,也需要注意控制饮食量,避免过量摄入。

    总之,川菜中的辣椒素等成分具有一定的预防中风作用,但并不能完全依靠川菜来预防中风。预防中风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饮食、生活方式、慢性疾病管理等。

  •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在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传统的脑卒中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介入治疗逐渐成为脑卒中患者的第三个选择。

    神经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技术将药物、支架等器械送入血管内部,对病变部位进行干预。相比传统的开颅手术,神经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北京医院神经外科的王大明主任和王利军副主任医师在接受采访时,详细介绍了神经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技术优势、适应症、治疗效果等方面的知识。

    王大明主任表示,神经介入治疗在国外已有百余年历史,我国自80年代开始引进并逐步发展。目前,神经介入治疗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梗死等。

    王利军博士指出,神经介入治疗具有以下优势:

    • 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 直接作用于病灶,疗效确切
    • 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 住院时间短,费用低

    神经介入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

    • 颅内动脉瘤
    • 脑动静脉畸形
    • 脑动脉狭窄
    • 脑梗死

    王大明主任强调,神经介入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脑卒中患者,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近年来,神经介入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果。王大明主任介绍了一例国内首例“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病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未再有脑缺血发作。

  • 互联网医院与线上问诊的神经系统疾病科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在线上寻求医疗帮助。其中,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平台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并探讨如何通过互联网医院或线上问诊平台进行咨询和治疗。

    呼吸科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 脑卒中
    • 帕金森病
    • 多发性硬化症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 癫痫

    如何通过互联网医院或线上问诊平台获取帮助

    1. 选择正规的互联网医院或线上问诊平台
    2. 注册并填写详细信息
    3. 描述症状并上传相关检查报告
    4. 等待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注意事项

    • 线上问诊不能完全替代线下就诊
    • 对于严重疾病,仍需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了解中风的风险因素、预防和早期识别征兆对于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了解哪些人群更容易患上中风。一般来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吸烟、肥胖等都是中风的高危因素。此外,有中风家族史的人也更容易患病。

    预防中风的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和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以下是一些预防中风的有效措施:

    1.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老年人应定期测量血压,并遵医嘱进行降压治疗。

    2. 控制血脂:高血脂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中风风险。老年人应定期检查血脂水平,并采取相应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

    3. 控制血糖:糖尿病与中风密切相关。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积极控制血糖。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中风风险。老年人应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5. 适度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血脂等,从而降低中风风险。

    6.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

    7.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8.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9. 识别中风征兆:中风发病迅速,早期识别征兆至关重要。常见的征兆包括:突然出现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突然出现言语不清或表达困难;突然出现视力模糊或失去平衡;突然出现剧烈头痛。

    10.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中风征兆,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就医。

  • 小儿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儿科心律失常疾病,主要表现为心房快速而无规律的跳动。在兰州秋季,由于气候干燥、温差较大,小儿心房颤动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以下是对该疾病的相关介绍及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一、疾病介绍
    小儿心房颤动的主要症状包括心悸、气促、乏力、头晕等。部分患儿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在体检时发现。心房颤动会导致心房内的血液流动不畅,容易形成血栓,进而引发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二、家庭预防措施
    1. 注意保暖:兰州秋季温差较大,家长应给孩子增添衣物,防止感冒。
    2.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
    3. 健康饮食:鼓励孩子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等。
    4. 适量运动:合理安排孩子的运动时间,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 定期体检: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三、治疗策略
    1. 药物治疗:针对小儿心房颤动,常用的药物有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等。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2. 心律转复:对于症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心房颤动患儿,可考虑采用心律转复治疗,如电复律、射频消融等。
    3. 心脏介入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心脏介入治疗,如心脏起搏器植入等。
    四、预后及随访
    小儿心房颤动的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及时性等因素有关。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定期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