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承薇:肝硬化多层面血管失稳态的认识与对策

唐承薇:肝硬化多层面血管失稳态的认识与对策
发表人:医疗科普小站

肝硬化,作为常见的肝病后期阶段,其不良预后和严重的疾病负担已成为全球消化学界及政府卫生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在2017南方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国际论坛会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唐承薇教授就“肝硬化多层面血管失稳态的认识与对策”进行了深入讲解。

从肝炎到肝癌,人们往往更关注肝纤维化的过程。然而,唐承薇教授指出,肝硬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炎症过程,以肝内胶原沉积和血管失稳态为特征。尤其是那些没有肝炎症状,却因血管失稳态导致肝功能衰绝的情况,更需要引起重视。

唐承薇教授指出,炎症等致病因素会激活肝星形细胞,导致胶原合成增加、降解减少,沉积于Disse间隙中,逐渐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血窦内皮细胞(LSEC)在肝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LSEC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清除胶状体、大分子物质,抑制HSCs活化等。然而,TAA等因素会导致LSEC毛细血管化,影响其正常功能。

门脉高压症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与肝血窦内皮细胞血管化、肝内血管显著增殖等因素密切相关。唐承薇教授建议,针对门静脉高压,可以尝试多模块干预,包括病因治疗、降低门静脉压力、有效抗炎、抗血管新生、抗凝、关注肠道菌群等。

除了药物治疗,唐承薇教授还强调了日常保养的重要性。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熬夜等不良习惯,同时注意饮食调理,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摄入。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作为国内领先的消化疾病诊疗中心,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为肝硬化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诊疗服务。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