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随着教师节的临近,由美敦力医疗主办的2016年教师节静脉血栓预防公益宣传系列活动在上海拉开帷幕。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群体的健康意识,预防和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医学专家指出,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站立、久坐等,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教师作为深静脉血栓的高发人群,应加强自身健康状况的监测。若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红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活动现场,专家向教师们详细介绍了深静脉血栓的成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相关知识。此外,主办方还向教师们赠送了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弹力袜,帮助教师们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凝结形成的血栓,可能导致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红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肺栓塞危及生命。预防深静脉血栓,首先要避免久站、久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并注意穿着舒适的鞋袜。
此外,对于有深静脉血栓家族史、肥胖、长期服用避孕药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
美敦力医疗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此类公益活动,为更多人群提供健康知识和服务,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产后心慌无力,这是许多新妈妈在分娩后常见的一种症状。这种情况往往与产妇的气血虚弱、津液亏虚密切相关。
在分娩过程中,产妇需要用力,并且伴随着出血,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气血虚弱、津液亏虚。而心脏的正常跳动需要充足的气血濡养,气血虚则容易出现心慌无力的感觉。此外,血虚、津液亏虚还会导致体内郁热,热扰心神也容易产生心慌无力的感觉。
除了上述原因,不排除患者发生了心脏系统的病变。建议患者到医院心内科就诊,进行心电图检测、抽血化验血常规心肌酶等检查。
若是分娩后出现胸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心悸,应警惕围生期心肌病和肺栓塞的可能性。
1. 围生期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衰症状,如心悸、呼吸急促、运动后呼吸困难明显加重,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也可能出现下肢水肿。积极治疗后,症状将得到改善。
2. 肺栓塞: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分娩期间,微栓塞可能会进入血液循环,阻塞肺血管,引起呼吸困难。一旦诊断出肺栓塞,就需要积极治疗。
患者后期的恐慌和虚弱可能是由于分娩时母亲劳累和出血导致气血虚弱或心功能下降所致。若是由气血不足引起,那么孕妇应该注意多吃补充气血的食物,如红枣、龙眼、莲子以及瘦肉和银耳等。若是由心功能减退引起,则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活动,并避免食用含钠盐的食物。
若是产后出现恐慌、乏力等症状,可及时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益气养血颗粒缓解症状。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它会导致肺血管阻塞,从而影响血液流向肺部。早期症状可能包括胸部疼痛、呼吸困难、晕厥等。
急性肺栓塞的病因主要包括血栓形成和血管损伤。血栓可能来源于肺部,也可能来源于其他部位,如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损伤可能导致血管内壁受损,从而促进血栓形成。
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方法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抗凝治疗可以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溶栓治疗可以溶解血栓,介入治疗可以通过导管技术直接去除血栓。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保持适当的运动,避免长时间坐着或躺着,可以帮助预防血栓形成。此外,戒烟、控制体重、保持健康饮食等也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胸部X光、CT扫描和超声心动图。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如果出现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背部疼痛与呼吸困难是两种常见的症状,它们可能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如肺癌、肺栓塞、胸膜炎和气胸等。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这些可能的病因。
1. 肺癌:肺癌是导致背部疼痛和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肺癌细胞侵犯肺部组织时,会引起疼痛和呼吸困难。此外,肺癌还可能导致咯血、痰中带血等症状。
2. 肺栓塞:肺栓塞是指肺部血管内形成的血栓阻塞了肺部的血液流动,导致肺部组织缺氧。肺栓塞会导致剧烈的胸痛、背部疼痛和呼吸困难。
3. 胸膜炎:胸膜炎是指胸膜的炎症,胸膜是覆盖在肺部和胸腔壁上的薄膜。胸膜炎会导致胸痛、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4. 气胸:气胸是指肺部破裂,空气进入胸腔,导致肺部部分或完全塌陷。气胸会导致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针对这些疾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应的检查,如胸部CT、血常规、心电图等。在明确病因后,医生会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胸腔闭式引流、抗感染治疗、抗肿瘤治疗等。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适当锻炼等。此外,患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总之,背部疼痛与呼吸困难是两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明确病因并得到有效的治疗。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以下将详细介绍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感染
感染是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之一,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可能导致肺淤血,从而降低呼吸道分泌物清除能力。发热、代谢亢进和窦性心动过速等感染症状,会增加心脏的血流动力学负荷,诱发心力衰竭。
二、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也是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之一。快速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会减少心输出量。心动过速会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和加重心肌缺血。严重的心动过缓则会降低心输出量。心律失常还会导致心房辅助泵的丧失,损害心室充盈功能。
三、肺栓塞
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发生血栓形成和肺栓塞。肺栓塞会导致右心室血流动力学负荷增加,加重右心衰竭。
四、过度劳累
过度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气候变化、暴饮暴食或盐摄入过多等因素,都可能诱发心力衰竭。
五、妊娠和分娩
妊娠和分娩会加重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力衰竭。尤其是孕妇伴有出血或感染时,风险更高。
六、贫血和出血
慢性贫血患者心输出量增加,心脏负荷增加。血红蛋白摄氧量减少,导致心肌缺氧甚至坏死,产生贫血性心脏病。大出血会使血容量、心输出量和心输出量减少,心肌供血减少而反射性心率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为了预防心力衰竭,建议患者保持病房安静、空气清新,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一般患者应取仰卧位,心功能不全严重者应取半卧位或直立位。但长期卧床容易出现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同时消化功能下降,肌肉萎缩,患者应该保持清淡饮食,戒烟戒酒,以免病情加重。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以下是常见的肺栓塞形成原因:
1. 下肢静脉血栓脱落:这是最常见的肺栓塞原因之一。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肺部,阻塞肺动脉,导致肺栓塞。
2. 骨折断端骨髓脂肪栓塞:骨折后,骨髓腔内的脂肪细胞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肺部,形成脂肪栓塞。
3. 癌细胞栓塞:癌症晚期,癌细胞脱落形成的栓子随血液循环进入肺部,导致肺栓塞。
4. 羊水栓塞: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羊水栓塞。
5. 空气栓塞:手术、分娩等操作过程中,空气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空气栓塞。
肺栓塞的危害严重,可导致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预防肺栓塞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避免手术、分娩等操作过程中的并发症,以及控制癌症等疾病。
对于已患有肺栓塞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2.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3. 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4.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总之,了解肺栓塞的病因和危害,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对于保障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胸痛三联征,顾名思义,是指由三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胸痛症状。这三种疾病分别是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和肺动脉栓塞,它们都是心血管内科的危急重症。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患者常表现为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主要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等检查。
主动脉夹层则是由于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流入夹层形成夹层血肿,导致主动脉壁中层撕裂。患者常表现为剧烈胸痛、血压升高、下肢麻木等症状。诊断主动脉夹层主要依靠主动脉CTA等影像学检查。
肺动脉栓塞则是由于肺动脉或其分支发生栓塞,导致肺循环阻塞。患者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休克。诊断肺动脉栓塞主要依靠肺动脉CTA、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
这三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各不相同。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如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等。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针对血压控制和镇痛治疗。肺动脉栓塞的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取栓或植入下肢静脉滤器等。
对于这三种疾病,预防胜于治疗。预防措施包括控制高血压、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一旦出现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每年的10月13日被定为“世界血栓日”,旨在提高公众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关注和认识。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为了宣传这一疾病,北京医师跑团组织了百名医生参与奥森公园摇滚跑活动,并穿上红袜子以示对VTE的关注。
北京医师跑团的负责人之一,赵业医生表示,红袜子代表着腿部疾病,提醒人们关注VTE这一致死性风险。他呼吁医生同行重视患者并发VTE的风险,并积极参与综合管理,降低死亡率。
根据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的数据,全球每16秒就有一人患VTE,每37秒就有一人死亡。VTE的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是院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彭博医生指出,VTE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静脉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血流瘀滞。久坐不动、住院、手术和肿瘤等都是VTE的危险因素。他强调,通过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可以有效降低VTE的死亡率。
针对VTE的预防,彭博医生建议公众了解危险因素,积极应对,并咨询医生了解自己的患病风险和预防方法。对于高危人群,如住院、手术和肿瘤患者,他建议主动活动下肢,以降低VTE的发生率。
此外,彭博医生还提醒公众,了解VTE的症状和征兆,及时就医至关重要。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包括腿部肿胀、疼痛和红肿,而肺栓塞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和咳嗽。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慢性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凝治疗。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防止血栓的进一步形成和扩展,从而减轻肺栓塞的症状。
肺栓塞通常是由血栓栓塞引起的,即血栓堵塞了肺动脉。这种血栓可以来源于身体其他部位的静脉,如腿部静脉。慢性肺栓塞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
除了抗凝治疗,慢性肺栓塞的治疗还包括以下方面:
1. 原因排查:慢性肺栓塞可能由肿瘤等疾病引起,如肿瘤栓塞。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是治疗慢性肺栓塞的关键。
2. 症状缓解: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如呼吸困难、呼吸短促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4. 定期随访:慢性肺栓塞患者需要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慢性肺栓塞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清淡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2.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免疫力。
3. 适量饮用清茶:有助于促进消化和排泄。
4. 多喝水:保持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
5.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总之,慢性肺栓塞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包括抗凝治疗、原因排查、症状缓解、生活方式调整等。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肺疾病。它主要由于肺部疾病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最终导致右心功能不全。针对肺心病,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急性期控制和慢性期管理。
一、急性期控制
急性期肺心病的治疗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功能、纠正缺氧和酸碱失衡等。具体措施包括:
二、慢性期管理
慢性期肺心病的治疗主要针对改善肺功能和降低肺动脉压,预防并发症。具体措施包括:
总之,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慢性心肺疾病,需要综合治疗。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这种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栓塞的类型、性质和位置。
一、肺栓塞的症状
1. 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气促,甚至在轻度活动后也会出现。
2. 胸痛:胸痛是肺栓塞的另一个常见症状,疼痛可能位于胸骨后、肩部或颈部,有时会向手臂或背部放射。
3. 咯血:肺栓塞可能导致咯血,血液可能是鲜红色或棕色。
4. 其他症状: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咳嗽、发热、出汗、心悸等症状。
二、肺栓塞的治疗
1. 抗凝治疗:是肺栓塞治疗的主要方法,目的是预防血栓的形成和扩展。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肝素等。
2. 血栓溶解治疗:对于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栓溶解治疗可以帮助溶解血栓,改善症状。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风险,需要谨慎使用。
3.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肺栓塞导致的大面积肺梗死,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三、肺栓塞的预防
1.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运动。
2. 对于有肺栓塞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患有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定期进行体检。
3.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翻身,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